七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汇总_第1页
七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汇总_第2页
七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汇总_第3页
七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汇总_第4页
七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8.1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一节内容。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课堂练习,四个方面向大家汇报我对这节课的认识与理解。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二元一次方程组是最简单的多元(未知数的个数不止一个)方程组,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了解的多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和解法的基本思路。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是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本节课是在七年级上册已有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方程(组),为学生初中阶段学好必备的代数,几何的基础与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打下

2、基础,同时提高学生能力,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方面有独特的意义,同时,对后续教学内容起到奠基作用。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使学生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含义,会检验一对数是不是它们的解。重点、难点重点: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意义。使学生认识到一对数必须同时满足两个二元一次方程,才是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掌握检验一对数是否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书写格式。难点: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含义。教法和学法教法,启发诱导学生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相关知识。学法,“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心脏,

3、活动是数学教学中的灵魂。所以我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内设置并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参与度,力求学生在“双基”数学能力和理性精神方面得到一定发展。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一、从学生原有的认识提出问题1、我们在初一时学习了一元一次的有关概念及其解法,谁能写出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并指出它的解是多少?2、为什么它叫一元一次方程。3、方程中“元”是指什么?“次”是什么含义。二、引导学生讨论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等概念问题:(投影)一个农民有若干只鸡和兔子,他们共有50个头和140只脚,问鸡和兔子各有多少?教

4、师提:这是一个非常有意识的问题,它曾在好几个世纪里引起过人们的兴趣,我想这个问题也有一定会使在坐的每一个个同学感兴趣。那么,现在我们怎样来解答这个问题(先让学生思考一下,然后做出解答,教师巡视。最后,在学生动手动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给出各种解答)解法一,在分析时,可提出如下问:1、50只动物都是鸡,对吗?2、50只动物都是兔子,对吗?3、一半是鸡,一半是兔子,对吗?4、若增加一只鸡,减少一只兔子对吗?(在学生思考后很容易得出,第一种脚数少了,第二种脚数多了,第三种脚数也多了一点点,第四种是当增加一只鸡减少一只兔子时动物的总数不变脚数比原来少了两只接着提出第五个问题)现在是否知道有几只鸡几只兔子

5、经过同学生计算,思考,容易得出30只鸡20只兔子同时我提出这个问题是解决了,但是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依赖于50 140比较小,简单。若相当大时问题就复杂了,提出是否还有其它的解法有的学生利用一元一次方程也能解答解法二、设鸡为x只则有(50-x)只兔子,根据提议得出2x+(50-x)=140解出答案再次追问是否还有其它方法可以解决?并引导学生能否设两个未知数例方程求解?让学生自己设未知数,列方程然后请一名学生黑板演解所列的方程解法三、设有x只鸡,y只兔子依题意得x+y=502x+4y=140针对学生列出的这两种方程,提出如下问题:1、结合前面的复习提问,这两两个方程应该叫几元几次方程呢?2、为什么叫

6、二元一次方程?3、什么样的方程叫二元一次方程的含义结合学生的回答我会板书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具未知项次数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X+y=50和2x+4y=140是一对数x y必须同时满足的两个方程我们结合在一起写成x+y并称之为二元一次方程组。2x+4y=140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的值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强调二元一次方程租的解成立的条件提出学了上面的三种解法,你有那些想法呢?四、课堂练习1、造一个二元一次方程。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掌握程度)2、填表,使上、下没对x,y的值满足方程3x+y=5(投影)

7、3、给出几对x,y的值,判断是否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五、师生小结我会提出如下问题1、本节课学习了那些内容?2、什么叫二元一次方程?3、什么叫二元一次方程组?4、什么叫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六、教学反思生命在活动中丰富,为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定基础,是活动教学的终极价值追求;课堂在活动中精彩,强调通过师生之间丰富多彩的主体活动“唤醒”沉睡的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重建;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教师在活动中成长。由于我能力有限,还请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第二节的第四课时,它是在学习了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

8、元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能够灵活熟练地掌握加减消元法,在解方程组时会更简便准确,也是为以后学习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关系式打下了基础,特别是在联系实际,应用方程组解决问题方面,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进一步了解加减消元法,并能够熟练地运用这种方法解较为复杂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能力目标:经历探索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3)情感目标:在自由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断让学生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利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9、教学难点: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消元法的灵活应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二、学情分析我所任教的初一(2)班学生基础比较好,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索能力,也初步养成了合作交流的习惯。大多数学生的好胜心比较强,性格比较活泼,他们希望有展现自我才华的机会,但是对于七年级的乡镇中学的学生来说,他们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灵活应用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很多时候还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因此,我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适时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适当地给予表扬和鼓励,借此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三、教法与学法分析说教法:启发引导法,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演示法。说学法:合作探究法,观察比较法。四教学设计(一)复习

10、旧知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什么?(消元)2、前面我们学过了哪些消元方法?(“单身”代入法、“朋友”加减法) 3x + 5y =5 x - 4y =23 下列两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求解?(2)(1)2x+3y=16X-y=33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和交流,然后口述解题方法。教师:肯定、鼓励、板书。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巩固了相关的旧知识,同时也为本节课做了铺垫(二)探究新知1、情境导入师:我们用代入法来解题第一步是找“单身”,用加减法来解题第一步是找“朋友”,再用同减异加的法则进行解答,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道题目:2x + 9y =15 4x + 3y =42 问:这题能否用“单身

11、”代入法或“朋友”加减法来求解?为什么?导入课题,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利用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并促进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发现和获取新的知识2、合作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主动探索出解法,教师巡视指导并肯定和鼓励他们。)总结解题方法:如果一个方程组中x或y的系数不相同时,也就是说它们不是“朋友”时,先要想办法把“陌生人”变成“朋友”。方法一:将方程变形后消去x。方法二:将方程变形后消去y。让学生尝试着写出解题过程,请两位同学上台展示结果,集体订正。请做对的同学举手,全班同学都为自己鼓鼓掌,做对的表示给自己一次祝贺,暂时还没做对的表示给自己一次鼓励

12、。设计意图:让学生探索这道过渡性的题目,是遵循了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为学习下面这道例题做好准备,同时通过变“陌生人”为“朋友”这一设想过程,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3、例题探索例5、解方程组:3x-4y=105x+6y=42师:这道题的x与y的系数有何特点?如何变成“朋友”?(让学生思考、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并板书解题过程。)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探讨,逐步发现可以用加减消元法去解较为复杂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也让他们再次体会了消元化归的数学思想,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探讨的过程中也增强了学生的信心,学生有了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后,会产生一种想表现自己的欲望。4

13、、试一试学生完成课本第30页的试一试,让学生用本节课的加减消元法和前面例2的代入消元法进行比较,看一看哪种方法更简便?(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写出解答过程,并请一些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教师展示两种解题方法让学生们进行比较。)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两种方法,使学生更清晰地掌握知识,当学生发现本节课的方法比例2的方法更简便时,学生会产生一种用本节课的知识去解题的冲动。 5a + 2b = -1 3a + 4b -7=0 (三)反馈矫正(2)(1)7x + 4y =2 3x - 6y=24 解方程组:(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才华的机会,以前后两桌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此时可轻声播放一首钢琴曲,为学生创造一种轻

14、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两个同学上台解题,教师巡视,并每一个组选两名代表检查本组同学的完成情况和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待全班同学完成后,让台上这两位同学试着当一下小老师,为全班同学讲解自己所做的题目,教师为评委,进行点评并总结,全班同学为他们鼓掌。设计意图: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教师不能兼顾每个学生,所以让学生自做自讲,培养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选代表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这样就能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四)课堂小结:学完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请同学们谈谈对这节课的体会。设计意图:加深对本节知识

15、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五)布置作业:(1)2x + 2y =4 x + y = 2 必做题:课本第31页的练习。选做题:(2)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知识的同时,也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和空间,学生是带着问题走进课堂,现在又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板书设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四)找“朋友”变“陌生人”为“朋友”同减异加例题分析习题分析设计意图:为了更好地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让学生更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平行线的判定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第五章第二节平行线的判定,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法和练习设计这五个部分来讲。本课是平行线的后续部分,

16、是研究后面平移以及几何推理等内容基础,也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分析在本节课前要分析学生的起点能力和学习条件,这节课之前,刚学过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辨别能力,作图能力,简单推理能力。本科导入通过回顾平行的由来以及平行线的画法来引出本节课新内容,在上课前,应通知学生准备好尺子,我呢,则准备好教具。三、教学目标分为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目标有这样几点。1.理解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能运用所学过的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进行简单的推力计算。教学难点判定方法的推理和应用。教学难点问题的思考和推理过程四、教学内容及教法1.回顾平行线的由来及其做法。2、平行线判

17、定第一条。3判定2和3.基于七年级学生基本掌握初步推理能力,本节课我见带领学生先回忆刚接触平行线时使用教具的情景,并再次演示,以期达到通过探索三个状态下角度的关系来得到同位角相等,俩直线平行这一判定结果,然后通过复习平行线的画法来观察出同位角与平行之间的关系。第一条判定的得出为下面的判定做了铺垫,利用已经得出的结论得出内错角相等,俩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俩直线平行。其中第二条判定有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索得出,第二条判定有学生自己尝试探索得出,从而达到锻炼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目的。课堂尾声一些习题的练习,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吸收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也是对教师反映学生的一些问题让教师对其进行

18、及时补充,还要做一些变式练习,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平行线的性质说课稿【设计理念】【教材分析】:本节课浙教版初二数学上第一章第三节内容,本此内容安排了两个课时。平行线的性质是在学习了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的之后,对以后三角形中位线,梯形中位线以及一些证明题有很大的帮助。本节内容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解决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第二课时解决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只相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学情分析】:学生对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一定的认识,例如: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关于这个命题的逆命题“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是否成立,同学们对此还是不清楚。同时也为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学习带来方便。【教法分析】

19、: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学法分析】:乐学学会会学【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41、请学生画任意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用量角器量出任一对同位角的度数,看同位角有何关系?2学生同桌讨论,分享各自所得发现。3、请学生回答所得发现。【回答预设】任一对同位角的度数相等。4、教师用几何画板动态展示任一对同位角度数。5学生小结,教师总结得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设计意图:学生自己探索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善于思考的能力。对比公理,加深认识公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条件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结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到平行线判定方法和平行

20、线性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练练例一,得出总结10如图所示,梯子的各条横档互相平行,求的度数。学生思考解题思路,体验解题过程。教师总结解此类题目的方法综合法:由已知出发思考问题,由因导果分析法:由所求出发思考问题,执果索因设计意图:得出解此类题目的一般思考思路及方法。讲解例二,梳理思路13如图所示,已知,若直线,直线请说明理由。教师提问:1.要说明,只需要说明什么?2.要说明,只需要说明什么?3.已知,得出结论。请学生再次回顾解题方法。教师点名综合法和分析法在解题过程称重时交替进行的。设计意图提升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及语言表述能力。教学小结,布置作业5教学小结: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作业布置:1、课后

21、练习2、思考题:两直线平行,内错角是否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是否互补?【板书设计】【教学评价】【教学反思】【说课稿】平面直角坐标系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第一课时XX学校XX人名说教材背景本节课的内容包含了1.平面直角坐标系及相关的X轴(横轴)与Y轴(纵轴)、坐标原点、四个象限等概念;2.直角坐标系的点的坐标及其特点。“平面直角坐标系”作为初一学过的“数轴”的进一步发展,它是实现了认识上从一维空间到二维空间的跨越,构成更广泛范围的数形结合、数形互相转化的理论基础。它是以后进一步学习函数、三角函数及解析几何等内容的必要知识。所以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沟通几何与代数的桥梁。教材编写把“平面

22、直角坐标系”单独作一章并放在八年级上册的“一次函数”前面,这减轻了初三知识的压力,又使学生尽早认识直角坐标系这种优势的数学工具,从而更快更好的感受数形结合的先进数学思想。说学生情况学生学习过数轴的概念后,已经有了初步的数形结合意识,知道了数轴的作用和意义,同时在前一节学了“位置的确定”,对平面上的点用一个“有序数对”表示,有了一定的认识,这对学习这一节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是,对于现代时期的我们这个教育不发达地区的初中生,学习这一先进数学思想的知识有一定的难度。教材里的一些概念既多和琐碎又较为深奥,如“有序数对”、“一一对应”以及“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等比较难以理解和掌握。何况本人所教的是普通

23、班的学生,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及学习积极性都不高,要教好这一节课,除了加强学生多练多探索来认识有关的知识外,还必须在“激趣”上下功夫,尽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1.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理解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理解平面内点的意义,会由点求得坐标。2.通过训练和讲解,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和合作交流意识,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作,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及相关概念,能由点写出它的坐标及其位置特征。难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与有序数对之间的一一对应与数形结合意识的培养。五.说教法

24、与学法教法:1.自主探索法。用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自主探索新知识;2.讨论归纳法。用讨论新知、形成概念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坐标系的建立;3.指导阅读法。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记住坐标系相关概念;4.讲练讨论法。教师讲练引导学生从坐标系概念获得由点求坐标。5.游戏激趣法。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活动,巩固提高获得的知识,调动学习积极性。学法:按新课标理念,倡导学生自主主动探索、学习知识,尽可能把“钥匙”交给学生自启知识之门,大胆把课堂交给学生;用讨论探索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六.说教学过程课程结构:创设情景、引出新知探索新知、形成概念操作演练、形成技能组织游戏、拓展应用归纳总结、巩固提高。(

25、一).创设情景、引出新知情景1.指派两位同学协作板练:请在数轴上表示2与-3。情景2.学校组织同学观看电影,发给你一张电影票,你是怎样找到座位的?情景3.观察“我校周边单位和景点示意图”(多媒体资料)引导学生探索确定平面的点的位置的方法。(二).探索新知、形成概念1.教师从情景创设引入,提出用数学的知识解决点在平面内的位置问题;2.师生共同板演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引导学生注意“平面直角坐标系”定义的几个。重要词:垂直、公共原点、两条数轴3.指出相关概念:X轴(横轴),Y轴(纵轴),坐标原点以及两条数轴把平面划分成的4个“区域”,命名“四个象限”。4.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四个象限”下面的两个“”号

26、规定。5.教师引导学生确定平面内点的坐标的方法。形式:P(a,b)举例A(2,3),B(-1,2),C(-3,1)D(-3,1),引导归纳记忆:先横后纵,逗号隔开,加上括号。XYO(,0)(,0)(0,)(0,)(,)(,)(,)(,)第一象限第四象限第二象第三象限(三).操作演、形成技能1.基础训练。写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在多媒体)各点的坐标A(2,3),B(-1,2),C(3,-1)D(-3,1),E(0,-4)2.指导看课本例1再次强调点的坐标的规范写法。并组织讨论探索各象限与数轴的点的的坐标的特征(完成课本“想一想”):3.学生练习课本P153的“做一做”,写出方格图上的平行四边形

27、ABCD各顶点的坐标,然后引导学生注意各点横、纵坐标的不同符号,讨论归纳各象限与数轴的点的符号特征4.学生随堂练习:解决“情景3”的问题YXO5.学生再练习:写出方格图上的“房子”各顶点的坐标,并组织讨论:其中那些点横、纵坐标的异同点及其规律;(四)、组织游戏、拓展应用叫坐在教室“中间”横纵排的学生站起来分别作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横、纵轴,每位学生依次代表一个自然数,并指令一个作原点,教师提出的坐标的位置学生举手以及提示一些问题进行游戏,如:横坐标是3的举手,纵坐标是-2的举手,在第二象限的请举手,并要求回答有什么特征。等等。以娱乐巩固提高知识激励兴趣。(五)、归纳总结、反思知识。1.教师提出几个

28、问题,让学生思考:本节课我学会了;本节课我还弄懂的;本节课最让我感兴趣的是2.最后教师总结讲话。总结本节课学习情况;着重强调直角坐标系的画法注意;由点写出坐标及由坐标画出点;简略说数形结合思想:坐标(有序数对)与点(图形)的结合。(六).作业布置1.常规作业:课本P154,“知识技能”1题.P155,“问题解决”3题.2.家庭作业:复习课本知识;研究P155的2题。3.课外思考:在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等腰梯形ABCD。等腰梯形上面有一等边三角形ADM(如图),等腰梯形上底为4,下底为10,腰长为5,求出各顶点的坐标。七.说板书设计2.平面直角坐标系定义:两条、垂直、公共原点、数轴概念:X轴(横轴

29、),Y轴(纵轴)、坐标原点、四个象限二、点的坐标:P(a,b)先横后纵,逗号隔开,加上括号。三、点的坐标特征(初探)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者楼中学黄光蓉一、说教材本节课是人教板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的探究问题,是在前面已经学习过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以"探究"的形式讨论贴进我们生活的身边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营活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数学教学适当结合这方面的问题,可以使学生了解市场的运作,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探究本节课的问题让学生经历一个从定性考虑(估算)到定量考虑(计算)的过程,有助于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同时学习这节

30、课,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方程是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数学工具,熟练掌握思维方法可为我们以后进一步的学习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打好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目标:1、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会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2、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活动,经历从实际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积累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渗透分类讨论思想,感知方程与不等式的内在联系;3、 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初步认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价值,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本节的重点是寻找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培养运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

31、课通过体验选超市购物,买茶壶和茶杯等感受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不等关系,用不等式来表示这样的关系可为解决问题带来方便。由实际问题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就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再通过解不等式可得到实际问题的答案。二、说学法1、学生初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往往弄不清解题步骤,不设未知数就直接进行列方程或在设未知数时,有单位却忘记写单位等。2、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可能存在三个方面的困难:(1)抓不准相等关系。(2)找出相等关系后不会列方程。(3)习惯于用小学算术解法,得用代数方法分析应用题不适应,不知道要抓怎样的相等关系。3、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可能还会存在分析问题时思路不同,列出方程也可能不同,

32、这样一来部分学生可能认为存在错误,实际不是,作为教师应鼓励学生开拓思路,只要思路正确,所列方程合理,都是正确的,让学生选择合理的思路,使得方程尽可能简单明了。4、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习惯于用算术方法分析已知数与未知数,未知数与已知数之间的关系,对于较为复杂的应用题无法找出等量关系,随便行事,乱列式子。5、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不重视分析等量关系,而习惯于套题型,找解题模式。三、说教法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1、“读(看)议讲”结合法。2、图表分析法。3、教学过程中坚持启发式教学的原则。总而言之,本章教科书是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为线索展开的,教师应根据

33、学生实际,对教学内容顺序进行调整,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归纳整理,通过必要的练习途径来掌握,练习要着重在基础内容上,要加强针对性,强调使学生打好必需的基础,并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探究更高层次的问题(例如“拓广探索”栏目下的习题等)。4、 相交线说课稿阳新县龙港镇彭杨中学陈青霞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相交线。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对顶角、邻补角的定义;对顶角的性质。下面,我就从五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教材分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形

34、成4个角的位置和数量关系。为今后学习几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了证明几何体提供了一个示范作用。本节对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推动作用,所以本节课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并能从图中识别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理解对顶角相等的说理过程。过程与方法经历质疑、猜想、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转化、说理能力和数学语言规范表达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乐趣,增强学习兴趣,在解题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体验数学中充满探索和创造。重点、难点重点: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

35、及对顶角相等的性质难点:写出对顶角相等的推理过程二、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直观的教具演示,让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总结,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知过程。三、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学会从具体的实例中抽象出一般规律,从中提高他们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能力,并养成动手、动脑、动口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四、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孩子思维活跃,模仿能力强,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能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归纳并总结,但他们对知识迁移能力较差,推理能力还需慢慢培养。五、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多媒体显示立交桥、防盗网设问:从这些图片想到

36、什么图形,学生会指出:相交线。从而引出了课题:相交线。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几何知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建立直观、形象淡淡数学模型。新课探讨1、对顶角、邻补角的位置关系让学生用以备好的剪刀剪纸片,提出问题:问题一:一把张开的剪刀能联想出什么几何图形,说一说剪刀剪开纸片的过程中有关角的变化?学生观察,很容易把剪刀的构造想象成两条相交直线,在剪刀剪纸片的过程中,把手和刀刃之间的夹角不断发生变化,但是这些角之间存在着不变的位置和数量关系。通过生活中的情景抽象出几何图形,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问题二:任意两条相交的直线在形成的4个角中,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各对角存在怎样的位置关系?学生

37、以事先分好的小组(四人为一组)为单位,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并填好表格中的内容,然后我适当启发、引导,让他们归纳出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以及对顶角和邻补角的判定方法。对顶角的大小关系(1)演示教具(自己制作)(在黑板上画两条相交直线,学生也画)(2)让学生通过量角器测量(3)让学生把画好的对顶角剪下,进行翻折(4)引导学生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来推导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引导学生写出推理过程。学生的自主学习应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引导,这也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师生关系,即教师是合作者、引导者,通过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严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初步养成言之有据的习惯。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对顶角相等

38、的例子。例题讲解例:如图,直线a、b相交,1=40°,求2、3、4的度数。引导学生找已知角和未知角的位置关系,想想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五)练习巩固为了再次强化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及对顶角性质的理解,再增强些练习、习题要循序渐进,提高难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六)课堂小结(七)作业布置谢谢大家!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说课稿进贤县五垦学校:邹志诚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下午好!我说课的课题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来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三节,我把本节内

39、容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及解法,第二课时是不等式组的实践与探索。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时。数学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充分感受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意义;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本章的最后一节,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拓展延伸,是进一步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是下一节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二、学情分析从学生学习的心理基础和认知特点来说,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较熟练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能将简单的实际问题抽象

40、为数学模型,有一定的数学化能力。但学生将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在同一数轴上表示会产生一定的困惑。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以感性认识为主,并向理性认知过渡,所以,我对本节课的设计是通过两个学生所熟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从而引导其自主学习。基于对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正确理解不等式组的解集。三、教学目标在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预设的教学方法,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通过实例体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研究量与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模型之一。2.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解集的概念。3.会利用数轴解较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4.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

41、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勤于思考、乐于探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体验数学的价值。四、教学手段分析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信息容量大、操作简单、形象生动、反馈及时等优点,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而且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积极性。五、教学过程1、引入提问(生活中的跷跷板等问题)2、创设问题情境利用“一个三角形告诉已知两边长,求第三边长的取值范围”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用所学过的知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来列出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再让学生回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从而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

42、念。3、通过练习来巩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4、讲解在数轴上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方法:大于向右画,小于向左画;有等号的画实心圆点,无等号的画空心圆圈.5、通过数轴发现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得出四点规律: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解了6、运用所总结出的四点规律快速回答一些不等式组的解集。7、学生自主练习。8、对本课进行小结所学习的知识内容。9、布置作业。直方图(1)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进行数学交流。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第二节直方图第一课时。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法分析与学法指导、教学过程几部分进行说课。一、

43、教材分析“统计学”领域主要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等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和概率的初步知识,这些内容在三个学段均有安排,教学要求随着学段的升高逐渐提高。这三章内容采用统计部分和概率部分分开编排的方式,前两章是统计,最后一章是概率。统计部分的两章内容按照数据处理基本过程的不同侧重点来安排,分别是7年级下册的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8年级下册的第20章“数据的分析”;概率部分为9年级上册的第25章“概率初步”。对于直方图,学生在前两个学段没有接触,这是本学段学习的一种新统计图。教科书从学生熟悉的问题情景入手:从63名学生中选出40名参加广播体操比赛。选择参赛队员的一个要求是队员的身高

44、应尽可能整齐。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选出符合这个要求的队员,教科书介绍了利用频数分布确定人选的方法。分析数据的频数分布,首先是将数据分组,根据一组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可以确定这组数据的极差,极差反映了数据的变化范围。参照极差,可以确定组距,进而可以将数据进行分组,利用频数分布表给出了身高数据的分布情况,分析频数分布表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的身高分布在哪个范围,由此可以确定参赛选手的身高。对于连续性数据(如身高),分组后可以用频数分布直方图来描述频数分布的情况,教科书介绍了根据频数分布表做出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方法,以及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分布表作出频数分布折线图的方法。教科书这样安排,是结合一个实际

45、问题介绍了如何利用直方图描述数据的方法,从而使得对于统计图表的认识具体化。根据课改“以学生为主体,激活课堂气氛,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精神,和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如下:(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1)理解组距、频数、频数分布等概念。(2)学会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分组。(3)会列频数分布表2.数学思考从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体会列频数分布表的步骤,感受列频数分布表的作用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运用频数分布表的能力以及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4.解决问题能够根据具体问题独立地利用频数分布表分析数据。(二)本节课重点与难点是:重点:1、对组距、频数、频数分布的理解。2、对数据进行合理的

46、分组,列频数分布表.难点:组距的确定.二.学生分析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研究讨论一种新的统计图-直方图,对后继学习产生积极影响。学生通过自学将更进一步了解统计学,对学生以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教法、学法分析鉴于教材特点及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设想采用问题教学法,用层层推进的提问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主动探究,主动获取知识。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活动、多思考,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组织学生参与“探究讨论交流总结”的学习活动过程。本堂课立足于学生的“学”,立足于学生的“学”,要求学生多思考,多探索

47、从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分析、归纳的思想方法。因此在课堂上要采用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方法组织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体会参与的乐趣,成功的喜悦,感知数学的奇妙。四.教学过程我把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成了五个环节。把其中的两个重要环节“环节二,环节三”放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段内。课前花费2至3分钟时间回顾上节课的知识树,并引出本节课将学习一种新的统计图-直方图。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引入课题环节一:预习检测,找出问题,深度探究问题:为了参加全校各个年级之间的广播操比赛,七年级准备从63名同学中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为此收集到这63名同学的身高(单位:cm)如下:1.

48、在测得的这组数据中,身高最高的是多少?最矮是多少?相差多少?2.这63名学生在哪个范围内变化?3.选择身高在哪个范围的学生参加?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交流,回答问题。设计意图:此情景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体会生活中的数学。通过问题串,减少难度,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问题1中的身高最高目的是找最大值,最矮目的是找最小值问题1实质上是为问题2做铺垫,有了问题1的基础,问题2就迎刃而解了问题3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通过讨论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与热情.环节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阅读课本P164完成下列问题1.什么是组距?什么是频数?如何确定分组数?2.归纳列频数分不表的步骤?3.讨论交流

49、:(1)你能从频数分不表中得到何种信息?(2)比较原始数据与频数分布表的各自优点?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学课本,借助层层递进的问题,使学生掌握制作频数分布表的基本步骤和关键点、易错点,并且会读频数分布表,从频数分布表中得到相关信息。.而问题3中的第二个问题主要是为下节课直方图的学习埋下伏笔。教学方法:学生讨论交流,老师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1.组距:把所有数据分成若干组,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频数:对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进行累计,得到各个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当数据在100个以内时,按照数据的多少,常分成5-12组。2.列频数分不表的步骤:(1)计算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

50、2)决定组距和组数注意确定分点,遵循不重不漏,上限在内的原则(3)列频数分布表3.(1)通过频数分不表可以决策从身高155164cm的学生中选队员。(2)频数分不表易于显示大小数据出现次数多少,分不清况,那一组数据较集中等。但原始数据不见了,还不够直观。设计意图:解答问题的主要方式是学生回答,教师补充。通过问题解答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知识的掌握,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并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探究1、上面数据进行分组时,组距取2,求一下组数?2、上面数据进行分组时,组距取4,求一下组数?3、上面两种分组方法能否选出40名队员?4、思考分组时,应该注意什么?设计意图

51、:通过这些问题,使学生逐步体会在确定组距时要注意组数的多少,组数过多(组距过小)数据比较分散,组数过少(组距过大)数据比较集中,无法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分组时数据是100个左右时,一般分成10组左右。环节三学以致用实战演练1.一个样本含有20个数据35,31,33,35,37,39,35,38,40,39,36,34,35,37,36,32,34,35,36,34.最大值是,最小值是,它们的差是。在列频数分布表时,如果组距为2,那么应分成组,32.534.5这组的频数为_。2.某校18名数学老师的年龄(岁)如下:29 42 58 37 53 5249 24 37 42 55 4038 50 26

52、 54 26 44请填写下列频数分布表:设计意图:及时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也为下一组拔高题做准备环节四:归纳小结反思提高以小组为单位总结,互相交流,再请二至三名同学代表发言。最后老师作总结。教师多媒体展示列频数分布表的步骤。设计意图:目的就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频数分布表的步骤,加深对频数分布表的认识。环节五分层练习达标检测填空:1、在对100个数据进行整理的频数分布表中,各组频数之和是。2、一组数据如下:52,51,49,50,47,48,50,51,48,53,则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如果组距为1.5,则应将其分为组。3、将50个数据分成3组,期中第一组和第三组的频数之和为55,则该

53、第二组的频数是。4、(选做)已知样本:8,6,10,13,10,8,7,10,11,12,10,8,9,11,9,12,10,12,11,9.在列频数分布表时,如果取组距为2,那么应分成组;9.511.5这一组的频数是。3、布置作业1、课本P168练习2、请调查你班同学短跑100米的测试成绩,再将这些数据编制成频数分布表。说明你的分组情况。题1巩固本节课的基础知识题2是开放题,主要是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知识再现能力提升的一种方式。总之,本节课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自学、分析、归纳、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设

54、想,不足之处请老师们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2、请调查你班同学短跑100米的测试成绩,再将这些数据编制成频数分布表。说明你的分组情况。平方根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实数”的第一节内容的第3课时”平方根”.主要内容是:平方根的概念和平方根的特征.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前面学习的算术平方根的延续,又是今后学习二次根式、实数的预备知识,是用直接开平方法、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也为更好地理解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因此,本节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平方根的概念.二、教学目标:达成目标1:了解平方根

55、的概念、掌握平方根的特征;既学生了解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并会归纳出平方根的特征:即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达成目标2:能利用开平方与平方互为逆运算的关系,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难点的确立:学生对于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容易混淆,经常出现“=±2”的错误。在刚开始接触平方根时,还有两点不习惯,一是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即正数进行开平方运算有两个结果,这与学生过去遇到的运算结果唯一的情况有所不同。二是负数没有平方根,即负数不能进行开平方运算,这种对运算对象有限定要求的情况以前不会遇到。基于以上分析,确定

56、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和联系。三、教法分析结合本课特点,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1)对比教学法:把平方与开方的概念,计算过程等对比起来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概念的本质,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2)经验交流法:使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会与人交流合作,经验共享.四、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要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让学生积极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五、教学过程设计在设计思路上,我设计了五个步骤,(一)归纳平方根的概念.(二)认识开平方运算.(三)归纳平方

57、根的特征.(四)归纳小结。(五)达标检测(一)归纳平方根的概念.(设计三个问题)问题1、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16,这个数是多少?师生活动:学生可能很快答出这个数是4。教师提示学生注意本题中没有限制所求的数是正数。那么学生回答还有-4。即: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16,这个数是4和-4。设计意图:直接进入主题,让学生感受平方等于16的数有两个,为归纳平方根的概念进行铺垫。问题2根据上面的研究过程填表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填空的过程中感受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进而对平方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为归纳平方根的概念作铺垫。问题3:如果我们把±1,±4,±6,±7,分别叫做

58、,1,16,36,49的平方根,你能类比算数平方根的概念给出平方根的概念吗?学生可能一次总结不到位,教师加以修正从而得出平方根的概念。设计意图:通过一些具体实例,让学生对平方根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语言仿照算数平方根的概念得到平方根的概念,使学生的学习形成正迁移。(二)认识开平方运算.问题4:请完成下图中的运算,并说明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师生活动:学生填表。若有错误,学生之间互相纠正。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运算的特点,认识到开平方运算与平方运算互为逆运算。设计意图:从表中让学生直观感受开平方运算与平方运算互为逆运算,并依据这种互逆关系,求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例1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1)100(2)2(3)(4)0.25(5)0教师引导学生从开平方运算与平方运算互为逆运算的角度解题,教师规范书写格式。例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设计意图:例1再次强化学生对平方根概念的认识,注意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0的平方根是0。例2通过对平方根概念的辨析,强化对平方根概念的理解。3.归纳平方根的特征(两个问题)问题5:根据上面的例题思考:正数的平方根有什么特点?0的平方根是多少?负数有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