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记叙文阅读中考所选记叙文一般都是表现人性中的真善美,关注的都是人的精神、品质。一、做题要领:整体把握, 抓住关键语句, 在文中找答案。 1、整体把握: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思想和主旨,即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作者通过这些人和事表达一种怎样的思想。 2、抓住键的语句:注意标题、开头、结尾、过渡、抒情、议论以及反复出现的句子或词。3、文中找答案:审清题意,回读原文,确定答题范围,找出关键文字,归纳整理。(尽可能利用原文中的关键性文字答题)二、题型及技巧1、题目的理解:起到线索的作用(六个馒头);对文章内容的概括(08南通抽打心中的樱桃花,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由物及人,形象地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2、);对文章主旨的揭示(六个馒头凝聚了同学之间丰厚的友谊,使文章主题得以表现);有的蕴含作者的某种情感;有的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洁白的木槿花象征了廖医生的善良与无私,象征着母亲的善良与伟大),有的新颖别致具有吸引读者的作用(驿路梨花处处开,引用诗句,富有诗意,能吸引读者)。“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形象的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暗喻了在逆境中顽强奋斗的人。)08眉山拔掉那颗蛀牙深刻含义:“蛀牙”比喻她对父母对家人的“恨”,以及自己的自闭、沉默寡言和畸形的性格发展,警示人们无论在什么时候,对什么人,都要爱,才能健康快乐。(题目是比喻的要还原,同时揭示出文章主旨)2、文章内容、情节(作者的思路)的概括,作者态
3、度、观点、情感的体会。内容:人+事(+结果,注意不能写出思想感情)事例:(注意有时还要概括出原因或特定的时间)情节:(注意结合题目、线索、事件发展过程,女教师的47个吻让铺“我”在心里想换铺小女孩儿哭闹要换铺老爷爷主动要换铺中年军人主动让铺)中心思想:(注意结合题目、中心句即开头、结尾、抒情和议论句)本文通过记叙(描写)表达(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赞美、歌颂了(人的某种品质、某种好的社会现象)或批评了(某种不好的品质、现象)或反映(说明)了某种人生哲理3、文章线索的理解作用:贯穿全文,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种类:人物、事物、事件、时间、地点、情感。(有
4、的题目就是线索) 人物线索:以人物的见闻、事迹为线索。如故乡以“我”回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我的叔叔于勒以于勒的贫富变化为线索;背影以人物的某一特征“背影”为线索。 事件线索: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变色龙以谁是狗的主人为线索;社戏以看社戏为线索。 时间线索: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如最后一课(去上学上课前上课时散学);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以每个星期天的中午到下午七点,人物相继出场为线索。 地点线索:以地点的转移为线索。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潘家酒楼鲁家客店郑屠肉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百草园三味书屋)。 事物线索:以某一有意义的物品为线索。我的第一本书以一本书为线索(引出第一本书追问书的故事父亲灯下补
5、书送书转学);羚羊木雕以“羚羊木雕”为线索。 感情线索:以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感情为线索。如藤野先生以“我”的爱国主义思想为线索;荔枝蜜以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4、写作人称的理解。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增加材料内容的真实性和文章的感染力;第二人称:便于作者与文中的人物或读者感情交流,显得特别亲切、感人;第三人称:叙述上不受时空限制,能从更多的角度自由的叙述。例:2000长城“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 问:这篇散文中,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第六段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 答:将长城拟人化:A. 便于与长城对话,B. 便于抒发感情。
6、因为这句话承接“由是人们发现”而来,写的是“人们”的感受,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怀。5、人物形象的理解。能通过正面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及事件),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理)“这里通过描写,突出了(当时的状态事心理),表现了”08南京田野上的白发“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能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这个句子通过对母亲动作的描写,突出了母亲此时体力不支和劳累,表现了母亲的坚强。6、心理活动的描写必须用第一人称;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亲吻爹娘小三子突然亲了爹的腮帮后,“愣愣地看着爹,看着看着,小三子的眼泪流出来了,越流越欢”。请展开联想与想像,写出小三子
7、此时心里的话。(例一:爹呀,儿对不住您哪。您二老含辛茹苦把我养大,又让我上大学。而今,我大学毕业了,还不能找到工作挣钱回报二老,反而还要二老为我的衣食住行操心,我该怎样报答您二老啊!例二:哦,我的老父亲!我似乎有好久好久没亲吻过他了。瞧瞧这双眼睛,慈爱而又疲惫。瞧瞧这张脸,沟壑纵横。父亲老了,却还努力地庇护着我,特意雪中送炭。我感激,我也惭愧呀!)7、写作顺序的理解。顺叙:条理清晰,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倒叙:造成了的悬念,使故事情节更曲折,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插叙:补充交代了,使情节更加完整,人物形象更丰富,中心更突出。8、表达方式的理解。(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抒情:表达了作者的某
8、种情感。议论:突出文章的中心、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9、写作手法(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景(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10、环境描写的作用。(1)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和的环境;(2)渲染的气氛;(3)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4)推动情节发展;(5)突出、深化主题。例:08河北小扇轻摇的时光“虫鸣在四周此起彼伏地响起,南瓜花在夜色里静静开放。月亮升起来升起来了,皎洁的月光洒满小院。” 交代了人物活动的场景,渲染了农村夏夜安适恬静的气氛烘托出“我”轻松闲适的心情。 11、词语的理解1)、动词、形容词表达的效果;(联系前后语句
9、、作者的态度和情感、人物形象及文章中心)例1“那一刻之后,蚊子仿佛都被母亲迎进了账中,而我的睡意,也一去无踪。”“迎”是迎接的意思,母亲有意让蚊子进入账中,又怕它不进去,让儿子受罪,用“迎进”非常准确地写出了母亲对儿子的深情。例2、08陕西壶口,壶口“那种疯狂和奋勇的喷扑让坚硬如钢的岩层也无法不退让,无法不动容。” “疯狂”形容词贬义褒用,生动形象的描述并赞美洪流勇往直前、义无反顾、不可阻挡的英雄气概。 例3、“水浪砸在岩石上,迸出冲天的水柱,也迸成残酷的碎片。” “砸”写出水浪的力量很大。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水流们视死如归、勇于献身的胆识、勇气和力量。例4、“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
10、的”“钻”字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前面再用“偷偷地”加以修饰,又写出小草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生长的,生动的表明春草的活力与情态、长势,“嫩嫩”、“绿绿”则传神地写出春草的质地、色泽。仔细体会这些词语,便会很自然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春草图了。例5、小三子脸红了,笑了一下,扔掉行李,大步流星地向爹娘奔过来。他弯下魁梧的身躯,半跪着,紧紧抱住衰老佝偻的娘,在娘那被艰难岁月侵蚀得如树皮般粗糙的脸颊上叭地亲了一下。(例一:“跪”字用得好,娘已衰老佝偻,年轻的小三子身材魁梧,要拥抱亲娘只能弯下身子半跪着,这个动词也充分表现出小三子对娘的深情。例二:“叭”,写出了声音的响亮,
11、亲吻老母亲时毫无顾忌。从声音的角度写出小三子痛快淋漓地表达对娘的感恩之心的情景,震撼人心。例三:“那被艰难岁月侵蚀得如树皮般粗糙的脸颊”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出小三子的娘在漫长的艰难岁月里饱经风霜,已变得很苍老了,其形象让人看了心酸、心动。)2)、指示代词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上文,找出后代入原文,看是否通顺合理。(让我看着你“爱,原来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延续”,捐献眼角膜)3)、注意句中的言外之意。如故乡中“我只觉得四周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苦闷。”的“高墙”是比喻的说法,既包含着作者对故乡的失望,也包含着和故乡人的隔膜,而造成这种隔膜的原因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而这正
12、是作者苦闷的所在,也是文章所要揭示的主题所在。12、词或句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 例:“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的对儿子说。(节选自荷包蛋) 问:文中的“告诫”“教训”“意味深长”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文中这三个词语是递进关系,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13、
13、句子含义(考察的往往是句子的言外之意,比喻意义,深层意思)结合具体语境、文章主旨(或揭示的某种哲理)、作者思想倾向(赞扬、批评某种思想)。1)、化整为零法: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和修饰语,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的角度回答例1、08河南梨一样的苹果“园艺家米丘林听完他的故事,突然疯了似的跳起来拿出了伏特加酒,为他的故事、为他身上一千公里路的尘土、为他令人尊敬的痛苦与他一次次干杯。”谈谈你对第段中加点词语“令人尊敬的痛苦”的理解。(1)“痛苦”指的是:他怀疑自己错怪并伤害了学生尤里卡,内心感到不安和自责。(2)“令人尊敬”的原因是:这种痛苦体现了他作为教育工作者的爱心和责任心。他到处询问,千
14、里奔波,这种求实态度和执著精神同样令人尊敬。例2美丽的桥“对不起,我倒是很想留下来,但是还有很多桥等着我去造”理解“木匠不愿留在哥哥的庄园里,他还要到别的地方去帮助更多的人。”例3、让我看着你“孩子,我想看着你,让我看着你!”表现母亲对我的不舍,她想说服我同意她捐献自己的眼角膜)2)、本体还原法:把比喻句还原成不含比喻的句子。例:06河南父亲不写信“二十年了,当我第一次离开家,才真正懂了父亲那是平静水波深处的激流啊! ”“ 平静水波深处的激流”父亲在冷峻的外表下对我有一种深深的爱。3)、难句翻译法:对于比较难懂的句子,可按照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来解答,一般这样的句子都含有某种哲理,一定要结合文章的
15、主旨指出。 14、句子赏析(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画线句子能否改成为什么) 1)修辞:A、比喻:生动(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的特点,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或用浅显常见的事物把深奥、抽象的事理说的生动易懂,让人容易理解。 B、拟人:把人格化,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点(或情态)表现出作者的之情。C、夸张:生动形象地揭示了的特点,(或烘托了的气氛),使人产生联想。D、排比:突出了的特点,(或增强了的气势,强烈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读起来给人一种美感。 E、对偶:句式整齐匀称,节奏感强,给人一种音乐的美感。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高度概括了的特点) F、反复:强调了
16、的意思,或的感情。 G、设问:引起人们的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H、反问:更加强调了的意思(或情感)。 I、引用:突出了的特点,使文章有文采。 J、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 K、反语: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2)关键词:动词、形容词(这时运用词,(从角度)生动形象或准确地写出的的(特点),表现了的感情(心理)。3)句式:排比:增强语言表达力,使语言表达有气势(有节奏感、有说服力、有感染力);对偶:使表达凝练集中、鲜明生动;双重否定句:大多表达强烈的肯定语气,有时也表达委婉、推测的语气;反问句:加强肯定语气。倒装句
17、:强调前一句意思(“虽然但是”表转折关系;“不但而且”表递进关系,两者用意都在于强调后者。)4)表达方式:描写:肖像突出年龄、性格、家境等特点;动作突出心理、思想;心理突出思想、情感、内心感受;神态突出当时的心理、思想;环境衬托或人物的心理。议论的作用是直接点明和加深所写事物的意义。抒情抒发某种情感,或点明深化文章中心。5)语言风格:生动形象、准确、平实。生动(写景散文)指的是表达生动活泼、幽默风趣优美(有文采)等;平实(叙事散文)指的是不事修饰,感情真挚、准确(说明文或小说、戏剧、散文中也有“花下成千上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说明文中注意表范围、程度、频率、时间、消息来源(据说、根据)的词。包括
18、关键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分析(形象、生动、准确)有时从前五个方面分析之后,还要结合主旨谈思想内涵,即这一句所表达的观点,给你的感受、启示,。15、句子作用(结构和内容):开头句:开篇点题目,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奠定全文感情基调(或渲染某种气氛);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下文作铺垫、埋伏笔。例:我怕我父亲,他打我是真打。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的一声(节选自韩羽父子之间的怯意) (1)为下文写父亲对“我”的爱作反衬;(2)为文末写父亲对“我”的怯意作铺垫。(3)照应了“父子之间的怯意”这个题目。中间句:承上启下(写出承上、启下什么内容);引出下文;为后文作铺垫;起到对比或烘托作用。结尾:照应开头或题目(与开头相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YG型管道油泵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巧克力蛋糕速冻食品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度电子商务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
- 2025年医用红外热像仪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度个人二手房买卖纠纷调解服务合同
- 2025年度代理记账业务委托合同范本
- 2025年度董事聘任合同书-智能制造企业战略发展
- 弱电系统集成项目管理案例(阿科普机电)
- 2025年度国际货运代理服务合同样本
- 2025年度厂房工程承包与环保验收合同
- 劳动法培训课件
- 2024-2025学年成都市成华区七年级上英语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限责任公司人才招聘71名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江苏省环保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全文解读学习
- 学校提高《规范书写水平、传承汉字文化》活动方案3篇
- 幕墙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方案
- 2023年4月2日湖北事业单位联考C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题
- PEP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单词表(含音标)
- 新课标背景下“教学评一体化”评的策略
- 儿童儿童矮身材临床诊治矮身材临床诊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