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与原子核的结构》同步练习3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3/2d322c5e-45fa-4c06-8bce-bcf2fcdef515/2d322c5e-45fa-4c06-8bce-bcf2fcdef5151.gif)
![《原子与原子核的结构》同步练习3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3/2d322c5e-45fa-4c06-8bce-bcf2fcdef515/2d322c5e-45fa-4c06-8bce-bcf2fcdef5152.gif)
![《原子与原子核的结构》同步练习3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3/2d322c5e-45fa-4c06-8bce-bcf2fcdef515/2d322c5e-45fa-4c06-8bce-bcf2fcdef5153.gif)
![《原子与原子核的结构》同步练习3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3/2d322c5e-45fa-4c06-8bce-bcf2fcdef515/2d322c5e-45fa-4c06-8bce-bcf2fcdef5154.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原子与原子核的结构同步练习1( 2014?鹰潭二模 ) 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 A处能观察到大量的闪光点,B处能看到较多的闪光点,C处观察不到闪光点B. 乙图中用弧光灯照射原来就带电的锌板时,发现验电器的张角变大,说明锌板原来带正电C. 丙图中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能吸收能量为 10.4eV的光子而发生跃迁D. 丙图中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能吸收动能为 10.4eV的电子的能量而发生跃迁E丁图中 1为射线,它的电离作用很强,可消除静电2( 2014?闸北区二模 ) 如图为卢瑟福的 粒子散射实验, 、两条线表示实验中 粒子运动的轨迹, 则沿所示方向射向原子核的 粒子可能的运动轨迹为 (
2、 )A. 轨迹 aB.轨迹 bC.轨迹 cD.轨迹d3( 2014?鄂尔多斯一模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卢瑟福根据 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 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是因为这束光的光照时间太短C. 一群处于量子数为 n=3的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到基态时最多可产生3种不同频率的谱线D. 氡的半衰期为 3.8 天,若有 16个氡原子核,经过 7.6 天后一定只剩下4个氡原子核E核力是短程力,其表现不一定为吸引力4( 2014?淄博三模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粒子散射实验发现极少数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偏转, 说明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很小空
3、间范围B. 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向高能级跃迁后动能增加C.对放射性物质施加压力,其半衰期将减小D.天然放射现象中发出的三种射线是从原子核内放出的5( 2014?陕西三模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汤姆生通过对 粒子的散射实验的分析,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 普朗克通过对光电效应现象的分析提出了光子说C. 查德威克用 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发现了中子D. 玻尔的原子模型成功地解释了氢光谱的成因E现已建成的核电站发电的能量来自于重核裂变放出的能量6( 2014?新余二模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粒子散射实验是卢瑟福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重要依据B. 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深入
4、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前者表明光子具有能量,后者表明光子除了具有能量外还具有动量C. 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减小D. 正负电子对湮灭技术是一项较新的核物理技术一对正负电子对湮灭后生成光子的事实说明质量守恒定律是有适用范围的EBi 的半衰期是 5天, 12gBi 经过 15天后还有 1.5g 未衰变7( 2014?盐城三模 ) 卢瑟福 粒子散射实验中, 金箔中的原子核可以看作静止不动,下列各图画出了两个 粒子运动到金核附近时的散射轨迹,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A.B.C.D.8( 2014?北京 ) 质子、中子和氘核的质量分别为m1、m2和m
5、3当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氘核时,释放的能量是(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 )( )A.(m1+m2m3)cB.(m1m2m3)cC.(m1+m2m3)c 2D.(m1m2 m3)c 29( 2014?徐汇区二模 ) 卢瑟福在分析 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时, 认为电子不会对 粒子偏转产生影响,其主要原因是 ( )A. 粒子与各电子相互作用的效果互相抵消B. 电子的体积很小, 粒子碰不到它C.电子的电量很小,与 粒子的相互作用力很小,可忽略不计D.电子的质量很小,就算碰到,也不会引起明显的偏转10( 2014?上海 ) 不能用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得出的结论是( )A. 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B.原子
6、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 原子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D.原子的正电荷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参考答案1BDE【解析】试题分析: 散射实验中,大多少 粒子没有发生偏转,少数发生较大角度偏转,极少数 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弧光灯照射锌板发生光电效应时,锌板上的电子逸出,锌板带上正电吸收光子能量发生跃迁,吸收的光子能量需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根据左手定则可知,1带正电,为 射线, 射线的电离作用很强解:A、甲图中 A处能观察到大量的闪光点, B处能看到较多的闪光点, 在 C处也可以观察到很少的闪光点,故 A错误B、乙图中用弧光灯照射锌板,锌板上的电子逸出,锌板带上正电,发现验电器的张角变大,说明原来就带正
7、电故B正确C、吸收光子能量发生跃迁,吸收的光子能量需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从基态氢原子发生跃迁到 n=2能级,需要吸收的能量最小, 吸收的能量为 3.4eV ( 13.6eV)=10.2eV 0.2eV 光子照射, 可以从基态氢原子发生跃迁到 n=2能级 10.4eV 的光子不能被吸收,即受 1不能发生跃迁故C错误D、与动能为 10.4eV 的电子碰撞, 基态的氢原子吸收的能量可能为10.2eV ,所以能从跃迁到 n=2能级,故 D正确E、根据左手定则可知,1带正电,为 射线, 射线的电离作用很强,可消除静电,故n=1能级E正确故选: BDE点评: 本题要知道能级差与吸收或辐射光子能量的关系,
8、即Em En=hv要掌握吸收光子能量发生跃迁,吸收的光子能量需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2A【解析】试题分析: 卢瑟福通过 粒子散射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该实验的现象为:绝大多数 粒子几乎不发生偏转,少数 粒子发生了较大的角度偏转,极少数 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 ( 偏转角度超过 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 180°,被反弹回来) ,据此可得出沿所示方向射向原子核的粒子可能的运动轨迹解:卢瑟福通过 粒子散射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正电荷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 粒子带正电,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沿所示方向射向原子核的 粒子可能的运动轨迹为 a,因离原子核越近,受到的库
9、仑斥力越强,则偏转程度越强,故A正确, BCD错误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了卢瑟福 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注意搞清为何会偏转,何处偏转程度最大3ACE【解析】试题分析: 卢瑟福根据 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 才能发生光电效应;一群氢原子从 n=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能辐射 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只有大量原子核,半衰期才有意义;核力是短程力, 不同于库仑力, 从而即可求解解: A、卢瑟福根据 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故A正确B、只有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才会发生光电效应,与光照时间长短无关故B错误C、一群氢原子从n=
10、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跃迁是随机的,能辐射C=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 C正确D、半衰期只适用大量原子核,对极个别原子核没有不适用故D错误E、核力是短程力,其表现可以为引力,也可以是斥力,故E正确;故选: ACE点评:考查光电效应现象的条件,掌握半衰期的适用范围,理解核力是短程力,何时存在斥力,又何时存在引力,本题是原子物理问题,都是基本知识,加强记忆是基本的学习方法4AD【解析】试题分析: 少数 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说明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很小空间范围, 、 、 三种射线分别是氦核、电子、电磁波,都是从原子核内放出的,半衰期是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与所加的压力、温度
11、、化学性质无关解: A、少数 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说明原子的几乎全部质量和所有正电荷主要集中在很小的核上,否则不可能发生大角度偏转,故A正确;B、氢原子核外电子向高能级跃迁时,轨道半径增大,能量增大,根据知,电子动能减小,故 B错误;C、半衰期与施加的压力无关,故C错误;D、 、 、 三种射线都来自于原子核中,组成分别是氦核、电子、电磁波,故D正确故选: AD点评:本题考查了半衰期、 粒子散射实验、能级跃迁等基础知识点,比较简单,关键要熟悉教材,牢记这些基础知识点5CDE【解析】试题分析:A、是卢瑟福,不是汤姆生,汤姆生是发现电子;B、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C、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D、玻尔的原子
12、模型成功地解释了氢光谱;E、核电站发电的能量来自于重核裂变解: A、卢瑟福通过 粒子的散射实验分析,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A错误;B、爱因斯坦通过对光电效应现象的分析提出了光子说,故B错误;C、查德威克用 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发现了中子,而卢瑟福只是预言中子存在,故C正确;D、玻尔的原子模型成功地解释了氢光谱的成因,但不能解释其它原子发光现象,故D正确;E、核电站发电的能量来自于重核裂变放出的能量,故E正确;故选: CDE点评: 考查原子核式结构及中子的发现者,掌握物理史实, 知道玻尔的原子模型的作用及其局限性,注意裂变与聚变的区别6ABE【解析】试题分析: 粒子散射实验是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学
13、说的实验基础;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都揭示了光的粒子性;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根据电场力做功,析电子的电势能和动能的变化;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分半数发生衰变时所需要的时间叫半衰期解: A、卢瑟福根据 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从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故 A正确B、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都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前者表明光子具有能量,后者表明光子除了具有能量外,还具有动量,故B正确C、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总能量减小,电子的轨道半径减小,电场力对电子做正功,其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则速度增大,故C错误D、一对正负电子对
14、湮灭后生成光子,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知,光子有与能量相对应的质量,所以这个过程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D错误E、Bi 的半衰期是 5天,15天是 3个半衰期,则未衰变的Bi 的质量为m=12g×=1.5g ,故 E正确故选: ABE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较多,特别要理解并掌握理论玻尔理论和半衰期的意义,知道半衰期是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时所需要的时间,根据时间能算出没有衰变的原子核的质量7C【解析】试题分析: 在卢瑟福 粒子散射实验中, 大多数粒子沿直线前进, 少数粒子辐射较大角度偏转,极少数粒子甚至被弹回解: 粒子受到原子核的斥力作用而发生散射,离原子核越近的粒子,受到的
15、斥力越大,散射角度越大,选项C正确, ABD错误故选: C点评:本题考查了卢瑟福 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还要记住此实验的两个结论8C【解析】2试题分析:核反应中释放的能量E= mc以释放光子的形式释放出来解: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 mc2此核反应放出的能量E=(m1+m2 m3)c 2, C正确、 ABD错误故选: C点评:记住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在计算时要细心,一般数据都较大9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比较简单,只要正确理解a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结论及意义即可正确解答解:卢瑟福在分析 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时,认为电子不会对粒子偏转产生影响,其主要原因是电子的质量很小,就算碰到,也不会引起明显的偏转;故D正确故选: D点评: 本题比较简单, 考查卢瑟福的核式结构,对于类似基础知识要注意平时加强理解与记忆10 B【解析】试题分析: 正确理解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解:当 粒子穿过原子时,电子对 粒子影响很小,影响 粒子运动的主要是原子核,离核远则 粒子受到的库仑斥力很小,运动方向改变小只有当 粒子与核十分接近时,才会受到很大库仑斥力,而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1 西双版纳──晶莹剔透的“绿宝石”》听课评课记录
- 小学二年级口算练习题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口算练习题一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听评课记录5.3.1 第1课时《平行线的性质》
- 七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 商业营销策划项目合作协议书范本
- 建筑智能化工程框架合作协议书范本
- 商用精装房屋租赁协议书范本
- 锅炉及附属供热设备安装施工合同范本
- 汽车挂靠租赁协议书范本
- 长相思·其二李白
- 儿科早产儿“一病一品”
-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护理-控制尿频尿急提高生活质量
- 保险学(第五版)课件全套 魏华林 第0-18章 绪论、风险与保险- 保险市场监管、附章:社会保险
- 施工打扰告知书范本
- 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 许小年:浅析日本失去的30年-兼评“资产负债表衰退”
- 典范英语2b课文电子书
- 大数据与会计论文
- 17~18世纪意大利歌剧探析
- 微课制作技术与技巧要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