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上桃花源记教案(李传鹏) 第一课时 一、导人课文,简介作者。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 当你心烦意乱时。当你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象一些开心的东西,你会去幻想着一切都变得美好顺利欢畅的一刹,你会去遐想成功带来的无尽的欢畅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简介作者(略)。 二、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解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后,对提出的疑惑的字词注音、释义。 2教师
2、落实重要的字词注音、释义。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通假字、词性活用字 3指导学生理解文中所出现的古今异义的词语。如:交通、妻子、无论、如此、俨然、鲜美。这部分可结合“教学设计(一)”的内容。 三、学生齐读一遍课文。 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 把握节奏。读出停顿之处。 带有感情。读出韵律。 四、思考讨论,要求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他进入桃花源之前见到了怎样的景象? 2渔人在桃花源见到的景和人有何特点?桃花源人对外界社会情况了解吗? 3人们根据渔人作的标志再去寻找桃花源,结果怎样?通过讨论这几个问题,搞清课文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3、“复前行,欲穷其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无论魏晋”。 (3)“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五、根据以上问题,理清课文结构。课文从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源。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渔人在桃花源的见闻。 第三部分(第4、5段):写渔人离开、再寻桃花源的经过。 六、完成下列练习。 1 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俨然( ) 阡陌( ) 垂髫( ) 谐太守( ) 邑人( ) 刘子骥(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斜字词的含义。 芳草鲜美:率妻子 邑人来此
4、绝境:阡陌交通: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谐太守,说如此: 3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从树上落下的花瓣繁多鲜艳。 ( ) 闲适愉快,自得乐趣。 ( ) 比喻无人再来尝试或过问。 ( ) 4口头翻译下列句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七、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背诵第1段。 八、推荐作业。背诵全文并默写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 一、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要求学生仔细品味自认为文中写得好的语句。说明:让学生自己来谈感受,教师可稍作点拨。 例:1 第1段描写桃花林“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些词语用得好不好?为什么?写出了花草的色
5、泽、质地、形态,不仅花多、花美,而且奇特无比,突出了桃花林的神奇之处;用四字句的形式,读起来铿锵和谐,节奏整齐,朗朗上口。 2 第2段写桃花源居住的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勾勒出怎样的田园生活画面?“平旷”指土地广阔平坦;“俨然”即整齐有序;“良田美池桑竹”三词并列,描写出田地的肥沃,池塘环绕以及树木成阴的佳景;“相闻”则以动写静,既说明牲畜兴旺,又让人感受乡村的宁谧,这些生动的用词勾画和展现出了桃源人安居乐业、闲适祥和的生活图画。 3“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叹惋”一词表现了桃源人怎样的心态?“叹惋”是感叹惋情之意,词语用得十分精当、传神,桃源
6、人对世事变迁、人间沧桑的慨叹和外面百姓生活的苦难的同情,跃然纸上,可见可感。说明:可让学生具体设想模仿桃源人“叹惋”时各种不同的语言、神情、动作。 二、领会课文在情节处理上的特点。思考讨论:课文描写的情节,处处体现出一个“奇”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说明: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发言。教师在总结时,可作如下启发。 “景”奇。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等。 “人”奇,如:“悉如外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等等。 “踪”奇后人再去寻找桃源,都一无所获,不见踪影。这些奇异之处使课文情节曲致跌宕,悬念环生,充满了神秘感,更增强了人们对桃花源的好奇和向往。 三、讨论分析
7、:联系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请你联想桃源人的生活与当时外界人民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之处?“桃花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说明:应启发学生发挥想象,联系课文内容加以比较说明。 例: 桃花源有着“良田美池桑竹”的秀美环境,而外界却是战乱频频,“烽火连三月”。 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人们居住安定舒适,而外界百姓却是颠沛流离背井离乡,国破家亡,一片焦土瓦砾。 桃花源“鸡犬相闻”,人们“往来种作”,“怡然自乐”,处处是人丁兴旺、详和愉乐的氛围,而外界百姓却饱受战火磨难,过日如年,终日生活在痛苦之中。总之,桃花源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阶级、人人平等自由、家家丰衣足食这样一个安宁美好的理想社会,表达出身处黑暗、动乱社会之中的作者对美好理想社会的向往,寄托了作者渴求自由美满生活的强烈愿望。 自然,它是一个虚构的境地。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工智能题库含参考答案
- 2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 2024四川雅安市雅茶集团茶业有限公司第一期招聘拟聘用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第1课 古代埃及-2024-2025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册核心素养驱动教学设计
- 03 19 苏州园林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设计(河北专版)
- 12 《富起来到强起来》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 第三单元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 2025年针织棉项目合作计划书
- 《六国论》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 2025年贵阳康养职业大学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厨房菜品出品标准培训
- 2024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基于单片机的超市自动存储柜的设计与实现(论文)8700字】
- 保证金退还协议书
- 2024年银行考试-商业银行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
- 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大型央企)2024年
- 全国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竞赛考试题库
- Nikon尼康D3100中文说明书
- 2023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Python程序开发》赛项竞赛样题
- 财务管理学(第10版)课件 第1章 总论
- DL-T5002-2021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