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挑战自我试题(新_第1页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挑战自我试题(新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 1金刚石、石墨和 Go小试身手1基础题在书写档案文书时,最好使用()A.铅笔B.纯蓝墨水笔C.碳素墨水笔D 圆珠笔2基础题竹炭制品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竹炭是竹子经过碳化处理后形成的多孔性材 料。竹炭不具有的性质是()A.黑色固体 B .易溶于水C.有吸附性 D .能够燃烧3提高题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海绵”的说法中,A.具有吸附性,4 基础题C 60 的发现使人类了解到一个全新的碳世界。回答下列问题。(1) C 60 属于_(填“单质”或“化合物”)。(2) C 60 这种物质是由 _(填“分子”或“原子”)

2、构成的。(3) C 60 与金刚石、石墨具有相似的 _ (填“化学”或“物理”)性质。5 基础题(1)做“木炭燃烧”的实验时,将点燃的木炭放入燃烧匙,由上而下_(填“缓慢”或“迅速”)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X 门点燃(2 )碳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CO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_反应。6提高题木炭作为还原剂用于金属冶炼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教材用如图 示实验介“碳海绵”。 “碳海绵”具备高)。下列关于“碳6-1-13 中I所不正确的是()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D.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 CO 22绍此知识。3(1)_ 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木炭呈块状,实验时要将木炭研细

3、,再与CuO 粉末混合均匀后使用。这样处理的目的是(3)酒精灯火焰处加有铁丝网罩,其作用是 装置改进稳定的高温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实验装置也会影响加热的效率。图n中将卧式装置改为直立式装置。实验时,将反应混合物夯实于试管底部,调节酒精灯使外焰完全包围试管的下部。你认为该设计是否更好? _ (填“是”或“否”);理由是提出问题关于影响该实验的因素,你认为还可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匡 _C. 石墨烯属于化合物D.石墨烯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A.C.制作钻头冶炼金属 D .作冰箱除味剂兰州中考 单层石墨称为石墨烯, 这种“只有一个碳原子厚的碳薄片”被公认为是目前8 世界上正确的是A.石墨烯的化学

4、式为 CB.石墨烯的硬度鄂州中考49常德中考世界上的几千万种物质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同一种元素能够形成不同的单质,如碳元素能形成的单质有 _ 、_ 和 C 60 等,这几种碳单质化学性质_ (填“相似”或“不同”),物理性质_(填“相似”或“不同”),其原因是_ ;相同的元素能组成不同的物质,如氢元素和氧元素能组成水和_ (填化学式)。10 绵阳中考“炭火烧烤”是许多同学喜爱的食物,其原理是利用木炭燃烧的高温来烤 熟食物,木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冬天,在门窗紧闭的房间里吃“烧烤”容易发生的危险是_。如果在红热的木炭上撒一些氧化铁红棕色粉末,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11 佛

5、山中考节选某同学设计了如图 6-1-14 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碳还原性性质的验证, 对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图 6-1-14(1)_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将导管浸入水中, 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_证明碳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3) CuO 发生_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5详解详析14C 解析 碳素墨水中含有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保存的时间较长,重要文件资料书写时最好使用碳素墨水笔。2 形 B3 乡 B 解析 碳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可燃性、还原性。4 空(1)单质(2)分子(3)化学5 形(1)缓慢 (2)化合解析(1)将点燃

6、的木炭伸入集气瓶时,应由上而下缓慢伸入,以使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2)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提出问题混合物总质量(或用酒精喷灯代替酒精灯或用其他形态的碳替代木炭)对实验的影响(其他合理答案也可)7 4C 解析 制作钻头,是利用碳单质金刚石硬度大;作电极,利用了碳单质石墨的 导电性;作冰箱除味剂,利用了活性炭或木炭的吸附性。硬度、导电性、吸附性都是物质不 需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冶炼金属,利用碳单质主要是焦炭的还原性,还原性是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9 粉金刚石石墨相似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HQ占燃10 粉 C+ 02=燃=0 CO 中毒高温.CT(3)使火焰集中,提高火焰温度装置改进是有利于集中加热,获得持续高温6 厲(1)2CuO+C=UCC2(2)增大木炭与氧化铜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