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璹《秦楼月·寒仍暑》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完颜璹《秦楼月·寒仍暑》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完颜璹《秦楼月·寒仍暑》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完颜璹秦楼月·寒仍暑练习题及答案秦楼月金·完颜璹寒仍暑,春来秋去无今古。无今古,梁台风月,汴堤烟雨。水涵天影秋如许,夕阳低处征帆举。征帆举,一行惊雁,数声柔橹。注:梁台:梁代梁孝王所筑,台以复道连属诸营苑,在河南开封东南处,久废。汴堤:隋炀帝开凿汴渠两堤,汴渠沟通运河,已经湮没很久。“水涵”句:谓水映天光,秋色一片。征帆举:远行之船张帆起航。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上片以议论发端,首先就四季周而复始、循环不已发出慨叹,先声多人,气势不凡。B. “梁台”二句以对仗的手法,交待了与友人离别的具体地点和当时烟雨蒙蒙的天气。C. 下片中的“水涵天影”写秋季天光

2、水色之明净,“夕阳低处”表现出依依惜别之深情。D. 全词虽着墨不多,但意蕴丰厚,思接千载,神与物游,诗情画意哲理完美地结合。末三句按照动作发生的顺序,本应是帆举橹响雁飞,但作者却将后两者作了颠倒,除了声律的考虑之外,还有其他艺术妙用,试作简要分析。(3分)参考答案B(2分)以雁行紧接征帆,喻游子远去;以橹声收尾,收余音袅袅之效。雁飞苍空,与水涵天影相呼应,形成一幅空阔画面。橹声轻柔,又与夕阳低下共同传达出无限低回的眷恋情怀。(3分)作者完颜璹(11721232),原名寿孙,字仲宝,一字子瑜,号榆轩。金世宗完颜雍之孙,越王完颜永功的长子。封密国公。著有诗词集如庵小稿,已佚。中州乐府存词九首,大致

3、上都是佳作,元好问中州集卷五有评语以为其乃“百年来宗室中第一流人也”。赏析:秦楼月·寒仍暑不光是写羁旅征程之感,更是辨“天地一瞬间”的时空大“变”的必然规律。天地万物从大自然的时令节序,到繁华一时的梁台风月,汴堤烟雨,“无今古”。“今”即是古,“古”即是今,今古互为转化。后人所见的“古”,就是现世的“今”,今人视野中的“古”,实际上即是古人当时的“今”。历来征人羁旅情苦,无非苦于时空变迁和阻隔,以致人事移迁,所欢不再、所期难践、所愿落空。完颜璹作为金国的天潢贵裔,原不会有征人羁旅的感受,可是他已生际衰世,金宣宗完颜珣南迁,其正值中年,他死后二年,金国亦覆亡。所以离乱时世,完颜璹深有体味。然而,现实的人世间的感知,在这位王公才人的心灵上却不是无力地导向低沉的哀伤,而是以他积累的丰厚的学识酵化为对人生宽广意义上的.哲理思辨。上片从时空的永不消逝又永远在流逝,以表现人生本来很渺小很短暂。下片则从微观角度,写秋色悲人,征程苦人,然而征帆举处,离情别苦其实就在惊雁影里、柔橹声中消失流逝。片帆永无止境,征帆举时的苦也就是短暂一瞬间的事。完颜璹的思辨,就其本旨来说,是悟解并叩动虚无之门,意在解脱心底的苦哀。他求的是大解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