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古诗文改写存在问题“传统”与“创新”古诗文教学一直都是中学阶段的重头戏,语文学科也承担着传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新一代的学习者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多的事精神上的富裕。钱理群教授曾说: “中学语文教学落实到人文教育上,就是给人建立一种精神的底子。 ”而古诗文的教学就能很好地保留下中国古典文化,让学生能从中得到一些精神上的寄托。是李白的豪放飘逸,亦或是老杜的沉郁顿挫;是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民伤时,亦或是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忧国爱国,这些都是对学生具有精神启发的诗歌。三峡 、 小石潭记等文让学生领略到祖国的大好风光
2、;爱莲说、 陋室铭等文让学生了解古代文人的性格气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这些文章都是语文教师应该花大量时间去进行讲解的。然而,在应试的压力之下,古诗文教学渐渐失去了它原本的目标,成为了考试的工具。学生在学习古诗文时,往往只记住了文字层面的东西,而“会背会写”也就成了不少语文教师的终极教学目标。试问:学习古诗文难道只是为了填出试卷上的几个分值为“1 ”的空白吗?估计大部分老师都心中有数。 古诗文不能只是成为“载”考试之“道”的工具, 它所承载的应该是中国古典文化,应该是中国古代文人所具有的高尚的人格情操,学生通过学习古诗文要获得的最高价值正是在此。所以,仅仅局限于“会背会写”的教学模式已经失去了文
3、化意义,古诗文教学呼唤“创新”。古诗文教学中的创新是指将学过的古诗文进行仿写和改写, 就是俗语说的“依葫芦画瓢”。 “取其形, 仿其意, 求其神” ,化为己用,然后进行自我认知作用下的再创造。它与编写、扩写有着显著的区别,改写可以在原著基础上增删一些情节,也可以改变文章的中心,甚至可以改变题目。有的改写则要求形式上的改变,如改变叙事人称、改变体裁,改变语言,或改变文章顺序等。由于改写含有创作成份,所以,经常做改写练习可以提高写作技巧,发展想象力。当然,再创造是有前提的,就是学生已从形式到内容层面理解了古诗文,也掌握了需要改写的古诗文的文本创作特点。创新的意义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总目标
4、中提出,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而古诗文创新教学的意义正是要通过“再创造”的训练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传统古诗文教学的“考试目标论”就制约了学生的发散思维,造成学习古诗文的“单向思维”以及古诗文教学价值的缺失,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减退。当学习兴趣减退时,相应的就会造成学习的枯燥感,增加了古诗文教学的难度。因此,创新的价值不容忽视。朱光潜说: “诗人的本领就在于见出常人所不能见,读诗的用处就在随着诗人所指点的方向,见出我们所不能见,这就是说,觉到我们素认为平凡的实在新鲜有趣。 ”古诗文改写便能帮助我们在作者的指点下体验作者的“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
5、发”, 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意思来。 因此古诗文改写不仅能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思维品质,还能让学生打破思维定式培养求异思维的品质。从古诗文实际教学来看,实行古诗文的改写的意义有以下几点:1 、提高学生的古诗文水平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 就其工具性来讲,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用。在学习古诗文时,老师的教往往停留在字面解释、情感探究、技巧挖掘之上,而忽视了古诗文所承载的文化意义。而学生的学也只是关注会背会写会考试上,往往忽略了古诗文能带给他们的心灵上的感触和文化上的熏陶。而古诗文的改写就是激发出学生在学懂会背基础之上的创作欲望,把自己对诗文的理解和自己的观点融入到改
6、写的文本当中,从而提高古诗文的水平。2、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创造力,学习也一样。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对学习过的古诗文进行改写,也就是激发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过程。会背是一个“普遍”层次,而会用会写却是一个更高的层次。由一句或一首诗而引发出更多的联想和想象,是改写的目标所在。3 、提高写作能力改写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这一点应该是无庸置疑的。改写本身就是写作教学的一个有效方法,尤其是古诗文的精炼特点,可以训练学生写作表达的精确性和语言的精炼度。4、激发学习兴趣“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写诗也会吟”, 现在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让学生会吟诗也会写诗。李白杜甫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给我一个支点,
7、我就可以撬动地球”也不是一个神话。 实践出真知,实践出真材,只要大胆尝试,给学生一个空间,学生将给我们一个惊喜。5、对生活的理解力文学生活又高于生活,古诗文也一样。或是感怀身世之作,又或是漂泊零落之感,这些都是文学家的亲身经历。通过古诗文改写教学,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生活“嵌入”到经典古诗文的“框架”当中,化为己用。了解文学家生活的同时也更加关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真可谓是一举多得。“落红不是无情物”, 语文教师需要通过引导让落花变得有“情” ,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这片情,并通过再创造的方式把“情”带到生活中来。古诗文的创新教学可以说有着深远的意义,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如何去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呢?
8、我们来看几个创新的成功案例,在案例中去探寻创新的方法。这是学生对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望岳 的改译:改译一: 望,峰峦如聚。 越境连绵,惟有岱宗独秀。 天地之旖旎,一山凝结聚绕。 判若黄昏晨晓。 群峰迭起,胸中荡涤波涛。 日暮西山,倦鸟归林。 他日定登顶, 群山尽为眼底收。 改译二: 何处为泰山,齐鲁翠山境。 天地奇秀景,一山两天色。 层云荡胸心,睁眼望归鸟。 待临绝山顶,一目扫千山。这两首都是学生的改译习作,八年级学生的写作难免有些生涩,但我们可以从改译文字中看出学生的用功与用心。所以, 古诗文创新教学的一个方法就是“改译”。 学生在学懂古诗文的基础之上,用自己的语言把原有文本再写一遍,这个“写”当然带有学生的认知,但也不能脱离文本太多。我们看上面两段译文就可以看出,学生对望岳这首诗已经烂熟于心,虽然改写文字比较简单,但也可以读出另一番滋味。再摘一则学生对钱塘湖春行的改译:钱塘湖春行暖雨轻风初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空心砖机托板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服务车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熟悉基本电气控制环节-三相异步电动机降压启动控制线路
- 过电压及防雷保护-发电厂及变电站的防雷保护(高电压技术课件)
- 局部放电的测量-变压器局部放电位置测定实例(高电压技术)
- 2025至2030年中国钢结构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洗碗机用除垢剂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有机茶园农药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常用贴面板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音响电路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9数一模】2025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九年级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
- 数学-河南省湘豫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春季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湘豫二模)试题和答案
- 多媒体应用设计师技能考核试题试题及答案
- 中央2025年中国残联直属单位招聘2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中考一模英语试题(含答案)
- GB/T 10810.2-2025眼镜镜片第2部分:渐变焦
- (2025)会计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带答案解析)
- 2025年暖通空调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铁塔安全考试试题及答案
- AI技术在舞蹈实训空间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特点》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