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五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总复习-北师大版_第1页
北师大五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总复习-北师大版_第2页
北师大五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总复习-北师大版_第3页
北师大五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总复习-北师大版_第4页
北师大五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总复习-北师大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年级数学下新课标北师单/元/整/体/说/课鼻M教材分析总复习主要是对本册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分为“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 概率”三个领域,每个领域又分别设有“独立思考”和“相互启发”两个环节。其中在“独立思考”环节中,教材以提示性问题的形式,呈现各个领域的主要知识内容,意在帮助 学生对相关领域的知识进行梳理,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明确有关技能的具体要求,形成完整 的知识框架,提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相互启发”目的是引导学生将自己 整理复习的成果和收获与同伴交流,相互协作学习,通过考点分析和讲解,进一步加深对所 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与掌握。教学目标知识'雌1 .经历

2、对本学期所学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及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进行梳理的过程,理解相关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养成整理知识的良好习惯。2 .理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法则 ,能正确进行 分数加减法和分数乘除法的运算 ,能运用合理的方法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并解决 有关的实际问题。3 .进一步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理解体积(容积)及其常用计量单位的意义,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解答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4 .进一步理解方向、距离两个条件对确定位置的作用,并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发展空间观念。5 .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感受方程的思

3、想和价值,理解并掌握形如 ax±x=b这样的方程的解法,会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6 .进一步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体会平均数的实际应用。F数学思考1 .在探索分数加减法、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理解计算的算理,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2 .建立数感,提升计算分数加减法、乘除法的运算能力,发展抽象思维,体验直观模型与转化思想的运用。3 .经历观察、操作等探索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并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活 动中,发展演绎推理能力。4 .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

4、 ,描述简单的路线,建立空间观念。5 .体会统计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同题解送r1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获得解决简单的 分数加减法、乘除法应用问题的方法。2 .经历利用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综合运用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3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广丽前度:在梳理本学期各领域知识及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方 法,体会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能应用所学的知

5、识解决简1 .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法、乘除法的计算算理和计算方法 单的实际问题。2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及体积计算公式,能应用所学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 .能读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会制作两种统计图。【难点】应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应用。教学建议在教学总复习这部分内容时,建议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回 顾、梳理,一方面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 让学生在梳理知识的过程中养成反思的意识和习惯,形成归纳总结能力。除此之外,要提高学生主动复习的意识,开展多种形式的复习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整理 知识。

6、考虑到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整理知识的能力,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复习,适当加以指导,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复习方法和经验,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提 高。同时,要关注对学习有困又t的学生的指导,帮助学生寻找困难的地方和原因,有针对性 地进行辅导,协助他们度过学习数学中的难关。需要说明的是,在学生整理各个领域的知识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整理,整理方法不 是唯一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J课时划分敕与小数的王我。分札加治法分做的知发乱合达好一(»数戢法(一),总复习数与代数 (2课时)统计与概率 (1谡时)分敝加减法和分敷柬缺法(1*)在敷家法的计算过程 史产加绰

7、分效耒法一 / ;二 丁T速效季益敦)或余分效)一.除法(二分数除法 6.*互)用方程解决同 题(1课时)Y解整的张敕)(相遇的题)美方体(一)Y长、正方体特征的认识)Y长、正方体的展开用)民才体和正方体及面积的计QYk决有关求物体及面积的问题D图形与几何 (2课时)(复式式新统计田, 一(平均效种再认识)课/时/教/学/详/案1数与代数8教材分析“数与代数”领域在“独立思考”环节设计了4个问题,包含以下两部分。“数的运算”围绕“分数加减法” “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这3个单元的内容,设计了 3个问题。意在帮助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和分数乘除法的意义,熟悉分数加减法和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法则及分数加

8、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总结自己在计算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明确在分数加减法和分数乘除法的计算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解决实际问题需注意的地方。“式与方程”围绕“用方程解决问题”这一单元内容,设计了一个问题,意在帮助学生梳理“用方程解决问题”这一单元的知识,进一步理解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一是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二是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三是解方程。进一步积累将现 实问题数学化的过程,理解等量关系,感受方程的思想和价值。“相互启发”环节结合“分数乘法”这一单元的知识,侧重呈现两种思路:一是借助学生作品,梳理了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乘法运算意义的理解;二是借助面积模型,呈现了

9、 “ 5*2”的运算过程,强调运算中每一步的含义,目的是进一步理解分 83数乘法的意义。强调整理、反思等学习习惯的重要性。8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加减法和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法则,并能应用分数加减法和分数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 .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3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形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fX教学重难点【重点】 分数加减法、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运用。【难点】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第1H课时分数加减法和分数乘除法 整体设计一 .)教学目标1 .构建分数知识体系,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2 .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

10、能力。匕教要重难应_【重点】 构建分数知识体系。【难点】 熟练掌握分数加减法和分数乘除法的运算 ,并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上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复习分数的相关知识。国教学过世一| 迎考点讲解考点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考点内容】1 .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 :先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按照同分母分数相 加减的方法进行计算。2 .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计算3+4。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怎样计算?预设 生:先把异分母分数通分,变成同分母分数,然后再按照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 进行计算。23师和产公分母是多少?预设生:是12。师:化成同分母分数分别是多少?师:在计

11、算时要注意什么?总结: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预设 生: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按照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进行计算。解答3+3磊+9 17121 O12【巩固练习】1.计算下面各题。10 73 55 4-+-+4 86 53311493070【点拨】先化成同分母分数再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考点2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考点内容】1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2 .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中,根据分数的特点,几个分数先通分,再按运算顺序依次进 行加减运算。3.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和加法的性质对分数加减法同样适用。计算 7-(

12、3+ 1)。师:谁能说一说这是一道什么样的运算题?预设 生:这是一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题。师:那么你能说一说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吗?预设 生: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如果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如果没有小括号,只含有加减法,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师:那么谁能说一下到底应该先算什么?再算彳f么?预设 生: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 ,然后再算小括号外面的减法。师:怎样进行计算呢?预设 生:先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再进行相加减。解答8-(1+1)=7-(2+ 3)8 '66'=21 2024 24_ 1=24【巩固练习】2.我会算。8

13、-(1+ 2) 5-(1 + 1)5 '456 ' 26,191【参考答案】布6【点拨】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考点3分数、小数互化【考点内容】1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等(除数不为0),用字母表示为a+b=?bw0)。2 .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子除以分母。3 .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把小数改写成分母是 10,100,1000,的分数,再约成最简分把小数化成分数,把分数化成小数。0. 45270. 3658师: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怎样把小数化成分数?预设 生:小数化成分数,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两、位作为分子 ,分母为10,100,

14、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师:那么怎样把分数化成小数呢预设 生:把分数化成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一般要保留两位小数。99解答_ 0.4 0.875 25【巩固练习】3.你能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分数化成小数吗?0. 85 1.23 0.825 0. 31【参考答案】20篇3031一 0. 625 0. 8 0. 5100【点拨】 根据分数化小数和小数化分数的方法互化。考点4分数乘法的意义【考点内容】1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2 .分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其中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填空。:X6表示求()或()。3(2)4- x 3

15、 表示求()。 43师:谁能说一说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预设 生: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师:分数与分数相乘呢?预设 生:分数与分数相乘就是求其中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解答(1)6个2是多少 的6倍是多少 (2) 3的1是多少 3343【巩固练习】4.想一想,填一填。(1) - X3表示求()。9(2)6 x 3表示求()。【参考答案】 (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5是多少(2)1的是多少 9963考点5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考点内容】计算分数乘法时,分母和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分子和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能约分的 要先名勺分,再计算。计算。3

16、x2431-X28师:怎样计算分数乘法?预设 生1:分数与整数相乘时,把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 ,分母不变,计算结果能 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生2:分数乘分数,把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 分数,也可以在计算过程中先约分,再计算。解答2【巩固练习】5.我会算。175X 1234-X-【参考答案】524【点拨】根据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考点6解决问题【考点内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解题规律:这个数(单位“ 1”)x几分之几=部分量。饲养场养的鸭有 500只,鸡比鸭多3鸡比鸭多多少只? 5师:谁是单位“1” ?预设 生:鸭的数量是单位“ 1”。师:求

17、鸡比鸭多多少只实际上就是求什么?预设 生:就是求500的3是多少。5 3 一解答500 X 5=300(只)【巩固练习】6.利民商店新购进20千克苹果,购进的梨比苹果多!购进的梨比苹果多多少千克 ? 51 一 .【参考答案】20 X 5=4(千克)【点拨】先找出单位“ 1”,然后分析题意列出算式。考点7倒数【考点内容】1 .倒数的定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2 .求倒数的方法: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即 可。2-的倒数是()。师:什么是倒数?预设生: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师:那么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呢 ?预设 生: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

18、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即可。解答2【巩固练习】7. 1的倒数是(),9的倒数是()。【参考答案】1 29【点拨】1的倒数是它本身。考点8分数除法(一)【考点内容】1 .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 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2 .分数除以一个整数(0除外)的计算方法: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师:谁能说一说分数除法的意义 ?预设 生: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师:怎样计算分数除以一个整数呢预设 生: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2211解答回一回略。3+2=3*

19、2=3【巩固练习】8 .算一算。27+47 = 4=7 x 4=14+ 6=x,226 12考点9分数除法(二)【考点内容】1. 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2.判断一个数(0除外)除以分数所得的商与被除数的大小的方法:主要看除数,如果除数是真分数,商比被除数大;如果除数是1或大于1的分数,商就和被除数相等或比被除数 小。一张纸,开心果用了这张纸的4做了一只纸鹤,照这样计算,整张纸可以做几只纸鹤?师:把谁看成单位“ 1” ?预设生1:把这张纸看成单位“ 1 ”。师:做一只纸鹤用了这张纸的多少?预设生:用了这张纸的1。4师:也就是相当于把单位“ 1”平均分成了几份

20、?预设生:4份。师:已知部分求整体,用什么方法计算?预设 生:用除法计算。师:怎样列式计算?预设生:1 +4(只)。1解答1 + 丁4(只)【巩固练习】9. 2小时彳了 24个零件,1小时做多少个零件? 32.【参考答案】24+丁36(个)【点拨】 24相当于3份中的2份,求3份的数用除法计算。考点10分数除法(三)【考点内容】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求这个数的解题方法: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方程解答,也可以用除法列式计算。饲养场养的鸡比鸭多 300只,鸡比鸭多3。鸭有多少只? 5师:谁是单位“1” ?预设 生:鸭的只数是单位“ 1”。师:300只是几份的数?预设生:3份的数。师:5份的数

21、怎样求?解法 1300+ 3=500(只)53解法2 解:设鸭有x只。-x=300 x=500 答:鸭有500只。 5【巩固练习】1 .10.操场上有12名同学在踢球,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 -,操场上参加活动的总人数是多少? 1.【参考答案】12+4=48(人)【点拨】 先找出单位“ 1”,然后分析题意列出算式。囱随堂练习1 .幼儿园把|千克的糖果平均分给 5个小朋友,每人分得这些糖果的几分之几?每人分8得多少千克?2 .长方形白长是3米,宽是4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33 .果园里有梨树120棵,桃树棵数是梨树的4,果园里有桃树多少棵?5【参考答案】 1. - - 2.4 3.9658

22、5画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分数加减法和乘除法的意义,以及分数加减法、乘除法的计算方法。那么,谁能说一说它们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呢?预设 生1: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分,再计算。生2: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生3: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生4:分数与整数相乘,把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或在计算过程中进行约分。生5:分数乘分数,把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

23、数或在计算中直接约分。生6: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的作业设计作业1教材第94页“数与代数”第1,3,5,6题。作业2【基础巩固】1.(基础题)想一想,填一填。炉税LUTO()+()=()化)7的倒数是(),4的倒数是()。33 /()=5+()=0.125X()=1。(4)把0. 85, 7, 5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8 6一个数的1是20,这个数是()。5(6)在。里填上“ >或 二。123_ 830. 32x #25X415. + 15-O - x 2171723 7的3是(),()的5是?。1(8)分数单位是1的所有真分数的和是()。2 .(易错题)判断。(1) 一个

24、数除以小于1的数,商一定小于被除数。(2)除法计算可以转化为乘法计算,因此乘法的意义就是除法的意义。()(3)某工程队2天完成一项工程的7,照这样计算,完成这项工程需7天。()(4)小于|的真分数只有70()3 .(重点题)选择。一个班有60人,男生占3,女生有()人。5A.12B.24C.36D.40(2) a(a>0)的倒数小于1, a与1的大小关系是()。A.a>1 B.a<1C.a=1 D.无法确定一袋米的质量为25千克,用去了 士还剩()千克。5A.20 B.C.5D.24. 553)只。(4)黑兔的只数是白兔只数的7,黑兔有21只,白兔有(A.20B.49C.9D

25、.24(5)下列分数化成小数正确的是(33a.5=0.6B-25=0. 0810C.10 5=10. 05 D, 2=0. 285714【提升培优】4.(难点题)我会算。(1)计算。3 2+'4 52-X 1055X4653X 4871544+3X4-35 83 104(1- 5X (2)用简便方法计算。9- 1-79 8 81239123516 3516 35165 .(情景题)解决问题。(1) 一条彩带长 1m,用去2 m,还剩下多少米? 105(2)开心果看一本童话故事,第一天看了全书的4,第二天看了全书的两天一共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这两天哪天看得多?多看全书的几分之几 ?还剩下

26、全书的几分之几没看?(3)据统计,我国城市中,有2供水不足,其中又有1的城市严重缺水,严重缺水的城市数占全 34国城市总数的几分之几 ?8,同时又是五年三班的5,五 97(4) 一袋米,用去了它的5,正好是40千克,这袋米有多少千克?(5)五年一班有45名学生,五年二班的学生人数是五年一班的年三班有多少名学生2作业1:1 .38154531627 4 的 5. (1) 2+3=6.5_116 6(2) 2-3=65,一6 . 30 X 6=25(公顷)2作业 2:1 . (1)-3化)38 (4) 8>0. 85>6 (5)100(6)<2155(7)40 36 22 .(1

27、) ?(2)? V(4) ?3 . (1)B(2)A(3)C(4)B231(5)A4 .(1) 20 82116171414121512(2)1 7 819N 19 32 5.(1)正2 1小)(2)5 2一+-二4 5 204>54 5 20第一天看得多,多看全书的 1-9 1120 203 X 4=6(4)解:设这袋米有X千克。2x=40 x=100 (5)45 X 8=40(名)40+=56(名)o板书设计分数加减法和分数乘除法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按照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进行计算。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8、分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其中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求倒数的方法: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即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解题方法: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方程解答 , 也可以用除法列式计算。旧_教学反思r4)成功之处本课时在学生学习了分数加减法、乘除法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再次巩固,以点代面,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足之处在复习分数除法(三)时,应重点引导学生用方程解答。注意处理教材中细节问题,抓住重点。第匡J课时 用方程解决问题里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 .构

29、建用方程解题的知识体系,深化对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理解。2 .增强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 构建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知识体系。【难点】 熟练掌握方程的解法,并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师准备】【学生准备】课前准备PPT课件。复习解方程的相关知识。教学过程If考点讲解考点1解方程【考点内容】1 .形如 ax+bx=c,解:(a+b)x=c,( a+b)x+( a+b尸c+( a+b), x=c + (a+b);形如 ax-bx=c,解:(a- b) x=c,( a-b)x+(a-b尸c + ( a-b), x=c+(a-b)。2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1)理解题意,

30、找出已知数和未知数,理清已知数与未知数之间的等量关系;(2)设未知数为x,一般是求什么,就设什么为x,也有间接设未知数 的;(3)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4)解所列的方程;(5)检验结果白正确性,写出答语。3 .两个未知数的表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遇到两个未知数,比较两个未知数,找出一倍数或一份数,把表示一倍的数或一份的数设为x,另一个数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出来。某小学五年级共有360人参加体育课外小组,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倍,参加体育课外小组的男生有多少人?师:谁能说一说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预设 生:(1)理解题意,找出已知数和未知数,理清已知数与未知数之间的等量关系;(2)设未知数为x

31、,一般是求什么,就设什么为x,也有间接设未知数的;(3)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4)解所列的方程;(5)检验结果白正确性,写出答语。师: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是什么?预设生1:已知条件是某小学五年级共有360人参加体育课外小组,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倍。生2:要求的问题是参加体育课外小组的男生有多少人。师:怎样列方程呢?解答 解:设女生有 x 人。x+2x=360,x=120,2x=2X 120=240b答:男生有240人。【巩固练习】1 .开心果买了 8张光盘,聪明豆买了 6张同样的光盘,两人一共付了 126元,每张光盘 多少元?【参考答案】解:设每张光盘x元。8x+6x=126 14x=12

32、6 x=9 答:每张光盘9元。【点拨】先找出未知数x,再列方程解答。考点2相遇问题【考点内容】相遇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甲行的路程+乙行的路程=总路程。A, B两地相距1050 km,客车每小时行60 km,火车每小时行90 km,两车同时分别从A B两地相对开出,几小时相遇?师:时间怎样求?预设生:时间= 路程+速度。师:总路程是多少?预设生:1050 km。师:客车和火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预设 生:客车每小时行 60 km,火车每小时行90 km。师:那你能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并解答吗?预设生:解:设x小时相遇。60?+ 90? = 1050150? = 1050? = 7答:7小时相遇。解答解:

33、设x小时相遇。60?+ 90? = 1050 150? = 1050 ? = 7答:7小时相遇。【巩固练习】2 .解方程。4x+3x=6. 35x-2 x=721x+-x=5116x-x=7.52【参考答案】0. 9 24 34 0.5【点拨】按照解方程的步骤解答。同随堂练习11 . 一件商品的现价是180兀,比原价少:,这件商品的原价是多少兀 ?2 .食堂里的大米用去1还剩200千克,又用去这些大米的-,一共用去大米多少千克? 551【参考答案】1.解:设这件商品的原价是 x兀。x-x=180 x=240 2.解:设食堂的4大米有 x 千克。x-1x=200 x=250 250X (; +

34、2) =150(千克)夙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什么内容 ?预设 生: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师:那你能说一说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吗?预设 生: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1)理解题意,找出已知数和未知数,理清已知数与未知数之间的等量关系;(2)设未知数为x,一般是求什么,就设什么为x,也有间接设未知数的;(3)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4)解所列的方程;(5)检验结果白正确性,写出答语。M作业设计作业1教材第94页“数与代数”第 4,9题。作业2【基础巩固】1 .(基础题)解方程。-x+x= x- -x=-7x+x=1.613x-2x=1.21【提升培优】2 .(重点题

35、)根据下列条件,解决问题。水果店运来苹果300千克,梨有多少千克?(1)梨是苹果的20 3(2)苹果比梨多|o (用方程解答) 3(3)苹果是梨的|o (用方程解答) 3一, ,一 42(4)梨比苹果多|。333 .(情景题)小明的体重是30千克,比爸爸的体重轻5,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思维创新】4 .(情景题)甲、乙两辆车从两地同时相对开出,两地相距120千米,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2倍,4小时后两车相遇,甲、乙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用方程解)【参考答案】3 137作业 1:4.x =18 x=- x=5 x= x= x=2. 1 9.解:设科普类图书有 x 本。x+2x=4804 648

36、x=160 160X2=320(本)作业 2:1 .x* x=5 x=0. 2 x=0. 112. (1)300 X 2=200(千克)(2)设梨有 x 千克。 202322x+3x=300 x=180 设梨有x 千克。铲=300 x=4502一石(4)300 X (1 + 3)=500(千克)3 .解:设爸爸的体重是x千克。x-3x=30 x=75答:爸爸的体重是75千克。4.解:设乙车速度5为x千米/时。(x+2x)X4=120 x=10 10X2=20(千米/时) 答:甲车速度为20千米/时,乙车速度为10千米/时。区1板书设计 |用方程解决问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1)理解题意

37、,找出已知数和未知数,理清已知数与未知数之 间的等量关系;(2)设未知数为x, 一般是求什么,就设什么为x,也有间接设未知数的;(3) 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4)解所列的方程;(5)检验结果白正确性,写出答语。且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在学生已学习了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复习,掌握用方程 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和计算方法。®不足之处在引导学生用方程解答应用题时,应注意规范学生的解题步骤。耳再教设计_注意处理教材中细节问题,抓住重点。旧教苞4题解答1.3151-2.4x=78. 86_ _13x=19. 7 x+5x=97. 2 x=16. 2 3.8112161-4

38、3 45332740 4.x=1813x=4x=5 x=-671 1 5x=48 x=2.15. 2+3=6(2) L1=1 6. 30X 5=25(公顷)7. 3600X 工600(册)2 3 6668. 20+2=50(人)59.480+(2+1)=160(本)160X2=320(本)10. (1)(2)140 +(2+5)=20(秒)5X20=100(cm)11. (1)140 mi25W力A一 丫 一1 1 1(2)1- 3-2=61125=751 - 30= 1-5=6063075<60<30最后5分钟走得最快。2图形与几何*)_教材分析“图形与几何”领域在“独立思考”环

39、节设计了4个问题,包含以下三部分。“图形的认识”围绕长方体 (一)这一单元的内容,设计了 2个问题,意在帮助学生梳理 学过的有关长方体、正方体的知识,进一步认识其牛I征。同时,通过判断正方体与其展开图之间的对应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及动手实践能力。“图形与测量”围绕“长方体 (二)”这一单元内容,设计了一个问题,意在帮助学生理 解体积与容积的单位,举例说说这些单位的大小,感受这些单位的实际意义。“图形与位置”围绕“确定位置”这一单元内容,设计了一个问题,意在帮助学生理解方向、距离这两个条件对确定位置的作用。同时,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相互启发”环节用旁白

40、的方式,一方面对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及其展开图的知识 进行了复习;另一方面通过举例说明体积单位的大小,感受体积单位的实际意义,目的是梳理长方体(一)和长方体(二)这两个单元所学的知识,启发学生相互交流、学习,体会数学与 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目标1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并能解决一些简单问题。2 .掌握长方体展开图,会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 .理解体积、容积的含义,会进行体积和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会求体积和容积。4 .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能根据平面图确定图中任意两地的相对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I)教学重难点【重点】强化对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以及容

41、积的简单问题的理解,并掌握确定物体的位置等知识。【难点】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1课时长方体整体设.I,教学目标1 .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并能根据此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并能解决一些简单问题。2 .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与折叠围成的立体图形的对应关系,并能正确判断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3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求物体表面积的问题。4 .理解体积、容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容积的计量单位及实际意义,会进行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5 .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综合问题。6 .能运用体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工教学重难

42、应_【重点】 构建图形与几何知识体系。【难点】熟练掌握图形与几何的知识,并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课的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复习图形与几何的相关知识。国教学过程至考点讲解考点1长方体的认识【考点内容】1 .长方体和正方体各部分名称 :面、棱、顶点。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1)都有8个顶点,6个面,12条棱;(2)长方体相对面的面积 相等,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3)长方体长分3组,每组棱长度相等,相交于同一顶 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宽、高 ;(4)正方体所有的棱长都相等。3 .长方体的71c长总和=(长+宽+高)X 4,正方体的棱长总和 二棱长X 12。一个长方体的底

43、面周长是32 cm,高是8 cm,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多少?师:长方体有多少条棱?预设生:12条。师:分几组?预设生:3组。师:那么,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多少?预设 生:32 X2+8X 4=64+32=96(厘米)。解答32X 2+8X 4=64+32=96(厘米)。【巩固练习】1.想一想,填一填。(1)正方体有()条棱,长度(),正方体有()个顶点。(2)用4个棱长都是5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厘米。【参考答案】(1)12 相等 8 (2)120或100【点拨】根据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填空。考点2展开与折叠【考点内容】1.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的特点:(1)

44、长方体展开图是由6个小长方形组成的(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面的面积相等;(2)正方体展开图是由6个小正方形组成的,而且这6个小正方形相同。2.判断哪些图形折叠后能围成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方法:(1)想象折叠,不重不漏;(2)实际动手操作。卜面图形()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长方体。师:判断一个图形折叠后能否围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方法是什么预设 生:(1)想象折叠,不重不漏;(2)实际动手操作。解答【巩固练习】2.下面图形不能围成正方体的是()。【参考答案】D【点拨】根据正方体的展开图判断。考点3长方体的表面积【考点内容】1 .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定义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

45、它的表面积。2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X宽+长X高+宽X高)X2.3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长x 6。挖一个长30 m,宽25 m,深2 m的游泳池。这个游泳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给这个游泳池底面和四周抹上水泥,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师:占地面积是什么?预设生:占地面积就是底面积。师:求抹水泥部分的面积实际求的是什么预设 生:求的是底面积加上四周的面积。师:也就是不包含上面的面积。解答30X 25=750(平方米)30X 25+(30 X 2+25X 2) X 2=750+220=970仟方米 )【巩固练习】3. 一个正方体魔方,棱长为8厘米,把两个这样的正方体魔方放在一起拼成

46、一个长方体,则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参考答案】8+8=16(厘米)16X8X4+8X 8X2=640(平方厘米)【点拨】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计算。考点4露在外面的面【考点内容】1 .露在外面的面的观察方法:从不同角度观察。2 .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露在外面的各个面的面积之和。例4有5个棱长为60厘米的正方体放在墙角处。有几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积和是多少平方厘米师:怎样观察放在墙角处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预设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师:怎样求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积之和。预设 生:把露在外面的各个面的面积加起来。解答10 60X60X10=36000(平方厘米)【巩固练习】

47、4.如图所示,桌子上的几何体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积是多少?(每个小正方体的棱长为厘米)【参考答案】1 X 1 X 14=14(平方厘米)【点拨】先算出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然后再求出这些面的面积总和。考点5体积与容积【考点内容】1 .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2 .容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判断:容器的体积与它的容积相等。师:什么是物体的体积?预设 生: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师:什么是容积?预设 生: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解答?【巩固练习】5 .填上适当的单位。(1) 一大瓶可乐有1.25()。(2) 一台电视机的体积大约是400()。【参考答案】(1)升(2)立方厘米【点拨】根据实际判断。考点

48、6体积和容积的单位【考点内容】1 .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m3,dm3,cm3)。2 .容积单位:升和毫升(L,mL)。3 .单位换算:1 L=1000 mL,1 m 3=1000 dm3,1 dm 3=1000 cm3,1 L=1 dm 3,1 mL=1 cm 3,13m=1000 L。4 .换算方法:由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乘进率,由低级单位化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18 m3=()dm31400 cm 3=()dm331 L=( )mL师:怎样换算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预设生:由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乘进率,由低级单位化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解答18000 1.4 31000【

49、巩固练习】6.填一填。8立方米二()立方分米二()立方厘米500毫升=()升【参考答案】8000 8000000 0.5【点拨】根据体积和容积的相邻单位间的进率进行换算。考点7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考点内容】1 .长方体白体积=长*宽x高。字母公式是 V=abho2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x棱长x棱长。字母公式是V=a3o3 .长方体和正方体共同的体积公式: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x高。字母公式是V=Sho如图所示,在一个大长方体中去掉一个长为5 cm的长方体,变成正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比原长方体的表面积减少了60 cm2,原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师:要想求出长方体的体积,先求出什么?预设

50、生:先求出正方体的棱长。师:然后再求什么?预设 生:然后再求原长方体的体积。解答60+4+5=3(cm)(3+5) X 3X 3=72(cm 3)【巩固练习】7. 一段长方体钢材,横截面是边长为3 dm的正方形,钢材长为5 dm,它的体积是多少 立方分米?【参考答案】5 X 3 X 3=45(dm 3)【点拨】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计算。一个长方体仓库从里面量长是7米,宽是6米,高是4米,求这个仓库的容积。师:怎样求仓库的容积?预设 生: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计算。师:怎样列式?预设 生:7X6X4=168(立方米)解答7X6X4=168(立方米)【巩固练习】8. 一个长方体油箱,从里面量高6分米

51、,长和宽都是4分米。这个油箱最多可装油多少升?【参考答案】6 X 4 X 4=96(立方分米)96立方分米二96升【点拨】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计算。考点8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考点内容】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化为可测量长、宽、高的物体的体积。一个长50厘米,宽40厘米,高30厘米的长方体容器中,水深20厘米,将一块不规则的铁块完全浸入水中,水面升高了 8厘米,求铁块的体积。师:怎样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预设 生:转化为可测量长、宽、高的物体的体积。解答50X40X8=16000(立方厘米)【巩固练习】9. 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8厘米,宽7厘米,高12厘米,浸入一块石块后水面升高3厘米(石块完全浸

52、入水中,水未溢出),这块石块的体积是多少?【参考答案】8X7X3=168(立方厘米)【点拨】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计算。2随堂练习1 .填空。(1)如下图,长方体白长是()厘米,宽是()厘米,高是()厘米。长方体前面与()面完全相同,面积都是()平方厘米。右面与()面完全相同,面积都是()平方厘米。还有()面与()面完全相同,面积都是()平方厘米。(2)长方体有()个面、()个顶点、()条棱。(3)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2 .单位换算。30立方分米=()立方米0.85升=()毫升2100毫升=()立方厘米二()立方分米0. 3升=()毫升=()立方厘米3 .计算下列图形的体积(单位:分米)。4 .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米,宽和高都是5分米,棱长和是多少分米?5 .用96厘米长的铁丝焊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