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射放大电路实验报告_第1页
共射放大电路实验报告_第2页
共射放大电路实验报告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洌尸J象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电子电路设计实验指导老师:李锡华,叶险峰,施红军 成绩: 实验名称:晶体管共射放大电路分析实验类型:设计实验同组学生姓名:一、实验目的1学习晶体管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2、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整和测量方法,了解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3、掌握放大电路电压增益、输入电阻、输出电阻、通频带等主要性能指标的测量方法。4、理解射极电阻和旁路电容在负反馈中所起的作用及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5、学习晶体管放大电路元件参数选取方法,掌握单级放大器设计的一般原则。二、实验任务与要求1. 设计一个阻容耦合单级放大电路已知条件:Vcc=+10V,R =5.1k,Vi =10mV,Rs =

2、600门性能指标要求:仃:30吃,对频率为1kHz的正弦信号 代| a15V/V, R A7.5kO2. 设计要求(1)写出详细设计过程并进行验算(2)用软件进行仿真3. 电路安装、调整与测量自己编写调试步骤,自己设计数据记录表格4. 写出设计性实验报告三、实验方案设计与实验参数计算共射放大电路(一).电路电阻求解过程(B =100)(没有设置上课要求的 160的原因是因为电路其他参数要求和讲义作业要求基本一样 为了显示区别,将B改为100进行设计):(1) 考虑噪声系数,高频小型号晶体管工作电流一般设定在1mA以下,取Ic=1mA(2)为使Q点稳定,取Vbb =2Vcc,即4V,5(3) R

3、e Vbb=3.3恰为电阻标称值Ie(4)R2VccR R2二 Vbb =4VR : Rj =3:2取Rj为R下限值的3倍可满足输入电阻的要求,即F2=22.5k丄R=33.75kQ;V _V由 IR =10lB=0.1m A,Rcc B =60心,民=40KR综上:取标称值 R仁51k丄R2=33k:(5) rVT : Vt=25-Ie Ic(6) 从输入电阻角度考虑: R产砒/旳/归+ 1)亿+跖)>7.5级R 严 9也=-Vrf = 6V取(获得4V足够大的正负信号摆幅)得:Rfi =118(1总2 =3, SkftRc -6.6ft fl寸_ 5100/他从电压增益的角度考虑:&

4、#39;/j-kl >15V/V,取丄 -';得:'' 7 ' '' :爲住为 17_-(二).电路频率特性(1)电容与低频截止频率取-_一:加脸2(跖+匚+&/他/佝= 483Ce取标称值钵EC】心取椎荐的标称值22/IF(三).参数指标验算过程由已确定的参数: 堆=86厲张2 = 3-= “ki! Vc=+10VR=5 1©V =10mV, Rs =600门,】.-.:Lr L、计算得:Ic =弊=0.917祠" - 1風=5.323V,MP| = 20.21学,1+P| 如=20.24>¥,

5、& = R305kfl>7.5kn>fJi=_ =26HZV30HZ;2?r * Cf * /?粢沁竺莎陆,所有参数符合指标.四、实验步骤与过程(一).实验电路仿真:1.代入参数的实验电路VOFF « : VAfc,JtL » 1OMV FREC = 'KH22. 直流工作点Q:2.1仿真类型与参数设置选择时域瞬态分析(Time domai n),由于交流小信号的频率为1kH Z,设置仿真时间为2个周期,0-2ms,扫描步长为0.02ms,精度足够22图像处理:将交流小信号源断开,分别观察IC,VCE,VBE,VC,的波形,利用标尺(toggle

6、 cursor) 得到仿真值为:IC=0.892V,VCE=2.38V,VBE=0.622V,VC=5.45V3. 交流参数分析:3.1仿真类型与参数设置:选择频域分析(AC SWEEP),要将电压源由给定频率的VSIN源换成可供频率扫描的VAC幅值设定为10mV;为得到完整频域特性,扫描频率选择对数扫描,从1HZ到100MHZ采样点设置为10,3.2图像处理(其他图像略去,只摘取需要用到标尺工具的复杂图像)d V2 VUH iFI=26.24877HZ,FH=1.99MHZ,由于FL相对较小,通频带近似为 FHC uto ff H ighpa M 3dB(V2(RLyV 1 (RS)Max(

7、V2(RLyVl(ftS)26 2*877UBKMUIKMHKIBBMmUtaUBiaUI1u mjj m *;« jiui ni-fiimu mmi17 61281ITE-«pj»ncj-在直流分析中,设置y轴变量为max(V2(RL)/max(V1(RS),利用标尺得到电压增 益为 178.55mv/9.993mv=17.87;(2) .上下限截止频率与通频带:同样是上面的频域增益波形,利用oread自带的信号处理函数可以得到:Pl叼0(3) .输入电阻:观察V(VS+)/I(C1)的频域波形,利用标尺可得,当信号源的频率为1Khz时,输入电阻Ri=7.681

8、6k QICVCEVBEVCAVFLRI理论计算值0.9172210.75.32320.24268.305电子仿真结果0.8922380.6225.4517.8926257.6816相对误差0.0272630.0769230.0238590.1161070.0096150.0750634.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计算可得除VCE外直流工作点的相对误差约为2.5%,而频幅特性相对误差约为10%,较大;直流工作状态的误差主要是由于将VCE直接认定为0.7V导致的,而交流特性是由三极管直流工作点决定的,且计算时忽略了电容对电路产生的影响,且忽 略厄利效应,所以会有至少3类误差的叠加,导致误差较大.(二).

9、实际电路测试:1.测试原理:(注释:由于事先不知道实际测试电路所用三极管放大倍数只有160的,而我设计是用100的,所以在测试时无法利用我的设计方案 ,采用了另一个设计方案,附在报告最后.)1. 静态工作点:(1 )按元件参数安装、连接电路(2)不加输入信号,调节 R:两端的电压使IC符合设计值(3)测量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并和理论值相比较2. 电压增益:(1 )保持静态工作点不变, 利用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波形,调节信号源,使输出信号为频率1kHz,幅值30MV的正弦波.(2)输入、输出波形用双踪显示观察,指出它们的相位关系。当输入输出波形无 失真时,分别读出Vi、V。的峰-峰值,记入表格(

10、3)增大输入信号幅度,用示波器监视输出波形。使输出波形出现失真,记下此 时的输出波形草图,说明首先出现的是哪种失真。测出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峰值, 记入表格。(4)接入负载R=5.1k Q。重做上述步骤,分析负载对电压增益的影响。3. 输入电阻:(1)在信号源与被测放大器之间串入一个与R同一数量级的已知电阻 R,在输出波形不失真的情况下,分别测出Vs和V,则放大器的输入电阻为:Vi(Vs -v)/RViVs _ViVo和接入负载4. 输出电阻:(1)输出波形不失真的情况下,分别测出输出端空载时的输出电压R-后的输出电压v o,则放大器的输出电阻为:Rov°/Rl 'vo宀 1)

11、 Rl V。5.幅频特性:电压增益下降到中频增益 0.707倍时(分贝数下降3dB)所对应的的上、下限频率即 L , fH("在Ic为设计值、Rl =二情况下,输入1kHZ正弦信号,改变输入信号幅度,使输出电压峰-峰值为0.5VOp_pmax左右。测出此时输出电压峰 -峰值VOp_p(2)保持放大器输出电压 v幅度不变,改变信号源输出频率(增大或减小),当输出电压值达到0.707VOP值时,停止信号源频率的改变,此时信号源所对应的输出频率即为fL,fH2.实验数据记录(1).静态工作点:I c/mAVCEVVbEVv/v理论值(仿真)0.975.7560.6444.938实际值(测试

12、)1.005.620.644.87(2).电压增益:实测值(峰-峰值)计算值仿真值Vi/mVVo/VAVAVR=g59.62.94-49.3-46.875-46.2R_=5.1k Q59.61.496-25.1-23.68-23.1相对误差R_=86.71%1.46%基准R-=5.1k Q8.66%2.51%基准(3).输入电阻:R (理论值)仿真值rVs/mVVi/mVR (实际值)8265 Q7272 Q7900 Q55.2277564 Q(4).输出电阻:RO (理论值)仿真值Vo/VVo2/VR.Ro (实际值)5100 Q5021 Q1.4962.945100 Q4900 Q(5).

13、幅频特性实测值理论值(仿真)fL39.0Hz31.5HzfH0.2MHz15.7MHz3.结果分析:1. 静态工作点:理论值和实际值相差不大 ,在合适的工作范围内,相对误差已随表给出估计静态工作点的误差一部分是由于计算时默认VBE=0.7V,而实际为0.64V造成的.2. 电压增益:(1)加入负载后,电压增益下降,本次实验的负载和FC相同,带负载电压增益减半。可以看出,若要获得更大的电压增益,且不考虑其他因素,在Rc相同的情况下,负载电阻越大越好。但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峰峰值(输入信号摆幅)减小,容易出现饱和失真(在静态工作点较高时)、或截止失真(静态工作点较低时)。(2)利用示波器双踪显示同

14、时观察输入输出波形,不断增大输入信号的幅度,观察发现输出信号最先产生削顶现象,即电路最先产生截止失真;继续增大输入信号的幅度,然后输 出信号发生削底现象,即饱和失真.由示波器的标尺分别测量得到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 峰峰值和饱和失真的输出电压峰峰值.输入与输出信号相位差恒定为(2k+1).!,反相.RL=mRL=5.1k Q未失真临 界峰峰值ViVoViVo截止失真39mV4.2V65.2mV2.98mV(3)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峰峰值测量为4.2V,与理论分析值接近:由于直流偏置信号为15V,且设计时的直流工作点工作在VC=10.053V情况,所以不失真的信号摆幅约为5V,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峰峰值

15、 <5V,而4.2V<5V,且足够大,符合要求.实验中判断截止失真的临界输出电压方法:在实验中,通过通过观察可知最先发生截止失真,所以不断增大电压在波形明显削顶之前微调输入电压,比对顶端和底端在相同信号衰减的情况下的相位跨度(即示波器上幅值下降两格的横线确定的相位差),当二者刚好从相等到不等时,即为所求临界输出电压.(4)电压增益的实际值和仿真值均小于计算值,实际和仿真都会受到频率和电容的影 响,但实际情况下还有电阻阻值偏小等情况,所以实际值最小,而计算值是理想的情况,频率和电容都按照理想情况处理,并未考虑三极管的极间电容,所以增益最大。3. 输入电阻:(1)实际值与仿真值和计算值

16、相比略小。可能是因为实际用的电阻R并不标准存在偏差。仿真值部分,分析了 1kHz时候的B值,发现只有121,导致输入电阻阻值下降。(如 下图所示)图中值:121.447121.46Freque ncy4. 输出电阻:(1)计算值不考虑厄利效应,数值最大。仿真和实际值都包含了厄利效应导致的电阻ro,而实际电阻 R的阻值无法保证,偏差会更大。5. 幅频特性:(1)实际值和仿真值的下限截止频率相差不大,但是上限截止频率相差巨大。下限截止频率主要由耦合电容、旁路电容和电阻影响, 实际值和仿真值不会相差很大。上限截止频率主要是电阻和极间电容影响.经过查阅资料,引起上限截止频率的仿真值和实际测量值存在较大

17、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示波器的输入电容限制拉低了输出回路的上限截止频率,起主要作用,是高频响应函数的主极点.经过计算,在某个合适不失真的输入信号下,输出信号峰峰值为1.42V时,3DB衰减后的输出信号峰峰值为1.007V,所以调节输入信号频率,直到输出信号波形在示波器上显示 的幅值为1.00V,此刻的输入信号频率即为上下限截止频率八、讨论、心得本次实验涉及完整的放大器设计、仿真、测试过程,整体过程较为复杂。从实验结果来看,计算值、仿真值、实际值之间均有一定误差。实际情况下,直流源供电电压偏差,电阻 阻值和理论值的偏差,极间电容,线路电阻等均会带来一定的误差,但由于设计时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设置了合

18、适的直流工作点,总体上放大器还是能正常工作在放大状态。设计放大器时应考虑这些可能存在的情况,应设计合适的直流偏置,确保直流工作点合适,提供足够大的 输入信号摆幅.附九.电路测试所用设计的设计流程kC 1R5.P47(1)高频小型号晶体管工作电流一般设定在1mA以下,那么取lc=1mA取 Vbb =1vCc,即 5V(3) Re:匕1 E(4)R2Vcc 二Vbb =5r1 r2R2般取 R为R下限值的3倍可满足输入电阻的要1,Rr : R2 = 2 :1RR23求,即(5)Vt:Vl.25-1 E 1 CRz=24k Q, R=48k Q,取标称值 47k Q(6)(7)RE2 二 RE - Re 4.3k1.1Vc= 10V(8)RcVcc -Vc,取标称值5.1kQ = 5kOl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