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质量提升研究_第1页
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质量提升研究_第2页
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质量提升研究_第3页
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质量提升研究_第4页
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质量提升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质量提升研究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质量提升研究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审计局刘远超【摘要】我国自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规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目前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实施效果及现状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分析,找出其不足的地方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完善策略,希望能充分发挥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优势,提高我国民众的知情权,从而充分发挥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在服务国家治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关键词】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国家治理质量提升所谓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就是审计机关将审计结果即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审计结论性文书所反映的内容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载体向社会公开,

2、通过社会舆论促使审计查明的问题得到进一步纠正和落实的一项制度。审计结果公告具有公开性和透明度。实行审计结果公告是推进依法治国、 依法行政,促进审计监督职能充分发挥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社会公众及时了解审计结果,增强审计的透明度,扩大审计的影响力,对审计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审计署的强势推动下,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已达成共识:审计结果公开是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依法行政的得力手段。由此可见,建立完善的审计结果公开制度体系是十分重要的,审计结果全面公开是一种必然趋势。1、 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一)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发展历程审计结果公告制度通过揭示和向社会公众反映受托责

3、任者代表国家和公众利益履行职责的总体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可以有效地发挥审计监督、立法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多重约束机制的合力作用,促进受托责任者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国家的法律尊严,完善国家法律制度。它是随着国家民主法治化进程的发展应运而生的。新中国成立后,1994 年通过的审计法第36 条中规定“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但应依法保守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的商业秘密,遵守国务院有关规定”,标志着新中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正式拉开帷幕,随后审计署于1996 年、 2001 年、 2002 年和 2010年分别颁布了了国家审计基本准则、 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准则、 审计署审计结

4、果公告试行办法、 国家审计准则 ,在这些规定中进一步明确了审计机关除了要向本级政府、上级审计机关及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审计结果外,还可以向社会公告审计结果。2003 年 7 月 1 日, 审计署印发的审计署 2003 至 2007 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并且指出: “到 2007 年力争做到所有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项目的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其他不宜对外披露的内容外,全部对社会公告”。 2008 年 5 月 1 日起实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完善奠定了坚实基石。2011 年,伴随着各级地方政府政务公开“深化年”活

5、动的深入开展,各级地方审计机关不断拓宽审计结果公开的渠道,逐步加大审计结果公开力度,公告的完善程度在逐渐增强,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在国家治理中重要作用国家治理是通过配置和运行国家权力,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控制、管理和提供服务,确保国家安全,捍卫国家利益,维护人民权益,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科学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国家审计通过依法履行职责,对权力运行进行监督和制约,发挥预防、揭示和抵御的“免疫系统”功能,推动实现国家良好治理。而作为国家审计重要组成部分的国家审计公告制度,通过揭示和向社会公众反映受托责任者代表国家和公众利益履行职责的总体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有效地发挥审计监督

6、、立法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多重约束机制的合力作用,促进受托责任者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国家的法律尊严,完善国家法律制度,有效地服务和推动国家治理。所以说,实行审计公告制度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具体实践,是发挥群众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作用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时代要求。它必然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2、 审计公开制度实施成效分析2003 年 12 月审计署发布了我国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面向所有民众的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审计署关于防治非典型肺炎专项资金和社会捐赠款物审计结果的公告。截至2013 年 5 月 27 日,国家审计署共发布了162 份审计结果公告,其中200

7、3 年 1 份、 2004 年 7 份、 2005 年 4 份、 2006 年5 份 、 2007 年 6 份、 2008 年 8 份, 2009 年 15 份, 2010 年 22 份, 2011 年 38 份, 2012 年 35 份, 2013 年至 5 月 27 日 21 份,报告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公开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从公告的情况来看审计公告越来越频繁,公告的内容也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其完善程度也在逐渐增强:(一)审计公告力度逐步加大首先从数量上来看,审计公告数量逐年增长,从2003年的 1 份增加到2012 年的 35 份, (见表1) ;其次

8、,从审计公告业务领域来看,审计公告的范围逐步扩大,增加到包括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奥运资金运用、外资运用、社会保障资金、安居工程、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等业务领域;最后,从审计公告的审计类型来看,公告披露的类型越来越广泛,包括财务收支审计、资产负债损益审计、专项资金调查、跟踪审计报告、整改情况报告以及移送报告的披露等,范围的广泛性提高了审计的透明度,同时增强了审计的权威性。5 / 12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质量提升研究表1公告年度公告数量201235201138201022200915200882007620065200542004720031(二)审计公告越来越注重法律依据在审计公告的实践过程中,针对

9、每一项审计问题的同 时,都增加了相关的法律依据,切实做到依法审计。权力的 配置与制约是现代国家政治制度设计的基本要素,也是确立 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原则。一个国家要实现对各项公共事务 的有效控制、管理和服务,首先应做到的就是用法律制约权 力制约,审计公告越来越重视法律依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 充分发挥由审计监督、立法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多重 约束机制的合力作用。(三)加强对审计结果的跟踪通过对审计报告公告的同时,对审计结果和审计意见的执行情况进行追踪,追究引发问题的真实原因,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并予以跟踪检查,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视,促进被审单位严格管理。(

10、四)审计结果公告被关注度逐渐提高社会公众对于审计公告关注度逐渐提高,从另一方面提高了国家管理的效率。审计公告制度有效地维护了民众的知情权,增强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提高全民法制意识,同时又促进了社会公众对于审计公告的关注度提高,从而进入了一个相关促进的良性循环的阶段,既减少了社会管理成本,又提高了国家管理效率。三、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不足审计结果公开是多方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要顺利开展好这项工作,不仅要有适宜的政治环境、法律环境、人文环境,还需要审计机关自身锲而不舍的努力。目前,全国各级审计机关都在紧锣密鼓地开展这项工作,但是,我们还是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阶段所面临的困难和存在

11、的问题如果不能尽快得到解决,就有可能使审计结果公开成为一种形式,辜负了全社会的期望。(一)法律依据还不够充分在法制社会,任何一项行政执法,都应当有充分的法律依据, 否则潜在的执法风险很大。审计结果公开的法律地位,是由审计法第三十六条确定的,作为审计机关的一项权限加以规定: “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从这条规定看,是否公开审计结果,是审计机关的权利,而不是审计机关的义务。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在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服从行政长官的命令。所以,审计署颁布的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试行办法规定,公告财政收支审计结果,要经国务院同意;向国务院呈报的重大事项审计结果需

12、要公告的,附加说明,没有反对意见才能公开。以此为蓝本,各地方审计机关制定的试行办法,公告的审批、决定权限几乎都由政府领导把握。这样做,一方面是按照法律规定,在政府行政和上一级审计机关领导下开展审计工作,另一方面,审计机关回避了一定的结果公告风险。审计结果公开本身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势必软化约束,由此会出现一些社会公众真正需要关注、了解、监督的焦点内容被掩盖。(二)审计执法独立性不够独立地进行经济监督,是审计的本质特征。从世界范围看,国家审计有立法型、司法型、独立型和行政型等几种。立法型、司法型、独立型的审计模式,除受到国家保密、国际地位的影响等因素的考虑和限制外,审计结果公告几乎都能够对社会完全

13、公开,比较而言,行政型模式的独立性较差,我国的国家审计就属于行政型。虽然从形式上看,审计机关对其他政府职能部门是独立的,但是,纳入整个政府工作体系看,实质上就是本级政府的一个内部审计机构,因此受领导机关意志的制约比较大。在执行国家权力的过程中,政府及其官员除了代表公共利益外,还代表所在团体的利益,甚至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当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相冲突时,地方政府很难说不考虑地方和局部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审计结果公告就会遭遇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若不据实公告,有违审计的职业道德,有损审计的公正形象,并且存在潜在的风险;若据实公告,就必然要面对政府的不授权批准甚至刁难,直接造成现实危机

14、。在这样的搏弈中,相对弱势的审计机关只有屈从,因而大大损害了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全面性,削弱了社会监督的威力。(三)我国的审计结果公告尚属于不完全公告,审计公告的内容有待进一步充实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是审计结果公告的核心,要能够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和评价政府公共财政管理的过程和结果,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但从我国目前审计结果公告的数量看,近几年以来,我国地方审计机关仅就少量的审计项目结果进行了公告。目前社会各界都在关注审计工作,关注审计查出的问题及处理情况,但审计结果公告的数量远没有达到社会所期望的水平。特别是部分重大项目的审计结果未及时公布。二是从公告审计的类型上看,尚缺乏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

15、告。至审计结果公告制度诞生以来,到目前为止,审计署还未真正有一篇关于经济责任方面的审计结果公告。三是从公告的具体内容上看,缺乏被审计单位值得学习方面的展示。对于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好的管理方法或实践,审计结果公告还应单独对其进行评论和肯定。通过公开的审计报告,将好的做法或经验进行推广,这样即可以鼓舞人心,又可以使各单位相互借鉴,提高工作效益。(四)审计结果公告程序的相对繁琐,影响了审计公告的独立性和真实性审计结果公告的程序是指审计结果从审计机关或授权组织到达社会公众面前时,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或步骤。目前我国审计结果公告程序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审批程序过多,无法全面反映审计结果。目前,部分地方审计机关对

16、外公布的审计结果,经过级级审批、层层把关之后,大多是简单地披露几个问题,无法全面真实地反映审计情况;二是审计结果公告程序不全面,缺乏对事前和事后的公告程序规定。审计结果公告并不是简单地将审计报告公布出来完事,这其中还涉及到公告项目的选择,审计报告的修改,外部事务的联络,反馈意见的梳理,引发争议的解决等等一系列问题。四、 完善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相关措施9 / 12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质量提升研究从近年来实行审计结果公告的实践来看,公告的程序繁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针对其不足的地方提出一些完善策略,以希望能够提高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效力,提高我国民众的知情权,从而充分发挥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在服

17、务国家治理方面的重要作用。(一) 客观谨慎开展审计评价,降低审计公告风险审计结果公告是一把双刃剑,在对被审计单位产生重要影响的同时,也是对审计自身的工作质量和工作能力的一次检验,基于这点,我们在实行审计公告制度下的审计评价应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在审计过程中,应加强审计风险的预测、控制和分析,科学评估审计风险,确定审计重点的重要技术方法。审计评价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如果不切实际加以评价,就会带来审计评价风险。由于现代审计内容的不断扩展,审计评价无统一标准和模式,审计人员很难对被审计单位情况做出全面正确的评价和反映。因此对现阶段经济生活中反映出来的新事物、新问题、法律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审计评价

18、更要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审计人员应强化审计风险意识,并不断学习和借鉴先进的审计方法,以制度的刚性约束审计风险,在审计成本和审计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挖掘审计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实行审计公告制度后所产生的审计风险。(二)增强审计过程中结果公告的独立性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公告的独立性,改革审计结果公告审批制度。笔者认为:一方面进一步确立国家各级审计机关有权直接向本级人代会报告各类重大问题审计结果的制度,从而进一步提升国家审计的威慑力,进一步保障审计结果公告的实施。另一方面采取审计轮换制度。国家审计署派驻各地方和部门的工作机构不应常驻,而应实行较机动的轮换制度,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在完成重大审计项目时也执行交叉轮换制度,同时本级审计机关在完成本级具体的审计项目时也应该轮换负责人,这样既可保障审计依法独立、免受干扰,又可防止审计队伍产生腐败。(三)提高审计队伍专业素质,加大审计公告力度目前,社会公众认为审计结果公告数量不足,其主要问题是因为政府自身公告意愿不强,因此,为加大公告力度,各级审计机关应该意识到审计结果公告趋势的必然性,转变自身的观念,提高公告主动性。一方面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使广大审计干部更新观念, 作好思想准备。通过广泛宣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