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明故宫(共2页)_第1页
探访明故宫(共2页)_第2页
探访明故宫(共2页)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探访明故宫学号:01A10128姓名:雷康班级:大一建筑一班 作为六朝古都,南京从不缺少历史建筑,但在文化底蕴如此深厚的南京,明故宫却能够独占一席之地,明故宫有着它独特的不可被替代的魅力。 明故宫是明朝初期的皇宫,也是北京故宫的蓝本,它有着悠久的历史。 洪武元年(1368年),即位称帝,以应天府为南京,并于次年在兴建中都城。由于人力物力全被集中于中都城池和宫殿的兴建, 因此南京宫殿的扩建工作一度终止。此后数年间只对已有宫殿进行了必要的维修。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放弃营建中都的计划, 集中力量修建南京。此次修建,增设了左右两阙,在奉天门左右增加了东西,并增建文华殿

2、,武英殿等建筑,洪武二十五年 (1392年),再次增建一些宫殿。 至此,明故宫达到了最完整的状态,也是它最鼎盛的时期。 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攻破京师,建文帝出逃。次年朱棣迁都北京,此后南京宫殿不再使用,但仍作为留都宫殿。(1644年),福王在此即位,一度建立政权。此时的明故宫内大多殿宇已经坍毁无存,南京太庙也早已被焚毁,朱由嵩进行了一些修复工作,兴建了奉天门,慈禧殿等建筑。清灭南明后,改南京为,将明皇城改为八旗驻, 设置及都统二衙门于明故宫中。康熙年间, 曾取明故宫石料雕件修建庙宇。攻陷南京后,没有使用明故宫作为宫殿基址,而是在城中另择新址营建新宫,此间拆取明故宫大量石料和砖瓦。至太平

3、天国灭亡时, 明故宫的宫殿和宫墙已基本无存。 所以如今,我们能看到的就只剩下一些明故宫遗址了。但这并不会影响我们领略明故宫的壮丽宏伟,通过复原图,我们一样可以探究明故宫的神秘,可以发现这个建筑群所特有的建筑风格和形制。 这座宏伟的宫殿,由皇城与宫城两部分组成,合称皇宫。皇城在外,围护着宫城。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2里,周长9公里,呈凸字形。皇城开有六道门,宫城又称大内,俗称紫禁城,也开有六道门。在皇城与宫城之间还有两道门,南为承天门,北为端门。它们与皇城的洪武门、宫城的午门处在同一条上。 有了皇宫里这样一条轴线,南京宫殿和衙署都沿着这条轴线结合在一起。以南端外城的正阳门为起点,经洪武门至皇城

4、的承天门,为一条宽广的御道,御道两边为千步廊,御道尽头承天门前是长安左、右门形成的东西横街-长安街和外五龙桥,向北引延,经端门、午门、内五龙桥至奉天门,进入宫城。经三大殿两大宫抵宫城北门玄武门,至皇城北门北安门出皇城,正对钟山“龙头”富贵山,而以皇城的太平门为结束。 这种建筑方式开创了明清两代宫殿自南而北中轴线与全城轴线重合的模式,很突出地表达出封建集权统治唯我独尊的精神,也成为后来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时改建北京城和设计宫城的蓝本。 在这条中轴线上,分布着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三殿和洪武门、承天门、端门、午门、奉天门五门,这三殿五门则正好是明故宫另一重要的建筑形制。三朝五门是礼记中的一种建筑形式

5、,明故宫采取这种形式,说明了它的建造者朱元璋力图恢复汉族文化传统的政治主张,这种政治主张就集中表现为遵循,所以朱元璋选择了礼记这一儒家经典,就是为了极力寻找礼制。 从本质上来说,轴线和三朝五门都是统治者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采取的措施,但这两者却可以在建筑上结合的如此巧妙,相辅相成,让整个建筑群显得井然有序,错落有致,更好的体现了统治者的至高无上,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北京的故宫也会沿袭这种建筑风格了。既然如此,明故宫的价值自然非常高了。暂不谈它为南京旅游业做出的贡献,那些经济价值其他的历史建筑也可以办到,并没有什么可称赞的,我们需要明故宫所特有的价值。首先提到的是上面说过的它开创了明清两代轴线重合的模式,这是一个巨大的改进,虽然是从统治者的角度出发来考虑的,但却带来了在艺术上的价值。而且明故宫本身是一个建筑群,在建筑的领域上,它又是一个杰出的代表作,它可以集中概括了明清皇宫建筑的特点,因为它就是明清皇宫建筑的鼻祖,同时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明朝时的历史,了解建筑史的发展过程,了解明朝建筑的木构结构,了解封建统治者是如何以建筑物德形式来加强统治的明故宫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无穷的宝藏所在,它能够让我们增加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明故宫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我们能够从中找到人类文化传承的脉络。 缅怀历史是为了更好的展望未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