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兰矿新井初步设计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30/dd7cfac2-1720-4df1-bf3e-65532fd70958/dd7cfac2-1720-4df1-bf3e-65532fd709581.gif)
![屯兰矿新井初步设计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30/dd7cfac2-1720-4df1-bf3e-65532fd70958/dd7cfac2-1720-4df1-bf3e-65532fd709582.gif)
![屯兰矿新井初步设计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30/dd7cfac2-1720-4df1-bf3e-65532fd70958/dd7cfac2-1720-4df1-bf3e-65532fd709583.gif)
![屯兰矿新井初步设计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30/dd7cfac2-1720-4df1-bf3e-65532fd70958/dd7cfac2-1720-4df1-bf3e-65532fd709584.gif)
![屯兰矿新井初步设计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30/dd7cfac2-1720-4df1-bf3e-65532fd70958/dd7cfac2-1720-4df1-bf3e-65532fd7095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屯兰矿新井初步设计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第一章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1.1 矿区概述1.1.1 地理位置屯兰矿位于山西省古交市西南 6Km距太原市60Km区内有四条公路与外相通:太 原一陕西佳县公路由井田北缘通过;文水开栅一古交线沿原平川通过;清徐一古交线沿 大川河通过;岔口一古交线沿屯兰川通过。国铁太古岚铁路沿井田北缘通过,屯马铁路 支线由本井田中部工业广场通过,交通便利。屯兰矿交通地理位置图如图1.1.1。城底1: 250000图1.1.1屯兰矿交通地理位置图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1.1.2 地形与地貌井田位与吕梁山东翼,属中低山区,地形切割强烈,沟谷
2、纵横,以山地地形为主, 仅在大河谷中分布有宽约 200600米的冲积-洪积平原。全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最高 处在大东磨上附近,标高1400米;最低处在古交镇附近汾河河床,标高 970米。相对 高差一般150 250米。1.1.3 气候和地震本区属我国北方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春多风沙,夏热多雨,秋季凉爽, 冬季干寒。据寨上水文资料,年降水量最大 632.6mm最小172.1 mm年平均457.8mm 全年降水量约60%集中于7、8、9三个月。据太原气象台观测资料,最高气温 39.4 C, 最低气温达-25.5 C,年均气温9.4 C 0全年多偏北风,年平均风速 2. 4m/s,最大冻 土
3、深度7 7 cm o据山西地震局资料,古交区地处6度地震基本烈度区,而位于断陷盆地的太原市区 为7度区。据记载太原市区发生的地震最高为 5级,太原以南的清徐一带曾发生过 6级 地震。1.1.4 水源和电源矿井永久水源取自汾河上游的汾河水库。矿井电源取自屯兰ll0kv区域电站。1.1.5 矿区水文屯兰井田位于西山煤田的西北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全区带压开采,煤层最大带 压达 4.54Mpa。本区内河主要有汾河及支流屯兰河、 原平河、大川河。汾河自西向东流经本区北缘, 其支流屯兰河、原平河及大川河分别自南向东或自南向北流经本区,在北缘注入汾河, 河谷宽400600米。汾河流量受上游水库控制,最大流
4、量 673m3/h。汾河支流平时流量 仅每秒十几升,雨季则可形成具有破坏性的洪流。其它次一级的小沟谷多为季节性河谷, 平时干涸或仅仅有涓涓细流。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1.2 井田地质特征1.2.1 地层本区仅出露有山西组顶部及以上地层,据钻孔揭露,其地层由老至新依次有: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0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二迭系下统 山西组(Pis),二迭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ix),二迭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二迭系上统 石千峰组(P2 s h),第三系、第四系地层。1.2.2 地质构造本区位于西山煤田北部,地层走向北西,倾向南西,倾角2
5、176;15° ,呈NNE向SSW 倾伏的波浪状单斜构造。较大褶曲少见,但次一级小型波状褶曲发育。断层较多,且成 组出现。1、褶皱构造本区大的褶曲不甚发育,比较明显的有井田西部边缘的鲜则背斜、元家山向斜以及 东南部的东大岭向斜。而在井下生产中实际揭露次一级小型背一向斜相当发育。鲜则背斜:位于井田西部边缘,其轴部北起八字山村西南,南至七福沟,轴向大体 呈南北方向,全长约5公里。轴部出露最老为上二迭统上石盒子组地层。 两翼倾角4。 9°。元家山向斜:位于鲜则背斜以东,并与之平行,其轴北起元家山村东,南到姬家庄 村以西,大体呈南北方向,全长约 3.8公里。两翼倾角6°1
6、3°。轴部出露多为上二 迭统石千峰组地层。东大岭向斜:位于井田东南部,其轴南起东大岭村东,向北东 30°延伸,到72号 钻孔附近消失,其中部轴向变为北东 60° ,全长5公里。两翼倾角4。10。由于沿 轴部覆盖面积较大,所以地面不够明显。2、断裂构造井田内断层发育,均属高角度正断层。根据屯兰勘探区精查地质报告,发现落差5米以上断层66条,其中落差30米以上7条,100米以上4条,断层走向以北东 350 65。者居多,占三分之二。这些断层均有明显的成组出现的特点,区内分布有两 组,每组有46条落差10米以上的断层,常常伴生许多成束的小断层,走向北东,大 多带有压扭性
7、质。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3、陷落柱区内陷落柱比较发育,屯兰井田从建井至 2005年底,井下共揭露陷落柱90个。陷 落柱在平面上呈带状分布,柱体形态多呈椭圆扁圆或不规则圆形, 剖面上多呈反漏斗状, 陷落角多为6080度。柱体内岩块杂乱无序,一般胶结松散,呈半胶结状态。从井下 揭露陷落柱情况来看,长轴直径一般 30-50米,最大达100米以附兰矿构造纲要图。1.2.3井田水文地质特征井田自上而下有四个含水层组,即:第四系砂砾含水层组,石盒子组砂岩含水层组, 太原组薄层灰岩含水层组和奥陶系灰岩含水层组。1、第四系砂砾含水层:主要赋于屯兰河、原平河、大川河及汾河等河谷中,主要 由砾
8、石及砂层组成,富含潜水,冲积层一般厚1015米,渗透性好,主要靠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区内冲积层的水位在地表下 0.87米,上游深,下游浅,水位标高990 1030米,单位涌水量为2.5-104升/秒米,渗透系数为 40.696.68米/日,水 质HCOHSO Ca-Mg©,矿化度为245310毫克/升。该含水层水与下部含水层联通 性差,仅北一盘区右翼、南二盘区左翼接受其侧向补给。2、石盒子组砂岩含水层组:本组厚层砂岩较多,以中一粗粒砂岩为主,含水性分 布不均,在靠近屯兰河,原平河及汾河两侧,由于长期受地表河滩潜水的侧向补给,含 水性相对较好。本组砂岩在沟谷中出露较多。风化带最大涌水
9、量为0.026升/秒.米,渗透系数为0.000440.13米/日,水位标高993.13 1042.92米,水质为HCO-S0 4(G) 水,矿化度为250-561毫克/升。该含水层水横向联通性差,分布不均,沿屯兰河两 侧含水量较大,工作面回采后通过采空区涌入巷道,为上组煤出水的主要水源。3、太原组薄层灰岩含水层组:由 L1、K2、L4三层石灰岩组成,其中以 K2最厚, 平均厚2.8米,岩性纯,为主要含水层;L1平均厚1.96米,不甚稳定,岩性又常为泥 灰岩,含水性较差。由于埋藏较深,裂隙、岩溶均不发育,透水性及含水性随之也差, 其单位涌水量为0.182-4.07升/秒.米,渗透系数为 0.16
10、6-15.96米/日,水位标高 为964.18-1038.19米。由于灰岩较薄,以裂隙水形式存在,含水量较小,对矿井生产 威胁不大。4、奥陶系中统含水层组:岩性一般以石灰岩为主,裂隙及岩溶发育,富水性强, 区内可分为峰峰组含水层、上马家沟含水层和下马家沟含水层。(1)峰峰组含水层:本组为峰峰组上段,岩性以层状灰岩为主,方解石含量较高,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平均厚约70米,它位于奥灰顶部,距煤层底板最近,是潜在的直接突水含水层,对煤 矿安全生产构成威胁,但其岩溶发育和富水性很不均匀,呈明显的块段性,不同钻孔中 的水位标高相差很大,甚至无统一地下水位,它与上马家沟组含水层中间存在
11、隔水层, 两者之间的水力联系很不均匀。(2)L马家沟含水层:是本区最主要的含水层组,它与下马家沟组一起组成奥灰岩 溶含水主体。该组主要由较纯的灰岩和白云质灰岩组成,厚度大,平均为270米,为岩溶的主要发育层,导水性好、水位很平缓,水位标高为878.4922.8米。(3)下马家沟组含水层:主要由灰岩、花斑灰岩组成,平均厚度110米,方解石含量较多,岩溶较发育,其富水性弱于上马家沟含水组,而强于峰峰组含水层,在古交镇 以东至本区以外地区,富水性较好。峰峰组、上马家沟组及下马家沟组含水统称为奥灰水,具岩溶发育,富水性极强, 水位高,水压大,全区可采煤层均带压开采。严重威胁着矿井安全生产,影响着矿井的
12、 发展规划,是矿井防治水的主要任务。突水系数及涌水量:1、突水性屯兰矿全井田带压,但隔水层相对较完整,其厚度符合安全要求,另外奥灰顶部有10-20米厚的充填带,相对增大了隔水强度,因此,采取一定的有效的防治水措施进 行带压开采是可行的。从突水系数分析来看,2#煤层全区安全可采,8#煤层突水系数达到0.72 Kgf /cm2 - m超过水文地质规程0.6 Kgf /cm2 - m的规定,8#煤层有部分 区域处于危险区。经对8#煤突水系数进行分析,煤层底板标高低于56 8.3米区为危险区,标高568.3 , 718.9米为过渡区,大于718.9米为安全区。危险区主要集中在屯兰矿南四、 南五盘区。
13、通过对危险区进行疏水降压,来提高开采的安全程度。2、矿井历年涌水量总之,从理论上分析,2#煤层开采是安全的,但区内大中型断层及陷落柱切割,使煤 层失去连续性,又因采动破坏使地压发生变化,这些不利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大增加了突水的可能,因此,2#煤层的开采也不能够完全排除突水的可能,在生产中切不可麻痹意、0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1.3煤层特征本区煤系地层为山西组和太原组, 共含煤13层,煤系地层平均总厚约166米, 煤层平均总厚15.7米,含煤系数10%。二迭系下统山西组含 02#、03#、1#、2#、3#、4#、 4下#七层煤层,称为上组煤,煤系地层平均总厚 44.58米,煤层
14、平均总厚度为5.32米, 含捧系数11.9%。石炭系统太原组主要含煤6#、7#、8#、8a#、9#、10#六层,称为下组煤, 煤系地层平均总厚度为122.43米,其中煤层平均总厚度为 5.98米,含煤系数4.9%。1.3.1 煤层特征1、02#煤层:位于K4砂岩下1 5米,北部发育不好,仅有两个“孤岛式的可 采区,向南逐渐增厚,大致在 455、7.T19、T64、T55等钻孔连线以南形成大面积的可 采区,其中仅43孔为尖灭点,可采范围近乎占总面积的一半。可采区内厚度比较稳定, 一般厚1.0米左右,多为薄煤层,局部为中厚煤层,最厚可达2.32米,常有夹石1-2层,顶底板多为砂质泥岩、泥岩或粉砂岩
15、。本层在屯兰井田为不稳定煤层,往南至邻区 变成稳定的主要煤层。2、03#煤层:可采范围南北向分布,西至 T7号孔,东至边界。煤层分布连续性差, 可采区内常有“孤岛”式的下可采区和尖灭区,可采范围基本同02#煤层,但连续性比后者差。可采区内为薄煤层,厚度一般不超过1.0米,最厚1.03米、大部结构简单,偶有什石一层。顶底板绝大多数为砂质泥岩或细砂岩。属不稳定煤层3、1#煤层:仅在井田西北缘独立存在,具范围约占全区的十分之一,其余均为与 2#煤层合并区。独立分层内大多不可采,仅在西部边缘有近两平方公里的可采区。可采 区内厚度多为0.60 0.70米,最大1.13米,结构简单。本层与2#煤层的间距最
16、大3.87 米,上与03#煤层间距变化很大,个别点合并。顶底板以砂质泥岩为多,其次为粉砂岩、 细砂岩。属不稳定型。4、2#层:厚度1.45-5.22米,基本为中厚煤层一结构复杂,有夹石13层。虽然 厚度变化大,最厚可为最薄的三倍,但有规律可寻,即1#煤与2#煤的合并线是本煤层厚度变化最大的地方,在合并区厚度最大,独立区厚度最小,因而形成东西两侧厚度小, 中部厚度大。436钻孔一带为厚度最大地段。顶板以砂质泥岩和泥岩为主,次为细砂岩 及炭质泥岩,底板以炭质泥岩为主,次为砂质泥岩。此层煤虽上与1#煤、下与3#煤合并, 并且厚度变化大,但有规律,并且都可采,仍不失为稳定型煤层。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
17、说明书(毕业论文)5、3#煤层:在西南、南及东部独立存在,其余均与2#煤合并,二者相距一般 1.0米左右,最大1.64米,隔以炭质泥岩或泥岩,形成明显的组合特征。独立区内靠东界 和南界处不可采,可采范围约占全区的十分之三。、为薄煤层,厚度一般小于1.0米, 最大1.85米,大多结构简单,偶有夹石一层。顶板大多为炭质泥岩,底板以砂质泥岩、 泥岩为主。属不稳定煤层。6、4#煤层:上距3#煤多小于10米。中部发育不好,分布有大片尖灭区和不可采区, 其范围大致为420、T24、7、T19、T42、410等钻孔圈定,其中仅在 T30、T34号钻孔一 带有小片可采区。环绕上述范围几乎全为可采区,仅在 18
18、9、106孔一带为不可采区, 可采范围占全区的十分之七。虽然可采范围较大,但全面来看分布.连续性差。采区内 厚度一般12米,以薄煤层为主417与5号孔连线以北,由于与4下。煤合并而变厚, 为厚煤区。最厚可达3.54米,其次在南部及东南部厚度也较大。常有夹石 13层,为 复杂结构煤层。顶板以泥岩、炭质泥岩为主,其次为细砂岩,底板以砂质泥岩为主。属 不稳定型煤层。7、4下#煤:在相邻矿井镇城底矿及西曲矿界内与 4#煤合并,延至本区417、5号孔 以南又分开独立存在。紧接合并区分布有面积6平方公里多的东西条带状可采区,可采 区内厚度变化很大,最大为 2.40米。可采区以南多为尖灭区。本层与 4#煤的
19、间距变化 较大,多数在10米以内。结构简单,局部有夹石一层。顶底板多为砂质泥岩和粉砂岩。 属不稳定煤层。8、6#煤:位于Kb下1.215.7米。417、T50、T48等个孔连线成的弧线以西为大片 可采区(其中仅T31孔为不可采区),占全区的一半,以东绝大部分为不可采区,仅T5 5、 188及458孔附近分别有一个小块可采区。采区,.内厚度一般12米,最大1.91米, 西南部厚度大,北部、东部厚度小。本层顶板多为含炭量较大的炭质泥岩。底板以砂质 泥岩和粉砂岩为主。结构较复杂,多有一层夹石,属于较稳定型煤层。9、7#煤:直接顶为L4灰岩,其间有时隔以零点几米的炭质泥岩或泥岩,全区仅有 T38、13
20、2、135三孔为不可采点,T38为临界可采。总的来说,煤层厚度变化为全区最 小者,为薄煤层,绝大多数 0.71.0大1.08米,结构也简单,仅小部分有夹石一层, 属稳定型煤层。10、8#煤:顶板为L1灰岩,有时相变为泥灰岩,层厚 02.64米,平均1.59米; 底板以粉砂质泥岩、粉砂岩为主,局部相变为细砂岩或中砂岩。上距 2#煤5888米, 平均厚73米煤层厚度1.1 55.81,平均厚3.45米,为中厚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变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 化规律明显,即厚度与8#9#煤间距成反比。8#、9#煤间距变化大,为33 1 . 5米,最 大的地段为T12至IJ 457孑L的
21、南北条带,宽10002000米,另有457至T52孑L的分支小 条带。在此间距大的条带内 8#煤最薄,两侧厚度逐渐增大。总的来看西部大于东部, 其厚度变化是沉积盆地不均衡沉降的结果。本层结构复杂,一般有23层夹石,最多4层,属于稳定型煤层。11、8a#煤:西部小面积与8#煤合并,合并线大致在424、426、445、T43等孔附近, 以东独立区,紧接合并区有两个可采区,可采面积约 5平方公里,可采区内基本为薄煤 层,一般厚0.60-0.80米最厚130米,结构复杂,有夹石12层。顶板大多为砂质泥 岩,底板为炭质泥岩。属不稳定型。12、9#煤:全区仅位于西北角的428钻孔附近不可采,其余厚度多为
22、1.502米, 最大2.88米,以中厚煤层为主,极小面积的薄煤层主要分布于西北角。厚度变化不大, 最厚处位于西部,一般有夹石12层,最多3层,结构复杂。顶板以灰黑色粉砂质泥 岩、粉砂岩为主,局部相变为炭质泥岩、泥岩等。底板为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有时相 变为细砂岩。属稳定型煤层。13、10#煤:煤厚0.10-1.40米,平均厚0.59米。仅在西部有近9平方公里的可 采区,其范围大致在T40号钻孔以北,T17号钻孔以西,其余大多为尖灭区,仅在毗邻 可采区处分布有小面积不可采区,其中有数个孤立可采点。可采区基本为薄煤层, 厚度 多小于1米,最大1.40米,常有夹石12层。顶板以砂质泥岩为主,其次为细
23、砂岩、粉 砂岩,底板多为砂质泥岩。属不稳定型煤层。1.3.2 变化规律1、本井田煤层灰分以7#煤最低,1#煤最高。灰分含量的规律大致有两点:(1)厚度 不大并且变化较大的不稳定煤层灰分高;厚度变化很小的稳定煤层灰分低;(2)厚度较大的煤层灰分中等。2、本区煤层硫分一般是陆相的山西组低于海陆交互相的太原组,前者多以低硫为 主,后者多以中、低硫为主,高硫比例增大。1.3.3 煤质本区煤层埋藏较深,主要有变质程度较高的肥煤、焦煤、瘦及贫煤,其中焦煤为主, 瘦煤次之,肥煤、贫煤极少。井田内焦煤储量占总储量的61.1 %。瘦煤占26.7%,肥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煤占11.1%,贫煤极
24、少且只分布在9#煤层。煤质特征1、2#煤层:有肥煤、焦煤、瘦煤三种牌号,以焦煤为主,瘦煤次之,肥煤最少。原煤灰分7.6 8-34.38% ,以中灰为主,低友及高灰都较少,洗煤多低于 10%。原煤硫 分多低于1%,最高2.40%,以低硫占绝对优势。洗煤硫分多低于 0.5%。磷含量一般 小于0.01%。显微煤岩类型以亮煤为主。显微煤岩组份以凝胶化组份为主,丝炭化一 股在23-25%之间。2、8#煤:有肥、焦、瘦三种牌号,以焦煤为主,约占 60%,肥煤极少,约占2%0原 煤灰分6.4338.54%,以中灰为主,洗煤灰分大多数在 8%左右,最大为23.16 %。 原煤硫分最大6.81 %,以中硫为主。
25、原煤含磷一般 0.002 %左右,最大0.0347%。煤 岩类型以暗亮煤为主。煤岩组份以凝胶化组份为主,丝炭化组份多在1825%间。矿物含量中等,一般1115%,成分以粘土类为主,黄铁矿次之。1.3.4 瓦斯、煤尘及煤的自燃性煤管局晋煤基字(1984)第1070号文瓦斯涌出量为12n3/t,属高瓦斯矿井。根据实 际揭露煤层情况,瓦斯等级鉴定全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183.10 mi/min,相对瓦斯涌 出量为 23.31m3/t。煤炭科学研究院重庆分院对屯兰矿 2#煤层12209轨道巷(大块)和8#煤28101工作面 (大块)煤样进行煤尘爆炸性实验,结果为煤尘具有爆炸性,2#煤尘爆炸指数为19
26、.38 % , 8#煤尘爆炸指数为24.78 %。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对屯兰2#煤层和8#煤层煤样进行煤尘爆炸性和自燃倾向性鉴定,结果为煤尘具有爆炸性,煤层自燃倾向性属I类,属容易自燃发火煤层。第二章井田境界和储量2.1井田境界屯兰煤矿位于太原地区古交市西南, 距古交市城区约6公里,行政区划属古交市管 辖。本井田北东以汾河南岸最高洪水位线为界,东以大川河西岸最高洪水位线为界,东 南以王芝茂断层为界,西与西南以 F38断层与425号、454号、448号、446号、T38号、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451号钻孔连线为界,北西以风坪岭断层北东段为界,南北长约 4.08km,东
27、西宽约 5.26km,面积20.24km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2004年11月4日颁发给屯兰 矿的采矿许可证(副本)证号1000000420045,矿界由以下17个拐点坐标圈定。2.2 井田的工业储量2.2.1 井田的工业储量在本设计中,只对2#、8#煤层进行储量计算,参加储量计算的均为可采煤层。依据勘探钻孔资料,将矿体分划分为 A、R C三个块段,在各块段内,用算术平均 法求得每个块段的平均煤层厚度,然后求得各块段储量。地质断块法计算见公式2-1 oQSiMi i(2-1 )式中 Q-工业储量,Mt;s一块段水平投影面积,m;M i 一块段内钻孔见煤厚度的均值,mi一块段内煤的容
28、重,t/m3。经计算,各块段储量以及井田总储量见表2.2.1 。表2.2.1各块段及井田工业储量层煤9 目1 ABC合计/万t#煤 厚 2m2.93.33.4储 量/1380.4,1795.2 4:277.27452.8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万t煤 厚 /m3.23.23.2#8t 量/ 万 t1489.6 '1702.4 3936.87128.8总 计/万t14581.62.3 保护煤柱损失量及可采储量计算2.3.1 保护煤柱损失量保护煤柱损失量包括:井田边界煤柱损失、断层煤柱损失、河流煤柱损失、井筒保护煤柱损失和地面建筑物、构筑物等永久保护煤柱损失。因为本设计采用
29、河流下采煤,并把井筒布置在工业广场内及井田境界保护煤柱范围内,因此根据本井田的实际情况以及本设计的方案安排,本井田只进行井田边界煤柱损失、断层保护煤柱损失、工业广场 煤柱损失以及大巷保护煤柱损失。(1) 井田边界煤柱损失量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本井田边界长度约为18.15km,根据井田边界的地质t#况,井田边界留设 20m宽煤 柱。则可得:2#煤层井田边界煤柱损失量:Pj2=18.15 X 1000X 20X3.3 X 1.36=162.9 (万 t)8#煤层井田边界煤柱损失量:Pj8=18.15 X 1000X 20X3.2 X 1.33=154.5 (万 t) 井田边界煤柱总损失量:Pj= Pj2 + Pj8= 317.4 (万 t)(2) 断层保护煤柱损失量根据煤矿矿井采矿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二数学上听评课记录
- 河北省邯郸市八年级生物下册 22.1生物的分类说课稿 (新版)北师大版
- 美术课听评课记录教研组
- 三年级家长会数学教师发言稿4篇
- 第 9课 正确认识广告:《无处不在的广告》 (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听评课记录
- 2025年度市政工程劳务用工综合服务协议
- 2025年度城市绿化护栏板采购与维护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体育教练员团队协作管理合同
-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几何类应用问题》听评课记录
- 23-张方红-IVF的治疗流程及护理
- 顶部板式吊耳计算HGT-20574-2018
- 因数和倍数复习思维导图
- LY/T 2986-2018流动沙地沙障设置技术规程
- GB/T 16288-1996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
- 三级教育考试卷(电工)答案
- 医院标准化运营管理课件
- 物业服务投标文件
- 《数值分析》配套教学课件
- 山西省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名单目录
- 二手闲置物品交易平台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