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素养评价二地球的形成与演化鲁教版必修1_第1页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素养评价二地球的形成与演化鲁教版必修1_第2页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素养评价二地球的形成与演化鲁教版必修1_第3页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素养评价二地球的形成与演化鲁教版必修1_第4页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素养评价二地球的形成与演化鲁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时素养评价二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合格性考试(25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化石和地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时代的地层也可能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B.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高级、越复杂生物的化石C.研究地层及其包含的化石,是研究地球生命演化的重要途径D.在岩浆岩形成过程中,生物遗体或者遗迹保留下来形成化石【解析】 选C只有同一时代的地层才可能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生物遗体或者遗迹保留下来形成化石。地层及化石是研究地球生命演化的重要途径。2 .下列生物或地层不能反映海洋环境的是()A.石灰岩 B.

2、玄武岩 C.三叶虫 D.珊瑚【解析】选B。石灰岩主要形成于浅海环境 ,三叶虫和珊瑚都形成于海洋环境,玄武岩主要反映了火山活动,不一定是海洋环境。3 .(2019 荆州高一检测)地球的演化史也可以说是生物的演化史,下列关于地质历史期间生物的匹配不正确的是()A.古生代一一鱼类和蕨类B.前寒武纪一一蓝藻C.新生代一一三叶虫D.中生代一一鸟类【解析】 选C。三叶虫出现在古生代,故C错误。从地质年代表中我们可以发现地壳和生物的演化过程,据此完成4、5题。4.下列有关地壳演化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古生代时现代地球基本面貌形成B.中生代是重要的成煤时期C.植物界经历了由海生藻类植物-陆上抱子植物一被子

3、植物一裸子植物的演化D.动物界经历了由爬行动物一鱼类一两栖动物一哺乳动物的演化【解析】 选B。地质历史上有两个重要的成煤时期:一个是古生代后期,另一个是中生代;新生代形成了现代地球的基本面貌;植物界的演化是海生藻类植物一陆上抱子植物一裸子植物 一被子植物;动物界经历了由鱼类一两栖动物一爬行动物一哺乳动物的演化。5.有关生物演化与环境变迁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出现在海洋中的单细胞生物B.在生命出现以后,生物对地球表层的发展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C.地球上生命的演化经过了从陆地到海洋,又从海洋到陆地的螺旋式的进化D.有光合作用功能的生物的出现和发展,对地表环境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4、解析】选C。地球上生命的演化经过了从海洋到陆地,再到全球的演化过程,而不是螺旋式的演化。下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读图完成68题。6 .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A.爬行类 B.鸟类 C.两栖类 D.鱼类7 .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A.古生代 B.中生代C.元古代D.新生代8 .随着环境变迁,生物在不断演化。新生代时期生物发展阶段进入()A.爬行动物时代B.哺乳动物时代C.海生藻类时代D.裸子植物时代【解析】6选D,7选B,8选Bo第6题,结合动物演变的规律,四个选项中生物出现由早到晚的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第 7题,中

5、生代是爬行动物盛行时期。第 8题,新生 代为哺乳动物大发展时期。陕西省神木县发现一系列巨大脚印化石,经考古专家实地考察,初步认定这批化石是1亿年前恐龙的脚印。据此回答9、10题。9 .根据恐龙脚印推测当时的地理环境可能是()A.干旱环境B.地势低洼,环境潮湿C.热带海域D.冰河世纪,气候寒冷10 .下列关于恐龙灭绝假说,得到较多科学家认同的是()A.气候变迁说B.酸雨说C.地磁变化说D.陨石撞击说【解析】9选B,10选Do第9题,地势低洼处是沉积地区,地势较高处是侵蚀地区,该地有化 石,可以推测当时的地理环境可能是地势低洼处;恐龙大多生活在陆地或湖沼中 ,潮湿的环境利于恐龙生存。第 10题,陨

6、石撞击说得到较多科学家的认同。二、非选择题(共20分)11 .(2019 长沙高一检测)读地质历史时期白气候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全建平均湛度代')全球平均障;除塞米)(1)据图指出图中的几次冰期对应的地质时代(至少说出两个时期)。(2)恐龙主要生活在 纪,图中反映出该时期的气候特征是 (3)据图归纳地质历史时期气候的变化特征。【解析】第(1)题,冰期即气温较低时期,结合图中冷暖即可判断。第(2)题,恐龙主要生活在侏罗纪,图中侏罗纪的气温相对温暖,降水较为干燥。第(3)题,对比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可以 判断出气候一直处于变化中,冷暖、干湿不断交替。答案:(1)元古代末期的震旦纪

7、、古生代末期的石炭纪和二叠纪、新生代末期的第四纪。(任答两个)(2)侏罗温暖干燥(3)气温和降水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中 ;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12 .下图为某地质勘测队在某地区三个地点处发现的岩层及各岩层含有的化石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A、B、C D岩层中最古老的是 层,最年轻的是 层。(2)地点3缺失B层,可能因为 。(3)若地点1的A岩层含有煤炭,当时的古地理环境为 。若地点2的B层含有大片 的珊瑚化石,当时的古地理环境为。【解析】第(1)题,一般的沉积岩层,老的在下,新的在上。图中最下方为A,故A形成年代最古老;最上方为D,故D形成年代最年轻。第(2)题

8、,地点3缺失B层,可能是地点3根本没有 形成B层,或者形成了,后来被侵蚀掉了。第(3)题,煤炭是古代森林经过地质作用转化而来的 该地有煤炭,说明古环境适合森林生长,故为温暖湿润的陆地环境。 珊瑚多生长于温暖的浅海 环境,地层中含有大量珊瑚化石,说明地层形成时是温暖的浅海环境。答案:(1)A D(2)在B层形成时期地点 3上升,为陆地,没有形成B层;也可能是B层形成后,地点3上升,B 层被侵蚀掉了(3)暖湿的陆生环境温暖的浅海环境等级性考试(2019 汕头高一检测)中国地质博物馆的馆藏精品中华龙鸟化石,产于我国辽宁省西部含有火山灰的湖泊沉积形成的页岩中,该岩层还含有丰富的各类动植物化石。读“中华

9、龙鸟 化石图片”,完成13、14题。13 .形成中华龙鸟化石的页岩属于()A.侵入岩 B.沉积岩C.变质岩D.喷出岩14 .根据化石推断,中华龙鸟最可能的生存环境是 ()A.火山频发的高原山地B.温暖湿润的湖泊附近C.风沙肆虐的沉积盆地D.冰川广布的高寒荒漠【解析】13选B,14选B。第13题,中华龙鸟化石产于含有火山灰的湖泊沉积形成的页岩中,含有化石是沉积岩的典型特征。 第14题,页岩属于沉积岩,说明形成时该地地势较低,同时化 石中含有丰富的各类动植物化石,说明形成时该地区水热条件较好。15 .下图中依次代表地球演变发展史的五个地质年代。关于这五个地质年代的叙 述正确的是(图中数字代表距今年

10、代。单位:亿年)()A.为太古代,为新生代B.地层中含有三叶虫化石的是代C.地层中含有恐龙化石的是代D.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发生在代【解析】选A。根据时间可以判断到彳t表的地质年代分别是: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地质年代是古生代,含有恐龙化石的地质年代是中生代 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发生在新生代。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琥珀是地质时期松脂类树木分泌的树脂由于地壳运动埋藏于地下,经矿化后形成的有机化石。缅甸北部的胡康谷地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琥珀产地之一,以沼泽、洼地为主。该地区处于印度洋板块北部边缘。白垩纪时期,当松脂类树木受到火山灰石块的砸击,动物撞击等损害时,在

11、高气温环境下会从伤口处流出树脂,有些树脂会浸没一些昆虫,形成虫珀。通体透明的虫珀被誉为“时间胶囊”,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下图为胡康谷地位置及矿区示意图。(1)每年510月份胡康谷地无法开采琥珀,简述其原因。(2)分析地质时期胡康谷地有利于虫珀形成的自然条件。(3)指出虫珀的科研价值,并说明虫珀比石质化石的科研价值更大的原因。【解析】第(1)题,题干中有关键词“每年 510月”“谷地”,同时结合材料中这里以沼泽、洼地为主,而琥珀是埋藏于地下的等有效信息,结合区域背景进行分析,该地位于东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510月正好是其雨季,降水多,地势低平,容易积水,导致无法作业。第(2)题,通过材料分析

12、可知,历史上该地应该有众多的松脂类树木和大量的昆虫,而该地湿热的季风气候让其有这种可能,形成虫珀的另一条件是要有树脂流出,而材料中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历史上火山灰石块砸击可以加速树脂流出,从而让昆虫得以被树脂包裹。剩下最后一步 ,还需要地壳运动导致被树脂包裹的昆虫得以埋藏于地下。第(3)题,由材料分析可知,虫珀也是地球的“文字”,但好在其能够反映当时的植物和动物的生存环境,完美地展示生物形态,特别是细节部分,对研究生物演化确实有很大的作用。答案:(1)该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510月份为雨季,且谷地多沼泽、洼地,使得矿区积水,淹 没矿井,导致无法开采琥珀。(2)气候湿热,森林植被茂密,森林中松脂类树木和昆虫广泛分布 ;处于板块的交界处,火山活 动频繁,火山爆发时落下的火山灰石块容易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