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铁路项目,中国铁路十三五规划_1.doc_第1页
中国十大铁路项目,中国铁路十三五规划_1.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8 年中国十大铁路项目,中国铁路十三五 规划20182018 年中国十大铁路项目,中国铁路十三五规划一、高铁带动全方位经济发展,各省争相将高铁纳入发展 规划高铁建设可以加强对全国的经济辐射与带动效应,带动铁 路及其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进而促进相关产业快速发展乃至全 国经济的全面快速增长。高速铁路建设具有产业链长、 投资和需 求拉动作用大的突出特点, 不仅可以带动沿线地方建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的消费,还可拉动与高速铁路建设相配套的机械、电子、通信、信息、环保等多个行业的发展。高速铁路建设带动了 机械、冶金、建材等产业链的升级。由于高铁的经济效应较为明显,各省正在争取在十三五甚至 十二五 最

2、后一年动工的 省会间 铁路成批出现。比如,长 沙到西安、重庆到西安,郑州到济南、郑州到合肥(经过周口),贵阳到南宁,武汉到杭州,合肥到南昌、赣州到深圳等高铁线路, 都已在各地政府的计划当中。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在十三五期间我国高铁将增至数万公里的规模。二、我国高铁运营里程达 1120811208 公里,世界位居第一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2015-2020 年中国高铁行业市场前 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32013 年,随着宁杭、杭甬、津秦、厦深、西宝等一批新建高速铁路投入运营,我国高速铁路 总营业里程达到 1102811028 公里,在建高铁规模 1.21.2 万公里

3、,成为世 界上高速铁路投产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图表 1 1: 2009-20132009-2013 年中国高铁营运里程(单位:公里)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随着我国高铁建设规模的不断快速的发展,我国建设高铁 的技术及经经验也是越来越丰富。我国也欲将建设中泰、中俄之 间的高铁线路。三、上半年高铁日均发送 225.3225.3 万人, 占铁路日均发送量 的 37%37%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 2012010 0 年, 中国铁路旅客发送量 为 16.16.4 4亿人,高铁旅客发送量为 2.942.94 亿人,占铁路总发送量的 17.9%17.9% ;2012011 1年,中国铁路

4、旅客发送量为18.6218.62 亿人,其中高速铁路发送量为 4.24.2 亿人,比上年增加 1.261.26 亿人,占铁路总发送量 的22.56%22.56%。这一占比在新的高速线路不断开通的情况下不断提 升,2012013 3年高铁日均发送旅客 165165 万人,约占旅客运送总量的 29%29%。上半年铁路日均发送旅客量,607.7607.7 万人,同比增长 9.7%9.7% ; 其中,高铁日均发送 225.3225.3 万人,约占 37%37%。图表 2:2: 2010-20132010-2013 年中国高铁旅客发送量(单位:亿人,%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四、中国铁路中长期

5、发展规划20202020 年目标提前完成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2008 年调整),至 U U 20202020 年我国客 运专线及城际铁路建设目标由 1.21.2 万公里调整为 1.61.6 万公里以上。 已经建成将正式通车的有贵广(贵阳到广州) 、兰新(兰州到乌1 1鲁木齐)、桂广(广州到南宁)等。另外沪昆高铁长沙到昆明段 将通车。新建成的铁路大约 50005000 至 60006000 公里,按此来看,原来 到 2022020 0年计划的目标很可能提前完成。20142014 中国十大铁路项目:阅读提示:这是海工装备发展的一个缩影。而中国的船舶 工业同样存在产能过剩,海洋工程装备研发缓慢,需要转型升级 的问题。今年 8 8 月,国务院印发船舶工业转型升级方案,在 钻井船、远洋渔船、发动机等方面提出技术目标,并表示禁止增 加产能,淘汰落后企业。,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三年,是国务院于关于抓紧研制重 大技术装备的决定(又称 110110 号文件)颁布三十年,是新世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