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四课-第1课时-世界的物质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四课-第1课时-世界的物质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四课-第1课时-世界的物质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四课-第1课时-世界的物质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四课-第1课时-世界的物质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第1课时 世界的物质性1知识目标(1)识记物质的含义。(2)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分析宇宙间一切事物及其现象的能力。(2)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坚定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鲜明地反对上帝或神灵创世说。1扩展阅读学习法在学习“自然界的物质性”内容时,可以利用相关书籍和网络资料,了解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是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的

2、。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对所学内容有更加切身的体会,进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2理论联系实际法在学习“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内容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时代,从中去领会时代的发展。可以分析具体事例:为什么在封建社会,即使皇亲国戚在炎热的夏天也只能借助扇子纳凉,而在今天,即使是平民百姓也可以利用电扇、空调来调节温度。物质世界不依赖于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物质世界物质体系社会的产物物质物质性自然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是物质的(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2)“上帝创世说”是不存在的。2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

3、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正确理解物质的含义(1)所谓“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就是说,无论人们是否感受到、是否承认、是否喜欢,它都客观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即客观实在性。(2)所谓“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就是说,物质具有可知性,能被人们所反映、所认识。它能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如眼耳鼻舌,使人们认识它。3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误区:客观实在客观存在注意:两者是不同的。(1)客观实在是指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2)客观存在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4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辩证唯物主

4、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明确作为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和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1)哲学范畴的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2)区别:第一,哲学上的物质指各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共性客观实在性。物质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具体的物质形态是物质的具体表现,不仅具有客观实在性,还具有自己的个别属性。凡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或是利用先进仪器具体感知的如磁场,都是具体的物质形态。第二,哲学上的物质不能被创造、改变和消灭,而具体的物质形态则可以被人创造、改变和消灭。(3)联系:哲学上的物质是从各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中抽象

5、、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共同属性,没有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哲学上的物质。哲学上的物质只能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之中,万事万物都只是物质的具体表现。1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发生 9.0 级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无论人类文明如何强大,都无法控制地震的发生。这说明()A自然界的物质性B物质决定于意识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不可知性 D自然界是不可认识的答案A解析地震的发生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体现了自然界的物质性,A 项符合题意。B 项的意思实际上是意识决定物质,表述错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排除 C 项。D 项属于不可知论观点,不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

6、产物(从其产生来看)(1)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由古猿发展而来的一个特殊的生物种群。(2)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从其构成要素来看)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就在于它坚持唯物辩证的历史观。下列能证明马克思主义的这一观点的是()劳动促进人的演化和语言的产生 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是客观的 人口因素具有客观性 人类可以自由选择物质资料的生产

7、方式ABC D答案A解析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其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正确。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正确,错误。故选 A。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关于世界的物质性的几种正确说法(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2)世界的本原是物质。(3)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4)世界统一于物质。(5)世界是物质的世界。3有人断言:“更大的神只要一想就能把人创造出来。”这种观点()认为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属于神创论的观点,是极其荒谬的否认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否认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

8、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AB CD答案B解析材料观点是一种有神论的观点,该观点否认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进而否认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正确。故选 B。1下列现象属于物质范畴的是()奴隶阶级与奴隶主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马克思主经济基础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义、邓小平理论政策ABCD答案D解析属于意识范畴,排除。2甲说:“物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乙说:“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生有灭,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观点正确,乙的观点错误B甲的观点错误,乙的观点正确C两人观点都正确D两人观点都错误答案C解析两人的观点都是正确的。甲的观点是相对于意识的物质概念而言的;乙的观点是

9、就物质的具体形态而言的。3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同于自然界,社会活动是有意识的活动,但从本质上看,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这是因为()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人的意识不能影响和决定社会的发展ACBD答案B解析根据教材知识,正确,错误。故选B。1在继气体、固体、液体、等离子体以及 1995 年创造出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之后,科学家创造出世界上第六种物质形态:费密冷凝物,这种物质形态是利用经过度冷却的钾原子团创造出来的,领导该项目的负责人表示:“我们所做的就是创造这种新的奇异的物质形态”。【点拨】物质

10、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在创造出新的物质形态过程中所利用的经过度冷却的钾原子是不依赖于热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无论你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它都客观存在着。第六种物质形态的诞生并没有否认世界的物质性,反而进一步验证了世界的物质性。2有人说,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没有意识,它们的变化发展完全是自发的,如一些河流、山脉、峡谷是自然界地质变化的结果,并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社会则不同,社会产生之后是人的社会,社会活动是人的活动。人的活动不同于动物,总是由一定思想意识支配的。我们平时总是说,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

11、领导下的正确选择,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体现了人民的意志。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走上现在的路子是由邓小平决定的,他“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经济特区就建立了,他又“写下壮丽的诗篇”,中国就实行了市场经济。可见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依赖人的意识的。【点拨】社会发展并不是随心所欲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是客观的。生产力是客观的物质力量,生产力的实体要素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者都是物质的。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劳动者,各时代具有各自代表性的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生产

12、力,每一代人面对的都是业已形成的生产力水平,都只能在原有生产力水平上起步,且原有生产力水平总是限制着下一步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幅度,这同时也说明生产力的发展要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产关系是客观的经济关系,它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等,它们都是物质关系,具有物质性。人们既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力,也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关系。1(教材 P28)天地万物是上帝创造的吗?联系你所知道的有关地球起源的知识,说明为什么上帝创世说是背离客观实际的。提示:天地万物不是上帝创造的。用现代科学的方法通过对古老岩石的测定,人们得知地球已存在约 46 亿年了,它是

13、由原始的太阳星云分馏、坍缩、凝聚而形成的。首先是星子聚集成行星胎,然后再增生而形成原始地球。原始地球所获得的星子是比较冷的,通过冲击效应、压缩效应和放射性衰变三个过程开始变热,开始全球性的发育过程。冲击效应:每个落到原始地球上的星子都有很高的运动能量,这种能量因冲击而转化为热量。压缩效应:由于星子的堆积使地球行星外部重量增加,内部受压缩,消耗在压缩内部的能量转化为热被保存下来。放射性衰变:由于放射性元素铀、钾等的衰变产生热积累。原始地球形成后的几亿年,由于上述三种效应,其内部逐渐变热使局部熔融并超过铁的熔点,原始地球中的金属铁、镍及硫化铁熔化,并因密度大流向地球的中心部位,从而形成液态铁质地核

14、。同时,地球的平均温度进一步上升,引起地球内部大部分物质熔融,比母质轻的熔融物质向上浮动,把热带到地表,经冷却后又向下沉没。这种对流作用控制下的物质移动使原始地球产生全球性的分异,演化成分层的地球,即中心为铁质地核,表层为低熔点的较轻物质组成的最原始的陆核,陆核进一步增生、扩大形成地壳。地核与地壳之间为地幔。分异作用是地球内部最重要的作用,它导致了地壳及大陆的形成,并导致大气和海洋的形成。氢和氧结合成的水,原先潜藏于一些矿物中,当原始地球变热并部分熔融时,水释放出来并随熔岩运移到地表,大部分以蒸气状态逸散,其余部分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进程中逐渐充满大洋。在原始地球变热而产生分异作用的过程中,从地球

15、内部释放出来的气体形成了大气圈。早期地球的大气圈成分与现代不同,正是由于紫外线辐射的能量促使原始大气成分之间发生反应,从无机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然后发展成有机高分子物质组成的多分子体系,再演变成细胞,生命得以开始和进行。经过早期分异阶段,地幔固结,原始地壳和大陆发育,并形成了大洋和大气圈。地球表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上面叙述的是从地球再生后一直延续到今天的地球内动力过程。然而,地球在整个历史中同样受到太阳光和热的作用,它们与地球内部动力所引起的各种现象之间相互作用,驱动着地球表层的深化,包括地表上发生的各种作用。太阳的辐射能量通过行星际空间传送到地球,供给了地球光和热,对地球表面和大气层加热

16、,形成了大气层的温度垂直分布结构和大气环流。地球的起源及演变过程表明,宗教的“创世说”是站不住脚的。不仅是地球,宇宙间各个天体的形成与发展都是客观的。张衡说:“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宇大得没边没沿,宙长得无始无终。目前,人们用最大的望远镜可观测到数以十亿计的星系,其中离我们最远的估计为150 亿200 亿光年。太阳约在50 亿年前形成,地球现在的年龄约46 亿岁。人们还利用光谱分析等手段揭示出:组成地球和其他天体的化学元素是相同的;天体物理学又指明,所有天体运动的规律是一致的。2(教材 P29)(1)古代的哲学家为什么会把水、火、原子等看作世界的本原?(2)在自然界中,既有姿态万千的山川湖

17、海,也有许多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地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如磁场、超声波、紫外线等。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些事物有什么共性呢?提示:(1)古希腊泰勒斯认为万物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因为他用经验证明水有滋养万物的作用,正如水滋养种子,培育生命一样,大地以及其上的事物都是从水中产生的。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火”。他认为,“世界秩序(一切皆相同的东西)不是任何神或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赫拉克利特在对待世界的本原这个问题上有两个基本的主张:一是火的活动状态(活火),即火的燃烧和熄灭;二是世界秩序,它是永恒不变的原则,决定着火的活动分寸,并在所有事物之中保持着自身的同一。这种观点比泰勒斯的水是世界本原的思想更加复杂,它没有简单地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变化状态,而是在一与多、永恒和变化的关系中把握本质。他们对客观世界追根究底试图说明世界的物质性,这在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观点并没有科学的依据,也没有被科学所证实。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这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表明当时人们的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