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器件成型标准-行标_第1页
元器件成型标准-行标_第2页
元器件成型标准-行标_第3页
元器件成型标准-行标_第4页
元器件成型标准-行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QB/JU 05.001-2007元器件的引线成型尺寸及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泛虹公司制造的家用电子产品常用元器件(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振荡器、保险丝管等)的引线成型的尺寸及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泛虹公司制造的家用电子产品印制电路板的手工安装的元器件引线成型及相应的插入孔径。 本标准不适于自动插件的成型编带要求。2 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

2、本标准。 SJ2925-88 电视接收机用元器件的引线及导线成型要求3 定义3.1 成型施加一外力,改变元器件引线的原走向或尺寸或形状,形成所要求的几何形状。3.2 成型跨距/参数(s)元器件引线成型后,引线与引线截断面中心之间的距离(图1、图2)或定义的图形尺寸。3.3 安装深度/参数(h)元器件引线成型后,引线插入印制线路板过孔部分的有效直线长度(图1、图2) 或定义的图形尺寸。3.4 元器件主体元器件的外形几何体(长×宽×厚或直径×长)。3.5 轴向件两根引线沿轴心线从元器件主体两端引出的元器件。 3.6 径向件引线从元器件主体同一端引出的元器件。3.7 低

3、位安装元器件引线成型后安装到印制线路板上,元器件主体与印制线路板面相贴。3.8 高位安装元器件引线成型后安装到印制线路板上,元器件主体与印制线路板面保持一定距离.。图1图24 成型代号组成4.1 引线二维成型代号组成安装深度/参数h成型跨距/参数s成型型式元器件类别4.2 引线三维成型代号组成安装深度h成型跨距s成型型式元器件类别首尾跨距w4.3 器件类别代号R-电阻类 C-电容器类 L-电感类 V-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G-谐振器、振荡器 F-保险丝管4.4 成型型式及要求4.4.1 L型轴向型元器件低位安装型式,适用于表面温升40的元器件。两端引线相对弯折成型,成型跨距s元件主体长度+2

4、mm(min)。4.4.2 S型低位安装型式,引线入孔自锁紧,适用于成型引线直径d0.6 mm、表面温升40的元器件。4.4.2.1 轴向型元器件时,两端引线相对弯折成型,成型跨距s元件主体长度+2mm(min)。4.4.2.2 径向型元器件中的瓷介电容因为其结构特性,定型的引线不适宜再次成S型。(注:L型、S型两种成型可置换,同直径引线优选S型方案。)4.4.3 I型轴向型元器件的高位安装型式,利于元器件主体散热。成形跨距s元件主体尺寸+2mm(min),成形引线直径要求d >0.6mm。两端引线相对弯折、局部经冷作冲压呈扁形,形成安装限位升高元器件主体。4.4.4 K型轴向型元器件的

5、高位安装型式,利于元器件主体散热。成形跨距s元件主体尺寸+2mm(min)。两端引线相对弯折、局部经冷作压形凸起,形成安装限位升高元器件主体。(注: K型、I型两种成型可置换,同直径引线优选I型方案。)4.4.5 Y型高位安装型式。4.4.5.1 轴向型元器件的两端引线相对向内弯折成形,适用于成形跨距(s)小于元器件主体长度。4.4.5.2 径向型元器件的两端引线相对向内或向外弯折成型,适用于成型跨距(s)小于或大于元器件主体长度。4.4.6 G型轴向型元器件的竖立式安装型式,适用于表面温升40的元器件。4.4.7 J型径向型元器件的低位安装型式,引线入孔自锁紧。4.4.8 T型 改变径向型元

6、器件引线长度,保持原引线间跨距,截留引线为标定的安装深度。4.4.9 V型三端径向型元器件的中间引线的安装深度部分向字符面平移的成型,标定与外置散热器适配的成型型式,具有安装方向性或极性的特性要求。(注:V型方式成型仅适用于老产品,新产品不再采用)4.4.10 H型三端径向型元器件引线的安装深度部分向相反方向对称平移的成型,标定无外置散热器适配的成型型式,具有安装方向性或极性的特性要求。4.4.11 D型三端径向型元器件引线的安装深度部分向相反方向对称平移的成型,安装方向性或极性的特性要求与H型相反。4.12 ZL型径向型元器件引线设定长度弯折90°成型,具有安装方向性或极性的特性要

7、求。(注:也适用于径向型无极性元器件)。4.13 ZR型ZR型(亦为ZL型的互补成形)与ZL型成型相同、方向相反,元器件具有安装方向性或极性的特性要求。4.14 TX型改变径向型元器件引线长度的成型,保持原引线极性结构特征。5 成型技术要求5.1 元器件引线成型跨距:s=n×2.5(n为正整数),n由设计需求确定。5.2 元器件安装深度(h)应符合标定参数,在特殊情况下,可根据产品结构工艺需求确定。5.3 未注工艺外圆角R均为1.0-2.0mm。5.4 未注公差均按±0.5mm。5.5 成型时不允许从元器件引线的根部直接弯折。规定弯折处距离元器件主体1.0mm。5.6 成型

8、后的引线5.6.1 不得有扭曲现象,引线上不得有明显压坏和其他伤痕。5.6.2 折弯处的痕迹规定不超过0.25d的凹陷(d为引线直径)。5.6.3 表面不得有明显镀层脱落或锈蚀现象。5.6.4 引线剪切端面不得有超过0.20d的毛刺(d为引线直径)。5.7 成型过程,不可产生剥落元器件引线根部的绝缘层。5.8 要求呈对称时,元器件主体中心偏离成型跨距(s)中心规定不大于2mm。(图3)s图32max5.9 引线成型的元器件插入印制线路板后,主体上的字符外露可视。5.10 元器件成型过程,不能损坏主体外包封层,影响原引线的可焊性。6 成形型式的尺寸要求成型图中的元器件主体轮廓是象形示例,成型型式

9、和尺寸要求适用于不同种类相似形体的元器件;成型图中的尺寸单位为mm。6.1 L型L型成型代号电阻类 RL-s×h二极管类 VL-s×h电感类 LL-s×h带尾保险丝 FL-s×h轴向型1标定成型跨距(s)5、7.5、10、12.5、15、17.5、20、25、30标定安裝深度(h)3(优选)、4成形引线适配孔径()引线直径(d)+0.3适用元器件轴向型应用环境元器件表面温升40元器件的外形尺寸参见本标准附录A备注6.2 S型S型成型代号电阻类 RS-s×h二极管类 VS-s×h电感类 LS-s×h电容类 CS-s×

10、h三极管类 VS-s×w×h1轴向型径向型I径向型II标定成型跨距(s)5、7.5、10、12.5、15、17.5标定安裝深度(h)3(优选)、4成型引线适配孔径()1适用元N器件轴向型、径向型(引线直径d0.6)应用环境元器件表面温升40元器件的外形尺寸参见本标准附录A、附录B备注三极管的首尾跨距w56.3 I型I型成型代号电阻类 RI-s×h二极管类 VI-s×h电感类 LI-s×h轴向型1标定成型跨距(s)10、12.5、15、17.5、20、25标定安裝深度(h)3成型引线适配孔径()引线直径(d)+ 0.3适用元器件轴向型(引线直径d

11、>0.6应用环境元器件表面温升>40元器件的外形尺寸参见本标准附录A备注6.4 K型K型成型代号电阻类 RK-s×h二极管类 VK-s×h电感类 LK-s×h电容类 CK-s×h轴向型1标定成型跨距(s)10、12.5、15、17.5、20、25标定安裝深度(h)4成型引线适配孔径孔径引线直径(d)+ 0.3适用元器件轴向型应用环境元器件表面温升>40元器件的外形尺寸参见本标准附录A备注6.5 Y型Y型成型代号电阻类 RY-s×h二极管类 VY-s×h电感类 LY-s×h电容类 CY-s×h1轴向

12、型径向型I径向型II标定成型跨距(s)10、12.5、15、17.5、20、22.5标定安裝深度(h)4成型引线适配孔径()引线直径(d)+ 0.3适用元器件轴向型、径向型(主体长度尺寸与成型跨距不匹配时)应用环境元器件表面温升>40元器件的外形尺寸参见本标准附录A备注6.6 G型G型*成型代号电阻类 RG-s×h二极管类 VG-s×h色环标识*引线直径d0.6时色环标识*引线直径d0.6时标定成型跨距(s)5、7.5标定安裝深度(h)3(优选)、4成型引线适配孔径()引线直径(d)+ 0.3适用元器件轴向型应用环境元器件表面温升40元器件的外形尺寸参见本标准附表或相

13、关标准备注*为成型二极管主体上的色环标识。6.7 J型J型成型代号电容类 CJ-s×h标定成型跨距(s)5、7.5标定安裝深度(h)4成形引型适配孔径孔径引线直径(d)+ 0.3适用元器件径向型(电解电容)应用环境元器件表面温升40元器件的外形尺寸备注图中虚线框为较大体积元器件主体轮廓示意6.8 T型T型成型代号电容类 CT-s×h二、三极管类 VT-s×h谐振器类 GT-s×h标定成型跨距(s)元器件的原始尺寸标定安裝深度(h)4成型引线适配孔径()引线直径(d)或引线截面对角线+ 0.3适用元器件径向型应用环境元器件表面温升40元器件的外形尺寸参见本

14、标准附录B备注图中虚线框为类瓷介电容器等(编带供货)轮廓示意6.9 V型V型成型代号三极管类 VV- s×w×h 字符面 首尾跨距(w)元器件引线的原始尺寸标定成型跨距(s)5标定安裝深度(h)4成型引线适配孔径()引线截面对角线 + 0.3适用元器件三极管封装TO-126、TO-220系列应用环境与散热器配合组件元器件的外形尺寸参见本标准附录B备注本成型型式,仅适用于老产品,新产品不再采用6.10 H型H型成型代号三极管类 VH- s×w×h字符面 首尾跨距(w)5标定成型跨距(s)5标定安裝深度(h)4适用元器件三极管封装TO-92、TO-126、T

15、O-220系列成型引线适配孔径()引线截面对角线 + 0.3应用环境单体安装元器件的外形尺寸参见本标准附录B备注6.11 D型D型成型代号三极管类 VD- s×w×h 字符面首尾跨距(w)511标定成型跨距(s)58、9.5标定安裝深度(h)47适用元器件三极管TO-126、TO-220系列三极管TO-3P、TO-264系列成型引线适配孔径()引线截面对角线 + 0.3应用环境与散热器配合组件元器件的外形尺寸参见本标准附录B备注6.12 ZL型ZL型成型代号电容类 CZL-s×h二极管类 VZL-s×h红外接收器类 VZL-s×h三极管类 VZ

16、L-s×h字符/工作面* 标定成型跨距/参数(s)2标定安裝深度/参数(h)由设计确定成型引线适配孔径()引线直径(d)或引线截面对角线+ 0.3适用元器件径向型(电容、发光二极管、三极管、红外接收器)应用环境元器件表面温升40元器件的外形尺寸参见本标准附录A、附录B备注*为成型三极管类、无极性电容字符面或红外接收器类的工作面定向6.13 ZR型ZR型成型代号电容类 CZR-s×h径向二极管类 VZR-s×h三极管类 VZR-s×h字符* 标定成型跨距/参数(s)2标定安裝深度/参数(h)由设计确定成型引线适配孔径()引线直径(d)或引线截面对角线+ 0

17、.3适用元器件径向型(电容、发光二极管、三极管)应用环境元器件表面温升40元器件的外形尺寸参见本标准附录A、附录B备注*为成型三极管类的字符标识面定向6.14 TX型TX型成型代号电容类 CTX-s×h二极管类 VTX-s×h 标定参数(H)5(优选)、H=h+1标定参数(h)4(优选)、h参数由设计确定成型引线适配孔径()引线直径(d)+ 0.2适用元器件径向型(电容、发光二极管)应用环境元器件表面温升40元器件的外形尺寸参见本标准附录A备注7 成型方式的选用原则7.1 同一产品的相同规格的元器件采用同一成型型式。7.2 本标准未列入的成型型式和尺寸原则不采用。7.3 本

18、标准在不能满足设计有特殊需求的元器件引线成型时,由产品设计编制成型图,有专业工艺参与会签,并由其公司按标准化管理要求归口存档。8 成型质量及检验8.1 成型加工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5章的成型技术要求中的内容。8.2 成型加工质量检验方法:目视、测量、模板检查。8.3 成型加工质量检验工具:钢直尺、游标卡尺、放大镜。附录A(资料性附录)常用元器件尺寸表表A1 RT13 RT14型碳膜电阻尺寸 单位:mm型号规格主体直径D主体长度L引线直径d引线长度L1元件供货状态RT131.83.40.5RT142.56.40.6 表A2 RJ13、RJ14、RJ15型金属膜电阻尺寸 单位:mm型号规格主体直径D

19、主体长度L引线直径d引线长度L1元件供货状态RJ132.13.80.5RJ142.57.00.6RJ153.910.50.7表A3 RY21功率型金属氧化膜电阻尺寸 单位:mm型号规格主体直径D主体长度L引线直径d引线长度L1元件供货状态RY21-0.25W2.13.80.5RY21-0.5W2.57.00.6RY21-1W3.910.50.7RY21-2W4.5130.8RY21-3W6.5170.8RY21-5W925.50.8表A4 RJ20型金属膜电阻尺寸单位:mm型号规格主体直径D主体长度L引线直径d引线长度L1元件供货状态RJ20-0.25W2.57.00.6RJ20-0.5W3.910.50.7RJ20-1W4.5130.8RJ20-2W6.5170.8RJ20-3W925.50.8表A5 RI40型高阻玻璃釉膜电阻尺寸 单位:mm型号规格主体直径D主体长度L引线直径d引线长度L1元件供货状态RI40-0.25W2.57.00.6RI40-0.5W3.910.50.7RI40-1W4.5130.8RI40-2W6.5170.8表A6 二极管类封装尺寸表 单位:mm型号规格主体直径D主体长度L引线直径d引线长度元件供货状态DO-412.32.84.85.20.7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