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甘肃省兰州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甘肃省兰州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甘肃省兰州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甘肃省兰州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 年兰州市高三诊断考试语文主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 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数据挖掘的基本目标是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隐藏的、 潜在的和有用的知识和信息。在数据挖掘过程中, 数据挖掘技术具有将人类与自然连接的特征, 人对世界的感知不是直接电面向世界,而是类似于通过眼镜来感知世界一样。可以说, 数据挖掘技术对人类存在、人类诠释世界等的调节,是新技术背景下人、技术与世界关系

2、的具体表现。就人类存在的境遇而言, 数据挖掘技术被使用过程中, 自然界依然存在, 但一种新的自然界, 即由数据挖掘技术所形成的自然界已经成为了人类栖息的场所之一。 也就是说,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自然界之外, 还有由数据挖掘技术对“原始”自然界的数据化处理后所呈现的世界,与数据挖掘技术所带来的新的数据世界一起共同构成了人类存在场所。这个过程中,即使是“原始性”的数据都是被“加工过的”, 因为数据从来都不是“先于事实的”。 实际上,就数据挖掘技术而言,其对数据的处理既可以是随意的, 也可以是有选择约。 有选择就意味着数据挖掘技术可通过数据处理过程, 有意地隐藏一些东西, 这也正是数据挖掘技术对人类存

3、在的一种调节。就人类存在的方式而言,数据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一种存在方式。存在的轨迹以数据的方式呈现, 存在的历史以数据库的方式呈现。 数据打通了万物的在场与不在场、 此在与彼在,也联通了过去、 现在与未来, 一切都以在线的形式存在, 带来所谓“不在场的在场”。 甚至在某种意义上, 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对数据的隐蔽、 清洗等对某事、 某物或某现象予以调节, 使其透明性退场。 进而一方面将在场的可以转换为不在场的, 如图像数据挖掘技术对围像中信息的有关处理: 另一方面, 将不在场的可以转换为在场的, 如通过对某人身体数据的采集, 商场可以为不在场的某人提供在场的服务: 基于某种软件显

4、示其与某物的契合度、匹配度等, 让某人产生了在场的感觉。此外,数据挖掘技术还调节着人自身存在的认同, 例如“刷存在感”一词就遗露出人对自身存在认同的一种新方式, “点击率”则被视为自身被认同的一个重要考量。与此同时, 数据挖掘技术在构成数据自然界的过程中, 以一种更新的形式调节着人类视觉、听觉等,进而带来了人们思维方式, 认知世界方式等方面的变革。 当驾驶员使用车载导航的时候, 其所看到的车载导航所呈现的图景来自数据可视化技术对世界的诠释, 是世界被数据化的一种虚拟呈现, 驾驶员对世界的感知与此紧密联系在一起, 并促进着驾驶员对环境的诠释。 因此, 驾驶员对环境的诠释与其说是人类通过自然界来获

5、取数据, 倒不如说数据为人类了解自然界提供了新的可能。 数据挖掘技术以参与的形式进入到世界的构建与诠释的时候,也就开启了有关于新技术所带来的新问题的伦理探究。(摘编自闫宏秀数据挖掘技术与调节:世界、世界的诠释与伦理的内化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数据挖掘技术是一项关于数据的技术,旨在从大量数据中抽取挖掘潜在知识和信息。B. 人类存在场所所以被调节,是因为数据挖掘技术对其数据化处理的方式是选择性的。C. “不在场的在场”指人类存在方式以数据呈现后,让历史得以再现而带来的现场感。D. 数据挖掘技术既参与世界的构建与诠释,又探究着大数据时代技术提出的伦理问题。2. 下列对

6、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借助“数据挖掘技术”的特征, 分析了数据挖掘技术被使用中, 人感知世界的方式。B. 通过讨论数据挖掘技术对人类存在及人类诠释世界的影响,文章将论证推向了深人。C. 文章提出了数据世界里的在场与不在场的存在形式,并举例说明了二者转换的表现。D. 文章通过分析数据挖掘技术使用过程中形成的新现象,对技术与人的关系作了论证。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数据自然界是数据挖掘技术对现实世界的解读与呈现,与现实世界并非一对应关系。B. “刷存在感”“点击率”, 可以看出人们对借助数据完成自身存在认同这种方式的认可。C. 驾驶员使用车载导航时,是

7、依靠数据与其所呈现的图景的某种关联,来了解环境的。D. 如果现实世界没有提供有用的数据,数据挖掘技术使用者就不能发现有用的知识信息。【答案】 1. B 2. D 3. D(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 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沈从文有这样事情发生,就是桑溪荡里住, 绰号大牛伯的那个人,前一天居然在养麦田里,同 他的耕牛为一点小事生气,用木榔槌打了那耕牛后脚下。这耕牛在平时是仿佛他那儿子一样, 纵是骂,在骂中还不少爱抚的。但是脾气一来不能节制自己,随意敲了一下,不平常的事因此就发生了。 牛后脚有了毛病。大牛伯见牛不济事, 就蹲到牛身下去,扳了那牛脚看。他这样温和的检查那小牛,

8、那牛仿佛也明白了大牛伯心中已认了错,回头望到主人,似乎说,“我只一点儿不方便,过两天就会好的。”天气实在太好了,大牛伯就仍然扛了翻犁,牵了那牛,到田中去做事。看到牛一病一拐的向前奔时,心中到底不能节制自己的悲悯。 他只是一句话不说,仍然同牛在田中来回的走, 仍然嘘嘘的督促到它转弯,仍然用鞭打牛背。但他昨天所做的事使他羞惭,“我本来愿意让你休息,全是因为下半年的生活, 才不能不做事! ”这种情形他不说话也被他的牛看出了的。犁了一块田,他同那牛停顿在一个地方,释了牛背上的轲,他才说话。他说,“我这人老了,人老了就要做蠢事。我想你玩半天,养息一会,就会好的,你说是不是?”小牛无意见可说,望着天空,头

9、上正有一只喜鹊飞过去。他呢,的确是有点忧愁了。 他看到它那一只被木榔槌所敲打过的腿时时抽缩着,又看到同那牛合作所犁过的田,新翻起的土壤如开花,于是为一种不敢去猜想的未来事吓呆了,“万一? ”那么,养麦价不与自己相干了,一切皆将不与自己相干了。总之,牛一死,他什 么都完了。在回家的路上,看到小牛的步伐,他心上的阴影更厚了。吃过了中饭,他就到两里外场集上去找甲长。甲长是本地方小官,也是本地方牛医。他先开口说话,“甲长,我牛脚出了毛病。”甲长说:“这是脚潢,拿点药去一擦就好。”他说:“不是痛,是搞伤了的。”他这样接着说:“我恐怕那么一下太重了,今天早上这东西就对我哭, 好像要我让它放工一天。 你说怎

10、样办得到?天雨是为方便我们落的。天上出日头,也是方便我们,田不在这几天耕完, 我们还有什么时候?我仍然扯了它去。一个上半天我用的力气还比它多,可是它不行了,睡到草坪内,样子很苦。”甲长答应同他到村里去看看那牛, 到将要出门, 别处有人送文书来了, 说县里召集甲长会议,即刻就到会。大牛伯叹了一口气,一人回了字。晚上听到牛吃草声音,大牛伯拿了灯照过好几次。这夜里大牛伯做梦了, 他梦到用四床大晒谷簟铺在坪里, 晒簟上新荞堆高如小山。 抓了一把褐色荞子向太阳下照, 荞子在手上闪放乌金光泽。 那养于就是今年的收成。 而那参预这收成的功臣那只小牛,就站在身边,他于是向它说话,神气如对多年老友。他说,“伙计

11、,今年我们好了。 我们可以把围墙打一新的了, 我们可以换一接那两扇腰门了, 我们可以把坪坝栽一点葡萄了,我们”好梦是给人的一种嘲弄。 所以到大牛伯醒来, 就又点了灯到栏中去探望那“伙计”。 他喊那牛作伙计,问它是不是好了一点。他看它还是那样瘸跛,噗的把灯吹熄,叹了一口气,走向房里躺在床上了。到了平时下田的早上, 大牛伯却在官路上走, 因为打听得十里远近的得虎营有师傅会治牛病,特意换了一件衣,用红纸封了两百钱,到郡营寨去请牛医为家中伙计看病。等会了面,问到情形,这师傅也一口咬定是牛癀。让他拿着药去就行。到后大牛伯忽然想透了, 明白是包封太轻了, 答应了包好另酬制钱一串。 这医生心一活动,不久就同

12、大牛伯取道回桑溪了。这名医在牛脚上扎了两针,把一些药用口嚼烂,敷到针扎处, 包了杉木皮, 说是过三天包好,嘱帮手拿了预许的一串白铜制钱扛到肩上,游方僧那么摇摇摆摆走了。小牛居然很自然的同主人在一块未完事的田中翻土了, 是四天以后的事, 好天气还像是单因为牛伯的原故而保留到桑溪。 他们大约再有两天就可以完事了, 牛伯因为体恤到伙计的病脚, 不敢吝惜自己气力,小牛也因为顾虑到主人的原故,特别用力气只向前奔, 他们一天所耕的田比别人家用帮工两倍还多。于是乎,回到了家中,牛伯又有理由做那快乐幸福的梦了。牛伯为自己的梦也惊讶了,因为他梦到牛栏里有四只牛, 有两只是花牛, 生长得似乎比伙计更其体面。 第二

13、天一早起来他就走到栏边去看, 且大声的告给“伙计”说,“伙计, 你应当有伴才是事。我们到十二月再看吧。”伙计想十二月还有些日子就点点头,“好,十二月吧。”(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开头寥寥几笔叙写,庄稼汉大牛伯与耕牛关系的不同寻常已跃然纸上;闲话家常的口吻,既交代了事情的起因,又为情节的发展作了必要的铺垫。B. 甲长与得虎营牛医起先都口咬定,大牛伯家耕牛的脚伤是牛癀,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对耕牛的脚伤不以为意,这与大牛伯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C. 小说情节并不复杂,主要由“伤牛治牛牛愈”等情节组成。作者以写实的手法真实再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14、,流露出对他们的悲悯之情。D. 小说标题为“牛”,既指农民犁田抢种时节非常重要的耕牛,也指以大牛伯为代表的如牛一般勤劳、善良、朴实、本分的底层农民,可以称一语双关。5. 小说中说“随意敲了一下,不平常的事因此就发生了”,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小说运用多种心理描写方式来表现大牛伯对小牛的疼爱,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方式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答案】4. C 5.大牛伯不小心打伤小牛后脚,致使小牛不能正常耕地,耽误了在抢种的好时节和好天气里犁田的时间; 大牛伯揪心于如果错过了抢种的时节就会影响当年的收成, 失去了平日生活的从容, 陷入深深的焦虑和痛苦; 大牛伯恐惧于万一小牛病死自己将失去生活的来源

15、,不惜准备不菲的药费,赶到十里地外延医求诊。7. 如“就蹲到牛身下去,扳了那牛脚看”,是用动作暗示心理,表现大牛伯既爱又怨的心理。 (如“拿了灯照过好几次”,是用动作暗示心理,表现大牛伯对小牛脚伤牵肠挂肚的心理,)如“我本来愿意让你休息,全是因为下半年的生活才不能不做事”,是大牛伯的内心独白,体现着对小牛的抱愧和歉疚。如“我这人老了,人老了就要做蠢事,我想你玩半天,养息一会,就会好的,你说是不是”,是大牛伯对小牛的自言自语式的谈话,交织着懊悔与忧虑。如“而那参预这收成的功臣一一那只小牛,就站在身边,神气如多年的老伙计”,是大牛伯的离奇梦境,写出大牛伯盼望小牛尽快好起来的急切心情。 (如“伙计,

16、你应当有伴才是事, 我们到十二月再看吧”, 是大牛伯梦醒后向小牛的喊话, 表现了大牛伯想要继续平日幸福生活的愿望。)如“他呢,的确是有点忧愁了”“总之,牛一死,他什么都完了”“在回家的路上, 看到小牛的步伐, 他心上的阴影更厚了”是作者站在观察者的角度,用第三人称写大牛伯的忧虑愁苦、悲观惊恐、焦灼加重的心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 12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技创新引领人类生产生活技术变革,科学普及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二者缺一不可。科学技术的普及程度决定知识流动的效率,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

17、力。科学素质成为当代人基本素养的一个标志,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队伍,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科学普及是一项打基础的工程,要注重科学知识的普及、科学思想的传播,通过各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增强公众科学素质。科学普及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有久久为功的劲头,加强制度建设,弘扬科学精神,培育崇尚的文化环境。摘编自社论 共促科学素质建设,共创人类美好未来科技日报2018年9月28日)材料二:20062016年我国国家级区域科普能力发展指数走势【注:】科普能力发展指数是根据科普人员、科普经费、科普基础设施、科学教育环境、科普作品传播秋普活动共 6个指标,采用基于标准比值法的综

18、合评价而得出的。(摘编自王康友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报告(2017-2018 )»)材料三:中国北京首届昆虫艺术科普展开放首日,观展人次就突破5000;重庆科技馆人气高涨,趣味科普实验无形的力与吹出来的科学给你点颜色看看和神奇的指纹和魔术背后的科学场场爆满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全国多地的文化科普类场馆深受广大游客青睐,科普出游人流暴涨。在丰富多彩的科学普及活动中,科学、文化、艺术、旅游等元素交相辉 映,打开了科学素质建设的广阔空间。国庆科普游的火爆, 一方面说明目前我国公众的科普意识正在增强,科普氛围日益浓厚,公众对于科技知识的需求旺盛,需要有更多高质量的科普活动来满足需求。 另一方面,VR

19、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展大量举办,恰恰证明了我国的创2018年10月10日)新能力正在逐步提高。(摘编自谭敏国庆科普游火爆说明了什么广州日报材料四:公民科学素质的高低, 不仅影响到公民个人的生活, 同时也在不断影响和改变公众的价值观和对许多公共事务问题的看法。 尤其在新媒介和微传播繁荣兴起的时代, 互联网已成为公民参政议政的重要平台, 公众理解科学已经成为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的前提和基础。 今后需要借鉴科学知识和思维才能解决的社会公共问题无疑会越来越多, 涉及领域也会越来越宽泛。 但是, 以往科学普及侧重民众科学知识的补给, 而对公民应用科学能力的培养相对不足。 当然, 这与当时我国科学发展所处阶

20、段以及公民科学知识水平整体偏低有关。 现在需要厘清的问题是, 公民科学素质是一种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表达, 能力应该是素质建设的最终落脚点。 因此, 当前科普工作的重点应当促进公民从“知识学习”向“能力应用”转化。 显然,这种转化是一个由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变的复杂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科学文化建设可以借助“润物无声”的文化渗透力, 有效激活民众亲近科学的自觉自发性, 有利于为这种转化构建理想的场城条件和社会氛围。(摘编自郑念科学文化建设:现实需求与未来走向 , 科学与社会 2017 年 2月)8.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指数呈递增趋势, 2016

21、 年发展指数达到最高,是2006 年的两倍多。B. 西部地区和全国水平的差距近两年在缩小,说明西部地区越来越注重提升科普能力。C. 中部地区科普能力指数呈总体增长偶有下降的特点西部地区指数特点与此相同。D. 东部地区科普能力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但中西部地区科普能力指数自 2014 年后增速加快。9.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只有不断推动科学普及工作,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才能提高全民的创新能力,壮大科技创新力量,加速科技成果转化。B. 国庆期间科普出游人数的猛然增加,既与公众对科普活动的需求、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关,又与我国科普能力的发展有关。C. 人们通过新媒介和微传

22、播获取科学知识,虽然方便快捷,但因信息来源的开放多元,并不能使公众理解科学,正确看待公共问题。D. 随着对民众崇尚科学的文化环境培育的重视,科学应用能力培养成为科普工作的重点,这证明当前我国科普工作重心已经转变。10. 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不断提升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 7. D 8. B9.民众的科普意识正在增强,对科技知识的需求旺盛;我国科普能力发展指数逐年提 升,科普能力日渐增强;科普工作的重点从促进公民“知识学习”向“能力应用”转化, 民众应用科学能力的培养引起关注。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育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王益柔字

23、胜之。为人伉直尚气,喜论天下事。用荫至殿中丞。元昊叛,上备边选将之策。 杜衍、丁度宣抚 河东,益柔寓书言:“河外兵饷无法,非易帅臣、转运使不可。”因条其可 任者。衍、度使还。庆历更用执致,异意者指为朋党,仁宗下诏戒教,益柔上书论辩,言尤切直。尹洙与刘沪争城水洛事,自泾原贬庆州。益柔讼之曰:“永洛一障耳,不足以拒贼。沪裨将,洙为将军,以天子命呼之不至,戮之不为过;顾不敢专执之以听命,是洙不伸将军之职而上尊朝廷,来见其有罪也。”不听。预苏舜钦奏邸会,醉作傲歌。时诸人欲遂倾正党,参政贾昌朝阴主之,张方平、宋祁攻排不遗力,至列状言益柔罪当诛。韩琦为帝言益柔狂语何足深计方平等皆陛下近臣今西陲用兵大事何限

24、一不为陛下论列而同状攻一王益柔此其意亘见爰宛感悟但跚监复州酒出为两渐转运使。上言:“今考课法区别长吏能否,必明有显状,显状必取其更置兴作大利。夫小政小善,积而不已,然后能成其大。取其大而遗其细,将竞利图功,恐事之不举者日多,而虚名无实之凤日起。愿参以唐四善,兼取行实,列为三等。”不行。旧制,选人当改京官,满十人乃引见。由是士多困滞,且遇举者有故,辄不用。益柔请才二人即引见, 众论翕然称之。直舍人院、知制语兼直学士院。 董毡遇明堂 恩, 中书熟扶加光禄大夫,而旧阶已特进,益柔以闻。帝谓中书曰:“非翰林,几何不为羌夷所 笑。”宰相怒其不申堂,用他事罢其兼直。益柔少力学,通群书,为文日数千言。尹洙见

25、之曰:“语淳而厉,气壮而长,未可量也。”时方以诗赋取士, 益柔去不为。范仲淹荐试馆职, 以其不善词赋,乞试以策论,特听之。(节选自宋史王益柔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韩琦为帝言益柔/狂语何足深计/方平等皆陛下近臣/今西陲用兵/大事何限一不为/陛下 论列/而同状攻一王益柔/此其意可见矣/帝感悟/但黜监复州酒/B.韩琦为帝言/益柔狂语彳S足深计/方平等皆陛下近臣/今西陲用兵/大事何限/一不为陛下 论列/而同状攻一王益柔/此其意可见矣/帝感悟/但黜监复州酒/C.韩琦为帝言/益柔狂语彳S足深计/方平等皆陛下近臣/今西陲用兵/大事何限一不为/陛下论列 / 而同状攻一王益柔

26、/ 此其意可见矣 /帝感悟 / 但黜监复州酒/D. 韩琦为帝言益柔/狂语何足深计/方平等皆陛下近臣 / 今西陲用兵 /大事何限 /一不为陛论列/ 而同状攻王益柔/此其意可见矣/帝感悟 /但黜监复州酒/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用荫,指恩荫得官,是古代官宦子弟凭祖辈父辈的官阶功劳人学任官的待遇。B. 直抚,指宣谕诏令并安抚军民,也指遇军旅大事时,派遣前往镇抚的军政长官。C. 明堂,古代帝王举行大典时候所用的朝堂。 木兰诗“天子坐明堂”即为此意。D. 翰林,起初是指文章笔墨荟萃之地,后来发展成为翰林院和翰林官的专有代称。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27、不正确的一项是A. 王益柔腹有谋略,喜论天下之事。他在元吴叛乱时,上奏备战边防选将之策,又推荐了边防将领人选;尹洙贬到庆州,他为其辩冤,但未得到认可。B. 王益柔为人放狂, 以致仕途不顺。 他醉作 傲歌) , 遭人抨击, 被列数罪状要置他于死地;他上官董毡之事,招致宰相怨怒,被宰相用他事免其职。C. 王益柔除弊革新,得到同僚拥护。他提出的考核职官的办法,有利于纠正虚名无实的风气;后又提出满两人可引见的京官推选办法,深得大家称赞。D. 王益柔少有才学,受到时人赏识。他年少时所写文章博得尹染的夸费;范仲淹举荐他应试馆职,因他不擅长诗赋,就请求朝廷考查他所擅长的策论。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

28、现代汉语。( 1 )异意者指为朋党,仁宗下诏戒救,益柔上书论辩,言尤切直。( 2 )顾不敢专执之以听命,是洙不伸将军之职而上尊朝廷,未见其有罪也。【答案】 10. B 11. D 12. C13.( 1)与(执政者)意见不和的人被指控结集朋党,仁宗下诏告诚,益柔上书替他们论辩,言辞尤其恳切率直。( 2 )但(尹洙)不敢擅自捉拿刘沪而听从(朝廷)的命令,这是尹洙不滥用将军职权而尊重朝廷,没有看出他有罪过。译文:王益柔,字胜之。为人刚直尚气节,喜谈论天下大事。因荫庇入仕,官至殿中丞。元昊叛乱时,上奏边防选将之策。杜衍、丁度宣抚河东时,益柔写信给他们说:“河外兵饷无法筹措,非要换帅臣、转运使不可。”

29、并推荐可胜任的人。杜衍、丁度完成使命回来后,庆历时执政者换人,反对派指认他是旧派的朋党,宋仁宗因此下诏警告。 益柔上书辩论, 言辞 仍然切直。 尹洙和刘沪在是否在水洛筑城上发生争执, 被从泾原贬到庆州。 王益柔为他辩护说“:水洛只不过一小屏障,不足以拒敌。刘沪只是个小裨将,而尹洙是将军,他以天子的命令呼刘沪而不来, 就是杀了刘沪也不算过分; 但尹洙却不敢专权而听命于朝廷, 这是他不滥用将军之职而尊重朝廷, 没见他有什么罪。 ”朝廷没有听取他的意见。 参加苏舜钦在进奏院举行的宴会,醉酒后作傲歌 。当时众人正想推翻正党,由参政贾昌朝暗中主谋,而张方平、宋祁、王拱辰则不遗余力地大肆抨击,甚至列举王益

30、柔罪状,说他罪该杀头。韩琦对皇帝说:“王益柔的狂语何足深深计较。 方平等人都是陛下心腹近臣, 今西方边陲用兵,国家大事何等险阻, 他们都不为陛下讨论, 却一同来列状攻击一个王益柔, 其心意如何由此可见。”皇帝觉悟,只将王益柔降黜做复州酒监。出任两浙、京东西转运使。上书说:“今国家考察区别官吏能干与否, 都必定要看他是否有明显的功绩政状, 而看政状是否显着又势必依据他革旧更新和兴起的有大效益的措施。 其实小政小善, 积累不停, 然后才能成其为大善。如果只取其大政而忽略小政, 将导致竞利贪功, 恐怕不做实事者日多, 而虚名无实的风气日起。希望参照唐时的四善制,并依据官吏的实际事迹,列为三个等级。”

31、此建议没有实行。旧制规定, 选人应是改任京官, 且满十个人才向皇上引见。因此士子多困滞不能晋升, 且遇到推举官出了事, 便一概不重用。 王益柔请求, 有二人以上便向上引见, 舆论一致称赞此举。值班舍人院、掌管制诰兼直学士院。董毡遇明堂恩典,中书省拟状准备给他加封光禄大夫,而董的旧阶已是特进,王益柔将此告诉皇帝。 皇帝对中书省说:“不是翰林提醒, 怎么不会被羌夷讥笑呢?”宰相恨王益柔没事先向他申明, 便以其他事将他兼值的职位罢免。 王益柔少时努力好学, 博通群书, 一日能写数千言的文章。 尹洙见到他后说: “语言淳厚而又严厉,气质威壮而又长厚,不可估量呀。”当时正实行以考试诗赋择取士子。王益柔却

32、不为此事。范仲淹推荐他考试馆职,因他不善于词赋,乞请改以策论来考试,朝廷特别允许。(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 9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陆游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注】这是诗人得悉均州的武矩报捷官军收复西京洛阳面作的。当时武镇知均州,故诗人称其武均州。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北来诸皇帝陵墓在洛阳。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写诗人听到捷报传来后不能自已的欢欣鼓舞之情,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心。8. “千年计”与“一日回”形成对比,意

33、在突出诗人的自豪感和对敌军的轻蔑鄙视。C.诗中王师获胜、金军败退、赦令颁布、使者朝祭的景象,都是属于正面描写的内容。D.诗人将收复失地的功绩一面归于白发将军的壮举,面归于已故诸帝的仁义思德。15 .诗歌以景语结束全篇。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此处用景语描写“寒食”盛况的妙处。【答案】14. C 15.以寒食节时朝陵驿道上处处盛开的梨花,渲染驿道上使者奔驰的热烈气氛;以梨花代春晴风景,暗示了诗人故土收复后皇陵得以朝祭的欢愉之情,寄寓着国家中兴的美好愿景;化虚为实,通过联想方式,强化了诗人兴奋愉悦的情绪。(三)名篇名句歌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离骚中,屈原用“

34、 :喻指自己的刚烈不屈与世俗难合,因为这是自古圣贤的处境;用“ :坚定地表白自己的信念,因为这是前贤所推重的。(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 , :两句先喻写依山而筑的楼阁的布局特点,后慨叹高耸楼阁的密集之状。(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描写早晚晴阴烟云变化的句子是“, 【答案】(1).莺鸟之不群兮 (2).伏清白以死直兮(3).蜂房水涡 (4).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6).云归而岩穴暝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有着辉煌历史的中国传统色彩体系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审美内涵,在漫长的岁月中,已凝炼为中国精神 的部分。然而,近一百年来,在谈及绘画的色彩时,总有人

35、认为中国画的色彩不及西方绘画丰富。这种认知,使我们与中国绵延数千年的人文艺术传统相互隔绝。还记得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一幅青绿山水长卷徐徐展开,令世人 。这幅 长卷诞生于宋朝,叫作千里江山图。在用色上,创作者以石青、石绿两种矿物质颜料为主要色彩着色,并在青绿颜料叠绘中寻求色彩微妙的变化,画面层次分明,色彩照人。这一富有装饰性的 ,是如何穿越近千年的历史。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呢?从材料物性的角度分析,首先是载体的质量上乘。 古人有“纸寿千年,绢寿入百”的说法。其次,()。其实,从历史遗存中可以判断,东西方色彩的装饰功能均先于再现功能而出现, 而且最早基 本上都是利用天然的矿物质颜料在适宜的载体上涂绘。从表现的角度分析,西方艺术的表现以绚烂的色彩画为主导, 而中国艺术同样也有丰富的色彩基因, 一直到宋朝,色彩表现仍占 据中国艺术的主流位置。如果我们不能从材料和技法的视角领悟古人, 就难以理解千里江 山图色彩何以如此绚烂多彩。唯有 ,梳理我们自才的传统,看清中国人文艺术真正的价值,赋予和彰显本民族人文艺术精神品位与主体性,才能确定中国人文艺术在人文艺术世界殿堂中应有的位置。吉光片羽寻根究底鸿篇巨制追本溯源 鸿篇巨制寻根究底 吉光片羽追本溯源17 .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