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稻米品质的测定方法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29/009d0b61-f01d-4315-babe-e1a41b7da575/009d0b61-f01d-4315-babe-e1a41b7da5751.gif)
![食用稻米品质的测定方法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29/009d0b61-f01d-4315-babe-e1a41b7da575/009d0b61-f01d-4315-babe-e1a41b7da5752.gif)
![食用稻米品质的测定方法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29/009d0b61-f01d-4315-babe-e1a41b7da575/009d0b61-f01d-4315-babe-e1a41b7da5753.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NY 147 88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食用稻米品质的测定。2 引用标准GB 2905 谷类、豆类作物种子粗蛋白质测定法(半微量凯氏法)GB 3523 谷类、油料作物种子水分测定法GB 4801谷类籽粒赖氨酸测定法 染料结合赖氨酸(DBL法GB 5495 粮食、油料检验 稻谷出糙率检验法GB 7648 水稻、玉米、谷子籽粒直链淀粉测定法NY 122 优质食用稻米3 样品的准备3.1 稻谷在收获晒干后须存放三个月以上,待理化性状稳定后,方可进行分析。3.2 加工的稻谷须扬净稻草、瘪粒,并除去砂石、泥块、铁屑等混杂物。稻谷品 种纯度不得低于 99.0 。3.3 待测样品须放于干燥通风处或有空调的
2、实验室内 1 周左右,使样品的水分含 量为 1 3± 1 ,含水量的测定根据 GB 3523。4 碾磨品质的测定4.1 出糙率的测定4.1.1 常样法4.1.1.1 仪器设备实验室用谷物脱壳机4.1.1.2 测定方法a. 根据待测样品谷粒的厚度,调节脱壳机滚轮(或辊子)的间距(一般在0.501.00mm之间),使样品经二次处理后,基本上脱壳完全。b. 机器空转数圈,以清除机内残留的稻谷和米粒c. 称取 130.0g 稻谷,倒入进样漏斗中,打开电源开关,调节进样闸口,使 样品均匀进入机内脱壳。d. 经二次脱壳后, 检出样品中残留的谷粒并称其糙米和谷粒的重量, 精确到 0.1g。4.1.
3、1.3 结果的表述出糙率按公式( 1)计算:出糙率() =(糙米重( g)/ 试样谷重( g)- 未脱壳谷重(g)x 100 ( 1)重复测定一次, 求出二次出糙率的平均值。 前后二次测定结果的相对相差不 应大于 1。4.1.2 小样法按 GB 5495 方法测定。4.2 精米率的测定4.2.1 仪器设备JMJ-100 型精米机或其他同类型号的实验室精米机。4.2.2 测定方法4.2.2.1 称取 100g 糙米,精确到 0.1g ,放入精米机的碾米室内。4.2.2.2 调节碾米室盖的压力至 3kg 左右,再调节定时器的碾米时间, 使碾米精 度达国家标准一等米的水平。422.3碾磨后的米样经手
4、工除去糠块,再用1.5mm直径的筛子除去胚片和糠屑。4.2.2.4 待米样冷却至室温后,称精米重,精确到 0.1g 。4.2.3 结果的表述精米率按公式( 2)计算:精米率()二精米重(g) /糙米重(g)x出糙率重复测定一次,求出精米率平均值。二次测定结果的相对相差应小于1.0 。4.3 整精米率的测定4.3.1 仪器设备整米分离机或具不同圆孔直径的筛子一套。4.3.2 测定方法4.3.2.1 精米样品的制备精米样品制备的方法基本上同 ,但掌握碾米的精度为糙米去糠率的 10± 0.5 。4.3.2.2 整精米样品的分离借助于整米分离机或筛子, 自以上精米样品中人工分离出整精米 (整
5、精米系 指肉眼观察无破损的完整精米粒),称重,精确至 0.1g 。4.3.3 结果的表述整精米率按公式( 3)计算:整精米率()=整精米重(g)/糙米重(g)x出糙率( 3)重复测定一次,求出整精米率平均值。两次测定结果相对相差应不超过 2.0 。5 外观品质的测定5.1 长宽比的测定5.1.1 仪器设备谷物轮廓仪、照相放大机或微粒子计。5.1.2 测定方法从整精米样品中随机取出整精米 10粒,在谷物轮廓仪上读出米粒的长度和 宽度,以毫米为单位,读数精确至 0.1mm精米的长度系指整精米两端间的最大 距离;宽度系指米粒最宽处的距离。5.1.3 结果的表述求出长度和宽度的平均值,按公式(4)计算
6、其长宽比:长宽比=米粒平均长度(mm/米粒平均宽度(mm (4)重复测定一次,求得二次长宽比的平均值。二次相对相差应不大于0.1。5.2垩白度的测定仪器设备聚光灯、黑色背景的玻璃板。测定方法5.2.2.1 垩白米率从整精米样品中随机取出整精米100粒,置于玻璃板上,在聚光灯下观察, 拣出有垩白(包括心白、腹白、背白)的米粒,按公式(5)求出垩白米的百分率。重复一次,取二次测定的平均值,即为垩白米率。垩白米率()=(垩白米粒数/总粒数)X 100(5)5.2.2.2 垩白大小随机取垩白米10粒,在聚光灯下平放,逐粒目测垩白面积占整个籽粒面积 的百分数,求出垩白面积的平均值。重复一次,二次测定结果
7、的平均值即为垩白 大小。结果的表述垩白度指整精米样品中垩白的面积占样品总面积的百分比。垩白度按公式 (6)计算:垩白度=垩白米率X垩白大小(6)垩白度可分为五个等级,见表1。表1 垩白度分级级另U垩白度范围1V 12153610410 205> 205.3透明度的测定531仪器设备DWY-A型数字式稻米透明度测定仪。测定方法和结果的表述5.3.2.1 接通电源,按下测定钮,调节仪器的内参标准透明度为1.00。5.322把整精米样品尽可能均匀地装入样品杯内,在透明度仪上测出其透明度。重复测定一次,二次测定相对相差不应大于0.02。5.3.2.3 稻米的透明度分五级,见表2。表2透明度分级级
8、另U透明度范围12345> 0.700.61 0.700.46 0.600.31 0.45V 0.316 蒸煮和食味品质的测定6.1 胶稠度的测定6.1.1 仪器设备6.1.1.1 长100mr,i内径11.0mm的标准试管6.1.1.2 沸水浴6.1.1.3 涡旋振荡器6.1.1.4 冰水浴6.1.1.5 直径 1.5cm 的玻璃球6.1.1.6 带毫米格纸的水平台6.1.2 试剂6.1.2.1 0.200mol/L 氢氧化钾溶液:用氢氧化钾( GB 230680;分析纯)配制 并标定。6.1.2.2 0.025 %百里酚蓝指示剂:称取 25.0mg百里香酚蓝(HG 3-122379;
9、 分析纯),用 95乙醇( GB 67980;分析纯)溶解并稀释到 100mL。6.1.3 测定方法和结果的表述用精米样品制备过0.15mm孔径的筛,含水量为12%的精米粉 样23g。称粉样0.1000g ,置于试管内,加入0.20mL百里酚蓝指示剂,用振荡 器加以振荡,使样品充分湿润分散。准确加入 0.200mol/L 氢氧化钾溶液 2.0mL, 再次用振 荡器振荡。混匀后立即放入剧烈沸腾的水浴内, 用玻璃球盖住试管口, 调节水面高度, 使沸腾的米胶高度始终维持在试管长度的三分之二左右, 糊化时 间为8min。糊化完毕后,取出试管,取去玻璃球,在室温下冷却5min。将试管在冰水浴中冷却20m
10、in。在室温25± 2C下,将试管平放在水平台上。1h后,量 出试管底至冷胶前沿的长度,以毫米表示,即为样品的胶稠度。6.1.3.2 在测定每批样品胶稠度的同时, 用已知胶稠度的标准米粉样品一套 (应包括硬、中、软胶稠度)作为内标样一起进行测定。内标样实测的胶稠度与标准 数值的相对相差应在下列范围以内:软、中5mm硬3mm重复测定一次,二次测定结果相对相差不应大于:软、中5mm硬3mm6.1.3.3 胶稠度可分为三类,见表 3。表 3 胶稠度分类类另U类胶长度mm硬胶稠度< 40中胶稠度41 60软胶稠度> 616.2糊化温度的测定(碱消法)621仪器设备6.2.1.1
11、5cm x 5cmX 2cm的有机玻璃或塑料制的有盖方盒6.2.1.2 恒温箱6.2.1.3 10mL 移液管试剂1.70 %(mV)的氢氧化钾溶液:用氢氧化钾(GB2306 80;分析纯)配制 并标定。测定方法和结果的表述6.2.3.1 取6粒成熟饱满的整精米置于方盒内,加入%的氢氧化钾溶液。用玻棒将盒内米粒排布均匀,加盖。将方盒平稳移至30± 2 C的恒温箱内(移动方盒时应防止米粒移动),保温约 23h,再平稳地取出。逐粒观察米粒 胚乳的分解情况,按表4进行分级记录(以分解度为主)。表4碱消值分级级别分解度清晰度1米粒无变化米心白色3米粒膨胀,环不完全或狭窄米心白色,环棉絮状或云
12、雾状米粒膨大,环完整而宽米心棉白色,环云雾状45米粒开裂,环完整而宽米心棉白色,环清晰6米粒部分分散溶解,与环融合在一起米心云白色,环消失7米粒完全分散米心与环均消失623.2 稻米样品的碱消值用公式(7)计算:碱消值=E (G- N) )/6(7)式中:G 粒米的级别;N 一级的米粒数。6.2.3.3 在测定每批样品糊化温度的同时,用已知糊化温度的标准样品一套(包 括高、中、低三种糊化温度)作为内标样一起进行测定。内标样实测的数值与已 知标准数值相对相差应在0.5级以内。6.2.3.4 稻米的糊化温度可分三类,见表5。表5 糊化温度分类类另U碱消值糊化温度范围C)高糊化温度13级> 7
13、4中糊化温度45级70 74低糊化温度67级V 70'重复测定一次,二次测定结果的相对相差应小于0.5级6.3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国标法按 GB 7648 方法测定。6.3.2 改进简化法6.3.2.1 仪器设备a.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b. 分析天平,感量 0.0001g;c. 水浴锅;d. lOOmL容量瓶;e. 5mL移液管。6.3.2.2 试剂a. 1.0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氢氧化钠(GB629 81;分析纯)配制并b. O.O9mol/L 氢氧化钠溶液:取 9OmL 1.OOmol/L 氢氧化钠溶液,用蒸馏水 稀释至 1000mL;c. 碘液:称量 2.0000g 碘
14、( GB 67577;分析纯)和 20.0000g 碘化钾( GB 127272;分析纯)混合,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 1000mL;d. 95 %乙醇(GB 679-80;分析纯);e. 1.00mol/L乙酸溶液:量取 57.8mL冰乙酸(GB 676-78;分析纯),用 蒸馏水稀释至 1000mL。6.3.2.3 测定方法a.用4.321的精米样品制备过0.25mm孔径的筛的米粉样品23g,置于 100mL容量瓶中。加入1.0mL95%乙醇,轻摇容量瓶,使样品湿润分散,加入9.0mL 1.00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使碱液沿颈壁缓慢流下,旋转容量瓶,使碱液冲洗粘附于瓶壁上的样品。 将
15、容量瓶置沸水浴中煮 10min 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后加蒸馏水定容。吸取5.0mL样品溶液,加入已盛有半瓶蒸馏水的100mL容量瓶中, 再在这一容量瓶中加入1.0m L1.00mol/L的乙酸溶液,使样品酸化,加入 1.50mL碘液,充分摇匀。用 蒸馏水定容,静置 20min。以5mL的0.09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代替样品,配制空白溶液。用空白溶液于分光光度计波长620nm处调 节零点并测出有色样品液的吸光度值。b.标准曲线的绘制:称取与待测样品保存在同样的条件下三天以上的高、中、低已知直链淀粉含量的标准样品(其直链淀粉含量预先经 ISO 66471987或GB 7648方法准确测 定)各O.IOOOg,用上述改进简化法与待测样品同时进行测定。以标样的直链淀 粉为纵坐标,以相对应的吸光度值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或列出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屋租赁合同(附房屋交割清单)
- 2025年四川省职教高考《语文》核心考点必刷必练试题库(含答案)
- 第2章 陆地和海洋(真题重组卷)-(解析版)
- 2025年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河北政法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西水利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西婺源茶业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无锡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蛋糕店服务员劳动合同
- 土地买卖合同参考模板
- 2025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一-微专题10-同构函数问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 2025年天津市政建设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2030年中国烘焙食品行业运营效益及营销前景预测报告
- 康复医院患者隐私保护管理制度
- 公司安全事故隐患内部举报、报告奖励制度
- 沈阳理工大学《数》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三甲中医疼痛科合作方案
- 公司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车间级)
- 北师大版高三数学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全册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