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控制方案_第1页
测量控制方案_第2页
测量控制方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鲁能中央公园地块工程工程测量方案编制单位:重庆华硕建设有限公司编 制 人: 宋 科 明审 核 人:编制时间: 2015年 5月 8日)第一章 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2一、工程概况 2二、编制目的 2三、编制依据 2第二章 施工测量方法 2一、测量准备 2二、控制测量 3 一级控制网的布设 3 二级控制网的测设 3三、施工测量 3 基础施工测量 3、 ± 0.00 以上主体结构施工测量 4装饰装修阶段测量放线: 8第三章 工程沉降观测 8一、测设方法 8二、制作方法 8三、设置方法 9四、观测使用 9五、注意事项 10第四章 测量技术复核及管理 10一、技术复核 10二、测量管理制度

2、10第五章 测量技术资料编制、管理 11第六章、测量控制 11一、测量过程控制 11二、测量保证体系 11第七章、安全文明施工 12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一、工程概况、工程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鲁能中央公园地块工程;2、建设地点:重庆市渝北区中央公园东路;3、 建设单位:重庆鲁能开发(集团)有限公司;4、 鲁能中央公园项目占地面积约120亩,容积率为2.0,项目共16栋叠拼别墅、8栋多层、8栋高层及部 分商业组成,总建筑面积约 22万。二、编制目的作为实施性测量方案, 向业主、监理阐明我单位对该工程的测量作业方法,测量控制思路,表明我单位具有优质、高效完成本工程的能力,指导本工程的施工。三、

3、编制依据、鲁能中央公园地块工程施工图纸、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公司工程测量专业质量手册第二章施工测量方法一、测量准备1 人员配备:设专职测量放线员一名,负责全部测量放线工作,项目施工员配合放线,平面放线时,再由2名工人协助放线。人员职责序号姓名职务职责备注1王建华专职测量放线员1-4#教学楼及室外附属 工程测量控制网,基础、楼 层、装饰装修测量放线检查 复核。测量控制网布设阶段 由刘振勇、戴杰配合, 主体阶段由戴杰配合。2刘远郁测量负责人5-8#楼测量控制网,基 础、楼层、装饰装修测量放 线检查复核。由戴杰配合,主体阶段由刘振勇配合。2 仪器设备:BTS-7202CHL数字

4、型全站仪1台,YG-FO仆水准仪1台,50m钢卷尺2把,5m钢卷尺若干,5m合金水准尺1根,线锤、墨斗、小线等其它工具。)所有测量仪器和钢卷尺必须经过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过程中要做好维修和保养工作,如发现仪 器有失准现象,应立即确定失准过程中测量使用的范围,并上报处理。3. 作业条件:、 给定的测量平面控制点、 建筑红线桩或建筑物平面位置桩等数量不少于3个,水准点数量不少于2个。、 依据永久性建(构)筑物或道路中心线定位的工程定位桩必须由建设单位现场指定,并附加有 效的证明文件。、 具备施工设计图纸及与测量有关的设计变更。、 测量人员必须持有测量执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等。二、 控制测量 一

5、级控制网的布设根据建设单位给定测量控制点(本工程为BM1,BM2 BM3坐标及绝对高程为基准,在 7、8#楼以外,未经挖填扰动的原地貌上设定整个场地的控制点,建立一级平面、高程控制网(要求设置三点)。 二级控制网的测设一级控制网布设完成后,依据建设单位给定 5#楼及 6#楼车库建筑物位置定位线坐标位置关系确定建筑物须定位的主轴控制点,然后以此为基准,采用极坐标或直角坐标定位放样的方法定出建筑物主轴线的 控制桩,经校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作为该建筑的轴线控制桩(本工程要求建设单位给定塔楼及车库测 量平面控制图上轴线控制坐标均应对应设置控制桩且在桩上做好坐标及高程数据标志)。控制桩设置位置不宜离建

6、筑物太近(向外延伸 5 米为宜)且要有可靠的保护措施,作为施工阶段平面放线的依据。3. 控制网引测做完后请规划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验线,做好签字验收手续。三、施工测量工程测量分三阶段:基础施工测量;± 0.00 以上主体结构施工测量;装饰装修阶段测量。 基础施工测量1. 基础测量放线根据已设置的建筑物位置定位线及建筑平面布置图其轴线的相互关系,定出各墙轴线, 闭合复核无误后,在适当位置做出引桩。引桩的位置设在桩边或离开一段距离,且易于保护的部位。引桩用50cm长的木桩钉入土内,地面处用混凝土保护,并砌砖井围起来防止碰撞破坏,复核确保无误后,用红漆将轴线描画 成三角标记;

7、由于场地为新回填土,考虑有沉降,必须建立周期复测制度,确保该引桩的数据准确性。 平面定位引测做完后请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验线,做好签字验收手续。 根据定位引桩并结合施工图将轴线投测到桩井圈,并做好相应的标志。 桩施工工程中,用水准仪从现场控制点向桩下引测标高,在护筒上做好标记,作为桩下施工的临时 水准点。 地梁基槽开挖时,从井圈上的定位标志挂线大致确定需用槽边的范围、筏板基础的外围范围、外剪 力墙的位置,洒出白灰线,初步确定基槽开挖范围。 挖槽、人工清槽及基槽处理过程中,在槽底引测标高桩,以控制标高。 支垫层模板及地梁模板时,从定位引桩挂线引测垫层外边线及地梁边线,并引测标高。 墙、柱插筋绑完后

8、,放线复核位置是否准确,并引测标高控制混凝土的高度。地梁混凝土浇完及场地平整后,从现场控制桩及引桩引测轴线标高,在地梁上弹出墙轴线或轴线控制线,作为墙支模依据。2. 轴线网控制布设原则及注意事项(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2).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3).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4).控制桩.引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3. 基础定位测量及平面图详附图、土 0.00以上主体结构施工测量1、平面放样测量、轴线投测。平面楼层混凝土浇筑并凝固达到一定强

9、度后,现场测量人员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点,将全站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控制轴线投测到作业面上。然后以控制轴线为基准,以设计图纸为依据,放样出其它轴线和柱边线、洞口边线等细部线。并弹出距墙柱 边200mr检查线,以便施工过程中的轴线位置检查。控制轴线标识示例:内控点放样示例:、当每一层平面或每一施工段测量放线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楼层放线记录表、 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并报监理验线,验线合格后,进行下一步施工。、验线时,允许偏差如下:主轴线间距允许偏差(mn)L < 30 m± 530m<LC 60m± 1

10、02、支立模板时的测量控制a、中心线及标高的测设根据轴线控制点将中心线测设在靠近墙体底部的楼层平面上,并在露出的钢筋上或架管上抄测出楼层 +500m m或+1000mm标高线,控制模板平面位置及高度。b、模板垂直度检测模板支立好后,利用吊线坠校核模板的垂直度,并通过检查线坠与轴线间距离,来校核模板的位置。3、平面控制测量本工程各建筑物土 0.00以上的轴线传递用激光经纬仪竖向投测法进行。(1)、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内控点布设)平面内控点的布设,根据施工流水段的划分进行,每一流水段至少布设3个点,作为该流水段的测量控 制点。(2)、激光接收靶激光接收靶由300X 300x 5mn厚有机玻璃制作而成

11、,接收靶上由不同半径的同心圆及正交坐标线组成。二Mma&a,”- .(3)、内控点竖向投测二 rr.II.00,ra_ zP B一一=:首先将dj-2/5激光经纬仪架设在内控点 激光束,穿过楼板预留洞直射到激光接仪器,对中整平后,将竖直度盘置经纬仪0(操作人员首先调整焦距使激光束 点在接收靶上的轨迹形成圆圈厂上面操作接收靶人员见光后挪动接收靶, 轴线投测时,测量人员互相之间用对讲机进0",打开电源开关,仪器发射 聚焦成光点,然使靶心与圆心重合,此时固定靶位,接收靶中心心SP控制点位置。 行联络。轴线竖向投测示意图:后转接收靶上,激光(4)、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项目允许误差

12、(mm)每层3高度HH< 30m530m<HC 60m1060m<HC 90m15H>90m20(5)、作业层轴线、细部线放样轴线控制点投测到施工层后,将经纬仪分别置于各点上,检查相邻点间夹角是否为900,然后用检定过的50m钢尺校测每相邻两点间水平距离,检查控制点是否投测正确。控制点投测正确后依据控制点与轴线的尺寸关系放样出轴线。轴线测放完毕并自检合格后,以轴线为依据,依图纸设计尺寸放样出柱边线、洞口边线和检查控制线等细部线;4、高程的传递(1)、首先从高程控制点将高程引测到首层便于向上竖直量尺处(外大角柱),校核合格后作为起始标高线,弹出墨线,并用红油漆标明高程数据

13、(+1.000米);本工程高程基准线分别布设在1层和10层、20层、30层。基准标高线标识示例:(2)、标高的竖向传递,用钢尺从基准标高线竖直量取。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改正。(3) 、施工层抄平之前,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相差小于3mm寸,取其平均高程引测水 平线。抄平时,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4)、当每一层平面标高抄测工作完成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楼层标高抄测记录表、 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报监理验线,验证合格后,进行下一步施工。(5)、标高竖向传递的允许误差如下:项目允许误差(mm)每层± 3高度(HH< 30m±

14、50m<HC 60m± 1060m<HC 90m± 15H>90m± 205、设外控检查轴线在每层混凝土浇筑完柱模板拆除后,在四大角或阴角处弹出竖向轴线或借用轴线,便于对外角垂直度和模板完成后的平面几何尺寸的检查控制。装饰装修阶段测量放线:外墙装饰线:主要包括外墙各大角,及各门窗洞口边部上下通长的铅垂线,做为装饰竖向分格和确定立门窗框的水平位置 依据。每层一道交圈的水平线,作为装饰水平向分格和确定门窗框竖向高度的依据。内装饰线:主要包括内墙抹灰完成后,重新抄一遍“ 100cm水平线”,作为打地面时控制标高的依据。其它线主要有:踢脚线、楼梯分阶线、

15、顶棚抹灰灰层控制线、吊顶控制线等。第三章.工程沉降观测一、测设方法由于本工程属于高层建筑,根据国家规范和设计要求,施工到土0.000以后,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主体框架角柱上+0.500m处设沉降观测点,以上结构每增高2层观测一次,主体封顶后,每周观测一次至竣工, 通常情况下,观测点位置由设计单位指定。对于沉降观测点设置,本工程采用“套筒内藏式沉降观测点”设置制作方法。二、制作方法一个70*70的电气预埋盒,一个C 20直螺纹套筒穿过盒底。PVC或镀锌铁皮盒盖,可以用螺丝将盒盖固定在电线盒上的螺丝孔上。用C 20钢筋制作成90度弯头的观测头,水平段套丝,长约4cm垂直段长约 5cm,端头用砂轮机

16、打磨成锥形,锥尖即为观测点。沉降观测点设置大样如下图:框架柱或 菊力墙柱或墙主筋申20直螺纹套簡中2Q钢筋制作观测头预埋电线盒沉降观测点设置大样三、设置方法在主体结构施工时, 首层柱墙结构钢筋绑扎完毕后,将准备好的电线盒固定在观测点位置,直螺纹套筒从电线盒底穿过,用电弧焊将C 20直螺纹套筒焊在观测点内柱或墙的主筋上,封闭模板时,注意检查电线盒必须紧贴外模。结构模板拆除后,即可看到预埋的电线盒及盒中的直螺纹套筒。沉降观测点埋设四、观测使用每次使用时,打开观测点盖子,旋转20钢筋弯头,将弯头套在套筒上,保持观测点在垂直面上,即可进行观测,记录每次观测数据。观测完毕后,取下弯头,盖上盖子,盖子面上

17、可以用红色油漆标上标记或观测点好,以表明用途,并使 外观标记醒目,如下图示。1#楼沉降观测点NO/01#测量控制点,注意保护!五、注意事项(1) 所有轴线传递都以控制点和定向点为基础,所以要加强控制定向点的保护。仪器要经常进行检校, 并备有检查资料。(2)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城市测量规范、水准测量规范及柱定位平面图,按设计要求,在建 筑物相应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在建筑物周围布设四个水准点作为工作基点。当基础施工完毕,首层结构施工时在本结构施工图规定的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对沉降观测点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冲撞引起变形影响数据统计。(3) 沉降观测点稳固后进行首次观测。首次观测测二个测回,精度符合要求

18、后填写记录表。主体结构施工时每二层楼观测一次, 主体结构验收后砌墙内外填充墙时, 每三层观测一次,竣工后,由业主继续观测。 第一年四次,第二年二次,以后每年一次至到下沉稳定为止。 如沉降量大时缩短周期。 并及时整理施测数据, 编制成果表,作为竣工资料存档。第四章测量技术复核及管理根据本工程的施工情况和管理要求特制定测量管理制度和复核验线制度。一、技术复核1. 控制网布设完成后,由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按一级控制网二级控制网及轴线控制网的顺序逐级闭合复核,准确无误后上报相关资料,请有关部门复核2. 施工过程中,对一二级控制桩必须每月复测一次,轴线控制引桩每周复测一次,以防桩位位移,而影 响到正常

19、施工及工程施测的精度要求。3. 测量仪器(全站仪水准仪)必须每年校核一次,平时要多注意保养。4. 各施工楼层轴线及标高线放出后,由韦洪林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各轴线的相对尺寸、控制点位置等的复 核检查,主要复核:控制轴线的间距;各轴线间的间距;建筑物的总长宽;各部分墙体、柱的截面尺寸;楼 层标高控制点的高程;梁板模板的标高;梁截面尺寸;梁轴线有无偏移等。5. 复测监控过程记录应作为技术资料入档。6. 经现场建设、监理单位现场代表复核无误后,并办理有关签字手续,再进行钢筋、模板工程的施工。7. 每次沉降监测都应及时将监测结果报监理单位。二、测量管理制度(1) 各级施测人员应认真学习与执行国家法令与规范

20、,认真阅读施工图纸,做到按规范工作,按图纸 施工。(2) 参施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测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3)严格遵循自检的作业程序,复核合格后方可上报验线。(4)外业测量成果的记录要求做到:原始真实,数值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清晰,记录应及时填写,不允许先写在草稿纸上,后再转抄,应保持记录的原始性。(5)草图、点之记图等,应当当场勾绘,有关数据和方位等一并标注清楚。测量记录多有保密性,应妥善保管,工作结束后上缴有关部门保存。(6)测量工作要依据正确方法、科学计算有序,步步校核,结果可靠。(7)测量人员应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检定校核,确保仪器处于正常状态。(8)测量仪器的检定必须按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有关检定规程,并在受控的检定部门进行一般的测量仪器的检定,周期为一年。严禁未经检测或超过检测期的测量仪器在施工现场出现,作好现场测量仪器的登记,标示,记录等工作。第五章测量技术资料编制、管理本工程的测量技术资料包括:1、工程定位测量记录;2、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