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练习及答案_第1页
季氏将伐颛臾练习及答案_第2页
季氏将伐颛臾练习及答案_第3页
季氏将伐颛臾练习及答案_第4页
季氏将伐颛臾练习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颛臾,() 社花() 虎胆既来之,则安之(四、一词多义于(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3)龟玉毁于楼中(危(1)危而不扶()(3)危乎高哉()相(注意读音的不同)(1)则将焉用彼相矣(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过(1)无乃尔是过与(3)谁之过与(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6)过故人庄(夫季氏将伐颛臾练习班级:姓名:学号:、为下列加点字注音:、梗() 干戈() 固而近于费()、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词: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2.固而近于费3.不通寡而患不均()4.盖均无贫(5.危而不持,颠 而不扶,则焉 用彼相矣。()(三、词类活用)虎先出于柳()(2) 正襟危坐()(4) 危言危行()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2、()且尔言过矣()(4)过犹不及()(论语?先进)(小石潭记)(1)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2)夫颛臾,昔者以为东盟住()(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1)是社稷之臣也(3)唯利是图(五、特殊句式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是社稷之臣也()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无乃尔是过与(虎先出于柳,龟玉毁于楼中六、固定句式何以伐为?无乃尔是过与?(、基础知识检测1 .找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项()无乃尔是过与是社稷之臣也是谁之过与夫如是,,远人不服2.找出加点词用法不同的项()危而不扶,颠而不持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资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夫颛臾,昔者以为,

3、东盟主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君子疾夫舍早日"欲之”而必为,之辞“于”字的用法冉有,季路见于.孔子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虎先出于.相龟玉毁于.梗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而谋动干戈于.邦内5.“无乃尔是过与"语音停顿正确的项是()无乃/尔是/过与无乃/尔是过/与无/乃尔/是过/与无乃/尔/是/过与二、课文阅读训练“冉有日:今夫颛臾,后世必为子孙忧。而在萧墙之内也”。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项是()“今夫颛臾”、“君子疾夫舍日”、“夫如是”、“相夫子”四个“夫”读音、词义都相同。“后世必为子孙忧”与“吾恐季孙之忧”的两个“忧”,词性相同,而词义不同。“不患寡而患不均

4、”中的“不”,“盖均无贫”中的“无”都是否定的副词。“安无倾”与“则安之”两个“安”用法相同。2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语音停顿正确的项是()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而谋/动/干戈/于邦内“之”字用法不同的项()既来之君子疾夫舍曰欲之.则安之吾恐季孙之.忧4.请从这段文字中找出三个成语并作解释。“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一句有四种理解,选出正确的一项()远方的不服,不能前来和好。偏远地方的人不服,不能前来和好。本国以外的人不服你们却不能使他们前来归附。本国以外的人不服(你们)却不能使他们前来归附。6 .孔子批评冉有,说了哪几点道理,作出简要回答。7 .下

5、列各句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无乃尔是过与过:过错8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舍:舍弃,回避C.则将焉用彼相矣 相:辅助D.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倾:倾诉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昔苞先王以为东蒙主不能者止8 .且在邦域之史矣既来之,则安之C.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D.不患寡哂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9 .以下五句话中,全都体现孔子治国安邦原则的一组是()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

6、之内也A.B . C.D.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一篇典型的驳论文,围绕季氏将伐颛臾是错误的”这一观点展开反驳,通过孔子与他的学生冉有、季路之间的对话,批驳了季氏兼并颛臾的企图,阐明了治国以理”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B.第1段孔子对弟子的批驳,语势跌宕起伏,说理层层深入,表达非常丰富,令人叹为观 止。C.第3段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形式整齐,音调和谐,气势贯通,层次性极强,给人以深刻的 印象。D.本文通过对心态、表情、动作的刻画,使人物的形貌和个性心理如在眼前。例如,孔子在大是大非面前的当仁不让,直面邪恶,充分地显示了出来。【创新能力训练】阅读下面两则短文

7、,完成后面各题。为短文断句标点。从下列各项中选出正确的项()“女”,都是通假字,同“汝”。“与”词义词性完全相同。C.短文中,孔子与子贡对话,提到了回与赐两个人。“望”是“看”的意思。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为带点的字注音省 传解释下列字的词义。A.谋:C.交:B.忠:D信:翻译这则短文。按原文默写: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日:季氏将有事于颛(zhuan)臾(yO)。”孔子曰: 泉!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 失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 “求! 周任有言曰: 陈力就列,不能者 止。,?且尔

8、言过矣,虎咒( s)出于 柳(xi 4 ,龟玉毁于梗(du)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 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 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 内。:参考答案【同步达纲练习】一、1.2.3.作为 语气助词 成为 动词,这里有“编造”之意4 .引进动作对象,不译对,对于,介词 从,介 在,介 到,介 在,介5.二、1.2.3.5 .既来之,则安之分崩离析 祸起萧墙5.6 .首先揭示谎言可恶其次阐明政治主张最后指出错误严重7 .解析:选Bo A.过:

9、责备。C.相:搀扶盲人走路的人。D.倾:倾覆。8 .解析:选D。都是连词,表示并列关系。A项,助词,表示停顿/代词,的人;B项,结构助词,的/代词,他们,代远人; C项,连词,表示假设,那么 /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就。9 .解析:选Bo是批评冉有的话;指出 季孙之忧”的本质所在。10 .解析:选Do文中并无 心态、表情、动作”的刻画。【创新能力训练】1 .曰:“愈? ”曰:“回?十,二。”曰:“也;也。”AB2 .力g S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情,有没有不忠诚的地方呢?与朋 友交往,有没有不讲信用的地方呢?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季氏将伐颛臾自读学案一、文化

10、常识1、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名 丘,字 仲尼。 鲁国人。他整理过 诗经 、 周易等古代文献。并把 鲁国使官所记 春秋 删修成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司马迁称他为至圣。他的政治思想核心是 仁、义、礼。2、论语中的“论”,应读l n ,纂辑的意思;“语”,意为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 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记录孔子及其弟子们 的言行的一部 语录体文集,内容涉 及政治、哲学、教育、文学以及立身处世 的道理等。南宋时, 朱熹将 大学、中 庸、 论语、 孟子 编在一起,称为“四书”。二、课文解读(一)第1段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A、无乃尔

11、,是过与恐怕 你 责备反问语气词B、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以(之)为、把(它)作为C、何以伐力为什么表示反问的语气词2、翻译无乃尔是过与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3、理解A、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告诉孔子时,为什么说季氏“有事”于颛臾,而不是直接说 “伐”颛臾?据此,我们可以在“日”前添加什么样的词语,表明两人告诉孔子此事时的神 态或心理?冉有是孔子的学生,表达比较委婉,另外称“伐”与事理不合,所以特意含糊其辞。(略)恭敬地、含糊其词地、悄悄地、心虚紧张地B、“何以伐为? ”什么语气?可以看出孔子对季氏伐颛臾的态度如何?孔子的理由什么?反问语气.孔子反对季氏伐颛熨。理由有三点: 1、“昔者先王以为东

12、蒙主”.颛受先王之封,不可伐;2、“且在邦域之中矣”,它已经成为鲁国的附庸国,不必伐;3、“是社稷之臣也”,既然是鲁国的社稷之臣,不当伐。(二)第2段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A、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 矣 却 护持 跌倒搀扶盲人走路的人。b、h尔言过矣 况且、而且 你的 错,犯错C、虎兜出于 柳,龟玉毁于 梗中,是 谁之过与 从 在 这 过错 11 1 1 11 12、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盲人)遇到危险却不去护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3、理解A、从此段看,冉有对季氏伐颛臾的态度如何?从哪些词句看出?这时他的说话的样子怎 样?请在“日”前添加适

13、当的词语。冉有支持季氏伐颛臾,他称季氏为“夫子”,称自己“臣”,可以看出。(略)颇感委屈地、口是心非地、不负责任地、遮遮掩掩地、推诿地B、冉有说“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说明什么?孔子用什么方法进行了反驳?请举例。说明冉有是在推脱自己的责任。孔子反驳的方法有:1、引用论证,“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2、类比论证,“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3、比喻论证,“虎波出于柳,龟玉毁于梗中,是谁之过与?”。(三)第3段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A、今夫颛臾,固师,近千费 (城郭)坚固 并且 同B、后世必为.子孙忧成为c、君子疾夫杳日欲之m必为之呼 痛恨、讨厌 舍弃、回避 却 替 借口D、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 之 整治并提倡连词,表示目的使动用法,使来E、既来之,则安 之 已经 使动用法,使来使动用法,使安定F、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 也 辅佐 却使动用法,使来2、翻译A、君子疾夫舍曰必为之辞君子厌恶那此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B、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若是财富平均,便没有贫穷;和平相处,便不会人口少;安定,便不会倾危 C、既来之,则安之既然使他来了.就要使他安定下来3、理解A、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