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8/61 隋代虽然时间较短,然而国家的统一与生产的上升,使陶瓷工艺在六朝的基础上有着较大的发展。 隋代的陶瓷,在北方的安阳隋张盛墓、卜仁墓,西安李静训墓,南方的长沙、武汉、江西靖江等地隋墓都有出土,武汉周家大湾隋墓出土的陶瓷多达六十余件。在河北贾壁村,河南巩县、安阳等地,还发现了隋代窑址。 隋代的陶瓷,除了传统的的青瓷在南北各地继续射干年产外,白瓷也已经烧制成功。白瓷是由青瓷演变而来,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陶瓷生产实践重,通过对瓷土进行精炼,使原料中铁分减少,以及烧制火度的掌握,而烧成的白度较高的瓷器。 隋代陶瓷的品种,比六朝更为增加,它逐渐代替金属、漆器等,制成各种生活日用品,有
2、饮食器、盛储器、生活用器、文具、娱乐器、家具等等。龙柄双身壶更为隋代出现的新品种,到了唐代才变为单身。隋代陶瓷的 装饰,有几何纹、旋纹、绳纹、双圈纹、连珠纹等。植物纹有莲瓣、忍冬、葵瓣、团花、宝相花、梅花、树叶等。动物纹有龙纹、凤纹、象首等。此外还有人物纹。一般说来,隋代装饰较少,而有实用的的四系、六系、八系不等的耳。其中以桥形耳最多也最有特色。 隋代的陶瓷在制作技术上,有较大的提高。可以使胎体洁白,同时显得薄而细腻,不象六朝那样的厚重,并且使用了护胎釉,这样不仅可以掩盖胎体的细孔和斑点,而且也提高了洁白度。2021/8/62 唐代的陶瓷得到了更大的发展。陶录称“陶至唐而盛,始有窑名。”这时各
3、地制瓷中心都有了窑名,这反映了烧瓷的兴盛和不同的艺术特色。一些文人雅士也加以评赏和注意,大量反映在唐代的诗文中。就它的特点说,可以分为青瓷、白瓷、花瓷和唐三彩几类。 唐代陶瓷的造型发展和演变,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流行凤头壶、天鸡壶、龙柄壶、高足钵、四耳罐等,且多大型平底或圆饼底。中期大型器物减少,多碗、盘、杯、盒、罐、盂等,出现圈足。晚期则多成套的壶盏杯、托等,并有较高的圈足。 唐代陶瓷的装饰,更加丰富多彩,方法多样,主要有:印花、划花、洒花、堆贴、釉下彩、绞釉和绞胎。 从装饰手法的演变过程来看,大体上唐代早期多采用堆贴,中期则以刻花、划花最为流行,晚期出现了绞釉和洒花等方法,这也反映了色釉的
4、制作种类在不断增加。 2021/8/63隋朝时期 明器1953年湖北省武汉市出土高63.3厘米、59厘 这两件戴盔披甲的武士俑仅露脸部,整个盔上布满鱼鳞甲片。他们身穿明光铠,项部有盆领,铠甲垂至膝下,其上亦满布鱼鳞甲片。俑均两手拱至腹部按一长方形盾牌,盾周沿有金钉圆泡,中间排列着小朵花,似外加皮革的木盾,用金属圆泡钉固定。从文献记载看,明光铠创始于三国,当时非常名贵,只有将领才能穿着。其特点是铠甲的胸前、背后都有左、右两片椭圆形的金属圆护,很像镜子。在战场上,圆护反照太阳光,即发出明光,故名之。从出土的文物看,明光铠到北朝末期日趋盛行,隋朝除明光铠还有两当铠,唐朝时明光铠已取代两当铠而成为最主
5、要的铠甲。2021/8/64 隋朝时期 明器 1956年湖北省武汉市周家大湾隋墓出土,高65厘米 此俑头戴方帻,上穿宽袖衣,下着曳地裳,腰束宽带,脚穿舄。北朝西魏时已开始“罢门资之制”,注意才干。隋文帝废去九品中正制的选举制度,命诸州岁贡三人,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又下诏“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这说明此时已在走向科举制度。至隋炀帝时开始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奠定。2021/8/65 隋朝时期 盛水器1956年湖北省武汉市周家大湾241号隋墓出土 高25厘米、口径6.6厘米、底径7厘米 此尊为鼓腹、长颈、平底,肩部有四系,双螭把手,螭嘴探入尊口作饮水状
6、,颈部有突出竹节纹,腹部为弦纹,壶嘴为鸡首形,青色釉。隋代青瓷出现了许多新的器型,尤以壶和瓶变化较大。壶一般分为带流和无流的两种带流的有青瓷鸡头壶、青资凤头龙柄壶八棱形短嘴壶等;无流的壶,多流行于南方,基本特征为高盘口,有颈,系贴附在肩上;瓶的主要变化是出现了盘口瓶。2021/8/66隋朝时期 盛器 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李静训墓出土 高21厘米、腹径16厘米、底径9.4厘米 此罐罐身瘦长,口直而大,瘦颈,肩部贴附八系,属于隋朝瓷罐中的南方系统。罐表里均施青灰色釉,有开片纹,底下露胎,胎呈灰黄色。此罐出土时内盛有核桃,但已炭化。2021/8/67隋朝时期 明器1955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桂子山出
7、土鼠俑高15.3厘米,牛俑及猴俑高16.5厘米这是十二生肖俑中的3件,均为人身、兽首、着衣、持笏、盘坐,形象逼肖,釉色青黄,制作精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十二肖相之说始于东汉的王充,其实在秦简中已出现十二生肖的记载。而十二生肖以造型的俑类出现,则始于隋朝2021/8/68 隋朝时期 盛水器 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李静训墓出土 高27.4厘米、口径7.1厘米、底径7厘米 鸡首壶由两晋一直沿用到唐初。隋朝鸡首壶,其造型的演变趋势为鸡首由小到大,壶身由矮小到瘦长,壶口更高,颈变细,肩部贴附的系由条状系到桥形系。此壶鸡首趋向写实,柄仍保留着南朝时期的双龙形柄,足部微向外撇。2021/
8、8/69 隋朝时期 盛水器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李静训墓出土高18.6厘米、口径4.5厘米、腹径6.3厘米 此器两瓶身相联,联接处上伸一杯式口,颈部有凹弦纹三周。釉施及于腹部弦纹以下,有冰裂纹细开片,近底部分及底部露胎。高岭土(瓷土)含铁量较高,经过1300高温只能烧成青瓷器,经过控制而降低瓷土中的含铁量,克服铁的呈色干扰,即能烧制成白瓷。中国在北齐时已开始烧制白瓷,但当时烧成的白瓷普遍泛青,说明含铁量偏高,烧制温度偏低,烧制工艺还不够成熟。这件隋代白瓷器,胎、釉已完全不见白中泛青现象。2021/8/610隋 高47厘米估价:RMB480000-640000 成交价:RMB635979瓶作盘口
9、,细颈,鼓腹,通体施白釉,釉面光润,釉色透明莹润,具有质感。白釉盘口瓶2021/8/611 隋朝时期 明器1956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桂子山出土通高37.5厘米此女俑头梳双髻(丫髻),身穿圆领窄袖长衫,下着裤,腰束带,脚穿尖头履。左手牵缰绳,右手作握鞭状,骑于马上,神态似在驯马。马上鞍勒辔饰俱全,胸前鞅上股后均络以皮带,胸前饰以8个铜铃,股后两侧各有杏叶形饰8枚。此俑形态生动逼真,不失为艺术珍品。2021/8/612 唐朝时期 明器1972年陕西省礼泉县郑仁泰墓出土高69厘米此俑头戴平巾帻,容貌清秀,有髭须。身穿宽袖外衣,领、袖与下襟均饰织锦花边,外套桶裆衫,下着白色裳,宽腿裤,脚穿高头履。衣冠
10、全部影绘贴金,再现了唐时期班上文官的风貌。墓主郑仁泰参加过李洲的晋阳起兵和唐太宗发动的玄武门之变,曾为凉州刺史,被授右武侯将军,加上柱国,是唐初的一位重要人物。2021/8/613 唐朝时期 明器1972年陕西省礼泉县郑仁泰墓出土高71.5厘米 此俑所穿铠甲颜色华丽,边缘绘绿、红、蓝等色构成的宝相花纹,当为模拟郑仁泰生前的仪仗队将领。2021/8/614 唐朝时期 明器1971年陕西省乾县懿德太子墓出土高3335厘米、长29.532厘米 马头有一整片面帘,双眼处开有洞孔,表面贴金,双耳间竖有一朵缨饰。马颈部、胸部和马身的甲连缀在一起,在鞍后尻部有原插寄生(扇面或树枝状)的孔。唐时,这种外观华丽
11、的马具装,完全是为了表示豪华和威仪,一般都作贵族的仪仗,并不用于战斗。马上男骑俑,头戴盔,身穿带有披膊和护胸的铠甲,脚穿高统皮靴,左手牵缰绳,右于前曲握拳,似持物状,气势威武。2021/8/615 唐朝时期 明器1954年山西省长治市王琛墓出土高89.7厘米、长26.5厘米 这件陶骆驼形体高大。背骑胡人深目浓眉,高鼻,络腮胡,身穿翻领皮毛褊衣,腰束带,系一小香囊,坐在横搭于驼背的行囊上,左手执缰绳,右手高举,作挥鞭状。唐代的丝绸之路连结中国和中亚、西亚乃至欧洲诸国。在丝绸之路上,许多波斯、阿拉伯商人、技艺人前往长安。此俑生动再现了奔波在丝绸之路上的西域商人形象。2021/8/616 唐朝时期
12、盛器1956年河南省陕县唐墓出土高17.6厘米、口径2厘米、底径7.4厘米 该器呈葫芦形,造型别致,釉色晶莹。唐代青资生产主要在南方,如越窑、鼎州窑、婺州窑、岳州窑、寿州窑和洪州窑。这些名窑,除鼎州窑外,其他窑址均已发现,还发现了文献中未曾提到的铜川窑。公浙江省金华市一带唐时属婺州,多生产民间日用主瓷,质地较粗糙。岳州窑在今湖南省湘阴县,釉色以青绿为主。洪州窑在今江西省丰城县,釉呈黄褐色或酱色,以烧制碗、杯为主,资质较粗糙。2021/8/617 唐朝时期明器传陕西省西安市出土高27厘米2021/8/618 唐朝时期 食器1987年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塔地宫出土,高7.1厘米、口径25厘米法门寺相
13、传始建于东汉,唐时建有护国真身宝塔及地宫,供养佛指舍利。地宫中的许多文物是唐皇室供奉的,其中的秘色瓷是作为贡瓷的越窑精品,属宫廷专用。因其釉色、形制少为人知,故以“秘色”相称。器物以青绿釉为主,釉内夹杂玛瑙细末,釉面润泽晶莹,釉层有透明感。这次出土的瓷器共19件,器形有瓶、碗、盘、碟等,大部分在同出土的文物帐上被明确记为“秘色瓷”。因地宫封闭于唐咸通十五年(公元874年),可知秘色瓷最晚在咸通年间已经烧制了。2021/8/6192021/8/620 唐 法门寺地宫出土,是唐州县进贡皇室的高级瓷器。因其釉色和烧制方法至今不明,又无实物可证明,故称秘色瓷。该净水瓶为佛寺使用的水器。法门寺博物馆藏。
14、 2021/8/621越窑青瓷莲花盏托五代 高13厘米盏托连为一体,为唐至宋时期典型茶具。通体施青釉,釉色莹润,光洁如玉,系五代吴越国钱氏秘色窑烧造,奉至苏州虎丘云岩寺塔供佛。通体饰大莲瓣纹,花纹与器型达到完美统一。 2021/8/622长沙窑釉下彩云珠纹罐,长沙窑釉下彩云珠纹罐, 唐,容器,高唐,容器,高29.4厘米,厘米,口径口径16.2厘米,江苏省扬厘米,江苏省扬州市博物馆藏。州市博物馆藏。 2021/8/623唐唐 长沙窑黄釉褐彩长沙窑黄釉褐彩鸳鸯水注鸳鸯水注 2021/8/624 通高三十厘米。凸雕莲花瓣纹为座,灯柱体细长,周身凸雕棱纹十三条,上承浅口、浅腹盘为托,内中央直壁筒式盏。
15、邢窑窑址,在河北省临城境内岗头村等地,是北方白瓷的代表。除此还有烧白瓷的地方:河北曲阳、河南密县、四川大邑和山西等地。 2021/8/625 唐朝时期 盛器1957年河南省陕县唐墓出土高22.2厘米、口径6.9厘米、底径7.2厘米 唐代白瓷生产以北方地区为盛,邢窑在今河北省临城县、内丘县一带,其产品色泽如雪似银,叩之铿锵有声,代表了当时白瓷的最高水平。此外,河南巩县窑烧造白瓷的时间长,产量大,品种多,公元8世纪是其高峰,西安市唐大明宫遗址和西市遗址曾发现巩县窑的产品。河北曲阳窑烧造白瓷的时代较晚,但其产品胎质洁白,釉色白净光润,晚唐时已取代了邢窑的地位。这件白瓷长颈瓶的造型,在唐代瓷器中实属罕
16、见2021/8/626 唐朝时期 照明用具1956年河南省陕县唐墓出土高30.5厘米 战国秦汉时期多用铜灯和陶灯,魏晋以后,瓷灯开始流行。北朝时期(公元42O581年)的白瓷,白中泛青,尚处于初级阶段。唐代的白瓷生产技术明显提高,这件白瓷灯原料优良,工艺讲究,釉色莹润光洁,通体白玉般的色泽使造型更显稳重。2021/8/627 唐朝时期文具1957年河南省陕县唐墓出土高7.2厘米、径14.8厘米 唐代是中国砚台发展的重要时期,千年有名的端砚石、歙砚石就出现于此时。端石以色紫为主,歙石以色黑为主,唐代有专门寻找制砚所用石材的开采业。由于砚台的需要量大,石砚、陶砚、瓷砚兼用,而瓷砚除继续魏晋时期的三
17、足砚外,砚足的数目增多,研磨面向上凸起。此白瓷砚底部是由21个兽蹄形组成的镂空圈足。这类圆形而有蹄足的砚形似古代四周环水的辟雍(大学所在地),故名辟雍砚。辟雍砚到宋代以后就少见了。2021/8/628 唐朝时期 茶具高4.3厘米、口径14.3厘米中国饮茶历史悠久,普及推广是在中唐以后。这时期,始有茶字,出现了论茶之书,茶税也开始增设,与周边邻国贸易中亦出现了茶马交易。当时的饮茶器具主要有碗、盏、杯等,碗最为多见。初盛唐的茶碗造型朴拙厚重,中唐出现了敞口、腹壁斜直、玉壁或圈足的茶碗。最优质的茶碗是北方邢窑的白瓷碗和南方越窑的青瓷碗。此碗属邢窑细瓷,碗内壁釉面上留有环形擦痕,应是长期用于点茶,为茶
18、筅或茶匙于碗内旋回搅动而致。2021/8/629 隋.白瓷长颈瓶,隋丰宁公主墓出土。 2021/8/630 隋.白瓷双耳扁瓶,隋朝盛水器,瓶口为圆形,瓶体扁平,两面有相同印纹,中间为一兽面,口角左右各衔一忍冬叶,外绕联珠一周。整个纹饰呈心形,尖端向上,瓶体施白釉,有较粗的冰裂纹开片,釉仅施至腹下部,圈足露胎。 2021/8/631 唐,白瓷凤首瓶,其形似凤 2021/8/632 唐,白瓷蟠龙博山炉 2021/8/633 唐(618-907年)高9.5、口径12.5厘米。1991年西安市东郊国棉四厂工地唐墓出土。造型朴素优美、盘口、短颈、溜肩、扁圆体、饼形足。瓷胎细腻,呈白色,通体施白釉,釉质光
19、泽极强,釉面冰裂纹细碎。2021/8/634白釉穿带壶,唐,盛洒器,高29.5厘米,口径7.3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2021/8/635唐.白釉刻花三足盘,直径18厘米,高4厘米,1965年洛阳铁二中出土。 2021/8/636唐.白釉绿彩罐,高24厘米,龙门香山出土。 2021/8/637唐.彩绘釉陶载物骆驼,长53厘米,高48厘米,1971年陕西礼泉县郑仁泰墓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 2021/8/638唐.彩绘女立俑,昭陵博物馆藏。 2021/8/639 唐.鸳鸯踩莲枕,长12厘米,宽10厘米,高6厘米,1971年孟津前李村出土。 2021/8/640唐.珍珠纹三足罐,高21厘米,井沟
20、朱家湾出土。 2021/8/641 唐.镇墓兽,高100厘米,1963年关林出土。 2021/8/642 唐.着明光甲武士俑 2021/8/643 唐.釉下褐彩鸟纹注子,高19.2厘米,口径10.4厘米,湖南省铜官陶瓷公司藏。 2021/8/644 唐.釉下褐彩贴花花卉纹注子,高22厘米,口径7.2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2021/8/645 唐.驯马陶俑,俑高36.8厘米,马高40厘米,这组驯马俑的造型活泼生动,动感很强,马作身体后坐,似不肯前行的桀骜不驯状,驯马者启口若吼,右臂用力拉扯缰绳,筋腱鼓起,富有力感,俑表原有彩绘,现已脱落。唐俑多系模制,再作细部修饰,然后入窑烧造,模制方法多数为分
21、块合模,这组驯马俑的人与马,都是分别制出后再粘合而成的。 2021/8/646唐.彩绘说唱俑,此组俑为一长须的长者高坐在一圆拱形墩上,抬头仰天,面部表情幽默,一乐俑盘腿坐在一圆形蒲团上,双手握笙,一乐俑所持乐器已失,其形态似在弹拨,表现出唐代说唱艺术已趋于成熟。 2021/8/647 唐.鹦鹉髻女侍俑,高34厘米,1972年洛阳谷水出土。 2021/8/648 唐.西关窑绿釉双耳葫芦形瓶,通高20厘米,口径2.4厘米,底径9厘米,广州省博物馆收藏。小直口,瓶身作亚腰葫芦形,饼形足,亚腰间装三并条形双耳。上部和中部各印双弦纹一周。周身绿釉稍泛黄色,甚匀净莹亮。底无釉,有旋轮痕,胎呈灰黄色,河南密
22、县西关窑有类似器物出土。 2021/8/649 唐.文吏俑头像,左像高17.5厘米,西安市西郊老机场唐代京城长安三彩窑址出土。 2021/8/650 唐.倭坠髻女坐俑,高27厘米,1964年洛阳北窑出土。 2021/8/651唐.青黄釉绘兰草瓷盘,唐代食器,此盘盘心饰白彩圆形,其上和周边涂画褐彩兰草纹,线条流利,转折随意,当时的工匠注意避免程式化,在器物的口、颈、腹、耳、柄、流等处巧作变化,便带来器物造型上的新形式。 2021/8/652 唐.寿州窑瓷汤瓶,唐代盛器,此器为短颈,筒状直腹,器身施黄釉,釉下可见拍印的网状花纹,寿州窑位于今安徽省淮南市上窑镇,瓷器以黄釉为主。 2021/8/653
23、唐.黑釉马,高67厘米,1977年关林车圪垱出土。 2021/8/654 唐.纹胎枕,高8.2厘米,长14.4厘米,阔10.6厘米,生活用品,此枕长方腰圆形体,直身平底,枕面微内凹。胎面贴塑黄、褐两色纹样,这种工艺名为绞胎,是以黄、褐两种胎泥绞合在一起,形成花纹,贴于器物表面,施透明釉,烧成后即为绞胎器。绞胎工艺始于唐代河南地区,盛于宋。所制成品有枕、盘、碗等,多为小件器。上海博物馆藏。 2021/8/655 唐.唐彩绘打马球俑 2021/8/656 唐朝时期 明器1955年陕西省西安市唐墓出土高13.5厘米、长16厘米、宽12.1厘米该器仿照日常生活中的方柜,用于随葬,是三彩制品中少见的器物
24、。唐三彩是一种铅釉陶器,以瓷土为胎,分二次烧成。先将陶坯入窑素烧至1100左右,然后在陶坯上施彩釉烧至900即成。复色铅釉陶虽然在汉代已经出现,但这种工艺至唐代才出现了一个飞跃。所谓唐三彩,主要指黄、绿、白三色,实际不止三彩,而为多彩。当时工匠应用金属氧化物的呈色原理,在釉料中掺进适量的氧化铜便烧成绿色,掺入氧化铁则成黄褐色,掺入氧化钴可呈蓝色等等,在同一器物上交错使用,即产生多种色彩。2021/8/657 唐朝时期 明器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鲜于庭诲墓出土骆驼头高58.4厘米、首尾长43.4厘米,舞俑高25.1厘米这件题材新颖、塑造形象鲜明的骆驼载乐俑,体现了我国盛唐时期艺术的繁荣景象和中西
25、方文化的交流。骆花睁眼引颈望天,闭嘴喘气,鼻孔鼓起,四肢强劲有力,颈上和腿上的驼毛梳剪整齐,呈酱黄色亮釉。身施乳白色釉,脸部加绘酱黑色线条,睛点黑色,眼角加朱色。背有双峰,据考是巴克利亚种的双峰驼。背垫厚毯,下垂遮肚,上平面呈椭圆形。毯面饰条形图案,上涂相同的绿、白、黄、褐釉,周缘刻划至丝,作绿色,近毯边外还绘有白色联珠纹的黄带。驼背平台作舞台,乐舞俑5人,4人分坐两侧为弹奏乐师,手抱琵琶等乐器尽情演奏。中立1歌舞俑,体格健壮,面视前方在舞蹈。2021/8/658 唐朝时期 明器 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鲜于庭诲墓出土,高54厘米、长52.7厘米 此马全身白色,马鞍上则披有墨绿色绒毯状障泥,胸前
26、股后络以绿色革带,串以黄色朵花,垂挂金铃等饰件,色彩对比鲜明,造型矫健,形态逼真,将盛唐时期达官贵人的华贵乘骑活脱脱地塑造出来。在中国陶瓷工艺史上,唐三彩以其造型、色彩和施釉工艺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此器代表了唐三彩的最高水平。2021/8/659唐唐.(618-907年)高年)高58.7,身长身长57厘米。厘米。1988年西安远年西安远东公司工地唐墓出土。黄鬃东公司工地唐墓出土。黄鬃白马,鞍鞯俱全,胸前及股白马,鞍鞯俱全,胸前及股后络已革带,络头及革带上后络已革带,络头及革带上有绿色花朵及杏叶形装饰,有绿色花朵及杏叶形装饰,四蹄直立于回字形底板之上,四蹄直立于回字形底板之上,引颈昂首,做嘶鸣状
27、。此马引颈昂首,做嘶鸣状。此马比例准确,形真神似。比例准确,形真神似。 2021/8/660唐三彩打马球,高36.8厘米,美国索士比拍卖公司1998年估价30,000美元 唐三彩马,高68.6厘米,美国索士比拍卖公司1998年估价280,000美元 2021/8/661唐三彩骆驼,高72.4厘米,美国索士比拍卖公司1997年估价150,000美元 唐三彩马,高89.5厘米,美国索士比拍卖公司1997年估价400,000美元 2021/8/662唐三彩马,高35.6厘米,美国索士比拍卖公司1997年估价20,000美元2021/8/663 唐朝时期 明器1953年陕西省西安市白家口出土,高28.5厘米此女俑穿袒胸窄袖衫,下着长裙,披肩绕肩而垂下,衣饰华丽,为唐代年轻贵妇形象。女俑坐于一细腰圆凳上,反映了唐人由席地而坐转向垂足而坐。唐代凳子的形式主要有月牙形、细腰圆形和长条形。椅子在唐初被称作绳床,主要在寺院中使用,四足着地,有靠背和两侧扶手,形制较宽,便于僧人在上盘坐。绳床后来被称作倚床,至中唐以后,椅子的名称正式出现。202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标准合同格式模板2
- 2025年租赁合同印花税规定
- 2025综合版权授权合同
- 2025合作合同-公司合伙人经营协议书
- 2025华北大川地产策划及销售代理服务合同
- 2025国际技术许可及设备进口合同范本
- 2025合同条款深度解析:如何在合同签订中争取最大权益
- 2025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动时间
- 2025合同各类期限操作实务
- 2025销售雇佣合同范本
- 夫妻债务转让协议书范本
- 2025年房地产经纪人(业务操作)考前必刷综合题库(800题)附答案
- 桌球助教合同协议
- 电商行业10万字PRD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模拟试卷(一)(统编版含答案解析)
- 高一下学期《双休时代自由时间背后暗藏残酷筛选+你是“猎手”还是“猎物”?》主题班会
- GB/T 26354-2025旅游信息咨询服务
- SL631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第1部分:土石方工程
- 甘肃省兰州市第十一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 (高清版)TDT 1075-2023 光伏发电站工程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 《卖炭翁》课件-优秀实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