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一、教材依据:郑和远航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中一篇寓人文性、思想性为一体的课文,详细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远航的情况,并点明了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二、设计思路: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本课旨在通过“读”与“说”的结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于阅读解读过程,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为学生的自主参与创造有利条件。1、倒叙入手,直奔中心。“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
2、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这段文字正是本文的重点和中心所在。本课选择这段文字作为探索的关键和本堂课要研究的重点,有了明确的目的性,为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学习氛围。2、抓关键词句,感知形象。通过“扬帆启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这三部分的学习,引领学生凭借语言材料,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使人物形象丰满起来,通过朗读指导的层层深入,感受郑和魁梧的英姿、过人的胆略和智慧。3、表情达意,升华情感。学习语言文字的根本目的是要学会运用,教学最后设计了“我想对郑和说”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学了全文后得到的总体感受,感受到郑和
3、为促进中国与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通过“扬帆远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部分的学习,了解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凭借具体语言文字,体会郑和伟大的英雄形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郑和为促进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激发为振兴中华而发愤努力的情怀。四、教学重点:深入了解课文内容,从第一次远航中了解“郑和远航”的意义、贡献、艰辛,体会郑和伟大的英雄形象。五、教学难点:感受郑和为促进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六、教学准备:郑和下西洋的文字资料,宝船的图片资
4、料,课文中的文字制作成课件。七、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启发质疑603年前,一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多媒体出示)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庞大的船队完成了一项令世人瞩目的壮举“郑和远航”。(板书) 字叫“郑和”。1、 读新词:派遣 身材魁梧 健步 抱拳 浩浩荡荡赠送 扶老携幼 瓷器 珊瑚 惊叹不已呼啸 奔腾咆哮 撕咧 镇定自若 化险为夷2、 这些新词每组都描绘了郑和第一次远航中的一个场景,谁能用小标题来概括一下?(扬帆启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板书)二、紧扣中心句,初次品读。1、郑和远航是发生在600多年前的事了,然而直到今天,它仍然是中国人的骄傲,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课文中有一句话对郑和远航
5、作了高度评价,请大家到课文中找一找。2、学生浏览全文,找一找,划一划。3、学生汇报,多媒体出示句子(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1)指名读句子。教师圈划“大”、“长”、“广”、“ 顶峰”。(2)“顶峰”是什么意思。(山的最高点)(3)郑和远航达到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说明了什么?(地位高,独一无二)(4)指导朗读,读出夸赞的语气。三、抓住“远航”深入品读。(一)、学习“扬帆远航”1、称之为顶峰,那是因为它是规模最大的,时间最长的,范围最广的。郑和远航,究竟规模多大,时间多长,范围多广呢?就让我们来到1405年7月11日,来到苏州俯,刘家河码头吧!
6、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13自然段,找一找,划一划,看看看看哪些地方显示出了郑和船队规模之巨大2、交流。(1)同学们,这就是书上提及的“宝船”,(出示图片)每艘宝船长148米,宽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船上有九根桅杆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坐一千多人,需由二三百人驾驶。船上配备着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器。(2)宝船不仅面积大,还很(高)!有十几层楼房那么高。同学们,我们的这栋大楼有三层,也就是说这些宝船的高度最少是我们这栋大楼的三倍多!(3)是啊,这些宝船需要两三百人驾驶,也说明了宝船的大。通过作者的描述我们可到了一艘雄伟庞大的宝船。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加以具体说明的?(列数字)朗读的时候要注意什
7、么? (4)像这样的宝船有多少艘?(60多艘)那该是多么雄伟壮观的场面啊! (5)谁来读读这雄伟壮观的场面?(指名读) (6)透过这些宝船,透过这支船队,大明朝的雄厚实力清晰可见。让我们骄傲地来介绍这只船队!(指名读)3、带领这样规模庞大的船队出使西洋,困难之重重,任务之艰巨,路途之辛劳是可想而知的。(出示句子:将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郑和健步走上指挥船。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举令旗,大声喊道:“启航!”)(1)谁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他的样子?(高大、神气、身材魁梧、威风凛凛) 这么威风凛凛的郑和,谁能把他读出来!(出示句子)(2)大家想想,郑和健步走上指挥船,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什么
8、?(船队)这是一支怎么样的船队?(规模大)带领这样一只船队远航,郑和内心会怎么想呢? 来!再把郑和的威武雄健出来!(齐读)(3)面对茫茫的大海,面对未知的前途此时此刻,郑和又会想到什么呢?(吉凶未卜)这影响了郑和远航的决心了吗? 是呀,你看,他,你听,他,再读: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举令旗,大声喊道:“启航!”读出威武雄健来。(4)就这一句话,你读出了什么?(威武、自信、决心、庄严)(板书)(二)、学习“友好往来”过渡:就这样,在人们的欢呼声中,郑和的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多媒体出示远航路线)1、请大家默读文章第四自然段,想一想:“这是一次远航。” 圈画出关键的词句,
9、小组交流体会。(板书)2、小组汇报交流(互赠礼物,商品交易)。 (1)是啊,他们很乐意和郑和船队做生意,很欢迎他们,对他们很热情!(2)为什么这些素不相识的外国朋友对郑和船队这么热情呢?郑和船队是怎么做的?(是啊,是郑和的亲切真诚感动了他们。)3、出示“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度友好亲切,个个惊叹不已。”再读,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相机理解感悟“扶老携幼”“争相”。)4、(多媒体出示补充资料)郑和下西洋带往各国的物资有丝绸、瓷器、铁制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手工业品、茶叶、货币、历法、衡器、书籍、药材等等,带回的物资大多是土特产,有香料、药材、生产瓷器所需的原料、珍稀动植物等。郑和和西方
10、航海探险家比较有本质的不同。西方航海探险家他们所到之处就是掠夺、烧杀、欺诈、领土扩张,以达·伽马为例,1502年他在印度洋上遇到一艘没有武装的船,达·伽马下令抢光船上的财物,船上700多人全被烧死,西方的不少航海家都有残忍抢劫的记录。4、读了这段文字,你又想到了什么?(出示句子: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5、小结:郑和所率领的船队是和平的使者,是本着与别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友好往来而去的,绝无侵略扩张之意,所以一路上受到了各国人民的热烈欢迎。(三)、学习“战胜凶险”过渡:成功的背后,道路是坎坷的。快速浏览第五自然段,想想航行中船队都遇到了
11、哪些凶险,郑和是怎样克服的? 1、遇上风浪1、指名交流:风浪险恶;海盗凶猛。2、指导朗读,(多媒体出示语段)在大海上好几次遇上了险恶的风浪。狂风呼啸,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仿佛要把船只撕裂。3、面对险恶的风浪,凶猛的海盗,郑和是怎样一一战胜的?指名交流4、用“这是一次 远航。”的句式概括这部分内容。小结:在漫漫的航途上,这样的凶险只是沧海一粟。然而郑和没有屈服,他凭着顽强的毅力,智慧的头脑,战胜了凶险将中国的美名顺利地传播到了亚非各国。他代表的不仅仅是他自己,还代表我们整个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三、树立形象、感受远航。(一)学习第六、七自然段(多媒体出示第六自然段)1、请大家关注这
12、段话中的数字,从数字中你读出了什么?(出示: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物精神特点:敢于探索、勇往直前,为了中国航海事业鞠躬尽瘁。)2、补充阅读:1433年,郑和于归国途中,积劳成疾,在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病逝。七月船队回国。明宣宗赐葬郑和于南京牛首山南麓,终年62岁。87年之后,哥伦布两只小船200多人发现了美洲,114年之后,麦哲伦3只小船300多人发现了好望角。3、今天我们为什么要纪念郑和,纪念郑和远航?(引导学生学习郑和的精神,了解郑和远航的重大意义。)4、此时此刻,我想你的心里一定很不平静,一定有很多话想说。a、说一说。请你从以下的对象中
13、选择一个,倾诉你心中的感受。(1)郑和,我想对你说(2)祖国人民,我想对你说(3)我想对自己说5、郑和一共进行了7次远航,但课文没有每一次都写,其余6次则一笔带过,这是写作文的一种技巧(详略得当)。虽然只具体写了一次,但这一次远航足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郑和远航的伟大意义。四、总结。同学们,千言万语怎能描绘出郑和七下西洋的艰辛,千言万语怎能抒发我们心中的崇敬,表达我们心中的骄傲与自豪!就让我们在心中刻下这段荡气回肠的历史吧!让我们牢牢地记住这个名字(郑和),让我们牢牢地记住这段历史(郑和远航)板书: 郑和远航威武豪迈 扬帆启航 亲切真诚 友好交往 镇定自若 战胜凶险 八、教学反思:一、站在更高的平台
14、上研读教材。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含有丰富的知识性、人文性,与之相关的还有大量的信息。像这篇郑和远航,课文只是简略地介绍了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情况及影响。其实,这段历史壮举远远不是一篇课文所能展示的。郑和为什么要远航?为什么要在刘家港启航?为什么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郑和远航是否有过?虽然不是所有内容都要让学生知道,但作为教者理应了解,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教者才能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解读文本,才会看到“航海罗盘”、“战船”、“粮船”、“水船”及“皇帝派遣”、“百姓祝福”等背后更深的含义,使学生获得立体的、多方面的信息。教者需要加强阅读,加强学习,去了解历史、了解政治、了解科技,全面丰富自己的学识,锤
15、炼自己的见解,增强自己的理解感悟能力,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学功底来打造崭新的课堂。二、提升师生对话的质量都讲课堂教学的实质是对话,尤其是师生对话应当是彼此启发、彼此愉悦,能激荡思维,迸发智慧。高效的对话需要教者科学的引导。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友好交往”这部分时,我出示了文中如“热烈欢迎、赠送礼物”等词语及一段郑和船队与西方探险家船队相对比的资料。学生读后能感受到郑和对外国的友好,但表达时语言贫乏、重复,缺乏个性化的见解。此时,忽然想到,可以创设情境啊!于是,我说道:“现在我就是某国的国君,你们就是一个个郑和,在递交国书、赠送礼品时,你们会和我怎么说呢?”一个学生马上回答:“我受明朝皇帝派遣”等学
16、生说完后,我面露惊恐之色,说道:“啊!是大明朝来的啊!我们不敢和你们交往,看你们的船队就知道你们太强大了!说不定会欺侮我们!”学生立马回答:“不会的,我们明朝非常向往和平,不会以大欺小,以强欺弱的。”我听后,点点头,说道:“哦!是这样啊!那我就愿意和你们交往了。”类似这样地“刁难”了几次后,学生都想方设法“说服”我。当学生在对话时思维受阻或表达不畅时,我们千万不可旁观,或友情提醒或转换思维,帮学生一把,使他们的认识更到位深刻些,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能力,相信学生会心怀感谢,从而更爱语文,更爱教师。不过,只有当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体悟透彻独到,才可能对学生课堂上出现的各种情况灵活驾驭,随机应变。三、 让语文的味道更浓些如果一节语文课同样适用于历史课、品德课或是自然课,那这就不是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因为不管什么课都带有浓厚的学科特色。比如情感,没有哪一学科的情感性有语文这样强烈,没有情感就没有语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海市金山区名校2025年初三2月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发育生物学与再生医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城市建设职业学院《信息数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财经大学《半导体器件与工艺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菏泽单县北城三中重点达标名校2025年初三第一次质量调研普查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相机感光度扩展与噪点控制考核试卷
- 矿物加工设备研发与技术创新考核试卷
- 电机制造中的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考核试卷
- 电子封装材料及技术考核试卷
- 电机在农业机械的应用考核试卷
- 钢铁生产工艺流程33
- 用双棱镜干涉测钠光波长
- 竞聘报名表 (标准模版)
- 入团志愿书表格(空白)
- 秘密花园读书交流会(课堂PPT)
- 安装工程开工报告表格
- Duncans 新复极差检验SSR值表
- 自卸车液压系统安装手册
- 商务部商业保理企业管理办法
- 初中英语语法-介词、连词.ppt
- 【精选】配电室安全管理制度精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