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藏三国两晋陶瓷_第1页
故宫藏三国两晋陶瓷_第2页
故宫藏三国两晋陶瓷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故宫藏三国两晋陶瓷三国两晋陶瓷1. 青釉堆塑谷仓罐 青釉堆塑谷仓罐,三国吴,高46.4cm,口径 11.3cm,底径 13.5cm。谷仓上半部堆塑多种饰物:有三层崇楼居中,一层两侧各有一条狗把门,楼檐之上有栖息的鸟和觅食的老鼠。崇楼两侧各立一亭阙,阙下有八位侍仆各执不同的乐器,正聚精会神地演奏乐曲。 谷仓顶部堆塑五只相连的罐子, 大罐居中,一鼠正从罐口爬出。四小罐分列大罐四角,周围簇拥着引颈觅食的雀鸟。谷仓的下半部为一完整的青瓷罐形,罐肩部其余部位塑贴一龟驮碑,碑上刻“永安三年时富且洋(祥)宜公卿多子孙寿命长千意(亿)万岁未见英(殃) ” 24 字。龟之周围塑贴人物及鹿、猪、龟、鱼等动物,其间

2、还夹杂刻划狗、鱼、龙等纹饰,另有 “飞”、“鹿”、“句”、“五种”等字样。胎体呈灰白色。平底略内凹。通体施青釉,釉面不甚匀净。此谷仓为 20 世纪 30 年代后期浙江绍兴三国墓出土。该器以百鸟争食、欢庆丰收、牲畜满栏等题材的立体雕饰展现了 1700 多年前江南吴地庄园五谷丰登的场景,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此器用来随葬,称为“冥器” (又称“明器”),目的是祈望死者仍能保持生前的种种享受。 2. 青釉人骑兽器青釉人骑兽器,高17.7cm 。人骑于兽背, 双手握兽角, 头戴网纹卷沿高帽, 帽中空,可插烛。 骑兽人高鼻圆眼, 颌下有须; 兽则伏卧, 龇牙瞋目。人、兽之身都戳印圆形纹,兽面篦划须纹,长

3、尾垂。通体施青黄色釉。此器是西晋瓷塑制品的典范,形象生动,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3.青釉羊青釉羊,西晋,高 13.5cm,长 15.0cm,宽 11cm。羊呈卧伏状,昂首张口,体态肥硕。背部饰对称的线条纹。两肋刻划羽翼。釉色青绿,晶莹润泽。羊首上端开一圆洞。此种器物自三国至东晋都有烧造,但东晋以后的制作较为粗糙。它的用途是作为随葬的冥器。羊在中国古代被视为祥瑞动物,羊形青瓷成为一时风尚。青釉是我国瓷器最早的颜色釉,出现于南方。青釉瓷器一直是中国瓷器的主要产品,历经了东汉、六朝、唐、宋、元、明和清不绝。所谓“青釉” ,颜色并不是纯粹的青,而是具有黄、绿、青等几种颜色,但多少总能泛出青绿色。我国历

4、代的青釉都是已铁作为主要着色元素。釉内氧化铁含量的多少, 对釉的呈色有很大关系。 4.青釉印纹双系壶 青釉印纹双系壶,高 26.6cm,口径 14.9cm,底径 11.2cm。壶盘口,束颈,丰肩,敛腹,平底。通体施青釉。外口凸起弦纹,肩部堆贴兽面衔环装饰,两侧各立双系。肩部模印网纹,网纹上下各戳印小菊花纹一周。双系壶在西晋时期较为多见,是当时盛水的器皿。此壶造型庄重规整,釉色匀净,其兽面衔环装饰和模印网纹都是西晋时期青瓷的流行纹饰。 5. 越窑系青釉双系卣 青釉双系卣,高 23.7cm,口径 11.7-10.6cm,底径 16.4cm。卣直口,短颈,平肩,垂腹,腹下饱满,圈足外撇,通体呈扁圆形

5、状。卣的肩部前后两面各贴塑兽首,其下各立一系。肩左右两边分别塑有龙首系,龙鼻下卷构成圆环。两对系大小相间, 形成稳重平衡之美。 施青釉, 釉面匀净, 微黄。外壁上部印纹饰 4 组:中间为 4 行菱形模印纹饰一周,其上下分别戳印圈点纹,最下方由一周山形纹托起上部图案。器壁的菱形纹饰与圈足外壁上模印的3 行菱形图案相对应。此器为西晋时期所制,属于南方青瓷越窑系,其整体纹饰规整,和谐古朴,上下呼应。此卣仿青铜器提梁卣烧造,卣上面的龙首系具有悬挂提梁的作用,因此又被称作提梁卣。6.越窑系青釉双系罐青釉双系罐,高23.8cm,口径 21.4cm ,底径 13.7cm。罐短直口,丰肩,腹下内敛,平底。罐内

6、及外壁通施青釉,釉色微黄。肩饰模印网格纹,上下戳印圈点纹,其间用弦线间隔。肩部左右两侧塑有双系,系面印锦纹。肩前后两侧分别贴塑兽耳衔环装饰。此器为西晋时期所制,属于南方青瓷越窑系,釉面莹润光洁,纹饰简练。7.青釉四系鸟纽盖缸青釉四系鸟纽盖缸,通高 9.3cm,口径 8.2cm,足径 8.2cm。盖缸敛口,扁腹,圈足外撇,肩部四面各饰一条形系。外壁模印菱形锦地网格纹,间饰划线弦纹。器物内外皆施青釉,圈足内素胎无釉。盖圆形,盖口可以合于缸口内。盖面饰 3 周凹陷的宽弦纹,盖顶雕塑一对小鸟,情态活泼可爱,展翅翘尾相对而立,栩栩如生。此器为西晋时期所制,属于南方青瓷越窑系,造型新颖别致,反映出当时工匠

7、们高超的制瓷技艺。 8. 越窑系青釉印纹豆 青釉印纹豆,高 9.3cm,口径 16.8cm,足径 11.9cm。豆敛口,扁圆腹,高圈足。通体施青釉,足内无釉。器外壁模印网格纹,上下分别戳印圈点纹一周,腹部两侧相对贴塑兽首衔环。此器属于南方青瓷越窑系,其釉色匀净, 造型端庄古朴,纹饰清晰、简略、自然,是早期青瓷的佳作。 9. 越窑系青釉印花三兽足洗 青釉印花三兽足洗,西晋,高 9cm,口径 20.7cm ,足距 15.7cm。洗折沿,深腹,平底,下承以三兽足。器外壁模印网纹一周,上下戳印圆圈纹,网纹带上又均匀分布6 尊模印塑贴佛像。洗沿刻划条形羽状纹饰。洗内底刻划太阳纹、水波纹和羽毛纹。此器内外

8、施青黄色釉,釉面有侵蚀剥落的现象。洗是当时主要的生活器皿之一,类似后世的脸盆。此洗属南方越窑系青瓷,它借鉴和吸收了青铜器的纹饰和造型,是西晋时期流行的样式。以佛像作为装饰,反映了当时佛教已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模印塑贴是陶瓷装饰的技法之一,工序是先模印出花纹,然后用泥浆粘贴在坯体上,花纹凸起,具有立体效果。10.青釉镂空双系罐青釉镂空双系罐,西晋,通高17.7 ,口径 12.3 ,足径14 。罐直口,鼓腹,足外撇。口两端贴半环形绳系。通体施青釉,腹上部满饰镂孔。南方的青瓷制作水平到西晋时有了很大提高,掌握了还原焰的烧制技术,青釉色彩较稳定,胎质细腻,胎色灰白。除印贴、镂孔等装饰手法外,西晋的壶

9、、罐、尊、洗类器物的肩部和口沿多饰装饰带,以细密的几何图案为主。此器釉厚处色调较深,釉薄处则浅淡,整体效果晶莹明澈。11.青釉双系兽面纹扁壶青釉双系兽面纹扁壶,西晋,口径4.2cm,最大腹径18cm,高 14cm。壶小直口,肩上有两小系,器身呈扁椭圆形,平底微内凹。通体施青釉,双系之间印圆圈带状装饰,中间贴塑一兽头,这是西晋时期普遍采用的一种装饰方法。扁圆的形体和设计巧妙的双系使之既实用又便于携带。12.青釉印花双系罐 青釉印花双系罐, 西晋,高 16cm,口径 17cm,足径 15.6cm。罐口内敛, 两面各置一绳状耳, 圆肩,硕腹,近底内收,实足外撇,平底。通体施青釉。以模印横竖网纹装饰。

10、网纹又称网格纹、 方格纹,是陶瓷装饰的原始纹样之一。网纹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彩陶器,是史前新石器时代渔猎生活在原始制陶及审美意识上的反映。东汉至六朝前期的青瓷上,网纹盛行。东晋以后网纹不再流行。明清瓷器上作为边饰,网纹偶有出现。 13.青釉鸡头壶 青釉鸡头壶,西晋,高 9cm,口径 4.5cm,底径 5.2cm。壶盘口,短颈,鼓腹,近底渐收,平底。外壁施青釉至下腹。肩部一侧置鸡头流,另一侧贴鸡尾。头尾之间对称置双系。鸡头壶出现于三国(吴)晚期,以壶嘴做成鸡头状而得名。一般是在小盘口壶的肩部一面贴鸡头,另一面贴鸡尾,头尾前后对称。西晋时的鸡头壶短小无颈,有的鸡头是纯粹的装饰,为实心,有的作为

11、壶嘴,可通。青釉是我国瓷器最早的颜色釉,出现于南方。青釉瓷器一直是中国瓷器的主要产品,历经了东汉、六朝、唐、宋、元、明和清不绝。所谓“青釉” ,颜色并不是纯粹的青,而是具有黄、绿、青等几种颜色,但多少总能泛出青绿色。我国历代的青釉都是以氧化铁作为主要着色剂。釉内氧化铁含量的多少,与釉的呈色有很大关系。 14.青釉堆塑谷仓罐 青釉堆塑谷仓罐,西晋,高 42cm,腹围 72cm,底径 15cm。谷仓罐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半部为两层楼阁加堆塑装饰。上层中间立一楼阁,四角各立一阙,四面各有一跪俑;下层四角亦各有一阙, 两面各有一牌坊, 另两面各有两跪俑。下半部为一罐,腹部塑贴三组骑兽人和三组舞俑。通体

12、施青釉。平底。谷仓罐流行于三国(吴) 、西晋时期,有陶、瓷制品,是由东汉的五联罐演变而来,是当时的随葬用品。其雕塑复杂,楼阁、飞禽、动物、乐舞杂技是其主要表现内容,着重表现豪门贵族生前居住的城堡式楼阁建筑以及奢华的生活场面。 15.青釉鸡头壶 青釉鸡头壶,西晋,口径 10.7cm,底径 8cm,高 15.5cm。 16.萧山窑青釉划莲瓣纹盘 萧山窑青釉划莲瓣纹盘,晋,高 4.5cm ,口径 24.2cm,足径 9.6cm。盘敞口,浅弧壁,圈足。通体施青釉。盘心有四个较大的支钉痕, 内壁刻划一周莲瓣纹,纹饰清晰简练, 自然流畅。从盘心至口沿处还刻划了四组弦纹。萧山窑所处位置在战国时期是越国故地,

13、是浙江原始青瓷产地之一,南朝继续烧制瓷器,其特点是胎色灰白,釉面青黄,其中莲瓣纹饰产品具有佛教艺术色彩,反映了当时佛教在我国已经得到广泛的传播。 17.青釉辟邪 青釉辟邪,晋,口径 2.5cm,底径 8.9cm ,高 8.2cm。 18.青釉鱼篓尊 青釉鱼篓尊,晋,口径 13cmX12cm ,底径 12.5cm,高 17.3cm。19.青釉褐斑羊头壶 青釉褐斑羊头壶,高 23.8cm,口径10.8cm,底径 10.8cm。壶口浅盘式,细颈,球形腹,平底。肩部一侧置羊头形流,相对一侧置曲柄,另外两侧各置一横系。通体施青绿色釉,底部无釉。在壶口沿、羊头及系上均涂点褐斑。肩部暗划弦纹 2 道。此壶的

14、精彩之处在于羊头形壶流,羊口微张,颌下一绺胡须,双目外凸, 双角向后弯曲, 双睛涂点褐彩, 颇具神韵。六朝时期的青瓷壶常以动物的头部作流,除羊头外,还有鸡头、虎头、鹰头等。青瓷发展到东晋时期,装饰上呈现出新的特点。西晋青瓷上盛行的带状印纹或刻纹此时已基本消失,代之以刻划的弦纹,或者光素无纹饰,形成简洁朴素的风格。但西晋晚期出现的褐斑装饰至东晋时却大为流行。这些特征在这件器物上均有体现。20.德清窑黑釉鸡头壶德清窑黑釉鸡头壶,高 17cm,口径 7cm,底径 9.3cm。壶洗口,细颈,圆腹,平底。肩部一侧雕塑一凸起的鸡头形流,相对一侧饰安一曲柄,柄连于肩、口之间,另外两侧各饰一桥形系。壶身里外施

15、釉,外壁釉不到底。釉色黑如漆。此壶为东晋时期所制,器形完整,风格古朴,釉色莹润匀净,是不可多得的德清窑上品。21.越窑系青釉龟形砚滴青釉龟形砚滴,高5.8cm,口径 2.4cm,腹径 4.9-4.7cm。砚滴为乌龟形状,龟首昂起,颈部刻划螺旋纹。龟背前小后大,有圆形的小直口可以盛水,龟腹平坦,刻划十瓣莲花装饰,通体施青釉不到底。这件砚滴为东晋时期所制,属于南方青瓷越窑系,造型生动,工艺精湛,不失为一件精美的古代文房用具。22.越窑系青釉褐斑四系壶青釉褐斑四系壶,高17.9cm,口径8.4cm。壶洗口,长颈,丰肩,鼓腹,腹下内收,平底。底部无釉,有支烧痕迹。 肩部刻划弦纹2 道,四面分别饰一横向

16、系。外口凸起弦纹1 道,器身施半截釉,釉色青黄,散布有垂淌的褐斑。此器为东晋时期所制,褐色彩斑装饰面积较大,形态千变万化,或似泼墨,或似树叶,装饰效果绮丽,十分罕见,属于南方青瓷越窑系。此壶于 1954 年由故宫著名陶瓷专家陈万里先生捐献。23.青釉褐彩鸡首壶青釉褐彩鸡首壶,东晋,口径5.5cm,高 15.4cm 。壶盘口,鸡首状短流,鼓腹,平底,俗称“鸡首壶”。肩部两侧有桥形系,并有一弧形柄连接口沿。通体施青釉,壶口与鸡首处点缀褐彩,有画龙点睛之妙。鸡首壶始见于西晋,与羊首壶同类。早期壶的流口多为实心,不能出水。至东晋时期,流口疏通,成为这一时期南方的主要日用瓷器之一。24.德清窑黑釉唾壶德

17、清窑黑釉唾壶,东晋,高9.9cm,口径 8.9cm,底径 9.4cm。唾壶盘口,束颈,扁圆腹,平底略上凹。外壁施黑釉,釉不及底。因釉层在高温熔融状态下产生垂流,致使器物下部积釉处釉层较厚,堆积欲滴。釉面滋润,开有片纹。唾壶亦称唾器,属于卫生洁具。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曾出土署“女阴侯唾器”铭的漆唾器。瓷质唾壶始见于东汉,三国、两晋时开始流行。东晋时期以青釉唾壶较为多见,黑釉唾壶少见。东晋时期烧黑釉瓷的瓷窑以浙江德清窑最为著名,经科学化验其黑釉中三氧化二铁含量达8左右,故烧成后,釉面产生色黑如漆的效果。从这件唾壶的胎釉特征看,亦应属于德清窑制品。25.德清窑黑釉鸡头壶德清窑黑釉鸡头壶, 东晋

18、,高 18cm,口径 7.9cm,底径 10cm。壶盘口,短颈,溜肩,鼓腹。肩部一侧饰鸡头形流,流内有孔与壶身相通,流嘴呈筒状,鸡冠高耸,双目圆睁。与鸡首相对的一侧饰一弯形圆柄, 上下分别与口沿、 肩部相接,便于握持。肩部另外两侧各饰一桥形系,可穿绳提携。壶施黑釉,釉层丰厚,釉面滋润透澈,色黑如漆,匀净无瑕。外壁施釉不到底,近足处露出褐色的胎体。此器制作端正,各部位比例协调,尤其是以鸡首装饰壶体,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鸡头壶是南北方早期瓷器的主要造型之一。始见于三国末年,流行于两晋至隋,因壶肩部塑鸡头而得名。烧制的瓷窑有越窑、瓯窑、福清窑等。早期的鸡头壶通常是在壶的肩部对称地贴饰鸡头和鸡尾,使

19、其首尾相呼应,鸡头短小,无颈,且与壶体不通,纯系装饰。东晋时,壶体变大,鸡头由装饰物变为具实用性的张口、引颈之壶流,短尾则变为圆形长柄。东晋晚期,壶的曲柄出现了龙首柄。南朝时,鸡头壶由圆浑变得细长,鸡颈加高,鸡冠高耸,龙首柄加长。唐以后,鸡头壶逐渐消失。德清窑遗址位于今浙江省德清县境内,所烧造的精良黑瓷别具一格, 成为当时颇具声誉的特殊瓷窑, 同时兼烧青瓷。黑釉和青釉虽都以氧化铁为着色剂,但黑釉中氧化铁的含量比青釉中高,达到 6-8。东晋黑釉瓷以浙江德清窑为代表。常见的器物除鸡头壶外,尚见有碗、钵、盘、罐、盘口壶等日用器皿。其烧造历史较短,大抵在东晋至南朝早期的一百多年间。 26.青釉圆形槅

20、青釉圆形槅,东晋,高 4.5cm,口径 21.1cm,底径 22.6cm。槅( gé 音格)呈圆形,直口,平底。底有红色支烧痕。内分九格,其中中心三等分,外周六等分。通体施青釉。槅也称“格子盘” 、“果盒”等。江西南昌晋墓出土的一件长方形漆槅,底写“吴氏槅”,形状与三国两晋时的长方形瓷槅相同,因此而定名。瓷槅流行于三国、两晋及南北朝时期,时代特征明显。三国、两晋时期的槅多呈长方形,内分一大格八小格,初期是平底,稍后变为方圈足。东晋以后出现圆形槅,内圈三格,外圈七格。南朝以后,圆形槅内格数减少。27.青釉鸡头壶青釉鸡头壶,东晋,高20.5cm,口径 7cm,底径 12.7cm。壶洗口、细颈、鼓腹、平底。肩部一侧置鸡头形流,另一侧置曲柄。与流、柄呈十字交叉的肩部对称置桥形系。通体施青釉。鸡头壶是三国至隋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