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K~DK沉降评估报告双曲线回归法_第1页
DK~DK沉降评估报告双曲线回归法_第2页
DK~DK沉降评估报告双曲线回归法_第3页
DK~DK沉降评估报告双曲线回归法_第4页
DK~DK沉降评估报告双曲线回归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厦深铁路福建段(M标)中铁二局二项目部新建铁路厦深铁路(福建段)II标路基线下基础工程沉降分析报告(D1K58+770D1K59+661 )编写:审核:审批:中铁二局厦深线(福建段)II标工程指挥部第二项目部年 月日厦深铁路福建段(M标)中铁二局二项目部一、评估分析依据依据中铁二院下发文件厦深线软土路基变形观测实施细则、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5285号)、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 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40号)、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10020 2009)、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79-2006)、工程测量规范(GJ

2、50026-93)、 以及厦深线福建段路基设计文件等相关要求,采用本项目部的现场观测数据,对 D1K58+770- D1K59+661路基段线下工程的沉降进行分析评估。二、设计概况(一)、工程地质条件D1K58+770-D1K59+66璐基段属旱地,地势较为平坦。本段线路以路堤通过,填方边坡最大高度 8.62m。基底下伏粉质黏土、淤泥质粉质黏 土以及松软土。其下为花岗岩风化层或粘性土层。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孔隙水,地下水位埋深 0.42m 本段地表水对硅具弱硫酸型酸性侵蚀及弱溶出型侵蚀;酸性侵蚀PH®化学环境类别为H1, C02侵蚀化学环境类别为H1o地震动峰

3、值加速度为0.15g,对应原地震基本烈度为vii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 为 0.40s。(二)、工程设计概况1、工程措施D1K58+770- D1K59+661 段路基长 851m 其中 D1K58+890D1K59+210长 320m, D1K59+250D1K59+39长 140nl D1K59+420D1K59+61长 190nl 路基基底采用水泥搅拌 桩进行加固处理(处理范围如图1),设计桩径4 0.5m,桩间距1.05m,设计桩长打穿软 土层及砂层、伸入下部土层不少于 0.5m,正三角形布置。桩顶铺0.4m厚碎石垫层夹一层 双向 80KN/m±工格栅。D1K58+865、

4、D1K58+968 D1K59+330 D1K59+420I架涵两侧设 涵路过渡段,过渡段采用掺 3%K泥的级配石石填筑。D1K58+770- D1K59+661左侧坡面防 护采用六棱块护坡,右侧坡面护坡采用方格型截水骨架护坡。单位:mD1K58+770.00D1K59+661.0地基力口固平面图图1 D1K58+770D1K59 + 661段水泥搅拌桩处理范围平面图2、路基设计横断面图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对于本段路基,设置了 D1K58+795 D1K58+915 D1K59+015 D1K59+115 D1K59+275 D1K59+375 D1K59+495 D1K59+59队个沉降观测断

5、面,本段路 基以D1K58+795W面为代表,如图2所示。D1K58+79断面图 2 D1K58+7955 断面3、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3-1-2)淤泥质粘土: P =16.5KN/m3 C=8kpa 小=5°、6 o=60kpa,天然含水量: 54、7% 天然孔隙比:1.67;(3-1-3)松软土: p =17.5KN/m3 C=14kpa 小=12°、« o=120kpa,天然含水量:32% 天然孔隙比:0.85;(3-5-1 )粉砂:P=18.5KN/m3 C=/kpa、d)=25°、o- o=90kpa;(3-5-3 )中砂:P=19.5KN

6、/m3 C=/kpa、d)=30°、o- o=1500kpa;(3-5-4 )粗砂:P=20.0KN/m3 C=/kpa、d)=36°、o- o=180kpa;(3-8)卵石土:P=22.0KN/m3 C=/kpa、d)=50°、o- o=300kpa;(17-2) W3ffi 岗岩:p =23KN/m3 C=/kpa、小=450、o- o=400kpa;(17-2) W4花岗岩p =19KN/m3 C=25kpa3 =22°、o- o=200kpa;三、现场沉降观测情况(一)测量依据、标准及观测频次1、测量依据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建设 200

7、3127号;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12-2005;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 99。2.测量等级及观测方法、频次测量精度采用二级水准测量标准;观测方法:对于路基的沉降观测使用电子水准仪天宝DINI03按照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测量路基沉降标的沉降情况;水平位移桩的检查采用全站仪测量其线间距的方法进 行测量。观测频次要求:路基沉降观测的频次不低于下表的规定。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应 及时观测。路基沉降观测频次表观测阶段观测频次填筑或堆载1次/天沉降量突变23次/天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1次/3天堆载预压或路基

8、施工完毕第1个月1次/周1个月以后1次/2周轨道铺设后第1个月1次/2周第23个月1次/月3个月以后1次/3月(二)测量人员及仪器配置根据软土路基沉降的观测任务,成立了观测小组进行沉降观测的作业具体配置情况2厦深铁路福建段(M标)中铁二局二项目部见下表:测量人员配置情况在舁 厅P职务姓名职称备注1测量组长工程师2组员助理工程师3组员助理工程师测量仪器采用的电子水准仪 DINI03,每公里测量误差为0.3mm全站仪采用LeicaTC80Z测距精度为2+2ppm野外一测回方向观测中误差为 2.0(三)现场观测元器件埋设情况 现场观测元件埋设情况序 号观测断面观测点数 量(个)沉降板编号备注左侧右侧

9、1D1K58+7952D1K58+79%D1K58+795&2D1K58+9152D1K58+91%D1K58+915&3D1K59+0152D1K59+01%D1K59+015&4D1K59+1152D1K59+11%D1K59+115&5D1K59+2752D1K59+27放D1K59+27%6D1K59+3752D1K59+37放D1K59+37W7D1K59+4952D1K59+49%D1K59+495&8D1K59+5952D1K59+59%D1K59+595&(四)现场观测数据现场观测数据序 号观测断面填土起始 时间填土结束 时间观测

10、结束 时间填土期观测填土后 观测备 注次数天数次天1D1K58+7952009.9.212010.10.72011.4.612838125福2D1K58+9152009.9.212010.10.72011.4.6128381251803D1K59+0152009.7.32010.10.72011.4.6128461251804D1K59+1152009.6.202010.10.72011.4.6128474251805D1K59+2752009.9.72010.10.72011.4.612839525180序 号观测断面填土起始 时间填土结束 时间观测结束 时间填土期观测填土后 观测备 注次数

11、天数次天6D1K59+3752009.7.182010.10.72011.4.612844625他07D1K59+4952010.1.172010.10.242011.4.23128280251808D1K59+5952010.1.172010.10.242011.4.2312828025180备注:路基沉降板、路肩观测桩、地面观测桩 现场观测数据,详见附表。四、各观测断面沉降预测分析根据本项目部现场观测数据,对各观测断面路肩左右侧沉降板和路基面的沉降采用 曲线回归法进行工后沉降的预测分析。以下为各断面的沉降曲线图及利用双曲线法进行沉 降预测的图表:(1)、D1K58+79断面1、D1K58+

12、79S&基左侧:D1K58+795路基左侧沉降板(观测期为 2009-9-21至2010-10-7 )填土面-时间-沉降量管t日期35沉降发展趋势回归曲线:D1K58+795路基左侧路基面观测桩(观测期为 2010-10-8至2011-4-6 )a、观测期为2010-10-8至2011-1-6共90天进行第一次回归分析b、观测期为2010-10-8至2011-4-6共180天进行第二次回归分析沉降发展箸回归曲线D1K58+795衽制洛麟亚(201H月6日):D1K58+795各基左侧沉降评估及预测回归预测分析表项目回归分板分数初始沉降S0最后观测 时发生的 沉降最终预 测沉降S备注沉降

13、板a2.936900.00mm31.34mm40.16mm观测期为2009-9-21 至2010-10-7b0.0249R0.982路基面 观测桩(第 一次分析)a4.57231.34mm06.28mm40.71mm观测期为 2010-10-8 至 2011-1-6b0.1067R0.9905沉降比例92.41%第一次预测沉 降量(填筑完成180 天后)S & a 1*t38.91mm路基面 观测桩(第 二次分析)a3.621231.34mm06.43mm39.09mm观测期为 2010-10-8 至 2011-4-6b0.129R0.9895沉降比例96.62%本次实测沉降 量与第一

14、次预 测沉降量对比37.77-38.91=-1.14mm结论本观测点所有R值均大于0.92,均属于可分析曲线,第1,2次预测最终沉降S 值差为1.62mm小于3定值8mm第1次预测与第2次实测值相近,且最终 沉降比例大于75%故本观测点为可靠分析点。2、D1K58+795&基右侧:D1K58+795路基右侧沉降板(观测期为 2009-9-21至2010-10-7 )填土育-时阿-沉降至沉降般阳甘:D1K5S仃9EJ09/9/2109/11/2110.1 5110.3,5110.3/2110.7/2110/9721沉降发展趋势回归曲线DlKb81-79!?frft (即除9月一201 眸

15、WJ1)* 口水益+沔湖血魂揖性(DIRdS-iSd 右色沉降粒;=。©也 + 3,016aK 二 0. 9821:D1K58+795路基右侧路基面观测桩(观测期为 2010-10-8至2011-4-6 )a、观测期为2010-10-8至2011-1-6共90天进行第一次回归分析沉陈发展摩抄回归曲段D1K5fp79用但靖基由 C2O1b、观测期为2010-10-8至2011-4-6共180天进行第二次回归分析沉降展越势回归曲线(2DL 1-4M 6H ):D1K58+795各基右侧沉降评估及预测回归预测分析表项目回归分板分数初始沉降S0最后观测 时发生的 沉降最终预 测沉降S备注沉降

16、板a3.016500.00mm31.12mm40.16mm观测期为2009-9-21 至2010-10-7b0.0249R0.9824路基面 观测桩(第 一次分析)a4.390931.12mm06.33mm40.39mm观测期为 2010-10-8 至 2011-1-6b0.1079R0.9931沉降比例92.73%第一次预测沉 降量(填筑完成 180天后)StS0-ta b * t38.68mm路基面 观测桩(第 二次分析)a3.505431.12mm06.49mm38.90mm观测期为 2010-10-8 至 2011-4-6b0.12861R0.9908沉降比例96.69%本次实测沉降

17、量与第一次预 测沉降量对比37.61-38.68=-1.07mm结论本观测点所有R值均大于0.92,均属于可分析曲线,第1,2次预测最终沉降S 值差为1.49mm小于3定值8mm第1次预测与第2次实测值相近,且最终 沉降比例大于75%故本观测点为可靠分析点。3、D1K58+795&基中部:D1K58+795路基中部路基面观测桩(观测期为 2010-10-8至2011-4-6 )a、观测期为2010-10-8至2011-1-6共90天进行第一次回归分析沉降发展趋将回归曲线D1K58H96中部踣融面(2011年LH6H)* £|区匏-;的中部路基面我性(DLK55寸;死甲部路息面

18、;-0.10&1K + 4.4586R3 = 0,9915b、观测期为2010-10-8至2011-4-6共180天进行第二次回归分析沉降发展趋势回归曲饯D1K碣+796中部路基面(加11年4月6日):D1K58+795各基中部路基面沉降评估及预测回归预测分析表项目回归分板分数初始沉降S0 (左右侧 最大值)最后观测时 发生的沉降最终预 测沉降S备注路基面 观测桩(第 一次分析)a4.458631.34mm06.35mm40.74mm观测期为 2010-10-8 至2011-1-6b0.1064R0.9915沉降比例92.52%第一次预测沉 降量(填筑完成180 天后)StS0t38.

19、96mma b* t路基面 观测桩(第a3.567131.34mm06.52mm39.20mm观测期为 2010-10-8b0.1272项目回归分板分数初始沉降S0 (左右侧 最大值)最后观测时 发生的沉降最终预 测沉降S备注二次分析)R0.9902至2011-4-6沉降比例96.58%本次实测沉降 量与第一次预 测沉降量对比37.86-38.96=-1.1mm结论本观测点所有R值均大于0.92,均属于可分析曲线,第1,2次预测最终沉降S 值差为1.54mm小于3定值8mm第1次预测与第2次实测值相近,且最终 沉降比例大于75%故本观测点为可靠分析点。(2)、D1K58+91眄面1、D1K58

20、+915&基左侧:D1K58+915路基左侧沉降板(观测期为 2009-9-21至2010-10-7 )填土高-时间-沉降量沉降发厩麓势回归曲线:D1K58+915路基左侧路基面观测桩(观测期为 2010-10-8至2011-4-6 )a、观测期为2010-10-8至2011-1-6共90天进行第一次回归分析b、观测期为2010-10-8至2011-4-6共180天进行第二次回归分析沉冲义展起势回归曲线DlKb4i+y I(201AJ 6 H )* DJtW-Kit D1K58w ABff :y = 0. 1242x + * 7430 R; - 0, 992:D1K58+915路基左侧

21、沉降评估及预测回归预测分析表项目回归分板分数初始沉降S0最后观测 时发生的 沉降最终预测 沉降S备注沉降板a2.866600.00mm32.65mm40.32mm观测期为2009-9-21至 2010-10-7b0.0248 R0.9823路基面 观测桩(第 一次分析)a4.538332.65mm6.35mm42.13mm观测期为 2010-10-8 至 2011-1-6b0.1055 R0.9921沉降比例92.57%第一次预测 沉降量 (填筑完成180天后)St S0 a b*t40.30mm路基面 观测桩(第 二次分析)a3.743932.65mm6.69mm40.70mm观测期为 20

22、10-10-8 至 2011-4-6b0.1242R0.9921沉降比例96.65%本次实测沉 降量与第一 次预测沉降 量对比39.34-40.3=-0.45mm结论本观测点所有R值均大于0.92,均属于可分析曲线,第1,2次预测最终沉降S 值差为1.43mm小于规定值8mm第1次预测与第2次实测值相近,且最终 沉降比例大于75%故本观测点为可靠分析点。2、D1K58+915&基右侧填土高-时间沉降量沉静根编号:D1K58均1团恻吩92109/11 21;2110. 3/2110 5.2110/7 2110 9.-21填士日期:D1K58+915路基右侧沉降板(观测期为 2009-9-

23、21至2010-10-7 )8沉降发展趋势回归曲线D1K58均 1 询W (200M-201W1W) D1K3科工祝沉降根线性 ffllK584915右侧沉降板=0. 0242黄 + 2.9276H = 0.9B27:D1K58+915路基右侧路基面观测桩(观测期为 2010-10-8至2011-4-6 )b、观测期为2010-10-8至2011-4-6共180天进行第二次回归分析沉降发岚趋势回归曲饯DlK5849LAElJfr菜5 (2011 年4月行日)嘏住 (DI 后8,915rBi跄鼻丽1y = 0. 1242x - 3. 7929胪=0.992J:D1K58+915各基右侧沉降评估及

24、预测回归预测分析表项目回归分板分数初始沉降S0最后观测 时发生的 沉降最终预测 沉降S备注沉降板a2.927600.00mm32.50mm41.32mm观测期为2009-9-21 至 2010-10-7b0.0242R0.9827路基面 观测桩(第 一次分析)a4.546532.50mm6.33mm41.90mm观测期为 2010-10-8 至 2011-1-6b0.1064R0.9905沉降比例92.68%第一次预测沉 降量(填筑完成180天后)6 & a tb*t40.10mm路基面 观测桩(第 二次分析)a3.792932.50mm6.68mm40.55mm观测期为 2010-1

25、0-8 至 2011-4-6b0.1242R0.9924沉降比例96.62%本次实测沉降 量与第一次预 测沉降量对比39.18-40.1=-0.92mm结论本观测点所有R值均大于0.92,均属于可分析曲线,第1,2次预测最终沉降S 值差为1.35mm小于规定值8mm第1次预测与第2次实测值相近,且最终 沉降比例大于75%故本观测点为可靠分析点。3、D1K58+915&基中部:D1K58+915路基中部路基面观测桩(观测期为 2010-10-8至2011-4-6 )a、观测期为2010-10-8至2011-1-6共90天进行第一次回归分析b、观测期为2010-10-8至2011-4-6共

26、180天进行第二次回归分析:D1K58+915各基中部路基面沉降评估及预测回归预测分析表项目回归分板分数初始沉降S 0左右侧 最大值)最后观测 时发生的 沉降最终预测 沉降S备注路基面 观测桩(第 一次分析)a4.285932.65mm6.55mm42.30mm观测期为 2010-10-8 至 2011-1-6b0.1036R0.9923沉降比例92.67%第一次预测沉 降量(填筑完成180天后)St S0tt 0 a b*t40.50mm项目回归分板分数初始沉降S 0左右侧 最大值)最后观测 时发生的 沉降最终预测 沉降S备注路基面 观测桩(第 二次分析)a3.685432.65mm6.68

27、mm41.13mm观测期为 2010-10-8 至 2011-4-6b0.1179R0.9945沉降比例95.62%本次实测沉降 量与第一次预 测沉降量对比39.33-40.5=-1.17mm结论本观测点所有R值均大于0.92,均属于可分析曲线,第1,2次预测最终沉降S 值差为1.17mm小于规定值8mm第1次预测与第2次实测值相近,且最终 沉降比例大于75%故本观测点为可靠分析点。(3)、D1K59+0158ffl1、D1K59+015&基左侧 :D1K59+015路基左侧沉降板(观测期为 2009-7-3至2010-10-7 )填土高-时间-沉降量沉降鬣的号 DIK59K)1徇80

28、9.-7- 309,9/3 09 113 10/1/3 10 3/310/5/310 7 3 L0 9/3携人日方沉降发展趋势回归曲线汉除穆一线性 iW-oi:D. 0253 工 + 3.9901R: = 1的的:D1K59+015路基左侧路基面观测桩(观测期为 2010-10-8至2011-4-6 ):D1K59+015路基左侧沉降评估及预测回归预测分析表项目回归分板分数初始沉降S0最后观测 时发生的 沉降最终预测 沉降S备注沉降板a3.890100.00mm30.21mm39.53mm观测期为2009-7-3至 2010-10-7b0.0253R0.9909路基面 观测桩(第 一次分析)a

29、4.142330.21mm6.41mm39.25mm观测期为 2010-10-8 至 2011-1-6b0.1106R0.9916沉降比例93.30%第一次预测沉降 量(填筑完成180 天后)St S0 -t-0 a b*t37.69mm路基面 观测桩(第 二次分析)a4.225530.21mm7.70mm39.38mm观测期为 2010-10-8 至 2011-4-6b0.1091R0.9974沉降比例96.28%本次实测沉降量 与第一次预测沉 降量对比37.91-37.69=0.22mm结论本观测点所有R值均大于0.92,均属于可分析曲线,第1,2次预测最终沉降S值 差为0.13mm小于规

30、定值8mm第1次预测与第2次实测值相近,且最终沉降 比例大于75%故本观测点为可靠分析点。3、D1K59+015&基右侧:D1K59+015路基右侧沉降板(观测期为 2009-7-3至2010-10-7 )填土高一时间-沉降量正降板焦岩:D1后骊)1胭视09/7/3 09/9/3 09/11/3 10/1/S 10/3/3 10 5 3 107 J 10.93 埔士日期况隆发展趋势回归曲线DlKbEHOlM (200用一201眸顿) DlKuiHO心右恻沉 降极俄俄(D1K5阴315 有叽况降幅j¥ 二 Q O2o3x 七 3,9396R: = 0. 9399:D1K59+0

31、15路基右侧路基面观测桩(观测期为 2010-10-8至2011-4-6 )b、观测期为2010-10-8至2011-4-6共180天进行第二次回归分析:D1K59+015各基右侧沉降评估及预测回归预测分析表项目回归分板分数初始沉降S0最后观测 时发生的 沉降最终预 测沉降S备注沉降板a3.939600.00mm30.16mm39.53mm观测期为2009-7-3至 2010-10-7b0.0253R0.9899路基面 观测桩(第 一次分析)a4.269930.16mm6.89mm40.32mm观测期为 2010-10-8 至 2011-1-6b0.0984R0.9959沉降比例91.88%第

32、一次预测沉 降量(填筑完成180 天后)St S0ta b*t38.35mm路基面 观测桩(第 二次分析)a4.123730.16mm8.01mm39.95mm观测期为 2010-10-8 至 2011-4-6b0.1021R0.9987沉降比例95.53%本次实测沉降 量与第一次预 测沉降量对比38.17-38.35=-0.18mm结论本观测点所有R值均大于0.92,均属于可分析曲线,第1,2次预测最终沉降S 值差为0.37mni小于规定值8mm第1次预测与第2次实测值相近,且最终 沉降比例大于75%故本观测点为可靠分析点。3、D1K59+015M基中部:D1K59+015路基中部路基面观测

33、桩(观测期为 2010-10-8至2011-4-6 )a、观测期为2010-10-8至2011-1-6共90天进行第一次回归分析沉降发展趋势回归曲段D1K即0中那跻基面(加1】¥4月6日) D1而9+01月中都驰圣维件 IDIK59+O13中邰路采w)y = 0. 1057x + 1.0518资; 6 9963:D1K59+015各基中部路基面沉降评估及预测回归预测分析表项目回归分板分数初始沉降S0 (左右 侧最大 值)最后观测 时发生的 沉降最终预 测沉降S备注路基面 观测桩(第 一次分析)a4.13230.21mm6.75mm39.87mm观测期为 2010-10-8 至 201

34、1-1-6b0.1035R0.9934沉降比例92.70%第一次预测沉 降量(填筑完成180 天后)S S0 atb*t38.12mm项目回归分板分数初始沉降S0 (左右 侧最大 值)最后观测 时发生的 沉降最终预 测沉降S备注路基面 观测桩(第 二次分析)a4.051830.21mm7.85mm39.67mm观测期为 2010-10-8 至 2011-4-6b0.1057R0.9983沉降比例95.94%本次实测沉降 量与第一次预 测沉降量对比38.06-38.12=0.06mm结论本观测点所有R值均大于0.92,均属于可分析曲线,第1,2次预测最终沉降S 值差为0.2mm小于规定值8mm第

35、1次预测与第2次实测值相近,且最终 沉降比例大于75%故本观测点为可靠分析点。(4)、D1K59+1158ffl1、D1K59+115&基左侧:D1K59+115路基左侧沉降板(观测期为 2009-6-20至2010-10-7 )填土高一时闸一沉降景埴上日期沉降发展趋势回妇曲线沉降发展趋势回归曲线DlKb£>M(2饰1年1万蛤日) D1K3&+USHIKI军工线仕(DlK59tU5:D1K59+115路基左侧路基面观测桩(观测期为 2010-10-8至2011-4-6 ) a、观测期为2010-10-8至2011-1-6共90天进行第一次回归分析y = 0, l

36、O47x + t 0993R? - 0. 9921b、观测期为2010-10-8至2011-4-6共180天进行第二次回归分析:D1K59+115各基左侧沉降评估及预测回归预测分析表项目回归分板分数初始沉降S0最后观 测时发 生的沉 降最终预 测沉降S备注沉降板a3.099800.00mm31.27mm38.02mm观测期为2009-6-20至2010-10-7b0.0263R0.9913路基面 观测桩(第 一次分析)a4.099831.27mm6.67mm40.82mm观测期为 2010-10-8 至 2011-1-6b0.1047R0.9921沉降比例92.94%第一次预测 沉降量 (填筑

37、完成 180天后)St S0”39.11mm路基面 观测桩(第 二次分析)a4.305531.27mm8.18mm41.23mm观测期为 2010-10-8 至 2011-4-6b0.1004r r0.9965沉降比例95.68%本次实测沉 降量与第一 次预测沉降 量对比39.45-39.11=0.34mm结论本观测点所有R值均大于0.92,均属于可分析曲线,第1,2次预测最终 沉降S值差为0.41mm小于规定值8mm第1次预测与第2次实测值 相近,且最终沉降比例大于75%故本观测点为可靠分析点。3、D1K59+115M基右侧:D1K59+115路基右侧沉降板(观测期为 2009-7-3至20

38、10-10-7 )填土高at间沉降量沉降板儡号:D1K59H1油的沉降发展趋势回归曲线:D1K59+115路基右侧路基面观测桩(观测期为 2010-10-8至2011-4-6 )a、观测期为2010-10-8至2011-1-6共90天进行第一次回归分析:D1K59+115各基右侧沉降评估及预测回归预测分析表项目回归分板分数初始沉降S0最后观 测时发 生的沉 降最终预 测沉降S备注沉降板a3.297900.00mm30.60mm37.17mm观测期为 2009-6-20 至2010-10-7b0.0269R0.99路基面 观测桩(第 一次分析)a4.315630.60mm6.91mm40.77m

39、m观测期为 2010-10-8 至 2011-1-6b0.0983R0.9959项目回归分板分数初始沉降S0最后观 测时发 生的沉 降最终预 测沉降S备注沉降比例92.00%第一次预测 沉降量 (填筑完成 180天后)S St38.78mma b*t路基面 观测桩(第 二次分析)a4.19230.60mm8.03mm40.46mm观测期为 2010-10-8 至 2011-4-6b0.1014R0.9988沉降比例95.47%本次实测沉 降量与第一 次预测沉降 量对比38.63-38.78=-0.15mm结论本观测点所有R值均大于0.92,均属于可分析曲线,第1,2次预测最终 沉降S值差为0.

40、49mm小于规定值8mm第1次预测与第2次实测值 相近,且最终沉降比例大于75%故本观测点为可靠分析点。3、D1K59+115&基中部:D1K59+115路基中部路基面观测桩(观测期为 2010-10-8至2011-4-6 )b、观测期为2010-10-8至2011-4-6共180天进行第二次回归分析y = 0.1038x + 1 9737R1 = 0.9984沉降发展趋势回归曲线D1K1115中部路墓田(2011年4月6日)拨 tt (D1K39+115中 部路基面 D1E59+1IE中部路基面:D1K59+115各基中部路基面沉降评估及预测回归预测分析表项目回归分板分数初始沉 降S

41、0(左 右侧最 大值)最后观 测时发 生的沉 降最终预 测沉降S备注路基面 观测桩(第 一次分析)a4.040431.27mm06.89mm41.07mm观测期为 2010-10-8 至 2011-1-6b0.102R0.9936沉降比例92.91%第一次预测 沉降量 (填筑完成 180天后)St S。t0 a b*t39.31mm路基面 观测桩(第 二次分析)a3.973731.27mm07.99mm40.90mm观测期为 2010-10-8 至 2011-4-6b0.1038P R0.9984沉降比例95.98%本次实测沉 降量与第一 次预测沉降 量对比39.26-39.31=-0.05m

42、m本观测点所有R值均大于0.92,均属于可分析曲线,第1,2次预测最终结论 沉降S值差为0.8mni小于规定值8mm第1次预测与第2次实测值相 近,且最终沉降比例大于75%故本观测点为可靠分析点。(5)、D1K59+275SW1、D1K59+275&基左侧:D1K59+275路基左侧沉降板(观测期为 2009-9-7至2010-10-7 )热土高一时间-沉降量09/9/709/11/710/1/710/3/710/5/707/710-9.-7填土日期D1K59+275 左侧(2009 年 9 月-2010 年 10 月)线性(D1K59+275左侧沉降板) D1K59+27左侧沉降板沉

43、降发展趋势回归曲线y = 0.0205x + 3.4455R2 = 0.9585:D1K59+275路基左侧路基面观测桩(观测期为 2010-10-8至2011-4-6 )a、观测期为2010-10-8至2011-1-6共90天进行第一次回归分析沅降发展触.势回归曲锄tD1KM127b®-alw (士(Ml年IMG")y - 0, 12x * 4 7249胪=0.9825b、观测期为2010-10-8至2011-4-6共180天进行第二次回归分析跟降发展酷势回归曲线DIKhW +27注met jlw (2011 年 4 JI fi 日)* D1K59+27 flk Witt

44、t (E1K59-I-27 W珞乱面:y = 0. 1£Hk + 4,S98CR- = 0. 9946:D1K59+275各基左侧沉降评估及预测回归预测分析表项目回归分板分数初始沉降S0最后观测 时发生的 沉降最终预 测沉降S备注沉降板a3.445500.00mm34.81mm48.78mm观测期为 2009-9-7 至 2010-10-7b0.0205R0.9585路基面 观测桩(第 一次分析)a4.724934.81mm5.63mm42.84mm观测期为 2010-10-8 至 2011-1-6b0.1246R0.9825项目回归分板分数初始沉降S0最后观测 时发生的 沉降最终预

45、 测沉降S备注沉降比例94.41%第一次预测沉 降量(填筑完成180天后)StSt41.44mma b*t路基面 观测桩(第 二次分析)a4.78434.81mm6.92mm42.92mm观测期为2010-10-8 至 2011-4-6b0.1233R0.9838沉降比例97.23%本次实测沉降 量与第一次预 测沉降量对比41.73-41.44=0.29mm结论本观测点所有R值均大于0.92,均属于可分析曲线,第1,2次预测最终沉降 S值差为0.08mm小于规定值8mm第1次预测与第2次实测值相近,且 最终沉降比例大于75%故本观测点为可靠分析点。3、D1K59+275&基右侧:D1K

46、59+275路基右侧沉降板(观测期为 2009-9-7至2010-10-7 )瞋士高一时间-沉降量填土 B期09.-9/709/11/7 期1门 10/3710 5310/7/710 9/7厦深铁路福建段(M标)中铁二局二项目部V*mKciA'绪例猊降低art (D1而匕2在a、沉降发展趋势回归曲线D1K59+27&*1M (网阵0. 02骑工 + 3. 4734胖=0. 9555:D1K59+275路基右侧路基面观测桩(观测期为 2010-10-8至2011-4-6 ):D1K59+275各基右侧沉降评估及预测37b、观测期为2010-10-8至2011-4-6共180天进行

47、第二次回归分析沉降发展。势回归曲挑DlK59+Z75af5F昭巷而(201194X6日)厦深铁路福建段(M标)中铁二局二项目部回归预测分析表项目回归分板分数初始沉降S0最后观测 时发生的 沉降最终预测 沉降S备注沉降板a3.473400.00mm34.63mm48.54mm观测期为 2009-9-7 至 2010-10-7b0.0206R0.9555路基面 观测桩(第 一次分析)a4.888634.63mm5.72mm42.87mm观测期为 2010-10-8 至 2011-1-6b0.1214R0.9946沉降比例94.13%第一次预测沉 降量(填筑完成180天后)St S0 告41.36m

48、m路基面 观测桩(第 二次分析)a4.876934.63mm6.82mm42.86mm观测期为 2010-10-8 至 2011-4-6b0.1215R0.996沉降比例96.71%本次实测沉降 量与第一次预 测沉降量对比41.45-41.36=0.09mm本观测点所有R值均大于0.92,均属于可分析曲线,第1,2次预测最终沉结论 降S值差为0.01mm小于规定值8mm第1次预测与第2次实测值相近, 且最终沉降比例大于75%故本观测点为可靠分析点。3、D1K59+27S&基中部:D1K59+275路基中部路基面观测桩(观测期为 2010-10-8至2011-4-6 )a、观测期为201

49、0-10-8至2011-1-6共90天进行第一次回归分析 D1K59+27鸵部路基面沉降发展趋势回归曲线D1K59+275中部路基面(2011年1月6日)y = 0.1207x + 4.8021 R2 = 0.9838线性(D1K59+275中部路基俞沉降发展趋势回归曲线D1K59+275中部路基面(2011年4月6日) D1K59+27中部路基面线性(D1K59+275中部路基而)b、观测期为2010-10-8至2011-4-6共180天进行第二次回归分析y = 0.1193x + 4.871R2 = 0.9961:D1K59+275各基中部路基面沉降评估及预测回归预测分析表项目回归分板分数初始沉降S 0左 右侧最 大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