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今天推送的这份高考物理超重点大全,共计92页,精编了 2020年高考物理所有重要考点、考法、易错点目录ontents第一单元 直行动(1)第元相互作用(1)第三单元牛顿运动定律 (7)第四单元曲跳动 1 J弓 rr,*“* *T,* ” r *,“*1”,n 1 2)第七单元第八单元j G 桁I . . JifX, - |i|l44*HI-»l4l3i8 I 1-i-tl-iiliiaBii ! I I- b B B 4 4 »*+ K K B B b I S 4 + * * F4 9 4 S + I I + 3 I I: B 4 4 4 4 I I MBBEai-i 4-
2、 H t b I; 4 S I 4 + + «« I « B fl I + * I* +EE (力学 i(2-1)第九单元静电场。口)第十单元恒定电流CM)第十一单元电学实照 (36)第十二单元 WS(16)第十三单元 电磁感应 (怕)第十四单元交变电流(51)第十五单元近代物理(53)第十六单元选修3 3一一-(63)第十t#元 选修3-1.一. (73)第I J I单Li常用的物理方:去.+(W-3)第十九单元常用的数学方法(银)第一单元直线运动”霜要建圮1 .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定义式)一(2)有用推论%2 P()2(3)中间时刻速度*2 乙(4)末速
3、度中间位置速度专平手。位移5 1(7)加速度“卓2(以为正方向,与二同向(加函则 W反向则<0)。(8)实睑用推论' .'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7内位移之差).易措提醒: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卓只昂量度式,不昂决定式.2.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 X)o末速度匕书下落高度加以一(从r位置向下计算).()推论3易错提醒:(1启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 律.(2)修行9. 8 m/s-10 "705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 方向竖直向下).3 .竖直上抛运动位移2匕弓
4、”(2)末速度 v=v.-gt.有用推论%z %z=-2於.(1)上升最大高度皆从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斗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cJ易借提醒:(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一点速度等值反向等.K误区递记1 .误认为与A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表达式,片是加速度的定义式而不是加速度的决定式。(2)物体的加速度由"和/决定,对于同一个匀加速运动,八越大则时间t 越长,而学是不变的.2 .将加速度的正负错误地理解为物体做力睡直线运动还是做减速直线运动
5、的判断依据(1)加速度的正负与正方向的规定有关。物体做加义1线运动还是做减速直线运动,判断的依据是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方向是相同还是相反.(3)当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广出村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与速度 反方向,如必为,(。时,物体做减速运动。3 .刹车类问题中,对运动过程不清,盲目套用公式(1)对刹车的过程要清楚.当速度减为零后,汽方会静止不动,不会反向加速, 要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刹车过程分析.(2)对位移公式的物理意义理解要深刻。位移入对应时间/,这段时间内必 须存在而当“不存在时,求出的位移则毫无意义.立方法现律4 .平均速度求解平均速度的常用计算方法有:利用定义式吟,这种方法适用于任
6、何运动形式.利用支*,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3)利用a M (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2也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5 .两个中点速度(I)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与用中不叽(2)中点位移的瞬时速度”+ *无论是匀加速还是匀减速都有3226 .几个比值(1)1 s末、2 s末、3 s末 s末的速度之比为:匕匕:匕;匕=1 ;2 :3 :%(2)1 s内、2 s内、3 s内 s内的位移之比为:1 :莅:X. F=l ;4 ;9 ::.(3)第I '内、第2 s内、第3 s内第 s内的位移之比为:xj :xj :;:3 :5 ;第二单元相互作用”霜要建圮4 .常见
7、的力重力G,侬仿向竖直向下小粒8 in s、10 "Ms,,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 球表面附近).胡克定律(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3)滑动摩擦力QA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1)静摩擦力。W /静W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为最大静摩擦力)。 易错提醒:(1)劲度系数人由弹簧自身决定.动摩擦因数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枳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 面状况等决定。(3) £略大于,&一般视为 95 .力的合成与分解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反向:"*(;).互成角度力的合成JfJ + 2F&cosa(余弦定理),当片 _!_/:
8、时/=&2 + &2.合力大小范围:/:亡/WFW /£死/.(4)力的正交分解,&os /Af-/si 11以夕为合力与1轴之间的夹角,tan吟.易错提醒:(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 也成立。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与/的值一定时/与/'的夹角("角)越大,合力越小.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 代数运算。t误区迤记1 .将后"错误地理解为六 %未能深刻理解公式F二
9、公中“表示接触面间的压力.(2)当物体在水平面滑动且不受其他力时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 力。(3)当物体在斜面上滑动时接触面间的压力可以小于物体的重力.2 .将接触面间的“相对滑动方向.错误地理解为物体的运动方向(1) “相对滑动方向”是指以接触面上另一个物体为参考系时的运动方向。(2)物体的运动方向通常是指以地面为参考系时的运动方向.3.误认为“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静摩擦力,运动的物体才受到滑动摩擦力”(1 )称摩擦力发生在相互接触且存在相对运动趋势的两个物体之间.如用传 送带斜向上输送物品时,物品和传送带相对静止一起向上运动,物品受到传送带 对它的峥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发生在相互接
10、触且存在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之间,如黑板擦 擦黑板时,黑板虽静止,但黑板擦对它有滑动摩擦力,静止的物体可以受到滑动摩 摞力.(3)判断是狰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的关犍是接触面间两物体是相对运动还 是有相对运动趋势,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纥方法规律1 .胡克定律的另一种表达式为AF AA'其中 为弹力的改变呈而A八为 弹簧形变量的变化量.2 .”与4'的夹角不变,使其中一个力增大时,合力”的变化,分刈r和 "00"两种情况讨论:从图中可以看出,当,软)时,若/增大,其合力的大小变化无规律。(2)当0<"<90。时,合力随其中一个力的增大而增大
11、.3 .当两个大小为/的力的夹角为时,其合力大小“合-2/tos g方向在两个力夹角的平分线上。当 12(?时/合/;1.当物体受到三个互成角度的力(非平行力)作用而平衡时,这三个力必'在同 一平面内,且三个力的作用线或作用线的反向延长线必相交于一点.5.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判断方法(1 )假设法:利用假设法判断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思维程序如下:不发生相无相对运, 对滑动一动趋势无醉摩擦假设物体间接触面光清有相对运 动趋势有静 摩擦方向与相对 运动趋势方 向相反(2)根据摩擦力的效果来判断其方向如平衡其他力、作动力、作阻力、提供向心力等。利用牛顿第三定律来判断此法关键是抓住“摩擦力是成
12、对出现的”,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摩 擦力方向,再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6 .力的分解思维路线.甲力的| 手际效定研I .力诉呵 g四,形二画几局7 .隔离法和整体法(I)如果要分析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要采用隔商法 把系统内某物体隔离出来.(2)分析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外的作用力,要采用整体法,把系统看作一个整 体。8 .正交分解法(1)建立相互垂直的M尸坐标轴.(2)将力的作用点画在坐标原点上,沿.r、J轴方向把力分解,各分量的方向由 正、负号表示,与坐标轴同向为正、反向为负。(3)速度、加速度等其他矢量也可以采用正交分解法.第三单元牛顿运动定律t柏要建圮1 .
13、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验止 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F合2 .牛顿第二定律/合-始或“得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M牛顿第三定律:Q尸(负号表示方向相反/:/各自作用在对方).4 .共点力的平衡/,合也推广£力.5 .超重:/;,也失重/;«加速度方向向下,均失篁加速度方向向上,均超重)。6 .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 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丘误区遒记1 .误认为“惯性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速度大、惯性就大;速度小,惯性就 小”(1)物体的质量是惯性大小的
14、唯一量度,与物体的速度无关.(2)刹车过程中力相同时,初速度越大,停下来速度变化量越大,所用时间越长; 速度越小,停下来所用时间越短。因此速度越大的汽车越难停下来不是因为运 动状态难改变,而是因为运动状态改变量大。2 .将“牛顿第一定律”错误地理解为“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r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大量的实睑现象的基础上通过思维的逻辑推理 而发现的,不能用实验直接定性指出力和运动的关系。(2)牛顿第二定律是实验定律,当月以均采用国际单位时有人冲定量指 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它们是两个不同的定律。3 .将“超重或失重”错误地理解为“物体重力变大或变小了”(I)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始终存在大
15、小也没有变化。发生超重或失重现象是由于物体竖直方向有加速度,使得物体对水平支 持物的压力(或对悬绳的拉力)大于或小于物体的重力.1.误认为“物体受到哪个方向的合外力,则物体就向哪个方向运动“(1)物体的合外力方向决定了加速度的方向,物体的运动情况由力和运动决定。初速度为零的物体.受到恒定的合外力作用.将沿合外力方向做匀加速 直线运动。初速度不为零的物体,若受到与初速度反向的恒定合外力作用,将沿初速 度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合外力方向与初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物体做 曲线运动。1 .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的加速度:-用欲推动放在粗糙平面上的物体. 物体与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推力方向与水平面成
16、角【川"”时最省2 .“等时圆”物理模型:质点由静止开始从竖直圆周顶端沿不同斜面无摩擦 地滑到该圆周上彳壬一点所需的时间相等.利用该等时圆的性质,可以简解物理题。3 .fMl运动的物体(如图所示)物体间相互作用力按质量正比例分配即弃6与有无摩擦(相同)无关。物体在平面.斜面.竖直方向运动都一JH 1*)1124 .几个临界问题:"ion5 .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速度最大时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6 .若由质星为第、出、w组成的系统它们的加速度分别为诙&、a则 系统的合外力r m婿加“a J。第四单元曲线运动”需要建圮1 .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2)竖直方向
17、速度,;(3)水平方向位移(4)竖直方向位移产1广。运动时间L杼通常又表示为曲(6)合速度匕=+%2 + (gt)20合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则有tan B4岑。(7)合位移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明则有匕“彳染。水平方向加速度也电竖亘方向加速度H仪易错提醒: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 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0与 6的关系为 tan =2tan a.(1)在硒运动中时间,是解题关键.2.匀速圆周运动(1)线速度早。向心加速度产=<J H午丫/.向心力/向号似GF)二逆2 Y引;
18、台。周期与频率:4。(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a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3 c H成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易借提醒:向心力可以由某个具体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 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圆心。(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 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向心力不做功。绞误区谨记1 .误认为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中物体所受合外力为“恒力”(I)只要满足合力的方向跟速度的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物体就做曲线运动.(2)合力的大小可以是变化的(变加速曲线运动),也可以是不变的(匀变速曲 线运动).(3)合力的方向可以是
19、变化的(如匀速圆周运动),也可以是不变的(如平抛运 动).2 .误认为“船渡河过程中水流速度突然变大了,会影响渡河时间”由合运动和分运动的等时性可也渡河时间取决于河宽与垂直河岸的分速度, 与水流速度无关.3 .误将“绳牵弓I船的速度”当作合速度进行分解例如图甲所示的问题,一人站在岸上利用绳和定滑轮,拉船靠岸,在某T寸刻 绳的速度为I,绳"段与水平面夹角为",不计摩擦和滑轮的质量则此时小船的水平速度多大有些同学错误地将绳的速度投图乙所示的方法分解,得L即为船的水平速度,匚门res”实际上船是在做平动.每一时刻船上各点者隋相同的水平速度。以连接船上的I点来说它有沿绳的平动分速度
20、也有与垂直的法向速度,即转动分速度,如图丙所示,I点的合速度二即为两个分速度的合速度, 也就是船的平动速度J二甲乙丙北方法规律1 .渡河问题的特点:(1)不论水流速度多大总是船身垂直于河岸航行时,渡 河时间最短,*且这个时间与水流速度大小无关。(2)当小3为船的速 度,匚为水流速度,下同)时,合运动方向垂直河岸时,航程最短.当匚】时,当合2 .平抛运动的常用推论:(1)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反 向延长线与初速度方向延长线的交点到抛出点的距离都等于水平位移的一半。 平抛运动中以抛点为坐标原点的坐标系中任一点(3)的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如图所示,则。3 .在分析
21、传送带或边缘接触问题时,要抓住的关系是:同转轴的各点角速度 相同,同一皮带(不打滑时)或相吻合的两轮边缘的线速度相同.1 .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的模型主要有两种,即轻绳(单圆轨道)类与轻杆(双 圆轨道)类。它们的主要特点是:(I)轻绳(单圆轨道)在最高点只能提供竖亘向下 的作用力.因此通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是绳的拉力(单圆轨道对物体的作用力) 为。,重力充当向心力,加* 二解得北瓦即I。时物体才能通过最高点,所 以上研标.轻杆(双圆轨道)向于杆既可以提供拉力,也可以提供支持力或不提供作用力,因此杆作用物体到最高点时,其速度可以为0,此时杆提供的支持 力与物体的重力平衡,所以了嵯界。第五单元万有引
22、力纥精复速记L万有引力开普勒第三定律带七万有引力定律/坦那人6.67 XI。”N即4©(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笔加必义笔。2 .人造卫星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周期”卷;3阴岁F层(2)第一、二.三宇宙速度中7 9 km/s;二二1L2km s;r. 16,7 km/s#地球同步卫号;空器竽为(G36000 km).易错提醒:(1)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一同 三反)。)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 9 km/soX误区遒见1 .混淆运行速度与发射速度对于
23、人造地球卫星,由华中得一科该速度指的是人造蝌卫星在轨道 上的运行速度,其大小随轨道半径的增大而减小,但由于人造地球卫星发射过程 中要宓艮地球引力做功,增大势能,所以将卫星发射到离地球越远的轨道上,在地 面所需要的发射速度越大.2 .混淆速度变化引起变轨与变轨引起速度变化(I )在轨运行的卫星由于速度变化,使得所需的向心力大于或小于外界提供 的向心力,发生变轨若速度变大,卫星所需的向心力大于外界提供的向心力,卫星 将做离心运动.(2)卫星变轨时引力要做功引起势能变化,从而引起速度变化,如卫星做离心 运动时,引力做负功,势能增加,卫星速度减小.X方法规律1 .卫星变轨:V:>>V &g
24、t;1%2 .天体质量可用绕它做圆周运动的行星或者卫星求出:"黑。3 .天体密度可用近地卫星的周期求出:舄。1 .卫星因受阻力损失机械能:高度下降、速度增加、周期减小.5 .双星:引力是双方的向心力,两星体角速度相同星体与旋转中心的距离、 星体的线速度都跟星体的质量成反比.6 .开普勒三大定律(1)行星绕恒星沿椭圆轨道运动,恒星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2)连接行星与恒星的矢径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相同的面积.所以,近地点速 度大而远地点速度小.两处的速度与到地心的距离成反比:一。(3)行星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与运动周期的二次方成正比好人。1.卫星引力势能/-三三卫星动能£ 叫卫星
25、机减能E-胃上同一卫星 T/rfcr在半长轴 的椭圆轨道上运动的机械能等于半径为小的圆周轨道上的机械能。第六单元机械能X柏要速记1 .功,三点火(用a (定义式).2 .重力做功"口W九3 .功率小定义式)。1.汽车牵引力的功率尸邛尊'平二八工 P5 .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汽车最大行驶速度6 .动能匕如、7 .重力势能£ =磔九8 .电势能9 .动能定理(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合斗心/ 崂或/合=' £10 .机械能守恒定律:A Q0或£, -£一£也可以是,vj +初力为gg2他也。11
26、.勤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重力做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八6易错提醒:功率大小表示做功快慢,做功多少表示能量转化多少.更力(弹力、电场力、分子力)做正功,则出力(弹性、电、分子)势能减少.(3)电力做功和电场力做功均与路径无关。机械能守恒成立条件:除重力(弹力矽卜其他力不做功,只是动能和势能之间 的转化。(司能的其他单位换算:1 k%-h(度)3 6X10, J,1 «,V=1.60X】()J.弹簧弹性势能与劲度系数和形变量有关(马h,可用于定性分析,定量计算不作要求)。X误区重记1 .误认为“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始终不做功”公式77COS 中的/是力的作用点的对地位移,斜
27、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方向 是垂直于接触面,但不一定垂直于物体的位移方向,例如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和 斜面一起向左运动的过程中,支持力”对物体做正功。2 .误认为“一对摩擦力做功之和一定为零”一对静摩擦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大、反向、共线存在于两个相对 静止的物体之间,两个物体位移始终相同,一对静摩擦力做功大小相等,一正一负, 做功之和一定为零。(2)一对滑动摩擦力虽然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但存在于两个相对运动的物 体之间,由于两个物体之间一定有相对位移,故它们之间的一对摩擦力做功之和 一定不为零,且为负功.3 .误认为“静摩擦力总是不做功,滑动摩擦力总是做负功”滑动摩擦力一定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但不一
28、定与运动方向相反所以滑动 摩擦力可能做正功,也可能做负功,还可能不做功;产生静摩擦力的两物体保持相 对静止但不一定都处于静止状态,所以,1&摩擦力可能对物体做功。I .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时,将“只看重力做功”错误地理解为“物体所受合 外力为零”.只有帝力做功时机械能守恒,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的机械能不一定 守恒如用起更机匀速提升歪物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但物体的机械能不守 恒.5.将守恒条件“只有重力做功”错误地理解为“只受重力作用”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通过做功手段实现不同形式的能的转化,因此物体 能量是否变化应从做功的角度来判断。(2)物体除了受重力和系统内弹力作用外,还可以
29、受别的力,别的力也做功,但 做功的代数和为零,系统的机械能仍然守恒。6.误认为 ys”中的s是物体对地位移(1)关系式“仆公”是对应于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系/表示滑动摩擦力,.、是 两个物体的相对路程。滑动摩擦力做功与路径有关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等大、反向,相互作 用的两个物体的位移大小不一定相等,方向不一定相反,做功之和可能是/(3心工/(.、.1)、或/、总之3- ZS,用对“据功能关系有。-ZS网t方法现律I ,判断一个力对物体是否做功.做正功还是做负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 考虑(1)根据力与位移的夹角判断,一般适用于恒力做功情况。(2)根据力与速度的夹角判断,一般适用于变力做功情况.根
30、据能量的转化情况判断f适用于两个柜联系的物体总机械能守恒 根据它们各自机械能的变化情况确定。2 .动能定理表达式“合是所有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所有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和 。合 可若物体所受外力为恒力,则。合“合.皿、。合。则表示合外力作为动力对物体做动,物体的动能增加,A 6 X) ft A U则表示合外力作为阻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动能成少,"03.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三种思路守恒思路:过程前后两状态的机械能相等上 £转化思路动能的增加(或减少)等于势能的减少(或增加), / : = "转移思路匕物体的机械畚加(减少)等于物体的机械能减少(增加),I.变力做功的
31、计算方法用动能定理或功能关系求解.当变力的功率,一定时,可用心/求功。将变力做功转化为恒力做功.U当力的大小不变,而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同或相反时,这类力的功等于 力和路程坏是位移)的乘积。如滑动摩擦力做功、空气阻力做功等。N当力的方向不变,大小随位移做线性变化时,可先求出力对位移的平均值/二不再由&5。计算,如弹簧弹力做功。(1)作出变力/随位移/变化的图象,图象与位移轴所围的“面积”即为变 力由始勺功。5 .机车启动恒定功率启动:当牵引力和阻力相等时,机车速度达到最大,此时“奉邛 曲尸二尸组。(F/阻=ma匀加速启动J P = 5w = at.(3)动能定理在机车启动中的应用用1汕
32、.6 .几种功和能的关系(I)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3)弹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弹性势能的减少量.(4)重力和弹簧弹力之外的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呈。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等于因摩擦而产生的内能,即的, 唱1n为物体间相对滑动的距离.第七单元动 量1 .动量与冲量 动量定理冲星/-Ft.动易错提醒:动量的两性Q瞬W性:动员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员是针对某一时刻或位置而言 的。(幺相对性动量的大专参考系的选取有关通常情况是指相对地面的动量.(2)冲量的两性时间性:冲量不仅由力决定还由力的作用时间决定恒力的冲量等于该力 与
33、该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N矢量性:对于方向恒定的力来说冲量的方向与力的方向一致;对于作用时 间内方向变化的力来说,冲量的方向与相应时间内物体动最改变量的方向一致。(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冲量:一定等大、反向,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的功 之间并无必然联系。(1)动量定理的理解J中学物理中,动量定理研究的对象通常是单个物体."77/是矢量式,两边不仅大冰目等,而且方向相同.式中Ft是物体所 受的合外力的冲量。1-P ' P除表明两边大小、方向的关系外,还说明了两边的因果关系,即合 外力的冲量是动量变化的原因.(,由得用当即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物体的动量对时间的变陵2 .动量守恒定律动
34、量守恒定律表达式/砒一尸后后或,尸',也可以是W I-,加L吗* 例匚 易错提醒:(1)动量守恒定律的研究对象都是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系统.系统的动员 是否守恒与选择哪几个物体作为系统和分析哪一段运动过程有直接关系。(2)分析系统内物体受力时,要弄清哪些是系统的内力,哪些星系统外的物体 对系统的作用力。要判断系统是否动量守恒或是否在某个方向上动量守恒。要明确系统中各物体的速度是否是相对地面的速度若不是,则应转换成 相对地面的速度.X误区谨记I .动量是矢量其方向与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同,动量变化量也是矢量,其方向 与物体合外力方向相同.2 .力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时,该力不做功,但该力的冲量
35、不为零。3 .动量定理中物体动量的改变量等于合外力的冲量,包括物体重力的冲量。I.动量定理是矢曷方程,列方程时应选取正方向且力和速度必须选同一正 方向.5 .冲量和功的区别(1 )冲量和功都是过程量.冲量表示力对时间的枳累作用,功表示力对位移 的积累作用。冲量是矢量,功是标量.力作用的冲量不为零时,力做的功可能为零力做的功不为零时,力作用的 冲量一定不为零。6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正碰又叫对心碰盘速5向在它们“中心”的连线上.(2)以上表达式除动能外均为矢量运算在一维情况下可取正方向化为代数运算。系统动量守恒的条件:合外力为零或系统不受外力,则系统动量守恒(碰撞 问题,爆炸问题、反冲问题等)1
36、 .冲量的计算恒力的冲量:直接用定义式/邛7计其。(2)变力的冲量&方向不变的变力的冲显若力的大小随时间均匀变化,即力为时间的一次 函数则力/在某段时间/内的冲量/巨/,其中,,为该段时间内初、末两时刻力的大小.e作出广7变化图线,图线与/轴所夹的面积即为变力的冲量如图所示。对于易确:台、末时刻动量的情况可用动量定理求解,即通过求 ,间接碰撞类型弹性求出冲量。2 .三种碰撞形式的理解特征描述及*要关系式或结论碰撞时,内力是弹性力,只发生机械能的转移,系统内无机械损失叫作弹性碰搔若系统有两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发生弹性碰撞,动量守恒同时机 械能也守恒满足:他匕血匕二幽匕皿匕 f/V2 y?/.
37、v22 % 代、 t若碰撞前,有一个物体是除止的,设I *则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I等警一等挣对这一结果可做如下讨论: ml+m2nij+mj若Wi厕.1 R,匚'L碰后实现了动量和动能的全部转移。若比M则I 一,。,碰后二者同向运动.若则匕<0,1 ,。碰后m反向弹回,/沿m碰前方向运动(续表)类型特征描述及重要关系式或结论非弹 性碰 搔发生非弹性碰撞时,内力是非弹性力,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物体的内能机 械能有损失动量守恒,总动能减少。满足:m 修v F、vy 9 f/n v '凝 vF %vj % v2 r'完全 非弹 性碰 撞至生完全非弹存碰撞嬴机械能向内能转化得最
38、多机械能损失最大。碰 后物体粘在一起以共同速度运动,动量守叵损失的机械能转化为内 能。满足:m v +m v -(/it t«r)rAmy22 中幽1处理碰撞问题的思路和方法(1)对一个给定的碰盘首先要看动呈是否守恒其次再看总动能是否增加。(2)一个符合实际的碰播除动量守恒外还满足能量守恒注意碰撞完成后关 于不可能发生二欠碰撞的速度关系的判定.(3)要灵活运用土或二,2?呜/沙或平转换动能与动量.3 .人船模型人船模型是一个很典型的模型当人在无阻力的船上向某一方向走动时,船 向相反方向移动,此时人和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若人船系统在全过程中动量守恒则这一系统在全过程中的平均动量也守恒
39、。如果系统由两个物体组成且 相互作用前均静止相互作用后均发生运动则由F匚得mX M L该式的适 用条件是:(1)系统的总动量守恒或某一方向上的动量守恒,(2)构成系统的两物体原来静止,因相互作用而反向运动.(3)川、A均为沿动量方向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位移。1 .爆炸和反冲(I)爆炸现象的三个规律动量守恒动能 增加 (is 不变作用原理动量由于爆炸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的,爆炸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远远大于 系统受到的外力,所以在爆炸过程中,系统的总动量守恒 在爆炸过程中,由于有其他形式的能呈(如化学能)转化为瑚2所以爆炸 后系统的总动能增加 爆炸的时间极短因而爆炸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很小,一股可忽略不计
40、,可 以认为爆炸后的物体仍然从爆炸前的位者以新的动员开始运动对反冲运动的三点说明反冲运动是系统内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产生的效果反冲运动中系统不受外力或内力远大于外力,所以反冲运动遵循动量守恒守恒定律 机械能反冲运动中,由于有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系统的忌机械能增加增加5.“子弹打木块”模型问题壬勒丁木块(未射穿)实际上是一种完全非弹性碰潼作为一个典型模型它的 特点是:子弹以水平速度射向处于睁止的木块,并留在木块中跟木块以共同速度 运动。以下将从动量、能量和牛顿运动定律等多个角度对这一模型进行分析.设质量为皿的子弹以初速度射向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且质量为”的木块, 最终子弹留在木块中
41、不再射出。已知子弹射入木块中的深度为4求木块对子弹 的平均阻力大4口该过程中木块前进的距离.动量分析子弹和木块最后以共同速度运动,相当于完全非弹性碰揖,从动量 的角度看,子弹射入木块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加小印.能量分析从能量角度看,该过程系统损失的动能全部转化为系统的内能。 设平均阻力大小为/;子弹、木块的位移大小分别为。2如图所示有.工司4对子弹应用动能定理/,心会伙2;对木块应用动能定理:6;联立解得f叫叫2昉黯意 式中恰好等于系统动能的损失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系统动能的损失量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则有' £ /g次瞽由此可 得结论两物体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机械能转化为
42、内能),数值上等于摩擦力大小 与两物体相对滑动路程的乘积.由上面各式联立可得/立舞动力学分析从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出发也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 由于子弹和木块都在恒力作用下做匀变速运动,位移与平均速度成正比有 若年陪所以银学号解得、说明:由,帚若刘则,“即在子弹射入木块过程中,木块的位移 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这就为木块的下一段运动过程提供了条件。(2)当子弹速度很大时,可能射穿木块,这时末状态子弹木块的速度大小不 再相等,但子弹穿透木块的过程中系统动量仍然守恒,系统动能损失量仍然是 A &=/其中”为木块的厚度).第八单元力学实验次:用要建圮L刻度尺的使用方法简介:刻度尺的使用可用“
43、一认、二选、三放、四看、 五读、六记”来概括.“认”是指认清零刻线、用程和分度值;“选”是指根据 测量要求选择适当分度值和量程的刻度尺“放”要求做到三点:“正、贴、 齐“,即刻度尺位置要放正贴紧待测物依对齐零刻线;“看”要求正对刻度尺视 线与尺面垂直;“读”即是读数,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T2; “记”是指记录时既 要记录准确值,还要记录估读值,最后还要注明单位.2 .游标卡尺的原理及读数:(I源理:游标卡尺由主尺和游标尺组成主尺上的 最小分度与游标尺上的最小分度有一个差值差值不同,尺的精确度就不同。游 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为1 n叫游标尺有10、20、5。等不同格数不同规格游标 尺上的最小分刻度
44、为。1 mm、0.05 mm、0.02喇因此I()个小分度的可精确到 0. 1叫20个小分度的可精确到0.。5 n叫X)个小分度的可精确到0.02向. 读数:由主尺读数和游标尺读数组成读数二主尺读数精确度X对齐游标尺格数.3 .提旋测微器的原理及读数:(1)原理:测微器螺杆与固定刻度之间的精密螺 纹的螺距为。.5 u限即旋钮每旋转一周,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5 叫而可动刻度 上的刻度为50等份,每转动一小格测徽摞杆前进或后退0.01吨即螺旋测微器 的精确度为().(” m.读数:被测物体长度的整亳米数由固定刻度读出,小数 部分由可动刻度读出,测量值(毫米)13定刻度数(亳米)(注意半亳米刻线是
45、否露 出)可动刻度(估读T2) *0.()1件米),注意读数时估读到堂米的干分位上因此 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4 .天平的原理和读数:(1)原理:天平是利用等臂杠杆来称量物体质量的,每一 天平都配有一盒标准质量的祛码,当加、减最小祛码还不能使平衡时,可移动游 码使天平横梁平衡。(2)读数: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硅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 对应的刻度值,如游码标尺满刻度为5 刻度线分5大格、每大格分5小格,每 大格为1 X,每小格为0.2 R.注意:游码对应刻度读数应是游码左端所对刻度 线的示数.5 .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和计时方法:(I)原理: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使用低压 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工作电压是
46、I 冶V,电源频率是50 I。它每隔0.02 s打 一次点通过计算打点数来计算时间,精确度为0.02 s.计时方法加果第一 点记为“后面的点依次为I、2、3、仇则从打。点到打第点的时间 为:/=0.02秒。通常每相邻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0.1 s,则从第一个计数点到第个计数点的时间为:fR.秒。6 .弹篝测力计的原理及读数:(I)原理:弹篝测力计是利用弹篝在弹性限度内, 形变量 a与弹力卜成正比的关系制成的,刻度均匀分布.读数:读数时要注 意刻度、分度值待指所指位置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指针所指位置上移最邻近 刻度示数,估读数.若弹簧测力计无法校正零位(指针初位置示数大于零
47、刻度),将初始值记下,读数时,用读取数值减去初始值就是被测作用力的大小注 意:测量前看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要校正零位.0读数时必须正对,平视 刻度.X误区遒记1 .游标卡尺读数时,把边柩线误认为是零刻线在图甲中,游标尺的零刻线在1 5之后,但有的学生会认为在1 cm刻线之2 .螺旋测微器的半亳米刻线未引起重视在图乙中,半毫米刻线已露出其读数应为I I.70D川m,而有的学生误读为14. 200 nmie3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蛉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年靠近打点计时器。(2)应该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在小车到达滑轮前及时用手按住。(3)先断开电源再取下纸带.(1)对于电磁打点计时器,如打出的
48、点较轻或是短线时,应调整振针距复写纸 的高度。(5)选择一条理想的纸带,是指纸带上的点迹清晰适当舍弃点密集部分,适当 选取计数点(注意计数点与计时点的区别),弄清楚所选的时间间隔7等于多少。每打好一条纸带,将定位轴上的直写纸换个位置,以保证打点漕晰(注意此 项只对于电磁打点计时器).(7)不要分段测分各段位移,应一次测出各计数点与第0个计数点的距离,再逐个计算工、V、,读数时应估读到0. 1 mm.尽可能保证小车做匀。线运动的方法是:,细绳尽可能与板面保持平i12滑轮和车轮灵活.长木板表面粗糙程度、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的摩擦基本保持一致©4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1)每次增
49、减钩码测量有关长度时,均需保证弹警及钩码不上下振动而处于 止状态否则,弹簧弹力将可能与钩码重力不相等.(2)弹簧下端增加钩码时,注意不要超过弹簧的限度.G)测量有关长度时,应区别弹簧原长I、实际总长/及伸长园¥三者之间 的不同,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1)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时,两轴上单位长度所代表的量值要适当不可过大, 也不可过小。(5)描线的原则是,尽量使各点落在描画出的线上少数点分布于线两侧,描出 的线不应是折线而应是平滑的曲线。(6)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管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5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在处的结点应小T,细绳套应长T在仪器许可的条件下,应使拉力尽可能大
50、一些,以减小读数误差.(3)画力的图示时,要选取合适的标度,尽量将图画得大一些。(4)在同一次实啦中,像皮条结点的位置不能变动。6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实典一定要做好平衡摩擦力的工作,也就是调出一个合适的斜面,使小车的重 力沿着斜面方向的分力正好平衡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在平衡摩擦力时,不韵巴 悬挂小盘的细线系在小车上,即不要给/住加任何牵引力,并要让小车拖着纸带 诚(2)整个实验平衡了摩擦力后,不管以后是改变小盘和祛码的总质量还是改 变4申由去码的总质量都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每条纸带必须在满足小车的质量远大于小盘和祛码的总质量的条件下打 出,只有如此,小盘和祛码的总重力才可视为小车受到的拉力。
51、(1)改变拉力和小车质量后,每次开始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并应先 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且应在小车到达滑轮前按住淬.作图象时,要使尽可能多的点在所作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尽可能对 称分布在所作直线两侧.作图时两坐标轴的标度比例要选择适当。各量须采用国际单位。这样作 图线时,坐标点间距不至于过密,误差会小些。(7)为提高测量精度,可采取以下措施。(应舍掉纸带上开头比较密集的点,在后边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起点.&可以把每打五次点的时间作为时间单位即从开始点起每五个点标出一 个计数点而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7 0 J s.7 .探究动能定理实蛤(1)本实验是为了探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与
52、小车获得的速度间的关系为 此,必须排除摩擦力的干扰,所以要平衡摩擦力。(2)误差分析,橡皮筋的长度、粗细不一,使像皮筋的拉力与像皮筋的条数不成正比。初中受力为零的位置不一定在设定点。由于小车不受拉力的位置不一定 在设定点这就使拉力做的功K与像皮筋的条数不成正比,而作图象时纵坐标的 单位长度依然将功与橡皮筋的条数按正比关系取值这样使作出的人各对应 点的分布与函数图象发生偏离.8 .验证机I成能守恒定律(1)安装打点计时器时,应使纸带、限位孔在同一竖直名戋上,以减小摩擦阻力. 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后再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 选取纸带时,应本着点迹清晰且第1、2两点间的距窑略小于或
53、接近2 nun 的原则。(I)为减小测量h值的相对误差,选取的各个计数点要离起始点远些,纸带也 不宜过长约40 cm即可.无需测量物体的质量.9 .验证动员守恒定律实验前提条件蒯挪两物体应保证“水平“和正碰”.方案提醒“奇IJ用气垫导轨进行实验,调整气垫导轨时,注意利用水平仪确保导轨水 平。之若利用摆球进行实验,两小球静放时球心应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好接触, 摆线竖直将小球拉起后,两条摆线应在同一竖直面内.(3)若利用长木板进行实验,可在长木板下垫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1)若利用斜槽小球碰撞应注意/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会入射小球每次都必须从斜槽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B选质量较大的小球作为入射
54、小球.“实验过程中实验桌、斜槽、记录的白纸的位置要始终保持不变.纥方法规律1 .利用纸带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1)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内不同时刻的速度分别为小八匕、 小,若匚F",一二匕>>,则说明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增量相等,由此说 明物体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即与等 W。(2)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分别为小心八人,若 ' .启:-斯三则说明物体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且 ,r=r.2 .利用纸带求解速度、加速度的方法(1) “平均速度法”求速度,即I 号R如图所示.依"1 A $ 弘必由珏带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逐差
55、法根据 Aj - v - v - .r -x 3”r( 7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求 出不竽、a 辇、a 竽再算出击外、门的平均值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 度。、“图象法:先根据»:丐产求出打第点时红带的蝴速度,后作出LZ图 象图象的斜率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第九单元静电场X精要建记1 .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L60Xl(T 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 元电荷的整数倍.2 .库仑定律:出警(在真空中)静电力常量Q9.0M0" N川" ,方向在它 们的连线上,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 .电场强度呻定义式、计算式)。I.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斗5 .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丹.6 .电场力F=qE.7 .电势与电势差:二九/号二号骂 q q8 .电场力做功人曰74二壮&9 .电势能E 嫉.变形可得电势小小10 .电势能的变化A品&-服11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A£产川产”12 .电容以界定义式,计算式)。13 .帝亍板电容器的电容C 焉1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 =,、£或(/(3叫2/,明乐15.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不考虑重力 作用的情况下)是类平抛运动。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极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员工配备手机管理办法
- 医院房屋本体管理办法
- 危险人群安全管理办法
- 助学帮扶资金管理办法
- 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
- 消防车创意美术课件
- 公司间股东合作协议
- 绿色办公环境营造协议
- 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合同书
- 教育培训学校合同框架
- 橙色插画风部门纳新活动模板
- 起重作业安全知识考核试题(含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医疗头戴式显示器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提高麻醉后饮食护理知晓率
- 枪支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 清华紫光综保Dcap3000系列Modbus网络通讯协议-协议说明
- 浙江省丽水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日语试卷(PDF版含答案不含音频和听力原文)
- 2025至2030电子海图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小程序公司推广活动方案
- 公交车消防课件
- 国家电投集团山西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