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合同终止_第1页
第六讲合同终止_第2页
第六讲合同终止_第3页
第六讲合同终止_第4页
第六讲合同终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讲 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 第一节 权利义务终止概述 一、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含义一、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含义 (一)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也称合同终止,(一)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也称合同终止,是指因一定的法律事实,使合同的权利义务消灭是指因一定的法律事实,使合同的权利义务消灭的法律现象。的法律现象。 换言之,合同消灭,双方合同关系不复存在。换言之,合同消灭,双方合同关系不复存在。 终止,就是某种法律关系归于消灭。终止,就是某种法律关系归于消灭。 如:如: 我卖你一部电话机,你给了我钱,我给了你电话我卖你一部电话机,你给了我钱,我给了你电话机,钱货两清。这个买卖合同到此就履行完毕了,机,钱货两清。这

2、个买卖合同到此就履行完毕了,你我之间的合同权利义务没有了,合同关系消灭。你我之间的合同权利义务没有了,合同关系消灭。 又如,我卖你一部电脑,你给了我钱,我给你的电脑不能用是坏的,你要求退货,我同意就把钱还给你,双方通过解除合同消灭了你我之间权利义务。 合同是有期限的民事法律关系,不可能永久存续。合同是一个运动过程,因订立而产生,因履行、解除、抵销、免除、混同等事由而消灭即合同终止。 二、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原因 我国合同法第91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一)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清偿); (二)合同解除 (三)债务相互抵销; (四)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五)债权人

3、免除债务: (六)债权债务同归一人: (七)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其他情形”,包括合同当事人死亡、破产而债务无人继受,约定的终止期限届至,等等。 如: 1、甲工程师与乙公司订立了技术服务合同,在履行中甲意外身亡,合同终止。 2、合同约定履行期限1个月,但是双方都未履 行,期限已过合同终止。 为便于记忆把合同终止原因概括为七个字: 履 解 抵 提 免 混 其。 三、合同后义务 合同法第92条规定:“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此为合同后义务的规定。对合同后义务,也有人称为后合同义务。合同后义务是合同终止后,根据

4、诚信原则派生的附随义务。 如: 甲与乙签订了技术使用合同,3年期届满,合同终止,甲不能继续使用该技术。但甲仍然掌握这种技术。不向外泄漏技术秘密就是甲的合同后义务。 合同后义务可以是作为形式,如通知、协助等;也可以是不作为方式,如不泄露他人的商业秘密等。 合同后义务是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和交易习惯而产生的法定义务。对合同后义务,当事人也可以在合同中特殊约定。法律规定及当事人约定合同后义务,是为了维护履行效果或者妥善处理合同终止事宜。第二节合同的解除 一、合同解除概述 合同解除是指合同成立有效后,当事人双方通过合意或者一方行使约定或者法定解除权的方式,使当事人设定权利义务关系终止的行为。 合同解除是原

5、因,合同终止是结果。合同解除是合同终止的原因之一。 2、合同解除适用于有效合同。无效合同不用解除。 如,买卖走私物的合同,本身就无效,不需要双方协商解除,也谈不上法定解除的问题。 注意:可撤销的合同在被撤销之前是有效合同。对可撤销的合同,一般是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或变更。如果当事人放弃撤销权,还可以协商解除合同或者依法解除合同。 案例: 甲采用欺诈手段与乙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不履行合同的一方要按合同标的额(100万元)的20%向对方支付违约金。后甲公司不履行合同。 问题:乙公司应如何选择救济方式? 分析:乙公司有两种选择。 其一,依照合同法第54条的规定,甲公司有欺诈行为

6、,乙公司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合同,追究甲公司的缔约责任,但乙公司须就自己的损害大小承担举证责任。 其二,乙公司依照合同法第94条的规定,行使法定解除权,通知对方解除合同。合同解除,不影响要求赔偿损失的权利,也不影响主张违约金的权利(违约金是预定的赔偿金)。有了20%违约金的约定,乙公司无须就损害的大小承担举证责任。 其三,两种方案进行比较,第一种方案追究甲公司的缔约责任,乙还要承担举证责任;第二种方案对乙公司更为有利。 3、合同解除不是自动解除,必须有当事人的解除行为。 解除行为方式: 双方协商解除; 一方行使约定的解除权通知对方解除; 一方依据法定条件通知对方解除。 当事人一方行使解除权而解除合

7、同,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解除权行使期限: (1)有期, 法律规定期限; 当事人约定期限,解除权在行使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2)无期,没有法定,也没有约定期限,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解除权,该权利消灭。注意: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二、合意解除 合意解除又称为双方解除,当事人协商一致,以订立合同的方式解除原有的合同,也就是以第二个合同解除第一个合同。因此,合意解除适用合同成立、生效的一般规则。 合意解除,只要双方协商一致即可。 (一)协商解除 双方通过协商一致同意解除合同,即订立第二个

8、合同解除第一个合同。 本章引例就是甲公司收到第一批自行车,因市场情况不好卖不出去,要求解除后三批自行车供货合同,这是要约;乙公司同意,这是承诺。双方合意第二个合同成立生效,就把第一个合同解除了。(二)行使约定解除权(约定的形成权) 合同双方约定在某种条件下一方或双方有权解除合同,当条件成就时,享有解除权一方,可以通知对方解除合同。如果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而有解除权的一方不通知对方解除合同,则合同并不自然解除。注意: 不论行使约定解除权,还是法定解除权都应当通知对方。 (三)约定解除权与附解除条件的合同的区别。 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自动失效,而事先约定解除权的合同在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

9、,并不当然解除,必须有一方行使解除权,合同才能解除。如果有解除权的一方抛弃了解除权,则合同继续有效。 如: 合同约定,当一方违约逾期交付房租1个月,另一方有权解除合同,这就是约定解除权; 如果合同约定,当孩子大学毕业若要回海口工作,租房合同终止,这就是附解除条件的合同。 三、法定解除 (一)法定解除的含义。法定解除是指在履行合同中,当法定解除条件成就时,当事人一方有权通知另一方解除合同。法定解除权可以一方独享,也可以双方享有。 如, 一方根本性违约(预期违约)或重大违约,对方享有解除权; 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此时法定解除权双方都可能享有,不论哪一方都可以通知对方解除合同。 法定解除

10、又可分为法定事由解除和法定任意解除。 所谓法定事由解除必须有法定的事由出现,一方或双方才能享有解除权; 所谓法定任意解除是指对于特定的合同,无须法定事由,一方或双方即有解除权。 (二)法定事由解除 合同法第94条规定了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的5种情形: (1)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可以导致合同不能履行、不能完全履行、不能按时履行。 不可抗力致使合同只能部分履行或者迟延履行,当这种履行对当事人没有意义,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时,合同应当解除。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解除权原则上属于直接承受不可抗力的一方,但也不能排除相对方的

11、解除权。 (2)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将不履行主要债务(预期违约)。 履行期尚未届满,债务人明示或默示毁约,这种行为被称为预期违约。所谓明示预期违约,是指债务人以通知或声明的方式表示到期将不履行合同。所谓默示预期违约,是债务人以行为表明其到期将不履行合同。 如: 债务人将惟一的标的物出卖给第三人,第三人善意地取得了标的物的所有权,此时,预期违约人到期不可能履行合同,这就是默示毁约。 对根本预期违约(或称为重大预期违约), 守约方获得单方解除权,其有权通知对方解除合同。根本预期违约是完全撕毁合同或表示不履行主要债务的违约行为,如果没有构成根本预期违约,则另一方

12、没有单方解除权。 (3)当事人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的时间内仍未履行。 迟延履行是指已到履行期限,债务人仍未履行债务。当事人迟延履行主要债务,如果继续履行仍能实现合同目的或者债权的履行利益仍然能够实现的情况下,债权人不能径直通知债务人解除合同,而应催告债务人履行合同义务。经催告后,债务人在合理的时间内仍未履行,此时债权人获得单方解除权,可以通知债务人解除合同。 催告是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的请求履行的通知。 合理的期限,是指给予债务人必要的履行准备时间。合理期限的长短,应当根据合同的具体情况确定。 案例: 甲方向乙方订购1万台电扇,要求4月份到货。甲方订购的这1万台电扇预定在6月初上架零

13、售。至4月份未到货。此种情况下依诚实信用原则,甲方不能直接通知乙方解除合同而应催告,给对方合理的宽展期,至宽展期届满,乙方仍不交货,甲方可通知乙方解除合同。 (4)当事人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当事人迟延履行合同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合同的目的不能实现,已经构成了根本违约,此时无须经催告程序,被违约人在违约人履行期限届满末履行合同时,即可通知对方解除合同。 案例: 1、甲校定于5月4日举办学生运动会,与乙订立承揽合同,要求乙将特制的在运动会开幕式上使用的大钟于5月3日前送到。至5月3日,乙没有送货。甲了解到乙还没有将钟装好,根本不能保证5月4日的使用。遂通知乙解除

14、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此例中,甲解除合同不需要事先经过催告程序。 2、甲方订货是月饼,过了中秋节乙方还没供货,这就没必要催告了。是否应当催告,应当在诚信原则的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其他违约行为”是指迟延履行以外的违约行为,如质量不合格等。质量不合格构成重大违约的(不能实现合同目的),被违约一方无需催告,有权直接通知违约人解除合同。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前述四项列举了法定解除的情形,不能穷尽所有法定解除的情况,因而法律设立了未尽条款。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指除合同法有关规定外,还包括其他法律的规定。 (三)法定任意解除(随时解除) 法定任意解除,无须条件,只适用法律特定的

15、合同,即承揽、租赁和委托等合同。 第一,定作人可以随时通知承揽人解除合同(合同法第268条)。 此权利只有定作人有,承揽人没有; 定作人通知承揽人解除合同,无须理由,也无须对理由进行举证; 解除合同是以损害赔偿作为代价的; 定作人应当在合同履行完毕之前解除。 第二,不定期租赁的解除权,出租人和承租人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解除合同,并且不以损害赔偿为代价(合同法第232条)。 第三,委托合同,委托人或者受托人可以随时通知对方解除合同,这种解除是以损害赔偿为代价的(合同法第410条)。 (四)合同解除的效力 合同解除,终止了当事人设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合同法第97条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

16、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按照合同的性质,合同解除的效力也可以面向将来。比如,对于租赁、仓储、保管、借用、合伙等持续性的合同,自解除合同的通知送达后失去效力。 1、溯及既往的解除,整个合同解除,被解除合同自始(从订立时)失去效力,已经履行的相互返还,回复原状。如,我买你10个苹果,10个苹果全都烂了,我不要了请你退钱,整个买卖合同解除。 2、面向将来的解除 不溯及既往的解除,分期分批履行的合同,已经履行的维持现状,没有履行的不再履行。 本章引例就是不溯及既往的解除,甲买乙4批自行车,甲只要了1批,因自行车卖不出去,

17、买卖合同解除,后三批不要了。 3、合同解除与赔偿损失 合同解除使合同双方权利义务终止,丧失了履行效力。合同解除并不影响当事人要求赔偿损失的权利。在一方违约,另一方行使解除权的情况下,守约方可以要求违约方赔偿可得利益。否则,不足以保护守约人的利益。也就是说,合同解除后的赔偿范围仍适用合同法第113条第1款关于赔偿范围的规定。 合同解除的效力(合同法97条) 1、终止履行的效力。合同解除后,未履行的不再履行。 2、对于已经履行的,当事人可根据合同履行情况或合同性质特点要求恢复原状:如返还标的物、取回货款等 补救:如建筑工程合同、技术开发合同赔偿损失 注意:合同解除可与损害赔偿并存 (五)合同解除的

18、程序 1.法定解除,享有解除权的一方通知对方解除合同,并不借助于对方的意思表示。 2.协商解除是当事人双方通过要约和承诺达成合意“以第二个合同解除第一个合同”,适用要约和承诺的规则。协商解除的合同一旦有效成立,即发生解除原合同的效果。 3.行使约定的解除权,由解除权人通知对方。 4.合同解除权是一种单纯形成权,行使时无须经过法院或仲裁机关。 5.解除权人和相对人均有权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的效力。 实践中很多当事人不通知相对人解除合同,而起诉于法院,要求法院判决解除合同,如符合解除条件,法院应当判决解除。 合同解除的程序(合同法96条)协议解除约定解除法定解除遵循合同订立的程序(通过要约

19、和承诺达成合意)由解除权人通知相对人合同自解除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1)当事人就解除权有异议时,可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解除权2)解除权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行使。(合同法95条)3)解除权行使应当采取法律规定或约定的方式合同解除与合同无效标的不同标的不同是依法成立有效是依法成立有效的合同的合同因不符合法定条件因不符合法定条件而自始不具有法律而自始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效力的合同原因不同基于法定或约定基于法定或约定事由事由基于违反国家法律基于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损害国家利益和社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等法定会公共利益等法定事由事由确定的途径不同主要由当事人自主要由当事人

20、自己决定己决定由人民法院或国家由人民法院或国家仲裁机构依法加以仲裁机构依法加以确定确定效力不同既可以溯及既往,既可以溯及既往,也可以不溯及既也可以不溯及既往往溯及既往,自始无溯及既往,自始无效效法律后果不同不存在追缴财产不存在追缴财产的问题的问题当事人故意违法导当事人故意违法导致合同无效,应追致合同无效,应追缴当事人所获得的缴当事人所获得的非法财产非法财产 第二节 抵 销(合同法99-100条) 一、概念:指当事人双方相互负有给付义务,将两项债务相互充抵,使其相互在对等额内消灭。(合意抵销和法定抵销) 二、法定抵销 (一)法定抵销的条件 1、须双方互负债务,互享债权 2、须双方债务的给付为同一

21、种类、品质 3、须双方的债务均已届清偿期。 4、须双方的债务均为可抵销债务。 (二)法定抵销的方式_通知对方(自通知到达对方生效) (三)效力 使双方债权债务按照抵销数额消灭 抵销发生后,双方债权的担保及其他从权利消灭。 利息债权消灭法律规定不得抵销的债务法律规定不得抵销的债务性质上不能抵销性质上不能抵销当事人约定不能抵销当事人约定不能抵销 抵销(冲抵) 例如,我欠你100元,我从北京给你带回一件衣服价值100元,正好相互抵消。抵销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抵销可以简略交换的过程,避免双方当事人分别请求、分别履行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抵销减少了当事人的负担,节约了交易成本。 其次,抵销也使交易

22、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抵销分为法定抵销与合意抵销。(一)法定抵销的概念(一)法定抵销的概念法定抵销,是指合同当事人双方互负到期债务,法定抵销,是指合同当事人双方互负到期债务,且该债务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时,任何一方作出的且该债务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时,任何一方作出的以其债权充当债务的清偿使相互间相当数额的债务同以其债权充当债务的清偿使相互间相当数额的债务同归消灭的意思表示。归消灭的意思表示。 合同法第合同法第99条规定: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到期债务,该当事人互负到期债务,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将自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抵销,但依照

23、法律规定或者按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抵销,但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质不得抵销的除外。当事人主张抵销的,应照合同性质不得抵销的除外。当事人主张抵销的,应当通知对方。通知当通知对方。通知自到达对方时生效自到达对方时生效。抵销不得附条。抵销不得附条件或者附期限件或者附期限”。抵销权。抵销权在性质上是形成权在性质上是形成权,抵销的,抵销的效力并不自动发生,须抵销权人效力并不自动发生,须抵销权人向对方当事人为抵销向对方当事人为抵销的意思表示的意思表示。 抵销的效力,不以被抵销一方当事人的同意为抵销的效力,不以被抵销一方当事人的同意为必要。用来抵销的债权,是抵销人的债权,称为主动必要。用来抵销的债权,是

24、抵销人的债权,称为主动债权;被抵销的对方当事人的债权,是被抵销人的债债权;被抵销的对方当事人的债权,是被抵销人的债权,称为被动债权。权,称为被动债权。(二)法定抵销的要件1.当事人互负到期债权债务。 当事人互负债权债务,说明当事人之间存在两个债权债务关系。 抵销是两个法律关系产生的债权债务相互抵销,一个法律关系(如一个合同)产生的债权债务不存在抵销的问题。 主动债权必须到期,因为债权人既然无法强求对方提前履行,也不能将自己未到期的债权通知对方抵销。如果双方的债权均已到期,双方就均有抵销权,如果一方到期一方有抵销权。如果双方的债权均未到期,任何一方均不享有抵销权。 2.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

25、。依此要件,抵销适用于货币及种类物依此要件,抵销适用于货币及种类物( (限限于同种类、同品质于同种类、同品质) )之债。如果债的标的物种之债。如果债的标的物种类、品质不相同,说明履行的要求、目的不同,类、品质不相同,说明履行的要求、目的不同,同时依一方的意思无法确定可供抵销的债务数同时依一方的意思无法确定可供抵销的债务数额,因此不能采用法定抵销的方式,如需抵销,额,因此不能采用法定抵销的方式,如需抵销,只能双方协商一致才能达到抵销的效果。只能双方协商一致才能达到抵销的效果。 如,我借给100元,你借给我一套运动服价值也是100元。这样虽是价值相等,但是不能抵消。3.当事人所负债务属于可以抵销的

26、债当事人所负债务属于可以抵销的债务。务。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质不得抵销的债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质不得抵销的债务,一方当事人不得通知对方抵销。如因侵害务,一方当事人不得通知对方抵销。如因侵害人身产生的债务、支付劳动报酬、抚恤金的债人身产生的债务、支付劳动报酬、抚恤金的债务以及超过诉讼时效的债务等,债务人不得作务以及超过诉讼时效的债务等,债务人不得作为抵销权人主张抵销。违约金债务是金钱债务,为抵销权人主张抵销。违约金债务是金钱债务,一般来说是可以抵销的。一般来说是可以抵销的。4.抵销权人将抵销的意思表示通知对方。 抵销抵销不能自动发生不能自动发生,须由抵销权人将抵销的意思表,须由抵销

27、权人将抵销的意思表示通知对方。法定抵销权属于形成权,抵销权人只示通知对方。法定抵销权属于形成权,抵销权人只要将抵销的意思表示通知对方,抵销即可生效,不要将抵销的意思表示通知对方,抵销即可生效,不须借助对方的意思表示。须借助对方的意思表示。 因抵销因抵销在性质上为形成权在性质上为形成权,故抵销不得附条件或者,故抵销不得附条件或者附期限。附条件或者附期限,使抵销的效力处于不附期限。附条件或者附期限,使抵销的效力处于不确定的状态,并不能达到抵销的效果,与抵销的本确定的状态,并不能达到抵销的效果,与抵销的本义相悖。义相悖。案例: 甲方是建设工程发包人,乙方是承包人。甲方向乙方提出:“如能借给我200万

28、元,我就将工程发包给你们。”乙方借给甲方200万元,甲方将工程包给乙方。乙方迟延交付工程3个月,按约定要支付60万元迟延履行的违约金。请问:甲方能否在还欠款时扣除60万元的违约金。答案:能。符合抵销的条件。(三)抵销的效力 抵销使双方互负的债务在数额相等的范围内消抵销使双方互负的债务在数额相等的范围内消灭。双方债务额相等时,全部债务消灭;双方灭。双方债务额相等时,全部债务消灭;双方债务额不相等时,债务数额大的一方就超出的债务额不相等时,债务数额大的一方就超出的债务仍负清偿之责。债务仍负清偿之责。 当抵销生效后,就消灭的债务不再发生支付利当抵销生效后,就消灭的债务不再发生支付利息的从债务,抵销权

29、发生后给付迟延责任归于息的从债务,抵销权发生后给付迟延责任归于消灭。抵销的效力,溯及至可以抵销时。消灭。抵销的效力,溯及至可以抵销时。 案例: 甲公司给甲公司给乙乙某某( (个体工商户个体工商户) )送货送货220220吨,价款吨,价款为人民币为人民币6 6万元,由丙公司作为乙某偿还货款万元,由丙公司作为乙某偿还货款的连带责任的保证人。清偿期届至,乙某下落的连带责任的保证人。清偿期届至,乙某下落不明,又没有留下任何财产,遂要求丙偿还,不明,又没有留下任何财产,遂要求丙偿还,丙以甲欠乙某丙以甲欠乙某3 3万元装修费早已到期为由,通万元装修费早已到期为由,通知甲抵销知甲抵销3 3万元,自己实际向甲

30、偿还万元,自己实际向甲偿还3 3万元。甲万元。甲公司认为抵销不生效,理由是,丙作为保证人公司认为抵销不生效,理由是,丙作为保证人不能行使债务人乙某的抵销权。不能行使债务人乙某的抵销权。 问题: 丙作为保证人能不能行使债务人乙某的抵销权? 分析: 1.1.担保法第担保法第2020条规定:条规定:“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享有债务人的抗辩权。债务人放弃对保证的保证人享有债务人的抗辩权。债务人放弃对债务的抗辩权的,保证人仍有权抗辩。抗辩权是指债务的抗辩权的,保证人仍有权抗辩。抗辩权是指债权人行使债权时,债务人根据法定事由,对抗债债权人行使债权时,债务人根据法定事由,对抗债权人

31、行使请求权的权利。权人行使请求权的权利。”上述规定中所说的抗辩上述规定中所说的抗辩权,未说明具体是哪一种抗辩权,究其立法原意,权,未说明具体是哪一种抗辩权,究其立法原意,是指履行抗辩权,抵销抗辩权是属于广义上的履行是指履行抗辩权,抵销抗辩权是属于广义上的履行抗辩权。对上述条文中所说的抗辩权,应解释为包抗辩权。对上述条文中所说的抗辩权,应解释为包括抵销抗辩权。具体到本案,保证人丙有权行使乙括抵销抗辩权。具体到本案,保证人丙有权行使乙某的抵销抗辩权,其抵销权成立。某的抵销抗辩权,其抵销权成立。 2.如果如果丙丙不能不能权行使乙的抵销抗辩权权行使乙的抵销抗辩权,丙就得行使,丙就得行使对乙的代位权,追

32、偿甲对乙的对乙的代位权,追偿甲对乙的3万元债务。其结果万元债务。其结果和和行使乙某的抵销抗辩权行使乙某的抵销抗辩权没有什么二样,只是增加没有什么二样,只是增加了诉累。了诉累。 三三 合意抵消合意抵消 合意抵消就是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将各合意抵消就是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将各自的债务抵消。换言之,就是双方通过自的债务抵消。换言之,就是双方通过订立一个抵消合同,以此抵消双方之间订立一个抵消合同,以此抵消双方之间的债务。的债务。 第四节提存第四节提存提存是债务人无法履行债务或者难以履行提存是债务人无法履行债务或者难以履行债务的情况下,将标的物交由提存机关保存,债务的情况下,将标的物交由提存机关保存,以终止

33、合同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设立提存制以终止合同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设立提存制度的目的,主要在于保护债务人,同时也兼顾度的目的,主要在于保护债务人,同时也兼顾了债权人的利益。提存是从债务人角度设计的了债权人的利益。提存是从债务人角度设计的权利。提存涉及三个方面的当事人。权利。提存涉及三个方面的当事人。 一是提存人,提存人是合同债务人。一是提存人,提存人是合同债务人。 二是提存受领人,提存受领人是合同债权人。二是提存受领人,提存受领人是合同债权人。 三是提存机关,我国目前的提存机关是公证机关。因三是提存机关,我国目前的提存机关是公证机关。因此,提存要办理提存公证。标的物提存后,债务人从此,提存要办理

34、提存公证。标的物提存后,债务人从原有的债权债务关系中脱出来,标的物提存后,除债原有的债权债务关系中脱出来,标的物提存后,除债权人下落不明的以外,债务人应当及时通知债权人或权人下落不明的以外,债务人应当及时通知债权人或者债权人的继承人、监护人。者债权人的继承人、监护人。(一)提存的主体适格 提存人是对提存受领人负有履行义务的人,即债务人。 第三人能否作为提存人尚有争议,严格来说,第三人是不能作为提存人的。按照合同法第65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第三人代为履行)。当无法履行或者难以履行时,提存人应当是债务人,而不应当是第三人。(二)有合法的提存原因(二)有合法的提存原因

35、合同法第101条第1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难以履行债务的,债务人可以将标的物提存: (一)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一)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 (二)债权人下落不明;(二)债权人下落不明; (三)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或者丧(三)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 (四)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四)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1.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 债权人拒绝受领有时是为了陷债务人于违约。 例如,房屋出租人拒绝承租人交付的房租,达到一定的期限后,再以承租人不交租为由单方通知承租人解除合同。如承租人不能对自己的履

36、行举证,将陷于被动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承租人可以将租金提存。2.债权人下落不明债权人下落不明。 债权人下落不明是指债权人处于债权人下落不明是指债权人处于“失踪失踪”状态,此时债务人欲履行而不能或难以履行,状态,此时债务人欲履行而不能或难以履行,因而可将标的物提存。债权人下落不明,可以因而可将标的物提存。债权人下落不明,可以指债权人作为自然人下落不明,也可以指债权指债权人作为自然人下落不明,也可以指债权人作为法人或其他组织下落不明。人作为法人或其他组织下落不明。 如按照如按照合同法合同法第第70条的规定,债权条的规定,债权人分立、合并或者变更住所没有通知债务人,人分立、合并或者变更住所没有通知债

37、务人,致使履行债务发生困难的,债务人可以将标的致使履行债务发生困难的,债务人可以将标的物提存。这里的分立、合并就是指法人或其他物提存。这里的分立、合并就是指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分立、合并。组织的分立、合并。3.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或者丧失行为能力人未确定监护人。债权人死亡,债权由继承人继承,由继承人受领债务人的给付;债权人丧失行为能力应由其监护人代管财产,继承人、监护人未确定,债务人无法履行义务,因此可以将标的物提存。 4.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当出现法律规定的债务人难以履行债务的其他情形时,其可以将标的物提存。(三)提存的标的物符合要求提存的标的物可以是货币、有价证券、票据、提单、权利证书、货物等

38、,动产和不动产都可以提存。除不适于提存或者提存费用过高的以外,提存的标的物应当与合同约定的标的物相符。 合同法第101条第2款规定:“标的物不适于提存或者提存费用过高的,债务人依法可以拍卖或者变卖标的物,提存所得的价款。”这是关于自助出卖的规定。 该规定考虑到了提存的方便,同时也是为了维护债权该规定考虑到了提存的方便,同时也是为了维护债权人的利益。不适于提存的标的物主要是指不适宜长期人的利益。不适于提存的标的物主要是指不适宜长期保存的物品,如鲜活一类的产品,这类产品如果提存保存的物品,如鲜活一类的产品,这类产品如果提存会使标的物的价值降低。提存费用过高的标的物包括会使标的物的价值降低。提存费用

39、过高的标的物包括保管技术要求高、保管支出费用大一类的物品。因提保管技术要求高、保管支出费用大一类的物品。因提存费用由债权人承担,费用过高的结果,可能使债权存费用由债权人承担,费用过高的结果,可能使债权人得不偿失。人得不偿失。三三 提存的效力提存的效力 提存涉及三个方面的当事人,故应区分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提存人与提存机关之间和债权人与提存机关之间的效力。 (一)债务人与债权入之间的效力(一)债务人与债权入之间的效力 1.1.提存视为与履行具有相同的效力,自提存之提存视为与履行具有相同的效力,自提存之日起,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的合同权利义务终日起,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的合同权利义务终止,债权人不得再

40、向债务人请求履行合同。止,债权人不得再向债务人请求履行合同。 2.2.标的物提存后,毁损、灭失的风险的承担由标的物提存后,毁损、灭失的风险的承担由债务人转移到债权人。债务人转移到债权人。 3.3.提存期间,标的物的孳息归债权人所有。提提存期间,标的物的孳息归债权人所有。提存费用由债权人负担。存费用由债权人负担。(二)债务人(提存人)与提存机关(二)债务人(提存人)与提存机关之间的效力之间的效力债务人(提存人)与提存机关之间的合同,债务人(提存人)与提存机关之间的合同,称为提存合同,兼有保管和为第三人利益的性称为提存合同,兼有保管和为第三人利益的性质。质。 债务人(提存人)与提存机关之间的效力主

41、要债务人(提存人)与提存机关之间的效力主要体现在提存人提存后有无取回权的问题上。体现在提存人提存后有无取回权的问题上。 我国我国提存公证规则提存公证规则第第2626条第条第1 1、2 2款规定:款规定:“提存人可以凭人民法院生效的判决、裁定或提存人可以凭人民法院生效的判决、裁定或提存之债已经清偿的公证证明取回提存物。提提存之债已经清偿的公证证明取回提存物。提存受领人以书面形式向公证处表示抛弃提存受存受领人以书面形式向公证处表示抛弃提存受领权的,提存人得取回提存物。领权的,提存人得取回提存物。”提存人取回提存人取回提存物的,因提存和取消提存产生的费用应由提存物的,因提存和取消提存产生的费用应由提

42、存人负担。提存人负担。(三)提存机关与债权人之间的效力 1.债权人可以随时领取提存物,但债权债权人可以随时领取提存物,但债权人对债务人负有到期债务的,在债权人人对债务人负有到期债务的,在债权人未履行债务或者提供担保之前,提存部未履行债务或者提供担保之前,提存部门根据债务人的要求应当拒绝其领取提门根据债务人的要求应当拒绝其领取提存物。债权人领取标的提存物的权利,存物。债权人领取标的提存物的权利,自提存之日起自提存之日起5年之内不行使而消灭,年之内不行使而消灭,提存物扣除费用后归国家所有。此处所提存物扣除费用后归国家所有。此处所言言“5年年”,是除斥期间,不是诉讼时,是除斥期间,不是诉讼时效。效。

43、 2.提存机关有妥善保管提存物的义务。提存机关有妥善保管提存物的义务。 因提存机关保管不善致使提存标的物毁损、灭因提存机关保管不善致使提存标的物毁损、灭失的,提存机关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赔偿责任。失的,提存机关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赔偿责任。债权人要求提存机关承担赔偿责任的权利,亦债权人要求提存机关承担赔偿责任的权利,亦应在提存之日起应在提存之日起5年之内行使。年之内行使。 合同法合同法第第101条规定的提存,是债务人难条规定的提存,是债务人难以履行债务时,将标的物提存,以替代履行,以履行债务时,将标的物提存,以替代履行,最终消灭债务的行为。还有最终消灭债务的行为。还有类提存,其目的类提存,其目的并不是

44、用来替代履行,以消灭债务,而是作为并不是用来替代履行,以消灭债务,而是作为维护、实现担保权的一种辅助手段,我把它称维护、实现担保权的一种辅助手段,我把它称为特殊提存。也可以把为特殊提存。也可以把“特殊提存特殊提存”理解为担理解为担保权的保全。保权的保全。“特殊提存”主要被规定在担保法和有关的司法解释中。如:1.担保法第69条规定:“质权人负有妥善保管质物的义务。因保管不善致使质物灭失或者毁损的,质权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质权人不能妥善保管质物可能致使其灭失或者毁损的,出质人可以要求质权人将质物提存,或者要求提前清偿债权而返还质物。”该条规定的提存,保护了出质人的利益,同时没有否定质权人的质权,也

45、是对质权的一种维护。 2.担保法第70条规定:“质物有损坏或者价值明显减少的可能,足以危害质权人权利的,质权人可以要求出质人提供相应的担保。出质人不提供的,质权人可以拍卖或者变卖质物,并与出质人协议将拍卖或者变卖所得的价款用于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或者向与出质人约定的第三人提存。”该条规定的提存,明显是为了维护质权。3.担保法第80条规定:本法第七十九条规定的权利出质后,出质人不得转让或者许可他人使用,但经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可以转让或者许可他人使用。出质人所得的转让费、许可费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或者向与质权人约定的第三人提存。担保法第79条规定的权利是指依法可以转让的商标专用权

46、、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担保法第80条的规定与第70条的规定相同,都是以提存的方式保护质权。从以上例举的担保法三个条文来看,其规定的提存显然与合同法的规定不同。 第一,提存的目的不同,一个是为了维护担保第一,提存的目的不同,一个是为了维护担保权,一个是为了消灭债权关系。权,一个是为了消灭债权关系。 第二,提存机关不同,以消灭债权债务关系为第二,提存机关不同,以消灭债权债务关系为目的的提存,提存机关必须是法定机关,从目的的提存,提存机关必须是法定机关,从合同法合同法第第101101条的规定来看,当事人基本条的规定来看,当事人基本上对提存机关没有约定的机会,即使有所约定,上对提存机关没有约定的

47、机会,即使有所约定,也应当在法定的机关中择一约定;以辅助担保也应当在法定的机关中择一约定;以辅助担保权为目的的提存,当事人可以约定提存机关,权为目的的提存,当事人可以约定提存机关,提存机关可以是法定的提存机关,也可以是双提存机关可以是法定的提存机关,也可以是双方都认可的第三人。方都认可的第三人。 第五节免除第五节免除 (一)概念:(一)概念: 免除是指债权人免除债务人的债务,是债权人以消灭债务免除是指债权人免除债务人的债务,是债权人以消灭债务人债务为目的的抛弃债权的意思表示。合同法第人债务为目的的抛弃债权的意思表示。合同法第105105条规定:条规定:“债权人免除债务人部分或者全部债务的,合同

48、债权人免除债务人部分或者全部债务的,合同的权利义务部分或者全部终止。的权利义务部分或者全部终止。” 免除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须债权人有抛弃债权的意思表免除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须债权人有抛弃债权的意思表示。免除债权由债权人单方为意思表示即可生效,故免除示。免除债权由债权人单方为意思表示即可生效,故免除可以是单方法律行为。债务人对债权人免除的意思表示保可以是单方法律行为。债务人对债权人免除的意思表示保持沉默,不影响免除的效力。如果免除侵害了债务人的利持沉默,不影响免除的效力。如果免除侵害了债务人的利益益( (如侵害了债务人的精神利益如侵害了债务人的精神利益) ),则债务人可表示反对。,则债务人可表

49、示反对。债务人及时表示反对的,免除不发生效力。债务人及时表示反对的,免除不发生效力。 免除虽可由一方为意思表示而生效,但也不排除债权人与免除虽可由一方为意思表示而生效,但也不排除债权人与债务人订立免除合同,从而免除债务人的债务。债务人订立免除合同,从而免除债务人的债务。(二)免除的成立 1.免除须有债权人抛弃债权的意思表示。免除免除须有债权人抛弃债权的意思表示。免除的意思表示应当告知债务人或者告知其代理人,的意思表示应当告知债务人或者告知其代理人,如果向第三人为免除的意思表示,则合同关系如果向第三人为免除的意思表示,则合同关系并不消灭。并不消灭。 2.免除是处分债权的行为,故债权人须有相应免除

50、是处分债权的行为,故债权人须有相应的行为能力。的行为能力。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免除他人债务须有法定代理人的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免除他人债务须有法定代理人的同意,限制行为能力人免除他人债务是否须法定代理人意,限制行为能力人免除他人债务是否须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应当视具体情况而定。无处分权者不得免除他的同意应当视具体情况而定。无处分权者不得免除他人债务,例如债权人甲被他人申请宣告破产时,不得人债务,例如债权人甲被他人申请宣告破产时,不得免除其债务人的债权。否则会侵犯甲自己的债权人的免除其债务人的债权。否则会侵犯甲自己的债权人的利益。利益。3.免除本身是无偿行为。免除债务人的债务无须债务人为此支付对价。 4

51、.免除的意思表示不得撤销。免除的意思表示到达债务人后,即发生免除债务的效果,因而不得撤销。但可以撤回,即撤回的通知与免除的通知同时到达时或者先于免除的通知到达的,应当发生撤回的效果。(三)免除的效力 1. 免除的无效免除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性规定的无效。如,企业破产法(试行)第35条规定: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前6个月至破产宣告之日的期间内,破产企业“放弃自己的债权”的行为无效。因为此举侵犯了破产企业债权人的利益。2. 免除的撤销免除侵害他人利益的,他人可以请求撤销免除行为。如根据合同法第74条的规定,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免除行为。债权

52、人免除债务人部分债务的,部分债务消灭;免除全部债务的,当事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全部终止。 问题: 张某(男)与李某(女)协议离婚。双方在离婚协议中写道:“离婚后双方情、债两清”。张某和李某在婚姻存续期间是财产各自所有。离婚后,李某持张某在婚姻存续期间出具的借条起诉张某,要求张某偿还借款5万元。张某在法庭上说:“情、债两清,情和债之间有顿号,也就是说,感情之债和财产之债都已经清结,李某免除了我的债务。免除是有效的。” 问题:张某的观点是否正确?分析: 协议中的“情、债两清”中的债务两清,属于概括免除、概括约定,张某借款5万元并出具了借条,属于特殊约定,。因此该5万元不属于免除的范围。 也可以从另

53、一角度看:双方签订了免除债务的协议,但没有收回5万元的借条,视为免除协议不包括该5万元特别债务的免除。3. 免除部分债务,合同的权利义务部分终止;免除全部债务,合同的权利义务全部终止 4. 债权人免除债务人主债务的,从债务随同消灭。但债权人特别表明免除“主债务”保留“从债务”时,视为部分免除。 例如:贷款人免除借款人50万元本金的债务,要求借款人归还5万元的利息,这实际上是部分免除债务。债权人仅免除从债务时,主债务并不消灭。 第六节混同第六节混同 (一)概念:(一)概念: 合同关系或债的关系的主体是对立的双方,当合同关系或债的关系的主体是对立的双方,当债权与债务同归于一人,不存在债权人和债务债权与债务同归于一人,不存在债权人和债务人,由此导致权利义务关系终止时,称为混同。人,由此导致权利义务关系终止时,称为混同。混同是债权、债务归属于同一人的事实,无须混同是债权、债务归属于同一人的事实,无须任何意思表示,所以混同为法律事件,是债消任何意思表示,所以混同为法律事件,是债消灭的独立原因。灭的独立原因。 合同法规定债权、债务混同,可以是同合同法规定债权、债务混同,可以是同法律关法律关系系( (同一合同同一合同) )产生债权债务的混同,也可以是两个以产生债权债务的混同,也可以是两个以上法律关系上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