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公共管理学院献综述题目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班级 社保081作者李飞龙 完成日期 2001 4 17指导教师职称指导教师摘要: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土地是农民的主要生产资料,是农民生 产和生存发展的基本依靠。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尤其是城郊的土地被大量的征用。对于失去土地的农民来说,一方面他们失去了土地, 但是另一方面他们的农民身份并没有因为土地的征用而消失,因此他们被称之为失地农民。大批的失地农民游离于城市和农村之中,成为社会中的边缘群体”。因此失地农民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而要解决失地农民这个庞大的社会
2、群体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就必须为他们建立社会保障体 系,以保障为基础,为他们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1关键词:城市化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一城市化进程中建设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乡差距的减少,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招商引资 力度的加大,特别是各种工业园区的假设,旅游景点的开发,城市规模的扩大化, 导致了大量土地的需求,农村集中土地变成了被征用的主要对象, 失地农民由此 产生,并逐年增多。目前,我国失地农民的总量已超过4000万;预计到2020年,还会有4000余万人进入失地农民的行列。2伴随着土地的流失,他们失去 的不仅是土地,还有诸多的权益,由于失去土地,权益无法得到完
3、善保障,他们 形成了一个游离在农民和市民,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特殊弱势群体,并成为了社会 矛盾和冲突的源泉,对社会的稳定和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 正确认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3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导致源源不断的农村土地被征用。据不完全统计, 最近七年内,全国有近一亿亩的农用耕地,失地农民的数量已经超过40000万,而且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由于各地区征用土地程度的不同,经济发展状况的差 异,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存在一定的差异, 即使在那些经济实力较强的省份和 地区,也尚无构建一套完备的针对农民的社保体系,对于那些经济实力发展水平 相对落后的地区,尤其在西部地区,基本上是地数额的一次性货币交置解
4、决问题, 无法建立起长远的保障体系。根据不同的资料分析可知全国范围内的失地农民的 社保状况令人堪忧,4000多万的失地农民中2000万以上是“务农无地,上班无 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农民和土地是分不开的,没有了土地的农民,就相当于失去了最稳定的生来 源,其最基本的生活就失去了保障,虽然失地农民因失去土地而获得了相应的经 济补偿,但是现行的补偿方法很难解决他们的长期基本生活问题。 补偿标准太低, 分配机制不合理,我国的土地管理法第 47条规定,被征用的土地,按照被 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这完全是一种与市场无关的政策性价格, 而且偏离 土地的市场价值和农民的经济预期。失去了土地,对于部
5、分农民来说,意味着失业,对于他们来说,失地农民社 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土地对于农民的保障是多方面的, 不仅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就业机会,而且产生直接收益功效和资产增值功效等 等。这些功能伴随着土地的征用二丧失。 土地被征用以后,一部分失地农民仍然 滞留在农村,但是因为自身既无资本,又无技术,又没有政府有力的就业培训政 策的支持,基本处于失业状态;另一部分实现“农转非”的农民,多数还是无法 安置工作,少数工作的,由于自身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偏低, 也成为了企业裁员 的首先人选。他们的就业问题不仅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 而且没有被纳入城镇失 业保险保障的范畴,生活得不到最基本的保障
6、。相对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也是必不可 少的。据国土资源部提供的数字,信访接待部门受理总录的73%为征地纠纷、违法地等问题,其中征地纠纷问题占到 47%,多数是反映征地补偿交置问题。 按照正常的城市化发展进程分析, 今后每年需征用的土地将超过 400万亩,按照 城郊农民人人均0.5亩计算,意味着十几年后的失地农民的数量将超过一亿若得 不到有效的解决,将会演变成社会的大问题,形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与我国的加 快城市化建设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相违背,不利于政治的团结、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从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要求出发,也需要建 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7、制度,以提供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稳定的社会环境。三 失地农民与城镇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异4所谓城镇化,是指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空间的表现,是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基本出路。近年来,我国城市拓展速度不断加快,城区规模不断增加, 有力地推动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城市综合实力的增强。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也 出现了诸多新问题、新矛盾,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因此,深入研究制约城镇化进程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积极创新政策和机制,寻求新的政策,对于保证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很不
8、完善。(用最新的数字加以解释说明) 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虽然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 适应的科学、规范、统一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相差甚远, 还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 的问题。第一,层次低,范围小,覆盖狭窄,社会化程度低。第二,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筹措不足。(以农村社会救济为例)第三,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缺乏法律保障,难以保证增值保值。(合理利用资金,进行投资融资,在保值的同时发挥经济效益,实现增值)第四,农村社会保障管理分散.四国家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依据5作为农民,土地是其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和生存基础。 土地对农民具有生 活、就业、直接收益、财产继承、土地增值等效应,综合
9、体现在对农民的社会保 障方面。据统计研究,土地的社会保障效应已达到农村土地总效应的52.32 %.作为被动失去土地的农民,理应以社会保障来代替原来以土地保障为主的农村社 会保障。土地对于农民的保障功能是与土地制度的变迁联系在一起的。上世纪50年代农村土地改革至今,土地对于农民兼具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的双重功能。从土改后个体农民拥有土地所有权到合作化、人民公社时期,农民以交出土地为代价, 换取较低水平的社会保障;再到 70年代末期,土地又成为人民的“衣食父母”。 而现阶段的土地保障职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养老保险;另一方面是从事非农 业的农村劳动力的失业保障或“退农保障”。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城
10、郊土地 的被征用,失地农民越来越多,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城市化进步的正常现象。 失地不可怕,怕的是失地以后能否换回其他形式的社会保障,维持正常生活。五 城市化进程中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现状6对于农民来说,土地的失去不仅只是失去土地本身, 而是一系列的权利和利 益。农民依赖于土地,诸多的权利和利益直接或间接的与土地联系在一起。土地的失去,也就意味着失去了权利和利益存在的基础和实现的条件。第一,农民失去土地意味着失去生活的保障。第二,没有了土地,农民就失去了劳动的对象、工作的场所,意味着失去了 就业机会。第三,失去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意味着失去一项重要的财产和财产权利。第四,土地的失去还会使农民失
11、去与土地相关的一系列权益。由此可见,农民的生存权、经济权、就业权、财产权以及政治文化、教育等 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均会因为失地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制约。由于我国政策、法律自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使得失地农民应得到的权益的补偿 受到了侵害。(参考)第一,我国现行的征地补偿标准还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 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属物 和青苗的补偿费。”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地征用前三年的平均产值的六 至十倍但是,每公顷被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用前三年平均 产值的十五倍一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 均产值的
12、三十倍。”第二,在实际征地的过程中,农民的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一方面,虽然 国家法律规定: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用。 但在实际过程中,不管是为了公共利益还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性开发,或者作为招商引资,政府都一定是要向农民低价征地。 另一方面,征用与被征用双方地 位不平等。在征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强制性, 作为土地所有权拥有的农民,只 能是被管理者,政府才是管理者。第三,法制规定的安置途径的缺陷,导致失地农民失去再就业的权益。 土 地法实施条例规定征地农民安置补偿费有三种途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的 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其他单位安置的支付给安置单位;不许单位安
13、置的发 给被安置人员个人。根据当前的形势来看,这三种安置方式都存在许多新的矛盾。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二,用地单位安置。三,在征地实践中把征地安置补偿费支付给农民个人, 仍然难以解决失地农 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四,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使失地农民丧失了基本的“国民”权益。我国长 期以来实行的是二元化城乡经济结构,城市实行的是“高补贴、广就业”的社会 保障制度,而在农村,则是以群众互助和国家救济为主的社会保障制度,具保障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农民在失地的同时也失去了农民的身份, 又未同时获得市民 的社会保障待遇。综上所述,征地虽然使农民的许多权益失去,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农民失地而停步不前,从某种程
14、度来说,农民失去土地,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农业,这是 历史的进步。征用集体土地是公共利益之必需,是经济发展和农村城市化进程之 必然,我们不能逆历史潮流而动,关键是我们如何做好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六西方社会保障经验的借鉴7社会的整体发展,并不单是经济的增长,而是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随着我 国温饱问题的解决和改革的深入,社会问题日益显现,并开始直接影响到我国经 济的健康稳定和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是改革和发展所关注的焦点。 为了使社会保 障体制能够更加适应经济的发展,借鉴国外社会保障体制发展的成功经验就显得 极为重要。在欧美发达国家由于各国经济条件、 发展水平、社会基础的不同以及历史背 景的差异,各国政府
15、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各具特点形成了不同的发展 模式。本文选取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英、 美、德三国进行比较分析对其社会事 业发展的结构体系和经验特点等进行了研究.以期能对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有所 借鉴。(英国德国美国) 对西方社会保障经验的借鉴1、建立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2、建立个人收入调查制度。3、建立多样的、灵活的社会福利援助项目体系4、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5、重视第三部门的作用七 当前措施一一失地农民合理利益保障的具体对策7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不仅有利于农民的长远利益,增进党和 政府与农民的感情,而且有利于城镇化的推进和社会的安定繁荣。要根本上解决 失地农民的生存和
16、发展问题,应该按照经济补偿、社会保障、就业服务三位一体 的模式,建立土地征用与劳动力安置、社会失业和养老保险制度同步进行的运作 机制。一、逐步建立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199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 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用耕地的土地 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 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众所周知,农产品价格 持续走低,而农民基本生活费连年增长,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 快,发展和用地的矛盾还会相当突出,现行的土地管理法的上述征地补偿项 目和标准都应与
17、时俱进。而解决这些问题就是制度改进的方向。(一)要适当提高补偿标准政府应充分考虑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实际, 以农民征地补偿费全 部进入社保测算能领到城区最低生活保障金作为参照系数,来推算合理的补偿标 准。(二)适度调整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征地补偿标准的差异补偿标准提高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不同的补偿标准使失地农民的补偿 不同,相应的解决办法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治标,适度地开一些口子,在财力允 许的情况下,给予过去过低赔付的农民一些补偿; 二是治本,即对现行征用补偿 制度进行修正,多一些长效赔付方式,坚持市场化运作,兼顾国家、市场征占主 体和农民利益,根据地段、地类、用途等,对征地采取分
18、类征占补偿的办法,切 实保障农民的权益。(三)规范农村集体土地征用费管理对于村里按法律法规得到的补偿费用, 严格实行专款专用,由集体经济组织 兴办二、三产业,发展集体经济,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生活问题。二、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按国家、集体、个人及市场征地主体“四个一点”的办法,筹措失地农民医 疗和最低生活保障机制的资金,尽快把失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即明确 从征地土地收益中留出一块,引导农民从土地补偿资金中拿出一点, 有条件的集 体经济组织补贴一点,政府从经营土地收益中拿出一点, 来购买失地农民的基本 医疗和养老保险。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对于失地农民,征
19、地单位应按照当地城保或镇保标准为失地农民一次性 交纳15年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费,并为失地农民办理“农转非”手续。 之后,征地单位应在安置补偿费中再给予失地农民一次性生活补贴,其标准可参照城市失业人员生活补贴标准的方法执行,或可以按照城镇低保标准补助1224个月的生活补贴,以缓解失地劳动力“农转非”后不能立即就业而产生的生 活困难。并且,各县(市、区)以及乡镇、街道要及时建立失地劳动力的就业管理 制度和失业登记制度,对失地又失业,且月收人达不到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失 地农民纳入城镇低保体系。二是对于已到退休年龄、已丧失劳动能力或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城镇最低生活 保障线的失地农民,首先实行“农转
20、非”,再纳人城镇低保体系,支付城市最低 生活保障,同时为他们购买医疗保险。三是对于未成年的失地农民,原则上应按照城镇最低生活标准补贴至 18岁, 也可以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状况灵活掌握。三、全面推行市场化就业(一)为失地农民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简化失地农民在城市务工的各项手续,改善就业的环境;其次在失地农民需要申请个体工 商经营、家庭手工业执照时,工商、城建、税务等有关部门应考虑简化手续,优 先办理,并在一定年限内享受与城镇失业人员相同的税费优惠待遇等;金融部门应放宽信贷条件,降低门槛,扶持失地农民发展经营;还可以由地方政府出台相 关政策或规
21、定,对新办的企业在招工时要求优先对企业所在地的农村劳动力作出 相应的交置,为本地的劳动力就业创造条件和提供更多的机会。(二)加快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及时传递就业信息在城乡统筹的思路指导下,政府应掌握辖区内土地和外来劳动力及用人单位 的基本情况,逐步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建 立和健全跨城市的就业信息网络, 挖掘各类就业岗位,收集各类用工信息,建立 企业用工信息定期发布制度,尽量让失地农民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 在 城市内与邻近城市间高效率流动。(三)实施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竞争力(四)拓展思路就近开发就业岗位(五)加大发展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力度(六)鼓励
22、农民自主创业、就业引导和教育失地农民转变观念,破除“等、靠、要”思想,提高自谋职业、竞争就业的自觉性和能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市场化就业。(七)积极拓展劳务输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只有失地农民充分就业,才有农村的稳定和农民的小康。只要各级政府、征用地单位和失地农民个人,以及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通力 合作,采取法律、行政、经济、市场和思想政治下作等的综合措施,失地农民的 就业问题一定会得到很好解决的。八长远目标一一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一、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内容一,需要改善的方面(一)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二)失地农民的养老方式(三)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第一,政府筹办,集体组织,人人参加的原则。第二,国家扶持,多方筹资的原则。第三,互助共济,保障适度的原则。(四)为失地农民提供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五)为失地农民提供法律援助(六)加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立法工作(七)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二、未来整合城乡一体社会保障模式的设想(一)以最低生活保障线为底线,整合多元福利把基础养老金和最低生活保障线统一起来, 以明确政府和个人的责任。基础养老 金水平划一,用于保障老年人的生存权利,体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性;个人养 老储蓄体现了社会保障的多元性。(二)以卫生保健为基础,整合多层次需求研究证明,医疗与卫生保健相比花费巨大而效果有限,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乡给排水工程建设事故预防技术服务报告模板
- 《电气控制及PLC》详细笔记
- 保健按摩师(高级)技能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文书模板-个人所得税退税的租房合同
- 中考物理专项复习:浮力(原卷版)
- 2024年梯度飞片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创建和谐平安校园
- 技能评定与评价技术规范
- Python程序设计实践- 习题及答案 ch09 实验5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 2024冶金等工业企业较大以上安全风险目录
- 期中模拟检测(1-4单元)(试题)(含答案)-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餐饮服务课件 学习任务3 西餐宴会服务
- 初级会计实务题库(613道)
- 初中七年级主题班会: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课件)
- GB 5920-2024汽车和挂车光信号装置及系统
-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全册教案
- 《2023级学生手册》奖、惩资助、文明部分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国开2024年秋《机械制图》形考作业1-4答案
-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测试题文本版(附答案)
- 客房部计划卫生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