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倍思亲》评课稿_第1页
《每逢佳节倍思亲》评课稿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执教:天山实验小学 吴梅琴评析: 天山实验小学 张生梅教学目标:1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2、 通过各种训练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体会诗中的情感;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 3、展开课内与课外的多方延伸,让学生深刻感受“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从而熏 陶学生的情怀,陶冶情操,提高语文素养。教学重点:1 1、理解诗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能背诵。2 2、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诗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教学难点: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

2、程: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323 课。生:齐读课题。师:首先我们复习一下上节课所学词语(指名读)师:在同学们的习字册中,不少同学把“幼”字写错了。它的偏旁是“幺字旁”,而不是“绞 丝旁”。下面请同学们对照田字格要求再写两遍。注意写字姿势。生:(练习写字)。(从具体学情出发,进行针对性指导,巩固了易错的生字,注重写字 习惯的培养。)师:“幼”的意思是什么?生:儿童。生:小孩。师:扶老携幼的意思是什么?生:扶着老人,带着小孩。师:(出示图片)这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图片,多么温馨、和睦,一起读好这个词。 生:齐读词语。(顺势理解词语意思。拆字法结合图片理解词意)师:上节

3、课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这篇课文的体裁是什么? 生:文包诗。师:是的,课文以故事的形式向我们介绍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和原 因,题目就是引用了诗中的一句话。(这是一首文包诗,诗是主体和核心,课堂学习首先指向诗,突出学 习重点。)师:(出示古诗)我们一起读一读这首诗。生:齐读古诗。师:同学们读的很正确,也很流利,但要真正把诗读好,我们还要走进诗人的内心。诗人王 维是在什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他为什么每逢佳节倍思亲呢?今天我们就借助这篇课文, 走进少年王维,感受他的内心世界。(目标明确,导入巧妙)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王维在1515 岁时就离开家乡,独

4、自一人到长安求学。这就是一一生:独在异乡为异客。师:两年的时光,700700 多个日日夜夜,他身处异乡,人地生疏,举目无亲,陪伴自己的只有 生:孤独生:寂寞生:还有对家人的思念。师:读出诗人的情感。生:(齐读)独在异乡为异客。师:课文中的“佳节”指什么节?生:重阳节。师:你了解重阳节吗?它是哪一天?这一天有什么习俗?生: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是每年的九月初九。生:在这天,人们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很多,有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饮菊花酒、 吃重阳糕、遍插茱萸等等。师:同学们知道得真多。因为九月初九中的“九”有长久的意思,在19891989 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二、品读导思,

5、体悟文情:师:为什么王维在重阳节这天如此思念亲人呢?这天,王维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生: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了。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 去登高游玩。师:在同学们平时作业中, 经常用到“兴高采烈”这个词语,许多同学把“采”写成了 “彩”, 我们一起看一下,字典中“采”有这样几种解释。你觉得这里应该是第几种解释? 生:应该选第 2 2 种:精神上的活力,神色、神态等。师:是啊,这个词跟色彩没有任何关系,大家以后可不能再写错了哦!师:谁能给“兴高采烈”换个意思相近的词?生:兴致勃勃。生:心花怒放。生:喜笑颜开。生:喜气洋洋。师:老师这儿也有几个词语,我们一起读一读。

6、生:(齐读)。(“兴高采烈”中的“采”一直是学生作业中的易错点,教师通过理 解字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义的方法,追溯字理,发现其奥秘,使字形植根在记忆中。)师:(出示图片)这一天,长安的人们会怎样度过这个美好的节日呢? 生:有的人在看杂技表演。生:有的人带着孩子去登高游玩。生:有的人扶着老人去赏菊花。生:还有人全家一起外出游玩。师:是啊,看到这么热闹的情景,你想起了哪些词语呢?生:人流如潮。生:人山人海。生:人头攒动。生:川流不息。师:谁能把这欢快的场面通过朗读表现出来?生:(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师:听了你的读,我仿佛就站在热闹的大街上了;你读的真欢快。你读的真热闹。师: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节日

7、,难怪王维会称它为“佳节”。 如果你是王维,此时你会怎么想?生:我很难过,我想到了自己的亲人。生:我真希望我也能和家人一起欢度节日。(如果你是王维,此时你会怎么想?通过这样的提问, 唤醒了学生的 生活经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移情入境,读出了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 的孤独。)师:是啊,过去的 700700 多个日日夜夜,王维就一直思念着家乡的亲人。如今,当他看着家家 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想到自己却孤独一人,因而他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这就是 生:(齐读)每逢佳节倍思亲。师:这里的“倍”是什么意思?生:更加。师:读出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生:(齐读)每逢佳节倍思亲。师:他仅仅是在重阳节思亲吗? 一年

8、有那么多的佳节,在每一个佳节来临时,他对亲人、对 家乡的思念就会更加的强烈。生:每逢中秋节的时候,看看人们都在吃月饼、赏月亮,王维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生:每逢端午节的时候,看看人们都在吃粽子、赛龙舟,王维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生:每逢春节的时候,看看人们都在放鞭炮,忙着走亲访友,王维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通过拓展中秋节、端午节、春节的思亲,更准确地理解“每逢佳节倍思亲”中“佳节”的意思。)师:此时此刻,王维想到了什么?生:他想到了以前重阳节时和兄弟们一起登高远眺的情景。师:读文字,想象文字背后的内容,这是一种能力。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段文字,你的脑海 中出现了哪些画面?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9、(适时地不露痕迹地教给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爱想、会想,于是就有了下面学生发言的精彩纷呈。)生:我仿佛看到了王维和兄弟们头戴茱萸登高远眺的情景。生:我好像看到了他们一边喝着菊花酒,一边吃着重阳糕。生:我好像看到他们正聚在一起吟诗弹唱呢!师:从这段文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生:我觉得他们在重阳节那天玩的很开心。生:他们兄弟们情谊很深厚。师:是啊!十五岁以前的重阳佳节,王维常和兄弟们一起这样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 是多么让人高兴啊! 用你的语言将这欢快情景表达出来。生:(练习朗读)师:可如今,王维却和兄弟们天各一方,不能相会。“天各一方”你们理解吗?生:(面面相觑,表示不理解)师:王维的家在华山以东

10、的蒲州,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市;长安则在华山以西,是今天 的陕西省西安市。相聚一千多里,中间还隔着一座山(简画示意图)他在山的这头,而家乡 和亲人却在山的那头,那么遥远,不能相会,这就是一一生:天各一方。(图示又是一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师:同学们注意到了吗?这儿有一个省略号,要省略什么呢?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省略号给补全了?生:省略了不能一起登高游玩。生:省略了不能一起饮菊花酒,吃重阳糕。师:这省略号好似王维的一声长叹,又好似他那绵绵的思念。谁来读好这句话?生:(有感情朗读这句话)师:此时,他仿佛看到了一一生:此时此刻,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思念着我呢。师:可这聚会的人群中,却少了王维。这就

11、是一一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通过“如今天各一方,不能相会”和文中那个省略号,去感受王维无法和家人团聚的遗憾以及对亲人深深的思念,将“文意”与“诗境”对应起来,引导学生披文入境,自读自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入境” “妙悟”,升华内心的情感。)师:王维既想到了对兄弟们的思念,也想到了兄弟们对自己的思念。此时此刻,如果他们能 够进行对话,想一想,他们会互相说些什么呢?生:(同座位练习对话)师:在重阳节这样一个美好团圆的日子,王维看到了长安街上人们的热闹,想到了以前在家乡的情景,想到了现在,他想到了许多许多,这就叫一一生:思绪万千。师:他把无限的思念,凝聚笔端,提笔

12、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佳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配乐指导朗读)1你就是王维,站在庭院里,沐浴着轻柔的晨风,你情不自禁地吟诵着一一2你就是王维,站在山坡上,眺望着遥远的家乡,你无限深情地吟诵着一一3三 1 1 班的全体同学们,你就是王维,站在窗户前,仰望着皎洁的明月,你心潮澎湃地吟诵善_着师:同学们读得真动情!这情是王维忆山东兄弟之情。一个“忆”字浓缩了诗人对亲人的深 切思念。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吟诵一一生:(深情地)齐读古诗。(只有真正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才能触动 学生的心灵,真切地体会到诗人的情感。落脚点又回到了诗,不过, 学生读得更动情了)师:同学们,一首好诗就是一个动人的

13、故事,一段感人的经历。现在,你们读懂这首古诗了吗?生:(大声地)读懂了。师:以后我们在学习一首古诗时,也要想一想这首诗背后的故事,想一想作者的经历, 我们还可以上网查阅资料,这样,我们对古诗的理解就更深刻了。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文包诗这样的文本同样是个“例子”,需要我们好好使用这个“例子”。从“例子”引发开去,用从“例子”中学到的方法,去学习新的诗歌,为学生自学诗歌铺平道路,给自己喜欢的或教师提供的相同类型且易懂的古诗创作“文”,由此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兴趣这也是苏教版第八单元的习作要求。吴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了文本后,不忘引导学生在以后阅读古诗时,也要有初步探究古诗的创作背 景和古诗意境的意识。

14、)三、 融读导用,拓展延伸:师:现在,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也是身处外地的游子们的共同心声!中秋节时,外出打工的父母,思念儿女,这是一一生:每逢佳节倍思亲。师:边疆的战士观看联欢晚会,想起父母,这是一一生:每逢佳节倍思亲。师:重阳节,爷爷奶奶不和我们在一起,我们给他们打个温情电话,祝福他们。这是一一生:每逢佳节倍思亲。师:春节时,每个中国人都期盼着团团圆圆。这就是一一生:每逢佳节倍思亲。(“每逢佳节倍思亲”可以说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的灵 魂,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这样的语境运用使学生透彻的理解了诗意。)师:同学们,这种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已经融进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之中, 从古至今

15、,亘古不变。我们还知道哪些写思念亲人的诗吗?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生: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仅仅局限于一课书的学习,绝不是成功的学习。课堂中有意拓展、 延伸,帮助学生形成了思乡诗的知识组块,促进学生更广泛地学习, 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课虽尽,而“学无涯”。)师:思念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同学们,让我们记住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共同祝 愿一一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四、 作业:1 1 背诵并默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 2、收集几首反映思乡的诗,读一读,背一背。板书设计:每

16、逢佳节倍思亲(西)长安忆家乡(东)(板书精炼,“忆”字浓缩了王维对亲人的深切思念,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的情感字眼。)总评每逢佳节倍思亲:看一节课的实录,就像读了一本新书,从中收获颇丰。具体有以下几点体会:一、体现了文本所属体裁的特色。每逢佳节倍思亲体裁是文包诗。“文包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独 创,是将一首理解较困难的古诗融入一篇通俗易懂的短文当中,通过短文介绍 古诗的背景以及对古诗的内容作出适当的说明和诠释。“文包诗”,顾名思义,即“文章包着诗”,核心是诗,也是教学的重点,“文”是对“诗”的意思、背 景或情感的描述;诗是对文的精炼和概括。文包诗是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 解诗意和体会

17、诗人情感的好文本。这类课文的教学,应以诗统文,以文解诗, 把诗和文的学习有机联系,紧密结合。吴老师从阅读的角度上出了“文包诗”的特点。由诗到文,以“文”证“诗”,课堂流程大致为“诗”一一“文”一一“诗”。 先读诗,然后在“文” 中找出与“诗”意思相对应的句子加以品读,最后再回到古诗,力求“文”与“诗”相融通。出发点、落脚点、归结点都在诗。我觉得这是中高年级“文包 诗”教学的一般模式。低年级我则认为应以由文到诗。另外,“文包诗”这种特殊的文体,有它的存在,就必然有它存在着的理 由,这样的文本同样是个“例子”, 需要我们好好使用这个“例子”。 从“例 子”引发开去, 用从“例子”中学到的方法,去学

18、习新的诗歌,为学生自学诗 歌铺平道路,给自己喜欢的或教师提供的相同类型且易懂的古诗创作“文”, 由此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兴趣。这也是苏教版第八单元的习作要求。吴老师在 引导学生理解了文本后,不忘引导学生在以后阅读古诗时,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也要有初步探究古 诗的创作背景和古诗意境的意识。二、体现了浓浓的语文味。吴老师对课文中的两个关键词“兴高采烈”“天各一方”和“思绪万千” 的理解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有效方法,在此基础上,扣住关键词语去想象当时的 场景,揣摩诗人的情感,这样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的同时,也让学生进入了 诗歌所创造的意境。“每逢佳节倍思亲”可以说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的灵魂,在课尾的升

19、华拓展部分也都体现了浓浓的语文味。师:(1)“每逢佳节倍思亲”是身处外地的游子们的共同心声! (板书:游子)外出打工的父母,思念儿女,这 是一一“每逢佳节倍思亲”;边疆的战士观看联欢晚会,想起父母,这是 “每逢佳节倍思亲”;同学们,重阳节,爷爷奶奶不和我们在一起,我们 给他们打个温情电话,这是: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时,每个中国人都期盼着 团团圆圆。这就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吴老师还以思乡主题,引出一组思乡古诗,让学生在学习一文时,认识更多的同类古诗。三、尊重学生已有经验。教学这课,吴老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首先,学生有过学“文 包诗”这类课文的经验,发现此类课文有共同的地方,那就是诗歌的意思、情 感等很多方面都能在课文中找到,所以在理解时很多学生通过反复读文去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