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一DNA和蛋白质技术作业0001_第1页
人教版选修一DNA和蛋白质技术作业0001_第2页
人教版选修一DNA和蛋白质技术作业0001_第3页
人教版选修一DNA和蛋白质技术作业0001_第4页
人教版选修一DNA和蛋白质技术作业000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 选修一 DNA和蛋白质技术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I 1下列关于DNA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兔的成熟红细胞可提取DNAB.PCR的每个循环一般依次经过变性、延伸、复性三步C.DNA溶液与二苯胺试剂混合,沸水浴后生成蓝色产物D.用甲基绿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解析:兔是哺乳动 物,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故不能用兔的成熟红细胞作为提取DNA的实验材料,A项错误;PCR技术的每个循环一般经过变性、复性、延伸三步 ,B项错 误;DNA与二苯胺试剂在沸水浴下生成蓝色产物,C项正确;用甲基绿和口

2、比罗红的混合液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时,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D项错误。答案:C12(2018北京高考理综)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错误的是()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B.鉴定DNA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C.用苏丹印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D.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解析:制作果酒时,发酵装置中应留有大约1/3的空间,有利于酵母菌数量的增加并防止发酵液溢出,A项错误。DNA与二苯胺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呈现蓝色,B项正确。鉴定脂肪可用苏丹出染液或苏丹IV染液进行染色 ,C项正确。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龙胆紫溶

3、液或醋酸洋红液染 成深色,D项正确。答案:AI 3下列细胞中含有染色体的是 ()A.大肠杆菌B.人的成熟红细胞C.鸡的红细胞D.羊的成熟红细胞解析:只有真核生物的细胞(有细胞核)才含有染色体,而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不含染色体;哺 乳动物如人和羊,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所以也没有染色体。鸡属于鸟类,其红细胞中有染 色体。故在做 DNA粗提取实验时,常用鸡血细胞。答案:CJ 4下列有关DNA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选取DNA含量较高的生物材料,否则会由于实验过程中或多或少的损失而造成检测的困 难B.要尽可能使细胞内的 DNA全部溶解C.根据DNA的溶解特性、对酶及高温的耐受,f的不

4、同等特性,最大限度地将DNA与杂质分开D.获取DNA后进行鉴定,放入斐林试齐J水浴加热,溶液呈现蓝色 解析:DNA鉴定用二苯胺试剂而不是斐林试剂。答案:D5要使PCR反应在体外条件下顺利地进行 ,需要严格控制()A.氧气的浓度B.酸碱度C.温度D.大气的湿度解析:DNA的变性、复性、延伸都是由温度控制的。答案:CJ 6下列不会影响 DNA粗提取中DNA含量的是()A.选材B.洗涤剂的用量C.二苯胺的用量D.搅拌和研磨的程度解析:尽量选择DNA含量高的材料粗提取 DNA;洗涤剂的用量和类型能影响细胞膜的瓦解程 度,从而导致DNA释放量的变化;二苯胺试剂是DNA鉴定剂,而非提取剂;搅拌和研磨充分有

5、 利于DNA的释放。答案:CI 7图1和图2分别为“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部分操作步骤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鹰曲细胞论图1DNA地盐溶液图2A.图1和图2中加入蒸储水稀释的目的相同B.图1中完成过滤之后保留滤液C.图2中完成过滤之后弃去滤液D.在图1鸡血细胞液中加入少许嫩肉粉有助于去除杂质解析:图1中加入蒸储水的目的是使鸡血细胞涨破以除去破裂的细胞膜等物质,图2中加入蒸储水的目的是稀释 DNA浓盐溶液至0.14 mol/L,以利于析出DNA,A项错误;图1中完成过滤之后保留的滤液含有实验中所提取的DNA,B项正确;图2中完成过滤后,DNA已析出,滤液可以弃之,C项正确;嫩肉粉中有

6、木瓜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质,图1中鸡血细胞液中加入嫩肉 粉有助于去除杂质,D项正确。答案:AI 8在PCR过程中,一般进行自动控制的是(A.引物的设计B.反应成分的配制C.移液器枪头的更换D.温度由95 C 55 C- 72 C的调整解析:PCR过程一般由PCR仪完成,PCR仪对温度的调整是自动的。 引物的设计由人工完成, 反应成分的配制、移液器枪头的更换一般在PCR仪外由人工完成。答案:DI 9下列关于“ 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的叙述 ,正确的是()A.用鸡血红细胞为实验材料,是因为其他动物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B.用不同浓度的 NaCl溶液提纯DNA,是因为DNA在其中的溶解度不同C.用酒精

7、提纯DNA,是因为DNA溶于酒精,蛋白质不溶于酒精D.用二苯胺鉴定 DNA,是因为DNA溶液加入二苯胺试剂即呈蓝色解析:只有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用冷酒精提纯DNA,是因为DNA不溶于酒精,而蛋白质等杂质溶于酒精。DNA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后需要水浴加热,方可观察到溶液由无色转变成蓝色的现象。答案:BI 10复性温度是影响 PCR特异性的重要因素。 变性后温度冷却至 4060 C,可使引物和模板发生结合。PCR的结果可不考虑原来解旋开的两个DNA模板链的重新结合,原因不包括()A.模板DNA比引物复杂得多B.引物和模板之间的碰撞结合机会远远高于模板互补链之间的碰撞C.加入引物的量足够

8、多而模板链数量少D.模板链加热解旋已经变性不可能再次结合 答案:D1ll下列有关NaCl在生物技术实践中的应用,正确的是()A.在配制牛肉膏蛋白月固体培养基时,需加入琼脂,不需要添加NaClB.利用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粗提 DNAC.在腐乳制彳过程中,装瓶时需逐层等量加入盐 (NaCl),以防杂菌污染D.将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置于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中,用以制备纯净的细胞膜解析:在配制牛肉膏蛋白月固体培养基时,需加入琼脂作为凝固剂,也需要添加NaCl o DNA 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所以可利用 DNA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

9、的溶解度不同来粗提DNA。在腐乳制作过程中,装瓶时需逐层增加盐的用量 ,因为越接近瓶口 ,被污染的机会越大。利用渗透原理,将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置于蒸储水中,用以制备纯净的细胞膜。答案:BI 12 PCR过程与细胞内的 DNA复制过程相比,它们的不同点有()PCR过程需要的引物是人工合成的单链 DNA或RNA PCR过程不需要DNA聚合酶 PCR过程中DNA的解旋不依靠解旋酶,而是通过对反应温度的控制来实现的PCR过程中,DNA不需要解旋,直接以双链DNA为模板进行复制A.B.C. D. 答案:CI 13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 DNA片段的技术。下列有关PCR过程的叙述,错

10、误白是()A.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 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也可利用解旋酶实现B.复性过程中引物与 DNA模板链的结合依靠互补配对原则完成C.延伸过程中需要 DNA聚合酶、四种核糖核甘酸D.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要酶的最适温度较高解析:延伸过程中需要 DNA聚合酶、四种脱氧核甘酸。答案:CI 14下列哪项不会影响蛋白质的泳动速度?()A.蛋白质分子的大小B.蛋白质分子的密度C.蛋白质分子的形状D.蛋白质分子的等电点解析:电泳是利用了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的不 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答案:BI 15下图

11、表示对某蛋白质溶液进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结果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上某些基团解离后可使蛋白质带电,电场中带电的蛋白质分子(或多肽)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B.蛋白质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迁移速度完全取决于其所带净电荷多少C.蛋白质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迁移速度基本取决于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D.右图电泳结果表明溶液中蛋白质可能有两种,但也可能只有一种解析:蛋白质的氨基与竣基可发生解离,带上正电荷或负电荷,在电场中发生迁移;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所加的SDS可完全掩盖蛋白质本身所带电荷,故其移动速度与本身所带电荷无关,而由其分子大小决定;SDS会

12、使蛋白质解聚成肽链,故结果所示溶液中可能只有一 种蛋白质(有两种肽链,也可能有两种蛋白质。答案:BI 16下列有关获得血红蛋白的实验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对红细胞进行洗涤,再加入蒸储水和甲苯使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然后将混合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分层以获得血红蛋白溶液B.将血红蛋白溶液装入透析袋中透析,可达到粗分离的目的C.利用凝胶色谱对血红蛋白进行纯化D.使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进行纯度鉴定,以获得纯度很高的血红蛋白解析:对样品进彳T处理时,应先通过低速短时间离心的方法对红细胞进行分离及洗涤,再加入蒸储水和甲苯使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然后将混合液置于离心管中,以2 000 r

13、/min的转速离心10 min 后分层获得血红蛋白溶液。答案:AI 17有资料显示,在非洲I ,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基因携带者更能适应当地的环境。在分离提纯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携带者 (Aa)的血红蛋白时,用不到的试剂或仪器是()A.琼脂糖B.磷酸缓冲液C.离心机D.自来水解析:因为分离血红蛋白的常用方法是凝胶色谱法,而该法中所用的凝胶可以是葡聚糖或琼脂糖,故A项是可用品;因为该方法的实际操作中,需要用离心方法将红细胞与其他血液成分 分离开,故C项是必需的;因实验环境中的 pH必须与人体内的基本一致,故需要用磷酸缓冲 液进行酸碱度的调节,故B项是必需的。答案:DI 18 PCR技术最突出的优点是()A

14、.原理简单B.原料易找C.Taq DNA聚合酶具有耐热性D.快速、高效、灵活、易于操作解析:PCR技术最突出的优点是快速、高效、灵活和易于操作。DNA聚合酶具有耐热性是实验操作成功的关键。答案:DI 19下列关于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在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凝胶色谱法可将具有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分离出来在PCR中,引物的长度决定 DNA子链从5'端向3'端延伸 在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中,透析的目的是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在多聚酶链式反应中,Taq DNA聚合酶只能复制整个 DNA的部分序列A.1项B.2项C.3项D.4项解析:DNA复制

15、时,DNA的合成方向总是从子链的5'端向3'端延伸,和引物的长度没有关系,故错误。答案:CI 20 “X基因”是DNA分子上一个有遗传效应的片段,若要用PCR技术特异性地拷贝“X基因”,需在PCR反应中加入2种引物,这2种引物及其与模板链的结合位置如图1所示。经4次循环后产物中有 5种不同的DNA分子,如图2所示,其中所示的DNA分子有几个? ()引物I剪断 M11 In3,一?55:富|>II 3T图1-I1 I-I-y1isf yi夕!:一 !3,II |II1II,TIyi5'L!y 5<3 岁I|1II i 警 II图2A.2B .4C.6D.8解析

16、:PCR扩增DNA时,由2种引物决定所扩增的片段的特定序列,上一次循环的产物为下一次循环的模板。第一次循环形成和,第二次循环形成 4个DNA,以此类推,4次循环后共形成16个DNA,其中各1个,各3个,有8个。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60分)121(11分)下图表示以鸡血为实验材料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操作程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一中,向鸡血细胞液中加入 并搅拌,可使鸡血细胞破裂。(2)步骤二中,过滤后收集含有 DNA的。(3)步骤三、四的操作原理是 。步骤四通过向溶液 中加入 调节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时,DNA将会析出,过滤去除溶液中的杂质;然后用物质的量

17、浓度为 2 mol/L 的NaCl溶液溶解DNA并过滤。(4)步骤七:向步骤六过滤后的 中,加入等体积的冷却的 溶液,静置23 min,溶液中会出现 色丝斗物,这就是粗提取的 DNA。步骤八:DNA 遇 试剂,沸水浴加热 5 min,冷却后,溶液呈 色。解析:破碎红细胞应用蒸储水,使之吸水涨破。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 在物质的量浓度为 2 mol/L 的NaCl溶液中DNA溶解,在物质的量浓度为 0.14 mol/L 的 NaCl溶液中,DNA析出。可通过加入蒸储水将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 的NaCl溶液稀释为物质的量浓度为 0.14 mol/L 的NaCl溶液。D

18、NA不溶于冷酒精,遇二苯胺沸水浴加热后 呈蓝色反应。答案:(1)蒸储水(2)滤液(3)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通过控制NaCl溶液的浓度去除杂质蒸储水 0.14(4)滤液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白二苯胺蓝C 22 (16分)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 DNA片段的技术。请回答下列有关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问题。(1)DNA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通常将 的末端称为5'端,当引物与DNA母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后,DNA聚合酶就能从引物的 开始延伸DNA链。(2)PCR利用DNA的热变性原理解决了打开 DNA双链的问题,但又导致了 DNA聚合酶失活 的

19、新问题。到 20 世纪 80 年代,科学家从一种 Taq 细菌中分离 到,它的发现和应用解决了上述问题。要将 Taq细菌从其 他普通的微生物中分离出来,所用的培养基叫 。(3)PCR的每次循环可以分为 三步。假设在PCR反应中, 只有一个DNA片段作为模板,请计算在5次循环后,反应物中大约有 个这样的DNA片段。(4)请用简图表示出一个 DNA片段PCR反应中第二轮的产物。简述PCR技术的主要应用。解析:(1)DNA聚合酶只能把新的核甘酸加到已经存在的核酸的3'-羟基上,与DNA母链结合的引物就提供这个羟基。(2)因PCR利用了 DNA的热变性原理解决了打开 DNA双链的问题,所以用于

20、催化 DNA复 制过程的DNA聚合酶要具有耐高温的特性。用选择培养基可将 Taq细菌从其他普通的微生 物中分离出来。(3)DNA复制时两条链均作为模板,进行半保留复制,所以复制5次后得到的子代 DNA分子 数为25=32(个)。(4)新合成的DNA链带有引物,而最初白模板DNA的两条链不带有引物。(5)PCR技术可以对DNA分子进行扩增,所以可用于遗传疾病的诊断、刑侦破案、古生物学 研究、基因克隆和 DNA序列测定等方面。答案:(1)磷酸基团 3'端(2)耐高温的Taq DNA聚合酶选择培养基变性、复性和延伸32(4)班物IDNA序列测定等。,请回答下列问题。(5)遗传疾病的诊断、刑侦

21、破案、古生物学研究、基因克隆和I 23 (20分)下图表示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部分实验装置(1)血红蛋白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红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其在红细胞中的作用体现了蛋白质具有 功能。我们通常选用牛、羊等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实验前取新鲜的血液,要切记在采血容器中预先加入柠檬酸钠,取血回来,马上进行离心,收集血细胞液。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2)甲装置中,B是血红蛋白溶液,则A是;乙装置中,C溶液的作用 (3)甲装置用于 ,目的是。用乙装置分离蛋白质的方法叫,是根据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在操作中加样(4)最后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 。解析:(1)血红蛋白能携带氧气,体现了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实验前取新鲜的血液,要切记在采 血容器中预先加入柠檬酸钠,柠檬酸钠具有防止血液凝固的作用。(2)甲装置中,B是血红蛋白溶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