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桥梁接地示意图隧道综合接地连接线 1、从隧道进口2m处开始,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底部,每间隔100m设置一个接地端子,小于100m的隧道在中部设一处。接地端子供隧道接地装置与贯通地线的连接。 2、从隧道进口2m处开始,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靠线路侧壁上,每间隔50m设置一个接地端子,小于50m的隧道在中部设一处。接地端子供轨旁设备、设施接地。路基接地连接 1、每个接触网支柱、跨线建筑物及桥梁与路基、隧道与路基过渡段处各埋设一根分支引接线,材质同贯通地线 2、路基与桥梁、路基与隧道过渡段贯通地线连接 a.在邻近过渡段的路基电力电缆槽侧壁处预留接地端
2、子,并预埋分支引接线将接地端子与贯通地线连接。 b.桥梁、隧道地段的贯通地线沿电力电缆槽敷设至路基段,采用L形连接器将贯通地线与路基段电力电缆槽预留的接地端子连接。无砟轨道接地 1无砟轨道综合接地方案 (1)无砟轨道板的接触网断线保护接地应充分利用轨道板结构钢筋,并在结构物内预埋接地端子。 (2)原则上按每100m与线路两侧桥梁、隧道、路基接触网基础预埋的接地端子单点T形连接。每100m段落内的轨道板单元之间进行等电位连 接。 (3)T形连接及板间等电位连接均采用不锈钢连接线。接地连接及施工工艺1接地端子应直接灌注在电缆槽或其他混凝土
3、制品中。接地端子采用不锈钢制造。接地端子的端子孔规格为M16,并应配置防异物堵塞的端子孔塞,方便开启。2接地连接线宜采用不锈钢连接线,由钢丝绳、线鼻、防盗螺栓等组成。钢丝绳采用直径不大于0.65mm的不锈钢丝制造,总截面不小于200mm2(Ik25KA)或120mm2(Ik25KA)。线鼻与钢丝绳的连接处应能承受5000N的拉力且3min不得松动和断股。如接地设备有特殊定,应根据相关设备要求选用接地连接线。3贯通地线的接续、横向连接和T形分支引接采用铜质C形压接件进行连接;电缆槽内贯通地线与接地端子间的连接采用L型连接器连接。C形压接压力不小于12t,并且C形压接处应采取防腐措施。 4贯通地线要求尽可能直,禁止形成环状;隧道、路堤、路堑、桥梁间的过渡地段贯通地线应平顺连接。 5接地的钢筋焊接要求:双边焊搭接长度不小55mm;单边焊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焊缝厚度不小于4mm。钢筋间十字交叉时采用直径14mm(Ik25KA)或16mm(Ik25KA)的"L&qu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北省2023~2024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6月联考试卷含答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看拼音写词语复习田字格
- 山西省重点名校2025年初三“一诊”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2024-2025学年数学五下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英语教学技能训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江苏省大丰市万盈初级中学2025届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辽宁省铁岭市银州区2024-2025学年数学三下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国际校2025届初三最后一次模拟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婺源县2025届四下数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古代诗人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智能辅具在康复中的应用-全面剖析
- 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选择题答题技巧(含练习题及答案)
- 深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方案
-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宿迁、连云港、泰州、扬州、徐州、淮安苏北七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英语试卷
-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安全教育车间级
- 对照品管理规范
- 光伏电站安全管理制度
- 2025年江苏省徐州中考练习卷(1)英语试题(含答案)
- 信息科技开学第一课课件 哪吒 人工智能 机器人 信息科技
- 智能电网负荷预测-深度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