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转变效应实证分析_第1页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转变效应实证分析_第2页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转变效应实证分析_第3页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转变效应实证分析_第4页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转变效应实证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转变效应实证分析中国软科学2008年第3期,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转变效应实证分析周燕,王传雨(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摘要:本文从三个层面分析了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转变效应: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转变,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制造业内部结构转变,并在制造业这一层面进一步从外商直接投资的不同性质和不同来源分析对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转变效应的影响,以便为更好地利用外资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依据.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转变;实证分析中图分类号:174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9753(2008)03

2、014805TheEmpiricalAnalysisoftheEffectofFDIonIndustryStructureConversioninChinaZHOUYan,WANGChuanyu(SchoolofManagement,HarbinInstituteofTechnology,Harbin150001,China)Abstract:ThisarticleanalysestheeffectofFDIonindustrialstructureconversionfromthreelays:FDIandthethriceindustrialstructureconversioninChi

3、na,FDIandtheregionalindustrialstructureconversion,FDIandtheindustrialstructureconversionwithinthemanufacturingindustryofChina.TheseanalysisCanprovidetheoreticalbasistoutilizeFDItoadjustindustrialstructurebetr.Keywords:FDI,industrialstructureconversion,demonsffafionanalysis一,引言不同国家,地区资源配置和聚合的不同模式,决定了

4、产业结构演进存在着两种基本模式:自主成长型产业升级与外向推动型产业升级.自主成长型产业升级主要是通过在国家或地区内部自主创新的传递,扩散而逐步推进,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其适用于先进国家或封闭的经济体系.产业结构自主成长的内在动因是社会需求结构和资源供给结构.而外向推动型产业升级主要是通过对外开放的方式,获得外来资金,技术等资源,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因为发展中国家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往往存在各种资源瓶颈约束,为弥补资源短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需借助外来资源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它们在国际产业转移中属产业转移的接受国,产业结构的变动与国际贸易,技术引进和利用外资的关联程度更高,产业结构

5、外向推动成长模式有利于其赶超目标的实现.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外向推动性也逐渐加强.收稿日期:20070831修回日期:20080211基金项目:哈尔演工业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项目(HITQNJ2006018)作者简介:周燕(1972),女,山东莱西人,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148理论?方法与案例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转变效应实证分析因此有必要对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大都从总量分析的角度研究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产业发展和产业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但是产业发展,尤其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是受到众多变量因素综合影响的

6、结果,外商直接投资往往是通过影响其中一些变量而间接作用于产业国际竞争力(如通过作用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等).而且外商直接投资本身又有不同的分类特征,不同时期流入一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同一时期流入一国不同地区,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就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和波动.因此,外商直接投资所具有的地域,行业等分类特征如果只单方面进行总量分析就显得过于粗略,笼统而缺乏现实解释力,这就使得对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进行更为细致,具体的分类研究成为必然.而既有文献对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变动这个课题的研究,大多遵循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J.在定性方面,日本学者赤松要提出了"雁行模式"

7、;.小泽辉智在雁行模式的基础上引入了跨国公司与直接投资因素,认为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有可能帮助东道国建立起具有竞争力的消费品工业,并缩短向资本品生产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成为东道国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的助推器.另外,我国部分学者也作了相关研究,如江小涓从资本形成质量的提高,技术进步,贸易结构的升级及国际竞争力的改善,人力资源的开发,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五个方面来论述利用外资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间的关系;陈飞翔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转换之间的影响作用,并侧重于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的投资政策选择.对于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效应的定量分析大多依循下列两种方法.一是采用各种与经济增长相关的比率指标.郭克莎

8、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在三次产业的构成及在产业内部的构成,得出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性倾斜加大了我国三次产业的结构偏差的结论.江小涓分析了跨国投资最密集行业的资本和技术密集特性及外商投资企业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中所占比重,从而得出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结论.另一种定量分析方法是应用回归分析方法,以各种外商直接投资指标为解释变量,以各产业的增加值为被解释变量,从中引申出如何引导外商直接投资来促进产业升级的结论.这些研究尽管从定量角度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效应,但是不系统,不深入.因为产业结构的转变可以体现在不同层面,如我国三次产业结构转变_3,区域产业结构变动与具体

9、产业内部结构转变J,而且决定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转变效应的因素有很多,但已有文献对此进行的研究主要是从东道国的角度考虑进行的,而且缺乏定量的分析和解释.因此,本文的创新体现在:(1)从三个层面系统深入分析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转变效应: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转变,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制造业内部结构转变;(2)并在制造业这一层次进一步从外商直接投资的不同性质和不同来源分析对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转变效应的影响,以便为更好地利用外资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依据.二,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投资不仅是构成现实最终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投资将形成新的生产能

10、力,对创造的新的需求将形成新的产业而改变原有的产业结构,对于部分产业投资,将推动这些产业比未投资的那部分产业以更快的速度扩大,而影响原有的产业结构,因此,投资在各产业部门的分布是改变已有产业结构的直接原因.而作为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来源之一的外商直接投资及其投向,成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变的重要因素.产业增加值的相对变化是反映产业结构转变的主要指标,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转变的影响最终表现为不同产业实际利用外商投资对其增加值的贡献.本文从三个层面测量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转变效应.149中国软科学2008年第3期表1我国三次产业增加值与FDI的回归分析结果有效区间R2F第一产业198520o50

11、.401(24.540)14.698(10.873)0.912143.612第二产业198520o50.637(12.655)11.257(20.540)0.976412.532第三产业198520o50.525(9.962)12.324(23.987)0.901132.258资料来源:19852006(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括号内为t检验值.(一)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转变以我国三次产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FDI)作为解释变量,以我国三次产业的增加值作为被解释变量,用式(1)对19852005年我国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1.In(GDP)=cdn(FDI)+卢(1)

12、(i=1,2,3,分别表示一,二,三产业)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第二产业增加值的贡献为63.7%,大于对第三产业增加值的贡献52.5%,对第一产业增加值的贡献最低,为40.1%.这与外商直接投资大部分流人第二产业是相符合的.各个变量的系数都通过了显着性水平为5%的t检验.t值比较分析表明,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第二产业增加值影响的重要性要高于第三产业,对第一产业增加值影响的重要程度最低.这说明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是这一期间我国产业结构转变中第一产业产值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的重要影响因素.(二)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盼关联分析经济增长的实质,不仅是总量的扩张,而且是结构

13、的进步.本文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法,以第一产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商业和其他第三产业作为分析对象,来说明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产业结构之间的相关关系.区域产业结构的偏离份额测算J:设yk0和y分别表示区域k的第i产业在0时和t时的增加值,则区域k从0时到t时GDP的总增量是:G=一(2)依据偏离一份额分析法可将区域的GDP增量分解成:G=RS+PS+DS(3)式(3)中地区份额因素表示若以全国150.GDP的发展速度为基准,区域k的GDP所应达到的水平与其实际水平的差额.因此,倘若区域GDP的发展与全国完全相同,则RS=0;反之,则可能存在正负偏离.产业结构偏离因素中,全国第i产业的发展速度与全

14、国GDP发展速度的离差用以反映产业素质,PS>0,说明区域产业结构中,离差为正的产业的规模大,区域产业结构优于全国水平;相反,PS<0,则说明区域产业结构中,离差为负的产业的规模大,区域产业结构落后于全国水平.而区位偏离因素中,区域k的第产业按全国第i产业的发展速度增长所应达到的水平与实际达到的水平的偏离值就是区位条件,竞争力等综合素质因素造成的.DS>0表示区域k善于化解不利的区位因素,增强竞争能力;DS<0,情况则相反.按照偏离一份额分析法对我国30个省区19912005年GDP增量进行分解,分解后进一步分析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中不

15、同偏离因素的关联性,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全国30个省区经济增长中,地区份额因素与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关性最强,产业结构偏离因素相关性虽然不是很高,但在95%的置信水平上通过检验,说明这种相关性仍然是很明显的.表2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分布和区域增长中结构因素的相关分析结构因素相关系数地区份额因素Rs0.652''产业结构偏离因素P0.436区位偏离因素DS0.305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22006)有关指标计算所得."表示在95%的置信水平上通过检验.从以上两个层面的分析结果可知,外商直接理论?方法与案例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转变效应实证分析投资对结构的转变发

16、挥了催化剂的作用.由于外商直接投资大多数投入到我国的制造业中,所以下面具体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制造业内部的结构转变效应.(三)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制造业内部结构转变的关系研究以我国外资企业占我国制造业各行业的比重(P)作为解释变量,以我国制造业各行业的增加值(Y)作为被解释变量,用式(4)对1995,1997,2000,2003年我国制造业28个行业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1n(Y)=otln(p)+卢(4)表3我国制造业各行业增加值与FDI的回归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无论用销售额指标(P)还是用总资产指标(P)来表示外资在我国制造业各行业中的比重,外商直接投资与制造业各行业增加值之间均存在弱

17、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在制造业内部的催化剂作用可能受一定因素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下制造业产业结构的提升需要一定的条件,需要进行更细致的分类研究J.下面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不同性质和不同来源进行具体分析,本文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考虑两个来源:来自于台湾,香港和澳门的投资和来自于其他国家的投资.同时考虑两种外商直接投资的性质:出口导向型的外商直接投资和市场导向型的外商直接投资,前者是外资机构将其产量的一半以上进行出口;后者是外资企业至少在当地销售其一半的产量¨.具体的结果见表4.结果表明来源于其他国家的投资(P,)的产业结构效应比来自于台湾,香港和澳门的投资(Pd)相应的产业结构效应大

18、.国内市场导向型的外资(P5)的产业结构效应比出口导向型的外资(P)的产业结构效应明显.这是因为来自于其他国家的投资在产品,创新过程和技术进步方面要优于来自于台湾,香港和澳门的投资企业.来自于其他国家的投资更可能向当地运营商转移组织技巧,因为他们倾向于追求长期市场增长.而来自于台湾,香港和澳门的投资并不倾向于转移组织技巧,因为他们的经营行为属于短期,所涉及的技术也不太复杂.来自于台湾,香港和澳门的投资优势更可能体现在市场营销技术上.与台湾,香港和澳门的投资相比,其他国家的投资企业在中国具有更高的潜在利润.而且台湾,香港和澳门的投资的平均规模小于其他国家的投资.在合作范围领域方面,台湾,香港和澳

19、门的投资愿与集体所有企业合作,而其他国家的投资企业愿与国有企业合作.而且Chuang和Hsu发现台湾,香港和澳门的投资企业投资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要小于其他国家的投资企业投资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表4我国制造业各行业增加值与不同来源和不同性质FDI的回归分析结果口R2FP30.384(10.690)8.420(16.573)0.92595.2160.340(10.016)7.132(13.397)0.89491.537P50.369(10.485)7.934(15.121)0.91393.264P60.342(10.268)7.426(14.829)0.90392.534三,结论及政策启示本文对F

20、DI在我国制造业中产生的产业结构转变效应进行了多层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程度上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中的确发挥了催化剂的作用,我国产业结构得到明显改善.来源于其他国家的投资(P)的产业结构效应比来自于台湾,香港和澳门的投资(P4)相应的产业结构效应大.国内市场导向型的外资的产业结构效应比出口导向型的外资的产业结构效应明显.上述研究对于我国外资政策的制定和设计提供了一些启示.政府必须了解外国投资者的投资动机,据此设计弹性的激励政策,使各项激励措施均具可调节性.具体来说,我国制造业应继续吸引高质量和技术密集型外商直接投资,尤其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外商直接投资.但以上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相

21、结合还揭示了151中国软科学2008年第3期一些问题,尤其是目前我国三次产业比重仍不合理,且内在素质不高.第一产业的现代化程度很低,农业基础地位不稳;第二产业中工业的比重过高,多数行业技术装备落后,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第三产业比重偏低.这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可能存在潜在矛盾和理论极限.参考文献:1陈明森,卢华.产业升级外向推动与资源配置国际化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总第229期:2732.2李雪.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效应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1518.3徐芳.FDI对广东产业结构的效应分析J.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2003,1(65):1722.4王美今

22、,沈绿珠.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关联效应J.统计研究,2001,(2):2024.5YanruiWu.MeasuringthePerformanceofForeignDirectInvestment:aCaseStudyofChinaJ.EconomicsLetters,2000,(66):143150.6XiaohuiLiu,ChenggangWang.DoesForeignDirectIn.vestmentFacilitateTechnologicalProcess?EvidenceFromChineseIndustriesJ.ResearchPolicy,2003,(32):9

23、45953.7崔新建.外商直接投资下的产业结构升级J.当代财经,2002,(10):4447.8蒋振声,周英章.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动效应:中国的实证分析与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2002,(5):16.9XiaoyingLi,XiamingLiu,DavidParker.ForeignDirectInvestmentandProducfitySpilloversintheChineseMannfacturingSectorJ.EconomicSystems,2001,(25):305321.10Chuang,Y.C.,P.F.Hsu.InternationalTrade,For-eignDi

24、rectInvestmentandIndustrialProductivity:TheCaseofChinaJ.AcademiaEconomicPapers,2001,29(2):221249.(本文责编:海洋)(上接第126页)11SrgioScandizzo.AFuzzyClusteringApproachfortheMeasurementofOperationalRiskA.KnowledgeBasedIntelligentInformationEngineeringSystems.1999.Thi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C31Aug.一Sept.1999:324328.12王旭东.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量化管理J.金融论坛.2004年第2期.5357.13DonaldP.Morgan,AdamB.Ashc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