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对我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力量训练探讨 北京体育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对我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探讨 姓名:张小军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体育教育训练学 指导教师:崔兆新 20060602 我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力量训练探讨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对我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探讨 论文摘要 2004 年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郑洁在法国网球公开赛中打入十六强,同年郑 洁、晏紫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中进入女双前八,为中国网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 巨大突破。雅典奥运会上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李婷/孙甜甜奇迹般地夺取雅典奥 运会网球女双金牌,开创了中国网球的新纪元。历时两届的中国网球公开赛吸引 了
2、国际网坛的众多高手亮相北京网球中心的中央球场,标志着中国的网球运动进 入了迅速崛起的时代。2006 年1 月27 日,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墨尔本公园的 罗德-拉沃尔球场,我国选手郑洁/晏紫经过顽强拼搏取得女子双打冠军。这标志 着我过女子网球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已经开始向国际优秀运动员行列迈进,但是与世界顶级 的优秀选手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个差距主要体现在我国女子选手的单打水平一直 处在较低的排名,尤其在力量方面与世界优秀选手有一定的差距。我国女子网球 运动员要想在单打方面取得一个新的突破,必须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技术训练和力 量训练。优秀运动员的训练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系
3、统工程,其最终的目的是 使有机体达到某种最佳状态,以保证发挥较高水平的竞技能力、取得较高水平的 运动成绩。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受到身体素质、技术水平、战术运用等方面的影响。 在长期的运动过程中由于不正确或者大运动量或者大强度的训练给运动员带来 损伤,运动损伤给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带来很大的阻碍。科学系统的力量训练是非 常重要的,科学研究是促进网球运动水平不断提高的根本动力。良好的力量训练 能对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有很深刻的意义。力量训练是运动训练中最重要部分 之一,总结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方式和方法,从中归纳科学训练经验 形成系统的训练理论体系和训练模式,对今后的女子网球运动员力量训练提供依
4、据。建立一个完整的网球运动员力量训练体系对我国网球运动的发展能起到积极 的作用。 关键词:女子网球 力量训练 训练方法 1 我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力量训练探讨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Zheng Jie, our tennis player, get into the top 16 in the French Open Tennis Championship in 2004 and in the same year Zheng Jie and Yan Zi entered the top 8 in the women-double of Australian Open T
5、ennis Championship. This received a big burst ever than before. Li Ting and Sun Tiantian got the gold medalist surprisingly at the Athens Olympic Games. This began a new era of Chinas Tennis. It also signals the rapid uprising of Chinas Tennis that the China Open Tennis Championship attracted many t
6、op international players of the world to show on the central field. Zheng Jie and Yan Zi became the championship of women-double in Australian Open Tennis Championship which signals our women tennis entered a new developing stage. Although our women tennis players have step into the international el
7、ite, we still have a certain distance with top players. Our single women players level is lower and there is a distance between them and international elite on strength. If our single players want to get a new breakthrough, they must have a totally training on skill and physical ability. The trainin
8、g process of elite is a complicated integrated and systematic project with the purpose of making the organisms attaining a certain condition to ensure to display a high competitive ability and get a satisfied record. The record is influenced by physical ability, skill and the applying of strategy an
9、d so on. The wrong, great quantity or high intensity during training process causes injures to players so scientific and systematic training is very important. Scientific research is the fundamental driving force to promote the sports level. Good strength train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rain
10、ing and has a very significant meaning on promoting the sports record. The essay summaries the training methods of women tennis elite and generalizes the scientific experiences from the system and model of training theories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completed strength training system and to play an po
11、sitive rol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ennis. Key words: women tennis, strength training, training methods 2 我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力量训练探讨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前言 11 女子网球运动发展的趋势和我国女子网球面临的问题 现代网球运动开始于 1873 年的英国,早期的网球比赛只设有男子单打和双 打两项,不设女子网球项目。1879 年第一次女子单打和混合双打比赛在爱尔兰 举行,1913 年增加了女双和混双锦标赛。女子网球运动起步晚于男子网球,但 是发展到现代,女子网球运动的训练和比赛
12、已经同男子网球达到同步的发展。 在网球运动中,网球水平的高低,就一般比赛的胜负而言,取决于运动员丰 富的经验和顽强的毅力。而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说,胜负在于其精湛的技术与超强 的毅力及良好的运动天赋。而对于国际水平的运动员而言,则胜负在于专业的训 练成果和运动员本人心理素质水平及其赞助者及周围有关的人们的支持 如赞助 商、教练等 。 能力网球,速度网球,力量网球,攻势网球是当今世界女子网球发展的总趋 势。具体表现为对运动员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主要进攻技术之一的发球技术,速 度快、力量大;发球质量的提高带动了接发球技术更富有进攻性和多变性;底线 技术进攻意识增强,全场利用正手进攻的范围扩大;正手强烈上
13、旋球运用广泛, 使进攻的稳定性、多变性、突发性大大地加强;以上因素又使场上步伐移动速度 加快,奔跑能力超强,战术节奏变化增多,攻防转化节奏加快。 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步入世界职业网坛已有 15 年了。在这 15 年的实践与探 索中,无论是底线的对抗速度,还是场上的步伐移动速度以及身体的体能条件, 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已经形成了与世界高水平职业选手相抗衡的基本打 法,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事实充分证明:亚洲和中国运动员是能够打好网 球的。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就是要在认真全面总结过去成功经验和教训基 础上,努力顺应当今世界女子网球发展趋势,找出并找准更加适合我国运动员实 际情况的风格和打法
14、。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们需要着重解决几个重要环节。 提高发球和接发球能力:比赛双方每分的攻防对抗,都是从发球和接发球开 始的。发球速度慢以往被称为我国女子选手的软肋,现在已有很大改进,最高时 速已达到 170 多公里。现中国单打排名最高的李娜的一发时速能超过140 公里, 小将彭帅的一发时速更可达时速 160 公里,用网球业内人士的话说是“ 已经解决 了温饱,达到了小康” 。但在这个指标上,与世界一流选手比,我们仍占劣势。 3 我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力量训练探讨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流选手发球最快时速都在 190 公里左右,2003 年澳赛中大威廉姆斯还创造了 百年澳网女子单打的最高
15、发球时速205 公里,完全是男子化的力量和速度。网 球致胜的机制在于发球的直接得分能力和接发球战术体系的得分实力高于对手。 因此,要提高发球的速度和落点变化能力。同时,提高接发球的稳定性、攻击性 和多变性。提高跑动中击球的能力:现代网球大多数的击球是在快速移动中完成 的,没有合理的步法结构、跑动技巧和移动速度,是无法和高水平选手抗衡的。 一个好的、合理的、动态的击球动作应是与步法相配套的。提高在相持中把握进 攻机会的能力:在相持中寻找进攻机会,是一个世界高水平职业网球选手必备的 能力。要会通过有意识、有目的“做球”,逼迫对手击出短球、软球;要会应用深 度、速度和角度的变化,控制场上的主动权;更
16、要会不失时机地把握好、利用好 中场球。提高防守反击能力:根据我国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在力量速度方面,很 难与欧美力量型选手对抗,只能在底线多拍回合中,连续顶住并化解对方的进攻, 并找准机会,利用对方的速度和大角度组织反击,后发制人。 更加重视体能训练:体能是我们要想单打国际排名突破的前提条件。想要在 力量大、速度快、高强度对抗中取得优势,想要在3 个小时的比赛中使技战术得 到稳定的发挥,想要在连续一周的比赛中状态处于顶峰,体能的强弱是最重要的 决定因素之一。因此,要认真、系统地抓好体能训练,储备好一年比赛所需的足 够能量。 加强体能训练的关键是加强力量训练,力量素质是所有其它素质的基 础,也有预
17、防运动损伤的作用。这是因为力量素质好的运动员对身体的控制能力 强、关节的稳定性好、缓冲震动的能力强、在运动过程中疲劳出现的晚,因而可 以大大减少损伤的发生。 重视速度训练:速度包括击球速度和步伐移动及调整速度。大赛中除了对发 球有测速,数据比较详细外,其他如底线击球速度、截击速度等没有测速,不过 全场比赛只有发球是选手最自由、最不受对方干扰和压迫的环节,发球速度基本 可以表现对阵双方在整体的速度方面的差距。在回球的绝对速度上,据测评,国 际女子选手达到了170 到180 公里/小时,而我国最高的为120 到130 公里/小时, 差距也较明显。挥击速度是建立在力量的基础之上的。力量又包括专项力量
18、和绝 对力量。国家队女子网球主教练蒋宏伟认为,包括专项力量在内的专项运动能力 中国女网能否再书北京神话? 4 我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力量训练探讨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方面的差距是我国女选手与国外选手的主要差距所在,也是女子网球再进一步提 高所首要解决的问题。 力量训练被视为中国女子网球国家队训练指导思想中的基础。这是符合当今 网坛潮流的。以美国大威小威两姐妹的出现为标志,国际女子网坛似乎进入了力 量时代。她俩的男性化力量型打法几乎颠覆了女子网坛的格局,在出道后短短的 两年半时间里,两人就席卷了8 个大满贯的头衔,力量成为女子网坛最重要的制 胜因素。几年下来,情况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复出
19、的李娜之所以在应对欧美 选手时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就是因为在所有中国女网选手中,她的击球力量和速 度都首屈一指,其力量化、男性化的技战术风格迎合了国际女子网坛的先进潮流。 力量也是技术的基础。彭帅和欧美选手对抗的资本是速度和力量,但面对速 度和力量同样出色的对手,她技术上的劣势就比较突出了。面对大威,虽然她能 够顶住大威发动的前几波攻势,但要想占据主动,继而调动对手就显得很困难, 这也使得彭帅在比赛中出现了许多非受迫性失误。赛后彭帅说:“赛前制定的战 术就是多调动大威的正手,这时候她比较容易失误。不过由于力量上的差距,自 己反倒出现了许多失误。”力量在比赛场上的反应是击球的实、重、顶(行话, 指
20、击出的球不飘,冲人走), 它关乎人的绝对力量,也与动作的协调性有关。 提高这个方面的指标,就要从加强体能训练方面着手,增强选手腿、腰、躯干大 肌肉群和小臂、手腕等小肌肉群的力量。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以前没有给予足够的 重视。这是我们和一流选手的差距,也是今后努力和提升的方向。 12 研究的意义和现状 力量,简单地说就是肌肉收缩时所表现的张力或收缩力,决定力量大小的因 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肌肉生理横截面积的大小决定着该部分肌肉力量的大 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肌肉力量的大小与肌肉生理横截面积的大小成正比,也就 是说肌肉横截面积越大则力量越大。不过,也有肌肉横断面积不大,而力量较大 的,这主要是肌肉质量
21、较高的原因。二是运动员中枢神经兴奋性度的高低也决定 着力量表现的大小,一般来说,它们的关系是兴奋程度越高力量表现越大。三是 运动员全身各部分肌肉协调能力的好坏决定着力量表现的大小,因为人体在运动 中肌肉活动有三种情况,即主动肌、协同肌和对抗肌。在完成某一个动作时主动 肌进行收缩,协同肌协同主动肌工作,而对抗肌则处于舒张状态。这三者之间协 5 我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力量训练探讨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同配合的好坏直接影响运动员力量的表现,通过有计划、系统的力量训练可以极 大地改善人体各肌肉之间协调配合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力量的目的。 尹洪满在整体动作力量素质多种能力的理论研究中谈到:运动员机
22、能潜 力的挖掘、运动成绩的提高,有赖于训练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训练方法的不断 革新。力量素质是指人体肌肉互相作用时克服阻力的能力,是运动员创造优异运 动成绩的基本因素,合理有效的安排力量素质训练负荷,实现力量素质训练内容 与专项运动能力之间的科学定向和负荷结构的定量化、个体化,最大限度的全面 提高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水平,进而提高运动员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所必须的专项运 动能力 。 吕季东在专项力量概念的界定中谈到 “ 专项力量”较为准确的解释是, 在运动员比赛动作技术和战术所要求的时空条件下,人体参与运动的肌肉或肌群 收缩克服阻力的能力。由于这种肌肉的能力最终表现为运动员在该项目的比赛 中,为了获得
23、比赛的优胜,在符合规则的条件下,对人的整体或某一部分或器械进 行最大限度的加速或减速,或使他们保持在一个特定的位置上。因此,运动员所克 服的阻力, 以及运动员或其控制的器械的速度大小或速度变化大小、以及位移大 小和姿势的准确与否,都可用来考察运动员在专项力量上的水平。特别注意“时空 条件”应该包括肌肉收缩时的速度大小、收缩开始前所需改变状态的物体的初速 度、肌肉用力的持续时间和肌肉收缩形式。 翁锡全在2003 年全国青少年网球集训队运动员身体机能调查中指出网 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非常强的比赛项目,要求运动员具有很强的力量耐力和速度 耐力,由于场地大,球拍重、时间长、球性的变化突发性强,因此对网球
24、运动的 训练强度和运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的问题集中在 发球弱、力量差、心理素质差。邵玉萍在网球运动所引起的常见伤痛及其预防 措施中指出网球运动损伤的预防主要是加强腕、臂部力量训练,防止前臂肌肉 疲劳积累,作好准备活动及练习后的放松,提高肌肉的反应性,正确掌握“反手”击 球技术。 在最近几年的论文研究中,对技术水平的研究有很大的进步,例如陶志翔等 尹洪满 .整体动作力量素质多种能力的理论研究 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 1995 吕季东 专项力量概念的界定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4.8 翁锡全 2003 年全国青少年网球集训队运动员身体机能调查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4.4
25、邵玉萍 网球运动所引起的常见伤痛及其预防措施 2004.4 湖北体育科技 6 我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力量训练探讨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对网球发球体系的探究;同时对网球运动员的损伤的研究比较多;对心理素质的 研究例如乔宁对网球运动员心理素质四要素分析;还有一些谈到网球身体素质。 在这些研究中,对网球力量训练没有做具体的研究,在网球运动中,力量训练是 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国外运动员非常注重力量训练,国外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 都有专门的体能教练。在国内我们主要强调技术的训练而对力量的训练较少,因 此对网球力量训练显得非常的迫切。 纵观网球项目研究的论文中发现:人们对技术的研究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程
26、 度。还有总是侧重于对训练技术的研究和运动损伤预防研究。对体能训练的研究 很少,既没有统一的系统的力量训练机制,也没有力量训练过程的负荷、量和强 度的细分研究。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力量训练的体系,不能很好地指导实际的训 练。因此本文研究的任务是:总结我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在力量训练的方面的 成果,结合现代的科学技术和训练手段,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出世界优秀女子网 球运动员在力量训练方面的成功经验,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女子网球力量训练系 统。对网球项目今后的运动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我国网球运动的发展起 到促进作用。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我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主
27、要是在世界大赛中参加过单 打和双打比赛,并取得较好名次的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 2 2 研究方法 2 2 1 文献资料法 本人在收集具有权威性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书刊 文献等资料。作为本课题研究需要的基础资料。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深入了 解女子力量训练定义、特征以及训练规律。在此基础上深入了解研究我国女子力 量训练的规律和未来训练的模式 2 2 2 比较分析法 对世界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和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进行比较分析,总结我国 女子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模式。 7 我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力量训练探讨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对网球发球体系的探究;同时对网球运动员的损伤的研究比
28、较多;对心理素质的 研究例如乔宁对网球运动员心理素质四要素分析;还有一些谈到网球身体素质。 在这些研究中,对网球力量训练没有做具体的研究,在网球运动中,力量训练是 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国外运动员非常注重力量训练,国外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 都有专门的体能教练。在国内我们主要强调技术的训练而对力量的训练较少,因 此对网球力量训练显得非常的迫切。 纵观网球项目研究的论文中发现:人们对技术的研究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程 度。还有总是侧重于对训练技术的研究和运动损伤预防研究。对体能训练的研究 很少,既没有统一的系统的力量训练机制,也没有力量训练过程的负荷、量和强 度的细分研究。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力量训练的体系
29、,不能很好地指导实际的训 练。因此本文研究的任务是:总结我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在力量训练的方面的 成果,结合现代的科学技术和训练手段,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出世界优秀女子网 球运动员在力量训练方面的成功经验,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女子网球力量训练系 统。对网球项目今后的运动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我国网球运动的发展起 到促进作用。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我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在世界大赛中参加过单 打和双打比赛,并取得较好名次的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 2 2 研究方法 2 2 1 文献资料法 本人在收集具有权威性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书刊 文献
30、等资料。作为本课题研究需要的基础资料。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深入了 解女子力量训练定义、特征以及训练规律。在此基础上深入了解研究我国女子力 量训练的规律和未来训练的模式 2 2 2 比较分析法 对世界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和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进行比较分析,总结我国 女子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模式。 7 我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力量训练探讨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2 3 逻辑分析法 在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整体和宏观上对文献和数据等信息进行归纳、演 绎、分析、综合,从而揭示其本质联系,得出合乎逻辑的分析结果保证逻辑方法 的缜密。 2 2 4 数理统计法 对所得的数据与相关材料进行分析、整理并进行统计
31、分析。 2 2 5 专家访谈法 走访运动训练学的专家,了解力量训练的含义和其应涵盖的内容。同时走 访从事多年网球训练和教练工作的专家和体能训练专家。就有关网球专项力量训 练的问题进行深入交谈,从各个不同方面了解网球力量训练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并探讨相应的改进对策。 3 结果与分析 3 1 我国优秀女子网球力量训练分析 3 11 网球运动力学特点分析 网球运动是一项由重复的短暂快速动作组成的运动,击球动作之间有短暂的 休息间歇,对攻和换边时休息时间稍长。一种持器械(球拍)的运动,在击球的 过程中,人首先对球拍产生一个速度,然后才对击打的网球产生击打速度。在整 个过程中人要与球拍成为一个整体,人的
32、最终的力量速度要体现在回球的速度 上。要产生高速度的回球,必须有良好的力量,挥拍的节奏和整个身体的协调用 力,只有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运动员才能击出高质量的回球。 优秀的女子网球运动员的力量必须是一个整个身体协调发展的力量,具体表 现在上肢力量与下肢力量相协调,整体力量与局部力量相协调。最主要的是要运 动中的平衡,保持身体平衡,才能控制好球拍和回球的速度。在任意一个网球动 作中身体力量运动都要经过腿部、髋部、躯干、大臂、小臂、手腕这样一个环节 链。 3 12 网球运动的供能特点 网球运动的供能问题还有一定争议,但是网球比赛的成绩与运动员的有氧和 无氧能力有密切关系。网球比赛是一种由连续的短时间的
33、爆发性动作组成的比赛 8 我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力量训练探讨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2 3 逻辑分析法 在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整体和宏观上对文献和数据等信息进行归纳、演 绎、分析、综合,从而揭示其本质联系,得出合乎逻辑的分析结果保证逻辑方法 的缜密。 2 2 4 数理统计法 对所得的数据与相关材料进行分析、整理并进行统计分析。 2 2 5 专家访谈法 走访运动训练学的专家,了解力量训练的含义和其应涵盖的内容。同时走 访从事多年网球训练和教练工作的专家和体能训练专家。就有关网球专项力量训 练的问题进行深入交谈,从各个不同方面了解网球力量训练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并探讨相应的改进对策。 3
34、 结果与分析 3 1 我国优秀女子网球力量训练分析 3 11 网球运动力学特点分析 网球运动是一项由重复的短暂快速动作组成的运动,击球动作之间有短暂的 休息间歇,对攻和换边时休息时间稍长。一种持器械(球拍)的运动,在击球的 过程中,人首先对球拍产生一个速度,然后才对击打的网球产生击打速度。在整 个过程中人要与球拍成为一个整体,人的最终的力量速度要体现在回球的速度 上。要产生高速度的回球,必须有良好的力量,挥拍的节奏和整个身体的协调用 力,只有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运动员才能击出高质量的回球。 优秀的女子网球运动员的力量必须是一个整个身体协调发展的力量,具体表 现在上肢力量与下肢力量相协调,整体力量
35、与局部力量相协调。最主要的是要运 动中的平衡,保持身体平衡,才能控制好球拍和回球的速度。在任意一个网球动 作中身体力量运动都要经过腿部、髋部、躯干、大臂、小臂、手腕这样一个环节 链。 3 12 网球运动的供能特点 网球运动的供能问题还有一定争议,但是网球比赛的成绩与运动员的有氧和 无氧能力有密切关系。网球比赛是一种由连续的短时间的爆发性动作组成的比赛 8 我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力量训练探讨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项目,每次击球后有短暂的休息时间,对攻中和交换场地是有较长的休息时间(即 网球是一项有多种多样冲刺动作的运动项目) 在网球比赛中依靠三种能源系统的组合提供能源。比赛过程中对心跳检测
36、的 研究表明,网球比赛具有以下特征:网球比赛基本上是一种有氧无氧混合供能的 运动项目。在一场网球比赛中,运动员要在场地内迅速移动300 500 次,并且 在得分和每局比赛后都有一定的休息时间。打球时间只占总时间的1030 , 而不打球的时间占总时间的 70 90 。在激烈的对抗后机体会启用无氧酵解 系统供能,同时乳酸产生,但是两局之间的间隙时间,交换场地90 秒内,由于 机体的代谢水平降低,供氧充分,运动过程中供能积累的乳酸就会迅速的被分解 利用,磷酸肌酸系统用20 秒钟即可快速得到恢复。虽然网球运动的强度很大, 但很少有乳酸积累。在一场网球比赛中乳酸能系统的供能,似乎远不及有氧供能, 但是随
37、着比赛回合的增加,对抗程度的提高,乳酸能系统的供能的比例也随之增 加。 现实说明网球的单打既需要有氧供能,又需要无氧供能兼而有之的运动项 目。换句话说,网球运动既需要瞬间的爆发力(ATP 供能)和较短时间(乳酸供 能)的对抗能力,又需要长时间持续运动(有氧供能)的能力。网球运动与运动 员的有氧和无氧能力有密切关系,在比赛过程中以ATP 供能和有氧供能为主。 3 13 网球运动对身体素质的要求 网球是一项要求运动员持续不断对网球做出快速反应的运动项目,这就要求 运动员具备以下各种能力:迅速接近球的能力,迅速转向的能力、迅速伸展的能 力、急停的能力、平衡能力、并在比赛过程中始终维持较高的技术水平、
38、这就要 求运动员有良好的柔韧性、力量、耐力、爆发力、速度等身体素质。 从当今网球运动的发展趋势看,当技术达到一定的水平后,身体素质的好坏 是比赛胜负的关键所在。因此网球运动应全面提升每一项身体素质,以使发挥最 佳水平,尽管一些素质比另一些素质更为重要,但是整体素质的合理应用才是最 主要的。 9 我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力量训练探讨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一)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与世界优秀女子网球在基本身体条件上的对比 世界优秀选手 身高 体重 中国选手 身高 体重 克里斯特尔斯 174 cm 68 kg 彭帅 173 cm 61 kg 毛瑞斯莫 175 cm 69 kg 郑洁 164 cm
39、 57 kg 达文波特 189 cm 79 kg 李娜 172 cm 62 kg 莎拉波娃 188 cm 59 kg 晏紫 171 cm 55 kg 海宁 167 cm 57 kg 孙甜甜 175 cm 65 kg 皮尔斯 178 cm 68 kg 李婷 180 cm 72 kg 佩特洛娃 178 cm 65 kg 刘南楠 174cm 65kg 德门蒂耶娃 180 cm 64 kg 袁梦 170cm 63kg 施奈德 168 cm 56 kg 大威廉姆斯 185 cm 73 kg (表二)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与世界优秀女子网球在基本身体条件上的对比分析 N (人数) 平均值Mean 标准差Std
40、. Deviation 10 178.2000 7.59825 8 172.3750 4.56501 10 65.8600 7.13492 8 62.5000 5.23723 身高P 0.062,P0.05 差异不具有显著意义 (表三)我国优秀女子运动员在单打和双打比赛中的排名 职业生涯最高单打排名 职业生涯最高双打排名 彭帅 31 8, 15, 2005 47 8,15, 2005 郑洁 42 2005-10-10 13 2006-1-30 李娜 33 2005-5-9 85 2000-10-23 晏紫 75 2006-2-20 14 2006-1-30 孙甜甜 88 10-3-2005 1
41、8 10-4-2004 李婷 136 2-28-2005 19 10-4-2004 10 我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力量训练探讨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四)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在最高发球速度与世界女子优秀选手的对比 世界优秀选手 发球最高时速 (公里/小时) 我国优秀选手 发球最高时速 (公里/小时) 克里斯特尔斯 197 彭帅 160 毛瑞斯莫 200 郑洁 160 达文波特 192 李娜 173 莎拉波娃 191 晏紫 171 海宁 193 孙甜甜 166 皮尔斯 189 李婷 164 佩特洛娃 196 刘南楠 169 德门蒂耶娃 190 袁梦 162 施奈德 188 大威廉姆斯 205
42、 (表五)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在发球和回球速度与世界女子优秀选手的对比分析 N (人数) 平均值 标准差 10 194.1000 5.38413 8 165.6250 4.98390 P 0.01 具有显著性差异 从(表一)和(表二)中可以看出我国女子运动员在身高和体重上与世界优 秀网球运动员没有显著的差异,但在WTA 总积分排名上却有很大的差异。从(表 一)看主要的问题就应该是在身体素质和比赛经验上的差距。从(表三)中我们 可以看出我国优秀女子运功员双打的排名都好于单打排名(除了李娜),2004 年 郑洁、晏紫在澳网和温网中进入女双前八,2006 年在澳网取得女子双打冠军。 李婷/孙甜甜200
43、4 年在雅典奥运会上获取雅典奥运会网球女双金牌这些都说明我 国优秀的网球选手在技术和经验上与世界运动员的差距很小。在(表四)和(表 五)中我国优秀女子运动员在发球上都与世界优秀选手有相当大的差异,这是我 国女子网球选手在WTA 单打总积分排名上一直没有很好成绩的原因。发球速度 慢主要问题集中在身体素质中的力量环节。 3 14 网球运动对力量素质的要求 11 我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力量训练探讨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力量素质是网球运动员重要身体素质之一。没有力量,要提高运动技术将会 遇到许多的困难。力量还影响速度,灵敏和耐力等素质。力量增加了,将会有助 于爆发力的增强;同时力量也是影响肌肉耐力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力量还有助于 灵敏,因为适宜的力量可使运动员更好地控制和操纵自己的身体。总之力量素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模板8号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1课时 认识周长-西师大版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北师大版
- 译林版(三起)三年级上册期中检测英语试卷(含解析)
- 第一单元第2课《小小工程师》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千克和克(含答案)-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考试数学试卷(二)
-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历年中考古诗欣赏试题汇编(截至2024年)
- 第8单元 26 我的“长生果”名师版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
- 2024年陶瓷制零件相关陶瓷制品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
- 园林植物环境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跨境电商B2B数据运营高职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2023年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校园招考聘用教师笔试题库含答案详解
- 2023中职27 婴幼儿保育 赛题 模块三 婴幼儿早期学习支持(赛项赛题)
- 教师师德和专业发展课件
- 服务器巡检报告模版
- 2023年中国煤化工行业全景图谱
- 2023年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2023年)必修二全册教案
- 小学美术 四年级 人教版《造型•表现-色彩表现与创作》“色彩”单元美术作业设计《色彩的明与暗》《色彩的渐变》《色彩的情感》
- 中国心脏重症镇静镇痛专家共识专家讲座
- 川教版七年级生命生态安全下册第1课《森林草原火灾的危害》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