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感 觉 器-眼_第1页
第十章 感 觉 器-眼_第2页
第十章 感 觉 器-眼_第3页
第十章 感 觉 器-眼_第4页
第十章 感 觉 器-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章第十章 感感 觉觉 器器学习要点:学习要点: 1、掌握眼球的大体解剖结构和显微结构。、掌握眼球的大体解剖结构和显微结构。 2、掌握耳的大体解剖结构和内耳的显微、掌握耳的大体解剖结构和内耳的显微 结构。结构。 感感 受受 器(器(The Sensory Organs)感觉器官感觉器官/感觉器:包括感受器及其附属装置。感觉器:包括感受器及其附属装置。n外感受器外感受器 : 主要接受赖子外界的刺激,如痛、主要接受赖子外界的刺激,如痛、温、触觉、光波、声波的刺激。温、触觉、光波、声波的刺激。n内感受器内感受器 :主要接受来自内环境的刺激,分布主要接受来自内环境的刺激,分布于内脏器官和心血管等处。

2、于内脏器官和心血管等处。n本体感受器本体感受器 : 分布于肌、腱、关节、韧带和内分布于肌、腱、关节、韧带和内耳的位觉感受器等,主要接受机体运动和平衡耳的位觉感受器等,主要接受机体运动和平衡变化是所产生的刺激。变化是所产生的刺激。 感感 受受 器器外感受器外感受器内感受器内感受器本体感受器本体感受器一般感受器一般感受器特殊感受器(感觉器)特殊感受器(感觉器)感觉器感觉器(sensory organs)视器视器 眼眼位听器位听器 耳耳 嗅器嗅器 鼻鼻 味器味器 口腔口腔 第一节视器 视视 器器Visual Organ视器视器眼球眼球眼副器:眼睑、结膜、眼球鞘、眼副器:眼睑、结膜、眼球鞘、 眼外肌、

3、眶脂体等眼外肌、眶脂体等 眼球壁眼球壁眼球内容物眼球内容物眼球壁及眼球内容物眼球壁及眼球内容物 视网膜视网膜脉络膜脉络膜巩膜巩膜 晶状体晶状体玻璃体玻璃体睫状体睫状体角角 膜膜虹虹 膜膜纤维膜纤维膜:主要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前面约:主要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前面约1/6部为部为角膜角膜,后,后5/6为为巩膜巩膜,其间过渡区为角膜缘。,其间过渡区为角膜缘。血管膜血管膜:由富含血管和色素细胞的疏松结缔组织:由富含血管和色素细胞的疏松结缔组织构成。从前向后依次为构成。从前向后依次为虹膜虹膜基质、睫状体基质和基质、睫状体基质和脉络膜脉络膜三部分。三部分。视网膜视网膜:分为盲部和视部,二者交界处为锯齿缘。

4、:分为盲部和视部,二者交界处为锯齿缘。一、眼球壁一、眼球壁1 1、眼球纤维膜、眼球纤维膜(1)角膜角膜: 透明圆盘状结构,弯曲度较大;中央透明圆盘状结构,弯曲度较大;中央薄,周边较厚;不含血管。薄,周边较厚;不含血管。角膜上皮:内有丰富游离神经末梢,故角膜感觉敏锐。角膜上皮:内有丰富游离神经末梢,故角膜感觉敏锐。角膜内皮:为单层扁平上皮,不能再生。角膜内皮:为单层扁平上皮,不能再生。后界层:可随年龄增长而增厚。后界层:可随年龄增长而增厚。角膜基质:主要由多层平行的胶原板层组成。角膜基质:主要由多层平行的胶原板层组成。前界层:不含细胞,含基质和胶原原纤维前界层:不含细胞,含基质和胶原原纤维。从前

5、至后分为从前至后分为5 5层层:(2 2)、巩膜:)、巩膜:瓷白色,主要由大量粗大的胶原纤瓷白色,主要由大量粗大的胶原纤维交织而成,对眼球壁起保护作用。维交织而成,对眼球壁起保护作用。2 2、眼球血管膜、眼球血管膜(1 1)、虹膜:)、虹膜:虹膜由前向后分三层:前缘层前缘层:为一层不连续的成纤维细胞和色素细胞虹膜基质虹膜基质:富含血管和色素细胞 前层前层:瞳孔括约肌(:瞳孔括约肌(收缩时,瞳孔缩小)虹膜上皮虹膜上皮 瞳孔开大肌瞳孔开大肌(收缩时,瞳孔开大) 后层后层:胞大,充满色素颗粒虹膜虹膜是环绕在瞳孔四周有色彩的部分,它的颜色完全由父母遗传而来,因人而异,虹膜内环状的括约肌能够控制眼球中心

6、瞳孔瞳孔的大小,而通过调节瞳孔的大小,虹膜可以控制进入眼睛光线的强弱,以避免光线太强,同时又使得我们在阴暗处也能看得清楚。此外,调节瞳孔的大小还有利于远近不同物体的对焦。(2 2)、睫状体)、睫状体位于虹膜与脉络膜之间。由睫状肌、基质和上皮组成。(3 3)、脉络膜)、脉络膜衬于巩膜内面,为富含血管和色素细胞的疏松结缔组织。与视网膜最贴近的一层叫做玻璃膜玻璃膜。3 3、视网膜、视网膜视网膜一般是指视网膜视部,视网膜为神经组织,主要由四层细胞组成,从外向内分从外向内分别是别是: 色素上皮层色素上皮层视细胞层视细胞层双极细胞层双极细胞层节细胞层节细胞层色素上皮层视杆细胞视锥细胞水平细胞双极细胞无足细

7、胞神经节细胞色素上皮层色素上皮层视细胞层视细胞层双极细胞层双极细胞层节细胞层节细胞层(1 1)色素上皮层)色素上皮层由色素上皮细胞构成的单层立方上皮,上皮基底面紧贴玻璃膜玻璃膜。细胞的特点:胞质含有许多粗大的黑素颗粒黑素颗粒和吞噬体吞噬体。 黑素颗粒防止强光对视网膜的伤害,吞噬体内通常为被吞入的视细胞膜盘膜盘功能:储存维生素A,构成视网膜的保护性屏障。(2)视细胞层视细胞层视细胞视细胞是感受光线的感觉神经元,又称感光细胞。细胞分胞体、外突(树突)、内突(轴突)三部分。胞体胞体是细胞核所在部分,略微膨大。外突外突中段有一缩窄将其分为外节和内节,缩窄处为纤毛性结构,称连接纤毛连接纤毛。 外节:为感

8、光部位,含有大量平行层叠扁平状膜盘膜盘,膜中有感光的镶嵌蛋白质。 内节:合成蛋白的部分有丰富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内突内突主要与双极细胞形成突触联系。视杆细胞:感受弱光刺激,感光物质是视紫红视杆细胞:感受弱光刺激,感光物质是视紫红质。质。视锥细胞:感受强光和不同的色光刺激。视锥细胞:感受强光和不同的色光刺激。 (3 3)双极细胞层)双极细胞层双极细胞双极细胞是连接视细胞和节细胞的纵向中间神经元,其树突主要与视细胞内突形成突触,轴突与节细胞形成突触。(4)(4)节细胞层节细胞层节细胞节细胞是具有长轴突的多极神经元,大多数为单层排列,其树突主要与双极细胞形成突触,轴突向眼球后极汇聚形成

9、视神经离开眼球。神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主要是放射状胶质细胞放射状胶质细胞,又称米勒细胞米勒细胞。特点:细胞狭长,其胞核位于双极细胞层,叶片状突起伸展于神经元之间。 功能:具有支持、营养、绝缘和保护作用视网膜视部主要分为四层视网膜视部主要分为四层 (1):色素上皮层):色素上皮层Pigment cell layer (2):视锥细胞):视锥细胞Cone cells视杆细胞视杆细胞Rod cells构成,构成,前者感受强光,后者感受弱光。前者感受强光,后者感受弱光。 (3):双极细胞):双极细胞bipolar neurons (4):节细胞层):节细胞层ganglion cells, 其发出轴

10、突组成视其发出轴突组成视神经。神经。 Pigment cell layerCone cellsRod cellsBipolar neuronsGanglion cells黄斑和视盘(盲点)黄斑和视盘(盲点)黄斑黄斑:是视网膜后极的一浅黄色区域,正对视轴处,成横向椭圆形,其中央有一浅凹成为中央凹中央凹。中央凹是视网膜最薄的部分,只有色素上皮和视锥细胞。视盘:视盘:又称视神经乳头视神经乳头,位于黄斑鼻侧,圆盘状,呈乳头隆起,中央略凹,为视神经穿出处,并有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穿过。无感觉细胞,又称盲点盲点。左眼左眼房水房水、晶状体晶状体、玻璃体玻璃体,均无色透明与角膜角膜共同组成眼的屈光系统。二、眼球

11、内容物二、眼球内容物1 1、晶状体、晶状体具弹性的双凸透明体外部:薄层晶状体囊内部:皮质(外周)晶状体核(中央)晶状体内无血管和神经,靠房水房水供给营养2 2、玻璃体、玻璃体 无色透明的胶状体 位于晶状体、睫状体与视网膜之间 水分占99 3 3、房水、房水 充满于眼房的透明液体 由睫状体的血液渗出和非色素上皮细胞分泌物组成 具屈光作用,营养晶状体和角膜、维持眼压眼压 房水回流受阻青光眼青光眼睫状体睫状体前房前房瞳孔瞳孔后房后房巩膜静脉窦巩膜静脉窦房房 水水 房水房水 Aqueous humor 眼房眼房Chamber of eye 位于角膜和晶状体之间的腔隙,被虹膜分为眼前房和眼后房。房水房水

12、 Aqueous humor 无色透明,充斥于眼房由睫状体不断产生,进入眼后房经过瞳孔到达眼前房经过虹膜角膜角进入巩膜静脉窦,最后注入眼静脉作用:维持眼内压;构成眼的屈光装置之一;营养角膜青光眼:病理情况下,房水循环障碍,导致眼内压升高,称之为青光眼 睫状体睫状体Ciliary body 眼后房眼后房 Posterior chamber 眼前房眼前房 Anterior chamber 巩膜静脉窦巩膜静脉窦Sinus venosus sclera 睫前静脉睫前静脉Anterior ciliary vein 眼静脉眼静脉Ophthalmic vein 虹膜角膜角虹膜角膜角Iridocorneal

13、angle 瞳孔瞳孔 Pupil 房水的产生和循环途径 功能功能v屈光作用v维持眼球固有形态v营养角膜和晶状体折光装置折光装置 Refractive media of eye作用:作用:屈光,并使光线会聚于视网膜上组成组成 角膜Cornea 房水Aqueous humor 晶状体Lens 玻璃体Vitreous body 眼睑、泪器、眼外肌眼睑、泪器、眼外肌 保护、运动三、眼附属器官三、眼附属器官1 1、眼睑、眼睑 薄板状结构 分为皮肤、皮下组织、肌层、睑板、睑结膜五层睑缘腺睑缘腺 / / ZeisZeis腺腺皮脂腺睫腺睫腺 / / Moll Moll腺腺汗腺睑板腺睑板腺皮脂腺润滑睑缘、保护角

14、膜Tarsus 睑板睑板眼睑眼睑Eyelids2 2、泪器、泪器泪器泪器 Lacrimal apparatus 泪腺泪腺Lacrimal gland 卵圆形直径 2-cm,位于泪腺窝内有610条排泄管开口于结膜上穹外侧部分泌泪液1.泪腺泪腺2.泪道泪道: 鼻泪管鼻泪管泪小管泪小管泪囊泪囊泪点泪点v泪腺产生泪液v经泪腺排泄管进入结膜囊 引流至上、下泪点 上、下泪小管 泪囊 鼻泪管 下鼻道 鼻腔泪液的产生及排出途泪液的产生及排出途径径3 3、眼外肌、眼外肌眼球外肌眼球外肌提上睑肌提上睑肌下斜肌下斜肌上斜肌上斜肌外直肌外直肌上直肌上直肌下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内直肌下斜肌下斜肌上直肌上直肌内直肌内直肌下直

15、肌下直肌下斜肌下斜肌外直肌外直肌上斜肌上斜肌下斜肌下斜肌上斜肌上斜肌外直肌外直肌眼外肌的功能眼外肌的功能四、眼的神经和血管四、眼的神经和血管1. 眼的动脉眼的动脉 视网膜中央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2. 眼的神经眼的神经 感觉神经:感觉神经: 视神经视神经 眼神经眼神经 运动神经:运动神经: 动眼神经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滑车神经 外展神经外展神经眼的动脉:来自颈内动脉眼的动脉:来自颈内动脉 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视神经视神经眼动脉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颈内动脉颈内动脉 展神经展神经动眼神经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滑车神经 眼球运动神经眼球运动神经 睫状神经节睫状神经节眼神经

16、眼神经动眼神经动眼神经眼球外肌眼球外肌作作 用用神经支配神经支配提上睑肌提上睑肌提上睑、开大眼裂提上睑、开大眼裂动眼神经动眼神经上直肌上直肌使瞳孔转向上、内使瞳孔转向上、内动眼神经动眼神经下直肌下直肌使瞳孔转向下、内使瞳孔转向下、内动眼神经动眼神经内直肌内直肌使瞳孔转向内使瞳孔转向内动眼神经动眼神经下斜肌下斜肌使瞳孔转向外上使瞳孔转向外上动眼神经动眼神经外直肌外直肌使瞳孔转向外使瞳孔转向外展神经展神经上斜肌上斜肌使瞳孔转向外下使瞳孔转向外下滑车神经滑车神经表表10-1 眼球外肌的作用及其神经支配眼球外肌的作用及其神经支配1 1、青光眼、青光眼 青光眼是指眼内压力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眼病。是导致

17、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总人群发病率为1%,45岁以后为2%。 临床上将青光眼分成三大类:1、原发性青光眼。2、继发性青光眼。3、先天性青光眼。五、常见眼病五、常见眼病什么是眼内压?眼的内部压力取决于房水的量。如果眼睛的房水系统工作正常,房水生成量应正好等于房水的排出量,这样眼内压就会维持在一个正常水平。眼内压在一天内的不同时间有变化,但一般都保持在安全范围。点药点出了青光眼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如地塞米松、强的松和可的松等)引起眼压增高,引起类固醇性青光眼。因为这种青光眼自觉症状很轻,甚至无自觉症状,且病情进展缓慢,所以医生和病人常难以及时发现,甚至造成了视神经和视野不可逆转的损害。一

18、般来说,连续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滴眼2周至2个月左右,就有可能发生高眼压反应。白内障,尤其是老年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的眼病之一,是第三世界国家中第一位致盲眼病,占致盲眼病的25%50%。 2、白内障白内障的病因是晶状体混浊。患眼的瞳孔由黑变白,故称白内障。现代的白内障治疗主要是超声乳化手术,这是将一种超声波导入眼内,把混浊变硬的晶体粉碎呈乳状,吸出,再植入人工晶体,这样有切口小愈合快,不用缝线,术后散光小,可在门诊手术等优点。现在已经研究并即将推出激光乳化术,即用激光替代超声波将晶体粉碎乳化,从而使切口更小,对组织损伤更小。 眼底镜检查眼底镜检查视网膜鼻侧上动脉视网膜鼻侧上动脉视网膜颞侧下动脉视网膜颞侧下动脉视盘视盘黄斑黄斑视网膜鼻视网膜鼻侧下动脉侧下动脉视网膜颞侧上动脉视网膜颞侧上动脉附:查眼底的意义眼底眼底是指玻璃体、视神经、视网膜和脉络膜是指玻璃体、视神经、视网膜和脉络膜等重要的组织。在玻璃体透明的情况下,可清晰等重要的组织。在玻璃体透明的情况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