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28 干将莫邪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语文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28 干将莫邪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语文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28 干将莫邪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语文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28 干将莫邪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语文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语文同步测控优化训练28 干将莫邪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干将( ) 莫邪( ) 使相之( ) 自刎( ) 踬目( ) 解析:对常用字的字形和读音要把握准确,特别是字形熟悉的字。 答案: yé à ì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三年乃成(才) 王大怒,使相之(仔细观察)B.比后壮(及,等到) 重身当产(应当)C.儿闻之,亡去(死亡) 头踔出汤中(掉入)D.但睹堂前松(但是) 踬目大怒(瞪眼) 解析:B项当:这里是正当时;C项亡:逃走;D项但:只、只是的意思。 答案:A3.填空。 本文选自_。作者_,东晋_

2、、_。 解析:本题考查本课的文学常识。要注意平时积累。 答案:搜神记 干宝 史学家 文学家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1)去时嘱我。(2)当于汤镬煮之。 解析:“去”的变化在于词义在发展中更为丰富了,有了多层含义。“汤”则是词义有了新的更丰富的含义。古今词义就是在发展中逐渐丰富起来的,而且古代的含义渐渐地被丢弃不用了。 参考答案:(1)古义:离开;今义:到去。(2)古义:沸水,热水;今义:带汁的食物。2.解释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亡乃 解析:本题强调的是一词多义的现象,解释时要根据语境推敲出最符合语境的含义。 参考答案:亡:灭亡 逃走 通“无”乃:

3、于是 才 是3.翻译句子。(1)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2)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 解析:(1)句翻译时要求注意语气,要翻译出疑问的语气。(2)句中要注意词语的翻译,“拟”字,在这里是比划、挥动的意思。 参考答案:(1)你年纪轻轻,为什么哭得这样悲痛呢?(2)客用剑对楚王比划着,大王的头于是掉到锅中。4.选出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A.这篇课文叙事清楚,层次井然,结构完整,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人民痛恨暴政,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信奉作恶必遭报应的社会心态。B.课文中的人物对话描写简洁而富于表现力。赤、客的对话个性鲜明,栩栩如生。C.课文选自我国第一部志怪小说集搜神记,作者是唐代的文学家

4、、史学家干宝。D.干将莫邪为楚王铸剑,反招杀身之祸,他的儿子欲为父报仇,又遭到楚王的追杀,这些充分体现了楚王的凶残与暴虐。 解析:从文学常识的角度作说明,包括作者名、时、地、评、作等方面。干宝,字令升,东晋新蔡(今河南新蔡)人,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才华出众,一生著述丰富,曾主持编撰晋纪二十卷,今已佚被称为“长史”,又喜阴阳术数之学,编集神灵怪异故事,成搜神记。搜神记是干宝搜集古今鬼神怪异的传闻而编成的一部故事集,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其中有许多篇章情节曲折生动,描写细致传神,从不同方面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面貌和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六朝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占有很

5、重要的地位。 答案:C快乐时光不得了 “我妻子读完快乐的兄弟俩这本书以后,生了一对双胞胎。”哈罗德对他的两个同事说。 “那不算什么。”一个同事接着说,“我的妻子读了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生下来的是三胞胎。” 另一位同事听了这一番话,不禁脸色发白,他心急如焚地喊了起来:“我的天啊!不得了,我妻子正在读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我必须立即回家。”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

6、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不负子也( )(2)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 )(3)王如其言( )(4)此乃勇士头也( ) 解析:(1)中的“负”字,应注意用单音节变双音节的方法来解释;(2)中的“是”,在古汉语中是代词,是“这”的意思。 参考答案:(1)辜负 (2)临:靠近;是:这样(3)如:按

7、照;其:代“客” (4)是2.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是描写赤的行动的,这些描写表现了什么?请简要回答。 解析:画线的两个语句,从描写入手,运用了一定神幻的写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赤为父报仇的决心。如“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的样子。 参考答案:表现了赤不惜牺牲生命为父报仇,对楚王有刻骨的仇恨。3.结合全文,请你说说楚王是一个什么样的君王。 解析:对于君王的说法,现在我们并不陌生,如“明君、圣主”“暴君、昏君”等。 参考答案:昏君,暴君。(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南阳宋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问之,鬼言:“我是鬼。”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言:“我亦鬼。”鬼问:“欲至何所?”答曰:“欲至宛市

8、。”鬼言:“我亦欲至宛市。” 遂行数里,鬼言:“步行太迟,可共递相担,如何?”定伯曰:“大善。”鬼便行担定伯数里。鬼言:“卿太重,将非鬼也?”定伯言:“我新鬼,故身重耳。”定伯因复担鬼,鬼略无重。如是再三。定伯复言:“我新鬼,不知有何所畏忌。”鬼答言:“惟不喜人唾。”于是共行。道遇水,定伯令鬼先渡,听之,了无声音。定伯自渡,漕漼作声。鬼复言:“何以有声?”定伯曰:“新死,不习渡水故耳,勿怪吾也。” 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执之。鬼大呼,声咋咋然。索下,不复听之。径至宛市中下著地,化为一羊。便卖之,恐其变化,唾之。得钱千五百,乃去。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定伯诳之( )(2)卿太

9、重,将非鬼也( )(3)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执之( )(4)得钱千五百,乃去( ) 解析:(1)“之”字的用法在这里是代词。(4)去,在这里是离开的意思,并不是我们今天到某地去的意思。 参考答案:(1)诳:欺骗;之:代“鬼” (2)或许 (3)著:附着;执:捉住 (4)乃:才;去:离开5.仔细读短文,理清层次,按照本文的故事情节发展选择下面括号内的词语填在横线上。_骗鬼 唾鬼 遇鬼 捉鬼 装鬼 担鬼 探鬼 卖鬼 著鬼) 解析:在文中作者一直将鬼作为核心,所以分析结构时要以鬼为贯穿全文的线。 答案:遇鬼 骗鬼 担鬼 探鬼 捉鬼 卖鬼6.读完这篇志怪小说,文中的宋定伯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作者通过这

10、个形象寄寓了什么道理? 解析:人在遇到危难时,首先要有冷静面对情况的心理,才能够从容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其次要有面对强手时的勇气和无畏精神。 参考答案:沉着冷静,聪明勇敢。鬼并不可怕,只要无所畏惧,就一定能战胜邪恶。7.下列句中的“是”与现代汉语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问之,鬼言:“我是鬼。” B.如是再三C.是必烂也D.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解析:B、C、D三项中的“是”,都是作为代词来使用的,相当于代词“这”的意思。 答案:A深层探究8.文中赤为复仇自刎,“客”以身殉义,对他们的行为你怎么看?为什么? 解析:要结合课文的中心,言之成理;要结合现实生活言之有物(说得具体);要条理清楚言之有序(安排好结构)。 参考答案:略中考链接9.(福建福州中考)根据语境,选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