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运行模式分析_第1页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运行模式分析_第2页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运行模式分析_第3页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运行模式分析_第4页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运行模式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运行模式分析第29卷第6期2010年12月农业科技管理ManagementofAg,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Dec,2010文章编号:10018611(2010)06001805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运行模式分析蒋和平崔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和实际,分析了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归纳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的3种模式,并对其发展机理进行分析,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措施,以期为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分析;政策建议Analysison

2、OperatingPatternsofAgriculturalTechnologyExtensionSysteminChinaJiangHepingCuiKai(AgriculturalEconomicsandDevelopmentInstitute,CAAS,Beijing,100081China)Abstract:Agriculturaltechnologyextensionservicesareimportantpillarsofagriculturaltechnologydevelopment,alsoarebasicguaranteeofagriculturalindustriali

3、zation.Accordingtothecurrentsituationandtherealityofagriculturaltechnologyextensionsystem,mainoutstandingissueswereanalyzedinthepaper.Threedevelopmentpatternsofagriculturaltechnologyextensionsystemweresummarized,thenitsforward,whichwillprovidetheorybasisandpolicyreferenceforfurtherpromotionandimprov

4、ementofagriculturaltechnologyextensionsysteminChina.KeyWords:Agriculturaltechnologyextension;Patternanalysis;Policyproposal中图分类号:S333文献标识码:A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是农技推广工作的基础和保证,也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农业的发展,各地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生产和经营体系,引导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发系带动机理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以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提高科技对农

5、业增长的贡献率,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1我国农技推广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农业技术推广作为农业科研与农民,政府与农民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在农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已高达70%80%,而我国仅为35%40%,且真正具有规模的转化率不到20%.如此低的转化率说明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障碍因素,农业技术推广拓展的空间还相当大.术推广体系在经历了56年的建设,改革和完善之后,技术推广部门为主体,专群结合多元化的庞大的农业技

6、术推广体系,实践证明,这一体系在我国基本是行之有效的.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分为多级,包括国家,省,市,县,乡等"】.收稿日期:2010-0914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8AJY019);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0052010001)作者简介:蒋和平(1956一),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农业科技园发展与现代农业.第6期蒋和平等: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运行模式分析?19?人员主要分为国家干部,合同干部,合同工人等,另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抽样调查,在县(市)级农技推广机构中,国家干部的比例占总人数的66.7%,而合同干部及合同工人占33-3

7、%;乡镇级农技推广机构中,国家干部只占43.3%,合同干部,合同工人以及临时工等占56.7%.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人.全国共有省级农技推广职工3929人,其中,技术干部2803人,占71.3%;地(市)级农技推广职工8070人,其中,技术干部5490人,占68.0%.二是我国农司抽样调查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县级农技推广机构的人员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只有11.1%,具有大中专学历的人员还不到60.0%;乡镇级农技推广人员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只占0.3%,具有大中专学历的人员也只有近60.0%,而其他(包括高中,初中及其相当学历)人员却占到30%40%.广经费来源主要有以下三个途径:一是政

8、府的农技推广事业费;二是技术推广项目费;三是由农技推广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09年的统计,我国县级农技推广机构的事业费平均为36.60万元,乡镇级平均为0.93万元,分别占实际所需经费的44.7%,17.6%;县级农技推广机构的人均经费为0.52万元,乡镇级人均为0.37万元,分别占实际所需经费的44.8%,38.0%,与实际所需的经费差距较大.业投入情况统计表明,19802008年,国家财政用于农技推广的经费平均为0.28%,这个比例,低于FAO统计的发展中国家农技推广投入占农业总产值的0.5%的水平.另外,从上述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经费现状分析可知,一些推广经费不到位,造成农技推广经费出现严

9、重紧缺.农技推广经费的不足,严重铷约着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的发展l21.述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质量现状分析可知,我国业技术推广队伍中非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过高,国家规定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不得低于80%,而国家,县,乡各级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实际都只有60%左右,这些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教育也偏低.3)农业技术推广手段,方法及推广内容不完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业商品生产的行为目标是术指导,更需要提供必要的良种,物资供应,产后贮发达地区,农业生产以规模经营为主,农民在农业产业化生产条件下,需要农技推广提供更高的社会化服务.但是,现阶段落后的农技推广手段,推广方法以及推广内容都不能适应现代化集约

10、型农业发展的需要.级农业技术推广事业部门的设置名称不同,但其职能按性质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执法和行政管理类的职能;二是中介服务类职能;三是经营性服务类职能;四是公益性服务职能.在实际中,上述4类职能具体到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或一个单位,有时不能明确区分职能.由于机构和职能设置不明确,一个单位同时承担着几种职能,造成政,企,事不分的状况,行政执法职能,中介服务和生产经营职能间相互错位,真正的公益性技术推广和服务职能又被搁置,影响到其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服务的主要职能【31.2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主要模式和带动机理分析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包括三种类型: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系统,准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系统和经营

11、的类型和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发展,可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划分为较典型的三种模式:农业技术推广站示范带动模式(公益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推广模式(准公益性),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模式(经营性).要是政府及其延伸机构主导的科技服务系统,包含农业主管部门,政府科技局系统,政府财政部门等我国广总站,负责本省的农技推广规划和业务管理等工作,地(市)级农技推广站主要起纽带作用,使省县工作相联结.农业技术推广站带动模式主要采取"项目推广与示范辐射相结合","技术与信息咨询服务相结合","科技产品经营与跟踪服务相结合","技术承包&qu

12、ot;等方式推广.其推广带动机理由两大系统组成,即技术推广服务系统和对象团体系统(见图1).技术?20?农业科技管理第29卷推广服务系统和对象团体系统之间是技术供给和技术需求的关系,推广服务系统包括推广人员,农业技术推广站和推广政策环境;对象团体系统包括农民,于推广服务系统的核心,其通过内部推广人员在外部政策推广环境下,向处于对象团体系统核心的农民提供技术,而推广的效果是受农村社会结构和农村社会环境直接影响的.在农业技术推广站带动模式下,技术创新活动由农业技术推广站领导,农业技术推广站在创新活动中居主导地位,起支配作用.为实现既定的农业目标,农业技术推广站根据农业资源特点及农业科技进展,确定技

13、术创新的方向,主动进行农业研究和技术推广.该模式的特征是技术供给创造技术需求,从而实现新技术供求均衡.农业技术推广站推广玫策环境农村社会环境农丰寸社会绝构图1农业技术推广站带动模式机理在农业技术推广站带动模式方面,内蒙古和林县富带头人以及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自愿组成,依法登记在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下,专门成立了农业技术推广成立的非营利性科普社团,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科技地,统一供应良种,统一播种,统一水肥管理,统一机是推广农业科学技术,以此服务于农民,并且根据农械作业,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技术指导,并与当地民的意愿和市场要求,组织农民开拓市场,不断拓展主导产业,主推品种,主要技术相结合,引导农民进服务

14、内容,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行土地流转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推广站科技人员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在"三农"工作中发挥重亲自入户,人田,推广新品种,普及农业实用技术,通要作用I4】.过技术员在生产的每个环节对农民面对面,手把手地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推广体系带动机理分析(见图指导,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依托农业技2).首先,由于农技协在市场中处于竞争主体地位,术推广站的示范带动作用,该县2009年以来在全县能够敏锐地把握市场需求,市场的信息可以通过农技7个乡镇选择100个村建设了107个小农户科技园,协较为准确地传递给农户.根据市场信息,引导农户其中,种植业

15、100个,奶牛和肉羊养殖业7个.种植发展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业涉及245户,共计77hm:,包括玉米科技园51个,发展,形成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其次,农技共计44hm2;马铃薯科技园28个,共计15hmz;谷子协将当地各个产业的购销大户,加工大户,技术专业科技园l0个,共计l0hmz;特色瓜菜科技园l1个,共户等按自愿,民主原则组织起来,为农民统一提供种计8hrnz.据统计,2008年,和林县实施小农户科技园苗,传播种养技术,拓展销售网络,形成科技,生产,均水平983元.预计2010年实施小农户科技园的100这个载体,将教育,科技与推广有效结合,将指导农个村的人均收

16、入至少可增加1000多元.小农户科技技协经营管理与指导技术推广结合起来,将公益性推园已成为和林县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新广与经营性推广结合起来,实现技术资源的合理流转支撑点.和优化配置,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最后,农业高校2.2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推广模式中国农村专业技所具有的科研,教育,社会化服务职能的有机结合,术协会(以下简称"农技协")成立于1995年11月8为农技协从事农技推广服务提供了充分条件,而农技日,是中国科协直接领导的,由全国从事农业科学技协又为农业高校开展农技推广服务提供了广阔的舞术研究,普及和技术推广的科技工作者,农民科技致台.农业高校应该在政府的指导

17、下,以市场为引导,第6期蒋和平等: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运行模式分析?21.通过农技协掌握农民的需求,充分利用自身科技,教育,人才的优势,通过各种途径,开展新技术,新成果的示范推广,进行农村农业技术推广服务l5J.图2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推广模式的带动机理20多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我国农技协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内涵不断丰富,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已形成遍布全国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技协组织体系.截至2007年年底,全国有农技协l3.3万个,联系会员1130万农户,已经覆盖31个省,l9个省(市,自治区)已经成立省级农技协.农技协已经成为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18、.在陕西省汉中市,全市由农技协牵头注册的商标品牌共7个,年销售收入在100万元以下的有1个,500万600万元的有2个,l000万2000万元的有3个,1亿元的有1个;全市由农技协牵头申报的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品产地认证5个;有240名科技人员长期活跃在各类农技协中,有50多位农村能人,专业大户成为农技协的骨干,由农技协推广的名优新品种,新成果,新技术40个,由农技协带动形成当地农业支柱或主导产业有11个,由人次,由农技协带动的农民年收入平均增加2000元以上.技术推广体系带动机理分析(见图3).首先,园区通过发展主导产业,建立农业专家大院,在农业专家大院的指导下,园区建立农业生产和中试示范基

19、地,大力引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在农业生产和中试示范基地进行技术推广和示范,示范成功后,通过技术宣传,教育培训和推广服务,向本地基层农户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推广设施农业技术,高效栽培技术,绿色食品生产技术,集约化养殖技术;其次,园区通过建立中试基地与龙头企业联动,与周边地区农民签订合同,定期统一由园区聘请科技专家到农民的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帮助农民逐步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园区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以专家大院为重要的表现形式,以龙头企业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联系的经营组织,充分发挥园区整合资源能力强,示范带动区域广的特点,实现对本地区农民和周边地区农户的技术推广1.图3农业科技园区农业技术推广

20、模式的带动机理山东省寿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一个以蔬菜产业为主的科技园区.园区通过以科技发展为依托,以农业高新技术示范,推广为突破口,以龙头企业为经营主体,以农户参与为对接,以科技传播为主线,以农业发展为目的,实行企业化运作,市场化经营,科展的要求,通过技术引进和科技示范,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综合组装运用国内外农业高新技术进行示范,建成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带动,辐射周边地区和农民,推动区域主导产业的形成与发展.2008年,园区年产值3450万元,产品年销售额3350万元,实现总收入3945万元,利润额425万元,接待参观考察2500次,共计720000多人,带动25846名农?22?农业科技管

21、理第29卷民致富,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7500元.3加快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政策建议务中,政府的职能是制定推广战略和政策,指导农业技术推广,运用政府财力,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制订推广计划和项目,组织推广,制定法规,政策,维护农主要表现在:有计划地加大农技推广投资强度,科学规划投资方向;更新推广理念与改进运行机制和工作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员培训,组建,培养高素质的农技推广队伍;创新推广理念,支持和鼓励以各种形式为载体的民间推广体系发展.3.2对农业技术推广进行准确定位和分类,按照不同分类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根据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分类,我国目前农业技术推广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公益型,公益和市场

22、结合型,市场型.在目前情况下,政府应根据不同推广类型来制定相应政策:一是继续进行公益型的技术推广体制的改革,充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技术推广的针对性,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使推广的技术具有带动性,可应用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二是加强对市场型的农业技术推广的宏观引导,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引导民间资本,外资资本以及工商资本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根据带动农民致富和带动农民就业等指标,对参与农业技术推广的龙头企业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发挥龙头企业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三是加强对公益和市场结合型的农业技术推广的指导,推动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中介组织面向农业技术推广领域,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通过技术示范,科技

23、承包,农民培训等活动,与农民进行有效对接,为农民提供有效的科技服务71.3.3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由上述几种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可以看出,为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应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见图4).该体系以公益性农技推广主要由政府组织和管理,这是我国农技推广的主渠道.对于基础性,公益性的农业技术服务,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粮食作物技术推广,重大突破性的技术试验爪范和公共性的农业信息服务,包括对动植物检疫和疫情监控,病虫害和农情监测预报,关键性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以及向农民提供大田作物技术咨询,随时发现和解决农民生产活动中的技术难题,必技含量高,市场价值大的蔬

24、菜,水果,园艺产品,畜牧和水产品与农产品加工品,完全可以由市场来配置农业技术推广资源,让龙头企业和科技企业出资购买农业技术成果,与农民进行对接,由企业聘请专家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按照统一的技术规程,进行农业技研院所或农业大学研究开发的农业技术或科研成果,可以通过技术市场,有偿转让给龙头企业,龙头企业通过建立基地,以基地带农户,把农业生产技术或科研成果推广到农户中去【8】.多元化,多层'吱农业技术推广傩系iIlI公益性农业科研教育型农市场璺l农业混銎I农业技术推厂俸系业技术推广体系技术推广体系携村旷体系fftf农户或农业企业f图4多元化,多层次农业技术推广体系3.4进行用人机制改革,提高

25、推广队伍人员综合素质农技推广人员资格准人制度是一些发达国家普遍采用,对通过考试考核鉴定的农技推广人员颁发职业资格证书的制度.我国也可参照实行,将其作为招要实行人员聘用制,对县级以上农技人员,应考虑将机制,改变过去推广人员岗位不清,责,权,利分离,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建立农民对农技推广人员和广人员的表彰制度,实行绩效管理,充分调动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9】.3.5推动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相结合我国农业经营体制近年来发生了很大变化,经营体制上的变化要求农业技术推广在服务内容上不能仅限于农业生产中的技术服务,而应该服务于产前,产中及产后,并同时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信息,引导农

26、民进入市场.另外,农业经营体制的变化使农业技术推广的范围不能仅限于主要粮食作物,应向果蔬,花卉,特种经济作物,畜牧及水产养殖与加工,特种动物养殖等方面拓宽.通过龙头企业,使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业生产的产前相结合,(下转第28页)?28?农业科技管理第29卷培训,技物结合,技术咨询等对农民有直接帮助的服广机构,要加强对其余各类推广主体的管理和业务指导,充分发挥其机制活,效率高,针对性强等优势,更好地为"三农"服务.同时,在各级政府设立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招标中,应允许各类农业技术服务组织享有平等权力,参与政府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竞标.各类农业技术服务组织,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强化农业技术服务的信用自律机制,加强行为自律,坚持依法经营,诚信服务,公平竞争.5参考文献【1】扈映.1983.,2005年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的历史考察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3):38_45【2】李维生.构建我国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农,科技出版社,2007:33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09(3):8284与对策J.农技服务,2008(25):114115【5】吕延勤.当前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