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基础知识_第1页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_第2页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_第3页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_第4页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部分 课程标准解读1.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2.在小学数学教学的第一、第二学段中,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3.在小学数学教学的第一学段,“数与代数”学习领域共安排了四部分学习内容,即(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探索规律);“空间与图形”这一学习领域也安排了四部分学习内容,即(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4.课程标准指出:有

2、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5.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6.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7.说课能反映教师构思、设计课堂教学以及如何展开课堂教学的思路和能力,说课通常包含三方面内容,即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8.数学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规则都是建立在一系列概念的基础上的。例如,要理解圆的面积公式S=r2,就要首先掌握(面积)、(圆)、(半径)、 (平方)、 (圆周

3、率)等数学概念。9.小学数学规则的教学一般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规则的引入、(规则的建立)、(规则的巩固与运用)。10.一位教师这样设计“有多重”一课的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2)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应用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以上有关教学目标的表述中,(1)为(知识与技能)目标;(2)为(过程与方法)目标;(3)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1.数学概念一般包括四个方面:概念的(名称),概念的(例证),概念的(属性),概念的(定义)。1

4、2.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主要部分就是教学过程的设计。数学新课程理念下将(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这一结构框架作为基本教学模式。第二部分 “数与代数”基础知识一、数的认识基础知识(一)整数1.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2.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3.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4.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

5、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0也是偶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5.约数和倍数:如果数a能被数b(b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6.质数与合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

6、或素数),2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4、6、8、9、12都是合数。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15=3×5,3和5叫做15的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7.最小公倍数与最大公约数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例如12的约数有1、2、3、4、6、12;18的约数有1、2、3、6、9、18

7、。其中,1、2、3、6是12和18的公约数,6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2的倍数有2、4、6、8、10、12、14、16、183的倍数有3、6、9、12、15、18其中6、12、18是2、3的公倍数,6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二)分数1.分数的概念:形如(m和n都是整数,且n>1)的数叫做分数,m叫做分数的分子,n叫做分母,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读作“n分之m”。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

8、通常叫做带分数。2.分数单位A作为单位“1”平均分成n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如、的分数单位分别为:、;分数就是7个“八分之一”。3.分数的两个含义(1)就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n份,表示m个这样的一份的数(其中n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的份数,m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2)就是把m个单位平均分成n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或就是表示m除以n的结果的数,即m÷n=)。4.分数与除法的关系:=m÷n即:分数中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分数的值相当于商,在除法中除数不能是零,在分数中分母也不能为零。分数与除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除法是一种

9、运算,而分数是数。5.分数的基本性质如果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即:(1)=(m是正整数)(2)=(m是正整数)6.约分和通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三)小数1.小数的意义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部分组成。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

10、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做小数部分。2.小数的分类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如0.25、0.368;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做带小数,如3.25、5.26;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如41.7、25.3;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如:4.333.1415926;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数字排列无规律且位数无限,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如;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如3.5550.033312.109109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例如:3.99的循环节是“9”,0

11、.5454的循环节是“54”。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例如:3.1110.5656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3.12220.03333写循环小数的时候,为了简便,小数的循环部分只需写出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末位数字上各点一个圆点。如果循环节只有一个数字,就只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3.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4.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2)

1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0倍(3)小数点向左移或者向右移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位。(四)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叫做百分数。百分之六十,百分之四十,一般写作60,40。“”叫做百分号,60、40就叫做百分数。(五)负数1.概念:在正数前面添加上“”号所得的数叫做负数。负数可以理解为,比零小(<0)的数,它用负号(即减号)“”来标记,如2、0.357。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1)它们必须是同一属性的量。如,表示长度的量与表示物体重的量就不是同一属性的量

13、。(2)它们的意义相反。如,上升和下降、向东运动和向西运动才是相反意义的量。但是,上升和向东运动不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例如,上升7米和向东运动9米不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所以不可以记为+7米和9米。二、数的运算基础知识(一)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 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

14、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二)运算法则 1. 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2. 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3. 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

15、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4. 整数除法计算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 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5. 小数乘法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6.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

16、”,再继续除。 7.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8.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9.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10.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 11.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1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

17、),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三)运算顺序 1.小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两级运算 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3.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四)估算1.估算的概念对事物的数量或计算结果做出粗略的推断和预测的过程叫做估算。2.几种常用的估算方法(1)根据已知数据的最高位数字和最低位数字估算例1估算1547+4084-2369。由于题中三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字计算结果是3,最低位上的数字计算结果是2,所以此题计算的结果大约在3000左右,且末位数字一定是

18、2。例2估算3094×507。由于题中两个数最高位数的积是3千×5百=150万,最低位数之积是4×7=28,所以计算结果大约是略大于150万的七位数,且末位数字一定是8。(2)根据已知数据的部分高位数字估算例3估算3543+446+55。由于题中各数百位上的数的和约是10,千位上的数的和是3,所以计算结果大约是4000。(3)利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对于一些较复杂的乘法或除法,可以先把各个已知数四舍五入,变为近似的整万、整千、整百或整十数,就可以口算结果粗略值。例4估算48327÷623。把被除数四舍五入近似化为480百,除数四舍五入近似化为6百,480百

19、÷6百=80,所以计算结果大约是80。(4)利用基本口算进行估算例5估算1247×812。由于题中的两个数分别接近于1250和800,所以可以基本口算125×8=1000,估算出计算结果大约等于1000000左右。三、常见的量基础知识(一)长度;(二)面积;(三)体积和容积;(四)质量;(五)时间;(六)货币。四、式与方程基础知识(一)代数式1.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用字母表示数,可以把数量关系简明的表达出来,同时也可以表示运算的结果。 2字母表示任何数,任何数字与字母相乘时,如果省略乘号,一定要把数写在字母的前面;如果数字是带分数,一定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20、,再写在字母前头,如果是小数,也要首先把小数化成分数,再写到字母前头。否则小数点的位置书写不当,容易与点乘号混淆。(二)方程1.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如2x+5=3x。2.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或未知数的一组值),叫做方程的解。如:x=2是方程4x-2=3x的解。(三)比与比例1.比比较两个同类量(或数)之间的关系,叫做这两个同类量(或数)的比。在单位相同时,两个量的比可以用表示这两个量的数的比来代替。a与b的比(b0)记作a:b或,其中a叫做比的前项,b叫做比的后项,比的结果(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或比率,符号“:”叫做比号。根据以上定义可

21、知a:b=a÷b=(b0)但是,比、除法及分数是有本质区别的:比是指两个量(或数)的倍数关系;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2.比的基本性质与化简比的前项与后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比值不变。把一个比的前项与后项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叫做比的化简。在进行比的化简时,主要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如12:18=(12÷6):(18÷6)=2:3;0.8:12=(0.8×10):(12×10)=8:120=1:153.比例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等式叫做比例。如果a:b=q,c:d=q,那么a:b=c:d就是一个比例,也可以写成=。组成比例a:b=c

22、:d的四个数a、b、c、d叫做成比例的数,也叫做比例的项,其中第一个数与第四个数(即a与d)叫做比例外项,第二个数与第三个数(即b与c)叫做比例的内项。如果比例的两个内项相等,则每一个内项叫做两个比例外项的比例中项。如a:b=b:c,那么b是a与c的比例中项。4.比例的基本性质在任意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即=中,ad=bc,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5.正比例和反比例(1)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y/x=k(一定) (2)成反

23、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x×y=k(一定) 第三部分 “空间与图形”基础知识一、“图形的认识”基础知识(一)平面图形1.直线、线段、射线直线的性质:经过两点可以作一条直线,并且只能作一条直线。或者说,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线段:直线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线段。在所有连接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射线:直线上一点把这条直线分成两部分,每一部分都叫做射线。射线是向一方无限延伸的,它有一个端点。射线用它的端点和射线上另外任何一个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表示端点的字母写

24、在前面。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称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直线段,所得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2.角(1)角的概念:从一点引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还可以把角看做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在平面内旋转生成的,在旋转开始位置的一边叫做角的始边,在旋转终了位置的一边叫做角的终边。始边、终边、顶点叫做角的三要素。(2)角度制:把圆周平均分成360份,每一份叫做1

25、度的弧,1度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度的角,并有1°=60/,1/=60/。90°的角叫做直角;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大于90°的角叫做钝角;180°的角叫做平角;360°的角叫做周角。3.三角形(1)三角形的概念:由三条线段首尾顺序相接而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围成三角形的每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每条线段相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一个三角形的边、角、中线、高线、角平分线、周长、面积都叫做三角形的元素。其中,三角形的边和角是三角形的基本元素。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边叫做三角形的

26、底。(2)三角形的分类按照边的长短通常可以分为:不等边三角形三边都不相等;等腰三角形三边中只有两边相等;等边三角形三边都相等。按照角的大小通常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各个角都是锐角;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用字母表示c2=a2+b2;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3)性质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最小两边之和大于最大边)。只要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确定,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概念: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对边间的距离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这组对边中的一条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27、。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不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腰,两底间的距离叫做梯形的高,两腰中点的连线段叫做梯形的中位线。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2)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相邻的两角互补;对角线互相平分;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梯形中位线的性质:梯形中位线平行两底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5.长方形(矩形)和正方形(1)概念: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长方形(矩形);有一个角是直角,并且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2)性质长方形的性质:长方形是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此外,还具有以下特殊

28、性质: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的对角线相等;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正方形性质: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菱形的一切性质。包括:对边平行;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相等、互相垂直平分,并且平分每组对角;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6.圆当一条线段绕着它固定的一端在平面内旋转一周时,它的另一端点所画成的封闭曲线叫做圆,固定的那一个端点叫做圆心,这条线段长就是这个圆的半径。(二)立体图形1.长方体和正方体底面是矩形的直平行六面体叫做长方体。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矩形,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叫做这个长方体的三度。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长方体和正

29、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它们的不同点是长方体至少有四个面是长方形,而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正方体可以看做是特殊的长方体。2.圆柱和圆锥圆柱体可以想象成是一个长方形以一边为轴旋转一圈,而得到的一个立体图形。圆锥体可以想象成是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圈而得一个立体图形。二、“测量”基础知识(一)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计算1.周长与面积围成平面图形的曲线(或所有边长的总和)的长叫做这个平面图形的周长;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这个平面图形的面积。2.周长与面积的计算(1)周长的计算长方形周长=2(长+宽),用字母表示为C=2(a+b)。正方形周长=边长×4,用字母表示

30、为C=4a。圆的周长=2××半径,用字母表示为C=2r。(2)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用字母表示为s=ab;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边长2,用字母表示为s=a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用字母表示为s=ah。三角形面积=底×高÷2,用字母表示为s=ah÷2。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用字母表示为s=(a+b)h÷2。圆的面积用字母表示为S=r2(二)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1.表面积与体积(容积):一个立体图形所有面的面积总和叫做它的表面积;一个立体图形所占

31、空间的大小叫做它的体积。2.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1)表面积的计算长方体表面积=(上面的面积+前面的面积+右边的面积)×2=(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体的表面积=一个面的面积×6=棱长2×6。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圆柱体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2个底面面积=底面周长×高+2半径2。(2)体积计算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用字母表示为V=abh。进一步得出: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为V=sh。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为V=s

32、h。圆锥体积V=sh。三、“图形的运动”基础知识(一)对称1.如果图形的一部分沿着一条直线对折,能和另一部分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称为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称做对称轴。2.轴对称的基本特征是:连接任意一组对称点的线段都被对称轴垂直平分。3.构成轴对称的图形可以是一个,通常就叫做轴对称图形;也可以是两个,通常叫做这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如下图)。(二)平移1.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得到另一个图形,这样的图形变换称做平移,这有大小和方向的量称做平移向量。2.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平移的基本特征是,图形移动前后每一点与它对应点之间的连线互相平行(或者重合),并且相等。显

33、然,确定平移变换需要两个要素:一是方向,二是距离。(三)旋转1.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得到另一个图形,这样的图形变换称做旋转。这个定点称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做旋转角。2.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旋转中心在旋转过程中位置不变,图形旋转的位置由旋转中心和旋转角所决定。由旋转得到的图形上的所有点与原图形上的所有点具有一一对应关系,并且两个图形上的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3.旋转的基本特征是,图形旋转前后“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并且各组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的夹角都等于旋转的角度。显然,确定旋转变换需要三个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与旋转角度。 第四部分 “统

34、计与概率”基础知识一、数据统计基础知识(一)数据收集1.总体与样本:统计学中一般把所考察或研究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总体中每一个对象就叫做个体。从总体中取出一部分个体,这些个体的集合叫做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的容量或者叫做样本的大小。2.抽样与抽样调查:一般地,把从总体中选取一部分个体作为样本叫做抽样。因此,部分调查也可以说是抽样调查。抽样调查与全面调查相比,应用更为广泛。一般总是希望选用尽可能小的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和推断得到所需要的结论。(二)数据整理经过调查收集的数据常常是零星的、不系统的,必须加以整理,然后用文字叙述整理后的结果。许多时候用表格或者用图的形式叙述数据整理后的结果。这

35、样的图表通常叫做统计图表。1.统计表统计表是最基本的数据整理呈现形式,它的特点是:文字少、数量关系清楚、能够简明扼要地反映和说明考察或研究对象的情况和问题。制作统计表的一般步骤:明确编制统计表的目的;根据目的和数据设计表格:主要设计横标目和纵标目;把数据填入适当的标内,并仔细加以核对;写出简单且能够反映主要内容的标题;注明表内数据的单位名称、数据来源和调查制表日期。2.统计图统计图是数据整理的一种呈现形式。它的特点是:数量关系鲜明、形象具体、生动概括。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简称条形图,又称长条图、直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1)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有单式和复式之分,可以画出竖条,也可以画出横条,其绘制步骤是:根据图幅的大小,确定横轴和纵轴的长度,画出横轴和纵轴;确定单位长度。根据要表示的数据的大小和数据的种数分别确定两个轴的单位长度,画出图形的尺度,尺度一般要从零开始;确定适当的宽度画条形,每条宽度应相等,每两条间的间距也应相等;写出标题,注明各条形所表示的统计对象、单位和单位数,写明材料来源以及调查或绘制日期,复式条形图还要有图例。(2) 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是以折线的每条线段的端点表示各种数量多少的统计图,也有单式和复式之分。从图中折线的每条线段的上升或下降以及倾斜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