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溶解度曲线一、单选题1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t1时,A、C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BA 中混有少量 B,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 ACt2时,把 50gA 放入 50g 水中能得到 A 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 1:3D将 t2时,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BCA2X、Y 两种固体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 的溶解度比 Y 的溶解度大Bt2时,X 溶液的浓度比 Y 溶液的浓度大C将 X、Y 的饱和溶液分别从 t2降温到 t1,两种溶液的浓度相同D将 t1时 X 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2,X 溶液的浓度增大3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根据曲线图示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AM 点表示 t1时,物质甲与物质乙的溶解能力相同BN 点表示 t2时,形成物质乙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在
3、 t2时,10 克甲溶于 10 克水,溶液质量是 12.5 克D在 t2时,配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高是 204A、B、C 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1时,A 的饱和溶液 65g 中含有溶剂 50gB将 t2的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时,C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Ct2时,A、B 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同D从含少量 A
4、160;的 B 溶液中得到 B,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5如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落溶解度曲线,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a、c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B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 c 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的顺序是 cbaD将 t2时 a、b、c 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 t1后,析出晶体最多的物质是 a6物质 a、b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60时,a、b 的溶解度相等,此时由
5、 a、b 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B80时 a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 60时 a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C在 37时,将 30g 的 a 物质投入 50g 水中,得到的溶液是饱和溶液D将 80的等质量的 a、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冷却到 60得到的晶体质量相等7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40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60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都蒸发掉
6、0;10g 水,析出甲的晶体质量比析出乙的晶体质量大C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D60时,将 30g 甲物质放入 50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比是 3:58某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 80g 该固体加入到 50g 水中,加热充分溶解,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分析正确的是()A4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130 克/100 克水BM、N、P 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依次增大C把溶液从 P 点降
7、温到 N 点一定析出晶体DM、N、P 点溶液中,只有 M 点溶液一定饱和9KNO3 的溶解度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温度/溶解度/g013.32031.64063.96011080169100246A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B60时,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与溶液质量之比为 11:21C20时,10g 水中加入 5g 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再加入 5g 水,前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D将溶质质量分数为 28%的硝酸钾溶液从 60降温至 20,没有晶体
8、析出10如图为 A、B、C 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1时,三种物质中 B 的溶解度最大B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C可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 t2时 C 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t1时,将等质量 A、C 不饱和溶液分别用添加溶质的方法形成饱和溶液,所加的溶质质量相等二、非选择题11已知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在阴影区域部分,处于不饱和状态的是_(选填“A、B、C”)。(2)若饱和
9、0;A 溶液中含有少量的 C,提纯 A 的方法为_结晶,过滤。(3)P 点表示的含义为_。B(4)在 t1下,C 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2,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_。(5)向试管中滴入 2mL 水后,若 X 中有固体析出,则 X 为_(选填“ABC”)。12如图是 a、b、c 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你回答:(1)0时,a、b、c 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2)将 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10、升温至 t2时,有晶体析出的是_;(3)t2时,将 30g a 物质加入到 50g 水中充分溶解,所形成溶液的质量是_g。(4)t2时,等质量的 a 和 b 配制成饱和溶液时所需水的质量_(填“ab”或“ab”或“ab”)(5)将 t1时 a、b、c 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 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填选项序号)。A cabB abcC abcD bac13用所学知识回答。(1)加热冷水,当温
11、度尚未达到沸点时,水中常有气泡冒出,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2)如图是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此图回答问题:t2时,a、b、c 三种固体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用“=”“”“”符号连接)。b 中含有少量的 a,若要提纯 b,可采用_的方法。若 c 为氢氧化钙,在室温时,向c 的饱和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恢复到室温后,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14溶液是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依据相关信息回答问题:资料:硝酸钾的溶解度数据(部分数据已
12、做取整数处理)如下表所示:温度/溶解度/g102120323046406450866011070138(1)农业上,硝酸钾用作水溶性肥料,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是_。(2)A、B、C、D 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 100g 水,在 40时,向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 110g、86g、64g、32g 硝酸钾,充分溶解,如图所示。_(填字母序号)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使 B 烧杯的溶液升温至 50时,溶液的质量为_g。采用一种方法使 A 中的固体恰好溶解。对于最终四个烧杯中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
13、字母序号)。A 溶剂质量可能相等B 溶质质量可能相等C 溶质质量分数可能有相等的D 烧杯 A 中的溶液质量分数可能最大15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是 NH4Cl 和 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根据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温度()10305060NH4Cl33.341.450.455.2溶解度/gKNO320.945.885.5110(1)从上表可知,50时,NH4Cl 的溶解度为_g;(2)NH4Cl 和 KNO3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
14、大的物质是_(填化学式);(3)60时,含有 100g 水的 NH4Cl 不饱和溶液,降温到 10时结晶析出 10gNH4Cl 晶体,则 60时,该 NH4Cl 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_g。16如图是氯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1)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时对应的温度是_。(2)20时,分别向 50g 水中加入 15g 氯化钠和碳酸钠,充分溶解后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3)将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4)碳酸钠中混有少量的氯化讷
15、,可以用_的方法得到碳酸钠晶体b17试管 a、 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甲和乙,再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析出固体不含结晶水)。t1 时,甲的溶解度_乙的溶解度(用“>”“<”“=”填空)。p 点的含义是_。图 2,a 中加入的物质是_(填“甲”或“乙”);t3 时,若将 25g 甲物质加入到 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溶液质量为_。关于图 2 说法中正确的是_。At1 时 a 和 b 中溶剂质量相等Bt2
16、60;时 a 和 b 均为不饱和溶液Ct3 时 a 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 b 中溶质质量分数Dt3 时若使 a 和 b 均恰好饱和,a 中加入对应溶质质量大于 b 中加入对应溶质质量18如图是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回答:(1)t3时,将 60gB 物质加入到 50g 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g。)(2)图中 P
17、;点所表示的 B 物质的溶液为_(填“饱和”或“不饱和” 溶液,欲将 t1时 C 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任写一种)。(3)将 t2时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 t3(忽略水的蒸发),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19如图为 KNO3 和 NaCl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t2时,将 25g 氯化钠固体投入 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 NaCl_溶液
18、(填“不饱和”或“饱和”或“不能确定”)(2)将 t2时饱和的 KNO3 溶液 100g 恒温蒸发 10g 水,可析出 KNO3 的质量为_g,剩下的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_(结果保留小数点后 1 位)(3)现有 t2时 KNO3 溶液中含少量 NaCl,若要得到较纯净的 KNO3 晶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_:(4)你从图中还可获得什么信息(写出一条即可) _20M 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
19、解度曲线如图 1 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物质 M 进行了如图 2 所示的实验.(1)t1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_g;(2)烧杯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3)物质 M 是_.决胜 2019 中考化学压轴题全揭秘之预测题专题 05 溶解度曲线一、单选题1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t1时,A、C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BA 中混有少量 B,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 ACt
20、2时,把 50gA 放入 50g 水中能得到 A 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 1:3D将 t2时,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BCA【答案】C【解析】A、t1时,A、C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没有确定,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能确定,故 A 错误;B、A、B 的溶解度都温度的降低而降低,A 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t变化影响较大,所以 A 中混有少量
21、B,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A,故 B 错误;C、 2时,A 物质的溶解度是 50g,根据溶解度概念可知,50g 水中最多溶解 25g 的 A,所以:把 50gA 放入 50g 水中能得到 A 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 25g 75g1:3,故 C 正确;D、将 t2时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时,A、B 的溶解度减小
22、,C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A、B 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变小,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 没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不变,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分数=,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t1时 B 的溶解度大于 A 的溶解度大于 t2时 C 的溶解度,所以将 t2时,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 BAC,故 D 错误。故选 C。2X、Y 两种固体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3、X 的溶解度比 Y 的溶解度大Bt2时,X 溶液的浓度比 Y 溶液的浓度大C将 X、Y 的饱和溶液分别从 t2降温到 t1,两种溶液的浓度相同D将 t1时 X 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2,X 溶液的浓度增大【答案】C【解析】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 错误;B、t2时,X、Y 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浓度的大小无法确定,故 B 错误;C、X、Y 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降低,将
24、X、Y 的饱和溶液分别从 t2降温到 t1,两种溶液都有溶液析出,仍为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分数=,t1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两种溶液的浓度相同,故C 正确;D、X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将 t1时 X 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2,溶液中溶质和溶剂都是没有改变,X 溶液的浓度不变,故 D 错误。故选 C。3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根据曲线图示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AM 点表示 t1时,物质甲与物质乙的溶解能
25、力相同BN 点表示 t2时,形成物质乙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在 t2时,10 克甲溶于 10 克水,溶液质量是 12.5 克D在 t2时,配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高是 20【答案】B【解析】A、M 点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 M 点表示 t1时,物质甲与物质乙的溶解能力相同,故 A 正确;B、N 点在乙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上方,所以表示 t2时,形成物质乙的溶液是饱和溶液,故 B 错误;C、在
26、160;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25g,所以 10克甲溶于 10 克水,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12.5 克,故 C 正确;D、在 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25g,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0%=20%,所以配得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高为 20%,故 D 正确。故选 B。4A、B、C 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1时,A 的饱和溶液 65g 中含有溶剂 5
27、0gB将 t2的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时,C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Ct2时,A、B 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同D从含少量 A 的 B 溶液中得到 B,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答案】C【解析】A、t1时,A 物质的溶解度是 30g,所以饱和溶液 65g 中含有溶剂 50g,不符合题意;B、将 t2的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时,C 物质的溶解度
28、增大,所以 C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C、t2时,A、B 两种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相同,符合题意;D、B 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从含少量 A 的 B 溶液中得到 B,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不符合题意。故选 C。5如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落溶解度曲线,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a、c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B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 c 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t1时,三种物质的
29、溶解度大小的顺序是 cbaD将 t2时 a、b、c 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 t1后,析出晶体最多的物质是 a【答案】D【解析】A、t2时,a、c 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所以 t2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选项正确;B、c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 c 溶液t变为饱和溶液,选项正确;C、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 1时,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cba,选项正确;D、将 t2时 a、b、c
30、160;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 t1后,由于不知道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析出晶体最多的物质是哪种,选项错误,故选 D。6物质 a、b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60时,a、b 的溶解度相等,此时由 a、b 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B80时 a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 60时 a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C在 37时,将 30g 的 a 物质投入 50g 水中,得到的溶液是饱和溶液D将&
31、#160;80的等质量的 a、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冷却到 60得到的晶体质量相等【答案】C【解析】A、60时,a、b 的溶解度相等,此时由 a、b 所配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若不是饱和溶液不能确定,故不符合题意;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a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80时饱和 a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 60时饱和 a 溶液的溶C质质量分数,不是饱和溶液无法判断,故不符合题意;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37时,a 物质的溶解度是 3
32、0g,将 30g 的 a 物质投入 50g 水中,只能溶解 15g,得到的溶液是饱和溶液,故符合题意;D、由于 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不同,将 80的等质量的 a、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冷却到 60得到的晶体质量不相等,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C7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40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60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都蒸发掉 10g 水,析出甲的晶体质量比
33、析出乙的晶体质量大C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D60时,将 30g 甲物质放入 50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比是 3:5【答案】C【解析】A40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40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里分数相等,此选项正确;B60时,由于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60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都蒸发掉 10g 水,则析出甲的晶体质量比析出乙的晶体质量大,此选项正确;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小,此选项错误;D由溶解度曲线可知,60时,甲的溶解度是 60
34、g,则 50g 水中最多能溶解 30g甲,所以将 30g 甲物质放入 50g 水屮,甲全部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比是 3:5,此选项正确。故选 C。8某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 80g 该固体加入到 50g 水中,加热充分溶解,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分析正确的是()A4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130 克/100 克水BM、N、P 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依次增大C把溶液从 P
35、0;点降温到 N 点一定析出晶体DM、N、P 点溶液中,只有 M 点溶液一定饱和【答案】D【解析】A4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160 克/100 克水,故 A 错误;BM 点溶质质量为 100g-50g=50g、N、P 点溶质都为 80g,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N=PM;故 B 错误;C把溶液从 P 点降温到 N 点溶液质量不变,没有析出晶体,故 C 错误;DM、N、P
36、 点溶液中,只有 M 点有固体剩余,故溶液一定饱和,D 正确;故选 D。9KNO3 的溶解度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温度/溶解度/g013.32031.64063.96011080169100246A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B60时,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与溶液质量之比为 11:21C20时,10g 水中加入 5g 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再加入 5g 水,前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D将溶质质量分数为 28%的硝酸钾溶液从 60降温至 20,没有晶体
37、析出【答案】D【解析】A、从表格可以看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110g,因此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为 110g,对应的溶剂就是 100,则溶液为 210g,因此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 100g:210g=11:21,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31.6g,因此 10g 水中加入 5g硝酸钾充分溶解只能溶解 3.16g,再加入 5g 水,可以继续溶解 1.58g 的硝酸钾
38、,形成的溶液仍然是此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因此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钾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因此 20时饱和的硝酸,因此会有晶体的析出,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故选 D。10如图为 A、B、C 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1时,三种物质中 B 的溶解度最大B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C可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 t2时 C 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t1时,将等质量 A、C 不饱和溶
39、液分别用添加溶质的方法形成饱和溶液,所加的溶质质量相等【答案】D【解析】A、t1时,由图像知三种物质中 B 的溶解度最大,正确;B、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的是 A,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正确;C、C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可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 t2时 C 得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正确;D、不知 A、C 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无法判断添加溶质的质量,故描述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11已知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物质
40、溶解度相同; 4)在 t1时,B、C 的溶解度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升温至 t2,(1)在阴影区域部分,处于不饱和状态的是_(选填“A、B、C”)。(2)若饱和 A 溶液中含有少量的 C,提纯 A 的方法为_结晶,过滤。(3)P 点表示的含义为_。B(4)在 t1下,C 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2,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_。(5)向试管中滴入 2mL 水后,若 X 中有固体析出,则 X 为_(选填“
41、ABC”)。【答案】B降温t1时 B,C 物质溶解度相同B>CC(【解析】 1)溶解度曲线上及上方的点表示饱和溶液,曲线下方的点表示不饱和溶液,图中阴影区域部分在曲线 B 的下方,故处于不饱和状态的是 B;(2)A 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若饱和 A 溶液中含有少量的 C,提纯 A 的方法为降温结晶;(3)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 P 点表示的含义为 t1时 B,C(BC 的溶解度减小,
42、有晶体析出,溶液质量分数减小, 溶解度增大,溶液质量分数不变,故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B>C;(5)氧化钙和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C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温度升高 C 会有晶体析出,故选 C。12如图是 a、b、c 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你回答:(1)0时,a、b、c 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t2时,将 30ga 物质加入到 50g 水中充分溶解,所形成溶液的质量25g+50g75g;4)(2)将
43、;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2时,有晶体析出的是_;(3)t2时,将 30g a 物质加入到 50g 水中充分溶解,所形成溶液的质量是_g。(4)t2时,等质量的 a 和 b 配制成饱和溶液时所需水的质量_(填“ab”或“ab”或“ab”)(5)将 t1时 a、b、c 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 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填选项序号)。A cabB abcC abcD bac【答案】c;c
44、;75abD【解析】(1)0时,a、b、c 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c; (2)将 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2时,有晶体析出的是 c,因为 c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3)(t2时,等质量的 a 和 b 配制成饱和溶液时所需水的质量 ab,因为该温度下,a 的溶解度大于 b;(5)将 t1时 a、b、c 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 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因为升
45、温后 a、b 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 的质量分数变小。13用所学知识回答。(1)加热冷水,当温度尚未达到沸点时,水中常有气泡冒出,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2)如图是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此图回答问题:t2时,a、b、c 三种固体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用“=”“”“”符号连接)。b 中含有少量的 a,若要提纯 b,可采用_的方法。若 c 为氢氧化钙,在室温时,向c 的饱和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恢复到室温后,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
46、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答案】减少a=b>c蒸发结晶变小(【解析】 1)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反而减少,所以加热冷水,当温度尚未达到沸点时,水中常有气泡冒出,故填减少。(2)由图可知,t2时,a、b 的溶解度曲线相较交,则 t2时,a、b 两种固体的溶解度相同,由图还知,t2时,c 的溶解度曲线最低,则此时 c 固体的溶解度最小,所以 t2时,三种固体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a=b>c,故填 a=b>c。由图可知,a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
47、;b 大,若 b 中含有少量的 a,若要提纯 b,可采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故填蒸发结晶。生石灰能与饱和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使原饱和溶液中的溶剂减少,溶液中的部分溶质结晶析出,溶液中的溶质减少,故填减少。14溶液是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依据相关信息回答问题:资料:硝酸钾的溶解度数据(部分数据已做取整数处理)如下表所示:温度/溶解度/g102120323046406450866011070138(1)农业上,硝酸钾用作水溶性肥料,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是_。(2)A、B、C、D 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 100g 水,在
48、 40时,向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 110g、86g、64g、32g 硝酸钾,充分溶解,如图所示。_(填字母序号)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使 B 烧杯的溶液升温至 50时,溶液的质量为_g。采用一种方法使 A 中的固体恰好溶解。对于最终四个烧杯中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序号)。A 溶剂质量可能相等B 溶质质量可能相等C 溶质质量分数可能有相等的D 烧杯 A 中的溶液质量分数可能最大【答案】硝酸钾(KNO3);ABC;186;acd。(【解析】
49、;1)硝酸钾溶液中,溶质是硝酸钾,故填硝酸钾。 2)依据饱和溶液的概念可知,A、B 中有固体出现,一定是饱和溶液,由 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64g,可知 100g 水D中溶解 64g 硝酸钾恰好饱和, 一定不饱和,故填 ABC。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86g,可知 100g 水中溶解 86g 硝酸钾恰好饱和,可见使 B 烧杯的溶液升温至 50时,硝酸钾完全溶解,溶液的质量为 186g,故填 186。
50、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可以升高温度,加入溶剂也能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如果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使固体恰好溶解,则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分数增大,如果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此时溶液质量分数最大,故 ad 正确;如果用加入溶剂的方使固体恰好溶解,则溶剂、溶质的质量都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可能是相等的,故 c 正确;无论用什么方法使固体恰好溶解,溶质的质量都会增加,所以b 错误,故填acd。15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是 NH4Cl 和 KNO3
51、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根据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温度()10305060NH4Cl33.341.450.455.2溶解度/gKNO320.945.885.5110(1)从上表可知,50时,NH4Cl 的溶解度为_g;(2)NH4Cl 和 KNO3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_(填化学式);(3)60时,含有 100g 水的 NH4Cl 不饱和溶液,降温到 10时结晶析出 10gNH4Cl 晶体,则 60时,该 NH4Cl 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_g。【答
52、案】50.4KNO3143.3【解析】(1)50时,NH4Cl 的溶解度为 50.4g;(2)根据表格可以看出,KNO3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3)60时,含有 100g 水的 NH4Cl 不饱和溶液,降温到 10时结晶析出 10gNH4Cl 晶体,则 60时,该 NH4Cl 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100g+43.3g=143.3g。16如图是氯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1)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时对应的温度是_。(2)20时,分别向 50
53、g 水中加入 15g 氯化钠和碳酸钠,充分溶解后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3)将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4)碳酸钠中混有少量的氯化讷,可以用_的方法得到碳酸钠晶体【答案】30碳酸钠加入溶剂水(或降低温度)降温结晶(【解析】 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时对应的温度是 30。 2)20时,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分别约是 36g、20g,则 50g 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和碳酸钠的质量分别为 18g、10g,所以向 50g 水中加入
54、;15g 氯化钠和碳酸钠,充分溶(解后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碳酸钠。 3)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降低温度,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变大,所以将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加(入溶剂水、降低温度。 4)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采用降温结晶法使溶质结晶析出。b17试管 a、 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甲和乙,再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析出固体不含结晶水)。t1 时,甲的溶解度_乙的溶解度(用“>”“<”“=”填空)。p 点的含义是_。图 2,a 中加入的物
55、质是_(填“甲”或“乙”);t3 时,若将 25g 甲物质加入到 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溶液质量为_。关于图 2 说法中正确的是_。At1 时 a 和 b 中溶剂质量相等Bt2 时 a 和 b 均为不饱和溶液Ct3 时 a 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 b 中溶质质量分数Dt3 时若使 a 和 b 均恰好饱和,a 中加入对
56、应溶质质量大于 b 中加入对应溶质质量【答案】<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乙70AB【解析】由图 1 可知,t1 时,甲的溶解度曲线低于乙的溶解度曲线,所以 t1 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故填<。由图 1 可知,t2 时,价、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较于 P 点,则 P 点的含义是 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填 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由图 2 可知,将等质量的甲和乙,
57、再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中充分溶解,固体均溶解,降低温度后,试管a 中无晶体析出,试管 b 中有晶体析出,说明试管 a 中的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试管 b 中的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t3响较大,所以试管 a 中加入的物质是图 1 中的物质乙,故填乙。由图 1 可知, 时,物质甲的溶解度为 40g,即 t3 时,100g 水中最多溶解甲 40g,t3 时,若将 25g
58、;甲物质加入到 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只有 20g 甲溶解,得到溶液质量为 70g,故填 70。A 由题文试管 a、b 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甲和乙,再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可知,两支试管中的溶剂质量相等,降温至 t1 时,溶剂不变,所以 a 和 b 中溶剂质量相等,选项正确;B 温度降至 t1 时,试管 a 中就没有析出晶体,说明 t2 时 a 中的溶液为不饱和
59、溶液;降温至 t3 时 b 试管才析出晶体,说明 t2 时 b 中的溶液也为不饱和溶液,选项正确;Ct3 时,试管 a、b 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甲和乙,再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两支试管中均没有固体剩余,所以a 中溶质质量分数等于 b 中溶质质量分数,选项错误;D由可知,试管 a 中加入的物质是乙,且 t3 时乙的溶解度小于甲的溶解度,所以 t3 时若使 a 和 b
60、0;均恰好饱和,a 中加入对应溶质质量小于 b中加入对应溶质质量,选项错误,故填 AB。18如图是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回答:(1)t3时,将 60gB 物质加入到 50g 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g。)(2)图中 P 点所表示的 B 物质的溶液为_(填“饱和”或“不饱和” 溶液,欲将 t1时 C 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任写一种)。(3)将 t2时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 t3(忽略水的蒸发),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答案】90不饱和升高温度(添加溶质 C,蒸发溶剂)B>A>C【解析】(1)t3时,B 物质的溶解度是 80g,在此温度下将 60gB 物质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阳城建职业学院《数字设备与装备》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莱州市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三数学试题第四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 辽宁传媒学院《地质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金融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神木职业技术学院《生态环境保护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因狗咬伤赔偿协议书模板.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成都存量房屋买卖合同书
- 二零二五版论行政合同书特权的法律规制
- 二零二五借款股权抵押协议书
- 婚前财产离婚标准协议书模板
- 碧螺春的主要制作工艺
- 北京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通分100题及答案
- 学弈 全国公开课一等奖
- NBT47013涡流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 2024年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安全管理考试题库附答案
- 学校宿舍家具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标
- 北师大版 数学 二年级下册 单元测试卷
- 提姆与莎兰的小木屋
- 工会会计账务处理智能系统
- 低代码行业供需现状与发展战略规划ppt
-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5趋势性上调和下调基因分析6基因集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