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学基础)习题及答案_第1页
1《中医学基础)习题及答案_第2页
1《中医学基础)习题及答案_第3页
1《中医学基础)习题及答案_第4页
1《中医学基础)习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学基础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序号填在括号内。)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A.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B.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D.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2.中医学“证”的概念是()A.疾病的症状与体征B.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调查过程C.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过程D.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3.属于“阳中之阳”的时间是()A.上午B.中午C.下午D.前半夜4.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A.寒与热B.上与下C.动与静D.邪与正5.五行中具有“润下”特性的是()A.木B,火C. ±D.水6.五行中,火的特性是()A.曲直B

2、.炎上C.润下D.从革7.五行中,木的特性是()A.润下B.稼稽C.炎上D.曲直8.五脏生理功能的特点是:()A.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B.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C .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D.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9.六腑生理功能的特点是:()A.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B.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C .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D .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10.具有运化水液功能的脏腑是()A.脾B.三焦C.肝D.肾11.藏神的是()A.心B.肝C.脾D.肺12.主统血的是()A.心B.肝C.脾D.肺13.与脾关系密切的是()A.喜B.怒C.思D.忧14. “在窍为目”的是()A.肝

3、B,心C.脾D.肺15. “受盛之官”指()A.胆B.胃C.小肠D.大肠16. “血府”指()A.脑B. MC.竹D,脉17.朝百脉的是()A.心B.肝C.脾D.肺18.“精血同源”指的是()A.心肺关系B.肺肝关系C.肝脾关系D.肝肾关系819.“先天之本”是指(D.肾)A.心B.肝C.脾20.“后天之本”是指()A.心B.肝C.脾D.肾21.心在志为()A,怒B.喜C.思D.忧22.五脏有五华,则肺之华是()A.毛B.发C.爪D.唇23.肺主一身之气体现在()A.吸入清气B.宣发卫气C.生成宗气和调节气机D.助心行血24.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肺主气,司呼吸B.肺主升清C.肺主通调水

4、道D.肺主治节25.脾统血的含义是()A.脾有推动血液在经脉中流行的作用B.脾有调行经脉中血流量的作用c.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D.脾有贮藏血液的作用26.具有主疏泄、调畅气机功能的主要脏腑是A.心B.肺C.脾D.肝27.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府,又称之为“中精之腑”的是A.肝B.胆28 .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A.脉B.筋29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心其华在舌B,肺其华在毛C.脑C.愉c.肝其华在爪D.储()D.#()D.脾其华在唇30 . “天癸”是指:A.来自父母的形成胚胎的原始物质C.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B.促进生殖机能的基本物质,是由肾精产生D.决定人体生长壮老己的基本

5、物质31 .称为“水谷之海”的是:A.脾B.大肠32 .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心在窍为舌B.肺在窍为喉33 .下列“诸海”中错误的是:A.脑为畸之海B.肺为气之海34 .六腑包括:C小肠C.脾在窍为口C冲脉为血海()D.胃()D.肝在窍为目D.胃为水谷之海A ,胆、胃、大肠、小肠、女子胞、膀胱B.胆、胃、大肠、小肠、三焦、女子胞C.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心包、胆D.小肠、胃、大肠、三焦、膀胱、胆35.以自然界清气与水谷精气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气称为:A.元气B .宗气C.营气36.具有营养全身和化生血液作用的气是:A .元气B.营气C.宗气37 .导致人体生命死亡的根本病机是A.阴阳偏盛B.

6、阴阳偏衰C.阴阳离决38.卫气是D.卫气( )D.卫气()D.阴阳失调()A.藏于肾中之气B.积于胸中之气C.吸入肺中之气D.行于脉外之气39.风邪致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的特点,主要与其哪种性质相关()A.风为阳牙BB.风性轻扬C风性善行D.风性数变B.过食寒凉而发病D.过食肥甘厚味而发病C.悲D.惊B .脏腑功能失调D .内生五邪病理变化C .扶正祛邪D .标本缓急40.最易导致“着痹”的邪气是()A.风邪B.寒邪C.湿邪D.燥邪41.常引起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易伤阳气的致病因素是(A.风邪B.寒邪C.湿邪D.痰饮)42.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咯,多因感受哪种病邪(A.风邪B.寒邪C.暑邪D

7、.燥邪)43.湿邪致病具有病程长,往往缠绵难愈,是由于(A.湿为阴邪B.湿性重浊C.湿性粘滞D.湿性趋下)44.最易侵犯人体上部和肌膜的外邪是:(A.风邪B.寒邪C.湿邪D.暑邪)45.六淫中最易致肿疡的是:(A.风邪B.湿邪C.火邪D.燥邪)46.喜、怒、忧、思、恐等情志活动失调均可化火,故称为:(A .五气化火B.五志化火C .心火上炎D .肝郁化火)47.哪种情志异常易使肝的疏泄功能失调(A.过喜B.过思C.过怒D.过恐)48.情志为病,过喜则(A.气上B,气下C.气缓D.气结)49.邪气亢盛,正气不衰的证候是(A.实证B.虚证C.虚实夹杂证D.真虚假实证)50.正治的定义是(A.顺从疾

8、病的某些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B.正确的治疗法则C.逆着疾病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D.扶助正气)51.“热者寒之”属于(A.正治法B.反治法C.治标法D.从治法)52.除哪项外,均能体现“因人制宜”治则(A.因性别不同而用药各异B.因居处环境不同而用药各异C.团体质不同而用药各异D.因年龄长幼不同而用药各异)53.定气最主要的致病特点是:(A.发病急B.病势重C .症状相似D.传染性强)54.瘀血形成之后可致疼痛,其特点为:(A.胀痛B.掣痛C.刺痛D.灼痛)55.正气强弱主要取决于:(A .气候因素B.地域因素C .饮食习惯D.体质与精神状态)56.食复是指:A.疾病初愈,因饮食因素而致

9、复发C.过食辛辣而发病)57 .根据七情分属五脏的理论,下列情志中属心所主的是A.喜B.怒58 .病的基本病理主要是指:A.阴阳失调C .经络功能失调59 .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是:A.调整阴阳B.治病求本60 .下列除哪项外都是得神的表现:A.两目精彩B.面色荣润C.肌肉不削D.面色潮红61.下列除哪项外皆可而见青色:( )A.虚证B.痛证C.寒证D.惊风62.满面通红者多属于:( )A.戴阳证B.虚热证C.实热证D.上热下寒证63.小儿食指脉络色鲜红为:( )A.实热证B.虚热证C.惊风证D.外感表证64.望舌的顺序:( )A.先看舌体,再看舌苔B.先看舌苔,再看舌体C.舌体舌苔同时看D

10、.先舌苔后看舌下络脉65.下列那项可见于正常人:( )A.胖大舌B.淡嫩舌C.淡白舌D.裂纹舌66.舌质红,苔黄腻,多见于( )A.里热炽盛B.湿热内蕴C.阴虚火旺D.寒湿阻滞67.下列除那项外都是淡白舌主病:( )A.气血两虚B.气虚C.阳虚D.阴虚68.干咳无痰,咳声清脆多属于:( )A.风寒犯肺证B.燥邪犯肺证C.痰热壅肺证D.风热犯肺证69.病人感觉怕冷,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仍觉寒冷不解者为:( )A.畏寒B.恶寒C.恶风D.寒栗70.日晡潮热可见于:( )A.阳明经证B.阳明腑证C.阴虚火旺D.湿热内盛71.诊断表证的主要依据是:( )A.咳嗽B.喷嚏C.咽痛D.恶寒发热72.自汗多因何

11、引起( )A.阳气不足B.热邪过盛C.阴虚火旺D.阳气暴脱73.前额连及眉棱骨痛者病在:( )A.太阳经B.阳明经C.太阴经D.少阳经74.滑数脉多见于( )A、痰热内蕴证B、肝阳上亢证C、肝气郁结证D、阴虚内热证75.患者而赤身热,口渴饮冷,烦躁不宁,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数。此属()A、表热证B、里实热证C、里虚热证D、戴阳证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有()A.阴阳对立制约B.阴阳互根互用C,阴阳消长平衡D.阴阳相互转化E.阴阳偏盛偏衰2.与血液运行关系密切的脏是()A.心B.肝C.脾D.肺E.肾3.以下何脏腑与水液代谢有关()A.肺B.脾C.肾D.三焦E.膀胱4.五脏之中,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

12、关系密切的有)A.心B.肝C.脾D.肺E.肾5.“气为血之帅”,具体表现为)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E.血能生气6.气的生理功能有:()A.推动作用B .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 .气化作用7.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是:()A .外感性B.季节性C.地区性D .相兼性E.转化性8.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A.黏滞B.凝滞C.收引D.趋下E.重浊9.引起疾病的常见原因是:()A .六淫B .七情C.疣气D.药邪E.医过10.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A .轻扬开泄B.善行数变C .主动D.易耗气伤津E.为百病之长11.下列哪些是防气的致病特点()A.传染性强,

13、易于流行B.发病急骤,病情危笃C. 一气一病,症状相似D.转化性E.地区性12.正气是指:()A .人体的机能活动B ,抗邪能力c ,驱邪外出的能力D.康复能力E ,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13 .疾病复发的诱因是:()A.复感新邪B.食复C.劳复D药复E .伏邪14.虚证临床可见到:()二、多项选择题(在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序号填入括号内)C.久病消耗精气A ,五心烦热D,畏寒肢冷B ,脉实有力E ,食积不化B ,脉实有力E.水湿泛滥C.瘀血内阻15 .实证临床可见到:A.二便不通D.心悸气粗16 . “因人制宜”主要根据病人的什么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A.饮食偏嗜B.

14、性别C.劳逸损伤D.年龄E.体质17 . “因时制宜”原则是指:()A .夏季慎用温热B.冬季慎用寒凉C.暑邪致病应解暑化湿D .秋季外感宜辛温发散E .冬季宜食热性食物18 .中医学“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包括:()B.因时制宜C.未病先防D.既病防变E .审因论治19 .下列哪些属于“治未病”的内容:B.急则治其标C .调摄精神D,加强锻炼20.病重“失神”表现为A.饮食不入,泄泻不止E先安未受邪之地B.骨枯肉脱、形嬴色败( )C,卒然神昏,手撤遗尿D.神昏澹语,循依摸床21 .我国正常人的面色是:A.五色鲜明B.夏季稍黄季稍白22 .红绛舌,常见于:A.里实热证B.阴虚火旺证证23 .望舌时

15、应注意:A.光线B.染苔24 .赋苔主病为:A.湿浊B.痰饮有余25 .痛证可见下列何脉?A.弦脉B.紧脉E两目晦暗、瞳神呆滞( )C.红黄隐隐D.明润含蓄E.秋( )C.气虚血瘀证 D.痰瘀内阻证E.食滞气郁( )C.伸舌姿势D.年龄体质 E.禀赋( )C.食积D.胃气虚E.邪热( )C.缓脉D.代脉E.迟脉三、简答题1 .“辨证”、“症”、“证”、“病”的含义有何不同? “症”、“证”、“病”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2 .五脏的功能和生理特点如何?六腑的功能和生理特点如何?3 .为什么称“脾胃为后天之本”?4 .何谓六淫?简述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5 . “异病同治”与“同病异治”有何不同?中

16、医学基础 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2D3A4D5D6B7D8C9A10A11A12C13C14A15C16D17D18D19D20C21B22A23C24B25c26D27B28B29A30B31D32B33B34D35B36B37C38D39.D40.C41.B42D13.C44.A45.c46.B47C48C49A50c51A52B53.D54.C55.D56.A57A58.A59.B60D61A62C63D64A65D66B67D68B69B70B71D72A73B74A75B二、多项选择题1. ABCD2 .ABCD3. ABCDE4 .BC5. ABC6 .ABCDE7. AB

17、CDE8. BCD9. ABCDE10.ABCE11. ABC12. ABCDE13. ABCD14.ACD15. ABCE16. BDE17. ABCE18. CD19. CDE20 .ABCDE21. CD22. AB23 .ABCDE24. ABC25.ABD三、简答题1 .“辨证”、“症”、“证”、“病"的含义有何不同? “症”、“证"、"病"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 证。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

18、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症:症状,包括患者的主观感觉和医生检查所得的客观体征。证:证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病: 疾病,指机体在一定致病因素作用下所发生的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总过程。三者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症是疾病的现象,是内在脏腑病变表现于外的征象;而证则 是揭示了疾病的本质,是疾病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由症组成;病也是由症组成, 在不同的病理阶段又有不同的证,它是一种病理过程。2 .五脏的功能和生理特点如何?六腑的功能和生理特点如何?答:五脏:贮藏精气,满而不实。五脏:形态为实质性器官;功能上“藏精气”;生理特性上 “藏而不泻,满而不实”。六腑:传化水谷,实而不满。六腑:形态为空腔性器官;功能上“传化物”传化水谷;生 理特性上“泻而不藏,实而不满”。3 .为什么称“脾胃为后天之本” ?答:所谓“后天”,即指人出生以后的整个生命过程,包括生、长、壮、老、已几个阶段。 脾胃同居中焦,具有主运化的功能,是人体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并输布其精微的 主要脏器。人在出生之后,人体的营养,机体生命活动的持续和精气血津液的化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