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及防治_第1页
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及防治_第2页
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及防治_第3页
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及防治_第4页
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及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及防治1黄曲霉毒素产生的原因1.1 黄曲霉毒素的来源黄曲霉毒素是由曲霉属中的黄曲霉和寄生曲霉所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黄曲霉作为贮藏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寄生曲霉在我国罕见,它是以寄生方式存在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甘蔗或葡萄的一种害虫水蜡虫体内。在自然界,黄曲霉的生长要求不高,在有氧条件下, 花生和玉米是最好的繁殖场所。在黄曲霉毒素的产生过程,温度是一 个很重要的条件,温度过高过低,对霉菌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在25 C30 C下,容易产生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耐热,加入强碱和 5 %次氯酸钠可完全破坏。1.2 饲料中产生黄曲霉毒素的原因1.2.1 环境温度和湿度 黄曲霉的生

2、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25 C30 C是最适生长温度,最适相对湿度为80 %90 %。由此可见,黄曲霉的生长繁殖与一定地区的气候条件是密切相关的。在众多的饲料发生霉毒的地区来看,南方地区都要高于北方, 这是因为南方的气温、湿度更适合于黄曲霉的生长繁殖, 特别是梅雨 季节,黄曲霉容易生长。1.2.2 饲料原料水分含量 玉米、麦类、稻谷等谷实饲料原料的水分含 量为17 % 18 %时是黄曲霉生长繁殖的最适条件。谷实类在粉碎 后如果水分含量过高则更适合黄曲霉的生长。 因此,饲料原料的含水 量应控制在防霉含水量以下。1.2.3 仓库和管道污染如果饲料原料长时间仓储或仓库潮湿、漏雨, 库存过多

3、而不注意通风、干燥、打扫卫生,特别是已经粉碎的物料, 由于颗粒小,容易吸收周围的水分,就很可能为黄曲霉的生长繁殖创 造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其次,颗粒饲料的生产中要注意冷却和配套风 机的选择,否则易造成颗粒冷却时间不够或风量不足,出机饲料水分、 温度过高而导致黄曲霉的生长。止匕外,还要定期清理颗粒料提升料斗 或管道中形成的霉积料。1.2.4 运输管理。饲料运输过程中若管理不当,雨淋、受潮、曝晒、 通气不当、堆压时间过长也会为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创造有利的条件。 2黄曲霉毒素中毒及其对人畜的危害2.1 黄曲霉毒素的致病机理黄曲霉毒素耐高温,在食品/配合饲料加工过程中难以被破坏,当使用被污染的原料时,也导

4、致食品/配合饲料被污染,造 *畜中毒。 黄曲霉毒素对人和动物健康的危害与黄曲霉毒素抑制蛋白质合成有 关。黄曲霉毒素分子中的双吠喃环结构,是产生毒素的重要结构。研 究表明,黄曲霉毒素的细胞毒作用是干扰信息RNA和DNA的合成,进而干扰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导致动物全身*伤害。据有关专家 的研究报告,黄曲霉毒素 B 1能与tRNA结合形成加成物,黄曲霉 毒素-tRNA加成物能抑制tRNA与某些氨基酸的结合的活* ,对蛋 白质生物合成中的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亮氨酸、精氨酸和甘氨酸 与tRNA的结合,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从而在翻译水平上干 扰了蛋白质生物合成,影响细胞代谢。2.2 黄曲霉毒素与动物疾

5、病黄曲霉毒素中毒主要是指对动物肝脏的伤害,受伤害的个体因动物种类、年龄、*别和营养状态而异。研究表明,黄曲霉毒素可导致肝功 能下降,降低羊奶产量和产蛋率,并使动物的免疫力降低,易受有害 微生物的感染。止匕外,长期食用含低浓度黄曲霉毒素的饲料也可导致 胚胎内中毒,通常年幼的动物对黄曲霉毒素更敏感。 黄曲霉毒素的临 床表现为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生育能力降低、饲料利用率降低、贫血 等。黄曲霉毒素不仅能够使种羊的产奶量下降,而且还使羊奶中含有转型的黄曲霉毒素M1和M2 。2.3 黄曲霉毒素与人类的健康食品卫生问题是食品安全的首要问题。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类生 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食品对人

6、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的影响。在食品卫生的污染因素中,生物毒素对食品的污染是最重要 的污染之一,而黄曲霉毒素则因其对人、畜肝脏的剧烈损害而名列毒 性之首。黄曲霉毒素属剧毒毒物,其中黄曲霉毒素B 1的动物半数致死量仅为0.36毫克/公斤体重。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比富化钾大10倍。它引起人的中毒主要是损害肝脏,发生肝炎、肝硬化、肝坏死等。临床 表现有胃部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及肝区触痛等,严重 者出现水肿、昏迷以至抽搐而死。同时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 的致癌物质,其致癌力是奶油黄的 900倍,其诱发肝癌能力比二甲 基硝胺大75倍。人类健康受黄曲霉毒素的危害主要是由于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

7、 食物。对于这一污染的预防是非常困难的,其原因是真菌在食物或食 品原料中的存在是很普遍的。国家卫生部门禁止使用该严重污染的粮 食进行食品加工生产,并制定相关的标准监督企业执行。 但对于含黄 曲霉毒素浓度较低的粮食和食品无法进行控制。在发展中国家,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与癌症的发病率呈正相关。 亚洲和非洲的疾 病研究机构的研究工作表明,食物中黄曲霉毒素与肝细胞癌变呈正相 关。长时间食用含低浓度黄曲霉毒素的食物是导致肝癌、胃癌、肠癌 等疾病的主要原因。除此以外,黄曲霉毒素与其他致病因素(如肝炎 病毒)等对人类疾病的诱发具有叠加效应。3脱毒处理轻度污染的饲料原料经脱毒处理使毒素含量符合卫生标准后

8、可利用。主要的脱毒方法有:3.1 除去法主要是采取挑选霉粒、加工去毒,可水洗,可浸泡,也可用吸附剂如 活性炭、膨润土、沸石、硅藻土或甘露寡糖来吸附,去毒效果不错。 经脱毒处理后的日粮中黄曲霉毒素不超过50毫克/公斤就可作为猪饲料。3.2 灭活法常用的有三种,加热处理法:黄曲霉毒素虽然对热稳定,但在高温 下也能部分分解;碱炼法:原理是破坏黄曲霉毒素的内酯环使之失 去毒性,花生、玉米均可用此法;石灰溶液和盐类去毒,首先用石灰乳水、纯碱水或草木灰水浸泡整粒的污染黄曲霉毒素的玉米23小时,然后用清水冲洗至中性,两小时后烘干,去毒效果可达 60 % 90 %。4防治对策4.1 注意对原料的管理尽量选择对

9、霉菌敏感性不强的饲料作物: 收获和储运过程中应尽量避 免磨破、压碎、鼠啃、虫咬,特别是避免玉米、花生等谷物的表皮和 外壳损伤。破碎的花生易污染黄曲霉。贮藏室应避免过湿、通风不良 及堆放过多过久。4.2 加强对原料的采购管理原料采购是饲料企业产品质量优劣的第一关。因此,采购管理至关重 要。要努力提高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如原料知识、原料管理知识、 敬业精神)。采购人员应严格按国际标准及企业标准来采购原料,对 于已被黄曲霉毒素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原料一律不能收购,切勿低价收购不合格原料,以次充好。采购人员要对原料的营养指标、水分含 量进行严格的验收。特别是水分含量问题。玉米是成品料的主要原料, 玉米水

10、分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成品料的水分含量。 南方地区的梅雨 季节时,一般原料的水分含量应低于 12.5 %,玉米、高粱、稻谷的 水分含量应控制在14 %以下。4.3 强化原料的贮存保管原料贮存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如果仓库漏水、阴暗、潮湿、老鼠出没 就很容易促使黄曲霉生长,因而影响产品质量。在原料贮存中,一定 要注意空气、湿度、温度等的控制,要严格按照 先进先出”的使用原 则,要及时清理已被污染的原料。可使用的方法有:控制贮存环境的 温度、封闭隔氧贮存、气调贮存、低温通风贮存及辐射法。例如把脱 粒后的湿玉米装入内衬塑料袋的麻袋,装满并扎紧袋口可抑制黄曲霉 的生长,也可以添加防霉剂(如丙酸及其盐类、山

11、梨酸及其盐类、双 乙酸钠等)。4.4 重视饲料生产过程首先是湿度问题,我国对饲料产品中的水分含量已有明确的规定:猪、鸡配合饲料的水分含量在北方不高于14 %,在南方不高于12.5 %。但如果平均气温在 10 C以下的季节或出厂到饲喂期不超 过10天或配合饲料中添加有规定量的防霉剂的话, 水分含量可以增 加0.5 %;猪、鸡浓缩饲料的水分含量在北方不高于12 %,南方不高于10 %。在颗粒饲料生产中:要控制好蒸汽质量和输送蒸汽 管道的长度,以防止冷凝水进入调质器,蒸汽压一般应控制在0.350.4MPa ,水分控制在15 %16 %之间较好;要注意调 质时间,一般应控制在1030分钟,调后的粉料水

12、分不超过10 %为好,或调后的含水量和调前的相差应小于0.5 %;要选好冷却设备,控制好冷却时间和冷却温度;装袋前要严格检测饲料的含水 量。其次是温度问题,要注意控制蒸汽的温度(80 C i2 C );要注意冷却时间和通风量以及对冷却后颗粒料温度的推测,防止料温与室温 相差过大,料温应高 3c5C。4.5 切实搞好饲料贮存仓库要通风、阴凉、干燥、清洁没有霉积料,其次堆入要规范,应与 窗、壁保持一定的距离,贮存时间长的话还要定期翻动通风。再次是 防霉剂的使用。现在多用丙酸盐类防霉剂,如克霉灵、除霉净、霉敌 101、露保细、万路保、克霉霸、露保细盐、露保细 NC、万香保, 具体使用方法是:密封包装

13、的含水量12.5 % 13.5 %的颗粒料贮存1个月以上,应添加 0.3 %的丙酸钙。水分在 11.55 %- 12.5 %的粉料贮存2月以上的则加丙酸钙 0.15 %。南方地区由于 雨水较多,35月间最好添加0.2 % 0.4 %的丙酸钙或丙酸 钠。除丙酸及其盐类外,还可用山梨酸及其盐类,苯甲酸和苯甲酸钠, 甲酸和甲酸钠、甲酸钙。目前国际上多采用复合型的防霉剂,如万香 保、克霉霸等。4.6 饲料的安全运输装车时要保证车箱里没有水、不潮湿,运输时最好盖上防雨用具如帆 布,一者可以防雨水,二者可以防阳光曝晒;卸车时应注意将最上层 的饲料或已被淋湿或破袋的放在最后堆,以便早点用掉。影响配合饲料质量

14、的四个因素影响配合饲料质量的因素可归纳为:人员的素质、配方、场地、设备及加工工艺、原料、质量检测,规章制度等。饲料配方因素电脑配方软件的应用使饲料配方的约束条件增加到十几个甚至更多,使得配合饲料的质量有了飞跃性的提高, 但在实施上却忽视了 动物试验的检验环节。多数配方未做动物试验就用于生产, 忽视了地 理条件的不同、饲养地水质的不同、饲料原料产地的不同、动物品种 及杂交组合的不同、饲养方式不同等对配合饲料质量的影响。 一个好 的配方必须是经过当地的动物及饲养条件下的饲养试验检验的。方法多采用先在本厂内的试验场进行严格的科学试验, 检测项目尽可能多 些,鉴于食品安全性日益被人们所重视, 有条件的

15、最好做这方面的测 定。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点)在养殖户中做中试,以检测动物 增重、饲料报酬、经济效益等主要指标。最后扩大到面上的试验,推 广扩大试验以观察指标为主。许多饲料厂都有自己的养殖场,但多数 都把它当作消化退回料或仓库下脚料之用,十分可惜。面上的试验也应科学、严谨。有相当数量的厂,雇用了大量的 人员(有的多达300400人),每个村派驻两人在农户家做试验,这 本是好事,可惜的是他们未按科学的饲养试验方法来操作。 选的动物 多数营养较差但骨架较好,试验前所谓的洗胃,也就是喂些如石灰水 类的物质(甚至是轻泻剂),让试验猪排空胃肠并吃得很少,有的甚 至使试验猪造成生理性脱水。试验开始时让

16、农民亲自称早上空腹猪, 然后喂他们带来的料(较好的)或添加剂,饲养期多在10天左右结束, 还是让农民来称猪的早上空腹重。 所得结果好的惊人,少则每天增重 23斤,多则35斤。表面上看无可挑剔,农户家做的试验、农民自己 喂猪称猪,还能假吗?但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它,其结果是不可信的、 是伪科学。首先,我们都知道,营养不良的动物在营养改善后短期内 的生长速度会大大超过正常值,这在生理上称为生长补偿。其二是前 后两次的 空腹”不一样,前面的空腹不但胃空了,连肠子也空了,甚 至还有机体的生理脱水。后面的空腹却是头天晚上吃得饱饱的, 次日 早上胃可能只空了一半,而肠内却是满满的,机体的脱水也得到充分 的补充

17、。后面的 空腹”水分这么多,加上计算日增重时,除以一个很 小的数(710天),能不 长”灯吗?这种试验若是不懂试验方法、 是无意的,应该加以纠正,若是有意的,那就是一种欺骗行为。原料的检测问题1 .霉菌毒素的检测。以往的原料也有霉变的问题,但多数是用 量较少的原料(如花生饼(粕)等),对配合饲料产品影响不大。故 人们一直不重视它。随着国家贮备粮的新陈更替,大量的陈玉米、稻 谷用于饲料,玉米、稻谷都是占配合饲料比例大的原料,如果它们出 问题,配合饲料能不受影响?有资料报道,2002年由于配合饲料使用 了大量的陈玉米,致使全国妊娠母猪流产率提高了 10%15%,小母 猪假发情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饲

18、料的霉素毒素不但影响饲养动物的 生产性能,还可能因残留而影响畜禽食品的安全,影响到人的健康, 希望饲料厂家和各级饲料监测部门给予足够的重视。2 .原料掺假物的镜检。多数厂家只重视常规养分的测定,如测 定粗蛋白、水分、灰分等,而忽视镜检的鉴别检查。好些饲料,常规 成分检测是较难区别其质量好坏的。鱼粉中的掺假物就是较典型的例 子。如鱼粉中掺有植物性的饼粕(多为廉价的棉、菜粕)和劣质的动物性蛋白料(如水解羽毛粉、蹄角粉、血粉、皮革粉、肉骨粉等),测定粗蛋白、纯蛋白是无法加以区别的,而镜检却是很好的鉴别方法, 可直接镜检或用酸碱除去颜色、溶去可溶物后镜检,每一种物质都有 其特有的显微结构,在显微镜下有

19、 二目了然”的效果。原料的掺假现 象是较严重的,不但价格较贵的原料(如氨基酸、维生素、鱼粉、豆 粕等)掺假,就连价格低廉的统糠,有的也掺有黄泥粉、白泥粉等。使用抗菌*物问题在饲料中使用非治疗量的抗菌*物作为促长剂,因其残留和细 菌耐*问题最终被全面禁用虽然已形成共识,但我国离全面禁用可能 仍有一段时间。所以猪禽饲料使用抗菌*物还是较为普遍的现象。问 题是,多数厂家在使用抗菌*物上都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表现在超量 和多种*剂同时使用,因为他们不知道哪种*物最好,这种现象在幼 龄动物饲料中特别突出。目的在于较好地预防疾病,但 ?*鳌恿恕笆 ?*三分毒”的副作用。小猪阶段天天吃超量的*,可能对机体造成

20、 永久性的损伤。建议饲料企业经常在自己的销售区域内广泛采样,做细菌的分离培养和*敏试验,选用高敏*物,这样不但用*少,效果 好,副作用小,同时也降低了成本。饲料系酸力问题有些饲料厂家喜欢将矿物质饲料当填充料使用,这样做就忽视 了两个问题。一是易造成矿物元素代谢的紊乱; 二是提高了饲料的系 酸力。有资料表明,仔猪饲料的系酸力在20时最好,超过30就可能使饲料的质量下降。因为提高了饲料的系酸力,就必然会降低饲料在胃 肠道中的酸度,其结果是饲料的消化率下降,同时也抑制胃肠道有益 微生物的生长和增加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的可能性。止匕外,检验制度实施上的打折扣,也是影响产品质量不稳定的 因素,制度上是每批

21、原料必须检验合格才能进厂, 产品检验合格后才 能出厂。但仍有部分厂,当原料产地不变、外观无大的差异时就免检 了。当原料、配方不变时,就不是每批产品必检了。委托检验的指标, 好的厂是每季度检一次,较一般的半年一次,有的甚至一年才检一次。 设备性能的检测也不按要求进行,如搅拌机搅拌的最佳时间是多少? 可能不知道,但它们对配合饲料质量的影响是很大的, 希望生产厂家 重视。饲料中不可缺少锌和硫锌和硫是畜禽生长、繁育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在畜禽饲料中都不 可缺少。当饲料中缺锌或饲料中的锌不易被畜禽吸收时,畜禽就会出现缺锌 症,导致畜禽的肌体消瘦,外皮增厚,种畜、种禽的睾丸明显萎缩。 精子少,生长、繁育都受到

22、影响。因此,畜禽饲料不可缺锌,在有些 缺锌的畜禽饲料中,应适当补锌。方法是用硫酸锌或碳酸锌拌入其中。所补充的量,可因畜禽的品种和生长期的不同而不同。 一般在每公斤 饲料中添加硫酸锌或碳酸锌的数量为:2心斤以内的肉猪5060毫 克,205心斤的肉猪和妊娠母猪4050毫克,50100公斤的肉猪 3050毫克,哺乳母猪4060毫克;种公羊3050毫克,羊羔、种用 雏羊3060毫克,肥育雏羊4060毫克,成羊和肉羊90毫克,肉用雏 羊100毫克;羊30毫克;禽50100毫克。如果畜禽已出现缺锌症状,添加量可以加大0.51倍。在畜禽饲料中添加硫酸锌或碳酸锌的同 时,还要调整畜禽对钙和锌的摄食量,使饲料中

23、钙的含量保持在 0.65%0.75%的水平。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对畜禽补锌的目的。畜禽饲料中的硫,能促进畜禽肌体内蛋白的合成,提高畜禽产品中蛋 白质的成分。对畜禽饲料中硫含量不足的,可以通过添加硫酸钠的方 法,来增加含硫量。添加的数量,一般在每公斤畜禽饲料中,添加硫 酸钠35克。畜禽饲料中添加硫酸钠以后,其产量和质量都能得到明 显的提高。例如,猪可增重8%11%,瘦肉率提高,肉质鲜美;产蛋 鸡的产蛋率可增加20%左右;长毛兔的产毛量可提高12%18%;种 羊每天的产奶量,可增加11.4公斤,其饲料转化率可提高60%等。效果较好。干草调制对饲料营养价值的影响一、干草调制过程中的成分变化刚收割的新鲜

24、牧草,由于其含水量高而不易长期保存,调制干草 的目的是在尽可能不破坏新鲜牧草营养物质的前提下, 蒸发掉其大部 分水分,并经过轻微的微生物发酵,制成容易保存、质地优良的干草。 在干草调制过程中,其所含的营养成分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1 .含水量的变化抽穗至开花期收割的新鲜牧草的含水量,禾本 科一般约为60%-90%,豆科约为70%-85%。经过干草调制过程的水 分蒸发作用,使鲜草的水分降至14%-17%。2 .产生芳香物质牧草在抽穗开花期,细胞内的各种酶能将根、 茎部位蓄积的芳香物质分解,运送至花部释放,使牧草具有香味。当 牧草的水分降至17%以后,一方面,细胞中的酶仍在作用,释放出芳 香气味,

25、另一方面,在17%以下的水分和有氧条件下,一些微生物仍 能在堆积的青干草中轻微发酵而产生某些有一定香味的醇类化合物。 由此,如果在调制青干草时过度地蒸发水分,则牧草细胞很快死亡, 一些酶和微生物因失去适宜的环境而无法产生芳香气味,这时的青干 草芳香味就不太足。3 .维生素D含量的变化新鲜饲草在调制成干草的过程中,饲草 中麦剑 醇经日光中的紫外线作用后,转化为维生素D,可使牧草中 维生素D的含量大大增加。二、干草调制的营养损失在调制成干草的过程中,多数营养物质都有所损失。即使合理调 制的干草,其干物质的损失也在18%-30%左右。这些损失主要来自 于以下方面。1 .生理呼吸作用的损失当牧草刚收割

26、时, 牧草的细胞尚未死亡, 仍能通过呼吸作用分解牧草的养分以维持其生命,这部分养分损失一 般在5%-10%。当鲜草内的游离水分被迅速蒸发后,牧草细胞因渗透 压的变化而失去生活环境,逐渐衰败死亡,可防止养分的过多损失。如果牧草干燥速度慢,因呼吸而导致的干物质损失可高达 15 %左右, 这种情况发生在收割后不久就下雨或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较高时。 夜 晚收割的牧草过夜呼吸损失高达11%,呼吸损失主要是糖降解,由于 糖几乎百分之百可消化吸收,因而这种损失可降低干草质量。2 .枝叶脱落引起养分损失豆科牧草叶片中含有比茎更多的粗蛋 白。一般其茎和叶在相同的蒸发和干燥条件下,失水速度差异很大, 使得叶片、叶

27、柄和细枝等在干草调制和运输等过程中,极易脱落、丢 失,造成养分的大量损失。据报道,由此一项引起的损失可使青干草 的饲用价值平均降低30%左右。禾本科牧草的叶片生着较牢固,因为 茎中空,在相同条件下,叶与茎的干燥速度差不多,一般约有2%-5% 左右的叶片脱落,比豆科牧草养分损失相对较少。3 .日晒作用引起的胡萝卜素损失新鲜牧草的叶片中含有较多的 胡萝卜索,如果采用日晒法调制青干草,可以加快干燥速度,但因日 光会使叶片中的胡萝卜素损失,叶片变黄变白。据报道,日晒超过一 天,胡萝卜素损失75%,超过7天,损失96%,几乎损失殆尽。4 .雨淋引起营养物质损失在收割牧草、采用日晒调制干草、运 输及贮存时,应尽量避免受到雨水的直接浇淋,否则,不假费时、费 工、费能,而且干草的营养损失巨大,大部分是易消化的可溶性物质, 如糖、B族维生素和可溶性矿物质等。据统计,粗蛋白可损失 40%, 能量可损失50%,胡萝卜素损失约为65%,还有其他一些维生素也有 很大的损失。表1显示了雨淋对青干草蛋白质损失的影响。5 .干草种类与营养损失的关系豆科牧草可消化养分和维生素损 失量往往大于禾本科牧草,其原因是豆科牧草叶柄细,茎中实影响饲 料蛋白质消化的因素在大多数常规饲料中,蛋白质消化率为75-90%,如果一种饲料中 蛋白质不能被利用,就不能说它是一种高蛋白质饲料。1、蛋白种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