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秋天》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秋天》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秋天》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秋天》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秋天》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秋天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栖息、寥阔、枯涸、清洌、梦寐”等词语。2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并背诵全诗。能力目标1结合具体的语境和全诗的意境,品味诗歌意味隽永的语言美和明朗纯净的意境。2把握诗歌意境,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解读、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学习方法朗读、背诵、感悟。学时两课时。情景导入著名诗人秋瑾曾在诗中咏叹“秋风秋雨愁煞人”;宋玉也曾在九辩中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这是中国古代诗人的一种典型的悲秋气节)。但是秋天也是有绚

2、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课前复习1. 给加点的字注音。( ) ( ) ( ) ( ) ( )( ) 芊芊细草 融 融 黛色 主宰 磅礴 ( ) ( ) ( )( ) ( )( ) 春华秋实 挑着 匍匐 贮满( ) ( ) ( ) ( ) 迸发 澹澹 闲情逸致 2.选用“融融、黛色、主宰、磅礴、挑着、匍匐、贮满、迸发、澹澹、闲情逸致、芊芊细草、春华秋实”中的十个词语写一段关于美景的话。 3. 在作者的眼中,夏天有哪些特点?答:夏天的特点有: 、 、 。4.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夏天的?答:从三个方面描写夏天:夏天的 ,夏天的 ,夏天的 。5.文中表现了作者

3、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表现了作者 夏天, 夏天,更赞美 的农民。6作者在夏天的特点时运用了人的几种感官? 答:“细草、林带上长墙般的黛色绿烟”“麦浪扑打着山,云,汽车” ( 觉)“蝉儿、长鸣 ” ( 觉)“太阳烘烤大地” ( 觉) 热风吹着麦子的香味” ( 觉)。“炉子上的一锅水、海湾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觉)7第三自然段又是如何描绘夏天的色彩呢?答:以春天和秋天的 和 进行 ,衬托夏天的金黄色和蓬蓬勃发。课前预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再横线上抄写词语。(zhng)( zhng) (bi )( lu) (q) (jiù ) 丁丁 背篓 栖息 乌桕 (bó) (hé )

4、 (mèi ) (péng ) (liè ) 归泊 枯涸 梦寐 芦蓬 清冽 2.解释词语。(1)丁丁: (2)幽谷: (3)肥硕: (4)栖息: (5)归泊: (6)廖阔: (7)枯涸: (8)清冽: (9)梦寐: 3. 用“丁丁、幽谷、肥硕、栖息、归泊、廖阔、枯涸、清冽、梦寐”这些词语写一段关于美景的话。 走近作者作品何其芳,(19121977),现代诗人、评论家。生于重庆万县。原名何永芳。主要诗集有预言、夜歌、夜歌和白天的歌等。另有多种诗学论著。新月派诗人。与卞之琳、李广田合著汉园集,史称“汉园三诗人”。整体感知1.听读课文,注意节奏。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5、注意节奏,感悟诗的意境。 秋天 何其芳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秋天/栖息在/农家里。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秋天/游戏在/渔船上。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廖阔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3. 给本诗分层。 农家丰收图秋天(乡村秋景图) 霜晨归渔图 少女思恋图重点研讨1“满披”形象生动。从感官上属于什么描写?答:从感官上属于视觉。2

6、.“飘”字贴切传神,让我们体会到了伐木似有似无的感觉。”丁丁“从感官上属于什么描写?答:从感官上属于听觉。3. “稻香”使人满口生香 。从感官上属于什么写?答:从感官上属于嗅觉。4.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应用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答:应用了拟人,作用是形象、生动、自然。5.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应用了比喻,作用是形象、生动、自然。6. “归泊”妙处是什么? 答:既写景,又暗示时间,与上文“清晨”呼应。7. “游戏” 妙处是什么? 答:一词虚实相生,体现了秋天的活泼和渔人收获的喜悦。课堂小结何其芳诗人在这首诗里应用多种视觉描写,同时应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

7、手法,写出了夏忙后农家清闲喜悦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这是一个丰收的秋天,快乐的秋天,幸福的秋天,充满诗意的秋天,充满收获春的希望的秋天。让我们也真诚的祝愿农村里的老百姓多过一些这样的秋天!拓展练习1. 仿照下面的例句,请你也写一句。我爱冬天,我爱她的千锤百炼,我爱她的孕育生命。我爱秋天,我爱她的 金黄灿烂 ,我爱她的 收获幸福 。2.请你写出关于四季的诗句,并背诵。 关于春的诗句 关于夏的诗句 关于秋的诗句 关于冬的诗句 3.请扩写,写一篇作文秋天或家乡的秋天。关于春天的诗句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8、花落知多少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关于夏天的诗句唐代诗人高骈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

9、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宋代诗人苏舜钦夏意: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关于秋天的诗句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关于冬天的诗句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4、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6、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

10、暗香来。 8、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金色清美图 家乡的秋天(乡村秋景图)丰收喜悦图 秋天 班级:七(3)班 下面: 成绩: 情景导入著名诗人秋瑾曾在诗中咏叹“秋风秋雨愁煞人”;宋玉也曾在九辩中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这是中国古代诗人的一种典型的悲秋气节)。但是秋天也是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课前复习1. 给加点的字注音。( ) ( ) ( ) ( ) ( )( ) 芊芊细草 融 融 黛色 主宰 磅礴 ( ) (

11、 ) ( )( ) ( )( ) 春华秋实 挑着 匍匐 贮满( ) ( ) ( ) ( ) 迸发 澹澹 闲情逸致 2.选用“融融、黛色、主宰、磅礴、挑着、匍匐、贮满、迸发、澹澹、闲情逸致、芊芊细草、春华秋实”中的十个词语写一段关于美景的话。 3. 在作者的眼中,夏天有哪些特点?答:夏天的特点有: 、 、 。4.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夏天的?答:从三个方面描写夏天:夏天的 ,夏天的 ,夏天的 。5.文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表现了作者 夏天, 夏天,更赞美 的农民。6作者在夏天的特点时运用了人的几种感官? 答:“细草、林带上长墙般的黛色绿烟”“麦浪扑打着山,云,汽车” ( 觉)“蝉儿、长鸣

12、 ” ( 觉)“太阳烘烤大地” ( 觉) 热风吹着麦子的香味” ( 觉)。“炉子上的一锅水、海湾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觉)7第三自然段又是如何描绘夏天的色彩呢?答:以春天和秋天的 和 进行 ,衬托夏天的金黄色和蓬蓬勃发。课前预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再横线上抄写词语。( ) ( ) ( ) ( ) ( ) ( ) 丁丁 背篓 栖息 乌桕 ( ) ( ) ( ) ( ) ( ) 归泊 枯涸 梦寐 芦蓬 清冽2.将对应的词义用线连起来。(1)丁丁: (2)幽谷: (3)肥硕: (4)栖息: (5)归泊: (6)廖阔: (7)枯涸: (8)清冽: (9)梦寐: 3. 用“丁丁、幽谷、肥硕、栖息、归泊、

13、廖阔、枯涸、清冽、梦寐”这些词语写一段关于美景的话。 走近作者作品何其芳,(19121977),现代 、 家。生于重庆万县。原名何永芳。主要诗集有预言、夜歌、夜歌和白天的歌等。另有多种诗学论著。新月派诗人。与卞之琳、李广田合著汉园集,史称“汉园三诗人”。整体感知1.听读课文,注意节奏。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注意节奏,感悟诗的意境。 秋天 何其芳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秋天/栖息在/农家里。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秋

14、天/游戏在/渔船上。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廖阔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3. 给本诗分层。 农家 图秋天(乡村秋 图) 霜晨 图 少女 图重点研讨重点研讨1“满披”形象生动。从感官上属于什么描写?答:从感官上属于 觉。2.“飘”字贴切传神,让我们体会到了伐木似有似无的感觉。”丁丁“从感官上属于什么描写?答:从感官上属于 觉。3. “稻香”使人满口生香 。从感官上属于什么写?答:从感官上属于 觉。4.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应用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答:应用了 ,作用是 、 、自然。5.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应用了 ,作用是 、 、自然。6. “归泊”妙处是什么? 答:既写景,又暗示 ,与上文“ ”呼应。7. “游戏” 妙处是什么? 答:一词虚实相生,体现了秋天的 和渔人 的喜悦。课堂小结何其芳诗人在这首诗里应用多种视觉描写,同时应用了 , 的修辞手法,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