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理县某乡镇规划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可编辑)_第1页
阿坝州理县某乡镇规划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可编辑)_第2页
阿坝州理县某乡镇规划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可编辑)_第3页
阿坝州理县某乡镇规划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可编辑)_第4页
阿坝州理县某乡镇规划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可编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阿坝州理县某乡镇规划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1 前言 理县某乡镇羌寨以其独特的建筑风貌和民族内涵,保持着原真性和完整性,具有世界文化遗产价值。受“”影响,乡政府及附属设施损失严重,为此,理县人民政府批准对羌寨和政府及附属设施进行建设用地重新规划,以便保护羌寨的文化遗产价值。 受四川省阿坝州理县国土资源局委托,xxx公司承担对理县某乡规划建设用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本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依据如下: 1理县某乡规划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委托书(2008.11.27); 2理县某乡规划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合同(2008.11.27); 3规范、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文件

2、: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2003.11);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 2003年3月);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DZ0245-2004); 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 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川国土资发2004240号);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 建设用地审查批报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 27 号); 根据理县某乡规划建设用地的发展空间和评估范围内地质灾害易发情况,在充分收集和分析评估区地质、水文

3、工程地质、地质灾害等有关地质环境资料的基础上,开展评估区及周边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调查,基本查明评估区已发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分布、类型、规模、变形活动特征,主要诱发因素与形成机制,对其稳定性进行初步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其危险性和对工程危害的范围与程度作出评估。 对羌寨规划建设过程中可能诱发或加剧崩塌、滑坡、泥石流和不稳定的斜坡变形等的可能性、危险性和危害程度作出预测评估;对建设工程自身可能遭受已存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危害隐患和潜在不稳定斜坡变形的可能性、危险性和危害程度作出预测评估。 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以及地质灾害危险性、防治难度及防治效益,

4、对规划建设场地的适宜性做出评估,提出防治地质灾害的对策、措施和建议。以便更加安全、合理利用规划建设场地,避免工程建设遭受地质灾害的危害和诱发新的地质灾害,合理地利用工程建设用地,协调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地质依据。 (1)调查某乡规划建设用地及其周边范围的地质环境条件,对其复杂程度做出评价。 (2)对某乡规划建设用地区域进行综合工程地质调查,通过野外综合地质测绘手段,初步查明评估区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分布范围及稳定状态、危害对象特征,通过对地质灾害的稳定性及危险性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进行分析,判定其成因及性质、稳定和危险程度,对已有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做出评估。 (3)根据某乡的规

5、划建设需要,预测某乡规划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对地质环境的改变和影响,评估是否会诱发或加剧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以及地质灾害对规划建设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并对地质灾害的类型、范围、危害程度及危险性进行评估。 (4)综合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和潜在的地质灾害产生因素,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综合分析,按灾害体对评估区的危险性大小对评估范围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和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根据上述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和分级,对规划建设场地做出适宜性评估,适宜性评估应当包括自然条件下的适宜性与采取了防治措施以后的适宜性两个方面。 (5)针对某乡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对其有影响的地质灾害体提出各

6、种地质灾害体相应的防治措施建议。2评估工作概述 某乡城镇规划建设用地位于四川省阿坝州理县某乡境内,其东接某乡西溪沟,西至某乡裕丰岩,南北两侧至斜坡坡脚,规划区内有G317国道通过。规划建设用地主要由谢溪沟规划区、羌寨规划区、某乡政府规划区和某乡裕丰岩规划区四部分组成,规划占地面积约0.41km2。其具体情况如下:规划区东经北纬规划面积km2谢溪沟规划区103°2730103°274931°331231°33羌寨规划区103°2657103°273631°332231°33某乡政府规划区103°264510

7、3°265831°332931°33某乡裕丰岩规划区103°266103°263931°333731°33 某乡在2005年编制过羌寨居民安置区修建详细规划,规划范围主要是针对羌寨新区和老区,由于5.12地震的影响,理县部分资料遗失,则该规划资料未能收集到,其具体规划内容不详。 某乡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在5.12汶川大地震后,羌寨和政府、学校、医院等机关毁坏严重,次生灾害以严重影响到重建工作的进展,使某乡城镇建设和旅游资源的发展受到限制,给某乡的经济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等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阿坝州理县人民政府

8、拟对某乡城镇进行重新规划建设。 目前某乡尚未编制新的城镇规划,经阿坝州理县建设局了解,某乡城镇规划建设仅有一些初步的发展思路,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拟规划的某乡城镇建设区域为东临某乡西溪沟,西至某乡裕丰岩,南北两侧至斜坡坡脚。主要分布在某乡细溪沟组、羌寨新区和老区、某乡政府和裕丰岩等区域的杂古脑河流域的一级阶地上;二是拟将某乡城镇建设成以旅游为主的旅游城镇。 评估区前人已作过区域性地质测量、水文地质普查、环境地质调查、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等多项地质工作。本评估主要参考资料如下,具体见表1-2。 11970-1981年四川省地质局第一、第二区域地质测量队提交了茂汶、灌县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9、(1/20万),主要反映了区内地层时代、岩性、构造、地质条件,地下水类型及其富水性,地下水补、迳、排特征等内容; 21980年7月四川省地质力学编图组提交了四川省构造体系图及说明书(1/65万),主要反映了区内构造体系特征; 31980年12月四川省地质局、四川省地震局地震地质编图组提交了四川省构造体系与地震分布规律图及说明书,主要反映了区内构造特征及地震分布规律等内容; 41976年成都地质学院提交了四川省挽近构造形迹图及四川地震危险区划图; 51978-198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00939部队提交了茂汶、灌县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1/50万),主要反映了区内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类型及其富水

10、性,地下水补、迳、排特征等内容;表1-2 前人主要地质工作成果一览表类型成果名称比例尺工作单位工作时间区域地质区域地质测量小金、马尔康、茂汶、灌县4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0万四川省地质局第一、第二区域地质测量队1970-1981构造地质四川省挽近构造形迹图及四川地震危险区划图1/65万成都地质学院1976区域水文地质小金地区、马尔康地区、茂汶灌县地区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1/50万中国人民解放军00939部队19781980区域环境地质四川省阿坝州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报告1/20万地矿部909水文地质工程质队1999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岷江流域上游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综合调查报告1/5万成都水文地质工程

11、地质队1990地质灾害 61999年地矿部909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提交了四川省阿坝州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报告(1/20万),主要反映了区内的工程、水文和环境地质条件,并初步查明了区内的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规模及危害特征; 71990年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提交了岷江流域上游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综合调查报告(1/5万),主要反映了区内的水文地质条件,并初步查明了区内的地下水类型及特征; 82002年四川省地质调查院提交了岷江上游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报告(1/25万); 92005年6月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提交了四川理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1/10万),基本查明了理县已发地质灾害点和隐患点分布状况、发

12、育分布规律、地质灾害种类。 102006年6月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化探队提交了理县羌寨旅游规划安置区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基本查明了理县某乡羌寨区域内已发地质灾害点和隐患点分布状况、发育分布规律、地质灾害种类。 前人所做的地质工作以区域性基础地质研究为主,全面地反映了区内的地形地貌、地层时代与层序、地质构造与岩性组合、地下水类型及其补给、迳流和排泄特征等地质环境条件方面的内容,区域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等,其成果资料可以参考利用,已为本次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资料。但由于所收集的资料当时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和范围的局限性,详细的资料还要通过本次野外调查取得。 本次评估工作按建

13、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DZ0245-2004)总的原则、指导思想、要求进行。工作以野外地面调查为主,并参考收集的相关资料,且严格按照目前国家的规范、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文件执行。本次评估工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前期准备阶段:主要收集评估区有关的地质环境资料,主要包括自然地理、水文气象、地形地貌、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第四纪地质、地震、植被及人类工程活动等资料。同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利用程度的分析。项目主要人员进行实地踏勘,对评估项目及地质环境条件进行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确定评估范围、评估级别,确定工作方案,明确技术要求,编写工作大纲。 野外

14、调查阶段:采用手持GPS、全站仪等新技术、新方法,在充分收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采用路线穿越与重点追索相结合、调查与访问相结合,以现有的地质灾害为重点,对某乡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与受威胁程度进行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估。 本次评估调查工作以地质环境调查为主,重点查明评估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不良地质现象和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等内容,特别要查明地质灾害及其隐患点的类型、分布、规模、活动特征、诱发因素、发展趋势、危害对象和危害程度。 主要地质环境要素、所有地质灾害及其隐患地段有调查点加以控制。调查点使用专有记录本进行详细描述,描述内容包括:位置、地质地貌部

15、位、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特征、植被情况、灾害体的稳定性及其发展趋势、危害对象及危害程度。调查记录做到目的明确、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数据无误、术语准确等。重点调查点附素描图、平面图、剖面图和照相资料,调查点之间采用沿途描述。地质灾害点或地质灾害隐患地段除进行野外记录外,分灾种填表,做到一点一表。 室内资料整理阶段:严格按目前国家的规范、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文件执行,首先对野外调查资料和搜集的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研究,进一步细化评估报告。文字报告要求内容全面、重点突出,语言简练,分析入理,结论正确,建议合理,格式规范。所附图表均采用计算机成图。 本次评估工作流程见图2.4-1。图2.4-1 评

16、估工作程序图表2.4.2 完成工作量一览表 项目单位工作量备注工程地质测绘km212.3 资料收集主要包括区域地质、水文地质资料,1:20万小金、马尔康、茂汶、灌县4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50万小金地区、马尔康地区、茂汶灌县地区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等。评估区面积km25.30 调查点个29资料收集套9地质剖面m/条3798.6/29 依据工程特点、委托书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中的相关要求:某乡城镇规划建设用地位于阿坝州理县东部地区,地貌单元上为高山河谷地貌,地形切割强烈。本次评估范围的确定以某乡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为基础,结合场址区的地质环境条件,斜坡调查延伸至坡体相对平缓处或

17、第一分水岭,评估区长度约6.90km,宽约0.75km,评估面积约5.2km2。 评估区内河谷深切,最低点位于杂谷脑河谷底,高程约1445m,规划建设用地位于杂谷脑河一级阶地上;南北两侧为斜坡,最高点位于规划建设用地北侧斜坡,高程约2333m,相对高差约888m,地貌类型为侵蚀深切河谷地貌,评估区域内微地貌单元主要为陡坡、陡崖、阶地、河谷等;两侧斜坡坡度均大于35°而河谷切割深度均大于20m。总体而言,评估区地形、地貌类型为复杂。 评估区内出露的地层为志留系板岩、千枚岩,第四系一级阶地冲洪积层及崩坡积层组成,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较差,岩土体性质差异中等;岩体多呈薄层状结构,一般发育23

18、组裂隙,其结构面或组合面对斜坡有不利影响,地质构造复杂,受地质构造影响,评估区内岩体产状变化较大,岩层倾角多大于45°,偶见断层或破碎带。总体而言,评估区地质构造、岩体结构类型等复杂。 评估区域内地表水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程度较大,主要表象为农业灌溉水渠的渗漏,诱发滑坡等地质灾害;其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程度中等;在区内存在5处滑坡、6处危岩崩塌、3条泥石流沟、2处不稳定斜坡,其不良地质现象所占的比例大于20%;且评估区域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大于0.05g。总体而言,评估区内水文地质条件、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不良地质现象所占的比例等均为复杂。

19、评估区内人口相对集中,人类工程活动主要表现为:人为渗水,当地来自高山的“自来水”管网老化渗漏及居民生活和农灌水随意排放等,其大量渗漏和排放的地表水沿松散斜坡渗漏,诱发了区内的HP1、HP2、HP3、HP4滑坡;工程建设,由于公路建设和民房恢复重建过程中,存在大量对原始斜坡的挖方切坡改造,改变了原始斜坡的稳定平衡状态,诱发了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等地质灾害;植被破坏:区内斜坡表面大部分地区植被不发育,植被覆盖率一般在50%以下,随着人口大量繁衍,导致毁林开荒,农耕过度垦植,降低水土涵养,引发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灾害。综上所述,人类工程活动总体来说为中等,生产建设中对地质环境破坏大。 综上所述,

20、理县某乡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评估区域内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复杂详见表2.5-1:表2.5-1 评估区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划分表 判定因素划分标准划分结果地质环境复杂地质环境中等地质环境简单评估区基本情况划分等级综合等级地形地貌单元种类221大于2种复杂复杂地貌地形坡度度35103510评估区域内大部分大于35度,以羌寨后缘斜坡最大复杂复杂沟河纵坡中等沟河切割深度m20102010评估区域内河谷切割深度20m复杂地质岩层倾角度45104510褶皱发育,产状变化较大复杂复杂构造断裂构造可见断裂,裂隙超超过4组,间距小于0.3m偶见断层或破碎带,有34组裂隙,间距多为0.31m无断层,有02组裂隙,间距大

21、于1m偶见断层或破碎带中等复杂岩土层界面倾角度25102510评估区域内岩土层倾角均大于25°复杂结构面及其组合对斜边坡稳定性的不利影响大中等小大复杂复杂岩体结构类型碎裂、散薄厚层状巨厚层状整体状结构薄厚层状结构中等复杂体结构结构岩性特 征土层厚度m128128大于8m简单复杂岩土性差异大中等小中等中等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地表水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程度大中等小中等大复杂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程度大中等小中等中等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0.050.050.05评估区域内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复杂复杂不良地质现象占调查区面积的比值%205205评估区域内不良地质现象所占比例大于20复杂复杂岩溶占

22、调查区面积的比值(%)305305无岩溶现象 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土质边坡高度(m)158158815中等复杂岩质边坡高度(m)30153015部分边坡1530,多数30复杂洞顶围岩厚度1倍洞中跨13倍洞跨3倍洞跨无隧道施工 采空区占调查区的面积(%)35103510无采矿现象 注:除不良地质现象占调查区面积的比值、岩溶占调查区面积、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3项外,其它项中首先满足9小项者即为该等级;不良地质现象占调查区面积的比值、岩溶占调查区面积、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3项中,任1项复杂即为复杂,任1项中等复杂视为中等复杂。 根据国土资发200469号文件附件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23、试行)中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表2.5-2)、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表(表2.5-3)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表2.5-4)对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表2.5-2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复 杂中 等简 单2.地形较简单,地貌类型单一2.地形简单,地貌类型单一3.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岩相变化大,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不良3.地质构造较复杂,岩性岩相不稳定,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较差3.地质构造简单,岩性单一,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良好 注:每类5项条件中,有一条符合复杂条件者即划为复杂类型。表2.5-3 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表项 目 类 型项目类别重要建设项目 开发区建设、城镇新区建设、放射性设

24、施、军事设施、核电、二级(含)以上公路、铁路、机场、大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港口码头、矿山、集中供水源地、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垃圾处理场、水处理场厂等。较重要建设项目 新建村庄、三级(含)以下公路、中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港口码头、矿山、集中供水源地、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垃圾处理场、水处理场厂等。一般建设项目 小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港口码头、矿山、集中供水源地、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垃圾处理场、水处理场厂等。 注:建设项目为城镇新区建设,为灾后恢复重建工程,确定较重要建设项目。表2.5-4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建设工程重要性地质环境条件复杂中等复杂简单重要建设项目一级一级一级较重要建

25、设项目一级二级三级一般建设项目二级三级三级 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建设项目重要性为重要建设项目,建设用地位于重灾区,为恢复重建工程,根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表2.5-4)和国土资源部(2008)168号文,确定本次地质灾害评估级别为一级评估。3 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条件3.1 位置交通 理县某乡规划建设用地位于四川省阿坝州理县某乡境内,其东接某乡西溪沟,西至某乡裕丰岩,南北两侧至斜坡坡脚,规划区内有G317国道通过。规划建设用地的地理位置为东经103°2606103°2749,北纬31°331231°3351(图3.1-1)。3.2 地

26、形地貌 区域上看,评估区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高山和极高山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邛崃山脉东部边缘,地形蜿蜒起伏,地表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群山连绵,峰峦重叠,山峰海拔高程多在4000米以上,其中最高点位于与汶川交界的万年雪峰高程5922米,最低点为杂谷脑河理县出口处某乡古城五里界牌高程1422米,相对高差4500米,沟谷纵横,物理地貌十分发育,区内地貌按成因可分为构造剥蚀地貌和侵蚀堆积地貌。前者主要形成构造剥蚀高山地貌,地形坡度一般为45°85°,常形成陡崖和陡坡地貌,当地形坡度小于45度时,冲沟较为发育;后者则分布于河流两岸的广阔地区,主要形成阶地和堆积扇地貌。 评估区地貌类

27、型为侵蚀堆积河谷地貌,区内南、北两侧为斜坡,最高点位于北侧斜坡,海拔高程2333m;杂谷脑河从评估区边缘或中部穿过,受杂谷脑河冲洪积作用,在评估区域内杂古脑河两侧形成河谷宽缓地带,为杂谷脑河一级阶地,最低点位于杂谷脑河谷底,海拔高程为1445m,相对高差约888m。 某乡城镇规划建设用地主要由谢溪沟规划区、羌寨规划区、乡政府规划区、裕丰岩规划区等四个规划建设用地区域组成。各规划区微地貌特征分述如下: 谢溪沟规划建设用地地貌类型为侵蚀堆积河谷地貌见照片3.2-1,位于杂古脑河右岸在该段杂古脑河的流向由北东向转变为南东向,为杂古脑河级阶地,场内地势平坦,地面坡度一般13°。规划区南西侧为

28、堆积体斜坡,主要由崩坡积碎、块石土组成,地面平均坡度为16°23°坡脚为陡坎,局部基岩出露,其地形坡度为43°58°。规划区的南东侧为谢溪沟泥石流的堆积区。 某乡羌寨规划建设用地区域地貌类型为侵蚀堆积河谷地貌见照片3.2-1,位于杂古脑河左岸在该段杂古脑河的流向由南东向转变为北东向,为杂古脑河级阶地,场内地势平坦,地面坡度一般15°。规划区北侧坡脚为崩塌堆积体陡坡,主要由崩坡积碎、块石土组成,其地形坡度为28°37°,中上部为基岩陡坡或陡崖,其地形坡度为53°75°规划区域西侧位于曾头沟泥石流的堆积区。杂

29、古脑河右岸为G317国道,国道南侧为水草湾不稳定斜坡,在斜坡体前缘发育变形体,后缘为危岩崩塌和危岩带,据调查,危岩崩塌和变形体的威胁距离不能到达规划区域。 某乡政府规划建设用地区域地貌类型为侵蚀堆积河谷地貌见照片3.2-2,位于杂古脑河右岸在该段杂古脑河的流向为南东向,为杂古脑河级阶地,场内地势平坦,地面坡度一般12°。规划区域的南西侧为堆积体陡坡,主要由崩坡积碎、块石土组成,其地形坡度分别为27°36°,其主要的地质灾害为滑坡;南东侧为基岩出露陡崖,主要由茂县组第三段(Smx3)灰色绢云千枚岩夹板岩组成,其地形坡度分别为78°85°,其主要的

30、地质灾害为危岩崩塌和危岩带。杂古脑河左岸坡脚为崩塌堆积体陡坡,其地形坡度为37°43°,中上部为基岩陡坡或陡崖,其地形坡度为54°73°,在陡坡地段发育有危岩崩塌,据调查,其危岩崩塌的最远距离未到达规划区域内。 某乡裕丰岩规划建设用地区域地貌类型为侵蚀堆积河谷地貌见照片3.2-3,位于杂古脑河左岸在该段杂古脑河的流向由南东向转变为北东向,为杂古脑河级阶地,场内地势平坦,地面坡度一般14°。规划区域的北侧为堆积体陡坡,主要由崩坡积碎、块石土组成,局部有基岩出露,其地形坡度分别为27°35°,其主要的地质灾害为滑坡,对规划区域的

31、影响较大。杂古脑河右岸为G317国道,国道南侧坡脚为崩塌堆积体,其上为基岩陡坡或陡崖,地形坡度为57°82°,在基岩陡崖和陡坡地段发育有危岩崩塌和危岩带,据调查,其危岩崩塌的最远距离未到达规划区域内。 总体而言,评估区地形地貌类型复杂。3.3 气象、水文 3.3.1 气象 评估区位于理县某乡,属亚热带气候,受西北利亚西风气流、印度洋暖流和太平洋东南季风三个环流的影响,形成季风气候。因海拔高差悬殊,地形复杂,气候差异显著,具有山地立体型气候特征。在2400米以下的地区四季分明,冬长夏短,冬暖夏凉。2400米以上的地区长冬无夏,春秋相连,气候冷湿。热量资源从东到西随海拔的升高而

32、降低,降水资源则是从东向西随海拔的增多而增多。 冬季受青藏高原的北方冷气流的影响降水稀少,日照强烈,晴朗多大风;五、六月份西南季风加强,气温暖湿,降水增多,形成雨季;七、八月份青藏高压稳定,副热带高压西伸,降水减少,形成伏旱;九、十月份雨量增加,形成低温降雨季节。,变幅在10.512,年平均月较差最大值131977年1月30日。表3.3-1杂谷脑地区部分气象、水文资料表月份年份123456789101112降水1966-2004平均7.3 12.1 29.8 52.3 95.5 101.7 82.1 2)降水:区内降水分布差异显著,在平面上,降水量由东向西随海拔的增高而增多。根据理县气象站19

33、662004年气象资料,区内降雨特征统计见表3.3-2。在时间上,冬春季节降水量严重偏少,常发生冬干连春旱,而夏秋季降水偏多,各月分配不均,降水量集中在59月为420.6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69%,而10月次年4月降雨量仅189.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31%。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599.0mm,最大日降雨量为55.9mm,最大小时降雨量为22.3mm,10min最大降雨量为18.1mm,平均年降水日数为164d;最大的积雪厚度为13cm1975年1月24日。全年降雨呈双峰型分布,5、6、9月是降水高峰期,每年雨季开始和临近结束有两次大的降水过程(见图2-2)。表3.3-2理县降雨特征值统计表 (

34、单位:mm)项目H年H年cpH日H日cpH时H10分钟出现时间1992年1966-2004年1982.8.12 降雨是引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降水的入渗既可增加土体容重和坡体本身自重,又会降低潜在滑动面 带抗剪强度,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由于区内降雨年内分布不均,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年内分配不均。居调查资料,几乎所有的泥石流、滑坡及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多集中在每年59月份,其中,年内第一个降雨高峰期6月,地质灾害发生频率最高,其次是第二个降雨高峰期9月次之,地质灾害年内发生次数呈双峰分布。以区内1958年2005年中有时间记载的地质灾害事件进行统计显示,地质灾害波动曲线与降雨量波动曲线呈现正相关(

35、见图3.3-2)。 3)湿度和蒸发:区内全年湿度变化为61%74%,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7%;区内全年平均月蒸发量变化为50.2%215.2%,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543.7mm。 4)风向、风速:区内全年风速变化为1.1m/s2.2 m/s,多年平均风速为1.5m/s;全年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变化为7.0m/s17.0m/s,则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为17.0m/s。多年平均风向为SE。 5)日照和降雪:区内全年平均日照时数变化为102h180h,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70h;多年平均降雪日数为28d。 3.3.2 水文 评估区位于杂谷脑河两侧,杂谷脑河属于岷江水系上游一级支流,其水流丰富,水系

36、发育,呈树枝状(见图3.3-3)。在评估区杂谷脑河宽约3744m,深约2.03.0m,主要由降水和融雪水补给,其次为地下水补给。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32.78亿m3(详见表3.3-3)。表3.3-3 杂谷脑河天然年径流特征值统计表 站名 集雨面积 (km2) 年径流量(亿m3)平均径流深mm 汛期径流量(亿m3) 最大 最小 均值 5月-9月,根据现场调查最高洪水位约1498.5m1509.6m;规划建设用地高于最高洪水位约2.0m4.0m。 在城镇规划区域内共发育三条泥石流沟,其中:谢溪沟泥石流沟口位于理县某乡谢溪沟组,主沟全长约4.67km,流域面积约6.5km2,沟槽断面呈“V”型,常年有

37、流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曾头沟泥石流沟口位于理县某乡羌寨古堡,主沟全长11.19千米,流域面积38平方千米,沟槽断面呈“V”型,沟宽1.5-2.0m,常年有水,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三河槽泥石流沟口位于理县某乡裕丰岩,主沟全长约1.7km,流域面积约3.1km2,沟槽断面呈“V”型,该沟为季节性冲沟,平时无水,只有在暴雨季节有流水,且水量较大,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3.4 地层岩性 评估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第四系冲洪积(Q4al+pl)层、滑坡堆积(Q4del)层、泥石流堆积(Q4sef)层、志留系第四组(Smx4)绢云千枚岩夹板岩、泥质灰岩和志留系第三组(Smx3)绢云千枚岩、板岩、结晶灰岩组成

38、(见表3.4-1)。表3.4-1 评估区地层简表界系统地层单位代号厚度(m)岩相岩性简述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Q40-30冲洪积、滑坡、崩塌堆积含砂粘土、砂砾石、碎石土层古生界志留系?茂县组第四段Smx4100-1148浅海相灰色绢云千枚岩夹板岩、泥质灰岩茂县组第三段Smx3107-907浅海相灰色绢云石英千枚岩与板岩、结晶灰岩等 1)第四系 冲洪积层 分布于杂谷脑河两岸的级阶地,地层岩性主要为含砂粘土、砂砾石和漂卵石。含砂粘土主要分布于地表,厚度一般0.52.0 m,结构松散,多被开垦为耕地。其下为砂砾石和漂卵石,磨圆较好,级配差,厚度一般大于1.52.5m。 滑坡堆积层 主要分布于滑坡体堆积地

39、带,厚约520m,成分主要为碎石土,灰白色,结构松散,碎石呈棱角状,粒径一般318cm,成分主要为千枚岩。坡脚处堆积大量块石,粒径4060cm。充填为灰白-灰黄色粉土,表层0.30.5m含植物根系孔隙及植物根系。 崩坡积堆积层 主要分布于斜坡地带,厚度约330m,成分主要为碎石土或块石土,灰白色灰褐色,结构松散,碎块石呈棱角状,局部地段分布有孤石,成分主要为千枚岩、板岩和结晶灰岩等。 泥石流堆积层 主要分布于泥石流沟的堆积体区域,在评估区域内的三条泥石流沟堆积体区域主要分布于谢溪沟规划区的南东侧、羌寨规划区的南西侧、裕丰岩规划区的东侧,堆积体主要由碎石土组成,灰白-灰褐色,结构较松散,碎块石呈

40、次棱角状,局部有磨圆,成分主要为千枚岩、板岩等。土体工程地质性质不均匀。 3)志留系 该层分布于工作区两侧大部分斜坡地区,主要为茂县组第四段(Smx4)灰色绢云千枚岩夹板岩、泥质灰岩和茂县组第三段(Smx3)灰色绢云千枚岩夹板岩与黑灰色结晶灰岩组成。3.5 地质构造及区域稳定性 评估区在地质构造上位于松潘甘孜褶皱系巴颜喀拉冒地槽褶皱带茂汶丹巴地背斜的薛城-卧龙“S”型构造的倒转背斜内。且经历多次构造变动,形成了扭动构造体系的热务沟旋卷构造。同时伴以岩浆活动与变质作用,使之更加复杂化。区内主要以褶皱占主导地位,多为倒转复背斜、倒转复向斜,断裂以压性、压扭性为主(见图3.5-1,引自四川省理县地质

41、灾害补充调查与区划报告四川省地矿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二OO六年九月)。 评估区内主要发育有三组裂隙(见评估区节理裂隙走向图和节理裂隙极点图):倾向271°-285°,倾角72°-83°,局部直立,延伸长度多大于5m,裂面张开,宽度多为3-25mm,裂面平直,充填物少量钙质,局部见方解石脉和碎屑充填。裂隙相互平行,线密度局部可达6条/m。倾向135°-147°,倾角28°-50°,延伸长度多为0.5-2.5m,局部延伸长度大于10m,裂面张开,宽度多为1-20mm,局部闭合,裂面平直,裂隙面多有铁锰质浸染。裂隙

42、线密度一般1-3条/m,局部可达7条/m。倾向10°-33°,倾向NE,倾角3o -11o,延伸大于2m,裂面张开,宽度多为3-5mm,局部闭合,裂面平直,充填物少,裂隙相互平行,线密度2-5条/m。评估区域内由于密集的节理裂隙把岩石切割成楔形体或棱角状,大多为小块体,直径为0.22.0m,局部形成的楔形体较大,直径约5m。根据评估区域各区段边坡的坡向、岩层产状和裂隙面的产状组合分析可知:主要发生的地质灾害为危岩崩塌或落石。 评估区不存在区域性大断裂,但在某乡规划建设用地的细溪沟组规划区后缘发育一条F1小逆断层,在断裂带上可见灰黄色断层泥见照片3.5-1,该断层走向为270

43、°293°,总体约284°,倾角为35°53°,地表可见的延伸长度为120m。该断层上盘主要千枚岩,岩层产状为143°83°,由于断层的影响,上盘岩体破碎,易形成危岩崩塌;下盘主要为板岩,岩层产状为355°82°,下盘岩体较完整,局部岩体在区域性裂隙面的切割下易形成楔形体掉块。 历史上评估区地震时有发生,从19521984年间的不完全统计,共发生地震197次,5级地震1次,45级地震3次,34级地震19次,23级地震129次,小于2级地震45次。2008年5 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地震,波及评估区,在评

44、估区内破坏烈度达到8度,区内建筑破坏严重,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随处可见,对评估区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国家标准2008年版和第1号修改单,评估区内抗震设防烈度为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值0.40s。 区内新构造运动较强烈,其主要特征是: (1)强烈的上升运动:第四纪至挽近时期,区内以大面积抬升为主。杂谷脑中更新世至现今上升平均速度为0.52毫米/年,且现今时期地壳上升速度在逐渐加快。 (2)物理地质现象较发育:在高山峡谷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也较普遍,因地壳的相对不稳定性和地壳的活动造成物理

45、地质现象的发生和发展。 (3)挽近期断裂活动性:在评估区域内挽近期有活动的断裂有茂汶断裂和米亚罗断裂,近代仍在继续活动,而且活动也较频繁;由于断裂的活动导致历史上和现代地震多次发生2008年5月12日在茂汶断裂上发生了5.12汶川大地震。 由于区域地层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影响,岩石区域轻微变质。地层褶皱紧密、尖棱、倒转、揉皱、拖拉现象十分普遍,致使岩石破碎,构造节理、裂隙发育,有利于地质灾害的发育。受“5?12”汶川大地震作用,岩土体在地震横向力作用下更加破碎、松散,区内滑坡、崩塌随处可见,区域地壳稳定性为较差。 综上所述,虽然规划建设用地位于强地震区,区域地壳稳定性较差,但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无

46、区域性大断裂带通过,规划建设用地距离最近的茂汶大断裂约16km,且场地位于杂谷脑河级阶地,场地相对较安全。3.6 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地层的成分、结构、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将评估内岩土层分为松散堆积岩组和半坚硬岩组两个工程地质岩组。 1)松散堆积岩组:由第四系冲洪积层(Q4al+Pl)、崩坡积层(Q4c+dl)、滑坡堆积层(Q4del)和泥石流堆积层(Q4sef)组成。 第四系冲洪积层(Q4al+Pl):主要由砂卵石组成,上部结构松散,下部稍密中密,总体上分选性差。局部有架空现象。其上人类活动频繁(主要包括农业耕作、灌溉、修建房屋等),表层土体受较大扰动。该层土体工程地质性质不均匀,力学性质较差,

47、主要分布于杂谷脑河级阶地,地势平缓,发生地质灾害可能性较小。 第四系崩坡积层(Q4c+dl):主要分布于规划建设用地两侧斜坡,成分主要为碎石土、块石土组成,碎、块石含量约占5570%,结构较松散,分选性差,充填粉土,局部有架空现象。受“”影响,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随处可见,对规划建设用地的局部建筑已造成危害。 第四系滑坡堆积层(Q4del):主要分布于规划建设用地后山斜坡,成分主要为碎石土,碎石含量约占5570%,结构较松散,分选性差,充填粉土,局部有架空现象。受“”影响,滑坡堆积层结构较松散,土体工程地质性质不均匀。 第四系泥石流堆积层(Q4sef):分布于羌寨规划区的曾头沟沟口和谢溪沟规划区的谢溪沟沟口,成分主要为碎石土,碎石含量约占6570%,结构较松散,分选性差,充填粉土。土体工程地质性质不均匀。 总体上,松散堆积岩组力学强度较低,工程地质性质较差。 2)半坚硬岩组:主要为志留系第四组(Smx4)和志留系第三组(Smx3),分布于评估区两侧大部分斜坡地带。 志留系第四组(Smx4)和志留系第三组(Smx3):主要为绢云千枚岩夹板岩、泥质灰岩和结晶灰岩组成。由于区内岩体抗风化能力差,加上构造运动影响,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