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求职陷阱案例分析资料_第1页
最新求职陷阱案例分析资料_第2页
最新求职陷阱案例分析资料_第3页
最新求职陷阱案例分析资料_第4页
最新求职陷阱案例分析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案例分析1:2015年7月,小君到郑州会展中心参加了一场大型招聘会,看到郑州用友云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州用友”)正招聘会计,她便投了简历。小君说,该公司宣传单页上承诺的年薪十分诱人:3年内平均年薪5万10万元,3年至5年平均年薪10万20万元,享受国家各项保险福利待遇。经过初试、复试,会计专业毕业的小君顺利进入郑州用友。不过,郑州用友并没有马上跟小君签订劳动合同,工作人员告诉小君,因为她没有工作经验,需培训 3个月。培训结束后,不在本企业上班,而是推荐到客户企业工 作,都是大企业,保证是会计岗,一线城市的月工资可达到4500元以上,在郑州工作可以达到 3500元以上。但条件是要

2、缴纳12765元的 培训费”。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这不是一个小数目,小君犹豫了。这时候,郑州用友为他们提出了一个经济上的解决方案”一贷款。工作人员表示,考虑到她刚毕业,没有收入,前4个月的贷款由郑州用友还,之后每月由本人定期偿还。将来能拿到高薪,即便每个月还点钱也无所谓。”考虑到实训期满后月薪能达到3500元以上,小君犹豫最终还是同意了。随后,她与郑州用友签订了会计培训就业协议,并与该企业介绍的信贷公司签订了借款协议,共贷款 12765 元。小君说,当时她所在的会计班有七八个人都贷了款。但没过多久,他们就后悔了。签字贷款后,钱从未打进他 们的账户,公司此举也很可疑。但刚出校门的他们,觉得找到

3、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不易,所以慢慢放低了戒心。在 贷款手续办完后,他们陆续进行 培训”。两个多月后,郑州用友开始为他们推荐企业,参加面试。小君面试的第一家企业是某知名公司,对方表示,试用期工资1800元,转正之后2300元,与之前郑州用友的承诺大相径庭。 要是没有贷款,我能接受,可一个月要还 900元贷款,剩下的钱根本没法生活。 ”更让小君不 能接受的是,到了企业后,她被安排的岗位不是会计,而是导表员。没过几天,小君便辞职了。随后,小君给郑州用友打电话,要求再次推荐工作。第二次,公司为小君介绍了一份财务经理助理的工作,试用期每月2500元,转正后3000元,但面试之后,企业并未录取她。第三次,郑

4、州用友又推荐小君到开封一家玻 璃厂做会计,但小君说,对方以她没有经验为由拒绝了聘用她。工作一直没安顿下来,小君却从2015年12月开始,走上了还贷的日子。前5个月,一个月还 200多元,后来一个月要还 900元,没工作没收入,还得张口找家里要钱还贷。”小君委屈地说。问题:请总结出该案例中有多少个求职的陷阱?案例学习一:陷阱一:骗费小编采访应届毕业生小刘同学时,他告诉小编,上个月他接到某公司的面试通知,于是高兴地到 该公司参加面试。一番面试后,该公司并没有当时就向他收取费,只是说让他先试用一段时间,然后 再考虑是否录取他。小刘十分高兴,想好好表现一下,争取能留在该公司工作。于是,他起早贪黑地 干

5、了近一个月,结果却被告知:你干得不错,但专业知识不足,公司需要对你进行培训,请先交300 元费。当小刘对此进行质疑时,该公司却说,不交费可以走人,但此前工作一个月的薪水免谈,令小 刘气愤不已。陷阱二:高职诱惑作为应届毕业生,需要把个人资料公开于各大网站上,以求得用人单位的赏识。未曾想,这却给 些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制造陷阱的机会。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毕业生小薛同学说,她向小编述说了自己求职受骗的经历。一天,小薛接到 太平人寿保险公司的电话,竟然被告知她已被该公司录取为“储备经理人”。小 薛在兴奋之余不免纳 闷,自己从未向该公司投送简历过呀?他们怎么会知道自己的电话?但小薛还是兴冲冲地来到该公司,

6、可去过方知,原来是该公司从某网站上的公开资料里“选”中了自己。而所谓的预先被录取的职位“储 备经理人”则被换成了 “理财专员”。经过一番后,小薛才知道,原来该公司把自己招来就是做保险 业务员。小薛所学的专业是“网络编辑”,与保险业没有任何关系,而不善言谈的小薛竟然被业务经 理夸成了 “他见过的最适合做保险的毕业生,不做保险将是终身遗憾”。真是令人哭笑不得。据小薛称,此类情况她的同学也遇到不少。前不久,一家名为“华表服装”的公司给学校发来通 知,营销助理若干名,很多同学都去了,结果就是招业务员,工作是销售服装据了解,目前很多公司业务员都是到各网站搜集应届毕业生的资料,以高职加以诱惑。对于诸如 此

7、类“挂羊头卖狗肉”的伎俩,毕业生一定要警惕,清楚自身实力,从基础做起,逐渐展现自己的才 华,不要轻信高职诱惑。陷阱三:“皮包公司毕业生小李收到一个房地产公司的电子邮件,被通知去面试。由于小李并未向该公司投送过简历, 他怕遭遇“皮包公司”,为安全起见,决定上网先查一下。让小李惊讶的是,当他用GOOGLE索后 发现,该公司居然用同一个电话、地址注册了 4个公司,涉及医药、保险、建材等不同领域。该公司 提出的给求职毕业生的待遇异常优厚,而信息中对于学历的要求竟然是中专以上即可。该公司以低学 历求职毕业生,却提出付相当高的工资,值得怀疑。经其向工商部门了解,该公司已不存在。该公司 是以低标准将毕业生招

8、进来为公司干活,而其承诺的高工资是不会兑现的。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对此,求职毕业生们应该得到一些启示,如果接到一些自己并不熟知或者并未投放简历的公司的 面试通知,应该事先向有关部门查询、核实该公司的真实情况,并上网搜索一下该公司的网站,确定 其规模与用人需求,然后再去进行面试。女大学生遭遇皮包公司案例学习二:案例情况:刚从学校毕业的小王日前通过中介介绍来到一家公司应聘。但令他奇怪的是,公司负责人对他的简历、学历 并不太感兴趣,而只是让他支付 230元的报名费,并承诺只要报名就可以上岗。然而,当小王付清费用之后,却被 告知没有通过面试,这才感到自己上当受骗了。解析:以招聘名义收取报名费是招聘骗子最常

9、用的欺骗手法。这些公司在招聘时候常常不查看任何学历证明,甚至 不安排任何面试,而只是要求求职者支付诸如信息费、报名费、登记费、资料费、推荐费、注册费等名目繁多的费 用。一些中介和用人单位甚至招聘一些子虚乌有的岗位,以吸引求职者前往。如果有应聘者前往,就不仅要在中介 公司支付介绍费,到公司进行“面试”或者被“录用”时还要缴纳报名费、手续费等。而当用人单位和中介公司装 满了自己的“钱袋”之后, 就会找出个各种理由将应聘者“辞掉”。建议:如果你想通过中介机构求职,最好通过政府开办的职业介绍机构或者知名的营利性中介机构求职。如果是营 利性的职业介绍机构,一定要同时具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职业介绍许可证或

10、人才中介服务许可证、 税务登记证、收费许可证等证照。在面试之前,最好能了解到公司的资质和规模。如果发现其规模很小, 就需要提高警惕。如果需要支付费用,一定要索要发票或者收据,并应当留意发票上财务专用章的单位名称和公司 实际名称是否一致。同时提醒,求职者在应聘时还需提防“暗箭伤人”。有些不法分子在报纸上刊登招聘信息,却是“醉翁之意 精品文档不在酒”。他们的目的不在于招聘人才,而是诱使应聘者地上个人资料,然后假冒他人身份到银行申办信用卡,最 后拿着卡进行疯狂透支消费。因此,求职者千万不要心存“撒大网捞大鱼”的心理,要有目的、有针对地应聘,对 自身资料要加强加密。如果遇到无证照或者证照不全的黑中介,

11、应及时向相关的劳动保障部门、工商管理部门或公 安部门反映,有感部门可以根据相应管理条例规定对其进行处罚,所收介绍费用可退还本人。求职陷阱案例汇编任务:熟读案例,分析案例中的求职陷阱,讨论出相应的解决办法。1、以招聘之名盗取个人信息案例:小王是某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她想通过网络求职,于是将个人资料在互联网上公开,并将手机、寝室电 话同时公布。一段时间后,小王接到一个自称是上海一家公司的电话,称为了核实其大学生身份和家庭情况,要求 小王告知其家庭电话号码。小王觉得用人单位想核实她的真实情况也是正常的,于是将家庭电话告诉了对方。就在 这段时间里,远在郑州家中的王父接到了一自称是武汉市某医院急救中心主任

12、的电话,称胡女因交通事故在医院抢 救,需汇款30000元到院方指定的账户,否则将影响抢救。胡父在与校方、女儿同室同学多方联系未果的情况下, 救女心切,当日先后分三次共汇款25000元到指定账号。几个小时后,王父通过电话联系上女儿,才得知这一切竟是个骗局。2、以招聘之名非法敛财案例一: 大学毕业后,小吴在一家职业中介交了10元注册费,成为会员又交了150元的信息费后,中介将为他联系5个用人单位进行面试。没想到,小吴5次面试均碰壁,对方要么称“已招到人”,要么称“不合适”。小吴发现,其他在该中介注册的大学生也遇到了和他一样的情况,他明白自己碰上了 “黑职介”。“黑职介”利用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同时

13、又挣钱心切的心理,收取信息费后提供虚假信息,找几家用人单位 来回“忽悠”学生。甚至有些中介在收费后便人间蒸发,让学生投诉无门。案例二:大学毕业生小刘在郑州北环一家电器贸易公司面试通过后,被要求交360元服装费,然后才能签合同、培训,再开始工作。交费后,她同该公司签了劳动合同,上面还特别注明:如因个人原因辞职或自动离职,公司不 予退还,服装费由自己承担。上班后,小刘因一直未被安排工作就要求辞职并退还服装费,被对方以签有协议为由 拒绝。3、以招聘之名诱人犯罪案例:小林是某高校的应届毕业生,转眼就7月了还没有找到工作。7月28日他接到同班同学的电话,说在安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徽蚌埠有个好工作,做质检员,

14、工资高,待遇好。小林听了心动了,就赶了过去。到了蚌埠,那个朋友把他领到了一个很偏僻的宿舍,里面还住着男男女女十来个“同事”。其中几个同事特别热情冲小林招手“哎,帅哥辛苦了!辛苦了 !怎么样?一路上怎么样?有没有口过饭?”,当她们把小林东西放好之后,就问小林:“借你的手机玩一下嘛”,就这样,对方要走了小林的手机,然后直言不讳告诉他,新工作不是什么质检员,而是传销。产品是2800元一套,小林身上没有这么多钱,他们就要求小林以在这边学驾驶为名,从家里骗钱,或者骗同学或朋友过来。4、粉饰职位信息骗取劳动力案例一:24岁的小刘去年毕业于郑州某高校经贸管理系,当年7月,他在一家公司应聘“市场部经理”成功。

15、 第一天去上班时,公司老总让小刘这个“经理”去推销产品,美其名曰“了解市场”。“我在那儿干了快一个月,天天出去推销。”小刘说,一名与他关系不错的员工偷偷告诉他,公司最初招聘时 就是要招推销员,怕招不来人,故意说成是“市场部经理”,他这才发现上了当。典型的“粉饰岗位”的招数。因担心招不来业务员、推销员、代理员等,招聘单位就把职位“美化” 成“市场部经理”、“事业部总监”等,以此来诱惑大学生。当应聘成功后,招聘单位便会以“先熟悉工 作”或“到一线先锻炼锻炼”为幌子,欺骗求职者继续工作下去。这类招聘信息一般比较简单,涉及细节方面的东西都未明确注明,比如没有岗位职责和应聘条件等。因此求职 者应聘时要提

16、前搞清楚职位的具体内容,询问工作细节,认真考虑后再做打算。案例二:小宋的女朋友在网上应聘到一家私立高中任教,签合同时,该校承诺月薪2000元,包食宿,如果学生期末成绩考的好,另有奖金。合同规定签约的教师最少要任教一年,一年之内解除劳动合同的,要赔偿学校损失 九千元。她觉得没什么问题就签了合同。在她正式上班后,才发现这家学校食宿条件恶劣,工资也不按时发放,学 校还以种种理由克扣她的工资。她有心辞职,但九千元的违约金也不是个小数目,让她左右为难。5、假以考核之名盗取劳动成果案例一:林先生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自学成才成为一个手机铃声制作人。毕业以后,在南方找到了一个工 资和福利都不错的公司,但这家

17、公司要求林先生在正式上班之前,做一套他们指定的铃声做为最后考核。一套铃声 9个格式,林先生在一天内就搞定,他很有把握地发了过去,但那家公司却以林先生的做的铃声不能令他们满意为 由而拒绝了他。后来,林先生在另外一家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才知道有的做手机铃声的公司,用招聘的方法 来骗取那些应聘者的作品。由于应聘者得到的测试曲目都是各不相同的,而其为了能进入公司,个个竭尽全力,所 以一次下来,能顶公司员工一周的工作量,一些公司就这样骗取应聘者的劳动成果。精品文档案例二:某大学生刚毕业时,急于找到工作,就饥不择食地进了一家只有十几个人的没有名字的小工厂。这个 小工厂是一个厂中之厂,在一家工厂三楼的一

18、个角落里。那家工厂把他一叫进厂门就算招进去了,什么手续也没办,就要他马上参加生产。那家工厂的经理告诉他,工资制度是计件,多劳多得,做坏了产品要扣工资。当一个小领导 来检查时,却说他做的产品不合格,要扣工资。问之产品不合格的原因,却是因为做的太快。对于如此荒谬理由, 他辞职不干了。出厂门没几步,发现一个和他一起进厂的人也出厂了,是莫明其妙的被厂长辞退了。实际上,这家 小厂经常招工,是一个经常骗人的厂。 这个小工厂招工,从来是只打招工牌, 不写自己的厂名,而且有活干就招工, 没有几天就炒掉他。经常这样骗人白干活,不给钱。6、利用求职心切心理侵害人身安全案例:安徽安庆一名电脑专业大学女毕业生,到安庆

19、市一家人才交流市场找工作,一则招聘软件开发员工的 启事吸引了她。该招聘单位一名自称姓黄的经理在简单询问后,表示刘梅比较适合这个岗位,如果她愿意第二天可 直接到公司办公室进行面试。第二天面试时才发现这个位于新河小区的“软件开发公司”的办公条件格外简陋,办 公室里除了一张大床外什么办公用品都没有。该公司经理见她进来后,猛地将她掘在床上欲行不轨。慌乱中,该女 毕业生咬破了黄经理的嘴唇,夺门而逃。逃出来之后马上报警,警察在她的指引下找到该办公室时,所谓的黄经理 已经逃跑,直至3月12日终将这名“色经理”擒获。经警方调查,黄某系无业游民,招聘启事中所讲的软件开发 公司也是一个皮包公司。目前,黄某已被警方

20、拘留。7、不签订劳动合同案例:应届毕业生王某与某私企达成工作意向,双方签订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1个月后,王某毕业,并顺利进入用人单位开始工作。但该企业始终不愿意与小王签订劳动合同,得到的答复是:双方在就业协议 书中并没有明确要求何时签订劳动合同,更何况关于工资、劳动期限等条款在就业协议书中已有约定,双方 没有必要为此再另行签订劳动合同。王某觉得双方确实没有约定什么时候签订劳动合同,而单位不签劳动合同 似乎也有道理,就不再向单位提起此事。不料一日忽被裁员,公司一分赔偿金也没给。王某后悔莫及。8、对工作待遇模糊,哑巴吃黄连案例:小宋的女朋友在网上应聘到一家私立高中任教,签合同时,该校承诺月薪20

21、00元,包食宿,如果学生期末成绩考的好,另有奖金。合同规定签约的教师最少要任教一年,一年之内解除劳动合同的,要赔偿学校损失九 千元。她觉得没什么问题就签了合同。在她正式上班时,才发现这家学校食宿条件恶劣,工资也不按时发放,学校还以种种理由克扣她的工资。她有 心辞职,但九千元的违约金也不是个小数目,让她左右为难,她只好安慰自己,算了,做完今年就不做了。 精品文档9、盲目签约,不合理条款上当案例:王某,大学毕业生,由于急于找到工作,没来得及仔细推敲合同里的条款,结果不但失去了这份工作还付了一笔违约金。据其称,他与公司签合同时还未毕业,但公司要求其进入实习期。在4个月的实习期里他卖力地工作,却只能得

22、到 300多元钱的“实习工资”。实习结束后,他以为工作已经敲定,打算回学校修完剩下的一些 课程,9月再回到公司正式上班。但当他向公司请假时,公司却以合同中“工作前两年不得连续请假一周以上”的 条款为由,认定王某违约,索要违约金。王利只好交了2000元的违约金。在大学生择业的过程中,像王某这种情况的比较普遍,由于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往往处于 弱势地位,很多用人单位都提出了一些明显的不合理条款,如违约金、服务期等。对于毕业生来讲,虽然知道这些 附加条款是显失公平的,但也不敢明确表示异议。现实生活中,在职场上把“试用期”当成“剥削期”已经成了一 些无良老板逃避法定义务的惯用伎俩。10

23、、提高警惕,谨防落入传销陷阱案例:2011年,我校有一名2007级学生被骗入传销组织,在东莞市受控制16天。2011年3月初,海科学院一位2007级学生接到在湖州某学院读书的高中同班同学的电话,称在广东东莞市有一家公司要招聘人员,待遇丰 厚,要其前往应聘。2011年3月23日该高中同学又来电,通知其已经顺利通过该公司网上初试,希望其能近期到 广东东莞参加面试。于是,该生 3月24日离校,3月25日下午到达东莞,被高中同学和其他传销组织的人员带到 一幢民宅的一个房间内控制起来,手机被收缴,其人身自由受到限制,手机不能正常使用,只有在来短信或者电话 的时候,保证按传销公司人员写的语句回复,才能拿到

24、手机,手机使用后又立即收缴。每天都要写日计划,有“专 家”给他上课(洗脑),一天到晚的日程排得满满的,读“励志书籍”、听如何做新时代的直销、如何两年变成百 万富翁、如何赚大钱的讲课。4月3日,该同学用欺骗的方法要母亲汇去3800元,交了所谓的“瑞士手表费”,获得了他们“公司”的会员资格,有权利介绍家人和朋友加入这个“公司”。4月10日,该生母亲因一直无法与其正常联系、多次要他回来均不肯回,来到学校求助。在学院领导、家长和同班同学共同努力下,传销公司迫于学校 和家长的压力,加之给该生洗脑未成功,最终答应放该生回校。该生于 2011年4月12日返校。这位同学被东莞市的传销组织骗去共损失4900余元

25、,往返20天,其中被控制16天。该同学的家长、学院领导和老师、同学为此耗费了很多精力。该同学在那里吃不好睡不好,精神被受折磨,教训十分深刻。精品文档二、求职中的安全应对策略求职大潮风起浪涌,既蕴含着无数机遇,又隐藏着险滩暗礁,毕业生只有牢牢记好求职安全带,不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才能够做到一帆风顺。(一)层层过滤,确保就业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学校就业信息网上发布的就业信息,都经过了严格核实,包括核实用人单位的工商许可证、营业执照等,基本上确保了就业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安全性。对于通过其它渠道获得的就业信息,一定要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核实。(二)面试过程中,要时刻保持安全的警惕性在

26、求职过程中,毕业生更应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擦亮眼睛,识别就业陷阱的迷惑。1、当前往面试的第一天或职前训练的前几天,要留意该单位是否继续隐瞒工作性质及业务性质。2、面试地点偏僻、隐密或是转换面试地点的状况,或是要求夜间面试者,皆应加倍小心。面谈地点不宜太隐 密,过于隐密地点不要去。对于用人单位约您面试的地点,如果不是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发布的信息,是您从其它渠 道获得的信息,用人单位约您到宾馆或其它非公开、非正式场合见面,绝对不能冒然前往。3、面试时,要注意以下环节:一是应详记该单位及主试官的基本情况及特征;二是对方所提工作内容空泛不 具体时,不要被夸大言辞所迷惑;三是身份证、毕业证书及印章等证件,不宜给对方;不可轻易出示银行账户号码 及密码,以免不法之徒有机可乘;四是主试官说话轻浮,暧昧不清,眼神不正常等都是危险的前兆;五是如果有不 安全、不对劲的感觉或不正常的状况,要以某种借口来迅速离开该单位为宜;六是拒绝不合理的邀约及要求;七是 在面试时尽量不要随便喝饮料或吃东西。4、进行面试的过程中,如果遇到用人单位要您交保证金或其它培训费用(如报名费、训练费、材料费等)时, 一定要慎重,千万不要为了保住工作而盲目交费。5、面试最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