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答案】等大右-初二物理光的折射透镜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 小丽冋学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甲乙(1) 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光屏上会得到一个淸晰的倒立、的实像,如果在凸透镜前放一个近视镜,小丽需要向(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看到烛焰淸晰的像:(2) 如图乙所示,一条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和凸透镜折射后恰好经过A点,请在图中画出经过两透镜后的折射光线o (F为凹透镜的虚焦点)【解析】【分析】 根据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处的成像性质进行判断:正常的眼睛可以将光线会聚在视 网膜上。近视眼会将物体的像呈在视网膜之前,应该佩戴
2、凹透镜进行侨正。远视眼会将物 体的像呈在视网膜之后,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2) 根据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作图。【详解】(1) 由题意和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物距u = 50cm - 20cm = 30cm = 2f同理像距等于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光屏上会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2 任蜡烛和透镜之间放上一个近视镜,近视眼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光线延 迟会聚,为了使光屏上还能岀现淸晰的像,则光屏需要适当向右移动。(2)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焦点,由题意可 知该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恰好经过人点,拯此完成光路图,如图所示:1图1
3、(1)甲、2. 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用所学知识回答下而问题:乙、丙三个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相同规格的实验器材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三组同学 都根据自己的实验数据描绘了图象(如图),其中 (填a、b、c中的两个)两条图线描绘的是"初温相同质疑不同的水”的加热情况.由图象还可以判断水而上方的气压 (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2)在光具座上,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位于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蜡烛淸晰的 像.当不移动凸透镜,只将蜡烛和光屏平位宜互换,则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收集到蜡烛的像.【答案】a、b小于能【解析】【详解】(1)根据图2可知,a、b、c沸点相
4、同,苴中a、b初温相同,到沸腾时的时间不同,则两 条图线描绘的是“初温相同质量不同的水"的加热情况。由图象还可以得岀,此时水的沸点是92C,由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关系可知,此时水而上 方的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2)已知物距大于像距,与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得到倒立、缩小是实像。将调光屏和蜡 烛的位置,根据光路可逆的特点知,则光屏上会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即能成淸晰的 像。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甲乙(1)实验前,必须在光具座上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整到:(2)图甲中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相当于眼睛的:(3)正确安装并调节好实验装宜后,小芳同学在图甲
5、所示的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淸晰的像,则她看到的是 (填"倒立”或"正立”)、 (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4)若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淸晰的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焦距合适的 (填“近视”或“远视”)眼镜;(5)某小组实脸时对图甲中的装巻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F”形的LED灯,并在光屏上贴方格纸,如图乙所示,请写岀改进后的装巻的一个优点::(6) 为了方便从不同角度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 (填“粗糙”或“光滑”)的白色硬纸板。【答案】同一高度视网膜倒立缩小近视实验现象更明显、便于观察、减少了污染 等粗糙【
6、解析】【分析】【详解】(1) 实验前,必须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处,这样烛焰的像才 能成在光屏的中心。(2) 2眼睹看物体时,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3) 34由图知,像距小于物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耙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淸晰的像,应使像向右移动,则 需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适当的凹透镜,近视眼镜是一个凹透镜。蜡烛换成LED灯的优点:实验现象更明显、便于观察、减少了污染等:光屏换成带有 方格光屏的优点:便于比较像的大小。(6)为了方便从不同角度观察光屏上的像,应该使光线发生漫反射,即光屏应选用较粗糙 的白色硬纸板。(1) 实验
7、1,任探究凸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发现像成在光屏的上方,如图所示,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应向 (选填“上”或“下”)调节凸透镜:调好后,发现光屏上的像与光源等大,则凸透镜的焦距为cm;(2) 实验2:如果利用实验1的装宜,光源位巻不变,取下凸透镜,在原透镜位置正确放置带小孔的光板,若还想承接与光源等大的像,光屏应该 (选填“左移”、“右移”或“不动”),此时成的像与实验2成的像相比 (选填“较亮”、“较暗”或“一样亮”):(3) 实验3:如果利用实验1的装置,光源及光屏位宜不变,取下凸透镜,在原透镜位置正确放巻一块薄玻璃板(不考虑玻璃板厚度),在光源一侧透过玻璃板观察,能否在光屏位 置看到像: (选
8、填“能”或“否”);此时成的像与实验1成的像在哪个方而有区别: (选填“正倒”、“大小”或“完整度”)。【答案】下10.0 (或10)不动 变暗 能 正倒【解析】【分析】【详解】(1) 在探究凸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发现像成在光屏的上方,此时应该将光屏下移,使三 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能够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2) 如图所示,物距像距都为20cm,发现光屏上的像与光源等大,即此时物距等于像距等 于两倍焦距,即u=v=2f=20cm解得/'为10cm,即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 (或10cm)。(3) 小孔成像时,要想光屏上承接与光源等大的像,则物距应该等于像距;光源位置不 变,取下凸透
9、镜,在原透镜位置正确放置带小孔的光板,即光屏应该保持不动。(4) 实验1是凸透镜成像,英原理是光的折射,将光线会聚;实验2是小孔成像,其原理是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成像光线没有实验2的多,所以成的像与实验1成的像 相比较暗一些。(5) 光源及光屏位置不变,取下凸透镜,在原透镜位垃正确放置一块薄玻璃板,探究的是 平而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平而镜成的像是虚像,只能在光源一侧透过玻璃板观察才能看得 到。实验1中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它们在正 倒、虚实方面有区别。5. 小明和小亮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 实验前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至
10、同一髙度,目的::(2) 如图所示,光屏上呈现一个淸晰的像保持凸透镜位垃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淸晰的像,应将光屏向移动,像的大小将变:(3) 小亮认为:凸透镜成实像时,不但像与物上下是颠倒的,而且左右也是相反的。请你设计一种简单的方法验证小亮的观点o【答案】确保蜡烛火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左 变小 将蜡烛换成字母“F”的LED灯【解析】【分析】【详解】三心同髙的目的是确保蜡烛火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3物远像近像变小,所以光屏左移,像变小。将蜡烛换成字母“F”的LED灯,光屏上可以呈现上下左右都相反的像,即可证明。6. 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器材安装
11、合理,实验操作规范。在图示位 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淸晰的像。B 102030405。6()708090 山()0(1)这个像是倒立、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它的成像原理与(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2)若保持蜡烛位垃不变,将凸透镜向右移动5cm,则为了能在光屏上再成淸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右移动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5cm,此时像的大小比刚才的像要一些(选填“大”或“小”)。(3)小明为了研究近视眼的成因,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置一近视眼镜(图中未画出),这时需要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淸晰的像。【答案】缩小照相机小于小
12、右【解析】【分析】【详解】2由图可知,成像时,像距小于物距,所以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 用这个原理制成的。34将凸透镜向右移动5cm,物距变大,导致像变小,像距也变小,所以光屏向右移动 的距离小于5cm。(3)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戴上近视眼镜能使像向后移动,所以要 想成淸晰的像,就要让光屏向右移动。7. 小明选择了一块焦距未知的凸透镜,对凸透镜成像特点进行了探究图1®2(1)如图1所示,为测量凸透镜焦距,他将一束平行光正对透镜射入,并调肖光屏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的光斑,该透镜的焦距戶cm:(2)实验前需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高度,使它们的
13、中心在凸透镜的o(3)图2中的光屏上得到了淸晰的烛焰像,小明将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适当向左移动光屏,屏上的像就又淸晰了,由此可判断小明是 (填"近视”、“远视”)眼:(4)小明用该凸透镜和图3所提供的器材自制简易照相机。 为了更淸楚地观察像,应选择(选填“较暗”、“较亮”)的物体拍摄: 图3中内、外简的长度分别为10cm. 7.5cm,小明在教室内将自制照相机对准教室的窗 户,为了通过调节内筒能在薄膜上成清晰的像,薄膜应安放在内筒中与&端距离至少超过 cm 处: 小明用自制相机舶摄近处景物后,再用它来给窗外远处的楼房“拍照”,则需将内筒向 (选填"
14、;里推”或“外拉”)【答案】8.0主光轴远视较亮0.5里推【解析】【分析】【详解】(1) 1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的光斑,则该点为焦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 距离为焦距,故由图可知,该透镜的焦距为8.0cm.(2) 2实验前调肖烛焰中心心、凸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髙度,即三者的中心在凸透镜 的主光轴上。(3) 小明将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适当向左移动光屏,屏上的像就 又淸晰了,说明眼镜片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为远视眼镜。4为了更淸楚地观察像,应选择较亮的物体拍摄。 调节内筒在薄膜上成淸晰的像,则像距应该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又因为凸透 镜的焦距为8.0cm,则像
15、距为8.016.0cm,薄膜应安放在内筒中与A端距离至少超过& 0cm-7.5cm = 0.5cm 6小明用自制相机拍摄近处景物后,再用它来给窗外远处的楼房“扌白照”,即物距变 大,则像距变小,则需将内筒向里推。8. 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程 时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淸晰的像:(1) 该同学看到光屏上所成的像是一个烛焰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2) 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光屏应向移动才能再次成淸晰的像,此像的大小比刚才的像要 (选填“大”或“小”)一些;(3) 若蜡烛和光屏保持图示位置不变,将透镜向左移动cm可以
16、在光屏上再次形成淸晰的像。【答案】缩小右大25【解析】【分析】【详解】(1) 1由图知,物体和所成的像在凸透镜的两侧,而物距u=40cm,像距v=15cm,即u>v, 所以光屏上所成的像是缩小的。(2) 23由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当物距变小时,像距要变大,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淸晰 的像,而像的大小要比移动前的要大一些。(3) 根据光路可逆,若蜡烛与光屏不动,只移动透镜,要想再次成淸晰的像,须让此时的 物距为15cm,像距为40cm,那么凸透镜就应该移动到25cm处。9. 小莉同学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I Q11II l|ll II |i IIii II
17、 II |im iiiii|nun it 11 itmi it i| it itit II i|hi0cm 1020 知 405060(1) 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淸晰的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cm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淸晰的像:(2) 实验中将凸透镜从图甲处逐渐远离蜡烛,物距u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则如图丙所示的图像中,像距V随时间t的大致变化图像正确的是:乙丙(3) 如图丁所示,保持蜡烛的位苣不变,務动透镜至16 cm处,人眼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像 是图戊中的(选填“A” “B”或“D”)°I mi inn I ii
18、 Hinn I mi iiiii| iiii|iiii| ii ii|iiii| mi ii hi )cm 1020304050 6C【答案】40 C D【解析】【分析】【详解】如图甲所示时,物距小于像距,当f<u<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u>2f ,应 用是照相机:而且此时w = 15cm,像距v = 30cm;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程不变,光屏上 能再次呈现淸晰的实像,根据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需要移动透镜至40cm刻线处。(2)2当物距大于焦距时凸透镜成的是实像;将蜡烛从略大于一倍焦距处逐渐远离凸透镜, 当物体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移动时,像距变化大于物距变化:当物体在
19、二倍焦距以 外移动时,像距变化小于物距变化。即像距先减小得快,后减小得慢。故图象为c图。凸透镜焦距为10cm,使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26cm刻度线处,u=6cm,小于焦 距,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像是图戊中的D。10. 如图所示,回顾"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并解答下列问题。nn|iin ini|iin ini|ini|nii|innn|ini|ini|i叫ii叩iii|nn|ini|nii|ini )cmlO 2030 40 5060 7080 90 100(1)如图甲是小明利用让太阳光粗测焦距的情况,此时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班,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2)小明所用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若将凸透镜放在标尺上50cm刻度处,把蜡烛放在20cm刻度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淸晰的像。生活中利用此时成像原理工作的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理教学文献核心要点解析
- 转让美团店铺协议书
- 食堂合作使用协议书
- 买卖二手机合同协议书
- 车险事故双方协议书
- 做生意租赁合同协议书
- 镇区保洁垃圾协议书
- 项目出资合同协议书
- 门窗经销合伙协议书
- 钢琴老师合伙协议书
- DB51-T 5048-2017 四川省地基与基础施工工艺规程
-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2年版)
- 23J916-1 住宅排气道(一)
- 网络传播概论(第5版)课件 第八章 网络时代的传媒生态
- 高中政治必修四思维导图
- 工程合同管理课程设计实践报告
- 专题十五 民事权利与义务(考点讲析+练习)-2025年高考政治三轮冲刺过关(全国适用)
- 小学英语人教PEP版三至六年级全册单词词汇默写打印
- 2023-2024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八年级(下)月考数学试卷(6月份)(含答案)
- 机关食堂整体服务方案范文
- 2023年基金从业资格考试知识点、考点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