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郊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战略——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_第1页
大城市郊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战略——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_第2页
大城市郊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战略——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_第3页
大城市郊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战略——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_第4页
大城市郊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战略——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城市郊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战略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2OO5NO.1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TERRITORY&NATURALRESOURCESSTUDY中图分类号:F323.21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853(2005)01002103大城市郊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战略一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蔡玉梅,萧林,祁帆,杨枫(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北京1oo1o1)摘要:统筹城乡关系是新时期土地合理利用的重要原则;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从城乡关系出发,以郊区作为大城市的功能为基础.提出通州区土地利用的战略目标,重点,布局和战略措施.关键词:大城市郊区;城乡关系:战略措施Thepri

2、ncipleandmeasuresoflanduseinsuburbanofbigcity_AcasestudyinTongzhoudistrictofBeijingCAIYu-mei,XIAOLinQIFan,YANGFeng.(DepartmentoflandUsePlanning,ChinaLandSurveyingandPlanningInstitute,Beijing100029,China)Abstract:Makingurbanandruralasawholeistheimportantnileinthenewtimes.TakingTongzhouDistrictasacage

3、study,thefunctionofThongzhouDistrictisanalyzedinthispaper,thenstrategicgoal,emphasis,overallarragementandstrategicmeasuresareputforward.Keywords:suburbanofbigcity;relationofurbanandrural;strategicmeasures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将日益走向城乡融合,城乡日益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统相互关联,共同发展.土地作为社会经济的载体,也将从过去的城

4、乡土地分割走向城乡一体化的模式.尤其在大城市的郊区,土地利用战略应从郊区作为城市的功能载体为出发点,统筹安排各类用地的结构和布局.本文以北京市郊通州区为例,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对土地利用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发展重点和布局,关键措施等进行总体的安排和考虑,对于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做好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重要意义.1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态势1.1土地利用程度高,后备资源有限,土地整理具有一定难度通州区2001年土地利用程度高达97.86%.未利用土地仅为1809.92hm2,其中有较多的盐碱地(381.481m)和沙地(223.87hm),较难利用.目前存在着严重的农村居民点用地超

5、标,工矿企业的废弃地和浪费用地等现象.建设用地的整理需要大量的资金,难度也较大.1.2水资源不足且污染严重,对土地利用有一定限制通州区虽沟渠密布,但由于地处平原,水利设施对地表水资源的调蓄能力较差,且降水径流大部分集中在夏季,可利用量有限.加之地表水遭到污染,地下水是唯一的干净水源.所以,城镇生活,农村人畜,工业和水产养殖业等用水都必须用地下水.近10年,地下水位平均每年下降0.22m,通州镇及附近地区已形成了较大范围的漏斗区.不仅如此,来源于上游的污水通过通惠河,凉水河以及温榆河直接带来通州区的的水质污染.水资源的数量不足和水质污染,严重地影响了土地综合生产能力的发挥.1.3耕地减少和建设用

6、地增加的速度放慢,但绝对数量仍较大在1982-1992年,1992-1996年和1996-1999年3个时段,耕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分别为72.95%,61.28%和56.43%:平均每年的耕地减少量分别为1105.OOhm,1099.2lh和403.16国粮食价格已接近甚至超过世界市场价格,今后靠提高粮价来刺激粮食增产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山东省粮食价格政策的重点必须放在降低生产资料的成本和落实国家粮食政策,提高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上.3.5农用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和农村用电量的影响较小这3项与粮食总产的灰色关联序分别位于911位.1978-2001年化肥施用量增加了4.5倍,年均递增15.2

7、5万t.但粮食产量并未随化肥的大量投入而成正相关,出现了化肥单位用量报酬递减的趋势.针对这种情况,今后在化肥的使用过程应注意:采用新的配方施肥技术和实行经济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目前山东省的化肥利用率仅为30%左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60%的水平,通过配方旌肥可使化肥利用率提高10%左右;由于忽视有机肥的投入,有些地区已出现了土壤板结,化肥肥效降低的问题,影响到粮食生产,应广辟肥源,多施有机肥,实行秸秆还田.参考文献:1李茂.河南省耕地和粮食灰色关联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2,21(2):163-172.2山东省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山东卷)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3山东省统计局,

8、山东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山东农村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4山东省统计局.山东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5王有邦.山东地理M.济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2000.6王耀文.山东省粮食生产的回顾与持续发展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1995,(4):4-9.7邵晓梅.山东省粮食生产的时序变化机制研究J.经济地理,2001.21(6):727-730.8孟昭翰.山东省气象灾害特征与对策研究J.山东气象,1995,(1):33-36.9朱平盛,边道相.山东省水资源演变趋势及空中水资源的开发J.山东气象,1998,(1):11-13.1O宋文理.山东农业受灾严重J.调研世界

9、,1998,(1):15.11曾昭鹏.粮食生产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以山东省为例J.农村经济,2003,(2):42-43.作者简介:廉丽妹(1963一l.女.副教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研究工作.(2004-06-14收稿宿伯杰编辑):窭垂塑等大城市郊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战m各一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h皿2.建设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分别为17.O9%,22.10%,24.60%和25.59%;平均每年建设用地的增加量分别为668.8512,569.06h和369.82h2.可见,耕地减少的数量仍然较大,使用粗放现象依然存在,加剧了全区的人地矛盾,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一定影响.1.

10、4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在未来的5-15年,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伴随北京郊区城市化的进程的人口机械增长,带来对用地的较大需求.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工业,交通和城镇基础设旅用地需求的增加,有限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必将进一步突出.2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2.1通州区在北京市的地位和功能2.1.1城市人口疏散地北京城市中心区建设用地488km2,人口约590万,随着经济发展,正以每年10k的速度向外扩展,不仅加剧了人地矛盾,也使分散集团”式的城市布局模式难以操作,城市生态环境更趋恶化.为此,北京市提出.城市建设重点逐步从市区向远邻近区作战略转移”“市区人口要疏散”的一系列举措.而通州区作为北京市重点发展的

11、两个卫星城之一,成为城区人口疏散的首选之地.2.1.2工业外迁基地早在1950年代,通州区便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成为北京大工业延伸的重点地区,目前已有疏散搬迁或新建的以建材,机械,化工,印刷等为主的中央,市属工厂企业40余家.北汽福田和中法合资化工集团等企业在此落户.还有新引进的电讯,环保等高新技术项目,将进一步促进通州区城市建设和工业的发展.2.1.3京东商品集散基地通州区古为交通要冲和漕运仓储重地,历为京东重镇,堪称京师屏障.1984-2000年的总体规划将通州区城市功能定位为京东经济贸易中心.现有商业,服务业网点1.3万余家,总建筑面积达58.74万m2.八里桥农贸交易市场是北京

12、市四大市场之一.商业设施多分布在新华大街两侧,集中于历史上所称的闸桥商业中心地带.2.1.4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全区每年生产粮食5亿多kg,占全市总产量的21%,成为京郊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同时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又发展了蔬菜,果品,牧草,中药材,花卉苗木等经济作物:畜牧业方面,现己建成规模养猪场132个,2万只以上规模养鸡场15个,奶牛养殖场35个,肉鸡养殖场11个,乌鸡养殖场12个以及其他特种养殖场等.成为京郊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2.2土地利用的指导思想从通州区土地利用的基本态势及其在北京市中的地位和功能出发,确定土地利用的思想为: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土地基本国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3、体制深层次需求,依照国家和北京市有关政策法规的要求,立足通州区实际情况,从服务北京,发展通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出发,统筹安排各业用地,努力实现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加强土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整治,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集约,可持续利用和优化配置,为保障全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服务.3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目标和重点3.1总体战略目标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划分土地用途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土地利用布局,改善土地生态环境.初步形成以通州卫星城为核心的小城镇建设,工业小区开发,副食品和旅游基地建设为重点的土地利用效益不断提高,功能布局逐步优化,生态环境日趋优

14、美的首都东南郊区土地利用新格局,促进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全面实现.第一阶段,1996,.-.,2000年.以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为重点,合理布局各类用地,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努力协调好城市用地与农业用地,包括城市用地内部和农业用地内部各种用地类型之间的部门用地结构关系以及各乡镇之间,各区域之间的用地结构关系.第二阶段,20012010年.以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为重点,充分挖掘各类用地潜力,逐步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既要加强己利用土地的利用强度,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大投入,提高效益.第三阶段,2011-2030年,以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加强环境建设,逐步实现土地的可持续

15、利用.真正做到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3I2战略重点土地利用的重点是保障作为首都的人口疏散基地,工业疏散基地,商品疏散基地以及农副产品基地等四大基地的用地需求,在保护好耕地和土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充分满足城镇建设,工业开发和交通用地的需求.3.2.1合理规划城镇用地规模,提高用地效率本着节约土地,集约用地的原则综合确定城镇用地规模.首先控制通州卫星城的用地规模,高标准建设卫星城,真正承担起全区经济发展龙头和分担北京城市中心区的某些职能的作用,同时,人均用地指标降至<120m2.第二,加强全国重点建设的小城镇(涕县镇和宋庄镇)的

16、发展,留出适当的发展空间.第三,合理确定中心镇的用地规模.综合确定的中心镇有马驹桥镇,济县镇,西集镇和永乐店镇.其中县镇同时为重点建设小城镇.3.2I2改变工业企业的分散布局状况,兴建工业小区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兴建工业小区,统一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提高用地的集约利用效益.尤其对于污染企业应该严格控制,搬迁或者改造,改善工业小区的环境.3_2_3提高耕地的用地效益大城市郊区的耕地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较高的地价,耕地的利用应从这一特点出发,发展创汇农业,观光农业为主体,发展设施农业,提高科技的投入,提高用地的效益.4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布局在土地利用空问布局上,突出1个中心(通州卫星城

17、),2个重点(宋庄和县镇),3个中心镇(马驹桥,西集和永乐店)的城镇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1条环线公路(外二环)及4条轴线(京沈高速公路,京津唐高速公路,京津公路,京榆公路)的工业蔡玉梅等战略一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23.及商业开发区的建设.总体上,可分为4个区域.4.1北部地区以通州卫星城为中心,包括徐辛庄,宋庄,原城关,原梨园,张家湾,胡各庄,台湖等乡镇.不断完善卫星城的各项建设,增加其吸引力和辐射功能,带动全区经济的发展.由于徐辛庄,宋庄和胡各庄是通州区水源,环境保护区,重点是发展蔬菜和农副畜禽产品加工工业,严禁发展耗水量大,有污染的工业项目.4.2东南部地区:以县和西集为中心,包括甘棠,郎

18、府,县,西集和觅子店等乡镇.城镇建设以济县为重点:工业方面充分发挥京沈高速公路的交通优势,以工业小区的建设带动地区工业化进而推动城市化的发展.由于西集地处地震断裂带和砂土液化区,地基条件差,不宜发展标准要求高的工业企业.4.3西南部地区:以马驹桥镇为中心,包括马驹桥,次渠,大杜社,牛堡屯等镇.城镇建设以中心镇马驹桥镇为重点:工业则以次渠工业小区和马驹桥工业小区为龙头,远景以亦庄经济开发区为依托,加快农村工业化的步伐;农业方面考虑到该区是全区的主要水稻产区,水产养殖业有一定的规模,菜地也较多的特点,应进一步以效益为核心,提高集约利用程度.4.4南部地区:以永乐店为中心包括原永乐店农场下属的7个乡

19、镇.城镇建设以完善中心地区永乐店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工业方面以永乐经济开发区的开发为龙头,带动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农业方面由于地少人多,应向农牧结合的方向发展,也可发展该区所产的农,副,畜禽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业.5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措施5.1依靠科技,促进土地基础数据建设和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建国以来,通过土壤普查,林业普查,水资源调查,农业资源调查,土地利用概查以及1990年代的土地利用详查等一系列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基础资料和研究成果.应以此为基础,采用新手段,尽快开展城镇地籍调查和农村地籍调查,在此基础上建立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对土地利用进行动态监测和高效率的管理.同时开展土地分等定级和地

20、价评估,土地整理规划,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等多项研究工作,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基础.5.2推进土地整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改善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首先,推进农村居民点的整理,充分利用空闲房屋和旧宅基地,不再新批宅基地.同时,根据具体情况,鼓励自然村向行政村集中,行政村向中心村集中,达到国家规定的人均150ma以下.加强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其次是改造中,低产田,整治闲散地和废弃地,充分挖掘用地潜力.最后是加强工业企业的整理,推进工业小区的建设,逐步将分散的企业向工业小区集中,并将工业小区建设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合理调整工业用地,构建功能布局优化,环

21、境优美的土地利用格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5.3以市场为导向,改进利用和经营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农业用地方面,调整种植业生产格局,发展油料,瓜菜,花木,桑茶,特产品种和其他经济作物:将生产能力低,生产条件差的一般耕地改为草场,种植牧草和饲料作物,建造临时牲畜牧场和饲养场,发展畜牧业,逐步形成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结构.建设用地则本着节约用地,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合理配置土地,科技和资金等要素.积极采用现代的经营方式和理念,推进制度创新,努力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益.5A以规划为依据,法律为准绳,强化土地开发和利用管理.首先,必须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土地管理的依据,以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规划应立足区域实际状况,针对土地利用的矛盾和问题,编制切实可行的方案:第二.应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管理土地.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惩土地违法行为:第三,理顺土地,林业,农业,牧业以及水利等部门的职能关系,以规范,统一的原则管理土地,避免政出多门,矛盾重重的状况.5.5以可持续利用为原则,加强土地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首先,应努力搞好农田林网,道路和河道两旁以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