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森林认证--森林经营操作指南_第1页
中国森林认证--森林经营操作指南_第2页
中国森林认证--森林经营操作指南_第3页
中国森林认证--森林经营操作指南_第4页
中国森林认证--森林经营操作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注1: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LY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XX/T XXXXXXXXX中国森林认证 森林经营操作指南Forest Certification Operation Guideline on Forest Management(修订完成时间:2012年9月3日)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发布XX/T XXXXXXXXX目次前言V引言V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森林经营认证作业程序14.1前期准备阶段14.2预评估阶段24.3主评估阶段24.4年度监督评估阶段34.5再认证阶段35中国森林认证

2、 森林经营标准要求应提供资料 35.1原则一国家法律法规框架35.2原则二森林权属55.3原则三当地社区和劳动者权利55.4原则四森林经营方案85.5原则五森林资源培育和利用105.6原则六生物多样性保护135.7原则七环境影响145.8原则八森林保护165.9原则九森林监测17附录A(资料性附录)森林经营单位开展森林经营认证应备的资料项目内容(样式)19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负责解释。本标准由吉林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负责修订。本标准修订单位:吉林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本标准主要修订人:王金鑫 陈家成 王红

3、春 王亚明 陈力 李善平 于华 谢可勤 姜洪源 徐丹张传俊 崔雅君 董秀凯 李兴东 李晟 郑良 胡晓峰 王君海 赵丹本标准部分语句释义:1) 表示要求、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用“应”;反面词用“不应”或“不得”;2) 其指导作用、表示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用“宜”或“可”,反面词用“不可”或“不宜”。引言准备认证资料及开展相关工作是森林经营单位通过森林认证的基础性工作。为便于高效、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关准备,有必要编制一套全面、系统、科学、实用的指导性文件,明确森林经营(FM)认证的基本作业程序和工作要求,为此,特制定中国森林认证 森林经营操作指南。本标准主要由森林经

4、营认证程序和中国森林认证 森林经营(2012年版)要求的应提供资料等构成,附录A列出了森林经营单位开展森林经营认证工作应备的资料(样式)内容。本标准为森林经营单位提供原则性指导,不做为认证机构审核依据,统一森林经营管理模式或管理文件不是本标准的目的。21中国森林认证 森林经营操作指南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森林经营单位开展森林经营认证的程序和应做的准备工作及文件资料要求。本标准不仅可以指导森林经营单位开展认证工作,还可以辅助咨询机构进行咨询指导,或辅助认证机构开展认证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中的条文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

5、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中国森林认证 森林经营(GB/T 1714-2012)3 术语和定义中国森林认证 森林经营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 森林经营认证操作程序4.1 前期准备阶段4.1.1 成立领导机构成立森林认证领导机构,主要包括组建领导小组、任命管理者代表,落实森林认证主管部门(及责任人)并进行责任分工,制定下发工作方案、初步选择认证机构(或咨询机构)等。4.1.2 审核前的培训应对本单位员工开展森林认证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森林认证基础知识、森林经营认证标准、相关林业法律法规及国际公约等。培训可按领导层、管理层、具体作业人员

6、等不同层次进行。4.1.3 建立健全体系文件结合本单位具体经营特点,结合中国森林认证 森林经营标准要求编制文件化的森林经营认证体系文件,主要包括管理手册、作业程序文件及相关的作业指导书、记录表格等,必要情况下组织对本单位森林经营方案进行修订。4.1.4 现场检查按照中国森林认证 森林经营标准、相关技术规范规程、法律法规及国际公约等要求,对本单位所有内业资料和所有经营活动进行现场查看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使其达到认证要求。4.1.5 内部审核组织有资格的内审员及专家对本单位的森林经营认证准备工作进行内部审核,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观察项及时整改,以达到认证预评估的要求。4.2 预评估阶段4

7、.2.1 提出预评估申请按照认证程序向认证机构提出预评估申请,并提供相关资料,主要包括单位概况、林权证等相关法律文件、森林经营方案概要、管理体系文件等。收到认证机构通知需补充材料的,应在收到书面通知书后1个月内将修改补充材料报认证机构。4.2.2 签订评审合同 按照认证程序,与认证机构签订预评估评审合同,确认预评估范围、地点、费用、进度等事宜。4.2.3 相关利益方咨询协助认证机构对各利益相关方进行咨询,可采取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多媒体访谈等多种方式进行,并将咨询结果汇总,形成相关利益方咨询材料。相关利益方主要包括当地政府部门、周边社区与居民代表、相关社团组织等。4.2.4 预评估配合认证机

8、构开展预评估,包括提供内业文件供审核和陪同外业现场审核,解答预评估阶段审核员提出的相关问题并提供证据,确认审核事实等。4.2.5 确认预评估报告收到认证机构的预评估报告初稿后,确认其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并在规定期限内(10个工作日内)反馈意见。4.2.6 整改不符合项在限期内完成预评估报告中发现不符合项的整改并及时(不超过6个月)反馈信息,满足认证机构关于不符合项整改的相关要求。4.3 主评估阶段4.3.1 提出主评估申请向认证机构提出主评估申请,并按要求提供相关资料,必要情况下包括对预评估报告中发现的不符合项进行的整改等内容。4.3.2 签订主评估合同与认证机构签订主评估评审合同,确认主评估地

9、点、范围、费用、进度等事宜。4.3.3 主评估配合认证机构开展森林经营认证主评估活动,包括提供内业文件供审核、陪同外业现场审核及利益相关者访谈,解答主评估阶段审核员提出的问题并提供相关证据、确认审核事实等。4.3.4 确认主评估报告收到认证机构的主评估报告初稿后,确认主评估报告是否符合实际,并在规定期限内反馈意见。4.3.5 整改不符合项在限期内完成主评估报告中发现不符合项的整改并及时(10个工作日内)反馈信息,满足认证机构关于不符合项整改的相关要求。4.3.6 确认不符合项整改工作配合认证机构,对主评估报告中不符合项的整改结果进行现场核实与确认。4.3.7 接收认证证书接收认证机构颁发的认证

10、证书。4.4 年度监督审核阶段 第一次监督审核在获证后的12个月内进行,之后每12个月实施一次。4.4.1 年度监督审核配合认证机构开展年度监督审核工作,包括提供内业文件供审核、陪同外业现场审核,解答审核员提出的问题并提供相关证据、确认审核事实等。4.4.2 确认年度监督审核报告确认认证机构年度监督审核报告是否符合实际情况。4.4.3 整改不符合项及时整改认证机构年度监督审核报告中提出的不符合项,并在下次年度监督审核前达到要求。4.5 再认证阶段在认证证书到期前3个月,根据认证机构有关要求向其提出再认证申请。再认证可不进行预评估,其他过程及要求同初次认证。因不可抗拒的特殊原因不能按期进行再认证

11、时,经营单位应在证书有效期内向认证机构提出书面延期申请,证书有效期最多可延长6个月。5 中国森林认证 森林经营标准要求应提供资料5.1 原则一 国家法律法规框架森林经营单位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尊重国家签署的国际公约和协议。森林经营单位按中国森林认证 森林经营要求应提供的资料见表1。表1 森林经营单位原则一应提供的资料中国森林认证 森林经营的标准、指标森林经营单位应提供的资料1.1 遵守国家所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关的法律法规文本和有关违法行为的记录、档案等。1.1.1 森林经营单位备有现行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文本,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等。1、现行的国家法律、法规;

12、部门规章、技术规程和指南;地方法规、技术规程和指南;各项经营活动所遵守的规程、规范和政策等;特别是外商林业投资政策等相关文本;2、单位内部管理办法、规章制度、实施方案等文本。1.1.2 森林经营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1、 依法经营的检查报告或记录等;2、 保证法律法规有效实施所采取的措施和办法等(如建立法律法规实施体系和设立普法专门机构等)。1.1.3 森林经营单位的管理人员和员工掌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进行相关普法培训资料(包括计划、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培训内容、媒体材料、培训教材)等。1.1.4 曾有违法行为的森林经营单位已依法采取措施及时纠正,并记录在案。对违法行为所采取

13、纠正措施的原始记录和处理结果的文件等。1.2 依法缴纳税费缴费票据证明,包括缴费种类、上缴时间、缴费额等。1.2.1 森林经营单位管理人员了解所需缴纳的税费。1、需要缴纳的各种税费种类和清单;2、管理人员参加相关培训,并对本单位所缴纳的各种税费了解和掌握情况等。1.2.2 依法按时缴纳税费。各年度缴纳税费情况和各种完税情况证明,包括职工福利费、购买物质和生产资料的费用、知识产权使用费等。1.3 防止非法采伐森林、在林区的非法定居、毁林和其他未经许可的活动防止非法采伐森林、非法定居林区、毁林和其他未经许可活动的措施文件,并记录非法活动和处理结果。1.3.1 森林经营单位采取了有效可行的措施,防止

14、对森林的非法采伐,在林区的非法定居及其它未经许可的行为。1、森林资源管理和林政管理部门组织机构清单,设立木材检查站、森林公安、监督机构等,护林员、户籍管理人员等各种管理人员职能和岗位责任制等;2、森林采伐限额计划、林木采伐许可证,监督检查和验收制度等文件资料;3、为避免非法采伐或未经许可活动所采取措施和办法;4、禁止非法采伐、定居、狩猎等的文件;5、非法采伐、非法定居、毁林和其它违法行为的记录及处理结果。1.4 依法保护林地,严禁非法转变林地用途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和采取的管理办法及措施说明等。1.4.1 占用、征用林地和改变林地用途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并具有相关部门的审批文件。1、用地审批

15、计划,占用、征用林地和改变林地用途的报告,依法审批林地的文件和协议等;2、非法侵占林地的记录和处理结果。1.4.2 改变林地用途未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造成森林的破碎化。1、改变林地用途,未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造成森林破碎化的评估报告和监测分析资料等证据;2、对于已经发生占用、征用林地和改变林地用途,并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造成森林破碎化的,采取的补救措施及其效果说明。1.5 遵守国家签署的各种具有约束力的相关国际公约和协议相关国际公约和协议的中文文本,员工了解掌握相关内容的情况。1.5.1 森林经营单位遵守国家所签署的与森林经营相关的国际公约和协议的相关条款。1、我国签署相关国

16、际公约和协议中文文本等;2、对员工进行国际公约和协议培训的记录和试卷等;3、知晓森林经营单位内是否有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所列物种;4、知晓国际劳工组织(ILO)对林业工作的健康安全要求;5、如有违反相关国际公约和协议,说明理由和整改情况。5.2 原则二 森林权属森林、林木和林地的长期所有权或使用权应明确界定、建档,并形成法律文件。森林经营单位按中国森林认证 森林经营要求应提供的资料见表2。表2 森林经营单位原则二应提供的资料中国森林认证 森林经营标准、指标森林经营单位应提供的资料2.1 森林权属明确林权证、林相图、林班图、现状图、分类经营图、总体规划图、承包合同和租赁合同等法律文件。2

17、.1.1 森林经营单位具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核发的林权证,确认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以及林木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国务院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发放的林权证及林地林木所有权证明等合法文件,确认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以及林木的所有权和使用权。2.1.2 承包者或租赁者有相关的合法证明,如承包合同书和租赁合同等承包合同书、租赁合同书等相关文件,确认林地和林木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说明林地和林木权属的性质(国有、集体、合作经营等),是否长期(至少是一个轮伐期)拥有相关经营管理的权利。2.1.3 森林经营单位有明确的边界,并标记在地图上。本单位现地边界标记说明和注有边界标记的林相图、林班图等。2.

18、2 依法解决有关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权及使用权方面产生的争议依法解决争议的程序性文件及其它相关资料等,并保存冲突记录。2.2.1 处理有关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权及使用权的争议符合林木林地权属争议解决办法的要求。林木林地权属争议解决办法和相关法律文件,林地和林木所有权及使用权的争议案件卷宗,争议处理结果记录。包括有争议林地、林木所有权、使用权的有效法律文件。2.2.2 现有的争议和冲突未对森林经营造成大的负面影响。森林权属争议或利益争端对森林经营产生重大影响的森林经营单位不能通过森林认证。现有争议和冲突现状报告,以及争议和冲突未对森林经营造成大的负面影响的评估报告。5.3 原则三 当地社区和劳动

19、者权利森林经营单位应承认当地社区使用和经营土地和资源的法定权利,尊重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并维护和提高劳动者和当地社区长期的社会和经济利益。森林经营单位按中国森林认证 森林经营要求应提供的资料见表3.表3 森林经营单位原则三应提供的资料中国森林认证 森林经营标准、指标森林经营单位应提供的资料3.1 为林区及周边地区的居民提供就业、培训与其他社会服务的机会就业、培训、其它社会服务的相关政策和雇佣社区居民参与森林经营活动的证明等。3.1.1 森林经营单位为林区及周边地区的居民提供了就业、培训及其它社会服务的机会。1、就业、培训和其它社会服务的相关政策,培训情况及培训记录等;2、单位用工报表(固定工及

20、临时工);下岗工人安置情况报告;与森林经营单位相关企业就业工人数量。3、为所在社区提供的社会服务。包括对所在社区第三产业发展的贡献,以及社区软硬件建设。雇佣社区居民参与森林经营活动的证明文件(包括采伐、抚育、造林育苗等原始雇佣合同、工资单等)。3.2 遵守国家有关职工劳动与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确保职工的健康与安全保障职工健康安全方面的具体措施和方法等。3.2.1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其它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保证职工的健康与安全。1、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情况及培训记录,以及安全生产专职管理机构履行职能的报告;2、职工健康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以及应

21、急求助方案等;3、对危险作业的预防措施、紧急事件的处理机制和鉴定系统,以及相关的责任制度;4、保存并及时更新的职工健康记录;5、生产经营事故发生和处理意见的文件及记录等。3.2.2 按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提供其它福利待遇,如社会保障、退休金和医疗保障等。1、支付劳动者工资报表和其他福利待遇保障的清单、员工福利待遇的规定,符合森林作业强度的工人食宿费标准及说明。还包括承包、租赁方的支付情况,有无拖欠工资或工资偏低的现象等;2、员工同工同酬,招工一视同仁,人人平等,优先照顾残障人员和弱势群体有关招工政策及程序文件;3、员工及家属享有医疗、保险、住房、休闲等待遇和权利的文件等。3.2.

22、3 保障从事森林经营活动的劳动者的作业安全,配备必要的服装和安全保护装备,提供应急医疗处理和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1、安全操作指南、必要的岗前安全作业和急救知识的培训记录等,以及基层单位应急医疗处理机构、设施和人员配备情况的文件或报告;2、为员工作业配备必要的工具、机械设备以及个人防护装备和劳保设施清单和发放清单等,并妥善保管和保证可用(如:作业服、安全帽、链锯防护鞋、护腿裤、耳塞等);3、发生重大职工健康、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卷宗材料,包括处理结果和整改报告。3.3 保障职工权益,鼓励职工参与森林经营决策1、建立有效信息交流平台与机制,为职工提供信息交流服务(如:场务公开制度、热线电话等);2、职

23、工参与森林经营决策等重大事项的资料与记录。3.3.1 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工会等形式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1、职工向单位反馈意见的具体方式和反馈意见等;2、完整的职代会或工会制度材料及执行情况报告。建立工会组织,召开职代会,处理职工意见的相关制度和方法等;3. 职工代表大会提案及处理意见等。3.3.2 采取多种形式,鼓励职工参与森林经营决策。1、鼓励职工参与森林经营决策的方法、措施和实证等(如:职工提案奖励办法、金点子奖励制度等);2、职工参与森林经营决策、取得较好效果的例证。3.4 森林经营单位不能侵犯当地居民对林木和其他资源所享有的法定权利与相邻的土地拥有者关系融洽,不侵犯、侵占他人

24、的土地和资源,做到和谐相处,人性化管理,并建立相关管理办法和措施。3.4.1 森林经营单位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森林经营直接或间接地破坏当地居民的资源和影响其使用权。1、为防止破坏当地居民的资源和权利受到侵犯而制定的措施和下发的文件等;2、防止破坏当地居民资源和影响其使用权所采取的措施,以及当地居民的资源和使用权的内容及范围。3.4.2 如当地居民自愿把资源经营权委托给森林经营单位,双方应签订明确的协议或合同。双方签订的协议、合同文本等有效文件,清楚界定土地边界和委托使用年限。3.5 在需要划定和保护对当地居民具有特定文化、生态、经济或宗教意义的林地时,应与当地居民协商对当地居民(尤其是在少数民族

25、聚居区)具有特定文化、生态、经济或宗教意义的林地进行界定的证据(如向专家、当地居民咨询的记录、有关的出版物等),协商记录、会议纪要等文字资料及照片、录像。3.5.1 在需要划定对当地居民(尤其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具有特定文化、生态、经济或宗教意义的林地时,与当地居民协商并达成共识。1、被划定的和保护具有特定文化、生态、经济或宗教意义的林地清单和划定理由及保护措施;2、协商记录、会议纪要、标注特殊林地的地图等资料。3.5.2 采取措施对上述林地进行保护。已采取措施和办法及有效的证据。3.6 在保障森林经营单位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尊重和维护当地居民传统的或经许可的进入和利用森林的权利相关管理规定、通

26、知和公告等。3.6.1 在不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森林经营目标实现的条件下,尊重和维护当地居民传统的或经许可的进入或利用森林的权利,如森林采集、游憩、通行、环境教育等。1、当地居民可进入和利用森林的相关规定和制度;2、制定详细的管理办法,并有效地通告当地居民。3.6.2 对某些只能在特殊情况下或特定时间内可以进入或利用的森林,做出明确规定并公布于众。关于特殊情况下或特定时间内可以进入或利用森林的明确规定,已经发布的公告,让当地居民都能知晓和遵守。3.7 在森林经营对当地居民的法定权利、财产、资源和生活造成损失或影响时,应与当地居民协商解决,并给予合理的赔偿已建立与社区居民的协商与沟通机制,

27、制定社区居民向森林经营单位反馈意见的方式与途径,以及解决纠纷的机制,并对意见处理和相关赔偿进行登记。3.7.1 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森林经营对当地居民的权利、财产、资源和生活造成损失或破坏。1、森林经营活动有涉及当地居民利益并造成损害情况;2、相关的森林经营管理办法和措施(如具体的林地作业指南),避免损害和破坏当地居民的财产和资源等。3.7.2 在造成损失时,主动与当地居民协商,依法给予合理的赔偿。双方是否依法合理赔偿,并提供赔偿的记录和相关文件等。3.8 尊重和有偿使用当地居民的传统知识当地居民的传统知识的界定及相关的文件规定等。3.8.1 在森林经营中尊重和合理利用当地居民的传统知识。在森林

28、经营中尊重和合理利用当地居民的传统知识的相关文件规定等。3.8.2 当地居民参与森林经营规划等工作应给予适当的报酬。1、采用当地居民传统知识的情况说明;2、支付和发放报酬的标准和发放的记录等,并达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规定。3.9 根据社会影响分析结果调整森林经营方案,并建立与当地社区的协商机制建立的社区协商机制。提供评估森林经营社会影响的结果和改进森林经营方案的措施报告。3.9.1 根据森林经营的规模,评估森林经营的社会影响。具有规范的社会影响评估指标体系,对每项森林经营作业都进行社会影响评估的报告。3.9.2 在森林经营方案和作业计划中考虑了社会影响的评估结果。将社会影响评估结果应用于森林经营

29、方案编制、调整,年度作业计划的编制、调整证据,影响评估调整记录。3.9.3 建立与当地社区和有关各方沟通与协商的机制。成立与当地社区等进行沟通协商的领导机构,建立沟通与协调机制,进行沟通与协调的记录等。5.4 原则四 森林经营方案森林经营单位应编制和执行科学的森林经营方案,阐明森林经营的目标和措施,并在执行中不断修改完善。森林经营单位按中国森林认证 森林经营要求应提供的资料见表4.表4 森林经营单位原则四应提供的资料中国森林认证 森林经营标准、指标森林经营单位应提供的资料4.1 根据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制定的林业长远规划以及当地条件,编制并执行森林经营方案由上级部门批准正在实施的规划、森林经营方案

30、和限额批复文件等。4.1.1 森林经营单位具有适时、有效、科学的森林经营方案。1、近期正在实施、符合国家林业局规定,由有资质部门编制,经上级部门批准的科学、有效、完整的森林经营方案;2、对森林经营方案是否符合可持续经营目标要求做出的自我评估报告。4.1.2 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过程中广泛征求了管理部门、经营单位、当地社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意见。森林经营方案在编制过程中广泛征求了管理部门、经营单位、当地社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意见的相关证据。4.1.3 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建立在翔实、准确的森林资源信息基础上,包括及时更新的森林资源档案、有效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和专业技术档案等信息。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时

31、使用的森林资源统计年报、二类调查成果资料(或森林经理复查报告)等各种专业技术档案。4.1.4 森林经营方案及其附属文件应包括以下内容: 自然社会经济状况,包括森林资源、环境限制因素、土地利用及所有权状况、社会经济条件、社会发展与主导需求、森林经营沿革,以及邻近土地的概况; 森林资源经营评价; 森林经营方针与经营目标; 森林功能区划、森林分类与经营类型; 森林培育和营林,包括种苗生产、更新造林、抚育间伐、林分改造等; 森林采伐和更新,包括年采伐面积、采伐量、采伐强度、出材量、采伐方式、伐区配置和更新作业等; 非木质资源经营; 森林和环境保护,包括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水土保持、化学品和有毒物

32、质的控制,以及林地占用等; 野生动植物保护,特别是珍稀、受威胁及濒危物种; 森林经营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 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 森林经营的生态与社会监测措施和影响评估; 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与森林经营活动有关的必要图表。森林经营方案及其附属文件中必须详实地包括所列内容。4.1.5 根据森林经营方案,制定年度作业计划。根据森林经营方案制定的各项作业计划。4.2 适时修订森林经营方案制定适时修订森林经营方案的程序文件并及时修订。4.2.1 及时了解森林经营等方面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以及政策动态。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森林经营等方面的科学技术发展信息,以及政策动态,并系统应用于森林经营。4.2.2

33、根据森林资源的监测结果、新的科技信息和政策,以及环境、社会和经济条件的变化,适时(不超过510年)修订森林经营方案1、根据森林资源的监测结果、科技信息和政策,以及环境、社会和经济条件变化修订的森林经营方案及修订证据;2、5年内的森林经营方案修订情况报告,说明修订理由和实施效果。4.3 森林作业与作业设计保持一致各种森林作业设计资料(如伐区设计资料等)和实际作业完成的统计表等。4.3.1 按作业设计开展作业活动。1、各种作业设计规范、规程等文件;2、各种作业设计资料;3、各种作业实际完成统计表和检查验收表等;4、各种作业地块统计表。4.3.2 在保证经营活动更有利于实现经营目标和保证森林生态系统

34、完整性的前提下,可对作业设计做适当调整。1、调整的作业设计资料相关内容及备案情况;2、对作业设计适当调整的依据。4.3.3 作业设计的调整内容要备案。调整的作业设计存档备案情况,同时保留调整前的作业设计。4.4 对林业职工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使他们具备正确实施作业的能力员工培训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办法等文件。对员工进行培训的计划、培训教材、培训记录(签到记录等)、考试卷等。4.4.1 森林经营单位制定对职工进行培训和指导的制度。1、员工培训管理机构、管理办法和制度、培训计划等;2、员工培训实施情况,包括培训内容、时间、人员组成、培训教材、培训记录(签到等记录)、考试卷培训效果等;3、按上级文件要

35、求对员工进行培训的培训记录。4.4.2 林业职工受到良好培训,了解并掌握作业要求。1、各工种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相关操作证书、技能证书等;2、员工掌握了解各种作业要求的证据。4.4.3 专业技术人员对职工的野外作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1、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名单;2、对野外作业员工(含合同工)进行技术、安全指导的专业人员名单以及作业项目;3、对野外作业提供技术指导和检查的相关记录。4.5 在信息许可的前提下,将森林经营方案的主要内容进行公告1、向当地社区公告森林经营方案的时间、方式和方法等;2、公布森林经营方案主要内容的公告等,包括通过网站或印发方案。4.5.1 在信息许可的前提下,向当地社区或有关方

36、面公告森林经营方案的主要内容。向当地社区或有关方面公告森林经营方案主要内容的证据,如网站、公告等,并有记录可查。5.5 原则五 森林资源培育和利用森林经营单位应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开展营林生产活动,科学高效地培育、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开发多种林产品。森林经营单位按中国森林认证 森林经营要求应提供的资料见表5.表5 森林经营单位原则五应提供的资料中国森林认证 森林经营标准、指标森林经营单位应提供的资料5.1 森林经营应力争实现稳定的经济效益,同时要全面考虑生产的环境和社会成本,并确保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必要投入综合考虑森林经营的环境保护、社会利益等方面的成本,确保经营收入大于成本支出说明。年

37、度经营计划,财务预算和财务报告等,如已申请森林认证,其中应包括认证费用。5.1.1 森林经营充分考虑到森林经营成本和管理运行成本的承受能力,在经济上可行。1、定期进行最佳成本效益分析,掌握投入产出的平衡关系,确保收入大于森林经营和管理成本支出的说明等;2、上年度基本业务决算报告及与经济效益相关的综合财务分析报告。5.1.2 保证对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合理投资规模和投资结构。1、近5年的投资计划,上年度投资规模、结构报表及执行情况,包括投资渠道、投资项目、育林基金使用情况等;2、在投资计划和财政年度预算中,确保森林的可持续经营的项目(如:造林、森林抚育、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等投入)明细及规划依据。5

38、.2 森林经营单位应开展林区的多种经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1、林区多种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复合式林业的发展战略和企业经济结构构成表等;2、多种经营现状报告,包括开发项目的数量、规模、收入、成本、利润、经济效益相关资料。5.2.1 积极开展林区的多种经营,可持续利用多种木材和非木质林产品,如林果、油料、食品、饮料、药材和化工原料等。1、林区非木质资源调查资料及其经营规划;2、多种资源开发、多项林木资源加工利用,及其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的相关成果等。5.2.2 具有重要非木质林产品的经营规划,包括培育、保护和利用的措施。非木质林产品的经营开发规划,包括非木质林产品资源现状相关保护、培育、利用措施等。5.

39、3 种子和苗木的引进、生产及经营应遵守国家或地方的相应法规,保证种子和苗木的质量1、林种和苗木的引进、生产经营符合法规要求的证明;2、种子采集和苗木培育等作业记录文件。包括种子、苗木的生产和引进执行国家的相关规定,并有完整的管理制度、办法,设立主管部门和专业人员管理生产,保证质量,可以追溯等完整记录和文件等。5.3.1 林木种子和苗木的引进、生产及经营符合有关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要求。种子和苗木生产、引进完整的档案记录,并符合国家的规定,完整的审批手续等。5.3.2 从事林木种苗生产、经营的单位,持有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林木种子生产许可证和林木种子经营许可证,并按许可证的规定生产和经

40、营。1、种苗生产经营的资质证明和具有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林木种子生产许可证”和“林木种子经营许可证”,以及检验检疫等文件;2、进行生产经营的记录和档案等。5.3.3 在种苗调拨和出圃前,按国家或地方有关标准进行质量检验,并填写种子、苗木质量检验证书。1、国家和地方苗木、种子质量检验标准;种子、苗木质量检验的记录和台账等;2、已经发放的种子和苗木质量检验证书的记录等。5.3.4 从国外引进林木种子、苗木及其它繁殖材料(包括果木、花卉、中药材、绿化和水土保持用途草籽),具有国家林业局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检疫审批的引进林木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检疫审批单,并按规定进行检疫

41、。国外引进林木种子、苗木及其它繁殖材料,要有国家林业局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检疫审批的“引进林木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检疫审批单”并出示按规定进行的检疫的证明。5.4 按照经营目标因地制宜选择造林树种,优先考虑乡土树种。慎用外来树种。用外来树种造林后应对其生长情况、病虫害和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监测用于更新和造林树种的有关规定,做到乡土树种优先,慎用外来树种,并对外来树种进行各方面的监测和记录。引用外来树种时要有充分的证据(包括研究报告、论文等)。5.4.1 根据经营目标和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造林树种。1、提供当地森林顶级群落的树种结构和森林经营方案的经营目标。主要造林树种和

42、当地优势树种;2、更新造林设计、方案,并遵循了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造林树种,进行造林的记录和统计资料。5.4.2 优先选择乡土树种造林。历年来更新造林报表,所有用乡土树种造林的统计记录。5.4.3 只能引进不具备侵略性,不影响当地植物生长,并能带来环境、经济效益的外来物种,引种期间应认真监测其成活率、保存率、病虫害和环境影响。如引用外来树种造林时提供其监测措施和结果及相关的评估报告。包括外来树种是否具有侵略性、成活率、保存率、病虫害和对环境影响以及带来的环境、经济效益。5.5 无林地(包括无立木林地和宜林地)的造林设计和作业符合当地的立地条件和经营目标,并有利于提高森林的效益和稳定性无林地的造林

43、设计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保证提高森林的效益和稳定性的方案及设计资料。5.5.1 造林设计和作业的编制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技术标准和规定,包括造林作业设计规程等。1、造林设计和作业相关的国家、地方技术规范、规程,包括造林作业设计规程等;2、历年的造林设计资料;3、上一年全部造林设计和作业编制方案和造林结果报表。5.5.2 造林设计符合经营目标,并制定合理的造林、抚育、间伐、主伐和更新计划。1、造林、抚育、间伐、主伐等作业计划和设计资料等;2、企业的经营发展规划和目标。5.5.3 采取下列一种或多种造林措施,促进林分结构多样化和加强林分的稳定性: 使用多树种,合理营造混交林; 经营设计避免短期内集中砍

44、伐; 多龄级或分期造林。1、为促进林分结构多样化和加强林分的稳定性所采取的造林措施及各种方法;2、近年来采取促进林分结构多样化和稳定性的造林措施,取得的成效并举出例证;退耕还林工作的进展情况报告。5.5.4 根据森林经营的规模和野生动物的迁徙规律,建立野生动物走廊。1、森林经营面积,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等文件记录;2、野生动物走廊设置情况,并在地图上标注。5.5.5 造林布局和规划有利于维持和提高自然景观的价值和特性。1、造林规划和布局及历年造林设计资料;2、当地自然景观价值及特性的描述与界定;3、有利于维持和提高自然景观价值和特性的规划资料。5.5.6 促进同龄林逐步向异龄林和多种生境结构

45、转化。促进同龄林逐步向异龄林和多种生态结构转化的措施、办法和技术手段等效果说明。5.6 依法进行森林采伐和更新,木材和非木质林产品消耗率不得高于资源的再生能力1、国家审批的木材产量计划、更新造林计划和根据木材产量计划下达的限额采伐量等文件;2、对森林和各种非林产品进行调查、监测和分析报告的记录,确保消耗量小于资源的再生能力;3、森林资源统计年报等。5.6.1 依据用材林消耗量低于生长量、以及合理经营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按照森林经营方案制定木材年采伐计划和年采伐限额,报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批。1、国家审批的木材生产计划和根据木材生产计划下达的森林采伐限额计划等,确保木材采伐资源消耗量小于林木生长量

46、的说明;2、报上级批准的各种采伐作业设计文件。5.6.2 采伐林木具有采伐许可证,按许可证的规定进行采伐。林木采伐许可证和审批的各种文件等。5.6.3 具有年木材采伐量和采伐地点的记录。年林木采伐量、出材量和采伐作业地点的台帐、报表、各种记录等。5.6.4 森林采伐和更新符合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和国家有关森林采伐作业规程的要求。按照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等技术规范、规程的要求进行森林采伐和更新作业的记录等。5.6.5 木材和非木质林产品的利用未超过其可持续利用所允许的水平。1、森林资源统计报表、森林资源消耗表,木材、林产品和非林产品生产消耗量表等;2、森林蓄积消长表、非木质林产品消长表和监测计算

47、依据表等。5.7 森林经营应有利于天然林的保护与更新加强和促进天然林的保护与更新的有效措施和办法。5.7.1 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恢复和保护天然林。1、对一般和重点生态公益林采取的促进保护措施报告;2、促进恢复和保护天然林所采取有效措施(如:封山育林、林冠下造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等。5.7.2 未将天然林转化为人工林。1、未将天然林转化为人工林的经营措施和说明;2、森林分类经营商品林所占比重和人工林面积,明确那些人工林已经转化为天然林以及采取的相关措施。5.7.3 在遭到破坏的天然林或天然次生林林地上营造的人工林,根据其规模和经营目标,划出一定面积的林地使其逐步向天然林转化。1、所划出林地面

48、积等统计资料和地图;2、所采取的促进人工林向天然林转化的措施;3、划为公益林的人工林面积和位置,对其采取转化为天然林措施的报告。5.7.4 在天然林毗邻地区营造的以生态功能为主的人工林,积极诱导其景观和结构向天然林转化,并有利于天然林的保护。积极诱导人工林向天然林转化的措施及面积等统计资料。5.8 森林经营应尽量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破坏1、上年所有采伐伐区工艺设计方案和伐区生产验收报告;2、森林采伐剩余物的统计数量表(如枝桠材等)和其它所有资源的统计数量表,及其经营利用办法和状况等。5.8.1 采用对环境影响小的森林经营作业方式,减少对森林资源和环境的破坏。1、科学采伐作业指南等;2、采伐方式对

49、森林资源造成危害的相关监测评估报告;3、减少采伐作业对森林资源和环境的破坏而采取的措施和办法等(如采取冬季雪地采伐,畜力集材等)。5.8.2 减少林木采伐和造材过程中的木材浪费和木材等级下降。1、相应的采伐和造材管理办法等;2、采伐和造材的合理措施等;3、及时从伐区运出木材,防止木材降低等级的管理办法。5.9 鼓励木材和非木质林产品的最佳利用和深加工1、森林功能和服务多样化的森林经营规划;2、对木材和非木质林产品资源进行清查的报告;3、林产品利用种类、方法及利用成果,就地加工的说明,林产品销售流程等记录。5.9.1 制定和执行有利于各种木材和非木质林产品最佳利用的措施。生产经营各种木材和非木质

50、林产品的效益最大化方法和措施等(如:提高造材率、提高售价等)。5.9.2 鼓励对木材和非木质林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1、木材和非木质林产品进行深加工的规划;2、所有加工厂家的资料。包括各厂家的产品目录及非木质林产品的开发建设和效益情况等;3、建立木材和非木质林产品加工企业以及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企业发展方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依据。5.6 原则六 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经营应维持和提高森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典型、脆弱的森林生态系统,保持与改善森林生态系统结构。森林经营单位按中国森林认证 森林经营要求应提供的资料见表6.表6 森林经营单位原则六应提供的资料中国森林认证 森林经营标准、指标森

51、林经营单位应提供的资料6.1 在具有珍稀、受威胁和濒危动植物物种时,应建立与森林经营范围和规模以及所需保护资源特性相适应的保护区域并制定相应保护措施生物多样性管理规划、采取的管理办法、管理措施和建立的专门管理机构及专业人员等(如:主管的森林公安、资源林政管理部门等)。6.1.1 确定本地区内需要保护的珍稀、受威胁和濒危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并在图上标注。1、珍稀的、受威胁的和濒危动植物物种名录、数量和分布及栖息地情况;2、有标注的林相图。6.1.2 根据具体情况,划出一定的保护区域和生物走廊带,作为保护珍稀、受威胁和濒危动植物物种的栖息地。若不能明确地划出保护区域和生物走廊带,则每种森林类型应

52、保留足够的面积。上述区域的划分要考虑到野生动物在森林中的迁徙。1、区划的保护区、动物栖息地、动物走廊等;2、对保护区采取保护措施的报告;3、保留了足够面积的多种森林类型的地块;4、保留野生动物迁徙通道所采取的措施和办法。6.1.3 制定保护区的相应保护措施。保护区的管理规定、措施和办法等文件。6.1.4 未开发和利用国家法规或国际公约、协议明令禁止的物种。1、国家法规或国际公约、协议明令禁止物种的界定与确认,有关珍稀、受威胁和濒危动植物物种的相关国家、地方、国际公约、协议文本,提供未开发利用这些物种的说明;2、如当地存在国家法规或国际公约、协议明令禁止的物种时,需有保护和未开发利用国家法规或国

53、际公约、协议明令禁止的物种的文件。6.2 限制未经许可的狩猎、诱捕及采集活动1、严禁狩猎、诱捕、采集的物种名录;2、严禁狩猎、诱捕、采集的命令和公告及相关文件等。6.2.1 狩猎、诱捕和采集符合有关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的法规,依法申请狩猎证和采集证。1、允许进行狩猎、诱捕和采集的的物种名录;2、允许进行狩猎、诱捕和采集的狩猎证、采集证等。6.2.2 狩猎、诱捕及采集符合国家有关猎捕量和采集量的限额管理政策。1、国家或地方政府对狩猎、诱捕和采集数量的限额管理政策和规定等;2、经营范围内可狩猎、采集资源总量和目前狩猎、诱捕和采集数量等统计资料。6.3 保护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保持其自然状态当地典

54、型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界定与描述,施业区内划定的保护范围和面积等(如:原始林、重要湿地、重点公益林、濒危动物栖息地等)及专用图。6.3.1 通过调查,确定森林经营单位内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进行调查的记录和确定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报告依据。6.3.2 制定保护典型生态系统的措施。是否存在高保护价值森林,如有提供对高保护价值森林的经营措施。6.3.3 实施保护措施,保持典型生态系统的自然状态。保护措施的执行情况和保护效果的报告,定期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或监测报告。6.4 森林经营应采取措施恢复、保持和提高森林生物多样性恢复、保持和提高森林多样性所采取的措施和办法等,以及效果(可以用环境影响评价或

55、监测报告来反映)。6.4.1 森林经营考虑采取下列措施保持和提高生物多样性: 采用减少负面影响的作业方式; 采用适宜的森林培育体系; 保持和提高森林的天然特性。1、伐区生产工艺设计中主要采伐方式、集材方式、道路网密度等相关资料;2、公益林采伐、营林生产作业(主要指一般生态公益林)相关资料和森林培育体系构成情况;3、采取的措施和方法:a) 科学合理的作业方式,实行低强度择伐作业;b) 适宜的培育体系,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结合树木的生长特性,营造复合林,促进森林的更新演替;c) 近自然林经营方式等,提高森林的天然特性;d) 封山育林等方式。5.7 原则七 环境影响森林经营应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发挥森林的环境服务功能,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森林经营单位按中国森林认证 森林经营要求应提供的资料见表7。表7 森林经营单位原则七应提供的资料中国森林认证 森林经营标准、指标森林经营单位应提供的资料7.1 森林经营作业应考虑对森林生态环境的影响1、近年进行第一方、第二方或第三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2、各种森林经营作业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3、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森林作业方式的报告。7.1.1 根据森林经营的规模、强度及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