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右侧栏目 欢迎您:游客!请先 登录 或 注册 · 风格 恢复默认设置| · 展区 文件集浏览图片集浏览Flash浏览音乐集浏览电影集浏览 | 搜索 | · 找工作 | · 导航首页 去考试论坛 财税银行考试 银行从业资格 农村信用社考试学习笔记参考资料 · 新的主题 投票帖 交易帖 小字报 下一主题 >> << 上一主题 共有1367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农村信用社考试学习笔记参考资料农民的儿子小大
2、0; 1楼 个性首页 |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管理员 贴子:7939 积分:101722 威望:10 精华:116 注册:2006-8-31 0:38:13 农村信用社考试学习笔记参考资料 Post By:2008-6-6 9:34:08 第二部分 财政 一、财政职能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财政基础理论的理解和认识,检验考生了解、熟悉和掌握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的关系、财政四大职能的程度,以提高考生对我国财政职能的分析认识能力,增强考生对国家财政分配活动的理解。考试内容(一)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熟悉
3、市场经济的缺陷、熟悉市场与政府的分工,掌握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市场机制缺陷表现:不完全竞争、无法充分就业、信息失灵造成生产过剩、外部经济的负面效应、不能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难以兼顾公平和效率原则: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政府宏观调控起调节性作用弥补市场失灵和满足社会公需是政府重要职能。财政是政府实现职能的物质基础。“公共财政”公共财政基本特征:1.弥补市场失灵2.为市场主体提供一致性服务3.非营利性:财政收支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的特点,适合于在非盈利性领域中实现资源配置。如高速公路的修建,无偿财政投资和补贴方式4.法制化(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掌握财政的各项职能的基本含义、
4、范围和发挥职能的手段。我国财政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调控、监督管理。1. 资源配置职能(1) 含义和形式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对资源配置结构的不断优化组合,使有限的资源充分发挥作用。具体地说,主要通过资产结构调整,促使最佳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地区结合和企业组织结构形成,以科学合理地运用经济手段或组织方式使资源能够充分利用。资源配置的方式:从机制角度: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 从市场主体:企业配置、个人配置、信用配置、财政配置。现阶段,我国采取市场经济体制,市场配置是主导配置手段,市场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计划机制起调节性作用。政府运用财政手段进行资源分配成为资源配置的有效补充方式。财政资源
5、配置职能就是通过财政收支活动,安排调整部分社会资源,弥补市场配置缺陷,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财政不仅直接影响部分资源配置,而且通过部分的资源分配影响全社会的资源配置。(2) 资源配置职能的范围财政配置资源的范围取决于政府职能范围。财政资源配置范围:1)市场配置失效而社会需要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外交、国防、教育、环保2)对外部效应的干预。城市绿化、森林保护、控制环境污染3)介入自然垄断行业。供水、供电、公共交通4)对短缺资源进行保护或调配。(3) 资源配置职能的手段财政分配通过财政收支活动进行,资源配置亦是如此。手段:1)调整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来调节社会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6、2)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来调节公共部门的资源配置3)通过资金分配及相关政策制定来调节非政府部门的资源配置,特别是按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引导非政府部门资金投向,鼓励支持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4)通过改进财政体制,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即满足地方发展经济需求,又保证国家宏观调控所需财力,使资源的总体配置和区域配置相互衔接与协调2.收入分配职能(1)收入分配职能含义收入分配是财政被赋予的基本功能,使财政本质的集中体现。有两层含义:1)对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进行初次分配(促进作用);2)对已完成分配偏差进行纠正调整或再分配,实现收入公平(保障作用)。收入和财富的分配合理与否取决于生产要素投入和生产要素
7、价格之间对称与否。(2)收入分配职能的范围1)凡属市场分配范围,应由市场机制调节,财政部直接介入。(职工工资、企业利润、租金收入、红利收入、股息收入等)2)凡属财政分配范围,财政应尽力做到公平分配。(规范工资制度;财政集中分配社会保障资金)(3)实现收入分配的手段:税收、转移支付和公共支出。税收:个人所得税、财产税、遗产税和赠与税。转移支付:专项拨款、补贴补助、社会保障支出。3.经济调控职能(1)经济调控职能的含义:通过财政收支活动的调整,对人们的生产、消费、储蓄、投资等行为发生影响,使社会失业率、物价水平、国际收支差额保持在合理区间内,以保持经济稳定增长。(2)经济调控职能的手段1)改变政府
8、采购数量,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关系,使经济发展保持平稳。(减少采购,抑制经济过快增长;增加采购,刺激经济发展。)2)改变政府转移支付数量。(经济繁荣时,减少支出;经济萧条时,提高补贴补助。)3)调整税收。(经济萧条,减少税种降低税率;经济过热,提高税率增加税种。)4.监督管理职能财政在履行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调控职能基础上,对国民经济各方面活动进行综合反应和制约的职能。1) 通过对宏观经济运行指标的监测跟踪及时反馈信息,为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2) 通过建立健全财政、税收、财务和会计法规,对微观经济运行进行监督管理,规范经济秩序,公平竞争环境;3) 通过对国有资产营运的监督管理,实现国有
9、资产的保值增殖;4) 通过对财政工作自身的监督管理,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增强财政分配效应。二、税收 考试目的通过本科目的考试,检验考生了解、熟悉和掌握税收基础理论、我国税制结构、国际税收及税法的程度,以提高考生对国家税收政策的理解和支持,增强考生的依法纳税意识。考试内容(一)税收原则掌握税收原则的含义和作用,掌握主要税收原则的基本思想和贯彻方法。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照法定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特定分配形式。制定国家税收法律制度和政策时必须依照整体协调一致的基本准则或指导思想。这种基本准则或指导思想就是税收原则。自由资本主义:英国古典学派 亚当。斯密:“平等、确实、便利、
10、最少征收费用”垄断资本主义:德国社会政策学派 瓦格纳:“财政收入,国民经济,社会正义,税务行政”现代资本主义:凯恩斯:“公平,效率,稳定”中国的税收原则:财政、经济、社会三原则。1.财政原则(财政收入原则)财政原则:具体可以分为足额、稳定和适度。在税制设计上应采取宽税基、低税率的基本思路。2.经济原则经济原则(效率):使税收的征收活动能够发挥调节优化经济结构的作用,引导经济的良性运行,尽量避免使经济结构扭曲或失衡,减少效率损失,尤其要减少税收的超额负担。3.社会原则(公平原则)税收公平分为横向与纵向。横向体现人人平等思想。纵向体现能者多纳思想。纵以横为前提和基础。横是纵的特例和环节。(个人所得
11、税、遗产税、赠与税等税种采用累进税率)(二)税收负担掌握税收负担的概念,熟悉宏观税负指标和微观税负指标,掌握影响税收负担的主要因素,熟悉税与费的区别,掌握费改税的基本思路,掌握税收负担转嫁的含义、方式和条件。1.税收负担的概念税收负担是衡量纳税人承受因纳税而形成经济负担的程度,简称税负。税收负担是制定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的根本依据。2.衡量税收负担水平的指标(1)宏观税负指标(占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国民生产总值GNP)。我国处于低水平。(2)微观税负指标(企业、农民和城镇居民)。企业:企业交纳所得税占企业利润。农民:农牧民交纳农牧业税占收入。居民:个人所得税占居民收入。3. 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
12、(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宏观税率高(2)国家职能大小:国家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参与程度大必然导致宏观税率提高(3)分配秩序和分配政策:税外收费过多过滥增加负担;税费部分影响税收收入。税收特点: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收费特点:临时性、区域性和有偿性。改革思路:在减轻企业和农民负担的前提下,清费立税,分流归位。一是清理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费;二是对具有税收性质收费实行费改税;三是对经营性收费转为市场运作,谁受益谁缴费;四是对需要保留的必要收费进行严格规范。4.税收负担转嫁(1)含义: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购入商品或卖出商品价格的变动将全部或部分税收转移给他人负担的过程,是市场价
13、格条件下常见的经济现象。(2)税收负担转嫁的方式:前转、后转、消转、税收资本化(3)税收负担转嫁的条件1)税种的不同2)商品供求弹性的大小3)商品供求状况4)生产者的经营目标(三)税收结构掌握税制结构的概念,熟悉税制结构与税制模式的联系与区别,掌握税种结构的各种划分及其内容,掌握税收收入结构和税制要素结构的含义和内容,掌握税制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关系,掌握税制结构优化的含义和衡量标准。1.税收结构的概念税制结构是一个国家税收体系的整体布局和总体结构。由税类、税种、税制要素、征收管理层次组成。税制结构和税制模式:两者都反映税收分配活动的基本目标和总体布局。模式内容抽象,结构内容具体。模式高度概括税制
14、结构的本质、基本框架和税制运行的主要原则,反映税制结构的主要内容。结构是模式的具体化,主要界定税制内部各层次要素组合关系的具体方式和细节,是模式概念无法表明和无法替代的。2.税制结构的内容 (1)税种结构按课税对象,分为商品税类(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所得税类(中外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类(房产税和契税)和其他税类。按税负转嫁与否,分为直接税(所得税、财产税)和间接税(商品劳务税)。按收入的财政次级归属,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按各税类、税种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可分为主体税种和非主体税种。以什么税种为主体税,是区别不同税制结构的重要标志。商品税是我国的主体税占2/
15、3,所得税占1/5.生产决定分配,经济决定财政,因而经济结构决定税制结构我国的税种结构:多种税、多层次、以商品税为主体的复合税种结构。(2)税收收入结构税收收入是税收运行的结果,税收收入结构反映了税收分配活动的广度和深度,是税种结构的数量反映,也是税负水平的指示器。分析税收收入结构,可以运用总量指标和个量指标。总量指标包括:a. 不同税种的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反映各税种在税制中的地位以及现有税制体现公平合效率的程度;b. 不同产业和经济部门税收收入占税收总收入比重,反映产业结构状况和税源分布;c. 不同类型企业税收收入占税收总收入比重,反映不同类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对社会的贡献率;d
16、. 不同地区税收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反映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及经济布局的状况;e. 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反映税收收入的最终归属和国家财力集中或分散的程度。个量指标是以某个税种收入或某个地区税收收入为依据进行的分析。(3)税制要素结构指税制中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等基本要素内部的具体构成,主要包括纳税人结构、课税对象结构、税率结构。3.税制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关系(1)经济结构决定税制结构(2)税制结构影响或反作用于经济结构。合理优化的税制结构有利于现有经济结构合理因素的发挥,促进现有经济结构的自我完善。4.税制结构优化(1)能否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功能上)(2)能
17、否满足财政支出需求。(收入上)美国经济学家维克里和米尔利斯共同获得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十六届三中全会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稳步推进税收改革;改革出口退税制度;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增值税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将设备投资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完善消费税,是党扩大税基;改进个人所得税,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实施城镇建设税费改革,条件具备时对不动产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相应取消有关收费;在统一税政前提下,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政管理权;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城乡税制统一。(四)国际税收掌握国际税收的概念,掌握国际税收与一般税收的联系与区别,掌握税收管辖权的含
18、义及其种类,熟悉国际重复征税的形成原因,熟悉税收管辖权交叉重叠的类型,掌握减轻或免除国际重复征税的主要方法。1. 国际税收的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政府行使各自的征税权利,对跨国纳税人进行课税而发生的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是经济国际化的必然产物。广以的国际税收所形成的税收分配关系涉及所得税、财产税、关税及商品税,狭义的国际税收所形成的税收分配关系只涉及所得税。2. 国际税收与一般税收的关系国际税收:1)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2)以一般税收为基础和前提3)通过协商谈判形成。国际税收以一般税收位基础和前提,是一般税收在国际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联系:都与国家有必然联系;都是凭借国家的
19、政治权力进行的分配;一般税收中的涉外税收要遵循国际税收的准则和规范。区别:一般税收属于国家内部事务,国际税收反映国家之间的权益分配关系;一般税收是通过一国的法律制度形成的,对纳税人具有强制性,国际税收则是通过协商或谈判形成;一般税收按课税对象不同可分为不同税种,国际税收不能划分为独立的税种,只有涉及的税种。3. 税收管辖权国际税收核心是税收管辖权。税收管辖权是指一国政府在征税方面的主权,它表现为一国政府有权决定对哪些人征税、征哪些税以及征多少税。(独立性、排他性)按照属地和属人原则分为:地域管辖权;公民和居民管辖权。具体操作(国际惯例):对居民纳税人实行居民管辖权,即居民纳税人对境内境外的全部
20、所得负有纳税义务,不受国境的限制;对非居民则实行地域管辖权,即非居民纳税人只对征税国境内的所得负有纳税义务。4. 国际重复征税及其免除国际重复征税时各国税收管辖权交叉重叠的结果。重复征税类型:不同税收的重复(居民与地域、公民与地域、公民与居民);同种税收(居民与居民、地域与地域)避免重复征税国际办法:1)缔结双边与多边税收协定2)确立地域管辖权优先。减轻与免除国际重复征税办法:免税、扣除、低税、抵免(普遍采用)。(五)税法 掌握税法的概念和分类,掌握税收法律关系的含义、要素及特点,掌握违反税法的主要行为的表现,掌握偷税、漏税、欠税、逃税、骗税和抗税的认定依据,熟悉违反税法所应承担的行政责任和刑
21、事责任。1. 税法的概念税法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者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调整国家在筹集财政资金方面与社会成员所形成的税收法律规范的总称。税法是国家向纳税人征税的依据,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准绳。按照税法调整对象内容不同:税收实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税收程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我国税法的法律级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税收法律;国务院制定的税收行政法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税收法规;国务院税收主管部门制定的税收部门规章;地方政府制定的地方税收规章。2. 税收法律关系指税法调整国家与纳税
22、人的征纳税关系而形成的具有法律规范的权利和义务关系。(1)税收法律关系的要素:税收法律关系要素由主体、内容和客体组成。1) 主体:指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包括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两类。2) 内容:指征税双方所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征税主体的权利是依法征税、进行税务检查、对违章者进行处罚;义务是向纳税人进行税法宣传、辅导和咨询,及时将税款缴库,依法受理纳税人申诉。纳税主体的权利是依法申请规定的减免税权,多缴税款申请退还权,申请复议权,提起诉讼权。义务是依法办理税务登记,进行纳税申报并按期缴纳税款,接受税务检查。3) 客体:征税物。是税收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存在的载体,又是权
23、利和义务的直接体现。具体包括:应税的商品、货物、财产、资源、所得等物质财富和征税双方的主体行为。(2)税收法律关系的特点1)税收法律关系中的一方主体始终是国家,另一方是企事业单位、组织或个人;2)征税主体享有单方面的税款征收权力,纳税主体负有单方面的税款缴纳义务,两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对等;3)具有财产所有权转移的性质3. 税收法律责任纳税义务人违反税法的行为:(1) 违反税务管理法规的行为(2) 各种逃避纳税义务的行为(偷税、漏税、欠税、逃税、骗税、抗税等)(3) 违反发票管理法规的行为(4) 妨碍税务人员执行公务的行为违反税法应负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两种(1) 行政责任:包括
24、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应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违反税务管理法规的各项处分;偷税、欠税、逃税数额不满1万元或者占应纳税额不到10%的行为;漏税行为;骗税数额较小,不构成犯罪的行为;情节轻微,未构成犯罪的抗税行为。行政处罚:由税务机关追缴偷税、漏税、欠税、逃税、骗税、抗税等违法行为所应纳的税款;加收滞纳金;罚款;没收非法所得应给予行政处分的行为:税务人员与纳税义务人勾结,唆使或者协助纳税义务人偷税或者骗税的行为;税务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或者索取纳税义务人财物,未构成犯罪的行为;税务人员玩忽职守,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未构成犯罪的行为;税务人员滥用职权,故意刁难税务义务人的行为;擅自决定税收的开征
25、、停征或者减税、免税、退税、补税的行为。(2) 刑事责任虚开、伪造、非法出售增值税发票或虚开、伪造、擅自制造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3年以下,2-20万元。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购买伪造增值税发票:5年以下,2-20万元。三、国债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国债基础理论和我国国债实务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对国家债务形势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对国家债务政策的理解能力。考试内容:(一) 国债的性质和功能掌握国债的定义和性质;掌握国债的主要功能及其原理。国债也称公债,是政府以其信用为基础,通过借款或发行有价证券向国内外筹集财政资金所形成的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国债的债务人是国
26、家(政府),一般由中央财政承担还本付息责任。1979年恢复发行外债,1981年恢复发行内债。1. 国债的性质1)是特殊的财政范畴,通过信用方式筹集的补充性财政收入,具有偿还性,由购买者自愿认购;2)是特殊的债务范畴,以政府信誉为担保,以政府税收收入作为偿还物质基础,被称为“金边债券”。2. 国债的功能1)弥补财政赤字,调剂国库资金周转,平衡财政收支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增加税收,向银行借款或透支,向社会发债。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平衡财政收支,是我国国债的基本功能。国债是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2)动员闲置社会资源,筹集建设资金,维持经济稳定增长国债所筹集的资金主要用于非经营性项目
27、建设。国债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3)具有连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功能。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调节存款准备金比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来调控货币流通量。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其交易对象主要是国债。一方面,国债一般由财政部发行,是市场经济体制下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另一方面,中央银行通过买卖国债的公开市场业务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这又与货币政策联系起来。(二) 国债的种类和结构掌握国债的各种分类。掌握各种债券的特点,掌握国债结构的含义和分类,熟悉不同国债结构的特点。1.国债的种类1)按应债资金来源,分为内债、外债2)按偿还期限分为,短期国债(1年期内)、中期国债、长期国
28、债(10年期上)和永久国债(没有规定还本期限,只规定按时付息)3)按举借对象和用途,分为国库券、重点建设债券、财政债券、国家建设债券、特种国债、保值公债、转换债、特种定向债券、专项国债、定向国债、特别国债等多种债种。特种国债只向企业和单位发行;财政债券、专项国债、定向国债只向银行及金融机构发行;特种定向债券向养老保险基金和待业保险基金及其它社会保险基金定向发行。4)按发行凭证,分为有纸国债和无纸国债。有纸国债即实物债券(不记名,不挂失,可上市流通);无纸国债也称非实物债券,分为凭证式和记帐式两种。凭证式:可记名,可挂失,不流通,可随时提前兑取,受到我国城乡居民欢迎;记帐式:多以电子帐户为依托,
29、发行成本低,效率高,可流通。5)按付息方式,分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定期付息和贴现国债。6)按流通与否分:可流通和不可流通国债。可流通:如近年来我国大量发行的记帐式国债;不可流通:如我国发行的凭证式国债。2.国债的结构国债结构是指一国各个种类国债的相互搭配和有机组合。在国债中对经济影响较大的是国债的期限结构和国债持有者结构的选择与确定1)国债期限结构,即长、中、短期国债之间如何搭配的问题;长期国债,有助于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中短期国债特别是短期国债,一般用于弥补赤字或调剂资金周转。2)国债持有者结构,即各类企业、机构和各阶层居民认购国债比例。国债持有者越集中,成本越低,管理容易。社会财富的
30、分配相对比较平均,决定了我国国债总体相对分散。改革开放初期,国债主要由企业认购;20世纪90年代以来,居民个人逐渐成为国债主要认购者。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机构投资者成为重要应债主体。(三) 国债的发行、流通和偿还熟悉国债发行的一般方法及其特点,掌握我国国债的发行方法;掌握国债流通的含义及我国国债流通的主要方式;掌握国债偿还的主要方法及其优缺点;熟悉国家偿债资金的主要来源及限制条件。1.国债的发行国债发行方式:公募法 (直接与间接)、包销法(承受法:中央银行包销、商业银行包销、金融集团包销)、交付法、公卖法我国的国债发行方法:直接发行(89年前强制派购、代理机构推销、定向募集)、代销、承购包
31、销、招标拍卖目前我国国债发行的主要方式是承购包销方式。2.国债的流通(指国债的转让、变现)国债流通转让的具体方式:国债贴现、国债现货交易、国债期货交易、国债回购业务。国债现货交易是我国国债流通的最主要方式;国债回购业务属于融资活动,回购业务必须在国家批准的证券交易场所和融资中心进行,回购券种只能是国库券,回购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3.国债的偿还(1)国债的偿还方式:1)买销偿还法(收买偿还法,市场偿还法)。优点:偿还成本低,操作简单,并可体现政府的经济政策;缺点:在于背离了国债偿还期限的信用契约。2)比例偿还法(直接偿还法)。优点:国债的偿还严格遵守了信用契约;缺点:偿还期限固定,政府机动性小。
32、3)轮次偿还法4)抽签偿还法5)一次偿还法6)先付利息后还本偿还法2)偿债资金的主要来源:1)预算直接拨款,实质上是用现期税收来偿还前期国债;2)预算盈余;3)偿债基金;4)发新债还旧债。我国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是预算直接拨款和发新债还旧债。建立偿债基金,应成为今后偿还国债的主要资金来源。(四) 国债负担与规模掌握国债负担的含义和表现形式;熟悉国债规模的影响因素;掌握衡量国债适度规模的主要指标。1国债负担国债的发行收入和作为偿债资金主要来源的税收,均取自于企业和个人,构成他们的负担,即国债负担。表现形式:国债发行后的税收负担;不同代人之间的国债负担;发行国债而导致的“挤出”性负担;外债负担。2.
33、国债规模举债规模适度与否取决于:1)认购人的应债能力2)国家的偿债能力3)国债的使用效益。衡量国债适度规模的主要指标:1)债务负担率:国债余额与当年GDP的比率。国际上认为不应超过60%,我国目前为10%.2)债务依存度:本年度国债发行额与当年财政支出的比率。国际上认为25%是警戒线,但该指标不常用。3)偿债率:本年度国债还本付息额与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发达国家一般在10%以上,我国目前是20%.衡量外债指标:外债偿债率(年度本息偿还额与收入),负债率(外债余额与当年GNP),债务率(外债余额与收入)。四、国家预算管理体制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预算管理体制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的程度,
34、以增强考生对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认识,提高考生对完善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各项措施的理解。考试内容(一)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和内容掌握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概念、掌握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1.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简称预算体制,也称财政体制,是确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划分各级政府的预算收支范围,规定预算管理权限与责任的一项根本性制度。广义:各级政府之间和国家与企业单位之间财政资金分配和管理职权方面的制度。包括预算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国有独资公司财务管理体制、文教行政事业财务管理体制、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体制。狭义的预算管理体制就是预算体制本身。2. 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1)确
35、定预算管理的主体和级次我国预算管理主体按照我国的政权机构分为5级:中央、省、市、县、乡。(2)预算收支范围的划分(预算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事权与财权相统一”、“收支挂钩、权责结合”等原则(3)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分清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大常委会、各级政府、各级财政部门的权责范围。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主要负责审查、批准本级总预算草案及本级总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各级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监督本级总预算的执行,审查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和本级决算。各级政府主要负责编制本级预、决算草案,汇总下级预算并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备案,组织本级总预算执行,决定本级预算预备费动用,编制本级预算调整方案,监
36、督预算执行。各级财政部门具体编制本级预、决算草案,组织预算执行,具体编制预算调整方案,定期向政府财政部门报告执行情况。(4)预算调整制度和方法一般由财政部门提出并编制预算调整方案,经同级人大常委审查批准后方可执行,并报上一级政府备案。预算管理体制的实质是各级预算主体独立自主的程度,正确处理预算资金分配和管理上的集权与分权,集中与分散的关系。(二)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演变熟悉我国实行过的三种财政体制的基本内容和特点。从新中国成立之初1993年,共经历了三个阶段:1.统收统支出体制:高度集中的预算管理体制,是19501952经济恢复时期的预算体制,在三年调整时期和文革时的部分年份也用过。特征:财力、
37、财权高度集中于中央。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19531979年实行。特征:1)中央统一制定预算政策和预算制度,地方按预算级次实行分级管理;2)主要税种的立法权、调整权、减免权集中于中央,各级收入由地方统一组织征收,分别入库;3)由中央按照企事业行政隶属关系确定地方预算的支出范围;4)由中央统一进行地区间的调剂;5)地方预算基本上是以支定收,结余可以留用;6)体制的有效期通常为“一年一定”或“几年不变”。3.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19801993年实行,也称“分灶吃饭”体制。将国家预算划分四种(中央固定收入、地方固定收入、中央对地方的调剂收入、固定比例分成收入),按收支范围给地方一个基数包
38、干。特征:由中央统一确定地方的收支范围,地方在收支范围内人有较大的财权,调动了地方理财的积极性。(三)分税制掌握分税制的基本含义,掌握现行分税体制下支出划分的范围,掌握收入划分的主要内容,掌握与分税制配套的主要相关措施的基本内容。分税制核心根据各级政府的事权来确定相应财权,按税种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分税、分权、分征、分管是其特征。1994年起全面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1. 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的主要内容:(1) 依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确定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2) 依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按税种划分各级财政的收入。将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中央
39、固定收入:关税、船舶吨税、海关代征的增值税和消费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海洋石油天然气企业所得税、中央企业上缴利润、铁路、邮政、商业银行、国家政策性银行等集中缴纳的收入(营业税、所得税、利润和城市维护建设税)。地方固定收入:营业税(不含中央营业)、地方企业上缴利润、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不含中央)、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屠宰税、农牧业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增值税、所得税、资源税、政权交易印花税。2. 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的相关措施1)改革税制,使之与分税制相衔接;建立以增值税为主体、消费税和营业税为补充的内外统一的流转税制度。
40、改进和完善所得税制度。改革和完善其他税种。2)采取统一的客观标准,科学地核定地方收支基数;分税制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对地方收支的计算采用“因素法”,以取代过去的“基数法”3)建立税收返还制度;核定税收返还基数(1993年为依据);确定税收返还递增率(1:0.3)。4)建立转移支付制度;原则:保留地方既得利益;在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基础上,转移支付有所侧重,重点是缓解地方的突出问题,并向少数民族地区适当倾斜;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财力主要来自于财政收入的增量,转移支付额由客观因素转移支付额和政策性转移支付额组成。转移支付的具体方式分为:一般均衡拨款和专项拨款两种。5)设立中央和地方两套税务机构。五、财政
41、政策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国家财政政策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的程度,以增强考生对当前积极财政政策的认识,提高考生对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必要性的理解。考试内容(一) 财政政策的概念掌握财政政策的概念,熟悉财政政策与相关范畴的联系与区别。1.财政政策的概念概念:政府财政依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以特定的财政理论为依据,为达到一定宏观经济运行目标而制定的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和处理财政关系的方针、准则和措施的总称。相关概念:财政理论作为精神财物,服务于财政实践,通过财政实践来验证理论正确与否。财政理论转化为财政实践,必须通过财政政策中介环节。因此,财政政策既是财政理论科学性和正确性的检验方式,又是财
42、政实践活动的指导方针。财政原则是制定财政政策时必须遵循的基本指导思想,是评价财政政策效应的标准。财政制度及财政法律法规则是从程序上体现并规范财政政策的内容,是财政政策的载体。例题:单选(二) 财政政策的目标掌握财政政策的五大基本目标的内容。1,价格稳定: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是财政政策的首要目标。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称为通货膨胀;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降称为通货紧缩。2,充分就业:使所有符合法律规定、有工作能力的人都可以找到有报酬的工作。是各国财政政策的基本目标。一般把充分就业目标设定在把失业率控制在一定水平内。3,经济增长:我国当前经济增长的快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
43、)4,公平分配:在承认收入差距的前提下,通过法律或政策的调节,将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控制在道义许可的范围之内。5,国际收支平衡。通过关税税率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修订等财政政策的实施,可对包括汇率、商品结构、国际市场价格、国内外经济波动等因素进行调解,缩小国际收支差距。(三) 财政政策的工具掌握税收、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国债和预算五大政策工具的功能和作用原理。财政政策工具包括:税收、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国债和预算。1. 税收1) 通过自动稳定政策(累进税制)和相机抉择政策(税基、税率、税收优惠)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2) 调节个人收入和财富,实现公平分配。(所得税、财产税)2. 购买
44、性支出购买商品的支出会直接增减消费总量;购买劳务的支出会通过增减个人收入间接增减消费总量。购买性支出的增加或减少是需求管理的有效办法。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政府应削减购买支出;反之,应扩大购买支出。3. 转移性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可以发挥社会安全阀和减震器的作用。政府补贴分为生产性补贴和消费性补贴。生产性补贴增加供给能力,消费性补贴增加消费需求。4. 国债国债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流动性效应和利息率效应。流动性效应:在期限上,长期国债流动性低,短期国债流动性高;在发行对象上,向金融机构发债,会增加货币供应量,向非金融机构发债,不会增加货币供应量。经济萧条时,政府发行短期国债或只对金融机构发债,可扩大
45、资金流通量,刺激消费和投资;经济繁荣时,政府发行长期国债或向社会公众发债,可减少资金流通量,减轻通货膨胀压力。利息率效应:通过调整国债利率水平和供求状况影响金融市场利率进而影响经济。5. 预算主要指中央预算。收支差额一般表现为:赤字预算,盈余预算,平衡预算。分别体现着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四) 财政政策的分类掌握财政政策的分类方法和各类政策的特点。1. 按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划分:自动稳定财政政策(如累进税制和失业救济金)和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如汉森提出的汲水政策和补偿性财政政策)。2. 按调节经济总量的需求划分: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刺激社会总需求,减税、增加支出,财政赤字扩大。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抑制社会总需求,增加税收,减少支出,压缩财政赤字。3. 按作用空间划分:宏观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机力通风冷却塔项目申请报告模范
- 2022年工作总结开头(10篇)
- 银行竞聘主任演讲稿范文锦集七篇
- 2025年整体衣柜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其它核材料及相关特殊材料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2024年版个人房产抵押借款协议模板版B版
- 公司感谢信锦集5篇
- 写给妈妈的道歉信(15篇)
- 羽毛球的比赛方案(集锦15篇)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15篇
-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物理 含答案
- 科研设计及研究生论文撰写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中医药大学
- 在全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最新开利中央空调故障代码大全
- 列车牵规正文
- 中小学优秀备课组(教研组)评比考核表(分值已调整)
- 时产10吨配合饲料厂工艺设计
- 挡风玻璃自动涂胶方案
- 四层电梯控制系统设计-(共38页)
- 资产损失鉴证报告(范本)
- 配电房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