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概论培训讲学_第1页
应急管理概论培训讲学_第2页
应急管理概论培训讲学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篇总论突发事件的定义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 严重社会灾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 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 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的特征(一)突发性和紧急性(二)严重性(三)不确定性(四)社会性(五)同时涉及程序化与非程序化决策我国突发事件分为(一)自然灾害(二)事故灾难(三)公共卫生事件(四)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涵盖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 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或者是几类的复 合,最为严重的突发事件往往成为危机。中国突发事件的分级突发事件等级1级(特别重大)红2级(重大)橙3级(较大)黄4级(一般)蓝突发事件分级的影响因素(一)突发事件的客观属性(

2、二)突发事件作用对象的承受能力(三)社会整体对突发事件的控制能力突发事件分级的重要性事件的级别水平将直接决定了预警信息的 发布水平、预案的启动级别、响应级别、处 置规模与手段的抉择等诸多问题中国突发事件的分期(一)酝酿期:预防与应急准备(二)爆发期:监测与预警(三)缓解期:应急处置与救援(四)善后期:事后恢复与重建我国应急管理的发展阶段里程碑一:2003年应急管理元年中央统一指挥,地方分级负责依法规范管理,保证快速反应完善检测体系,提高预警能力改善基础条件,保障持续运行里程碑二:2004应急预案编制年2004年1月,召开了国务院各部门、各单 位制定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工作 会议;里程碑三

3、:2005年推进“一案三制”4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7月,首次“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12月,国务院应急办成立里程碑五:2007年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年5月,全国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11.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里程碑六:2008年大考之年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应急管理的内涵应急管理是针对各类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 件),从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 急处置与救援到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全方位、 全过程的管理。应急管理的外延(一)应急管理重在思想而不单是手段(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应急管理的研究视角(一)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学的视角(二)公共关系与

4、传播学的视角(三)心理学的视角(四)社会学的视角(五)政治学的视角(六)信息管理学的视角(七)法律视角(八)自然科学视角应急管理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管理风险管理应急管理工作的“关口再前移”危机管理做最坏的打算”,强调决策的非常规性和艺术性” 第二篇应急管理体制应急管理体制的概念国家机关、军队、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公众等各利益相关方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 中在机构设置、领导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 分等方面的体系、制度、方法、形式等的总 称。应急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关系应急管理机制是为积极发挥体制作用服务 的,同时又与体制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推 动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既可以促进应急管理 体制的健

5、全有效运作, 也可以弥补体制存在 的不足。我国应急管理机构的构成(一)领导机构国务院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家相关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二)办事机构: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国 务院总值班室)(三)工作机构:分类管理专业结构(四)地方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各类突发事 件的应对工作(五)专家组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具体描述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 属地管理为主统一领导 综合协调的内涵(一)统一领导的内涵指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国务院是全国 层面上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 政领导机关,统一负责全国范围内的应急管 理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范 围内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与责任 主

6、体,统一负责本行政区域各类突发事件应 急管理工作。(二)综合协调的内涵1、各级政府对所属各有关部门,上级政府对下级各有关政府的综合协调,也包括共同的上级机关对互相没有隶属关系或业务指 导关系的不同层级政府和不同政府部门之 间的协调2、对政府之外的各类主体进行的综合协调, 包括对武装力量、国内外企业、社会团体、 非政府组织、国内外公众之间的综合协调3、各级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办事机构,根据职责所进行的的日常协调工作。 中国政府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是全国和各级地方 政府管辖范围内的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 导机构,统筹负责全国及其给及行政区域内 应急管理工作中国政府实施综合协调功

7、能的办事机构: 应急办(一)政府应急办的主要职责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 发挥运转枢纽作用(二)政府应急办的设立依托于政府日常协调机构设置值班室; 与政府日常事务分开设立 政府有关部门应急管理机构情况 中国政府实施综合协调功能的办事机构: 应急办中国政府应急管理决策咨询机构:专家组我国实施综合协调的应急处置指挥机构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指挥部(二)应急指挥机构的设置原则 实权化 综合化 常态化 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内涵(一)分类管理的内涵根据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特性,确定相应的 管理规则,明确分类分级标准,开展预防和 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 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

8、二)分级负责的内涵根据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和突发事件的级 别不同,确定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由不同层级 的政府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内涵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原则上由地方政府 负责,即由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 人民政府负责。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 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对特定突发事件的应对 工作负责的,就应当由国务院有关部门管理 为主。属地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一)沟通问题:信息失真(二)协调问题:部门间的责任及利益协调(三)监督问题:监督及评价 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内涵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 各个部门、企业和公 众在应急管理领域的合作与参与, 形成共同 治理的局面应急管理中社会协同与公众参与的实现 路径(

9、一)管理主体的转变(二)管理方式与管理手段的转变(三)管理资源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应急管理职责(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织构成陆军、海军、空军及第二炮兵部队(二)军队参与应急管理的途径与保障1、军队参与应急管理的途径2、军队参与应急管理的保障(三)军队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1、维护稳定2、突击救援3、技术支撑4、威慑后盾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应急管理职责(一)武警部队管理体制由国务院、中央军委双重领导,实行统一领导与分级指挥相结合的体制,设总部、指挥 部(军)、总队(师)、支队(团)四级领导 机关(二)武警部队各部分的组成及其职能三大类八个警种1、内卫部队;2、黄金、水电、森林、交通部队称警种部队3、边

10、防、消防、警卫部队(三)武警部队参与应急管理的主要职责1、固定目标执勤2、参加处置社会安全事件3、协助依法执行逮捕、追捕、押解、押运 任务,协助执行重要的押运任务4、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参加国家能源、交 通重点项目建设, 遇有严重灾害时,参加抢 险救灾。民兵预备役的应急管理职责(一)民兵预备役的组成士兵预备役:所有民兵和经过预备役等级的符合预备役条件的男性公民军官预备役:退出现役转入预备役的军官,确定服军官预备役的退伍士兵、 高等院校毕 业学生、专职人民武装干部、民兵干部及非 军事部门的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二)民兵预备役人员参与灾害救援的作用1、第一梯队打头阵2、突击队3、保障队4、外引内联应急

11、救援队伍的构成及特点(一)应急救援队伍的构成1、综合应急救援队伍2、专业应急救援队伍3、应急志愿者队伍4、其他类别应急队伍(二)应急救援队伍的特点1、机动性2、专业性3、协调性4、信息化5、现代化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现状(一)以公安消防部队为骨干的综合应急救 援队伍(二)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三)矿山救援队伍和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 队伍1、国家级应急救援队伍。2、应急救援骨干队伍。(四)海上、铁路、民航应急救援队伍1、海上应急救援队伍:中国救捞2、铁路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各铁路局在规定点设特等、一等救援列车, 在无救援列车的二等以上车站或较大中间 站设事故救援队3、民航应急救援体系主要包括基于以民航

12、空管系统为指挥协调 中心的搜寻救援体系和以机场管理机构为 主题的地面救援体系。(五)核事故应急救援队伍我国现已建成国家、核电厂所在省份、核电基地的三级应急管理体系(六)其他专业应急救援队伍1、防汛抗旱队伍2、森林草原消防队伍3、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应急队伍4、公用事业保障队伍5、卫生应急队伍6、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队伍 非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构成(一)处置自然灾害发挥重要作用的应急志 愿者队伍(二)处置公共卫生事件发挥防控作用的非 专业卫生队伍(三)处置事故灾难的企业内保人员(四)处置社会安全事件发挥重要作用的社 区治安人员、社区保安等非专业应急队伍的特点(一)常态组织与临时动员相结合(二)平站结合(

13、三)处置灵活非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参与应急管理的法 律规定应急管理体制建设强调在党委领导和政府 负责的基础上,加强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第三篇应急管理机制0箫NF Y介內髀牡it社会管理的定义指以维系社会秩序为核心,通过政府主导、 多方参与,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 促进社会认同、秉持社会公正、解决社会问 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治安、应对社 会风险,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创造既有秩 序又有活力的基础运行条件和社会环境,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的活动社会管理的目标(一)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和社会协调机制互 联、政府行政功能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 府管理力量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 理网络(二)形成党委领导、

14、政府负责、社会协同、 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三)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提高 社会发展的质量,保障社会良性运行。社会管理的工作内容(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 护群众权益机制(三)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 群管理和服务(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 务体系(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六)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 社会组织管理(七)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八)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社会管理机制的构成(一)政府调控机制(二)社会协调机制(三)公众参与机制应急准备的定义(一)应急准备的含义为了有效开展突发

15、事件应对活动,保障应急管理体系正常运行所需要的应急预案、城乡规划、应急队伍、经费、物资、设施、信息、 科技等各类保障性资源的综合,是针对可能 发生的突发事件,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 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工 作。(二)应急准备的特征1、应急资源准备行动的快捷动态性2、应急准备方式的灵活多样性3、应急准备的资源共享协同性4、应急准备的布局合理性应急准备的主要内容(一)应急准备的目标立足于“防患于未然”的原则,强化服从任 务需要意识、快速反应意识、灵活保障意识, 主动跟进,做好应急任务的服务保障工作。(二)应急准备的原则1、综合集成、系统配套2、平战一体、常备不懈3、多元参与、动态更新

16、4、军民合作、军地协同(三)人力资源保障主要包括专职应急管理人员、应急专家、专职应急队伍和辅助应急人员、 社会应急组织、 企事业单位、志愿者队伍、社区、国际组织 以及军队与武警等(四)资金、物资保障应急资金是指应对突发事件时,确保应急工 作开展的应急救援专项资金、应急储备资金 应急物资是指应对突发事件时, 需要使用的 生活必需品、药品及医疗器械和粮食等物资。(五)技术装备保障应急技术装备是指应对突发事件时,需要动用的交通运输工具、通用工程机械、通信设 备、医疗卫生设备。应急资源准备的工作程序(一)资源的普查、分析和归类(二)资源需求统计(三)资源的布局(四)供给一一需求平衡表宣传教育 培训的定

17、义通过宣传、教育和培训等有计划、有组织、 有系统的活动,由相关机构在全社会普及和 宣传应急知识、组织应急培训及演练、提供应急管理专业教育,使民众资源采取有利于 突发事件应对的行为, 消除或减少危险因素, 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技能,并对宣传教育培 训后果作出评价的过程和活动。宣传教育培训的体系架构(一)组成体系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组织的结构设置,包括培训的组织机构、人员配备、组织流程、 培训部门人员职责分工和工作机制等。(三)师资队伍管理预建设包括专职教师的培养、 兼职教师的选拔、专 兼职教师的整合以及辅导员队伍建设等(四)效果评估体系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程序从宣传教育培 训结果中收集数据,并将

18、其与整个组织的需 求、目标联系起来,以确定宣传教育培训项 目的优势、价值和质量的过程。(五)支持体系软件系统指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管理的 流程、政策以及制度等,这是开展应急管理 宣传教育培训的行动依据硬件系统指宣传教育培训的场地、设备、工具、培训费用等支持、教材(案例)准备等, 是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展开的物质保障宣传教育培训的对象(一)党政领导干部(二)应急管理干部(三)新闻发言人(四)基层干部(五)其他公务员(六)企业负责人(七)企业工作人员(八)应急救援队伍(九)应急救援志愿者(十)普通公众(十一)师资队伍宣传教育培训的内容(一)对应急管理及相关领域基本理论的培 训(二)对应急管理全流程

19、的培训(三)系统化的应急管理专业技能(四)部门内及部门间的协同、互动与沟通 的培训,促使各方了解彼此的管理与运营机 制,从而提高应急管理效率、避免无谓的伤 亡与损失(五)公众和志愿者的教育培训社会动员的定义(一)各有关团体启动动员措施,直接或间接促使突发事件影响区域内的各类组织和 人群开展自救、互救或参与政府应急管理活 动(二)通过预备培养、预警动员、应急动 员等不同层次的社会动员手段,充分调动一切社会力量的自主性,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统一组织有效的动员准备、实施和恢复等活动。社会动员的目标与原则(一)社会动员的目标1、充分发挥各群众团体在突发事件预防、 应对和处置等方面的作用2、增

20、强公共安全和防范风险的意识3、提高全社会的避险救助能力4、积聚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有 力、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二)社会动员的原则1、国家主导,依法动员2、以人为本,合理强制3、分级管理,有序动员4、适度动员,合理补偿5、军地结合,平战结合 社会动员的工作内容(一)支援服务(二)捐赠管理(三)国防动员必要可实施动员令制度监测与预警机制是应急管理的主体根据 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教训、过去积累和现 时的有关数据、情报和资料,运用逻辑推理和科学预测的方法与技术, 对突发事件出现 的约束条件、未来发展趋势和演变规律等作 出的科学估计与推断,对突发事件发生的可 能性及其危害程度进行的估量和发布,从

21、而及时提醒公众做好准备、改进工作、规避风 险、减少损失的工作机制。监测定义 监测通过对某些可能引发不利事件的风险 源进行观察和测量,预防不利事件的发生, 是一个实时的动态过程。监测机制是指以监测活动为中心构建的工 作机制。监测的原则(一)依法监测的原则(二)客观、公正的原则(三)重点监测的原则(四)信息保密的原则(五)专业监测与社会监测相结合的原则监测机制的重要内容(一)构建突发事件监测网络(二)完善突发事件监控系统(三)健全突发事件信息监测制度(四)推进信息报告员队伍建设研判的定义指借助现代先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训,捕捉突发事件征兆后对已知信息进行分析研究, 有效评估公共安全形势,及时发现苗头

22、性问 题,为预警信息发布和采取预警措施提供决 策依据。研判的与原则(一)扩宽信息渠道(二)及时核实信息(三)保障组织建设(四)加强多学科专家综合研判(五)增强研判工作的实效性研判的主要内容(一)完善信息收集制度,注重对信息的分析(二)加强专业研判机制建设, 注重多部门、 多学科的综合研判(三)加强预测能力机制建设,注重对次生、 衍生灾害的分析(四)完善研判组织机制建设,注重动态与全过程研判信息报告的概念当突发事件发生或可能发生时,政府及其各有关部门在接到报告后,依据相关规定,及 时、准确、客观地向上级党委、政府及有关 部门报送信息,为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提 供信息支持和保障的工作过程。信息报告

23、的原则(一)即到即报,客观真实(二)要素齐全,体例规范(三)跟踪反馈,随时续报(四)强化研判,深入分析(五)政治敏感,过程保密信息报告的分级对不同类别的突发事件按照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四级(一般)、 三级(较大)、二级(重大)和一级(特别 重大)信息报告的内容(一)八个关键要素事件、地点、信息来源、事件性质、危害程度、事件发展趋势、已采取的措施,续报事件处置进展情况(二)附属要素签发人、信息提供者和单位等。国际合作的定义指在防灾减灾领域同外国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开展的合作与交流国际合作的目标与原则(一)开放合作、资源共享(二)内外有别、遵守纪律国际合作的主体(一)国际机构

24、(二)政府(三)企业(四)非政府组织国际合作的内容(一)学习交流(二)信息管理(三)系统应对(四)提供援助先期处置的定义指在突发事件即将发生或刚刚发生后初期, 有关部门对事件性质、规模等职能做出初步 判断或还不能做出准确判定的情况下,对事件进行的早期应急控制或处置,并随时报告 事态紧张情况,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控制事件 恶化或升级的一系列决策与执行行动。先期处置的目标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开展先期处置 工作,按照边处理、边报告的原则,及时有 效地控制事态、防止事态的升级和扩大,并 将了解的情况和所采取的措施立即反馈给 有关部门和地区。先期处置的原则(一)统一现场指挥(二)根据事态性质决定处置方式

25、(三)边处置、边报告先期处置的工作内容(一)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及时采取临 时性的应急控制措施(二)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上明确支援内容与 要素(三)重视基层在突发事件先期处置中的作用(四)注重媒体应对,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先期处置中易出现的问题:(一)现场有时失控,维护秩序不佳(二)专业人员较少,抢险救援不力(三)主要领导缺位,政府形象不好(四)拒绝媒体采访,负面炒作不断(五)忽视人文关怀,直系亲属不满快速评估的定义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较短时间内,由履行领导职责或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政府及其 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指派工作组或有关 机构针对特定问题进行快速调查,短期内提供相关信息的行动或过程。快速评估的

26、特点(一)极大约束性(二)更重视定性的结果(三)鼓励非程序化和超理性的思维(四)重视类比的方法快速评估的原则(一)时效性(二)宏观性与指导性(三)交互性快速评估的内容(一)突发事件损失和影响快速评估(二)灾民和影响区域快速评估决策指挥的含义指应急指挥者在对突发事件特定的原因、性质、时空特征、扩散态势、影响后果等进行 快速评估的基础上,采用科学合理、及时有 效的应急控制模式,对应急管理过程中的各 种力量、各种活动进行时间上、空间上的安 排与调整的过程。决策指挥的目标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应急指挥机构的统一指 挥和协调作用,强化各方面之间的协同配合, 形成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合力。决策指挥的原则(一)统一

27、领导、分级负责(二)以人为本,减少危害(三)依靠科技,专业处置(四)属地为主,先期处置(五)充分授权,及时决策决策指挥的工作内容(一)启动应急响应(二)专业化现场指挥(三)资源调配与征用(四)专家参与(五)临时救助安置协调联动的定义针对不同部门之间相互配合、互通有无、信息分享、功能互补、资源整合、共同行动, 形成应对的合力,从而化解突发事件带来的 危害。协调联动的目标做好纵向和横向的协同配合,推进不同区域、 不同部门甚至国家之间在应急管理事件工 作中的合作和交流,切实形成条块结合、上 下联动的组织体系和跨地区、跨部门的协调合作框架,提高合成应急和协调应急能力。协调联动的原则党委领导、政府负责、

28、军地协同、社会参与 信息发布的定义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统一、准确、及时发布突发事件事态发展和应 急处置工作信息的行为或过程。信息发布的目标及时主动、公开透明地发布信息,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正确引导舆论和公众行为, 及时消除社会上不正确信息造成的负面影 响。信息发布的原则(一)坚持正确导向、维护社会稳定(二)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信息需求(三)坚持及时准确、积极引导舆论(四)坚持公开透明、做到开放有序(五)坚持统筹协调、明确工作职责(六)坚持规范管理、依法开展报道信息发布的工作内容(一)应急管理过程中的新闻发布和舆论引 导(二)决策者在灾害现场

29、进行现场沟通(三)建立信息发布的专家参与机制恢复重建的定义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为保障正常的社会和 经济活动,修复各类生命线工程,修复各类公共基础设施,恢复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而采取的相关措施以及当突发事件应急处 置工作基本结束,为恢复受影响地区与群众 的生活、生产,促进受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所 做的规划和实施等工作。恢复重建机制原则(一)以人为本(二)及时高效(三)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五)因地制宜,地方为主(六)广泛参与,社会协同(七)立足自救,多方帮扶(八)公开公正,依法监督恢复重建机制的要点(一)重视恢复重建与应急处置和救援之间 的衔接(二)重视依法恢复重建(三)重视恢

30、复重建规划与实地之间的配合 救助补偿的定义通过各种方式对在灾难中受到生存影响的 社会成员提供衣、食、住、行、医疗等基本 生活资料以维持其基本生活水平,并且利用财政资金、必要的行政手段和市场行为等工 具,对灾难造成的损失进行补偿的应急管理 机制,尽量把突发事件的影响和损害降到最 低程度。救助补偿机制的原则(一)坚持以重点受灾对象救助为主,兼顾受益面(二)按照国家规定和实际需要来确定救助 补偿的标准(三)坚持逐步调整、保障适度的补偿原则(四)防止资金和物质的滥用心理抚慰的定义心理抚慰是指对受突发事件影响的群众及 时给予适当、适时的心理援助,以最大限度 地减少突发事件对心理造成的危害,使之尽快摆脱困

31、难或尽量减轻痛苦。心理抚慰的原则(一)正常化(二)协同化(三)个性化(四)依靠科学的理论和技术(五)区分重点人群(六)坚持分阶段开展(七)尊重本地文化的背景调查评估的定义按照一定的流程、依据一定的指标体系以及 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数据收集、信息获 取及情况调查等活动,进而根据相关要求对 应急能力高低、突发事件性质和责任认定、 突发事件处置的经验教训以及其他需要评 估的问题给出明确结论调查评估的分类(一)应急管理能力和应急管理工作相关的调查评估(二)突发事件相关的调查评估(三)其他应急管理工作相关的调查评估调查评估的原则(一)独立性原则(二)客观性原则(三)科学性原则(四)规范性原则(五)经济性原则(六)政治性原则(七)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