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生物技术与人类未来_第1页
第十二章生物技术与人类未来_第2页
第十二章生物技术与人类未来_第3页
第十二章生物技术与人类未来_第4页
第十二章生物技术与人类未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础生命科学试题库说明第十二章 生物技术与人类未来一单选题01|12|2|0.5|0因研究重组DNA技术而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是( )。A. Kornberg A; B. Gilbert W; C. Berg P; D. McClintock。C(答案,以下同)01|12|2|0.5|0第一个用于构建重组体的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是( )。A. EcoR I; B. EcoB; C. EcoC; D. EcoR II。A01|12|2|0.5|0靶(目的)基因通常是指( )。A. 拟进行研究或利用的基因; B. 人工合成的基因;C. 载体DNA分子; D. 具有编码序列的DNA分子。A01|12|2

2、|0.5|0关于宿主控制的限制修饰现象的本质,下列描述中只有( )不太恰当。A由作用于同一DNA序列的两种酶构成;B这一系统中的核酸酶都是II 类限制性内切核酸酶;C这一系统中的修饰酶主要是通过甲基化作用对DNA 进行修饰;D不同的宿主系统具有不同的限制-修饰系统。B01|12|2|0.5|0RFLP 产生自 ( )。A使用不同的限制性内切核酸酶; B每种类型的染色体有两条(二倍体);CDNA 序列中碱基的随机变化; DSouthern 印迹;E不同探针的使用。C01|12|2|0.5|0类限制性内切核酸酶 ( )。A有内切核酸酶和甲基化酶活性且经常识别回文序列;B仅有内切核酸酶活性,甲基化酶

3、活性由另外一种酶提供;C限制性识别非甲基化的核苷酸序列;D有外切核酸酶和甲基化酶活性;E仅有外切核酸酶活性,甲基化酶活性由另外一种酶提供。B01|12|2|0.5|0型限制性内切核酸酶( )。A由两个亚基组成,仅识别半甲基化位点。甲基化位点相对于限制位点的位置(上游或下游)决定了DNA是被甲基化还是被限制;B不同亚基的识别位点甲基化和限制活性相互排斥:MS亚基促使甲基化,R亚基促使限制;C由两个亚基组成,在识别位点附近识别并进行甲基化或限制;D在错配修复中起关键作用,因为酶结合到DNA上是以结构扭曲为基础而不是序列错误识别。C01|12|2|0.5|0分析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切割双链DNA 所得到

4、的DNA片段的长度有助于物理作图,这是因为( )。A即使只用一种限制酶,因为DNA是线性的,所以也可以迅速确定限制性片段序列;B内切核酸酶在等距离位点切割DNA,同时对于每个生物体的长度是特异的;C、DNA的线性意味着单限制酶切片段的长度之和等于DNA的总长,而双酶切产生的重叠片段则产生模糊的图谱;D这些内切核酸酶的消化活性是物种特异的;E这一技术同时为核苷酸序列提供了广泛信息。C01|12|2|0.5|0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 是( )。A用于遗传的“指纹结构”模式分析的技术;B二倍体细胞中的两个等位基因限制性图谱的差别;C物种中的两个个体限制性图谱间的差别;D两种物种个体间的限

5、制性图谱差别;E两种酶在单个染色体上限制性图谱的差别。C01|12|2|0.5|0因研究噬菌体的限制与修饰现象的本质而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是( )。A. Lederberg J; B. Arber W; C. Smith H; D. Sanger F。C01|12|2|0.5|0第一个被分离的类酶是( )。AEco K; BHind III; CHind II; DEcoB。C01|12|2|0.5|0在下列进行DNA部分酶切的条件中,控制哪一项最好? A反应时间; B酶量; C反应体积; D酶反应的温度。B01|12|2|0.5|0在下列试剂中,哪一种可以螯合Ca2+? AEDTA; B柠檬

6、酸钠; CSDS; DEGTA。D01|12|2|0.5|0BstB I (TTCGAA) 消化可产生怎样的末端? A含5'CGAA3'序列的黏末端; B含5'CG3'序列的黏末端;C含5'AAGC3'序列的黏末端; D平末端; E含5'GC3'序列的黏末端。C01|12|2|0.5|0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可以特异性地识别( )。A双链DNA的特定碱基对; B双链DNA的特定碱基序列;C特定的三联密码; D以上都正确。B01|12|2|0.5|0下面关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表示方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 Sau 3A I; B.

7、E.coR I; C. hind III; D. Sau3A I。D01|12|2|0.5|0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星号活性是指 ( )。A. 在非常规条件下,识别和切割序列发生变化的活性; B活性大大提高;C切割速度大大加快; D识别序列与原来的完全不同。A01|12|2|0.5|0下面哪一种不是产生星号活性的主要原因? A甘油含量过高; B反应体系中含有有机溶剂;C含有非Mg2+的二价阳离子; D酶切反应时酶浓度过低。D01|12|2|0.5|0DNA被某种酶切割后,电泳得到的电泳带有些扩散,下列原因中,哪一项不太可能?A酶失活; B蛋白质(如BSA)同DNA 结合;C酶切条件不合适; D有外

8、切核酸酶污染。A01|12|2|0.5|0为什么使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对基因组DNA进行部分酶切? A为了产生平末端; B为了产生黏末端;C只切割一条链上的酶切位点,产生开环分子; D可得到比完全酶切的片段略短的产物;E可得到比完全酶切的片段略长的产物。E01|12|2|0.5|0BamH I、Xba I、Bgl II 的识别位点分别是:GGATCC、TCTAGA、AGATCT,哪些酶切结果可产生互补的末端? A以上几种酶切结果产生的末端都可互补; B产生的末端都不能互补;C仅BamH I 与BglII 的酶切末端互补; D仅BamHI 与Xba I 的酶切末端互补;E仅Xba I 与Bgl I

9、I 的酶切末端互补。C01|12|2|0.5|0从细菌中分离基因组DNA,经过识别GAATTC 序列的6 碱基酶长时间消化后,发现DNA 分子未被切动,基因组大小为4Mb,造成该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A基因组中没有G; B基因组中没有A;C该细菌的DNA 已经过甲基化修饰;D所有酶切位点都位于基因内,而该限制性内切核酸酶不作用于基因内;E所有酶切位点都位于启动子及调控区内,而该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只作用于基因内。C01|12|2|0.5|0关于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来源及其天然存在的意义,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来自噬菌体,用于复制病毒DNA; B来自噬菌体,具有抗微生物作用;C来自酵母菌,参与DNA

10、复制; D来自细菌,有防御病毒侵染的意义;E是细菌内的DNA复制酶。D01|12|2|0.5|0识别10 碱基序列的限制酶,大约每隔( )进行一次切割。A4l0; B104; C2l0; D102; E24。A01|12|2|0.5|0T4 DNA 连接酶是从T4 噬菌体感染的Ecoli 中分离的,这种连接酶( )。A催化连接反应时既能以ATP 又能以NAD 作为能量来源;B既能催化平末端连接又能催化黏性末端连接;C. 是一种单肽酶,分子质量为74kDa;D既能催化单链DNA 连接又能催化双链DNA 连接。B01|12|2|0.5|0DNA 连接酶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是在DNA复制、修复中封闭缺口

11、,( )。A将双链DNA 分子中的5磷酸基团同3'-OH末端重新形成磷酸二酯键;B作用时不消耗能量;C需要Mn2+等二价辅助离子; D也可以连接RNA分子。A01|12|2|0.5|0在长模板链的指导下引物延伸合成长的DNA 互补链时应选用( )。A. T4 DNA 聚合酶; BKlenow 酶;C大肠杆菌DNA 聚合酶I; DT7 DNA 聚合酶。D01|12|2|0.5|0末端转移酶是合成酶类,( )。A作用时不需要模板; B在Co2+的存在下,可以在突出的3端延长DNA链;C在Co2+的存在下,可以在隐蔽的3端延长DNA链; D上述说法有两种是正确的。C01|12|2|0.5|0

12、从Ecoli 中分离的连接酶 ( )。A需要ATP 作辅助因子; B需要NAD 作辅助因子;C可以进行平末端和黏性末端连接; D作用时不需要模板。B01|12|2|0.5|0下列哪一种酶作用时需要引物? A限制酶; B末端转移酶; C反转录酶; DDNA 连接酶。C01|12|2|0.5|0K1enow 酶与DNA 聚合酶相比,前者丧失了 ( )的活性。A53 合成酶; B35 外切酶;C53 外切酶; D转移酶。C01|12|2|0.5|0只能从DNA分子的末端水解磷酸二酯键使核苷酸解离下来的酶是( )。A核酸外切酶; B核酸内切酶;C. DNA连接酶; D末端转移酶。A01|12|2|0.

13、5|0T4 噬菌体DNA 聚合酶具有两种活性:聚合酶活性和35外切酶活性(作用于3突出端),因此可使黏末端变成平末端。如DNA 片段用一定的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处理后,再置于含T4 聚合酶及四种三磷酸核苷酸的反应体系中,则下面哪种情况可能发生?A在T4 聚合酶的外切酶活性作用下,Bgl II (AGATCT)切出的末端被切平;B在T4 聚合酶的外切酶活性作用下,Bgl II 及Pvu I(CGATCG)切出的末端被切平;C在T4 聚合酶的外切酶活性作用下,Sac II (CCGCGG)及Pvu I 切出的末端被切平;D在聚合酶活性作用下,Bgl II 及Pvu I 切出的末端被补平;E在聚合酶活性

14、作用下,Sac II 及Pvu I 切出的末端被切平。C01|12|2|0.5|0逆转录酶也称反转录酶,是一种( )。A. 依赖于DNA的DNA聚合酶; B依赖于RNA的DNA聚合酶;C. 依赖于DNA的RNA聚合酶; DDNA聚合酶或RNA聚合酶。B01|12|2|0.5|0可以在切口部位起作用的酶是( )。AS1 核酸酶; B外切酶; C外切核酸酶; DBal 31 核酸酶。A01|12|2|0.5|0下面关于松弛型质粒(relaxed plasmid)性质的描述中,( )是不正确的。A质粒的复制只受本身的遗传结构的控制,而不受染色体复制机制的制约,因而有较多的拷贝数;B可以在氯霉素作用下

15、进行扩增; C. 通常具有较少的拷贝数;D同严紧型质粒整合后,杂合质粒优先使用松弛型质粒的复制子。C01|12|2|0.5|0基因工程中所用的质粒载体大多是改造过的,真正的天然质粒载体很少,在下列载体中只有( )被视为用作基因工程载体的天然质粒载体。ApBR322; BpSC101; CpUB110; DpUC18。B01|12|2|0.5|0下列哪种克隆载体对外源DNA 的容载量最大?A质粒; B黏粒; C酵母人工染色体(YAC); D噬菌体; EcDNA 表达载体。C01|12|2|0.5|0松弛型质粒( )。A在寄主细胞中拷贝数较多; B可用氯霉素扩增;C一般没有选择标记; D上述A、B

16、 两项正确。D01|12|2|0.5|0同一种质粒DNA,以三种不同的形式存在,电泳时它们的迁移速率是( )。AOC DNA>SC DNA>L DNA; BSC DNA>L DNA>O CDNA;CL DNA>OC DNA>SCDNA; DSC DNA>OCDNA>LDNA。B01|12|2|0.5|0关于穿梭质粒载体,下面哪一种说法最正确? A在不同的宿主中具有不同的复制机制; B在不同的宿主细胞中使用不同的复制起点;C在不同的宿主细胞中使用不同的复制酶; D在不同的宿主细胞中具有不同的复制速率。B01|12|2|0.5|0下列哪些属于重组DN

17、A 分子? APCR 扩增的DNA 片段; B单链RNA 与单链DNA 杂交得到的产物;C人基因组片段与质粒载体连接的产物; D存在于细菌细胞内的噬菌体染色体;E质粒经限制性内切核酸酶酶切后的产物。C01|12|2|0.5|0LacZ 基因通常用于构建质粒载体的目的是什么?A编码一种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在转化细胞时用于切割载体;B编码蓝色色素产物,可用于示踪转化的细胞;C编码一种酶,将RNA 转化为DNA; D编码一种抗生素抗性的酶;E编码一种可检测的酶,当基因内部的位点插入任何外源片段,ORF 遭到破坏时,产物即不能表达。E01|12|2|0.5|0一个质粒含有四环素抗性基因( tetr )和

18、LacZ 基因,tetr 内有一Hind III 位点,LacZ 中有一Eco RI位点。如用这两种切割载体一并连接入相应的外源片段,则带有该重组质粒的细胞将 ( )。A有四环素抗性,在X-gal 平板上呈现蓝色; B对四环素敏感,在X-gal 平板上呈现蓝色;C有四环素抗陛,在X-gal 平板上呈现白色; D对四环素敏感,在X-gal 平板上呈现白色。D01|12|2|0.5|0质粒具备下列特征,因此适合作为克隆载体,除了 ( )。A赋予宿主细胞某种可检测的特性; B可通过一定的纯化步骤与宿主细胞基因组分离;C独立复制的能力; D可复制自身DNA 以及插入的外源DNA;E甲基化防止宿主的限制

19、性内切核酸酶对其降解。E01|12|2|0.5|0限制性内切核酸酶EcoR I 在野生型的入噬菌体DNA 中有5 个切点,Hind III 有7 个切点,BamH I也有5 个切点。调整这些酶切位点的数量,主要通过( )。A体内突变; B完全酶切后连接;C. 部分酶切; D先用甲基化酶修饰后再酶切。A01|12|2|0.5|0pBluescript M13 载体在多克隆位点的两侧引入了T7 和T3 两个噬菌体的启动子,这样增加了该载体的功能,下述四种功能中哪一种是不正确的? A可以对插入到多克隆位点的外源片段进行转录分析;B利用这两个启动子的通用引物进行PCR 扩增;C利用通用引物进行序列分析

20、; D利用这两个启动子进行定点突变。D01|12|2|0.5|0下面关于细菌人工染色体 (BAC) 的特征描述,除了( )外都是正确的。A通过电激法将大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比酵母的转化率提高了10100倍;BBAC 载体在细菌中以环形超螺旋状态存在,使分离操作起来相对容易;CBAC 载体在大肠杆菌宿主保持高拷贝;D克隆到BAC 载体上的外源片段可以直接进行测序以获得末端序列。C01|12|2|0.5|0以黏粒为载体转染受体菌后,平板上生长的菌落会出现大小不一、生长速度不一的现象,其原因是( )。A营养成分不足; B重组后的质粒复制不稳定;C. 重组后的黏粒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 D重组体中插入片段

21、的大小不同。D01|12|2|0.5|0黏粒 (cosmid) 质粒中,COS 位点的功能是 ( )。A复制起点; B限制酶切位点; C参与包装进入病毒外壳;D选择标记; E用于筛选重组子。C01|12|2|0.5|0关于噬菌体,下列描述有误的是 ( )。A既能高效感染大肠杆菌,又能高效感染枯草杆菌;B在进入宿主细胞后,其DNA 呈双链环状分子;C. 改造成载体后,可携带23kb 以上的外源DNA 片段;D重组的噬菌体易于筛选和储存。C01|12|2|0.5|0下列关于黏粒载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是由噬菌体与质粒DNA 重组的载体;B既有质粒的特性,又有噬菌体DNA 的特性(如可体外包

22、装);C可插入大片段的外源DNA 片段; D可像YAC 载体那样构建大片段的基因组文库。D01|12|2|0.5|0从细胞或组织中分离DNA 时,常用蔗糖溶液,目的是 ( )。A抑制核酸酶的活性; B保护DNA,防止断裂;C加速蛋白质变性; D有利于细胞破碎。B01|12|2|0.5|0不是所有松弛型质粒都需要进行扩增的,如pBS、pUC 载体系统就不必进行氯霉素扩增,这是因为这些质粒的拷贝数很高,达到 ( )。A3050; B100200; C300400; D500700。D01|12|2|0.5|0有两种确定核酸中核苷酸序列的方法:化学序列分析法 (Maxam-Gilbert) 和酶学序

23、列分析法(Sanger)。酶学测序法的基本原理优点是 ( )。A碱基与特殊染料间不同的相互作用; B一个合成引物的延伸和DNA 合成的可靠终止;C限制性位点与DNA 末端标记的相关性; D可同时对DNA 双螺旋的两条链进行测序;E反应是DNA 特异的,RNA 不会带来干扰,既减少纯化步骤,也节约开支。B01|12|2|0.5|0CsCl-EB 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质粒DNA 的原理是 ( )。A氯化铯可以较多地插入到线状DNA中; B氯化铯可以较多地插入到SC DNA中;CEB可以较多地插入到线状DNA中; DEB可以较多地插入到SC DNA中。C01|12|2|0.5|0关于cDNA 的最正确

24、的说法是( )。A同mRNA互补的单链DNA; B同mRNA 互补的双链DNA;C. 以mRNA为模板合成的双链DNA; D以上都正确。C01|12|2|0.5|0用碱法分离质粒DNA时,染色体DNA之所以可以被除去,是因为 ( )。A染色体DNA断成了碎片; B染色体DNA分子质量大,而不能释放;C染色体变性后来不及复性; D染色体未同蛋白质分开而沉淀。C01|12|2|0.5|0下面哪一种特性不是密码所具有的? A偏爱性; B简并性; C重叠性; D连续性。C01|12|2|0.5|0用SDS-酚抽提DNA时,SDS的浓度是十分重要的,当SDS的浓度为0.1时,( )。A只能将DNA抽提到

25、水相; B只能将RNA抽提到水相;C可将DNA、RNA一起抽提到水相; DDNA和RNA都不能进入水相。B01|12|2|0.5|0关于碱解法分离质粒DNA,下面哪一种说法不正确?A溶液 的作用是悬浮菌体; B溶液 的作用是使DNA变性;C. 溶液 的作用是使DNA复性;D质粒DNA分子小,所以没有变性,染色体变性后不能复性。D01|12|2|0.5|0异戊醇的作用是 ( )。A使蛋白质脱水; B使DNA 脱水;C帮助DNA 进入水相; D减少气泡,促进分相。D01|12|2|0.5|0关于PCR 扩增停滞的原因有很多种,但下列各项中,( )不是主要原因。A底物(模板)过剩; BdNTP的大量

26、消耗;C产物的聚集; D非特异性产物的竞争性抑制。B01|12|2|0.5|0Clark 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发现Taq DNA 聚合酶可以不需要模板在双链DNA 的末端加一个碱基,主要是加 ( )。AdGTP; BdATP; CdCTP; DdTTP。B01|12|2|0.5|0PCR 反应的必备条件是( )。A. 至少有100个起始DNA分子; B拟扩增的目的DNA片段的部分序列信息;C. 扩增需要cDNA模板; D. 至少100kb长度的模板;E. 未损坏、未降解的DNA样品。B01|12|2|0.5|0哪项技术适于分离完整染色体长度级别的DNA分子? APCR; BSouthern印迹

27、; C. 杂交; D转化; E. 脉冲电场凝胶电泳。E01|12|2|0.5|0DNA带电荷的性质如何,是什么赋予DNA这种电荷性质? A正电性,来自磷酸根; B正电性,来自碱基;C负电性,来自磷酸根; D负电性,来自碱基; E负电性,来自核糖基。C01|12|2|0.5|0当载有文库的菌落被转移到杂交膜上用于筛选时,需要碱性溶液处理的步骤,这一步骤的意义何在? A. 促使文库DNA结合到杂交膜上; B. 启动杂交探针与互补序列间的反应;C. 标记DNA,便于检测; D. 刺激DNA复制,增加质粒拷贝数;E. 裂解菌体细胞,并使DNA 变性。E01|12|2|0.5|0在某些PCR 反应中必须

28、使用简并引物,这是因为 ( )。A设计的模板是蛋白质的一段肽链; B简并引物合成较为方便;C简并引物的退火温度较低; D简并引物与模板杂交的效率最高。A01|12|2|0.5|0你打算扩增下面所示的两段序列之间的DNA,5-GACCTGTGGAAGC-CATACGGGATTG-33-CTGGACACCTTCG-GTATGCCCTAAC-5,最适合的引物序列是( )。A引物1,5-CTGGACACCTTCG,引物2,5-GTATGCCCTAAC;B引物1,5-GACCTGTGGAAGC,引物2,5-CAATCCCGTATG;C引物1,5-CGAAGGTGTCCAG,引物2,5-GTTAGGGCA

29、TAC;D引物1,5-GCTTCCACAGGTC,引物2,5-CATACGGGATTG。B01|12|2|0.5|0重叠群 (contig) 是一群克隆,在这个克隆群体中每个个体( )。A相互之间部分重叠; B都是来自不同生物的克隆;C插入片段位于不同染色体的不同区段; D位于同一染色体的不同区段。A01|12|2|0.5|0根据构建方法的不同,基因文库分为基因组文库、cDNA 文库等。在下列文库中( ) 属cDNA 文库。AYAC 文库; BMAC 文库; C扣减文库; DBAC 文库。C01|12|2|0.5|0下面关于多克隆位点 (Multiple Clone Site,MCS)的描述,

30、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仅位于质粒载体中; B具有多种酶的识别序列;C不同酶的识别序列可以有重叠; D一般是人工合成后添加到载体中。A01|12|2|0.5|0部分填补是DNA体外重组中常用的一种技巧,填补时应 ( )。A控制DNA 聚合酶的用量; B控制酶反应的时间;C限制dNTP 的种类; D注意只能填补载体。C01|12|2|0.5|0EcoR I 切割载体DNA 和供体DNA所产生的片段在用于重组连接前要( )。A用65处理510min使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失活; B用CIP处理载体DNA防止自身环化;C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D上述说法都正确。B01|12|2|0.5|0在cDNA 技

31、术中,所形成的发夹环可用( )。A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切除; B逆转录酶切除;C. S1 核酸酶切除; D聚合酶切除。C01|12|2|0.5|0黏性末端连接法,不仅操作方便,而且( )。A产生新切点; B易于回收外源片段;C载体不易环化; D影响外源基因的表达。B01|12|2|0.5|0关于DNA接头在基因工程中的作用,下列说法中哪一项不正确?A给外源DNA添加适当的切点; B用于人工构建载体;C调整外源基因的可读框; D增加调控元件。D01|12|2|0.5|0DNA的结构对转化的影响很大,一般说来,转化效率最高的是( )。A完整的线性双链DNA; B单链线性DNA;C完整的环状双链DNA;

32、 D开口的双链环状DNA。A01|12|2|0.5|0cDNA 文库包括该种生物的 ( )。A某些蛋白质的结构基因; B所有蛋白质的结构基因;C所有结构基因; D内含子和调控区。A01|12|2|0.5|0下列关于建立cDNA文库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从特定组织或细胞中提取DNA或RNA; B用反转录酶合成mRNA的对应单链DNA;C以新合成的单链DNA为模板合成双链DNA; D新合成的双链DNA甲基化。A01|12|2|0.5|0下列对黏性末端连接法的评价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操作方便; B易于回收片段;C易于定向重组; D载体易于自身环化,降低重组率。C01|12|2|0.5|0

33、关于感受态细胞性质的描述,下面哪一种说法不正确? A具有可诱导性; B具有可转移性;C细菌生长的任何时期都可以出现; D不同细菌出现感受态的比例是不同的。C01|12|2|0.5|0以下哪些信息无法从cDNA克隆中获得? A外显子序列; B启动子序列; C序列的相似性; D编码产物的氨基酸序列; E剪接的DNA转录产物。B01|12|2|0.5|0从人基因组中分离、克隆一个基因所要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基因组大小有 ( )碱基对,而一个基因长度通常只有 ( ) 碱基对。A几万亿,几百万; B几万亿,几千;C几十亿,几百万; D几十亿,几千。D01|12|2|0.5|0下面关于用T4 多核苷酸激

34、酶标记5端制备探针的描述中 ( )是不正确的。A既能标记DNA,又能标记RNA; B既能标记双链DNA 又能标记单链DNA;C只能标记突出的5端不能标记其他类型末端; DDNA 或RNA 必须有5'-OH 的存在。B01|12|2|0.5|0Southern印迹的DNA探针 ( )杂交。A只与完全相同的片段; B可与任何含有相同序列的DNA 片段;C. 可与任何含有互补序列的DNA片段; D可与用某些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切成的DNA片段;E以上都是。C01|12|2|0.5|0用下列方法进行重组体的筛选,只有 ( )说明外源基因进行了表达。ASouthern 印迹杂交; BNorthern

35、 印迹杂交;CWestern 印迹; D原位菌落杂交。B01|12|2|0.5|0下列哪一个不是Southern 印迹的步骤? A用限制酶消化DNA; BDNA 与载体的连接;C用凝胶电泳分离DNA 片段; DDNA 片段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上;E用一个标记的探针与膜杂交。B01|12|2|0.5|0在利用Lac Z 失活的显色反应筛选法中,IPTG 的作用是 ( )。A诱导宿主的肽的合成; B诱导宿主的肽的合成;C作为酶的作用底物; D作为显色反应的指示剂。A01|12|2|0.5|0切口移位是指在 ( ) 的作用下,使 ( ) 带上放射性标记。ADNA 聚合酶I,RNA; BDNA 聚合酶I

36、,DNA;CDNA 聚合酶III,RNA; DDNA 聚合酶III,DNA。B01|12|2|0.5|0Southern 印迹是用DNA 探针检测DNA 片段,而Northern 印迹则是 ( )。A用RNA 探针检测DNA 片段; B用RNA 探针检测RNA 片段;C用DNA 探针检测RNA 片段; D用DNA 探针检测蛋白质片段。C01|12|2|0.5|0用免疫化学法筛选重组体的原理是 ( )。A根据外源基因的表达; B根据载体基因的表达;C根据mRNA 同DNA 的杂交; D根据DNA 同DNA 的杂交。A01|12|2|0.5|0随机引物标记探针,下列各项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37、双链DNA、单链DNA、RNA都是可以标记的; B不需要用DNase I 预处理;C反应时可用Klenow 酶; D. 反应时可用DNA 酶I。D01|12|2|0.5|0在切口移位标记DNA 探针时只能使用 ( )。AKlenow 酶; BDNA 聚合酶I; CDNA 聚合酶II; DDNA 聚合酶III。B01|12|2|0.5|0要对一双链的DNA 分子进行3端标记,可用( )。AKlenow 酶; BDNA 聚合酶I;CT4 DNA 聚合酶; D. T7 DNA 聚合酶。C01|12|2|0.5|0关于噬菌斑筛选法的原理,下面哪一种说法不正确?A噬菌斑颜色变化; BcI 基因失活造成的

38、噬菌斑的变化;C对IPTG 的分解能力; D对X-gal 的分解与否。C01|12|2|0.5|0下列筛选重组体的方法中,不属于遗传学的方法是( )。A插入失活法; B显色反应选择法;C噬菌斑选择法; DR 环分析法。D01|12|2|0.5|0如何获取与疾病相关的基因功能信息? A可通过GenBank 上的信息,比较正常和异常基因的序列;B分离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体外进行功能分析;C突变该基因,然后检查疾病表型的表达; D使该基因表达,并测定mRNA 序列。A01|12|2|0.5|0如果在人的基因组中新发现一个与先前在酵母中发现的基因具有序列同源性,说明( )。A这种同源性没有任何意义;

39、B可推测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酵母中表达的同类基因具有类似的功能;C表明与酵母使用的是相同的密码子; D人与酵母的亲缘关系较近。B01|12|2|0.5|0确定人疾病的分子基础的最重要步骤是 ( )。A将与疾病相关基因克隆并测序; B进行核型分析,确定与疾病相关的染色体;C分离患者的突变蛋白并制备抗体; D研究患者的发病状态及与疾病发生的关系。A01|12|2|0.5|01854年Pasteur首创了著名的“巴斯德消毒法”,又用令人信服的实验证明了酵母菌在发酵中的基本作用,奠定了( )的基础。A. 基因工程; B. 发酵工程; C. 细胞工程; D. 蛋白质工程。B01|12|2|0.5|0早在

40、19世纪人们就利用微生物发酵大规模( ),后来又生产酒精、乳酸、面包酵母等初级代谢产品。A. 酿酒; B. 制糖; C. 石油脱蜡; D. 丝绸脱胶。A01|12|2|0.5|0现代发酵工程主要是指利用微生物、包括( )技术改造过的微生物在全自动发酵罐中或生物反应器中生产某种商品的技术。A. 细胞工程; B. DNA重组; C. 酶工程; D. 发酵工程。B01|12|2|0.5|0研究人员利用发酵工程生产出了一种叫作( )的生物可降解塑料。A. D-葡萄糖; B. 聚-羟基丁酸酯; C. 3-磷酸甘油醛; D. 1,5二磷酸核酮糖。B01|12|2|0.5|0生物可降解塑料在微生物体内的代谢

41、途径已经研究清楚,其合成原料为( ),代谢反应过程有一系列的蛋白酶参与。A. D-葡萄糖; B. 3-磷酸甘油醛; C. 乙酰CoA; D. 1,5二磷酸核酮糖。C01|12|2|0.5|0将动物组织或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在模拟机体内的生长环境条件下,使其在体外环境继续生长增殖的过程,称作( )。A. 动物细胞培养; B. 植物细胞培养; C. 动物基因工程; D. 动物发酵工程。A01|12|2|0.5|0将从动物机体取出的细胞或组织进行初次培养的过程叫作动物细胞的( )。A. 继代培养; B. 发酵培养; C. 生根培养; D. 原代培养。D01|12|2|0.5|0动物细胞初次培养大约需

42、要繁殖10代左右,这些细胞称作( )。A. 原代细胞; B. 继代细胞; C. 终代培养; D. 发酵培养。A01|12|2|0.5|0动物细胞初代培养后,细胞分裂增殖扩展连片,占满整个器皿表面,这是需对其分离重新培养,称为( )。A. 初代培养; B. 继代培养; C. 发酵培养; D. 终代培养。B01|12|2|0.5|0动物细胞培养的操作步骤包括,先对动物体的胚胎、肌肉、肾脏等组织经酶解消化分离出( )。A. 小团细胞; B. 单个细胞; C. 大团细胞; D. 组织。B01|12|2|0.5|0成纤维细胞的培养是先从人的组织中取下一小片样品,经( )酶解,消化组织中的胶原纤维和细胞外

43、的其他成分,获得单个的成纤维细胞悬浮液。A. 胰蛋白酶; B. PEP羧化酶; C. 葡萄糖激酶; D. NADH脱氢酶。A01|12|2|0.5|0动物细胞培养中首先要分离出单细胞,然后将分散的细胞转入含有葡萄糖、氨基酸和无机盐的特殊培养基中,于( )中进行保温培养。A. 恒温培养箱; B. 培养基; C. 干燥培养箱; D. 二氧化碳培养箱。D01|12|2|0.5|0前苏联科学家发现嗜盐的绿藻Dunaliella(杜氏藻)是最好的( )资源。A. -胡萝卜素; B. 叶绿素; C. 叶黄素; D. 花青素。A01|12|2|0.5|0( )是富含-胡萝卜素的食品,其含量比胡萝卜素高10倍

44、。A. 螺旋藻; B. 小球藻; C. 硅藻; D. 衣藻。A01|12|2|0.5|0高等植物细胞具有( ),细胞或组织经特殊培养可以形成完整的植株。A. 根; B. 茎; C. 叶; D. 全能性。D01|12|2|0.5|0细胞融合是将不同种类的两种细胞经过特殊处理放在一起,在( )作用下发生融合,形成杂种细胞。A. 温度; B. 雪; C. 冰; D. 促融因子。D01|12|2|0.5|0细胞重组是把不同种类细胞的( )进行重新组合装配。A. 细胞器; B. 细胞膜; C. 细胞壁; D. 原生质。A01|12|2|0.5|0细胞核移植是借助于显微操作把一个细胞中的细胞核吸出,再注射

45、到另一个去除了( )的细胞中,最后发育成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个体。A. 细胞核; B. 线粒体; C. 高尔基体; D. 溶酶体。A01|12|2|0.5|0杂交瘤技术是通过细胞融合产生特异杂交瘤细胞,进而使杂交瘤细胞产生单一的( ),在医药业用作药物或试剂诊断。A. 抗原; B. 蛋白质; C. 糖类; D. 抗体。D01|12|2|0.5|0单克隆是指所有制备抗体的细胞都是同一个细胞的拷贝,因此其产生的( )也完全相同。A. 抗原; B. 抗体; C. 糖类; D. 蛋白质。B01|12|2|0.5|0单克隆抗体是大规模( )培养的产物,而不是直接来自于动物血清。A. 组织; B. 蛋白质;

46、 C. 细胞核; D. 细胞。D01|12|2|0.5|0制备抗体的传统的方法是,先将获得的抗原注射到动物体内,被注射动物会对抗原做出反应而产生抗体。由于注射到动物体内的抗原具有多种不同的抗原决定簇,结果产生了针对多种抗原决定簇的不同抗体,这样的抗体被称作( )。A. 单克隆抗体; B. 蛋白质抗体; C. 糖类抗体; D. 多克隆抗体。D01|12|2|0.5|0多克隆抗体用于标记和结合特定分子及细胞时敏感性很低,往往会与其它相近的( )分子产生交叉反应,结果严重限制了抗体的应用。A. 抗原; B. 蛋白质; C. 糖类; D. 抗体。A01|12|2|0.5|0单克隆抗体技术在癌症的研究治

47、疗中具有应用潜力,针对癌细胞表面( )制备出能与消灭癌细胞的药物结合的单克隆抗体,被这类抗体标记的癌细胞很容易就被特定药物准确的发现并消灭。A. 抗原; B. 环境; C. 色素; D. 抗体。A01|12|2|0.5|0果实的成熟是某些编码纤维素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基因在果实成熟的过程中被诱导表达的结果。只要干扰它们中的一种或几种基因的表达,就可以推迟果实的成熟过程。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的( )转入西红柿后,就可以达到延迟果实成熟的目的。A. 反义RNA; B. 正义RNA; C. 反义DNA; D. 正义DNA。C01|12|2|0.5|0利用PCR技术或PCR与分子杂交标记相结合,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 )。A. 化学性物质; B. 病原性物质; C. 物理性物质; D. 色谱性物质。B01|12|2|0.5|0镰形细胞贫血症是一种( )退化遗传病,病人的死亡率很高。A. 常染色体; B. 体细胞; C. 性染色体; D. 性细胞。A01|12|2|0.5|0引起镰形细胞贫血症的原因是( )。A. 染色体结构变异; B. 基因的点突变; C. 染色体倍性变异; D. 细胞形态变化。B01|12|2|0.5|0引起镰形细胞贫血症的原因是基因的点突变,即编码( )肽链上一个决定谷氨酸的密码子由GAA变成了GUA,使得肽链上的谷氨酸变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