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流动性理论研究摘 要:我国竞技体育优秀人才资源是稀缺的,但在实践 中却得不到充分利用与合理配置,积压、浪费、使用效率不 高的现象经常可见。文章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出发,对我国 不同时期游泳项目优秀运动员资源的分布和流动情况进行 分析。研究表明:我国游泳项目优秀运动员在不同时期受不 同因素制约,所形成的流动形式和地域分布有明显差别。提 出了游泳项目优秀运动员应合理流动、重新配置、实现优化 组合、扩大人才流动等发展建议。关键词:游泳运动;优秀人才;流动性中图分类号:g861. 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 (2012) 09-0140-05theoretical a
2、nalysis of the mobility of china 1 s elite swimmerskang peng-yangl, kang dong2, yang xiao-fanl(1.p. e. inst.,shaanxinormal university,xi 'an710062, shaanxichina;2. p. e.dept.,chang 'an university,xi ' an710064,shaanxichina)abstract: althoughchina ' sexcellentsportstalentresources are
3、scarce,t hey are notproperly utilized and allocated. overstock , waste and inefficiency are common phenomena.based on the basic theory ,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distribution and mobility status of excellent swimmers during china * s planned economy period and market economy period the research sho
4、ws that the mobility status and distribution are distinguish obviously becauseofthedifferentbackgroundindifferentperiodsit proposesto encouragereasonablemobilityofeliteswimmer ,reallocateresources,achieve optimized groupand enlargemobilityscale.key words: swimming; talents; mobility 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从某一种社会
5、地位转移到另一 种社会地位的现象,可以说,社会流动是社会所固有的属性。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的游泳运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化,完成了攀登亚洲游泳高峰的长征,实现了 "走向世界” 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真正成为了世界泳坛一支不可轻视的力 量,完成了一次运动项目团队的整体上升流动。作为社会构 成中的一个因素,竞技体育的人力资源分布于各个社会分层 之中,不同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同样会激发其改变、提 高自身地位的奋斗精神,从而产生流动的可能性。从计划经 济以来,不同时期的优秀游泳运动员和各省整体竞技游泳运 动水平发展参差不齐,优秀游泳运动员主要集中地呈区域性 分布。在市场经济新秩序的大背
6、景下,游泳运动商业化、游 泳人才流动化已是我国游泳项目发展的必然趋势,游泳人才 的流动有利于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优秀游泳人 才资源的合理流动将成为提高游泳运动竞技水平的一个强 有力的保障。随着中国市场经济迅猛发展,优秀运动员人才 的流动程度化对中国体育市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有 着深刻的影响。优秀游泳运动员在各省间的流动不但提高了 全国游泳项目的整体竞技水平,同时也对各省的社会影响力 进行了一次较大的提升,进而刺激了各省在游泳项目上的消 费,拉动其部分内需。要实现竞技体育强势永驻,必须使体 育人才资源合理流动并充分开发与利用,大力借鉴科学的人 才配置方式,科学引导,合理配置,使其优
7、秀运动员资源利 用率最大化,从而促进中国游泳运动的科学健康发展。基于 此,以资源稀缺理论和资源配置理论为出发点,将我国历届 亚运会、全运会游泳项目前三名获得者和参加亚洲游泳锦标 赛及世界游泳锦标赛的中国游泳优秀人才作为研究对象,从 供给与需求角度对该类群体的流动性进行理论分析是必要 的、可行的。1优秀人才流动的萌芽与储备期(1952-1979年)建国初期,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吴传玉在1953年布加 勒斯特第一届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上,就取得过100 m仰 泳的冠军。1959年9月13日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全运会, 29个省、市及解放军代表团参加了此次运动会的游泳比赛, 其中穆祥雄以1 minll s
8、i的成绩打破男子100 m蛙泳世 界纪录,中国游泳从此翻开新篇章,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并最终实现了 “走向世界”的历史性跨越。1. 1优秀游泳人才资源的分布状况在计划经济时 期,由于我国国民经济的高度集中控制,从而竞技人力资源 的流动处在了一个萌芽与储备期。这一时期,我国竞技体育 人才资源数量不足,与世界各体育强国相比,差距很大。优 秀游泳人才资源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上海、北京等少数 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和一些解放军代表队,而经济比较落 后的内陆地区游泳运动水平则较落后。1. 2优秀游泳人才资源流动性分析1.2. 1水平流动 “水平流动”是指人力资源在同一 水平线上流动,如俱乐部间流动、
9、地区间流动、专业队间流 动,其声望、社会地位基本相同,称之为水平流动1。我 国计划经济体制下,游泳项目人才流动与配置几乎是在相对 静止的状态下进行的,而造成该流动模式几乎得不到运行的 原因是我国当时正处于优秀体育人才统分、统配的体制规范 下,再加之我国户口制度的局限性特征,造成了优秀游泳运动员的流动只能是在本地区内垂直流动,而无法形成跨地域 的水平流动。这一时期,不仅合理的运动人才流动市场发育 缓慢,且人才流动具有局限性和无序性。表现为以人才的囤 积来对付人才的短缺;以限制流动来保护弱小者;以计划方 式管理人才交流市场。1. 2. 2垂直流动 “垂直流动”指在一个既定的社会阶层结构里,转移流动
10、的方向是由 较低社会地位流动到较高社会地位,其主要形式有两种:一 种是上升流动,即由地方队流向国家队,主要是表现出色或 者有发展潜力的运动员,从地方队上升到国家队;另一种是 下降流动,国家队的运动员在冬运会、全运会上回到地方队, 代表地方队参赛或者自上而下的淘汰,这两种流动形式统称 为垂直流动2。如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罗兆应,出生于广 东佛山并效力于广州游泳队,因其运动成绩突出,进而被选 入国家队,并于1974年9月代表中国参加第七届亚运会, 最终获得了男子100 m、200 m蛙泳、100 m蝶泳第二名, 还获两项第三名。该届亚运会也是中国第一次派代表团参 加。这种流动模式是我国游泳项目优秀人
11、才在计划经济时期 社会条件下的主要流动模式,该模式的顺利运行是保证我国 游泳运动金牌战略和实现举国体制既定方针的主要表现。1.2.3国际流动 “国际流动”指的是竞技体育人力 资源打破国籍限制,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训练、比赛的现象。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游泳运动的国际交流主要是学习和引进 国外先进的训练理论与方法,聘请了前苏联、匈牙利游泳专 家执教,并积极参与国际比赛,从而实现国际游泳优秀人才 的国际流动。这一正确的决策使我国游泳运动的竞技水平在 短期内得到了迅速提高。但后因“文革”的影响,使我国游 泳运动水平跌入了低谷,国际间的比赛与交流近乎停止,从 而拉大了与西方国家间的差距。1.2.4职业变动
12、“职业变动”指有些竞技体育人力 资源的职业发生了变动。在国家高度调控经济的计划经济时 期,退役运动员的职业变动是不必担忧的。退役后的优秀游 泳运动员的工作都是由政府统一组织解决的,有的是在各省 市继续从事游泳教练员以及游泳队的日常管理工作,有的是 服从组织上的分配,从事了其他工作。因此,该时期优秀游 泳运动员的职业变动形式较为单一。1.2.5理论分析经济学理论认为资源是有限的、稀 缺的,但是往往得不到充分的利用。竞技体育的优秀人才资 源培养周期性很长,是百年树人的结果,而且人才培养呈现 金字塔状,越上层的人才越稀少。不仅如此,游泳运动项目 开展的地域色彩较浓厚,氛围、基础很好的地方,优秀人才
13、培养具有数量优势,人才分布就呈现出不均衡性,更需要有 序合理的流动来实现优秀人才利用的均衡性和最大化。由于受地方保护和社会的政治、体制、文化、经济等多 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计划经济时期的流动过程是相对静止 的,计划安排下的人才资源分配与市场脱节,难以实现人才 的均衡分布。再加上严格的人口户籍制度的管理,也限制了 人才资源的流动。因而,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社会环境和 生产力水平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低下,游泳项目的运 动水平发展缓慢。从优秀游泳运动人才的流动形式看来,优 秀人才资源流动主要以“垂直流动”为主,“水平流动”基 本静止,“国际流动”不稳定,主要表现为请进来,基本没 有走出去,同时优
14、秀游泳运动人才的''职业变动”形式单o2优秀人才流动的发展与繁荣期(1980年至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人民 群众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追求和需要大大提高,特别是 对体育运动的需求日益剧增。竞技体育在全球化的趋势中, 逐步转向商业化、职业化、社会化,游泳运动的相关培训组 织(如:俱乐部、业余体校等)同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与完 善。此类形式的出现,使游泳运动在不断壮大中得到发展。 1982年在印度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叶润成在 游泳比赛获得男子100 m蛙泳冠军。是他使我国实现亚运 游泳金牌“零”的突破,也开创了中国游泳的新局面。1986 年第十届
15、汉城亚运会,我国游泳队夺得10枚金牌,实现了 我国游泳的大跃进。1988年第三届亚洲游泳锦标赛,首次以 24枚金牌超过了亚洲泳坛强国日本。在本届比赛中我国年轻 女选手杨文意在50 m自由泳比赛中,以24 s98的成绩创 造了新的世界纪录3。2001年在日本福冈,中国游泳新一 代领军人物浮出水面,年仅17岁的罗雪娟,获得了世锦赛 女子蛙泳50 m和100 m双冠王,终结了中国游泳长达五 年的世界大赛无金史,随后她又在第二年的第14届亚运会 中获得女子100 0!蛙泳冠军。2. 1优秀游泳人才资源的分布状况从第10、11届 全运会的游泳优秀人才分布情况可以看出(表1、表2):游 泳项目的优秀人才主
16、要分布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尤其在浙 江、上海、北京、福建、山东、以及部队单位。由此可见,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人才的流动主要依靠市场经 济杠杆等手段来实现,我国游泳优秀人才资源的流动呈现出 范围不断扩大、区域配置和市场配置结合的运行特征,从而 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2. 2优秀游泳人才资源流动性分析2.2. 1水平流动 改革开放以后,在各个省份具有不 同优势项目的情况下,加强了区域间的优秀运动员合作及交 流。就游泳运动而言,不同合作范围和形式的发展,促进了 各级运动队优秀游泳运动人才之间的交流,加快了游泳运动 技术的进步。与此同时,优秀运动员也有了很大的自主性, 得到了更大的
17、发展空间。“水平流动”让得不到垂直发展的 优秀游泳运动员也有了平行发展的机会,通过“走出 去”''引进来”的方式,优化优秀游泳运动员资源的合理配 置。2. 2.2垂直流动 "垂直流动”是促使我国竞技体育 快速崛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与计划经济时期相同,垂 直流动仍然有上升流动与下降流动两种主要形式。进入21 世纪,在竞技体育市场化和商业化的驱使下,全国很多地方 都成立了以盈利为目的的游泳俱乐部,从而出现了以俱乐部 为单位直接参赛的现象。不再仅仅是由“业余体校一省队一 国家队"的顺序进行按部就班的垂直流动,而是出现了由俱 乐部直接到省队或者直接到国家队的跳跃
18、式垂直流动的新 形式。如辽宁籍游泳运动员石峰,1999年5月在辽宁海舰游 泳俱乐部训练,2004年7月进入上海游泳队,因其表现良好, 2005年1月入选国家集训队。 2.2.3国际流动 “国 际流动”是全球体育发展一体化的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改革 开放以后,我国对优秀体育人才的“国际流动”十分重视, 该流动模式在游泳运动项目上的表现尤其突出。如从2008 年开始,张琳、刘子歌等中国游泳队中的优秀队员及他们的 教练员先后到澳大利亚集训,世锦赛铜牌获得者孙杨、全运 会女子800 m自由泳等三金得主陈倩和教练员从师名帅丹 尼斯;女子蛙泳未来之星王然迪、王群等及其教练员师从79 岁的澳大利亚传奇教练员肯
19、伍德;国家游泳队、游泳中心在“走出去”的训练方针中尝到了甜头,不但在技术上有所提 高,取得了显著成果,更感受到了先进的训练手段和游泳理 念带来的巨大变化。由此看来,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通过 '国际流动”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既实现了技术交流, 又推动了文化发展。同时,我国的一些落后运动项目也通过 “国际流动”选派优秀人才出国学习和训练,并引进国际优 秀教练员来华指导,使得一些项目迅速崛起,进而通过“国 际流动”推动我国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也很好的验 证了体育无国界这一真理。2. 2.4职业变动 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职业变动是人才 资源流动的又一重要形式。首先是体育事业内部变动。有些 优
20、秀运动员退役后直接当教练员,也有些退役后进入高等学 府进修后当教练员,再或是进入运动队的管理工作,进而使 我国游泳运动的水平得以保持。如世界冠军林莉,1997年底 退役后在香港游泳队、江苏省游泳队担任教练;又如在1993 年参加完七运会后退役的沈坚强,赴日本筑波大学攻读体育 系研究生,取得了硕士学位后回国,现在上海拥有4家游泳 俱乐部,他的“沈坚强游泳学校”成了上海游泳的二线队 伍。其次有跨行业的职业变动。目前主要是以商业运营为主。 如中国游泳队“五朵金花”之一的庄泳,退役后在上海开办 了郁金香广告公司(郁金香传媒首席运营官)。庄泳跟她的 团队,通过这几年扎扎实实的运作,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le
21、d (全彩电子显示屏)运营商。2008年,庄泳的公司和北广 传媒签下了一份价值高达几个亿的合同,成为2008年北京 奥运会led运营权的公司。除此之外,还有一定数量的优秀 运动员选择了进入高校任教。当然,也有些少数优秀人才退 役后即失业的状况。而同是优秀的运动员为什么会出现截然 不同的职业变动情况,主要原因就是游泳运动的技术局限性 以及在专业训练的同时缺少文化知识的教育,这一现象应该 引起主管部门的重视。2. 2.5理论分析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为稀缺人 才资源的流动提供了市场环境和流动条件。在供求关系影响 下的优秀游泳运动员资源配置得以顺畅进行,优秀游泳运动 员人才就可以相对均衡的分布于全
22、国各地,这样的流动不仅 有利于开拓游泳运动员自身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使游泳运动 项目比赛的区域竞争性得到较大提升。同时,根据资源配置 理论,在市场机制充分起作用的条件下,在非限制性市场环 境中,依靠市场供求关系,运用资源价格的升降,可以把资 源分配到适当的位置。人才资源通常都是向着最有利益的部 门和地区流动,这种流动过程一般是自发产生的,但这种方 式也存在着十分明显的缺陷。第一,市场机制下的资源流动 可能会在部门和地区之间出现或产生结构性的浪费,造成一 定的经济损失;第二,依靠市场配置资源,要想达到合理配 置则需要较长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同样也会造成一定的损 失和浪费。在人才资源流动和配置过程中
23、,对于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分配,任何一种单方面的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片面的和难 以实现的4o针对我国目前优秀游泳运动员的流动现状, 可以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采用计划和市场调节相 结合的方式,调整和优化优秀游泳人才资源的结构,充分利 用和发挥这些稀缺资源的作用,实现我国游泳优秀人才的合 理分布和科学、有效的流动。3结论与建议3.1结论 随着国民经济飞速发展,我国游泳运动优 秀人才资源的流动性特性,正在由过去的“垂直流动”为主 的单一形式,发展成为以“垂直流动”为主,“水平流动”、“国际流动”和“职业变化”并存的多种形式;它们之间相 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新的游泳运动优秀人才资源流动模式。 我国目
24、前具备较高技术技能、专业素养的竞技体育人力资源 的数量相对较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具备的供给量较少, 市场供给能力较低。相反,社会各方面对竞技体育人力资源 的需求很大,如:观众出于体育欣赏高水平的竞技体育比赛 的需求;各类广告公司、影视传媒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各 俱乐部、运动队出于对运动成绩的追求;各级政府出于对地 区内体育运动蓬勃开展的要求等等。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社会对优秀运动员、教练员等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需求量比 较大,市场开出的价格(报酬)就会较高,当价格(报酬) 比较理想的时候,人力资源就会出现向高报酬的地区流动的 现象,随之人力资源的供给就会增多。随着竞技体育人力资 源的增多,区
25、域内市场的需求会减少,人力资源的流动机会 及频率也会随之降低。竞技体育人力资源就是在这样的动态 环境中不断地与市场寻找均衡点,在流动中达到动态的平 衡。3.2建议3. 2. 1巩固“垂直流动”,加速“国际流动” 进入 21世纪,我国游泳运动项目正不断缩小与世界游泳水平的距 离,这是我国加强国际交流,优化竞技游泳运动人才配置后 的成果。今后还可继续向国外著名体育院校或俱乐部输出人 才,以利于掌握当前最新游泳动态;有计划向国外输出本国 高水平运动员和教练员,同时有目的从国外引入国内急需的 运动员和教练员,以利于取长补短、人才资源互换;多开展 经验交流,有计划地在省际间、地区间、国际间举办游泳人 才
26、交流管理的学术研讨会等等。在对优秀游泳人才重点培养 的同时,也要注重年轻队伍的发展,继而使年轻人得到有针 对性的训练,最终达到提高整体竞技游泳运动水平,加速与 国际尖端水平靠拢。3. 2.2依靠市场配置机制,促进游泳运动发展 竞技 体育人才的合理流动和重新配置,实现优化组合,是我国游 泳项目建设和培养后备人才的重要内容。合理有序的人才流 动可促进游泳项目竞技水平的迅速提高,有利于开发、培养、 使用人才,改善运动队伍人才结构,避免人才浪费。目前, 我国游泳运动的优秀人才主要局限于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 地区。由于地域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差异,制约了我国游泳运 动项目的平衡发展。因此,我们需要依靠市场机制
27、,走多元 化发展道路,优化配置,使人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现多 赢。 3.2.3重点培养现役人才,妥善安置退役人才 在游泳运动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同一大项不同小项、或不 同地域的相关部门对现役人才的报酬、待遇等条件的不同, 促进了优秀人力资源向高待遇项目(部门)的流动。虽然提 高了当地的竞技水平、繁荣了体育市场,但对于运动员个体 来说,还需通过不断地社会流动,进入新的社会层次或找到 更为合适的社会位置。因为不同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同 样会激发其改变、提高自身地位的奋斗精神。同时,做好游泳运动的文化普及工作,使更多广大人民 群众能体会到游泳运动所带来的健身、娱乐作用。如举行各 种技术表演、救生示范、趣味水上游戏,提供与游泳配套的 各种健身、娱乐、餐饮服务等措施,扩大社会影响,进而建 立游泳运动在人民群众中的扎实根基,促进游泳运动的职业 化发展和竞技水平的提高。3. 2.4体现人才商品属性,建立健全体育人才市场 体育人才流动有利于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体育人才流动是 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但体育运动人才的引进、挖掘、流失 之间题不是某一个地方行政区域的政策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昌航空大学《土力学含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吕梁学院《软笔书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牡丹江师范学院《算法设计与分析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阳理工学院《IntroductiontoMicroprocessors》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充科技职业学院《生态学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中学化学教学方法与理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五范文公园游乐场地租赁合同
- 护坡承包合同书范例
- 二零二五工程停工补偿协议
- 2025年3月版安全环境职业健康法律法规标准文件清单
- 2025年共青团考试题库及答案
- 电影《白日梦想家》课件
- 第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第1框《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中职专用】《职业道德与法治》同步课堂课件
- 群文阅读《杜甫诗三首》(公开课课件)
- 丰田C-HR汽车说明书
- 余华读书分享名著导读《文城》
- 脉冲电镀技术参数介绍
- 让孩子学会排解压力 学生家长面授课参考教案
- 轮胎式装载机检测报告.doc
- 最准确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快速计算表EXCEL[共4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