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毕业论文-四种植物净化公园景观水体效果研究—以白鹭洲公园为例_第1页
环境工程毕业论文-四种植物净化公园景观水体效果研究—以白鹭洲公园为例_第2页
环境工程毕业论文-四种植物净化公园景观水体效果研究—以白鹭洲公园为例_第3页
环境工程毕业论文-四种植物净化公园景观水体效果研究—以白鹭洲公园为例_第4页
环境工程毕业论文-四种植物净化公园景观水体效果研究—以白鹭洲公园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密级:jinggangshan university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四种植物净化公园景观水体效果研究一以白鹭洲公园为例学 院 牛命科学学院专业环境工程班 级13环境工程(本1)学号130815017姓名李晓明指导教师柳正蘆起讫时间20164012017430教务处印制中文摘要英文摘要1. 综述51. 1研究区域概况51.2水体富营养化介绍61.3水生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机制与问题71.4国内外关于水生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及进展81.5研究目的和意义92. 材料与方法92. 1实验材料102.2实验设计102.3测定方法112.4数据处理113. 结果与分析113. 1四种植物生长情况1

2、13. 2四种植物对水体温度和ph的影响123.3四种植物对co%的变化影响133.4四种植物对bods的变化影响143.5四种植物对氨氮的变化影响153.6四种植物对总氮的吸收作用153.7四种植物对总磷的吸收作用164. 结论17参考文献致谢四种植物净化公园景观水体效果研究(以白鹭洲公园为例)13环境工程李晓明学号:130815017(生命科学学院 江西 吉安343009)指导老师:柳正蔵摘要:公园景观水体建设和改造的目的就是给城镇居民提供更好的牛活环境, 给城市建设添砖加瓦,提升城市竞争力。可是随着人工景观水体建设的局限性, 诸多问题也就随之产生了。由于人工景观水体的建设没有自然水体的条

3、件,就会 导致水体白净能力明显不足,水质得不到及时更新以及有效的处理,最后必然会 出现水体出现富营养化问题,影响和破坏了公园环境。本文基于公园人工景观水 体建设的发展趋势,通过四种不同的植物对公园人工景观水体进行水质净化,对 白鹭洲公园湖水体进行了植物净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四种植物在白鹭洲公园 水体中均能正常生长,美人蕉、吊兰、空心莲子草和芦荟植物鲜重增长倍数依次 是3. 07倍,1.89倍,1.37倍和1.33倍;美人蕉、吊兰、空心莲子草和芦荟对 codnn去除效率分别是61.51%, 5&14%, 50. 83%和42. 62%,美人蕉对c0%去除效 率最高,芦荟对co%去除效率

4、最低;美人蕉、吊兰、空心莲子草和芦荟对氨氮 吸收效率依次是56. 67%, 59.17%, 52.50%和55. 83%,远高于对照组水体自身的 去除效率;综合考虑单一植物对水样指标的吸收效率和植物鲜重增加情况,筛选 出美人蕉和吊兰这两种植物可以作为净化白鹭洲公园景观水体的景观植物。关键词:景观水体;富营养化;水质监测;植物净化study on the effect of four kinds of plants on the purification oflandscape water in the park (a case of egret island park)13 environme

5、ntal engineering lixiaoming number: 130815017guiding teacher: liu zhengwei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park landscape water supply is to provide better living environment for urban residents, to contribute to urban construction, enhance urban competitiveness.however,

6、with the limit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rtificial landscape water body,many problems also arise.du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rtificial landscape water has no natural water conditions,will cause the water purification capacity is obviously insufficient quality is not timely updated and effecti

7、ve treatment.it will appear eutrophication problems, the impact and damage the environment.this paper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artificial landscape water body construction in the park,the water purification effect of the artificial landscape water body of the park is carried out through

8、 four different plan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our kinds of plants could grow normally in the water of the egret island park,canna,chlorophytum, 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and aloe plant fresh weight growth rate were 3.07 times, 1.89 times, 1.37 times and 1.33 times;ca nn a.chlorophytum, aloe

9、and alter nan thera philoxeroides on codmr removal efficiency were 61.51%, 5&14%,50.83% and 42.62%,canna had the highest codn removal efficiency, while aloe had the lowest codmn removal efficiency;canna.chlorophytum, aloe and 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on nitrogen absorption efficiency were 56.

10、67%, 597%, 52.50% and 55.83%,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water body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the absorption efficiency of plant water index and the fresh weight of plant were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ed,screening of canna and chlorophytum these two plants can be used as purifying land

11、scape water egret island park landscape plant.keywords landscape water;eutrophication;water quality monitoring;plant purification1. 综述1.1研究区域概况1.1.1吉安白鹭洲公园湖简介口鹭洲公园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沿江路248号,创建于1953年,在2004 年对公园进行开工建设,运用现代园林风格,巧妙利用原有的古建筑、纪念碑、 假山、大树等,打造幽如今不一样的白鹭洲公园(如下图所示)。白鹭洲公园依 功能和景观的不同,分为主入口区、水溪品茗休闲区、纪念碑区、儿童

12、娱乐健身 区、百草园区,旁边还有吉安市保育院、白鹭洲中学、各种商丿占和药店,对面与 赣江吉安地段相望,是吉安重要的景观湖水体公园。口鹭洲公园内花草树木种类 繁多,亭台楼阁绿树成荫,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所以对白鹭洲公园湖水体的保护治理极其重要。1. 2水体富营养化介绍1.2.1水体富营养化的定义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牛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 进入湖泊、河流、水库等水体中,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透明度 和溶解氧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水体富营养化可以 划分为自然富营养化和人为富营养化两个方面。冃前我们研究的是人为水体富营 养化。1.2.2水体

13、富营养化产生的条件水体富营养化是导致某种优势藻类大量牛长繁殖的过程,总氮、总磷等营养 物质是发生水体富营养化的必要条件,但是当水体中总氮、总磷浓度的升高并不 一定会发生富营养化。目前我们归纳了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四个条件: 总氮、总磷等营养物质浓度过高; 铁、硅等含量相对比较适度; 适宜的ph、温度、光照条件包括过高的溶解氧含量; 缓慢的水流流态,水体自净周期长。1.2.3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 富营养化造成水的透明度降低,阳光难以穿透水层,从而影响水中植物 的光合作用和氧气的释放,同时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消耗了水中大量的氧,使 水屮溶解氧严重不足,

14、而水面植物的光合作用,则可能造成局部溶解氧的过饱和。 溶解氧过饱和以及水中溶解氧少,都对水生动物(主要是鱼类)有害,造成鱼类大 量死亡。(2) 富营养化水体中含有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人类和动物身体里长期累积这 些物质,含量一旦超过了一定标准,会导致人类和动物中毒致病,甚至导致死亡。(3) 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水生生态系统紊乱,水生生物种类减少,多样性 遭到破坏。1. 2. 4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方法目前的治理方法分为三个方面:工程性措施、物理化学方法与生物性措施。(1) 工程性措施包括挖掘底泥沉积物、进行水体深层曝气、注水冲稀以及在 底泥表面敷设塑料等。挖掘底泥,可减少以至消除潜在性内部污染源;深

15、层曝气, 可定期或不定期采取人为湖底深层曝气而补充氧,使水与底泥界面之间不岀现厌 氧层,深层曝气有利于抑制底泥磷释放。(2) 物理化学方法包括脱氮除磷工艺,物理化学沉淀等。脱氮除磷工艺是一 类传统的治理方法,而物理化学沉淀这是一类包括凝聚沉降和用化学药剂杀藻的 方法。在化学法中,还有一种方法是用杀藻剂杀死藻类,这种方法适合于水华盈 湖的水体叫(3) 生物性措施是利用水生生物吸收利用氮、磷元素进行代谢活动以去除水 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的方法。目前,国内外有国家开始试验用大型水生槓物污水 处理系统净化富营养化的水体。大型水牛植物包括凤眼莲、芦苇、狭叶香蒲、 多穗尾藻、丽藻、破铜钱等许多种类,可根据不

16、同的气候条件和污染物的性质进 行适宜的选栽简。这是目前国内外治理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措施刚。1. 2. 5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意义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意义主要有:(1) 对富营养化公园湖水体进行治理修复,是社会经济发展、城市景观以及 生态环境建设的迫切需要,具有提高社会经济和改善自然环境的双重效益。(2) 明显提高富营养化公园湖水体的处理效果、有效缩短治理周期以及有效 降低处理成木。(3) 恢复公园湖水体使用功能,有效缓解我国水资源严重廣乏的问题。(4) 改善公园周围居民居住环境,有助于提高人民生活的质量。1.3水生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机制与问题1. 3. 1水生植物的分类水生植物是指生理上部分

17、依赖于水环境,至少部分生殖周期发生在水中或水 表面的植物类群大型高等植物主要包括两大类:水牛维管束植物和高等藻类。 水生维管束植物通常有4种生活类型:挺水、漂浮、浮叶和沉水1. 3. 2水生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机理水牛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机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水生植物的吸收、富集作用。当水生植物被运送出水生生态系统时,由 于水生植物根系发达,在生长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氮(n)、磷(p)等营养元素,而 被吸收的营养物质随z从水体屮输出,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作用。(2) 水生植物根际过滤作用及和微生物的协同效应。水生植物的根系形成一 个网络状的结构,并在植物根系附近形成好氧、缺氧和厌

18、氧的不同环境,为各种不 同生活型微生物的吸附和代谢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问。浮水植物发达的根系与 水体能形成一道密集的过滤层,当水流经时,不溶性胶体会被根系粘附或吸附而 沉降下来。(3) 水生植物对藻类的抑制作用。水生植物和浮游藻类在营养物质和光能的 利用上是竞争者,水生植物能很好地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1.3.3水生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存在的问题水生植物虽然能够有效地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水质,可以提高水体的自净能 力。但是不难发现,我们目前应用的水生植物种类比较单一,水样点采取较少, 另外某些水牛植物如凤眼莲、空心莲子草、千屈菜等具有高入侵性问,易抢占其 他物种的生存空间,严重威胁本土物种的止常存

19、活,会破坏公园水生生态系统的 平衡。1.4国内外关于水生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及进展近年来,h趋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而治理富营养化水 体按照治理手段可划为化学物理处理、工程方法和水体生态修复方法等,冃前国 内外治理湖泊水体富营养化行z有效的方法是水体生态修复技术。所以自20 世纪60年代,国内外的研究者就采用水生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实验研究。1.4.1国内对水生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及进展关于水体生态修复技术,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了以凤眼莲净化塘 为主的污水处理与利用生态工程,达到净化水体和提高经济的双重效益购。近年 来,滇池东北岸的植物修复工程、长江流域

20、植物修复工程和太湖植物修复工程等 均取得很好的效果冏。2004年5月国家环保局发布的湖库富营养化防治技术 政策中,湖泊良性生态恢复的推荐技术措施就是恢复和重建水生植被。我国正 在研究制订我国国情的湖泊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标准,暂以总氮080mg/l,总磷 0. 02mg/l作为水体营养化的参考标准。1. 4. 2国外对水生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及进展1974年西方德国建立了第一个用于处理废水的人工湿地,通过恢复沉水植 被,使湖水水质得到很大的改善;在上世纪80年代德国的bestman公司构思 出来一种漂浮在水体上的类似筏子的人工浮岛,水生植被如芦苇、菖蒲等可以在 浮岛上生长;随后美国国家环境保

21、护局(epa)在1972年至1974年对全国湖泊和 水库进行了一次的全面监测和系统的调查。众所周知,国内外富营养化水体污染 严重,利用水生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将会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3。1.5研究目的和意义如今在我国公园建设快速发展趋势下,公园水体景观设计在城市公园建设中 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水资源及公园规划建设的制约,公园 水体景观也存在越来越多的问题,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尤为突出网。本论文从公园 水体景观环境的实际出发,以白鹭洲公园湖水体为例,针对白鹭洲公园湖水体富 营养化问题,选取四种植物净化白鹭洲公园湖水质,分析了四种槓物去除白鹭洲 公园湖水体富营养化监测指标效率,并找

22、出四种植物中对白鹭洲公园湖水质净化 效果最佳的植物,无论从社会发展述是从公园规划建设的角度出发,对白鹭洲公 园湖水体进行净化效果研究具有以下重要意义曲。(1) 可以改善公园周围的牛态环境,为公园景观水体的改善提供了实验支撑 和科学依据,创建良好的公园景观水体形象。(2) 既提高公园景观水体建设和管理水平,也培养了学生爱护公园环境的重 要意识。(3) 能够实现白鹭洲公园湖水体营养平衡,提高水体恢复能力,让白鹫洲公 园湖景观水体在城市公园建设中发挥美化公园环境的积极作用。(4) 本研究核心意义是结合白鹭洲公园湖水体富营养化的生态特性,提岀了 具有实用价值的水体生态修复技术。所以本研究对城市公园景观

23、水体的治理具有 借鉴意义。2. 材料和方法2. 1实验材料本研究选用购买的吊兰(chlorophytum comosum )、美人蕉(canna eneralis )、 芦荟(4/ow)和白鹭洲公园湖旁优势物种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四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水培四种植物所需培养容器规格为50 cmx40 cmx20 cm的塑料盆,实验水量为5l,每个培养容器表面都有一块附有定植孔的聚苯乙 烯泡沫栽培定植板,植物被固定在定植孔中,定植孔按照间距8 cm,孔径4 cm打 孔。本实验所用水样为白鹭洲公园湖水体,2016年4月测得其水体透明度为0. 55m, 生

24、化需氧量为14. 50mg/l, bod5含量为10. 80mg/l,氨氮含量为1. 20mg/l,总氮 含量为2. 30mg/l,总磷含量为0. 35mg/l以及叶绿素a含量为18. 40mg/l,以开 始培养的水体为本底值。水培植物的培养温度为24至25c, ph平均值为7. 09。2. 2实验设计2. 2.1供试植物培养与驯化本实验在井冈山大学2栋环境实验室进行,实验吋间为2016年4月1日至 2016年4月30日。实验前期,首先将四种植物移栽至实验室人工模拟的自然水 环境中驯养7天,使植物从土培到水培有一个适应过程;之后用去离子水对植物 根系进行冲洗并用吸水纸吸干,以减少实验谋差;最后

25、选取生长茂盛、株高和根 长大致相同的水培吊兰、美人蕉、芦荟、空心莲子草移入采集的白鹭洲公园湖水 中培养,每个培养容器移栽4株生长致的水培槓物和加入4块大小形状大致相 同的鹅卵石,并用泡沫板固定,模拟水牛牛态环境。每组设3个重复实验,取3 组数据的平均值作为实验数据,另设一组不栽种植物作为对照。实骑过程中,考 虑到水分蒸发和植物蒸腾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需在植物净化水体阶段每天加 蒸镭水,以保证培养容器水位不变。2. 2. 2采样点位布设、时间与频率木研究在白鹭洲公园湖采用星状布点法进行采样点布设,试验周期为30天 (2016年4刀1日一 2016年4刀30 0),采样频率为每5天一次,每次采样

26、时 间固定在中午12:00至下午13: 00之间,且每次采样各个点的顺序保持一致。 在4月1 口采集一定量的口鹭洲公园湖水体到环境实验室屮,并当天测定其水样 的各个指标;每间隔5天测量1次水温、ph值;分别在第5天、第10天、第15 天、第20天、第25天、第30天取净化水样进行测定并观测植物生长情况。测 定项目有:co%, bod5,氨氮,总氮,总磷以及植物鲜重。2.3测定方法水质监测方法、方法来源、使用仪器以及检出限值详见表1。表1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法、方法来源、使用仪器、检出限table 1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method method source, in

27、strument detection limit项目监测方法方法来源使用仪器检出限(mg/l)水温温度计法gb13195-1991温度计/ph值玻璃电极法gb6920-1986phs-3c+型酸度计/溶解氧碘量法gb7489-1987溶氧仪0. 2高猛酸盐指数酸性法gb11892-198950ml滴定管0.5氨氮纳氏试剂比色法gb7479-1987754紫外可见分光 光度计0. 025透明度比色法/塞氏盘/总磷铝酸鞍分光光度法gb11893-1989754紫外可见分光 光度计0.01总氮碱性过硫酸钾消解 紫外分光光度法gb11894-1989754紫外可见分光 光度计0. 05叶绿素a分光光度

28、法水和废水监测 分析方法第四 版754紫外可见分光 光度计/2.4数据处理水培植物齐个水质指标的净化率按照以下公式计算:r 二(co-cj/coxloo%式屮r表示各个水质指标的净化率,c。表示水质指标的初始浓度,g表示第几天 时净化水体中水质指标的浓度。3. 结果与分析3. 1四种植物生长情况表2四种供试植物在水样中的生长情况table 2 the growth of the four tested plants in water sample美人蕉吊兰空心莲子草芦荟培养0天时鲜重(g)40. 4365. 2627. 6460. 42培养30天时鲜重(g)124.21123. 5237. 9

29、880. 56增长倍数3. 071.891.371.33实验过程中四种植物在水培环境中生长情况良好,并且有新根新芽长岀,叶 片颜色鲜亮,未出现死亡现象,均能在采集的h鹭洲公园水体屮正常生长。在净 化试验第1天和30天时分别测定4中植物的鲜重,结果(表2)表明,植株鲜 量随着净化实验天数的增加而增加,其中美人蕉和吊兰的牛长速率较快,培养 30天时鲜重分别是124. 21g和123. 52g,是初始鲜重的3. 07倍和1. 89倍;而培 养30天时空心莲子草和吊兰鲜重分别是37. 98g和80. 56g,是初始鲜重的1. 37 倍和1.33倍。3.2四种植物对水体温度和ph的影响表3四种供试植物3

30、0天内ph和温度的变化情况table 3 changes of ph and temperature in four plants in thirty days测定项目时间/d美人蕉吊兰空心莲子草芦荟对照057.07. 26. 77. 07.0-7. 17.07. 37. 07. 26107.07. 36. 87. 26. 97. 26. 87. 26. 77. 2ph11 157. 1 7. 36. 77. 16. 76. 96. 86. 96. 86. 916 207. 27. 36. 87.06. 97. 36. 97. 06. 77. 121 257. 1 7. 26. 97. 26.

31、 77.06. 87. 26. 97.026 306.97. 37. 1 7. 27. 1 7. 37.07. 37. 1 7. 20522. 924. 523. 224. 623. 1 24. 223. 024. 423. 224. 361024. 425. 024. 2 24. 524. 1 24.823. 524. 324. 024. 611 1523. 824. 623. 824. 323. 224. 523. 424. 523. 524. 7温度/°c16 2023. 624. 724. 1 24. 723. 424. 623.8 24. 623. 924. 521 252

32、3. 524. 823. 625.023. 924. 723. 525. 023. 324. 926 3022. 824. 922. 524. 222. 924. 822. 624. 622. 724. 5表3表明的是各试验组30天内ph和温度的变化情况。由表3可知,植物生 长过程中受水样ph的影响。对照组中30天内ph变化为6. 77. 2,美人蕉30 天内pll变化为6. 97. 3,吊兰30天内pll变化为6. 77. 2,空心莲子草30天 内ph变化为6. 77. 3,芦荟30天内ph变化为6. 87. 3,说明这四种槓物在净 化水体过程中会释放一定的物质使得水样中ph发生变化。水体温

33、度变化差异不 大,受天气和实验室内温度影响。3.3四种植物对codmn的变化影响14.0012.0010.008.006.00y-美人蕉-q-吊兰t-空心莲子草-x芦荟-对照16.004.00u 占 o o2.00 0.00051015202530 时间/d图1 四种供试植物对c0d如吸收效果图fig. 1 the absorption effect of four kinds of plants on codm研究表明,植物对水体屮co%的降解主要依据植物根区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来完成,降解过程中受水体水温、ph、水体微生物的种类及数量等因素影响悶。 由图1可知,在30天的静态实验里,四种供试

34、植物对水样中cod帖的净化均有不 同程度的效果,有明显的降解作用,各组c0%的浓度呈下降趋势。而对于无供 试植物的对照组,由于水体自净这个过程是缓慢的,导致水样中0»柿的降解也 是缓慢的,说明在植物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有机物质旳降解远大于单独依靠微 生物降解有机物质。实验结束吋,美人蕉、吊兰、空心莲子草和芦荟实验组中 c0%从初始值14. 50mg/l降低到5. 58, 6. 07, 7. 13和8. 32mg/l,其降低率分别 是 61. 51%, 58. 14%, 50. 83%和 42. 62%,而对照组 c0% 从初始值降低到 14. 04mg/l, 其降低率仅为3. 17%

35、,与植物组存在明显差异。根据趋势图发现,植物组和对照 组在试验前15天c0%降低速率较快,15天后c0%降低速率较慢。3-4四种植物对bods的变化影响12.0010.008.00y美人蕉十吊兰6.00t空心莲子草t芦荟4.00-对照2.000.00时间/d01015202530(y6e)翌擀ssqo8图2四种供试植物对bods吸收效果图fig. 2 the absorption effect of four kinds of plants on bod5每间隔5天测定四种水培植物实验组和对照组中b06的浓度,由图2可以 看出,四种供试植物对水样屮bods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在试验5天内吊

36、 兰实验组中bod:降低速率最快,而芦荟中b0d5降低速率最慢;在试验15天内四 种植物实验组中bods的降低速率较快,15天后降低速率趋于平缓;在实验30天 时,美人蕉、吊兰、空心莲子草和芦荟实验组中bods从初始值10. 80mg/l降低 50 4.61, 4. 36, 4.97 和 5. 62mg/l,其降低率分别是 57.31%, 59.63%, 53. 98% 和47.96%,而对照组中bods从初始值降低到10. 16mg/l,其降低率仅为5. 93%, 与实验组存在明显差异。综合考虑槓物对bod.,降低率和槓物生长情况,美人蕉、 吊兰、空心莲子茸和芦荟对bods均有较好的净化效果

37、。3.5四种植物对氨氮的变化影响40120 1 1 o o o o 21200080604000_h 一o美人蕉o吊兰tl空心莲子草s3芦荟-对照10202530吋间/d图3四种供试植物对氨氮吸收效果图fig. 3 the absorption effect of four kinds of plants on nh3-n由图3可知,四种植物对水样中氨氮均有明显的吸收效果。实验组水样屮的 氨氮在前15天降低速率较快,15天后氨氮降低速率趋于缓慢;实验结束时,美 人蕉、吊兰、空心莲子草和芦荟实验组中氨氮从初始值1. 20mg/l降低到0.52, 0.49, 0.57 和 0. 53mg/l,其降

38、低率分别是 56.67%, 59.17%, 52. 50%和 55. 83%, 而对照组中氨氮从初始值降低到1. llmg/l,降低率仅为7. 50%o3.6四种植物对总氮的吸收作用002(1律)蚩畏sm痰50o00 150美人蕉十吊兰t-空心莲子草t芦荟*对照0.00051015202530时间/'d图4四种供试植物对总氮吸收效果图fig. 4 the absorption effect of four kinds of plants on tn由图4可知,实验进行5天后,除了空心莲子草外,其他三种供试植物对总 氮均有一定的吸收效果,其吸收效率也有所不同。在实验前10天,空心莲子草

39、对水样中的总氮几乎没有吸收效果,吊兰对总氮的吸收效率最大为33.91%,美 人蕉次之为28. 70%,芦荟对总氮的吸收效率最小为1& 26%;在实验10天至15 天期间,空心莲子草吸收效率迅速提高到34. 08%,说明空心莲子草需要培养一 段时间才能对总氮产生较好的吸收效果;在实验20天后,四种植物对水样中总 氮的吸收速率逐渐趋于缓慢,总氮吸收量也慢慢达到平衡状态;实验结束时,四 种植物对总氮的吸收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吊兰、美人蕉、空心莲子草和芦荟,其 吸收效率分别是59. 57%, 57. 39%, 50. 43%和47. 39%,美人蕉、吊兰、空心莲子 草和芦荟实验组中总氮从初始值2

40、. 30mg/l降低到0. 98,0. 93,1. 14和1.21mg/l, 而对照组中总氮从初始值降低到2. 12mg/l,吸收效率仅为7. 83%o3. 7四种植物对总磷的吸收作用0.40035,美人蕉0.30一吊兰t-空心莲子草0.20t芦荟0.100.05(1/62)0.001015202530时间/d图5四种供试植物对总磷吸收效果图fig. 5 the absorption effect of four kinds of plants on tp毎间隔5天测定四种供试植物实验组和对照组中总磷的浓度,由图5可以看 出,随着实验天数的增加,实验组和对照组中总磷的浓度呈现下降的趋势,说明

41、四种植物均可以降低白鹭洲公园水体屮总磷的浓度,对其水体中总磷有着显著的 吸收效果。在实验前15天,四种槓物对总磷的吸收速率较快,其中美人蕉、吊 兰、空心莲子草和芦荟的吸收效率分别是48. 57%, 42. 86%, 40. 00%和34. 29%, 在实验15天后对总磷的吸收速率比较缓慢;在实验结束时,四种植物对水样中 总磷的吸收效果依次为美人蕉吊兰空心莲子草芦荟,美人蕉、吊兰、空心 莲子草和芦荟实验组中总磷从初始值0. 35mg/l降低到0.15, 0. 16, 0. 18和 0. 19mg/l,其吸收效率分别是57. 14%, 54. 23%, 4& 57%和45. 71%,而对照

42、组中 总磷从初始值降低到0.31mg/l,吸收效率仅为11.43%,远低于实验组。4. 结论(1) 四种供试植物在水样中都能正常生长,在白鹭洲公园湖水样中均表现较 强牛命力,其植物鲜重有明显增加,增长倍数从大到小依次是美人蕉吊兰空 心莲子草芦荟。(2) 考虑单一植物和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四种供试植物分别对白鹭洲公园湖 水样cod畑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美人蕉、吊兰、空心莲子草和芦荟对co%去除效 率分别是61.51%, 58. 14%, 50. 83%和42. 62%,美人蕉对co%去除效率最高,芦 荟对c0%去除效率最低;同时四种单一植物对bods均有明显的降解作用。(3) 四种供试植物对水样中氨

43、氮有较好的吸收效果,美人蕉、吊兰、空心莲 子草和芦荟对氨氮吸收效率依次是56. 67%, 59. 17%, 52. 50%和55. 83%,同时四 种单一植物对总氮均有显著的吸收效果,远高于对照组水体自身的去除效率。(4) 同时四种供试植物对白鹭洲公园湖水样中总磷有较好的吸收作用,其中 美人蕉对水样中总磷吸收效率最高为57. 14%。综合考虑单一植物对水样指标的 吸收效率和植物鲜重增加情况,筛选岀美人蕉和吊兰这两种植物可以作为净化白 鹭洲公园景观水体的景观植物。(5) 这四种植物不仅能在白鹭洲公园景观水体中生长发育,有效净化水质, 改善公园周边环境,还具有非常有效的景观效应,产生很高的景观价值

44、。我想我 们可以把单一植物进行组合用来净化公园景观水体,其去除效率会远高于单一植 物的去除效率,甚至还可以利用动植物和微生物相结合来净化公园景观水体,以 至于达到更好的去除效果。参考文献:1 金相灿等中国湖泊富营养化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0, 111-112.jin xiangcan et al eutrophication of lakes in china m. 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press,1980,lll-112.(in chinese)2 卢小燕湖泊富营养化模型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趙势j.水科学进展,2003, 14,

45、792-798.lu xiaoyan.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lake eutrophication model j, 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2003,14,792-798.(in chinese)3 周婕,曾诚.水生植物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j.人民长江,200& 39(6): 88-91.zhou jie,zeng cheng.effects of aquatic plants on the lakeecosystemjj. yangtze river,2008,39(6): 88-91.(in

46、 chinese)4 陈桂珠,马曼杰,蓝崇饪等.香蒲植物净化塘生态系统调查研究j.生态学杂志, 1990, 9(4) : 11-15.chen guizhu, ma manjie, lan chongyu et al. pond ecosystem research j. journal of ecology purification of cattail plant,1990,9(4): 11 -15.(in chinese)5 傅盈荧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国内外研究动态j.环境科学,2003, 10(2):22-25.fu ying ying.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

47、al research on eutrophication of lakes j, environmental science,2003,10(2):22-25.(in chinese)6 于石龙,韩玉林,付佳佳等.富营养化水体植物修复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 13811-13813.yu shilong, han yulin, fu jia et al. progress in phytoremediation of eutrophic water j.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200&36(31): 13811-13813.(i

48、n chinese)7 吴霞.水生植物的治理入侵物种和化学防除j.世界农药,2006, 28(2) :32-36.wu xia. the management of aquatic plants invasive species and chemical pesticides in the jj.world pesticide,2006,28(2):32-36.(in chinese)8 lv xiwu,song hailiang et al. study on the pretreatment of eutrophic water in the water plant bed j, wate

49、r supply and drainage,2004.30(8): 8-12.9 彭朝英等.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研究j.重庆环境科学,2000, 22(6):40-42.peng zhaoying et al. study on wastewater treatment by constructed wetkind j. chongqing environmental science,2000,22(6):40-42.(in chinese)10 饶钦止.湖泊调查基本知识.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第一版.rao qin. basic knowledge of lake survey beij

50、ing: science press,1956, first edition.(in chinese)11 刘鲁新,王登元,张倩水环境污染技术中的植物修复技术及其应用j新赠农业科技, 2009, 187(4): 82-83.liu luxin, wang dengyuan, zhang qian. phytoremediation tech no 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water environment pollution j xin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187(4): 82-83.(in

51、 chinese)12 lu kaihong et al.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of eutrophication water treatment and remediation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2002,22 (6) :24-25.13 沈蓿雷.上海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评价和水华预警研究j.生态学,2011, 11 (2): 13-14.shen beilei. study on eutrophication evaluation and water bloom early w

52、arning of landscape water in shanghai j.ecology,2011 j 1(2): 13-14.(in chinese)14 宋海亮.利用植物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研究与实践j.安全与环境,2004, 11(3) :35-39.song hailia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water eutrophication control by plant j, safety and environment,2004,11 (3):35-39.(in chinese)15 蒋燕,廖蝶.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广东园林j, 2007, (6):

53、47-49.jiang yan, liao rong purification of aquatic plants. guangdong garden j,2007,(6):47-49.(in chinese)16 林鸿等.水生生物适应水环境的特点和净化作用j.园林科技,200& 109(3): 12-15.lin hong et al.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urification of aquatic organisms adapted to the water environment j,2008,109(3): 12-15.(in chinese)17 李芳柏等.无土栽培美人蕉等植物处理生活废水的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7,8 (1):88-92.li fangbai et al.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domestic wastewater by soilless culture canna and other plants j.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1997,8 (l):88-92.(in ch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